如果你想進入法律這個圈子,那你一定要看這本書!
如果希望子女將來從事律師、法官的職業,那家長一定要看這本書!
因為,法律這個領域,跟你所想的,絕對不一樣!
誰說法律系不好念?其實最好念的科系就是法律系!
考上律師就是「神」,沒考上就「什麼都不是」!
法律人扭曲的性格,全都是國家考試害的??
本書主要介紹律師考試影響下的台灣法學教育,批判律師考試對其所造成的嚴重扭曲,包括共筆文化、補習熱潮、學習態度等,並描述律師考試考甲說乙說與獨門暗器等各種不合理設計。此外,本書也討論律師考試對國家人力的浪費,並進而影響法律學術的發展。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滿腔的正義感和對法律人的擔憂。此書新版,作者以親身經歷,說明律師考試限制並無必要,最後以法律系老師的身分,給所有想學法律的人一些中肯的建議。
作者簡介:
楊智傑,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取得台灣大學法學博士後,曾任真理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副教授,現為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所專任教授。專長為智慧財產權、憲法。著有多本入門法律讀物,並翻譯多本英文法律專書。
著作
法律人的第一本書(五南)
中華民國憲法精義(五南)
資訊法(五南)
圖解法律(五南)
圖解民法(五南)
圖解憲法(五南)
智慧財產權法(新學林)
著作權法:判決與評論(新學林)
專利法(新學林)
別再剪貼論文:教你寫出八萬字法學論文(五南)
美國專利法與重要判決(五南)
美國著作權法:理論與重要判決(元照)
翻譯
法理論的基礎(韋伯)
憲法與政治理論(韋伯)
把憲法踹出法院(正典)
未定案的憲法(中國政法大學)
我們人民:憲法根基(聯經)
主編
聽美國憲法說故事(博雅書屋)
聽美國法律說故事(博雅書屋)
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yangjames2000
教學網站
http://teacher.yuntech.edu.tw/yangjames/
章節試閱
第一章 逐字共筆——法律系上課情況
一位台大財金系畢業的同學如此回憶:「只要在上課時間,遠遠看到前面那間教室外的走廊上擠滿了學生,就知道又發生教室座位不夠用的情形,這一定是法律系的課。」
另一位台大經濟系畢業的同學如此回憶:「只要遠遠看到一個教授穿著西裝,偌大的教室學生們都擠到後面,然後再慢慢向教室前面擴散稀釋,每一個都埋頭苦幹抄著筆記,有時候還看到桌上放著錄音機,這一定就是法律系的課。」
學習環境
台大法律學院位於徐州路二十一號,台大醫院的旁邊,與位於公館的台大校總區完全分離,只有每小時一班的接駁公車作為兩校地的連結。這裡有三個系,法律系、政治系、經濟系,以前都歸屬於法學院,現在法律系獨立出來設置法律學院,而政治系、經濟系與總區的社會系則設置社會科學院,不過只是組織上改制,原本的三個系還是留在徐州路的舊法學院內上課。習慣上,大家還是稱徐州路二十一號的校地為法學院。
整個法學院占地不大,面積比隔條馬路對面的台北商專、成功高中都還要小,院內的建築大部分是日據時代留下來的建築物。法學院除了兩排主要教學教室外,還有幾棟各有研究或行政用途的大樓,與法學院圖書館(簡稱法圖)。這些建築物圍繞著一個小小的水池,稱為弄春池,池中的人造鯉魚口四季不停地噴著水。法學院的隔壁,就是學生宿舍及運動場,對住宿的學生上課而言,非常方便。
法圖一樓是期刊室與藏書室,二樓則是閱覽室,供學生念書之用。在法學院的三個系中,法圖二樓閱覽室的使用率,就屬法律系最高。這或許是因為文組第一志願的法律系學生,確實比較用功,不過在看到寒暑假中,法律系學生還是勤上法圖念書,這就有點啟人疑竇,真的只是因為用功所以勤上法圖嗎?答案顯而易見,不是因為愛用功,而是因為國家考試制度逼得法律系學生不得不在寒暑假中,仍然要勤奮地上法圖念書。甚至,平常法圖都是晚上十點半才關門,可是寒暑假卻在五點就打烊,讓法律系為了找地方繼續念書而傷透腦筋。為此,還有同學在BBS上抱怨,認為法圖不該這麼早關門。尤其暑假時台北盆地如此悶熱,宿舍又不准裝冷氣,電風扇吹出來的風都是「熱浪」,法律系的同學根本無法呆在宿舍念書。如果跑去醫學院的學生閱覽室跟醫學院的學生搶位子,又會惹來醫學院學生的抗議。不過,法圖基於人力缺乏的理由,仍然無法在寒暑假延長開放時間。無奈,法圖依舊五點準時打烊,法律系的考生們只能繼續流浪在台北街頭,尋找一個舒適可準備考試的地方。中央圖書館是一個不錯的地點,它離法學院很近,一樓有個蠻大的開放式閱覽室,在暑假中若去那邊念書,你會看到一張桌子六個位子上,有四個以上是放著法律教科書或是小六法,就知道法律系學生的勤奮了。
法學院與總區隔離,在人際關係上和與其他學科領域的接軌上,產生了點問題。由於社會科學注重對社會的了解,法學院與台大校總區的隔離環境,使得法學院的學生與他系學生間的互動較少,也較少參與社團活動。這樣封閉的環境下,可能會使得法律系學生以為法條就是一切,而忽略了社會現實。更重要的是,法律系在自我封閉的社群環境下,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價值體系,以為念好書考上國家考試就是人生的唯一目標,而從這裡畢業的學生到了社會上工作後,可能也將這樣的價值觀深植於法律事業中。這點,於本書第九章會再詳加說明。對於這個問題,校方在校友的壓力下,已經開始改革,將來整個法學院(包括社會科學院與法律學院)會遷址到校總區去,讓這些科系的學生能夠在台大校總區的准社會系統中接觸社會現實。不過,從我大一入學,就知道這個政策目標,但到我大學畢業,這個目標仍未實現。
綜之,台大法學院是個鬧中取靜的念書環境,但相對來講卻過於封閉,學生能夠在這邊專心的念書,但其人生價值觀卻某程度地被扭曲而不自知。以下,將開始介紹法律系的上課文化,讀者可漸漸從中讀出法學教育的問題所在。
第一章 逐字共筆——法律系上課情況
一位台大財金系畢業的同學如此回憶:「只要在上課時間,遠遠看到前面那間教室外的走廊上擠滿了學生,就知道又發生教室座位不夠用的情形,這一定是法律系的課。」
另一位台大經濟系畢業的同學如此回憶:「只要遠遠看到一個教授穿著西裝,偌大的教室學生們都擠到後面,然後再慢慢向教室前面擴散稀釋,每一個都埋頭苦幹抄著筆記,有時候還看到桌上放著錄音機,這一定就是法律系的課。」
學習環境
台大法律學院位於徐州路二十一號,台大醫院的旁邊,與位於公館的台大校總區完全分離,只有每小時...
作者序
現在台灣一年有將近五千個法律系畢業生,而在二○一○年以前,臺灣的律師考試錄取率約百分之六至百分之八,每年只有不到三百人可以考上律師。五千個學生為了擠這三百個名額,大二、大三就到補習班補習,放著學校的課不上。很多人畢業後三、四年,都不肯出去工作,每天徘徊在補習班和圖書館之間。
《千萬別來唸法律》這本書,主要是介紹台灣法學教育的荒腔走板,以及批判律師考試對其所造成的嚴重扭曲。書可大概分成兩大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敘述律師考試對法律教育各方面的影響,其中包括共筆文化、補習熱潮、學習態度等等,並描述分析律師考試考甲說乙說與獨門暗器等各種不合理的設計。後半部分則是針對法律服務市場、法律學術等議題,加以分析與批判。
這本書洋溢著我滿腔的正義感和對法律人悲哀的擔憂。寫書的初衷,是想要透過這本書讓外人多了解一點法律系、多反省一下律師考試制度的合理性。經中時晚報記者楊欣怡幫我做了專題報導後,這本書被炒熱了起來。大多法律人都聽過這本書,但是看過的人卻不多。因而,很多誤解、批評、猜疑、打壓,都接踵而來。
當初會想寫這本書,是因為畢業那年去參加律師考試,考到第二天民事訴訟一科時,看到一題「獨門暗器」,看完題目我根本不知道它在問什麼,當下才真正親身體驗到國家考試是如何不公不義。因而決定把筆放下,交卷走出考場。回家後,忿忿不平的心情,慢慢燃燒擴大,最後燒出這本書的構想。後來有人告訴我出那題的老師居然曾經洩題,這更堅定了我出書的意志。一年後,歷經一波三折的出版過程,終於出了這本書。
出書後,很多人讚賞我寫這本書的勇氣,但更多人對我這樣的叛逆小子,只有不屑與瞧不起。瞧不起我的人,沒看這本書,卻會講出很多酸溜溜的話。甚至,還有許多實質上的打壓,都接踵而來。
但是,本書也引起一些正面回應。例如,據說本書出版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任何嚴重、明顯的獨門暗器考題。倘若這真是受我書的影響,也是功德一樁。另外,考試院某高官曾私下告訴我,我書上講的「那個老師」,考試院已經認為他行為的確不當,而不再讓其出題。知道以上兩個正面效應,難道還有人要說「你考上律師來寫這本書才有用」這種話嗎?
另外,在我個人生涯發展上,也得到不少人的正面支持鼓勵。中研院簡資修老師在我出書不久後就叫我去讀龔肇勝的自傳。龔肇勝曾經也是個叛逆學生,但是雖因叛逆得罪不少人,前途看似受阻。可也由於他的異類,受到不少師長的賞識、提拔、關照,最後其實也能夠走出一條路。簡老師這番安慰,我一直銘記於心。也確實,在我生命中出現不少師長一直給予我幫助。
很多師長在我出書之後都主動和我認識,給予我精神上或實質上的鼓勵與支持,讓我非常感激。例如,我們中央大學產經所前所長張明宗教授,就慨然地答應替我寫序。政大的陳惠馨老師和廖元豪學長,也是在我出書後主動與我聯繫認識,而願意大方將其對我這本書的一些想法,放到這本書上與大家分享。而我能一路念到博士班,更是經過太多老師、朋友的默默幫助,包括蘇永欽老師、林子儀老師等,在此無法一一感謝。甚至,我在博士班階段能到學校兼課、繼續在出版社翻譯、寫作,或多或少都跟我出書的經歷有關。
在此要特別感謝一位老師,就是已去逝的政大法治斌老師。透過幾位學長轉述,我得知法治斌老師在我書出版之後,買了五本,隨身帶到大陸交流時送給大陸學者。隔年,大陸北京大學開學典禮上,北大法學院院長特別提到了來自台灣的這本小書。我未曾在法老師門下求學,但老師卻這般提攜後輩,讓我非常感激。可惜後來沒有機會向他道謝。而後來法老師門下的幾位學長,也都給我很多溫情關懷。
學長轉述,法治斌老師生前曾經提議,律師考試不該由學者出題,而該像美國一樣,由實際執業律師出題。有一陣子,考試院似乎想將律師考試專由律師公會承辦,改由律師出題,這跟法老師身前的理念契合。我雖然懷疑這樣是否能確實達到改革的目標,不過透過這個方式讓法學教育回歸正軌,斷了出題老師借出題之便鞏固學術地盤的邪念,仍不失為一個良方。但最後這個想法卻不了了之。
幾年前,有人提出另一種改革方式,打算將來所有的大學法律系改成「法務系」,其畢業生不能夠報考律師,只能考書記官、司法四等、五等。而將來只有某些傳統大校,可以成立專業法律學院,讓專業法律學院的畢業生,才能報考律師。這個方案實在太過石破驚天,嚇壞了不少法律人,使得最近法律界對法學教育的討論,又重掀一股熱潮。也基於此,我決定在本書八章後,補寫一個第九章「法學教育的未來」。
本書出版多年後,政治大學董保城教授,被延攬擔任考選部次長,開始著手推動律師與司法官考試。在其主導的律師考試改革下,現在,律師考試錄取率提高到全額報考人數的百分之十一,每年考上人數大幅提高到一年將近一千人。看起來,法律系學生的命運,已經比起二○一○年以前好多了。本書所探討的一些問題雖然因制度改革而緩和,但仍然存在。因此,我仍樂觀地認為,本書還是能繼續發揮作用,引領人思索相關問題。至少,我希望透過這本書,能讓讀者盡早進行人生規劃。
事實上,許多來問我人生規劃的人,我都老實告訴他們:如果你最終目標是想要當律師,那我還是勸你乖乖去補習班補習。我一點也不厭惡法科補習班,我反而覺得法科補習班才是真正的教育良心事業,法律系那些不知反省的教授則不是。我不會勸人不要來念法律系,但是我會告訴他們,如果你們真的要來念,那就要有好的規劃,可以從大三就去補習班報到,這樣應屆畢業考上的機率才會比較高。諸如此類,對新生、舊生,我都希望他們能看清整個結構,然後調整自己的人生規劃。
我在博士班唸書期間,得到五南圖書出版公司編輯的賞識,出版了一些法律書籍,藉由版稅以支援我的學費及生活費,因此對五南圖書出版公司一直心存感激。此書最初於二○○二年出版,如今已過十年,市面上幾乎絕版。事隔十年,五南圖書的編輯問我是否願意重新出版,雖然因本書出版已經得罪太多人,且也造成生涯上的各種困頓阻力,但我現已身為學者,更應該有道德勇氣提出一些值得大家反省的問題。因此,考慮再三,決定同意由五南出版。並且在出版同時,新增第六章「我是冒牌律師」及第十一章「走上不歸路——該如何學習法律?」,一方面增加閱讀趣味,另一方面也在批判之餘,提供法律學習者一些學習建議。希望新寫的兩章,能讓這本書的調性溫暖些。
現在台灣一年有將近五千個法律系畢業生,而在二○一○年以前,臺灣的律師考試錄取率約百分之六至百分之八,每年只有不到三百人可以考上律師。五千個學生為了擠這三百個名額,大二、大三就到補習班補習,放著學校的課不上。很多人畢業後三、四年,都不肯出去工作,每天徘徊在補習班和圖書館之間。
《千萬別來唸法律》這本書,主要是介紹台灣法學教育的荒腔走板,以及批判律師考試對其所造成的嚴重扭曲。書可大概分成兩大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敘述律師考試對法律教育各方面的影響,其中包括共筆文化、補習熱潮、學習態度等等,並描述分析律...
目錄
推薦序 反壟斷的新紀元
推薦序 激盪與回應
自序
第一章 逐字共筆——法律系上課情況
第二章 台大補習班——整體課程規劃
第三章 補習熱——高等補習教育的興盛
第四章 甲說乙說——國家考試桎梏
第五章 律師太多?費用過高?——法律服務供需失衡
第六章 我是冒牌律師
第七章 翻譯型——傳統法學研究方法
第八章 王牌大騙子——法學新領域與新方法
第九章 科舉遺毒——法律人的價值觀
第十章 律師考試與法學教育改革
第十一章 走上不歸路——該如何學習法律?
推薦序 反壟斷的新紀元
推薦序 激盪與回應
自序
第一章 逐字共筆——法律系上課情況
第二章 台大補習班——整體課程規劃
第三章 補習熱——高等補習教育的興盛
第四章 甲說乙說——國家考試桎梏
第五章 律師太多?費用過高?——法律服務供需失衡
第六章 我是冒牌律師
第七章 翻譯型——傳統法學研究方法
第八章 王牌大騙子——法學新領域與新方法
第九章 科舉遺毒——法律人的價值觀
第十章 律師考試與法學教育改革
第十一章 走上不歸路——該如何學習法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