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年的街町保存、社區營造與都市計畫經驗,
沉澱粹鍊出與都市共學所得之10項心法。
本書總結著西村幸夫教授對都市、對社區營造的心血經驗。
既是十個接續的心法,也是社區營造的青年世代值得借鏡的一個整合的態度、一以貫之的價值。臺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秘書長 丘如華
臺北市政府產發局局長 林崇傑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 夏鑄九
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所教授 曾旭正
臺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董事長 陳郁秀
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所長 龔書章
熱烈推薦(推薦人按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之所以特別想寫給年輕朋友,最主要的緣故就是來自於二○一八年三月在東京大學的退休演講。雖然我不很擅長講述自己的故事,但在這場演說中,我決意將我從都市身上一路所學分享給年輕學子。
研究生涯最初的階段,我跟其他多數初出茅廬的研究者一樣,對自己從事的研究沒什麼自信。對我而言再重要的問題意識,一旦放在這個社會上,會不會只是件無關緊要的小事。而今回想,畢竟當時實際經驗不足,會缺乏自信也是無可厚非。
日後親身前往各種大小都市,有機會與在地前輩接觸,日夜與都市空間搏鬥的過程中,才發現所有的自我懷疑一一都轉變為確信。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改變,回首過往,我想是因為都市無形中教了我許許多多的道理。
把這些基本態度交棒給下個世代,我相信是我們這一代的責任,也是我將此書付梓的最大動力。──摘自後記
作者簡介:
西村幸夫
神戶藝術工科大學教授、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1952年出生於福岡。東京大學工學都市工學科、研究所畢業。曾任教於明治大學,1996~2018年任職東京大學教授,目前為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神戶藝術工科大學教授,為都市計畫、都市保存計畫、都市景觀計畫專家。
著有與編著多冊都市計畫、都市保存與社區營造主題專書,主要著作有《縣都物語》(有斐閣,2018年)、《西村幸夫文化.觀光論》(鹿島出版會,2018年)、《都市保存計畫》(東京大學出版會,2004年)、《環境保護與景觀創造》(鹿島出版會,1997年)等。已翻譯成繁體中文版的有《故鄉魅力俱樂部》(遠流)、《大家一起來!打造觀光城鄉:從城鄉之傲開始的地域管理》(天下雜誌)等作品。
譯者簡介:
廖怡鈞
1992年生,政大日文系、雙主修新聞系畢業。
曾任職於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現於東京上智大學攻讀新聞學碩士,研究日本鳥取縣以「書本」為中心的地方情報網絡,課餘時間在東京舉辦中文讀書會與各界交流,增廣視野。
章節試閱
我與都市共學的這一路上
接下來我想向未來有志投入社區營造的各位,介紹我從都市收穫的十個心法。這十個心法,是我個人經驗中可以斷言、也有實際體悟的感想。但在進入正式篇章前,為了讓年輕讀者更容易理解書中的內容,我想先說明我是如何開始求教於都市,以及這一路的歷程。在前言中,我將簡單地回顧年輕時的經歷,以及這些經歷和這十個「教誨」的密切關係。
在東京大學都市工學科的時光
二○一八年三月屆齡退休,我任職於東京大學都市工學科近三十年的日子劃下了句點。同年四月,轉至神戶藝術工科大學任教,雖然還稱不上完全離開教壇,但在這個時間點上,很適合回顧我與都市為伍至今的種種。
從小總覺得自己大概會成為一個理科人。但在一九六九年高中一年級的冬天,發生了日後所稱的東大紛爭事件。東京大學學生集體佔領安田講堂,當年度的東大入學考試也因此停辦。而彼時不遜於醫學系,工學系都市工學科同樣挑起極為激烈的「鬥爭」。也因為這件事,讓我注意到這個學科的存在。
升上高中後我開始關注起社會議題,不只理科,也對介於文理之間的學門漸漸產生興趣。那時回想起東大紛爭事件,忍不住想:「或許正因為都市工學的核心就是都市問題,才促成了學生們對社會現狀的強烈反動吧。」也因此,更加深了我對都市工學的好奇。
之後考上東大理科一類,也順利進入第一志願的都市工學科都市計畫組。但當實際踏進教室、開始上課後,反而覺得課堂的內容和我的想像有些出入。
我在一九七三年進入都市工學科就讀,理所當然地,當時的師資多半是在戰後復興期接受教育、於高度成長期活躍於教壇,並且在人品道德上相當值得信賴的知名教授們。只是,當時的都市工學科著重於如何有效率地解決都市問題,這樣的學術風氣卻一直讓我不太適應。
當時提到都市計畫,多半聚焦於都市開發所伴隨而生的種種問題。比如說道路與下水道等硬體設施的整備、如何舒緩通勤交通流量、改善過度密集的木造住宅環境,或是解決大氣汙染或水質污濁等問題。確實上述問題各有其嚴重性,但除此之外,其他看似不那麼急迫的問題如:住宅區或商店街的社區議題,儘管不至於被完全無視,但也近乎到了乏人問津的地步。還有,像城跡與寺院等地方上的歷史性據點,因為隸屬於文化財的保存範疇,長久以來被排除於都市計畫討論的對象之外。
當然也不乏一些新的都市空間提案。但當時能引起眾人注目的,普遍都是全新打造而成的都市空間設計。都市的生活型態或歷史或許過於稀鬆平常,很少有受到討論的機會。
另一方面,犧牲在地社區的現象愈發嚴重。市中心一頭熱地執行再開發計畫,而為了解決市區人口飽和問題,當時將興建郊區新市鎮視為有效的解決辦法。於是,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歷史悠久的傳統社區,在都市裡面臨可謂「蹂躪」般的殘忍對待。彼時提到地區開發,多半只是為了解決市中心開發所衍生的問題,都市的脈絡往往被棄之不理。
當時翻開報章雜誌,每天都可以看到都市問題登上新聞版面。這些問題固然有其急迫性,但身為學生的我十分憂心,如果每一個人都埋首於相同的事情,都市記憶的傳承該如何是好。
再進一步,為了解決這些都市問題而採取的對策,會不會成為未來的隱憂呢?可惜的是,當時活躍於第一線的專家學者,似乎不太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也多少可以感受到專家們的「矜持」。當然他們有解決難題的使命感,但也可能正因如此,面對像我這樣默默無名的學生,他們雖然不至於態度高傲,卻也確實鮮少傾聽弱者的聲音。
因為我的性格向來常與時勢背道而馳,所以越是被視為小眾,我也就越擔心都市的記憶將就此消失。
想當然區區一個大學生就算再怎麼心急,也不可能撼動社會風向。但因為實在無法在課堂上得到共鳴,我漸漸地開始缺席,把目光放到校園之外,也被系上視為不合群的一份子。
與歷史街區的相遇
「都市計畫難道只是為了解決都市問題而存在的嗎?」我抱著這個大哉問,日復一日度過苦悶的日子。一九七七年四月,比應屆的同學晚了兩年,我終於考進碩士班,加入了大谷幸夫教授的都市設計研究室(當時稱為大谷研究室)。
大谷老師在五十多歲時完成《空地的思想》(北斗出版,一九七九年)一書,是其生涯代表作之一。這裡的「空地」指的是留白的意思。身為建築師,不應貪婪地承攬所有空間的設計規劃,必須心懷謙卑地替後進留下些許的「空白」才行。傳承給後世的留白,正是大谷老師一直以來提倡的理念。正因大谷老師用如此寬容且謙虛的態度看待自身建築師的角色,我才能義無反顧地選擇大谷研究室。
進入大谷研究室後不久,日本建設省成立了組織,討論都市計畫範疇內該如何擬定歷史環境保全的對策。我們研究室為了這個計畫成立小組,我也加入其中,前往奈良縣橿原市今井町進行個案研究。
這個計畫被稱作歷史環境保存市街地整備計畫策定調查,以一九七七年建設省國土綜合開發計畫經費為基礎,召集了日本關東和關西數個大學共同加入。當時我們研究室的大谷教授和渡邊定夫副教授都參與其中。
作為碩士班學生、研究室小組的一員,在參加這個調查過程中,我發現大學時期一直擺脫不了的格格不入感倏地一掃而空。
接受時任大阪市立大學工學系副教授的福田晴虔老師的指導,我們小組來到了今井町。主要針對町家建築的空間結構,以及町家和寺內町街區構造間的關係,反覆前往現場踏查。在這個過程中,於我自身有兩個收穫。首先,實際調查「町家」這種日本典型的都市型住宅後,才深刻體悟到都市型態與住宅樣式間的緊密關係。
町家設有中庭,透過這個聯外空間使得建築能不受方位限制,保持室內一定程度的日照、採光與通風需求。也因為有這個對外開口,讓町家能夠對腹地外部或面向道路保持封閉性。
因為町家的封閉性質,所以它不用設置圍欄,建築壁面就能直接與街道比鄰。這也是町家能成為都市型住宅的主要理由之一。
於是,町家作為日本都市型住宅的一種基本單位,複數並排後便形成我們所稱的「町並」。一棟棟的町家正面開口窄小,但往內部延伸,成為狹長狀的建築。特別的是,每一戶人家的門面寬度不一,在一定的範圍中呈現些微差異。而雖然所有町家都有屋頂、屋簷、拉門、窗戶、壁面或格子窗等共通要素,但細看會發現,每個立面都各有巧思。
雖然在細節上有所異同,但放眼而去整體卻形成一種協調感。也是在此時,我才領悟了都市型住宅的精髓——「多樣性與協調性並存體現」的道理,這也是我與歷史街區首次邂逅的瞬間。
以町家建築為主的街區,確實有防災安全的疑慮,結構上也不符合汽車代步的現代社會。所以我們小組當時的問題意識之一,就是試著創造一種樓層數低、密度極高的住宅,一方面保持多樣性與協調性,同時又能夠解決上述町家無法處理的問題。
而於我個人,另外一個收穫則是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我發現借助眾人之力,能夠超越個人的知識和能力範圍所及,也就是一加一大於二的道理。
有了這兩個收穫,我對當時都市計畫或都市計畫教育的疑問頓時煙消雲散。下一步,得開始思考如何確立我們這個時代的都市住宅形態才行。而重要關鍵,想必潛藏於歷史街區之中。
從歷史街區到聚落保存運動
在那之後,我和研究室的同學們發起了名為「町並研究會」的組織,展開日本全國的歷史街區行腳之旅。但不久後就發現,這樣的旅行不知不覺中流於單純的調查,無助於推敲出現代都市住宅形態的意義。
這是因為我們發現到,比起創造新的住宅形態,歷史街區的空間構成本身或許已經具有高度的價值。而這個價值,指的就是透過町家的複數排列,所演繹而成的和諧都市環境。
此外,我們的旅行始於一九七○年代,正值日本各地歷史街區面臨毀壞危機之時。在此之前,鎌倉、京都與奈良等地頻繁地發生開發與保存的對立,也才促成日本政府在一九六六年制定了與古都歷史風土保存相關的古都保存法。
但是這只針對「古都」,換言之,在當時只有這些「特例」才能獲得國家力量的保護。直到一九七○年代保存意識普及,才進而延伸出日本各地的聚落保存運動風潮。
金澤、高山、倉敷與妻籠宿等地,也是在這個時期開始受到注目。一九七四年,在各地的聚落保存運動串連之下,全國性的「町並保存聯盟」(日後的全國町並保存聯盟)誕生。長年的運動奔走下,一九七五年文化財保護法修訂,跳脫單點,面狀的「傳統建造物群保存地區」也被納入文化財範疇之中。
一九七八年,町並保存聯盟所主辦的全國町並大會首次舉行,正巧是我進入東大都市工學科研究所後不久的事。此後,我幾乎年年都會出席全國町並大會。
保存運動的領袖形形色色,從豪爽直率到穩重斯文,各種性格都有。共通的是,他們每一位都充滿十足人情味,待人真誠且充滿魅力。推行運動的過程難免會將地方的意見一分為二,作為先鋒,必須以誠懇的態度提出有說服力的論點,才能獲得其他居民們的信賴。
當時的我只是個懵懵懂懂的學生,但對小樽運河的保存運動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小樽運河的保存運動歷史悠久,沒辦法在此詳述。關鍵在一九七八年峯山富美女士上任守護小樽運河之會會長之時,以一介家庭主婦之姿,扭轉了保存運動的劣勢。
峯山女士自始自終都以真摯而冷靜的口吻,闡述小樽人與小樽運河共生共存的重要性。之於峯山女士,在地生活與運河存續,兩者如命運共同體般息息相關。所有行動都是出於與小樽運河「共存」的懇切心願。想必正是因爲她從市民的立場出發,才獲得了許多人的共鳴。
我也是深受感動的一份子。在我一九九七年出版的著作《故鄉魅力俱樂部》中,寫到我在峯山女士身上得到的啟發。「在落居之地圓滿地生活,渡過一生——這是身為一個人所面臨的人生課題,社區營造運動正是其中的一部分表徵。」
確實,有形的、實體的街區空間保存不可或缺,也可以是推行運動的導火線。但歷史街區凝聚了當地居民的所思所想,所以不能止步於形體,形體的保存也不會是運動的終極目標。
透過峯山女士的行動,這個道理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之中。這也成為我日後從事社區營造的信條。
在那之後也持續前往各個聚落,推動活化歷史的社區營造。但學術調查或是提供建言的出發點,從理解在地居民的生活開始,並且盡可能不受限地想像每個街區的未來樣貌。
前往調查時,因為我和研究室的成員們沒有實際居住其中,不時會收到如「明明就沒有住在那裡,要怎麼理解在地生活?」等疑問,甚至也曾被批評:「口口聲聲說很重要,那你來實際住住看啊。沒有生活過就妄下評論,也太不負責任了。」
乍聽之下確實有其道理。但如果不是當地人的話,豈不就永遠沒有參與社區的權利?居民與外來者,豈不永遠沒有敞開心房相互瞭解的機會?
關鍵在於與都市共存的姿態,或者說是參與社區營造的態度。如果雙方能夠在此產生共識,就能夠相互理解。此後,「求教都市是社區營造的根本」成為我的行事方針。
從「特別的」街區到「普遍的」都市景觀
經過了一番波折,我好不容易才得出「向歷史街區與保存運動者虛心求教」這個原則,但迎接我的卻是另一個挑戰。一九七○年代後期到一九八○年代前期,在當時的都市計畫體系下少有以歷史環境保全為主題的研究室,開設相關課程的都市計畫系所也趨近於零。也因此,畢業後的出路受到很大的侷限,前途非常黯淡。
幸運的是,我在一九八二年獲得明治大學聘用,成為該校建築學系的助理教授。讓我能有機會,從都市計畫領域正面挑戰歷史環境的保全問題。
如前述,在研究所求學過程中,我和抱著相同問題意識的夥伴成立了「町並研究會」這個自發性組織。曾分別前往東海道見付宿(現靜岡縣磐田市)、下館(現茨城縣筑西市)及飛驒高山(岐阜縣高山市)等地進行研究。但當時缺乏研究經費的支援,成果有限之外,一介學生也沒辦法承擔任何責任。直到成為大學教授後,才終於能夠抬頭挺胸地與地方來往。
因為參與日本國家信託基金的調查,有幸與鯖街道熊川宿(現福井縣若狹町)和飛驒古川(現岐阜縣飛驒市)往來接觸。此外,因為加入文化廳的傳統建造物群保存對策調查案,研究室也分別造訪過松代(長野縣長野市)或越後村上(新潟縣村上市)等地。我和這些聚落的緣分已超過三十年,並延續至今。
和這些活躍於現場的前輩及地方公務員交換意見時,我注意到一件事。學習一個社區的史地背景、梳理其人際網絡,不僅有助於了解當地,也能幫助我們觀看其他地區。在解決實際應用問題時,前一個社區的經驗會成為理解其他地方的線索,帶來更有先見的視點。也就是說,加深單一既有案例,可以連結到更為普世性的知識。
身為研究者,往往容易忽視個別案例的特殊性,而一味地追求普遍性。但我透過親身的經驗,領悟到了從既有事實通曉普世真理的重要性,且持續實踐至今。
前面提到了活化歷史的社區營造,但其實在當時幾乎沒有先例,所以很難拿出具體範本,向社區居民們說明我們的調查目的。
高山、倉敷或妻籠宿等觀光名勝,在當時被視為是活化歷史的成功案例。雖然它們並不是一開始就成為觀光景點,成功的背後也有許多在地居民的辛勞奔波,只是從外部來看,多數人都抱持著同樣的印象:它們是在導入觀光後才漸漸名聲響亮。當觀光的要素過於強烈時,一般人很難將其聯想為活化歷史的社造案例。
因為沒有先例,確實很難說明一般的城鎮該如何關注聚落歷史,並將歷史與聚落自身的特色連結。直到日後熊川宿和飛驒古川逐漸成熟,它們成為歷史活化案例中強而有力的後盾,帶給我很大的信心。
日夜忙碌奔波下,轉眼來到一九九○年代後期。泡沫經濟的熱潮開始冷卻,人們重視的價值觀從汰換(Flow)轉向積累(Stock),時代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我們在此之前一直被視為少數派,直到這個時候,長年以來的理念終於開始受到關注。
二○○四年,景觀法立法。二○○八年,歷史社區營造法誕生。在過往,著實很難想像會將「歷史」「社區營造」等名詞納入法條名稱之中。同年,與國土交通省的政策並行,文化廳也設立組織,啟動名為歷史文化基本構想的綱要計畫。
多虧時代風向的轉變,我才有機會能夠參與這些制度的設計。在這樣的趨勢下,人們開始從歷史環境活化的角度思考都市問題,我們從一九七○年代提倡至今的價值觀,終於為世人所接受及共有。
固然這是好事,但面對這樣的時代變化,反骨的我卻又忍不住想:不能就此滿足於現狀。
——接下來,需要的是更具有普世性的社區營造價值。
二○○○年代後,我將工作的重心轉向解析都市的構成。這段期間所做的,其實和都市調查的基本功大同小異。重新審視都市所在位置、調查其地形與歷史,以闡明都市形成的經過。這一連串的過程與當地居民共同進行,藉此確立彼此對於都市形象的共識。但在過程中,更有意識地貼近都市的歷史脈絡、觀察各個都市身處的現狀,以及試圖從現況中領會都市未來的大致前進方向。
提到都市設計,一般人想像的多半都是時髦的空間設計提案。空間設計的重要性無庸置疑,但在此之前應該先確立一個大前提——都市前進的方向。我認為都市設計的其中一種面向,應該也包含提出一個方法,讓每個都市都能找出各自的前進方向,並適得其所成長。
我與都市共學的這一路上
接下來我想向未來有志投入社區營造的各位,介紹我從都市收穫的十個心法。這十個心法,是我個人經驗中可以斷言、也有實際體悟的感想。但在進入正式篇章前,為了讓年輕讀者更容易理解書中的內容,我想先說明我是如何開始求教於都市,以及這一路的歷程。在前言中,我將簡單地回顧年輕時的經歷,以及這些經歷和這十個「教誨」的密切關係。
在東京大學都市工學科的時光
二○一八年三月屆齡退休,我任職於東京大學都市工學科近三十年的日子劃下了句點。同年四月,轉至神戶藝術工科大學任教,雖然還稱不上完全離開...
推薦序
都市,一個薪火相傳的懸念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局長 林崇傑
西村與台灣的情緣
二○一八年三月來自台灣一群歷史保存的同好者,不約而同地齊赴日本東京大學,參加西村幸夫教授在東京大學退休前的最終演講。那可是突破了語言、文化的隔閡,大家自然而然地聚集他鄉異地講堂聽講。說來,台灣和西村老師的交集可是源來已久,遠從當年樂山文教基金會丘如華執行長推動迪化街保存開始,西村老師就已與台灣結下情緣。後來從陳郁秀擔任文建會主委期間,開始聘任西村老師擔任顧問起始,多年來西村老師往返台灣參與各級地方政府指導,在無數個歷史保存現場或是社區營造場域留下身影。一九九七年遠流出版公司翻譯出版西村老師的《故鄉魅力俱樂部》,這本在台灣長銷的書籍,也讓台灣各地從事歷史保存與社區營造的朋友們當成經典教案,也是許多文史工作者的重要精神食糧。這也是為什麼在西村老師退休前的最終講座會有那麼多台灣各地的朋友遠赴東京聆聽西村老師的最後一堂課。
西村老師不僅是育人無數的老師,他也是日本七、八十個城市與町並的社區營造與都市保全導師,同時他也擔任了日本各地政府政策計畫的指導與各個景觀委員會的主席。另外西村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下專司世界遺產指定保護的世界遺產保存委員會(ICOMOS)的委員、副會長及顧問,長期在世界各地保存場域提供意見與指導,並參與許多聯合國保存文件與條約的研訂與起草,這些寶貴的經驗都一一反映在他著作等身的各種書籍之中。可惜的是因為語言的限制,台灣人熟悉的只有已經翻譯成中文的《故鄉魅力俱樂部》及《大家一起來!打造觀光城鄉》二本書。相對於西村老師許多精闢的見解與精彩的對話,此地都緣慳一見,實是非常可惜的事。
這本書為二○一八年西村老師那場最終演說的再整理,也是他總結三十多年來對於都市保全與社區營造的堅持,歸納於都市的經驗與心法。此書的翻譯一定程度的讓我們一窺西村老師幾十年來的心路歷程與深入都市這門學問的堂奧,也稍微彌補我們對西村老師了解與認知的差距。
西村,這個人
西村老師生於一九五二年,成長於日本快速繁榮成長而忽略了城鄉營造、歷史保存的年代,在他進入東大學習前的中學時期,正是日本保存運動開始萌芽引動的時代,原本強調發展的社會主流意識仍強悍挺立,但是日本各地城鄉對於地方感的消逝湮滅,也逐漸興起一股不捨難忍之心,在這個特殊的氛圍情境之下,西村老師毅然的選擇了走向保存地方感這條在當時仍孤獨寂寞的路途。
一九六九年,因東大事件他注意到了東大工學部的角色,並在一九七三年進入了東大都市工學科就讀。當此期間,一九六四年妻籠宿場資料保存會成立、一九六八年愛妻籠之會成立,一九七一年日本第一個住民憲章經由妻籠宿住民大會通過。同一時間,一九六四年鎌倉鶴岡八幡宮裏山宅邸的開發案,促成了日本國民信託發展的重要導火線,由全民募資買下民間的開發預定地,它同時也促成了一九六六年古都保存法的訂定。然後一九七四年日本全國町並保存聯盟成立,一九七五年日本文化財保護法導入了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制度。西村老師就在這個各地保存運動啟蒙的當下,進入了斯時以現代建築運動為都市規畫重點的都市工學部,這也造成了當時他對都市工學的懷疑與距離。如西村老師所言,直到一九七七年他進入大谷幸夫教授的都市設計研究室才漸漸回歸認同。在大谷研的訓練之下,西村老師後來接手研究室賡續奠立都市設計研究室重視都市保存、景觀風貌與社區營造的傳統。即令二十多年後我進入了這個前身為日本現代建築大師丹下健三開創的都市設計研究室,都可以感受到大家絕口不提丹下都市開發的過往,因為那無論如何是兩條截然不同的發展取徑啊。
西村老師在都市設計研究室期間走遍了日本七十多個町並街區,辛苦的擷取地方人文景觀脈絡、參與地方景觀的維護,並與各地方的熱心人士維繫了長久互信互動的基礎,建立了西村老師與日本各地町並街區數十年來緊密而長期的協力夥伴關係。這也是多年以後我以西村老師的外國人學生身分拜訪一些日本町並街區的時候,地方致力於景觀營造與社區工作的朋友,仍然會很興奮地拉著我這樣的一個外人,告訴我這裡是西村老師的建議、那裏是西村老師的指導,這些點點滴滴都在訴說著西村老師長期在日本各地努力經營與參與的成果。
這種與地方長期脈絡的互動以及發自內心真誠的關切,不僅體現於日本各地的町並街區,在亞洲地區,從台灣的迪化街、馬公等諸多歷史街區、到中國廈門、澳門等地以及東南亞的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國家,都有著他長年往來關切的足跡。
西村老師本人非常積極於參與各地的社區實踐,但同時他也一向的低調謙虛與內斂。在他強調地方精神與地方主體的態度下,向地方學習、參與而不居功,從町並聆聽、尊重而不主導,他作為各地町並的實質導師,卻如沐春風與所有的町並街區共同學習成長。這樣內斂的態度讓大部分他的學生與地方認識他的人,都不曉得西村老師同時參與日本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處保存現場與社區營造場域所扮演的多重輔導角色、與付出的巨大貢獻。
三十多年來西村老師在都市設計、景觀、社區營造、都市保全、觀光營造等各個領域汲汲努力,從日本各地、台灣、大陸、東南亞乃至世界各地(包含聯合國ICOMOS的派遣)奔波與參與指導討論。從理論論述、規劃案例、參與行動、社區對話,各種形式的闡述推廣與論述實踐,積累出西村老師豐厚的經驗與學養。西村老師在他的最後一堂課,將之總結為他對都市的觀察與實踐。這個都市的十個心法反映了西村老師念茲在茲的都市及其所能涵蓋的精神、性格與價值。也是他在數十年來從學生時代參與全國町並活動,到從事教學與參與社會實踐,從日本原鄉到親赴世界各地行動參與累積的豐富人生經歷的萃取。這本書正是西村老師最終講之後,重新沉澱凝鍊整理出來的精粹。
西村,這本書
一如西村老師所言,這本書是寫給一般普羅大眾看的書,從他侃侃而談、親切且行雲如水的筆下,也的確讓讀者在西村老師的引導之下,自然而然的接觸都市、了解社區營造,並從西村老師揭示的十個面向,重新省視我們的都市、重新認識我們所在的土地與人們。然而更深層的來看,這本書也是他沉澱三十多年實踐所得的心法,蘊含了他走遍世界各地、歷練各處風土之後深切的都市哲學思考。看似簡單溫婉的行筆,背後卻蘊藏著深厚複雜的哲思,這讓我想起有一次西村跟幾位專業先進在華山文創的屋頂,先後集結了德日美等國專家的意見,看著與歷史建築與順著排水管已經盤根交錯與建築互為依存的榕樹,大家討論樹的存留問題時,他所說的話:先保樹還是先保房子,這是保存的哲學問題!的確,在單純的問題之後,潛藏著的是複雜的哲學思考。
西村老師在書中費盡心思安排了為數眾多他所親自拍攝的照片對照參考,希望更為容易讓一般讀者更為了解書中所述的討論。然而對於像我這樣的資深都市設計工作者而言,這些照片卻更是一個個具體的都市設計與景觀營造的教案範例。隱藏於文字與照片之後,書中所不與言明的都市設計概念與規劃理念,才是字字珠璣、張張典範。這其實是一本藏數十年經驗於內涵、蘊行動實踐於字裡行間的寶貴教案。這本書既淺顯易讀,易於一般讀者貼近都市入門堂奧;它也深奧繁複,將諸多都市的意喻埋藏於多層寓意的文字之後。
十個都市心法,看似各個獨立論述,其實卻是完整延續的循環構成。聚焦於都市獨有的歷史脈絡與風土人情構成的都市性格,及其生活其間極具魅力性格的頭人們,所共同形塑而成可以意會難以言明的都市構想力,並且互動形成都市的多樣性與和諧性。西村老師也提出了虛心傾聽與接觸這種難以言明之都市構想力的必要,它成為每一個想深入都市或參與都市的年輕朋友學習的必要門徑,唯有這種投入傾聽的學習態度,我們才得以真正了解都市,從而成為共創都市的一份子。
西村的十個都市心法環環相扣,先以四個章節鋪陳了都市無以名之具自主性的都市性格,它既承接了都市傳承歷史的形成軌跡,也孕育了作為載體,都市所承載生活其間的人們及其世世代代承續的文化。西村老師反覆闡述著這個彰顯於外為都市景觀形貌、蘊育其中為都市性格,而承續這份衍替的則是世世代代接力傳承的文化脈絡。西村老師並以都市構想力描繪出維繫都市形貌與漸隨時代演替的力量作用,並特別提出了在時代演變中賴以維持世代傳承的「老規矩」的重要性。
西村老師在第二個主要的段落裡,重點於作為都市構想力維繫的根本、世代傳承演替的主角,也即是生活於都市中的居民作為重心。因為這些日復一日堅守著心中的堅持,活出都市活力的人們,他們所形塑的魅力凝聚出了都市構想力的核心精神。這些動人心弦並能帶動都市魅力形成的人們,說穿了也不過是堅持著日常生活中老規矩的傳承吧。意即這些活出魅力的人們其實是都市中延續社區營造的根本動力,是維護社區基本性格於不墜的薪火傳遞。西村老師在此闡述了「居住」與「定居」的深刻意涵。因為定著一地、因為執著於都市裡的社區,讓社區居民的精神得以凝聚,也因為這個凝聚與對傳承的尊重,從無形文化脈絡的賡續,到有形物質文明的維持,都市構想力得以深植於社區營造的脈絡之中。
最後一個段落,西村老師用了四個篇章帶領年輕的你我,尤其是關心都市、關心社區,有志於社區工作、都市營造的後來者,如何傾聽在地居民的聲音、如何融入社區之中,如何發現都市性格形成的法則與脈絡。他教我們如何進入都市承接都市百千年來的付託,這份期待既來自生活於此的居民們的共同盼望,也來自百千年來都市性格形成的意志。我們必須以最大的誠意、最謙虛的傾聽、最豐富的想像力去面對都市,我們才能真正融入都市,與居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一起尋路。
西村老師的都市十個心法,其實總結著他對都市、對社區營造的心血經驗。它既是十個接續的心法,也是一個整合的態度、一以貫之的價值。這條路西村老師伴隨著日本、亞洲與世界各地許多的城市社區,以及都市裡鮮活的人們一起走過。現在,一如本書文案所訴求的:獻給從事社區營造的青年們,將這心法傳給了年輕的一代!
都市,一個薪火相傳的懸念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局長 林崇傑
西村與台灣的情緣
二○一八年三月來自台灣一群歷史保存的同好者,不約而同地齊赴日本東京大學,參加西村幸夫教授在東京大學退休前的最終演講。那可是突破了語言、文化的隔閡,大家自然而然地聚集他鄉異地講堂聽講。說來,台灣和西村老師的交集可是源來已久,遠從當年樂山文教基金會丘如華執行長推動迪化街保存開始,西村老師就已與台灣結下情緣。後來從陳郁秀擔任文建會主委期間,開始聘任西村老師擔任顧問起始,多年來西村老師往返台灣參與各級地方政府指導,在無數個歷史...
作者序
中文版序
一九九七年二月,我的著作《故鄉魅力俱樂部(町並みまちづくり物語)》在日本付梓。同年十一月此書在台灣得以翻譯出版,也是我個人著作中第一本海外翻譯的作品。還記得當初中文版發行時,我的內心其實十分忐忑不安。擔心「社區營造(まちづくり)」這個在日本文化背景下誕生的社會運動,究竟能否得到台灣讀者的共鳴。於今回想仿若昨日,一轉眼就過了二十年以上的歲月。
慶幸的是《故鄉魅力俱樂部》在台灣得到諸多好評,甚至有幸能夠再版。最初透過丘如華老師的引介,讓遠流出版王榮文先生決意出版此書,也有幸邀請到夏鑄九老師、丘如華老師替拙作撰寫推薦序,更因此結識了許多台灣的朋友。很高興看到「社區營造」一詞逐漸在台灣普及,並且根植在台灣的社區工作者心中。甚至更勝日本,我在台灣各地一次次地被諸位對於社區的熱力所深受感動。
在前著《故鄉魅力俱樂部》中介紹的十七個聚落,我和它們大多數仍保持著聯繫。在這期間,聚落一一成熟茁壯,我也增長了不少年歲。在二○一八年,也從任職超過三十年的東京大學卸下教職。藉著屆齡退休的機會,彙整出我從各個都市身上收穫的十個心得。最終誕生的,就是各位手上的這本書。
書的內容主要奠基於二○一八年三月在東大舉行的退休講座。但在書中,將我個人的人生故事稍稍壓縮,而把重點放在從都市身上得到的教誨。
此外,在本書中也放上和文字相同份量的照片。這些照片都是由我親自拍攝,裡頭的主角則是日本各地帶給我啟蒙的聚落與街區。我想比起言語,任由街區空間以它們最原始的模樣來說故事,才最具有說服力。希望透過這些照片,也能將這些街區的魅力傳達到讀者心中。有時空間所能傳達的訊息絲毫不遜色於語言。所以我們才必須好好重視都市和社區。
每個都市身處的狀況各有不一,但從每一個人真誠面對都市的姿態,卻能找出共通性。我相信這是跨越國境的普世真理。雖然我們不能選擇自己出生的地方,但我們能夠選擇以什麼樣態度與都市共處。並且在過程中,必然能夠從都市身上得到收穫,這也是共通的真理。
很榮幸能透過遠流出版,讓我的新書以中文版的姿態再次呈現在各位眼前。很期待有一天能帶著這本書,與台灣的朋友們再次相聚,共同討論社區營造下一步的可能性。
中文版序
一九九七年二月,我的著作《故鄉魅力俱樂部(町並みまちづくり物語)》在日本付梓。同年十一月此書在台灣得以翻譯出版,也是我個人著作中第一本海外翻譯的作品。還記得當初中文版發行時,我的內心其實十分忐忑不安。擔心「社區營造(まちづくり)」這個在日本文化背景下誕生的社會運動,究竟能否得到台灣讀者的共鳴。於今回想仿若昨日,一轉眼就過了二十年以上的歲月。
慶幸的是《故鄉魅力俱樂部》在台灣得到諸多好評,甚至有幸能夠再版。最初透過丘如華老師的引介,讓遠流出版王榮文先生決意出版此書,也有幸邀請到夏鑄九老...
目錄
序
前言:我與都市共學的這一路上
從都市身上的所學
有關都市
之一 都市承載了世代傳承的寄託
之二 都市是一本接力撰寫的書籍
之三 都市空間的構想力
之四 形形色色的都市面貌
有關都市的居民
之五 充滿魅力的人與都市
之六 立足於日常生活的自信
給求教於都市的你
之七 通往最佳解答的路
之八 因應變化而準備
之九 傾聽來自過去的託付
之十 帶著想像力與他人共鳴
照片中的都市空間構想力
街道風景
親水風景
都市的小空間
三叉路
斜坡風景
人潮群聚的風景
參道風景
河畔與池塘風景
飛驒古川的景色變遷
拱廊風景
巷弄風景
結語
序
前言:我與都市共學的這一路上
從都市身上的所學
有關都市
之一 都市承載了世代傳承的寄託
之二 都市是一本接力撰寫的書籍
之三 都市空間的構想力
之四 形形色色的都市面貌
有關都市的居民
之五 充滿魅力的人與都市
之六 立足於日常生活的自信
給求教於都市的你
之七 通往最佳解答的路
之八 因應變化而準備
之九 傾聽來自過去的託付
之十 帶著想像力與他人共鳴
照片中的都市空間構想力
街道風景
親水風景
都市的小空間
三叉路
斜坡風景
人潮群聚的風景
參道風景
河畔與池塘風景
飛驒古川的景色變遷
拱廊風...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