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大文明的交會 千年的東方羅浮宮 精裝典藏
全新視野、深度細讀,走進文化與時空,欣賞敦煌藝術之精髓——
一座曾令張大千、常書鴻、董希文等藝術家為之動容、潛心臨摹的北魏石窟,
首部最完整、深入欣賞的敦煌專書,讓流傳千年的遺跡不再緘默,開始它獨特的訴說......
/由敦煌研究院官方推出,248頁全彩,300多幅精選高畫質石窟圖及5張滿版拉頁大圖,呈現千年敦煌的動人之美。
/內含大量雕塑及壁畫線描圖、透視圖及鑑賞指示圖,以創新角度賞析254窟,領略其藝術價值。
/結合敦煌歷史文化情境、建築研究、宗教禪觀解析及雕塑鑑賞,深入254窟的誕生與精神內涵。
/收錄254窟全景影片及《捨身飼虎》、《降魔成道》原創動畫QR-code,彷彿身歷其境。
/內頁採用韓國進口芙蓉雪銅,紙材柔和平滑、適於閱讀,精美呈現高畫質敦煌圖像及滿版拉頁圖。
/圓背硬殼精裝、穿線裝訂、17*24.5大開本,超值珍藏。
【感動推薦】(依姓氏筆畫順序)
許悔之 詩人、藝術家、有鹿文化社長
蔣 勳 作家、畫家
謝哲青 作家、節目主持人
「敦煌的每一窟,都是一個奇蹟,將虔誠供養諸佛菩薩的心,化為圖繪和雕塑,恭敬心生養更大的慈悲心,乃至清淨心一瞬閃現⋯⋯。
佛,並不須要人拜他;人拜佛,是因為自己也有可能成佛。
多年前,和作家李昂、劉克襄等多人同去敦煌。劉克襄看到我進入一窟之中,就掉了淚,並寫在他一篇文章裡。
但當下,我完全不知道自己掉了淚。
『我佛慈悲,無上慈悲,我佛莫要,為我流淚』——看到這本書,想起自己年輕時的詩句。」 ─許悔之(詩人、藝術家、有鹿文化社長)
「敦煌莫高窟,絲綢之路上耀眼的文化藝術瑰寶,由漫長的時間、開闊的空間與善巧的心靈所共同造就。兩位作者被敦煌藝術吸引,來到敦煌研究院工作已有十一載。他們結合原本所學的美術與電影專業背景,運用新的視角、新的媒體,致力於新時代敦煌藝術研究、闡釋與傳播。很高興看到他們將多年的工作成果付梓,敦煌莫高窟北魏第254窟是敦煌北朝石窟藝術的經典,相信透過本書的整窟細讀,廣大讀者會更具體從一座石窟的精神內涵出發,發現古代無名匠師高超的藝術表現手法,窺見敦煌石窟的浩瀚璀璨,體驗到敦煌做為人類文明寶藏所具有的歷久彌新的價值與意義。」
─樊錦詩(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
作者簡介:
陳海濤/陳琦
畢業於中國中央美術學院附中,其後分別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動畫系、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並取得碩士學位。二OO六年畢業後同赴敦煌,從事敦煌藝術研究、闡釋影片設計、文化創意工坊策劃工作。主創完成《捨身飼虎》與《降魔成道》兩部文教數位動畫影片,合作發表〈魏晉南北朝美學的具體呈現——以莫高窟第254窟壁畫藝術為例〉、〈中國漢魏六朝美學史研究與莫高窟北魏壁畫藝術鑑賞〉、〈莫高窟第254 窟捨身飼虎圖的數字闡釋及影片創作〉等論文。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感動推薦】(依姓氏筆畫順序)
許悔之 詩人、藝術家、有鹿文化社長
蔣 勳 作家、畫家
謝哲青 作家、節目主持人
敦煌的每一窟,都是一個奇蹟,將虔誠供養諸佛菩薩的心,化為圖繪和雕塑,恭敬心生養更大的慈悲心,乃至清淨心一瞬閃現⋯⋯。
佛,並不須要人拜他;人拜佛,是因為自己也有可能成佛。
多年前,和作家李昂、劉克襄等多人同去敦煌。劉克襄看到我進入一窟之中,就掉了淚,並寫在他一篇文章裡。
但當下,我完全不知道自己掉了淚。
「我佛慈悲,無上慈悲,我佛莫要,為我流淚」——看到這本書,想起自己年輕時的詩句。
─許悔之(詩人、藝術家、有鹿文化社長)
名人推薦:【感動推薦】(依姓氏筆畫順序)
許悔之 詩人、藝術家、有鹿文化社長
蔣 勳 作家、畫家
謝哲青 作家、節目主持人
敦煌的每一窟,都是一個奇蹟,將虔誠供養諸佛菩薩的心,化為圖繪和雕塑,恭敬心生養更大的慈悲心,乃至清淨心一瞬閃現⋯⋯。
佛,並不須要人拜他;人拜佛,是因為自己也有可能成佛。
多年前,和作家李昂、劉克襄等多人同去敦煌。劉克襄看到我進入一窟之中,就掉了淚,並寫在他一篇文章裡。
但當下,我完全不知道自己掉了淚。
「我佛慈悲,無上慈悲,我佛莫要,為我流淚」——看到這本書,想起自己年輕...
章節試閱
莫高窟的修建與禪觀
當五世紀下半葉敦煌局勢晦暗難明之際,在敦煌城東南25公里的莫高窟,佛教石窟開鑿已經有了百年的歷史。對於敦煌百姓而言,莫高窟是奇蹟的化身,是他們重要的精神寄託。一泓清泉劃開死寂的戈壁,為莫高窟帶來了生命的契機。這裡的靈性啟發了修行者。傳說中最早的開鑿者樂僔和尚便是在千佛之光的感召和指引之下來到這裡鑿窟禪修的,其後從者不絕, 延續千年。
由於官方的尊崇,佛教的生死輪迴、因果報應等價值觀滲透到當時的整個社會生活習俗之中。那些石窟是實用的佛教修行與宣教的現場,曲折跌宕的佛經故事與莊嚴超然的繪畫雕塑是人們世俗與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所成就的高僧大德、彰顯賢明的地方政府、殷實富足的世家大族、虔誠篤信的佛教社團、生活顛沛的往來商旅,都希望在此地鐫刻一處窟龕,以期積累功德,寄託心願。
借助史書文獻,我們可以編織出一幅幅生動鮮活的佛教信眾參加佛事活動的畫面。每逢佛教節日, 敦煌十里八鄉的信眾們紛紛湧向莫高窟,到各個洞窟中去燃燈禮拜、繞塔觀像、祈福發願、聆聽講經說法。信徒們無論官階、貧富,都是佛門弟子,他們結成各種社邑組織,在佛事活動中共同參與。在此過程中,各階層的民眾彼此溝通協作,在慈悲的佛陀前接受教誨。有的信眾在節日前便提早住在莫高窟前的寺院裡,更多的信眾則是活動當日一大早相約從黨河邊的敦煌城出發,要一直朝東走上三個時辰,才能趕到莫高窟去禮佛。一路上,不斷變亮的天色告訴他們已經越來越接近目的地。每當朝陽升起,藍紫相間的天空變得像商隊翻越帕米爾高原所帶來的青金石顏料,便可遠望見那綿延1700餘尺,高30餘尺的莫高窟崖壁,它被陽光照得金燦燦的,上面有棧道蜿蜒,洞窟星列其間。這些洞窟,正是由敦煌的軍政要員、世家大族、佛教寺院、信徒社群和工匠團隊共同修建開鑿,一般由供養人發願出資,僧人規劃設計,工匠們施工建造,每處石窟從選址到主題內容事先都經過了嚴密的構思和整體設計,因此也很具體地寄託著不同的洞窟開鑿者的祈福與心願。信眾們進入石窟,不僅舉行公眾活動、瞻仰禮拜,還要進行一項特別的修行――禪觀,即修行者在虔誠與寧靜的心態下,透過觀看諸佛、菩薩的影像,努力在心靈中顯現出莊嚴相好、光芒無限的佛的法身,在內心構建佛的形象,借此獲得加持、消減罪業。北魏時期,這一「觀像」與「想像」合一、透過外在觀看而回歸內心映現的過程被視為禪修的不二法門。
我們將要深入觀覽的第254窟正是北魏時期一座最有代表性的禪修窟。它不像後世那些僅僅為王公貴族積累福報、做功德而修建的世族大窟,雖然窟內空間寬敞宏闊,繪塑裝飾富麗堂皇,但長長的甬道使得從門進入的自然光十分黯淡,即使有燈燭之光,窟內的高處也十分昏暗,所繪的圖像幾乎都隱而不見,這表明在那些大型石窟的修建者心目中,窟內畫像是否能滿足信眾的觀看似乎不是重點。而254窟開敞的窟門和東面距地面2公尺多高的明窗,可以使充足的光線照進前室,十分明亮,有助於進到窟內的修行者看清繪於四壁的故事畫和佛像,增強「觀像」過程的感染力。洞窟中間部分醒目的中心塔柱也被認為與佛教禪觀修行密切相關,它將石窟區分為前室和後室兩個功能空間,前室是信眾們禮拜佛像、聚集聽法的地方,後室以及兩側的甬道則是供信眾們繞窟巡禮與觀像之用。當年前來禮拜的信眾,入窟後會首先禮拜中心柱前的主尊塑像,依循佛經的教導,他們要精心地維護洞窟的潔淨,透過燃香或散花來供佛,如雨的花瓣在佛的尊像前紛飛,燃燈和香燭跳動的火焰映亮了佛像金身的輪廓。這些外在的禮儀固然重要,但那些無力負擔供養的信眾也無礙修行,虔敬的心才是關鍵所在。接下來,他們要從中心塔柱的左側開始,圍繞塔柱順時針方向觀覽一周,中心柱四面與洞窟牆壁的佛像雕塑、壁畫逐一映入眼簾,這些圖像依照一定的次序組合起來,傳達著特定的象徵意義。繞行結束後,信眾們會再次回到前室,仔細地觀看前室所繪製的佛教故事畫。在整個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位資深的修行導師,例如僧人,來為大家介紹如何解讀這些畫面,如何在這些圖像中「觀」到佛的種種莊嚴形態,如何從故事畫面中了解到釋迦前世今生的因緣事蹟。最後,當「觀像」已經充分,整個禮佛過程也進入了最重要的階段,信眾們齊整衣服,盤腿打坐,集中意念,開始在心目中透過「觀想」構建金色完滿、具有種種相好的佛的真容,所見越真切,對其生命的提升越有助益。不少人經過此番身心滌蕩,進而「五體投地,泣淚像前」,對佛教義理產生了更深切的認知和了解。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254窟開鑿於西元465-500年之間,這意味著,254窟的創建者見證了我們前文所述敦煌歷史上那段最為艱難的時期。在這長達數十年艱苦卓絕的動盪戰局中,佛教以其所強調的無畏布施、鎮定堅韌、犧牲奉獻、守護正念、驅魔降惡等超越凡俗的信仰力量,為敦煌各階層提供了重要的公共精神資源。史書留下了這樣一條記載:西元424年之前,一位西域的高僧來到了敦煌。彼時的敦煌,可能剛經歷過北涼征伐的戰火。他開闢了苑囿百畝,種植了上千株柰樹,將道場裝飾得非常莊嚴潔淨。新發的綠枝搖曳在敦煌的土地上,重啟人們對生命的思考與希望。在他的講道場裡,簇擁了許多新增的信眾。也正是在此時代,圍繞涼州形成了北方的譯經中心。在254窟開鑿的半個多世紀前,譯經大師曇無讖在敦煌與姑臧(今武威)翻譯了《大般涅槃經》等眾多影響深遠的佛經。254窟中的重要壁畫〈捨身飼虎〉所依據的底本《金光明經》也是在此期間譯出,這部經典據信有衛護國家、懺悔過業的功能,能夠對抗戰爭、飢饉、匱乏等一切不理想狀況,因而世代流傳、備受推崇。佛教所宣稱的眾生平等的佛性與在危機中「護世、護法、護國」的理想,安定社會民心的教義,對身處亂世、飽經磨難的人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假如254窟能夠講述她的記憶,那麼我們眼前可能會浮現出這樣的場景:那些組織營建這座石窟的團體――官方機構、僧團、信徒社邑和匠師們,在歷經戰亂與天災的重創、發願開鑿石窟以求得福報時投入了無比的虔誠,他們將呼喚犧牲和奉獻、讚美從容與鎮定、企盼永久光明與和平的願望都投射到洞窟的設計以及題材的選擇上,使得出離世間利害的佛教石窟具有了特定的現實指向。而那些來到莫高窟禮拜的大眾,或許是趕赴沙場前特地來做訣別的瞻禮,或許是為上至國家、下至子孫的前途祈福。也許他們匆匆拜別,無暇按經典要求來完成禮佛與禪觀的儀軌,但他們張大眼睛似乎要牢牢記下諸位佛陀菩薩們凝視他們的面容,以及那些繪製在壁畫中的故事――佛陀如何在生生世世中竭力衛護眾生,幫助眾生度過眼下的艱難困頓。
儘管我們永遠無法如實地還原歷史,但當大致了解到開鑿石窟對於佛教信眾的意義,以及當時人們在石窟中的禮拜修行方式,並且聯想到宗教藝術活動有可能參與了敦煌軍民對抗天災人禍的鬥爭,意識到整窟的圖像主題與那場發生在北魏時期的危機可能具有某種潛在的呼應,那麼對於今天的觀眾來說,古老的254窟便具有了更加豐富而開闊的意蘊。
莫高窟的修建與禪觀
當五世紀下半葉敦煌局勢晦暗難明之際,在敦煌城東南25公里的莫高窟,佛教石窟開鑿已經有了百年的歷史。對於敦煌百姓而言,莫高窟是奇蹟的化身,是他們重要的精神寄託。一泓清泉劃開死寂的戈壁,為莫高窟帶來了生命的契機。這裡的靈性啟發了修行者。傳說中最早的開鑿者樂僔和尚便是在千佛之光的感召和指引之下來到這裡鑿窟禪修的,其後從者不絕, 延續千年。
由於官方的尊崇,佛教的生死輪迴、因果報應等價值觀滲透到當時的整個社會生活習俗之中。那些石窟是實用的佛教修行與宣教的現場,曲折跌宕的佛經故事與莊嚴超...
作者序
引言
敦煌莫高窟被譽為人類文化藝術的寶庫,這裡保存了自北涼到元代(四-十四世紀)綿延一千餘年的石窟藝術,中華、印度、希臘、伊斯蘭等幾大文明在此交融碰撞,歷代虔誠的僧侶、供養人與匠師團隊為它傾盡心血。漫長的時間、廣闊的空間與善巧的心靈共同作用,形成了這座集壁畫、彩塑、石窟建築於一體的文化藝術殿堂。
時至今日,敦煌仍有四百九十二座石窟保留有壁畫及彩塑,它們集中分布在敦煌市往東南方向25公里,三危山與鳴沙山之間、宕泉河邊一片平整的長1700餘尺、高30餘尺、坐西朝東的山崖上。為了對應方便,研究人員為每座石窟都指定了編號。每年有百餘萬遊客不遠萬里來到這裡旅遊參觀,希望一睹古代石窟藝術的風采。在敦煌研究院講解人員的引導下,一隊隊遊客被分組帶到窟區,在崖壁蜿蜒的棧道上往來穿梭,時而會在一扇緊閉的窟門前駐足。窟門平時都是關閉的,只有當解說員用鑰匙將鎖打開時,觀眾才有機會深入到洞窟中一探究竟。入口處相對窄小,但走進一看呢,真是來到另一個世界。洞窟內的空間往往比從外面看到的要大得多,有的像一個長方形的走廊,有的像一個寬敞的大廳,有的前後左右帶有套房,有的還有四方塔柱,人可繞行。再往上看,窟頂也各有不同,有的是平頂,有的是穹頂,有的是四坡頂,有的還結合了人字披頂。環顧四周,與窟外滿眼單調的黃色砂石岩壁形成鮮明對比,窟內從下到上、從四壁到建築構件都布滿了裝飾。由於修建時代和修建者不同,每座石窟形成了不同的色調,有的是土紅色調,有的是石青色調,有的是石綠色調,也有的是年久氧化變色後的暗鬱灰色調,而在整體的色調下,又盡是生動細膩的色彩搭配變化,讓現代專業的美術家、設計師也連連稱絕;每座窟內又充滿了豐富的圖案和形象,有佛,有菩薩,有神獸,有人,有動植物……眾生以不同的方式組織穿插在一起,在荒涼寂靜的幽暗洞窟中化現出一幅幅蘊含靈性與生機的畫面。被眼前這一切所震懾的觀眾,在驚嘆之餘,或許也會感到有些茫然無措,面對鋪天蓋地的圖像,眼睛不知該從哪裡看起,該如何去欣賞、理解這些圖像的含義。它們為何出現在這裡?描繪了什麼?又想向觀眾傳達怎樣的資訊?人們不禁想要去解開這些千百年來留下的謎題。
如果要把這四百九十二座石窟都帶領大家看一遍,那真是項太艱鉅的任務,遠遠超出了一本書的容量和我們的能力。這本不厚的小書希望做到的,是特別引導讀者走進其中的一座石窟,讓我們的目光定下來,靜靜地、仔細地去欣賞一鋪壁畫,進而可以有序地循著古代畫師的營造方式去觀看同一石窟內的其他兩鋪壁畫,再進而能夠與窟內的其他圖像、塑像結合起來,理解它們的整體意涵和主題。我們希望,透過這樣一個有代表性的例子,可以超越一般常見的知識性介紹,使讀者和觀眾更深層次地領會這些紛繁圖像背後的精神與思想,更具體地體驗到敦煌石窟的創建者構思每座石窟時的匠心和意圖,我們深信,這些正是莫高窟留給後世的最寶貴的財富。
我們將要選出的,是修建於北魏時期的第254號洞窟。它正處於崖壁中間,採光良好,受流沙與潮濕影響較小。在它周圍,分布著莫高窟修建時代較早的一批洞窟,著名的北涼275窟就在其北面不遠處。由此可見,這一帶也是被最初的營建者所相中的黃金位置。由於年代久遠、保存完整、藝術價值珍貴,254窟很少對公眾開放,希望透過這本小書,透過我們的講解和描述,可以使您領略它的精粹。
推開窟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尊莊嚴偉岸的交腳佛像,他穩坐在中心塔柱正面的圓券龕下,面朝東方。清晨初升的陽光透過門楣上方的明窗,正好照落在他的身上,也使得整窟前室的光線比其他窟更明亮,而且散發出深邃的藍紫色調。高敞的窟內空間布滿各類圖像:前室南北兩壁的中下段,繪有四鋪表現釋迦本生、佛傳故事的精彩壁畫;中上部的闕形龕、列龕裡塑有犍陀羅風格的禪修佛像;環繞四壁,繪滿排列整齊、榜題名號的千佛形象;中心塔柱除了正面的主尊,其餘三面都是雙層龕,也塑有佛像及菩薩像;後室窟頂繪有平棋藻井,前室的人字披頂則利用豎條形的分割,繪製了三十四位天人菩薩,每人手中都持有一枝曼妙的植株。其他還有天宮伎樂、地神、說法圖、白衣佛等,幾乎所有的空隙都填滿圖像,彷彿要在有限的空間裡容納下一個宇宙。
敦煌壁畫在現代印刷品中往往被單獨截取,實際上它們當年都不是純粹為了審美目的創作,而是與整窟的建築、塑像和圖像共同作用,構成一座佛教宣教修行的殿堂。本書主要解讀的一鋪壁畫――〈薩埵太子捨身飼虎圖〉,就位於254窟南壁中段,它被公認為中國美術史上的一件絕世佳作。不過很可惜,關於它的作者和具體的創作背景,都已隨著大漠黃沙湮沒在歷史中,最多也只能根據目前有限的資料來冒昧揣測。但這並不妨礙藝術本身強大的感染力,無數觀眾為之動容,張大千、常書鴻、董希文等許多著名藝術家,都曾在這幅作品前潛心臨摹。一千五百年前的畫師,是如何以他真摯深沉的情感和高超的技藝,緊緊抓住觀眾的目光,進而深深地觸動人心?他透過畫面想要表現怎樣的內容?這幅壁畫與整窟其他的豐富圖像又有著怎樣的聯結?它們是在怎樣的情境中被組織在一起?這些都是我們將要去探討的話題。在進入畫面的具體分析之前,有一點需要特別提請讀者注意:敦煌的藝術與它的歷史、文化密不可分,若能不局限於目光所見,增加對古老文明的感受和理解,那麼這些流傳千年的遺跡便不再緘默,從而開始它獨特的訴說。因此,為了更好地認識理解這鋪壁畫和這座洞窟,讓我們做好準備,穿越時光隧道,去開啟一場心靈的探尋旅行……
引言
敦煌莫高窟被譽為人類文化藝術的寶庫,這裡保存了自北涼到元代(四-十四世紀)綿延一千餘年的石窟藝術,中華、印度、希臘、伊斯蘭等幾大文明在此交融碰撞,歷代虔誠的僧侶、供養人與匠師團隊為它傾盡心血。漫長的時間、廣闊的空間與善巧的心靈共同作用,形成了這座集壁畫、彩塑、石窟建築於一體的文化藝術殿堂。
時至今日,敦煌仍有四百九十二座石窟保留有壁畫及彩塑,它們集中分布在敦煌市往東南方向25公里,三危山與鳴沙山之間、宕泉河邊一片平整的長1700餘尺、高30餘尺、坐西朝東的山崖上。為了對應方便,研究人員為每座石...
目錄
引 言
第一章 背景:敦煌的艱難歲月
1. 一場發生在北魏時期的朝堂議辯
2. 西元五世紀前後敦煌的歷史與地理
3. 莫高窟的修建與禪觀
第二章 南壁:薩埵太子捨身飼虎
1. 捨身飼虎的故事與圖像
2. 局部一:發願救虎
3. 局部二:刺頸跳崖
4. 局部三:虎食薩埵
5. 局部四:親人悲悼
6. 局部五:起塔供養
7. 「勢」之運行
第三章 北壁:尸毗王割肉貿鴿
1. 割肉貿鴿的故事與圖像
2. 局部一:試煉與考驗
3. 局部二:眷屬的勸挽
4. 「勢」之相合
第四章 南壁:釋迦降魔成道
1. 降魔成道的故事與圖像
2. 局部一:釋迦
3. 局部二:魔眾
4. 局部三:魔女
5. 「勢」之抗衡
第五章 整窟:禪觀的精神
1. 中心塔柱
2. 千佛
3. 列龕
4. 天宮、天頂
5. 禪修
第六章 結語:風雲時代的254窟
1. 北魏時代的敦煌與南朝美學的關聯
2. 從254窟壁畫藝術看時代美學範疇
附錄1 一座石窟的開鑿過程
附錄2 《捨身飼虎》的顏料分析
後記
引 言
第一章 背景:敦煌的艱難歲月
1. 一場發生在北魏時期的朝堂議辯
2. 西元五世紀前後敦煌的歷史與地理
3. 莫高窟的修建與禪觀
第二章 南壁:薩埵太子捨身飼虎
1. 捨身飼虎的故事與圖像
2. 局部一:發願救虎
3. 局部二:刺頸跳崖
4. 局部三:虎食薩埵
5. 局部四:親人悲悼
6. 局部五:起塔供養
7. 「勢」之運行
第三章 北壁:尸毗王割肉貿鴿
1. 割肉貿鴿的故事與圖像
2. 局部一:試煉與考驗
3. 局部二:眷屬的勸挽
4. 「勢」之相合
第四章 南壁:釋迦降魔成道
1. 降魔成道的故事與圖像
2. 局部一: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