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藉由作者在創作教養與創作經驗的心理分析陳述,拼裝創作行思與教學的想法,其中有具體的經驗轉化:如,城市中的身體;也有純以抽象理念推導的說明與文獻整理,回應那啟動創作欲力的瞬間心理樣態──即本書的主題:創作衝動心理機制的原型與時代遞延下的殘餘(或間錯的誤解行思)。
這是一本關於個人對創作心理動力經驗與推想的分析論述,整部書寫更接近的是一種創作,書寫構築的方法與視覺拼貼創作習慣相仿,一幅由斷片般的拼貼思維烘托出的個體創作心理動力圖像。看似套套邏輯、不斷迴旋的書寫,從原點開始,繞了一圈,又回到原點的徒勞或困縛裡;或如每日初醒重開機(reboost)的意識迴旋,不斷重讀路上的風景,最終,期望會對於「前」原點有些不同的看法。
作者簡介:
劉錫權
藝術創作者,擅長影像拼貼、版畫藝術創作與創作思維;長年投入藝術學門行政管理與藝術教育領域,對於藝術創作心理之探索多有涉入。
現任: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美術學系教授、美術學院院長
中華民國版畫學會 理事長
曾任:
朝陽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專任講師、大葉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兼任)講師、博偲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設計指導、中華民國版畫學會 秘書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美術學系 副教授 暨 出版組組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美術學系 教授 暨 美術學系主任&藝術跨域研究所 所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美術學系 教授 暨 教務長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生命/生存欲力的原始屬性或特質,在意識之中;在科技媒介、媒體的訊息流中,讓概念化的「我感組成身」,誤以為「概念」=「世界」。在數位科技的終極理想 ―美好的人類社會實踐之前,當代的個體感官早已被快速的、幾近無倫理規範間隙的爆炸影音資訊塞滿,或轉向(detoured),再難回到(疑似)現代主義美學倫理中的身體記憶與判斷。這種「疑似」斷片般的個我感知、在藝術救贖觀的不再確定引生的焦慮下,對於以技術者(Techne)的原型建構起的現代主義美學教育,在當代藝術疆域與美感教育政策中,需要對個體心理、「感受身」的建構,或調適進行釐清嗎?當藝術學院內以技術者為典範的美學、再現技術,與知識論的混雜共處時,在社會常模想像中的個體日常還剩下什麼?還需要以美學倫理作為個體自我實踐的參照嗎?當此處的急促現代主義藝術精神版本消退後,這一個充滿「自由」(?)的地方,總是提供著寬廣的詮釋擴編空間。
本書以impulse這個字作為論述心理動力核心觀點的因緣,來自於2011年紐約MOMA以German Expressionism: The Graphic Impulse為題所舉辦的表現主義版畫展;當The Graphic Impulse這個標題映入眼簾時,直覺impulse這個字逐步地延伸爬進、貼合於個人創作經驗中的身體感受。在自身創作經驗中,impulse 這個字接近我對(疑似)現代主義時期抽象表現視覺式樣的直觀:一種直率俐落、粗曠的筆觸或刀痕、大塊面的造型元素、強烈而直接的身體感;粗乍地認知impulse是一個全面涵蓋現代主義精神創作心理動力的核心基礎概念。
以「衝動」一詞代表個人對impulse 這個外文符號的懷想,指涉創作者將某種欲望(通常是未覺知的欲念),轉變為「真實」、實質化的一種意識促動作用,一種日常意識、語言活動的衝動心理操作;因熟悉內化成為慣性反應而無能覺知其存在。這種原始卻又極其強力的心理動力組成是什麼?因過其於幽微而不見,或被視為理所當然而不見?
這種對直率俐落、粗曠的筆觸或刀痕、大塊面的造型元素等造形物,有著強烈而直接的身體感者,是生命/生存欲力在造型藝術的筆勢動態中,經過一定時間的身體感連結訓練後,「視觸」的力量成為「實在」的一部分。(可能是另一種鏡像神經元般的連結或對應)原本在現代主義初期論述,或評論中出現的「勢」或「韻」等抽象指涉,只存在於身體實踐的操作中,同時其中又有視看機制與身體感組成或素養的差異(譬如俗稱的人生歷練),或於溝通傳達時的誤解、人我關係、眼神交會的曖昧、表情社交技巧等隱微之訊息交錯其間,所形塑的語意──「勢」或「韻」。在社會脈動或文化意索的影響下,我的養成教育中,趨向相信有那麼一個視覺共感的「勢」或「韻」的抽象感受,是為實體化,或朝向終極實體化的路徑;一種將身體實踐、工夫修養視為生命技術的東方方法學。而衝動一詞之語意或概念,就在這樣的東方情懷中與我認知的表現主義、前衛藝術等的現代主義藝術實踐產生了連結。
在現代主義「純」藝術的浪漫想像中,對於在當代藝術知識論的操作樣態下,一直都有些許的抗拒。形上學的失能、美學的視看對象單一,與其本體論式的描述逐漸薄弱等等;似乎只剩下現代主義時期流傳的天才技術者典範,方能邁入或邁過時代脈動的浪頭。現代主義藝術的殘餘還有些什麼?我以為,在東方情懷的身體記憶中,竟成為傳延現代主義藝術殘餘精神的身體。(無論是否是對現代主義「正統」(canon)的誤解,或異樣的揉合)
衝動語意的初步理解
與impulse 語意相對應的中文詞語──「衝動」,除前述在造形藝術語意中的「勢」或「韻」外,可能連結的語意脈絡不在少數,本節將僅先以文獻整理之方式做一釐清。
「衝動」一詞在漢語大辭典的解釋意指為:誘動、挑動;在元朝關漢卿《救風塵• 第三折》中:「我這等打扮,可衝動得那廝麼?」衝撞撼動;於《水滸傳》第九十五回裡:「霎時有無數兵將,從西飛殺過來,早把宋兵衝動。」則表達了情感特別強烈,理性控制很薄弱的心理現象。(羅竹風,2012)
除此之外,情緒過度激動、非理性的心理活動;一種物理現象的撼動、改變;突然的欲望、奇想;欲言的衝力、動機、動力、刺激;特別的情緒擾動;突然地、非意欲的行動衝力、心理或直覺的驅力;推、拉、促使不同的動作或行動生成等等諸多指涉的包圍,大抵是日常中文語意中「衝動」一詞常見的表達。而若把理解的焦點轉向發出衝動訊息的主體,則有暗指個體精神意識的、個體生理的、個體與集體文化的、機械裝置的衝力、社會集體表徵行為下的伏流等等意涵。
無論其字義或符號多以物理現象、個體、集體心理狀態的當下情狀描述。但對於其心理機轉背後的意義、原理、可調控轉化的文化生產等說明與討論卻相當少見,或較難於文化社群的運動(movement)中見到對此心理機轉背後意義,辯證生產的著力之處。
在Collins 英文字典裡,對impulse 的解釋中,則可以閱讀到不同文化脈絡底下意義的差異,與在使用中文語意時,容易忽略或混雜使用者:
1. an impelling force or motion; thrust; impetus. 2. a sudden
desire, whim or inclination... 3. an instictive drive; urge. 4.
Tendency; current; trend. 5. Physics. a. the product of the
average magnitude of a force acting on a body and the time for
which it acts. b. the change in the momentum of a body as a
result of a force acting upon it. 6. Physiol. See nerve impulse.
7. Electronics. a less common word for pulse ... 8. On impulse.
Spontaneously or impulsively. [... from Latin impulsus: a
pushing against, incitement, from impellere to strike against; ...]
(1992, 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Glasgow, Harper Collins.)
除衝動外,impulse 有時亦譯作脈動;若集中衝動語意作為一種原始的心理現象,本書意圖將脈動用來指涉一般性的、概論性的社會運動現象描述詞以作區別。綜合中英文的字義解釋,本書將impulse釋為:個體的衝動或「衝力」;同時,為與社群、時代的「脈動」作出分別,本書標題則以全大寫的IMPULSE──用於指涉某一社群的時代脈動,以便與個體的衝動(impulse)區別之。這樣的分類單純是為了說明上的方便;若將個體的意識活動情狀比附為社群、社會或時代整體,在轉喻的文化語意上亦可有其融通之處。
衝動作為創作心理動力的樣態,是一種對當下情境直接、直觀的表達欲念,對於表達行為的釋放有一種專注的快感;表達當下的情緒、情感暫時積聚集成的身體感,急切地以可能的媒材進行表現;而其中表達形塑出的平面或立體物件屬性,通常帶有空間、身體、類人類表情符徵等等的直觀身體感訊息。是以,如果僅將衝動作為當下的心理現象、物理性質的描述,或如上述辭典字義般的直截理解,並無法清晰掌握對衝動心理機轉背後具文化生產意義的可能。
衝動這個字,可以僅僅是一般字義上的日常心理表述,亦可以僅僅是單一的生理意欲,或不同複雜層次的心理結構表達;在一般文意表達上,多用於表達心理的瞬間意圖顯現狀態、視覺的、面部表情、身體行為的符號語意等等的組成。或以生存驅力、欲力、傾向、嗔怒,或更為本能的(instinctual)、基本的欲望、原始的動物反應等等,或以知性功能(intellectual function)──如意向(intention)、表象(representation)、想像(imagination)、記憶、思考及驅力等(但昭偉,2018),可說是一種相對於客觀精神、理性樣態的主觀精神驅力。衝動除了作為一種創作心理的發生端、充滿了實質化感官現實訊息的急迫、衝刺、暴衝等欲力,或是作為造成衝撞撼動之物理現象效應的延伸義(connotation)。或是一種莫名地、渴望著某種莫名的虛空,並期待能夠將之現實化、實質化的欲念。
衝動一詞在一般使用語意上帶有心理的原始屬性,是未經鍛鍊過的意圖,在中文的日常語意使用上,多指向負面的、未經思考的言行舉止,代表較為普泛的、大架構的心理狀態名詞,帶有身體動作粗大的形象。在這裡,衝動心理的原始屬性中,其心理動力可以只是一個符號概念的抽象表達,不一定會是物理性質的、身體「現實」的具現。
衝動概念亦極類似於佛教五蘊(pañca khandha) 中的「行」(saṅkhāra),一股暗然、潛流的欲力,不能自己、非做不可的欲力、驅力,嵌插在意識流的感受身中。或有意識的、無意識的,像是線性軸線上的標記記號,在作為軸線的感受身流動到某一嵌插標記時,行為的「動」便開始了該「感受身」個體的行動。此欲力嵌插的模式、節奏、樣態,在線性流動時間軸的變動中,例如季節的更迭,而有不同的變化;並總成形塑為個體「感受身」的有意識的,或無意識的「世界」(多半是無意識的)圖像。這個狀似明確真實的「世界」,成為人類的執著對象、不容崩解、位移者。時時刻刻的當下由許許多多的衝動欲力所集結而成的身體感受,彷如被程式化的「感受身」,顯現出個體於衝動心理活動的同時,進行後設反思的侷限。
本書旨在透過衝動語意的書寫反芻中,將「衝動」作為連結心、意、識、身與世界,在時間軸線的感知慣性中,渴求(craving)「真實」的原動力概念。從自身的創作素養與認知中,長時間認同、揣摩來自(疑似)現代主義美學素養的記憶中,說明渴求「真實」的原動力運作。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生命/生存欲力的原始屬性或特質,在意識之中;在科技媒介、媒體的訊息流中,讓概念化的「我感組成身」,誤以為「概念」=「世界」。在數位科技的終極理想 ―美好的人類社會實踐之前,當代的個體感官早已被快速的、幾近無倫理規範間隙的爆炸影音資訊塞滿,或轉向(detoured),再難回到(疑似)現代主義美學倫理中的身體記憶與判斷。這種「疑似」斷片般的個我感知、在藝術救贖觀的不再確定引生的焦慮下,對於以技術者(Techne)的原型建構起的現代主義美學教育,在當代藝術疆域與美感教育政策中,需要對個體心理、「感...
章節試閱
現代主義藝術精神的消退?
我無法確定在這個地方,是否真有一種泛西方文化論述中的現代主義藝術精神或正統存在過;但肯定有不同的社群與個體,在異樣認知情境下的現代主義藝術概念中,用來作為藝術表達的簡單指涉或文化政治操作之用。
當現代社會將藝術創作、藝術欣賞視為公眾文化活動中必然的一環,在藝術教育被納入國民教育的環節,政府與民間提供的資訊、資源較過往都更為充足的情形下,視覺藝術教育作為現代人文化素養的社會常模(social norm)——已然成為「理所當然」的公共認知。
藝術創作因經濟活動而活躍,藝術表達與鑑賞能力成為一種具社會評價的自我認同,或權力關係的項目。「類藝術」的社會活動,與具藝術功能性的操作也逐漸浮現;公眾美感教育的藝術活動,與當代藝術知識論的權力疆域出現衝突,或相反地出現跨域融合的樣態,或以具實用社會權力關係(交陪〔kau-puê〕或盤撋〔puânn-nuá〕的人際權力關係的維續)為主要目的之「類藝術」形式等現象,混雜著種種曾有的、非正統的或類似泛西方現代主義論述下的藝術創作。藝術創作作為一種言說、敘述或具行動意義的主張的「混雜」。
是否現代主義藝術精神僅是歷史軸線上一段「純」藝術的浪漫想像或夢境?如果本書的立場是站在西方現代主義對自我精神的浪漫化、對世界烏托邦化想像或主張軸線下的影響,加上東方情懷式的想像揉合者,前述的「混雜」樣貌的判斷,或認知現代主義藝術精神在此處之消退樣貌的判斷,可能是一種後現代情境的孤單寂寞。
對於那曾出現在現代主義視覺藝術中的純粹直觀的、具美感的、處理身體感與空間圖像的「抽象表現」形式,在當下的社會常模給出自由心證詮釋空間(什麼都可以是藝術的賦權狀況下),反向地正式宣告藝術的「失效」狀態、宣告現代主義美學的形式化與意義的遞移。
常民美感教育政策或美感教育操作方法的爭執、民主社會個體的被賦權,與以市場經濟為導向的文化政策等樣貌或後現代情境,均在加速現代主義美學的失效。藝術的力量一旦等而化之地社會功能形式化、失去其純粹的超越,或批判距離,我們所面對的,會是一種「類藝術」反轉成「藝術」本身的境況。(例如:近年的文創產業思維模式與現象)
後現代情境中,個體的存有調適,在飄忽不定、實踐的力道不足之前,就已倏地消失或成為不斷變動、間錯的「真實」斷片;更加強個體對「真實」的模擬衝動,與個體對「真實」掌握失據的感知焦慮。或許是高俊宏等人所提出之帝國主義語言的自然馴化過程、東亞的多重身分認同的窘境,(高俊宏,2017)前衛藝術精神於當下這樣的(後現代情境)時代中,能否依然是個體的存有調適的方法,提供一種主體性得以座落其生存位置的文化形式?譬如當代藝術情景中,各種神魅的精神地理學、民族誌方法的出現?可能是衡諸歷史,各種論述的正當性, 一直被壓抑或被扭轉在財富、資源的爭奪場域內;而我所尋找則的是不同的方法:內向性工夫論的可能,也是本書書寫的意圖之一。
現代主義精神的碎片
我的精神啟蒙或教養,始於一九八○年代的台灣。在彼時的文藝環境中,充滿著時代脈動的衝發意志,是一個對於提出新的創作形式、藝術概念、前衛的、對主流價值的抵抗成為一種藝術姿態「信念」的年代。台灣的現代藝術發展,深受外來思潮的影響,卻也非文化的被殖民;蕭瓊瑞認為,文化事實上仍具一定的反彈或反省力量,但是在西方文化發展中,在各式文化運動的衝擊下,於吸納的過程中,往往誤解多於理解、揣測多於事實,卻也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出了它自身的面貌:好似無明確民族、國家意識、特徵的主體,形似邊緣的文化流動現象。(蕭瓊瑞,2019)
而龔卓軍在〈惡性場所邏輯與世界邊緣精神狀態〉一文中,則指出了「前衛運動」與「政治藝術」在台灣解嚴後十五年間的發展,是前衛藝術進入學院化的時代;其中,除了在解嚴前後數年間的蓬勃樣貌外,年輕世代創作者的歷史、政治或社會意識,幾乎越來越理所當然地處於「缺席」狀態。一個「自然地」、不斷地在意識文化中演進、進行感覺的重新分配與創新。
台灣在解嚴之後「應該」出現布烈希特史詩型的政治藝術,那麼,這樣一種美學上的「應該」,是否涉及到某種美學政治、感覺政治的重新分配工作?……台灣在解嚴前後的藝術氛圍中,這種歷史辯證與對話推進的急迫性一度也自發性地產生推促力:走向啟蒙。然而西方發展了百年的啟蒙運動,然後才出現解構性的藝術前衛運動,在台灣卻不得不拔著自己的頭髮飛天,在解嚴後飛躍式地跳入西方現代性的深淵,一方面將前衛運動等同於啟蒙運動,一方面卻苦於沒有西方現代性經驗中具體的宗教神權歷史、硬科學歷史、社會政治工程系統來做為解構對象,於是,解嚴後的「政治藝術」立即被模擬西方前衛式的「anything goes」(萬事皆可)潮流被接手,形成去政治化的頓挫狀態。(龔卓軍,2007)
無論是否真有一種「國家文藝體制」的存在。在反共復國的國策動員下,作為個體的生活世界意志,受到政治、經濟、文化「權力場域」的支配,對於身體的感受現實與被教導的「文以載道」價值觀衝突及混淆,而只能用一種「土產的」藝術創作方式,面對自身存在價值的不時疑慮。於鄭慧華〈形塑幽微史觀:為失語的歷史找到話語──王墨林訪談〉一文中,王墨林提到:
作為一個虛無主義者,我其實對社會是樂觀的;作為一個在歷史的黑暗中探索的文化工作者,它反映在我的劇場作品裡或是言說裡,是悲觀和非常挫折的,甚至有種孤獨。但在現實中,我是樂觀的,若不是樂觀,我不會有這個動能去行動、去實踐。這似乎很矛盾,但它又並非矛盾,這是個人與社會關係的辯證,恰恰因為我是虛無的,才有這種能量去參與社會的抵抗行動;也恰恰因為我為我是在歷史的黑暗中,所以我才願意在現實中去找一點光亮。(鄭慧華,2009)
王墨林等藝術創作者,在沒有西方現代性具體經驗的社會脈動中,仍堅持並展現現代主義前衛精神的樣貌;一種衝發意志,來自深層的「模擬衝動」(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 1903-1969〕筆下的「模擬衝動」〔impulsion mimétique〕),對當下文化環境進行精神啟蒙與認同工程。
王墨林等藝術創作者衝動表現是我所敬仰的,但是我的創作,卻是將衝動欲力轉為內向式的東方情懷;強調一種修養技術的養成以面對「世界」。在即使面對世界「真實」的日常感知中有懷疑、認同或轉變的衝動,常以內向式的驅力完成,缺少一種現代主義思想中,具典範想像的技術者對日常語言對抗的樣貌。
同時這種技術者形象或影像伴隨著一種「不叛逆非藝術的骨氣意識」。衝動語意在這樣模糊的技術者影像中被承認、嵌入;對精湛技術者的崇仰觀點,依然穩定地平行存在著。社會位階認同的權力關係,在「模擬衝動」的實踐中,完成精湛技術者的身體訓練。
現代主義藝術精神的消退?
我無法確定在這個地方,是否真有一種泛西方文化論述中的現代主義藝術精神或正統存在過;但肯定有不同的社群與個體,在異樣認知情境下的現代主義藝術概念中,用來作為藝術表達的簡單指涉或文化政治操作之用。
當現代社會將藝術創作、藝術欣賞視為公眾文化活動中必然的一環,在藝術教育被納入國民教育的環節,政府與民間提供的資訊、資源較過往都更為充足的情形下,視覺藝術教育作為現代人文化素養的社會常模(social norm)——已然成為「理所當然」的公共認知。
藝術創作因經濟活動而活躍,藝術表達與鑑賞...
作者序
本書藉由個人在創作教養與創作經驗的心理分析陳述,拼裝創作行思與教學的想法,其中有具體的經驗轉化:如,城市中的身體;也有純以抽象理念推導的說明與文獻整理,回應那啟動創作欲力的瞬間心理樣態―即本書的主題:創作衝動心理機制的原型與時代遞延下的殘餘(或間錯的誤解行思)。
在教育現場與學生對話的過程中,其對創作動力之描述,多半是一種從單純喜歡畫畫的念頭,到純藝術創作的必要性/合理性之間的線性心理距離兩端;時或陷入僵局般的無言窘境。對現實進行抽象概念化語言表達多有困難。
作為促發創作行為的條件樣態,可能的樣態多半指涉:主動的人生幻想、被動的社會位階競爭、人際關係的處理、自我完整感的探索……等等;但是慣行地、單一地期待給出一個直接的、完全了然的答案,可能讓人落入無數人生尋思經驗中的坑洞。又或是對語言文字的過度依賴,或不得不有的牽連;慣用的語言系統中太過線性單一,或相對性的二元觀點,也不免讓人陷入其中。到底語言的使用是作為一種指涉,抑或是實踐的準則等等掙扎,實為藝術教育現場的日常。
無論如何,面對一個困頓綁縛的疑惑心理,或長日面對的現實,當意圖紓解生存欲力變形給出的焦慮,或恐懼感時,創造出一種超越的必要,使得以跳出語言漩渦的自我困擾,應該是創作表達欲力的初始。以impulse―衝動這個字,作為創作心理動力的描述核心,在於impulse 這個字有一種貼近創作表達經驗中的身體感受,一個指涉生理與物理現實感知的符號,支撐創作表達的欲力。以傳達創作實踐中,那接近現代主義時期抽象表現視覺式樣的直觀習性、一種直率俐落、粗曠的筆觸、大塊面的造型元素、強烈而直接的生理/物理現實感知身體感;以impulse 字義為基礎,擴編或拼裝以其字義為原點的追求「真實」欲力;充滿對impulse 這個外文符號指涉的浪漫懷想。
「衝動」一詞在一般語意使用上帶有原始的心理屬性,是未經鍛鍊過的意圖;然而,細究任一心念、意圖,或欲望的「衝動」脈絡,發覺因為語意的非特定範疇(文化脈絡的差異等等),使得詮釋面向變得廣泛;個體心理組成、身體記憶等等的移時變化差異,也有其現實上的複雜。對「真實」意義探究,以現代主義在不同的文化現象或議題的文本,描述、拼湊出一個曾有的美學身體。
本書的書寫工作是一個自負的社會自我想像或誤解找來的麻煩,從一開始的熱情,到寫了一半才發覺不太對勁,最後還是要盡力完成的過程;寫作到達一定的量,才發覺我中了溫水煮青蛙的招,總是有讀不完的文獻、沒有想到的概念,或一直未發掘的誤解。
雖然如此,整個過程亦增不少收穫,有助於整理創作與教學上的問題。在此對身旁給予關注的貴人們表達感謝。本書仍有許多未盡滿意之處,希望未來仍有機會能繼續修訂補充。雖然這是一本關於個人對創作心理動力經驗與推想的分析論述,整部書寫更接近的是一種創作,書寫構築的方法與視覺拼貼創作習慣相仿,一幅由斷片般的拼貼思維烘托出的個體創作心理動力圖像。看似套套邏輯、不斷迴旋的書寫,從原點開始,繞了一圈,又回到原點的徒勞或困縛裡;或如每日初醒重開機(reboost)的意識迴旋,不斷重讀路上的風景,最終,期望會對於「前」原點有些不同的看法。
本書藉由個人在創作教養與創作經驗的心理分析陳述,拼裝創作行思與教學的想法,其中有具體的經驗轉化:如,城市中的身體;也有純以抽象理念推導的說明與文獻整理,回應那啟動創作欲力的瞬間心理樣態―即本書的主題:創作衝動心理機制的原型與時代遞延下的殘餘(或間錯的誤解行思)。
在教育現場與學生對話的過程中,其對創作動力之描述,多半是一種從單純喜歡畫畫的念頭,到純藝術創作的必要性/合理性之間的線性心理距離兩端;時或陷入僵局般的無言窘境。對現實進行抽象概念化語言表達多有困難。
作為促發創作行為的條件樣態,可能的樣態...
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章 現代主義藝術精神的消退?
現代主義精神的碎片
現代主義的美學本體論
現代主義信念的消逝
與現代主義美學道別?
第二章 衝動與「真實」
身體脈絡化直觀感知的「真實」
語言臨在的「真實」
社會化行為的「真實」
認知失調的影像世代「真實」
抵抗現實界的「真實」
第三章 身體圖像
身體圖像(一):知覺意識的機轉
身體圖像(二):自我權力部署
身體圖像(三):城市中的身體
第四章 圖像之後
藝術自律性:繪製身體圖像的工夫論
「主體性」的暈眩與暈眩之後
「主體性」的掌握
參考書目
序
前言
第一章 現代主義藝術精神的消退?
現代主義精神的碎片
現代主義的美學本體論
現代主義信念的消逝
與現代主義美學道別?
第二章 衝動與「真實」
身體脈絡化直觀感知的「真實」
語言臨在的「真實」
社會化行為的「真實」
認知失調的影像世代「真實」
抵抗現實界的「真實」
第三章 身體圖像
身體圖像(一):知覺意識的機轉
身體圖像(二):自我權力部署
身體圖像(三):城市中的身體
第四章 圖像之後
藝術自律性:繪製身體圖像的工夫論
「主體性」的暈眩與暈眩之後
「主體性」的掌握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