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波拉浩劫》作者理查.普雷斯頓 真誠推薦!
★ 本書獲美國亞馬遜 4.5 顆星好評!
「我們都是居住在一個小小的地球村裡,只要一個國家咳一聲,其他的國家就無法安眠。」——威廉.克羅斯(William T. Close, M.D.)
它毫無預警地襲來——一種沒有名字的致命疾病……完全無法治癒!
威廉.克羅斯博士自封為鄉村醫生,於1960年前往薩伊,在當地從事內、外科醫師工作已長達16年之久。1976年一種神秘的病毒在薩伊(現剛果共和國)雨林的深處──燕布窟首次爆發時,他便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基於通曉薩語和擁有過去的經驗,成為處理這個疾病所組成的臨時團體中,當地人和外國人之間的橋梁,位於疫情風暴中心的他,別無選擇,便開始日夜拼命地努力阻止及控制疫情爆發。
這場瘟疫浩劫、傳染病發現者及因罹病而死和倖存者的經歷,日漸盤據克羅斯博士的心。而那些日子以來的紀事,數以百計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捲入了這場傳染病,讓他感到不得不緬懷他過去曾經認識和失去的勇敢人們。就因為,這個疾病對於叢林居民和神職人員的打擊,讓他決定將這則親身歷經當時瘟疫的真實故事公諸於世:一部可怕的、完全真實的記載,故事就從一個看不見的死亡殺手開始。
它毫無預警地襲來,一種沒有名字的致命疾病……完全無法治癒。在伊波拉河以南60英里的偏遠村莊Yambuku的一個天主教傳教團所屬的一家小醫院,當地教師馬巴羅.洛凱拉(Mabalo Lokela)帶著一股烈性發燒前往診所就診。露西修女是佛蘭芒的修女和護士,為他注射了一針抗瘧疾的藥物後,擦去注射器,等待著她的下一個病人。短短幾天,馬巴羅教師便傳來死訊,其他人也相繼地病倒。不到三周後,病毒也奪去露西修女的生命。瘟疫的恐慌開始逐漸爆發,但當村民試圖逃離時,所有通往Yambuku的道路又全都被封閉了,企圖逃離死神魔爪的村民被迫只能返回。由於醫療特派團唯一可以和外界聯絡的無線電只帶來壞消息,少數存活的修女和醫務人員別無選擇,只能祈禱,並想知道:他們還能存活多久的時間?
在只能依靠無線電與外界聯繫的情況下,孤獨、蒙昧、哀傷、疑惑,是村落所有人揮之不去的內心陰影。死亡,像瀉地的水銀般無法橫阻,燕布窟的淚水,除了悲傷還有恐懼。教區神職和醫療人員奮力不懈地與死神博鬥,仍然抵擋不住病毒摧枯拉朽的狂暴。村民一個個相繼倒下,只能隨處挖掘墳洞草草掩埋;生者則徘徊在哀慟與疑懼之間,會不會下一個倒下的就是自己?究竟它們是如何渡過這場人類有史以來從未歷經的浩劫呢?
就這樣,1976年伊波拉病毒蹂躪了整個燕布窟教區和周遭的村落,原本寧靜規律的綠洲,一夕之間成為恐怖和死亡的焦點。2003年,SARS造成全台恐慌,短短時間內奪走許多寶貴的生命,更造成經濟上無法評估的重大損失。2020年中國新型冠狀病毒又再度大爆發,相信我們能在如此困難的狀況下,藉由以往所經歷恐怖的病毒爆發經驗,再加上如今更進步的醫療技術及全世界團結一心的勇氣和信心,必能找出人類對抗病毒最佳的解決之道。
作者簡介:
威廉.克羅斯(William T. Close, M.D.)
哈佛大學畢業。戰後,他獲得了哥倫比亞大學的醫學學位,並在紐約羅斯福醫院接受外科醫生的培訓。他自封為鄉村醫生,一九六○年第一次前往薩伊,在當地從事內、外科醫師工作達十六年之久。一九七六年薩伊首度爆發伊波拉傳染病期間,他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負責指導國際醫療救援小組,成功阻止伊波拉病毒向外擴散。一九九五年再度爆發時,他則周旋於疾病控制中心,並擔任薩伊政府和國際組織之間的非官方聯繫工作。他同時也是美國知名女星葛倫.克羅斯(Glenn Close)的父親,晚年因心臟病發逝世於懷俄明州大松鎮(Big Piny)的家中,享年84歲。
章節試閱
第一章
暴風雨後的空氣,格外清新沁涼,灰濛濛的霧氣瀰漫林梢,籠罩著整個教會救濟所。早上五點鐘的晨禱,揭開了一天的序幕,接著進入餐廳用餐,早餐的菜色經常是麵包、咖啡、羊奶酪、醃肉以及香蕉。帶著蟲霉味的麵包,得沾著濃咖啡入口,咖啡豆是當地栽種的,利用招待所前的水泥地曝曬而成,羊奶酪和醃肉均來自教會農場,餐餐必備的香蕉都由修女們悉心擦淨。這支來自聖心瑪麗亞教會的修女隊伍,人數並不多,當年離開安特衛普附近的法蘭德斯故鄉,遠渡重洋來到這兒奉獻服務。教堂裡傳來非洲唱詩班的合唱和鼓聲,杜博聶神父正帶領著他們望彌撒。一個小男孩,趕著一群長著尖角,體格瘦削的乳牛,走在小徑上,小徑兩旁林立著第一代法蘭德斯移民栽種的高大棕櫚樹。經過葬著天主教白人神職人員的墓地,男孩帶著牛群漫步在多年前原是一片森林的粗短牧草區,他爬到大蟻丘的頂端,觀賞朝陽破霧而出。
教會房舍旁栽種著一棵棵芒果樹,晨曦中,墨綠的樹葉閃閃生輝。泥土路兩旁的黃色磚造醫院內,人們開始活動。一個小女孩,提著一桶污水,將一隻雞趕出產房,然後才繞到後面,將污水倒入草叢。一位婦人帶著老人家,沿著連接修女院和醫院之間的小徑,詢問義診區的方向。修道院的後頭,孩童們從宿舍越過內院,走進教室,有些人留在外面和同伴玩跳房子遊戲,幾個小朋友站在一旁圍觀。莊嚴的鐘聲從修道院後陽台傳來,一位修女騎著沒有裝滅音器的紅色偉士牌機車,繞過校舍的一角,煞車疾停,車輪打滑,小孩子們樂得跳上跳下歡叫:「薇洛,喔呀!薇洛,快啊!快啊!」快啊,是他們對薇洛妮卡修女的暱稱。她跳下機車,把灰裙子拉扯回原來的位置,拍手追趕著學生,邊笑邊喊:「快進去!快進去!」操場對面,院長奧古絲汀娜修女皺著眉繃著臉,不悅地放開鐘繩。
一群非洲教會工作人員排隊等在院長室,恭候奧古絲汀娜的到來,她經過他們,坐到辦公桌前,按順序一次一個叫人進來,站在她的桌前,接受一些指示、意見或解答。奧古絲汀娜身材像個法蘭德斯農婦,粗實的肩膀,胸部豐滿,露在頭巾外的深色髮間,已經出現一絲絲灰髮。
薇洛妮卡修女把學校交給薩伊籍老師暫管,急急忙忙跑到修女院院長辦公室。這時有位眼部瘀腫的女人站在奧古絲汀娜面前。
「我會親自跟妳先生談談。」奧古絲汀娜說。這個女人重新纏好她的裙子,在腰上打了個結,轉身離開,那張慘兮兮的臉,露出一抹笑容。
「妳認識她先生嗎?」薇洛妮卡問。
「只見過一眼。」
「他是挖墳工人,一喝醉就像頭野獸。」
「我會跟他談談看,嗯,妳——」
「我得趕去通話,快遲了,」薇洛妮卡打岔:「妳有什麼事要傳到里沙拉(Lisala)的嗎?」四十五歲的薇洛妮卡,對生命的熱情和精力全壓縮在那副矮小但勻稱的骨架裡。
「有。告訴他們,我們還要一些發電機燃料,叫他們至少送來兩桶,免得臨時缺油。」
「還需要其他東西嗎?我已經擬好一張補給品清單了。」
「還有點事,薇洛妮卡,妳坐下。」
「可是無線電通話時間已經遲了!」
「我知道,妳剛剛說過了。」院長說。薇洛妮卡只得坐下,吸一口氣。「這才對。好了,聽著,我要妳克制自己,妳製造的嘈音比所有孩子的音量還大。還有,我告訴妳多少遍了,妳那輛偉士牌機車的排氣管,要趕快修好。」
「我已經寫信給家父了。要不是機車送來半途被偷了排氣管,路克一定會把這輛機車的引擎聲修得像貓咪叫一樣。」
「好啦,去跟里沙拉那邊聯絡吧!」奧古絲汀娜搖著頭說。
薇洛妮卡飛也似地衝出辦公室,經過安東妮雅修女的身旁。安東妮雅正倚著牆,兩眼凝視著天空。她沒有理會等候在一旁的當地人,逕自塞好上衣,把包裹著扁臀的裙子撫平,走到院長室門口,近乎賠罪似地輕敲房門。
「進來!姊妹。」院長叫她。
安東妮雅故作端莊地走進去。她微歪著頭,一邊打量著奧古絲汀娜桌上精緻的木雕聖母像。她那對細小眼眸,配著尖尖的鼻子,讓人有種獐頭鼠目的感覺。
「妳幫忙露西照顧了那些產婦後,到藥局幫忙弗明娜盤點。今天下午,妳最好到洗衣房再清點一次床單。」
「沒有問題。」安東妮雅點了點頭。
「妳需要些什麼嗎?要我為妳做些什麼?」奧古絲汀娜問。
「沒什麼,我非常樂意完成今天您所交代的工作,不過,感謝您的關心。」安東妮雅回答後,退一步,雙手交合轉身離開,模樣就像是剛領了聖體似的。奧古絲汀娜望著她出去之後,移開桌上的公文,喚凱西姆進來。這位洗衣工人,穿著一件卡其裙和短褲,圍著白色的圍裙,戰戰兢兢地走上前。他削瘦憂慮的臉龐透露出又要報告少了床單枕套,奧古絲汀娜深信是他把床單拿到楊登畿(Yandongi)賣掉,只是始終未能當場逮到。
薇洛妮卡打開無線電,朱利士神父單調的聲音立刻充滿衣櫥般大小的房間,他定時與全省的天主教會通訊。照著字母的編排順序,這會兒他已經進行到『M」。音頻和音量很不穩定,摻雜著嗶嗶啪啪的吵雜聲。薇洛調了調這台老無線電收發機的波長,接收稍微有了改善,跟著又檢查一下兩台古老蓄電池的水位。教區全賴這台不可靠的收發機,她提醒自己要添些水,因為日落之後,發電機只使用兩個小時。薇洛喜歡把弄頻道,保持電瓶注滿雨水,可是有時候,她覺得從里沙拉傳達來的指示和要求,干擾了教區的工作,但是朱利士神父卻不容人置啄。露西修女是醫院的助產士,也是薇洛最要好的朋友,她經常模倣朱利士神父,唯妙唯肖,而且說只要朱利士神父呼喚上帝,連天使也會停下來聽他發表高論。薇洛妮卡坐在凳子上等候,對著地板發呆。待雨季來臨,她來到燕布窟就滿二十年了。
薩伊內亂期間,大部分懂得讀書或寫字的人都被殺害,倖存的居民不是對一切顯得無動於衷,便是嚇得不敢再回到田裡工作。薇洛妮卡當時便對神父們說:
「要讓餓著肚子的非洲人禱告,那是不可能的,上帝也不希望有人餓肚子。假如當地人懶得為自己種植糧食,我們一定要幫助他們。」所以她組成了天主教農業合作社,把村民再度集合起來,如今國內有一部分最好的稻米和咖啡,就是他們生產的。她的父親是比利時農人,對她的工作感到十分驕傲,為了方便她巡視各地,於是買了一部偉士牌機車送她。嚴格來說,這輛機車應該是屬於教會的財產,但是除了杜博聶神父之外,都是薇洛在使用。想起杜神父,她不禁微笑,他是一個單純的人,生活十分克儉,骨瘦如柴,兩眼深嵌在濃密的雙眉下,魚尾紋已伸至太陽穴,沾著菸草的花白長鬚遮住了他的下巴。其實他本名叫傑夫•麥斯,可是因為他的樣子很像治療貧血症的藥瓶上的商標人像,一個長髯老者,襯衫領子像翅膀似的,繫著黑色領帶,名字就叫「杜博聶醫生」。這種被視萬靈丹的藥水,含有百分之三十的酒精,在殖民時期大受歡迎,人們專門用它來治療貧血和衰弱症。
薇洛很欣賞杜神父傳教的方式,他從不以地獄之火來勸人悔改,而是花大部分的時間在各個村落,到處幫忙,還主持一些簡單儀式,讓村民共同分享快樂時光,帶領他們度過無數的苦難。他經常和村里老者暢飲馬參佳酒、抽班吉菸。他和這些叢林居民似乎彼此瞭解,晚上經常和村民一起睡在爬滿跳蚤和臭蟲的蘆葦蓆子上,再怎麼取笑他也沒法激使他保持乾淨。
朱利士呼叫燕布窟的聲從無線電那頭傳了過來,打斷了薇洛的沉思。
「燕布窟,收到,請講。」
「沒什麼消息給你們,燕布窟,沒什麼消息給你們。」神父喃喃重複。
薇洛妮卡按下麥克風的開關:「我們要請求一些東西,里沙拉。」
「準備記錄了,燕布窟。」
「如果可能的話,請給我們一袋沒有蟲子的麵粉、一袋糖、一桶煤油,鹽是給我們和村民用的,還有五公升的煞車油,和一個偉士牌一二五機車用的白金螺絲,奧古絲汀娜院長希望你們可以給我們兩桶以上的柴油,供發電機使用,她不希望一旦大雨,道路坑坑巴巴無法通行,油料卻恰好用完,完畢。」
「你們的清單會交給負責補給的神父。還需要些什麼嗎?」
「如果能再有個拼圖玩具,我會感激不盡,完畢。」
「我會盡我所能,通話結束。」神父說。燕布窟是名單上最後一個教區。薇洛妮卡關掉無線電,又可暫時擺脫總部,享受二十四小時的自由了。
清新的早晨,萬里無雲。薇洛將裙子塞在膝蓋下,快速馳騁在前往楊登畿的乾泥路上,她右手加著油門,左手壓著頭巾以免被風吹掉。兩個女人朝著她走過來,比較高的一位,邁著大步走在前面。薇洛妮卡將速度慢下來,停在路邊。
「運氣真好遇到了妳,這位是我的妹妹,她從邦果盧(Bongolu)來的。」妮莎邊說邊和薇洛妮卡握手,然後指指身後。她妹妹身材嬌小,長得很細緻,扶著隆起的肚子,搖搖晃晃地走向她們。
第一章
暴風雨後的空氣,格外清新沁涼,灰濛濛的霧氣瀰漫林梢,籠罩著整個教會救濟所。早上五點鐘的晨禱,揭開了一天的序幕,接著進入餐廳用餐,早餐的菜色經常是麵包、咖啡、羊奶酪、醃肉以及香蕉。帶著蟲霉味的麵包,得沾著濃咖啡入口,咖啡豆是當地栽種的,利用招待所前的水泥地曝曬而成,羊奶酪和醃肉均來自教會農場,餐餐必備的香蕉都由修女們悉心擦淨。這支來自聖心瑪麗亞教會的修女隊伍,人數並不多,當年離開安特衛普附近的法蘭德斯故鄉,遠渡重洋來到這兒奉獻服務。教堂裡傳來非洲唱詩班的合唱和鼓聲,杜博聶神父正帶領著他...
作者序
作者序
燕布窟(Yambuku)是個真實的地方。在當地,來自法蘭德斯的格拉溫威智(Gravenwezel)聖心瑪麗修女會,以及修特(Scheut)的神父,主持一個大而成功的教區。一九七六年末,一種名為伊波拉的新型濾過性病毒所引起的致命傳染病,確確實實蹂躪了這個寧靜有序的邊遠前哨。
傳染病發生的時候,正是我在薩伊共和國擔任內科和外科醫生十六年中,服務薩伊人民和總統的最後三個月,基於通曉薩語和擁有過去的經驗,我成為處理這個疾病所組成的臨時團體中,當地人和外國人之間的橋梁。
傳染病事件、傳染病發現者及罹病而死和倖存者的經歷,日漸盤據我心。而那些日子以來的紀事,也激起我女兒葛倫•克羅斯(Glenn Close——註:著名女演員)的想像力。一九八七年,我們前往歐洲和薩伊旅行,接下來的三年,我繼續研究這場悲劇中的人性樣貌。然而,這個疾病對於叢林居民和神職人員的打擊,讓我們決定將這則故事公諸於世。
一開始,擁有的只是一些斷簡殘篇的資料,因此我著手編整,添入我與相關人士長時間的訪談紀錄。隨後,再加上私人信件、日記以及科學方面的田野紀錄,輔以那些年來個人對薩伊的一連串印象和蒐集到的事實,終於創作出這本小說的架構。
數以百計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捲入了這場傳染病,有時候我必須將兩種不同的角色混和為一;許多角色的對話,是我想像他們應該會說的言語,而其中的編年也予簡化。不管怎麼說,這個事件,對於那些死去和倖存的人而言,是真實的。
前言
飛機朝正東方飛往南緯六度、海拔一千呎的非洲海岸。接近陸地之前二十分鐘,烏瞰下方,一大片泥地和零星農地編識成的巨大圍裙,鋪向海岸,海水變成泥褐色,標示剛果河流人大西洋的出海口。地平線上,一團團的積雲,從一縷炙熱的薄霧中蒸發至藍色的天空。標示河流入口的狹長沙洲就在正前方。右方,古代葡萄牙人聚落聖安東尼奧(St. Antonio)簇集在一個小海灣內,現隸屬安哥拉西北方的一部分。黃色的沙灘上,因為退潮,擱淺了一排圓木舟。
左方,北邊七哩處,香蕉村橫跨在一片沙洲上,海風吹得椰子樹低垂,鏽蝕的棚舍和茅屋草集在老舊的木造防波堤畔。薩伊領航船離開停泊港,駛向河口的守護之神布拉賓巴(Bualbmba)黑暗島嶼,執行每日的工作。一座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海岸防砲,覆蓋著稠密的植物,在壕溝中腐蝕。老舊的軍營中,囚禁著一些特殊政治犯。海水,就像是濃茶的顏色,拍打著斑駁的海岸線,緩緩流過茂密的紅樹林沼澤地。兩名軍人對著飛機揮舞著他們的步槍。
機身斜掠過下方飼養牛草的蒼翠草島,順著河道飛行,經過內陸港玻瑪(Boma),續往瑪它蒂(Matadi)。這兒的河道變得狹窄。突然間,引擎發出隆隆咆哮聲,飛機爬升,閃避地獄谷中飛瀑濺起的水花。這些激流磅湃湍急,橫越克里斯多山脈(Crystal Mountains),向內陸延伸一百六十哩。在最深狹的峽谷中,巨大的渦流吞噬整棵大樹,然後再像根牙籤似地吐出來。
低飛掠過猴島(Monkey Island)上方,這座小島孤立於瀑布群之間。群瀑是由河床中堆積的巨大圓石所形成。薩伊首都金夏沙以及史坦利(Stanley)大瀑布源頭就在前方,飛機避開傘兵部隊的營區,這座營區隔壁就是總統特區噴泉花園和動物園。陸軍總部和亨利.摩頓.史坦利(Henry Morton Stanley)的紀念雕像空基座,就在右前方。越過專造駁船的海灣,飛機沿著河道右岸修剪整齊的草坪飛行。外國使節和少數得寵的幕僚,住在雄偉椰子和芙蓉花環抱的巨宅中,庭院內攀爬著九重葛,花園則種滿了枝葉茂密的芒果樹以遮蔭。
飛機繼續朝著一列列生鏽的駁船前進。沿著浩瀚的馬里玻池(Malebo Pool)南岸,一串串紫色的風信子漂浮在酒紅色的光滑池面,池岸草色下的淤泥幾乎被太陽烤乾。
從河流到護衛著巴塔其平原(Bateke Plains)的群山之間,綿延二十平方哩的地區,就是金夏沙二百萬人口居住的貧民窟。用無線電與尼畿里(Ndjili)的塔台聯絡後,飛機徐徐轉向東北方,高度降至五百呎。荒廢的馬陸庫(Maluku)鋼鐵廠一閃而逝,這座鋼鐵廠算是一連串錯誤計畫的一個紀念碑。掠過重山間狹長的神聖褚土地,傳說中那兒居住著守護池塘入口的神靈。繼續飛向墨水似的黑河入剛果河的匯口處。
一艘長型閃閃生輝的平底船,船綠露出水面數吋,快速駛出河岸。穿著長褲和敞領襯衫的高瘦男人們,站在狹長船隻的船頭和船尾上,一位為了上市場而盛裝打扮的婦人,穿了一件曳到腳跟的紅色棉布印花長裙,坐在木薯堆和煙薰魚之間。男人們彎著腰,強而有力的臂膀,默契十足地划著長漿。
隨著河面變寬,飛機進入主河道,河水蜿蜓在蒼鬱的群島間。野生水牛在沼澤空地上吃草,聽到飛機的聲音,掉頭奔竄找尋掩護。一隻公牛堅守地盤,準備應戰,但是隨即消失在機翼下方。飛機爬升至一萬哩,越過森林,航向赤道省(Equateur Province)省會孟班達卡(Mbandaka)。一小時之後,坦巴湖(Lake Tumba)在一片沼澤林地的東方瀲瀲生輝,飛機徐徐掠過伊利布(Irebu),這裡曾監禁卡坦加的軍人,他們都因瘧疾和痢疾死於此地。前面就是從北方流入剛果河的烏班基河(Ubangi),再過五分鐘就可以跨越赤道。與孟班達卡的塔台通話後,順著這會兒寬達三哩的大河飛行,大河由東北轉向東流,繼續匯集來自剛果盆地的大小支流。又過了一小時,掠過邦巴(Bumba)城,往北五十哩處就是燕布窟。
往下望去,一片鬱鬱蔥蔥,遮掩陸地——廣袤三百萬平方哩巨木和沼澤的非洲叢林帶中的一部分。一望無際的神木密生在潮濕土壤上的闊葉林中,泥濘的地上,枝松藤蔓糾結在巨大硬木的基底。百呎高的樹幹穿過矮樹叢,張開枝葉繁茂的巨傘。地面上,光線昏暗,空氣潮濕、凝重、寂靜。看不見影蹤的鳥兒啼叫,猴子嘰吱,昆蟲吟嗚,在在強調了陰幽荒寂的氣氛。這就是熱帶雨林。
飛機降至一千呎,盤桓在燕布窟及村內天主教教區上空。燕布窟是一九三五年比利時神職人員自蔚蔚森林中開墾出來的村落。時光荏苒,這兒的教堂、學校、甚至醫院,漸次擴充,為這個區域超過六萬的民眾服務。一九七六年間,這家醫院擁有一百二十個床位,十七位醫療人員——沒有醫生,但是有受過嚴格訓練的薩伊籍醫務士,以及亡覆法蘭德斯籍看護修女。醫院提供產前檢查和接生的服務,每個月的門診病患達數千人。
七○年代後期,薩伊掙扎著想脫離「薩伊化」的泥沼。「薩伊化」只不過是徵收土地的一種美麗辭藻,當權者為打壓民間批評的聲浪,於是著手推行「激進式改革」。無論大小企業,均為莫布托總統(President Mobutu)和他的家人或親信所壟斷。不當管理的結果,造成行政混亂和經濟恐慌,而這個國家已經被少數特權階級榨乾。一九七六年的九月,總統向外求援以消除危機,鼓勵外國投資者回到他們原有的農場、工廠、企業中,並保證歸還六成資產。但是經濟和公共事業均已傷痕纍纍,支應重要民生物資和政府機構運作的財政基金,已一點一滴轉入官僚們在瑞士銀行帳戶,或花在特權者的貪婪紀念碑和軍用噴射機上。學校只是一個個空殼子,醫院裡沒有醫療品或設備,大雨沖毀的道路無人修繕,導致內陸無數大片區域因交通阻隔而孤立。除了首都之外,整個國家又回到叢林時期。薩伊是個難以工作的地方——這狼藉聲名已經傳遍全世界。
燕布窟教區以及學校、農場和醫院,依然是這片稠密雨林中唯一有效率、有使命感的孤島。一九七六年的八月底,一場後來稱為「伊波拉熱」的致命出血熱流行病,在燕布窟醫院爆發開來,蹂躪了整個教區和周遭的村落。原本寧靜規律的綠洲,一夕成為恐怖和死亡的焦點。
作者序
燕布窟(Yambuku)是個真實的地方。在當地,來自法蘭德斯的格拉溫威智(Gravenwezel)聖心瑪麗修女會,以及修特(Scheut)的神父,主持一個大而成功的教區。一九七六年末,一種名為伊波拉的新型濾過性病毒所引起的致命傳染病,確確實實蹂躪了這個寧靜有序的邊遠前哨。
傳染病發生的時候,正是我在薩伊共和國擔任內科和外科醫生十六年中,服務薩伊人民和總統的最後三個月,基於通曉薩語和擁有過去的經驗,我成為處理這個疾病所組成的臨時團體中,當地人和外國人之間的橋梁。
傳染病事件、傳染病發現者及罹病而死和倖存...
目錄
作者序
前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結語
作者序
前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結語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