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是個歷史悠久的民族,祖先們最初的生存基礎就是農牧漁業。
農業是指人們透過種植的植物而獲得食物,畜牧業一般指人們靠養殖的動物為生,如牛、羊等,而漁業則是指人們靠捕撈與養殖的魚類來獲得食物。
中國的手工技術業歷史久、行業多、分佈廣。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傳統的手工業者多是民間的藝人,他們巧奪天工的工藝技術水平及其豐富多彩的產品,代表了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積澱。
文化教育是一門綜合性的行業,它既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文化的積澱。
中國中醫中藥業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它是中國古代人民在長期同疾病做鬥爭的過程中積累的豐富經驗的總結,歷代從醫人員也為華夏兒女的生命健康做出了重大貢獻。
中國古代的美術工藝,包括繪畫工藝、根雕工藝、泥塑工藝、玉器工藝、漆器工藝、編結工藝等。這些工藝,是中國古代人民藝術創作的基本形式,形成了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工藝文化。
服務業是隨社會的發展而產生的一個行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行業中出現了服務業,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服務業越來越注重滿足人們的需要。
古諺有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本書分為農林漁牧、手工技術、文化教育、工藝美術、服務業等篇章,為讀者介紹了中國歷朝歷代的傳統行業。
章節試閱
多功能活動場所茶館
茶館是為客人提供飲茶服務的場所,它的叫法很多,如茶樓、茗坊等。事實上,茶館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還增加了很多其他的功能,例如打牌、聽戲、零食等。中國飲茶之風盛行,尤其是在唐代,隨著「茶聖」陸羽的出現,茶館也成了愛茶者的樂園。
中國最早的茶攤出現於晉代,當時已有人將茶水作為商品到集市進行買賣。不過這還屬於流動攤販,不能稱為茶館。此時茶攤所起的作用僅僅是為人解渴而已。
茶館在唐代開始流行。唐代有個叫封演的人在其《封氏聞見記》中談到一種在鄉鎮、集市、道邊煎茶賣茶的店鋪,這應該是唐代茶館的雛形。
唐代中期社會政治穩定,經濟空前繁榮,加之陸羽《茶經》的問世,使得茶館不僅在產茶的江南地區迅速普及,也流傳到了北方城市。此時,茶館除給人解渴外,還兼有給人休息,供人進食的功能。
宋代是中國茶館的興盛時期。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圖》生動地描繪了當時繁盛的市井景象,再現了萬商雲集、百業興旺的情形,畫面中就有很多的茶館。而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的記載則更讓人感受到當時茶肆的興盛。
南宋朝廷定都臨安,就是現在的杭州,使杭州這個產茶地的茶館業更加興旺發達起來,當時的杭州處處有茶坊。
宋時茶館具有很多特殊的功能,如供人們喝茶聊天、品嚐小吃、談生意、做買賣,進行各種演藝活動、行業聚會等。
明清時期,茶館最為興盛,尤其是清代,品茗之風更盛。清代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使得市民階層不斷擴大,民豐物富造成了市民們對各種娛樂生活的需求。而作為一種集休閒、飲食、娛樂、交易等功能為一體的多功能大眾活動場所,茶館自然成了人們的首選。
因此,茶館業在清代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形式愈益多樣,茶館功能也愈加豐富。茶館是清代人們的主要而重要的市井活動場合。關於這一點,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名作《茶館》就是集中的體現。
茶業尊奉陸羽為「茶仙」、「茶聖」,祀為「茶神」。陸羽是唐代復州竟陵人,就是現在的湖北天門市。他在「安史之亂」爆發時,隨著逃亡的難民流落到了現在的浙江省北部的湖州。
湖州是一個名茶產地,陸羽在這裡收集了不少有關茶的生產、製作的資料,結識了著名的詩僧、茶僧皎然,又與詩人皇甫冉、皇甫曾兄弟過往甚密,皇甫兄弟同樣對茶有特殊愛好。
陸羽在茶鄉生活,所交朋友又多是詩人,因此備受藝術薰陶,這讓陸羽很自然地把茶與藝術融合在了一起。
在瞭解茶方面的知識後,陸羽發現飲茶的人並不一定都能體味飲茶的要旨與妙趣,於是決定總結自己的飲茶實踐和所學知識,寫一本茶學方面的專著。
此後,陸羽潛心研究,在二十八歲時寫出了中國第一部茶學專著《茶經》的初稿。後又對其進行了修改。
陸羽在《茶經》中創立的茶學、茶藝、茶道思想,促進了中國古代茶館業的發展,使茶館業在中國興旺發達起來。
陸羽對中國茶業和世界茶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因此被後人尊為祖師。
閱讀連結
陸羽是個棄嬰,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甚至都不知道是誰撿到了自己。他只知道在他三歲的時候,被覆州竟陵龍蓋寺的住持智積法師收養。
陸羽的名姓是自己取的,他卜卦得了「漸」卦,依《易經》上記載:「上九,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吉」意思是說,鴻鳥逐漸登陸,它的羽毛可以做儀禮用,是吉祥的卦。據此,陸羽認為自己是陸地上的羽毛。從此可以看出陸羽的用心與立志。
陸羽對茶的領悟力極高,他和他的《茶經》名留青史。
衣被天下的紡織行業
中國古代的紡織與印染技術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出現了麻紡織、絲綢紡織、毛紡織、棉紡織,以及與此密切相關的印染業等。
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古人為了適應氣候的變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資源作為紡織和印染的原料,以及製造簡單的紡織工具。紡織業中那些有突出貢獻的人,至今被人們所懷念。
中國古代用於紡織的纖維均為天然纖維,一般是麻、毛、棉短纖維,此外還大量利用長纖維蠶絲。蠶絲是最優良、最長、最纖細的紡織纖維,可以織制各種複雜漂亮的紡織物。
中國紡織工具起源於五千年前新石器時期的紡輪和腰機。西周時期具有傳統性能的簡單機械繅車、紡車、織機相繼出現;漢代已廣泛使用提花機、斜織機;唐代以後紡織機械日趨完善,大大促進了紡織業的發展。
紡織原料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發現和培育的,紡織工具也是在生產實踐中發明創造的。
商周時期,由於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宮廷王室對於紡織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周王室設立與紡織品有關的官職,掌握紡織品的生產和徵收事宜。
商周時期的絲織品品種比較多,有平紋的紈、皺紋的縠、絞經的羅、硃砂塗染的色帛以及雙經雙緯的迴紋綺等。
進入春秋戰國時期,絲織品更是豐富多彩,湖南省長沙楚墓出土了幾何紋錦、對龍對鳳錦和填花燕紋錦等,湖北省江陵楚墓出土了大批的錦繡品。毛織品則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阿拉溝古墓中出土的數量最多,花色品種和紡織技術比哈密五堡遺址出土的更勝一籌。
漢代紡織品以湖南省長沙馬王堆漢墓和湖北省江陵秦漢墓出土的絲麻紡織品數量最多,花色品種最為齊全。
有僅重四十九克的素紗單衣、耳杯形菱紋花羅、對鳥花卉紋綺、隱花孔雀紋錦、凸花錦和絨圈錦等高級提花絲織品。還有第一次發現的印花敷彩紗和泥金銀印花紗等珍貴的印花絲織品。
魏晉南北朝,絲織品仍以經錦為主,花紋則以禽獸紋為特色。
西元一九五九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於田屋於來克城址和高昌國吐魯番阿斯塔那墓群出土有夔紋錦、方格獸紋錦、禽獸紋錦、樹紋錦,以及「富且昌宜侯王天延命長」織成履等。毛、棉織品發現有方格紋毛罽、紫紅色毛罽、星點藍色蠟纈毛織品,以及桃紋藍色蠟纈棉織品等新的缬染織物。
隋唐時期,紡織品的生產分工明確,唐朝官府專門設立「織染署」,管理紡織染作坊。紋缬染色更有新的發展,有紅色、絳色、棕色絞缬絹、羅;藍色、棕色、絳色、土黃色、黃色、白色、綠色、深綠色等蠟纈紗絹及絳色附綴彩繪絹等,代表印染工藝技術已達到新的水平。
宋朝的絲織品中尤以花羅和綺綾為最多。從宋代的黃升墓出土的各種羅組織的衣物兩百餘件,其螺紋組織結構有兩經絞、三經絞、四經絞的素羅,有起平紋、浮紋、斜紋、變化斜紋等組織的各種花卉紋花羅,還有粗細緯相間隔的落花流水提花羅等。
綺綾的花紋則以牡丹、芍藥、月季芙蓉、菊花等為主體紋飾。此外有第一次出土的松竹梅緞。印染品已發展成為泥金、描金、印金、貼金,加敷彩相結合的多種印花技術。
元代紡織品以織金錦「納失失」最負盛名。此外,元代棉紡業在黃道婆的技術推廣下有了長足的發展。黃道婆家鄉的「烏泥涇被」名揚天下,紡織工具也有了很多革新創造。
明清時期紡織品以江寧、蘇州、杭州「江南三織造」生產的貢品技藝最高,其中各種花紋圖案的妝花紗、妝花羅、妝花錦、妝花緞等富有特色。
富有民族傳統特色的「四大名錦」——蜀錦、宋錦、織金錦和妝花錦,以及「四大名繡」蘇繡、粵繡、蜀繡和湘繡,透過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遠銷亞歐各國。
在中國古代紡織業領域,湧現了許多傑出的人物,他們為民族紡織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其中黃道婆、葛洪就是兩個有突出貢獻的人,黃道婆被尊為紡織業祖師,葛洪被尊為印染業祖師。
黃道婆被稱為「黃婆」或「黃母」,生於南宋末年淳祐年間,上海徐匯東灣村人。她曾在崖州即現在的海南島,向當地淳樸熱情的黎族同胞學習紡織技術,回到故鄉後,致力於改革家鄉落後的棉紡織生產工具。
黃道婆在紡紗工藝上創造了新式紡車,使紡紗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兩三倍,而且操作也很省力。她還把從黎族人民那裡學來的織造技術,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成一套比較先進的織造技術、熱心向人們傳授。
在黃道婆的大力推廣下,紡織技術和工藝有了很大提高。當時的「烏泥涇被」不脛而走,遠銷歐美,獲得了很高聲譽。當時稱「淞江布匹衣被天下」,這偉大的成就當然凝聚了黃道婆的大量心血。
正是因為有了黃道婆把海南先進的紡織技術帶到江南,推動了江南地區棉紡織技術的進步和發展,使棉紡織品走入尋常百姓家,才會有藍印花布印染技術的普及和發展。
除了黃道婆外,印染祖師葛洪也貢獻不菲。葛洪是江蘇句容人,他潛心研究醫學和煉丹術,取得很高的成就,成為著名的醫學家和煉丹家。
由於葛洪在發展中國早期化工工業上的業績,歷代印染、釀造、顏料等行業均奉之為「宗祖」。所以英國學者李約瑟說:「整個化學最重要的根源之一,是地道地道從中國傳出去的。」
閱讀連結
蔡女仙據說是繡花女中唯一成仙的人,在刺繡行業中受到崇拜。她是兩晉時湖北襄陽人,從小就心靈手巧,她的刺繡栩栩如生,左鄰右裡都讚不絕口。
一天,有一個老翁突然造訪蔡女仙,請她繡鳳,並約定:鳳凰的眼睛,要等到完工的那天,由老翁自己來指點她完成。
不久,鳳繡好了,五彩繽紛,光芒奪目。
老翁果然如約而來,指點她給鳳安上眼睛。等到鳳的眼睛安好,鳳繡大功告成,只見雙鳳飛離繡架,騰躍飛舞,老翁與女仙各乘一隻鳳,升天而去。
多功能活動場所茶館
茶館是為客人提供飲茶服務的場所,它的叫法很多,如茶樓、茗坊等。事實上,茶館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還增加了很多其他的功能,例如打牌、聽戲、零食等。中國飲茶之風盛行,尤其是在唐代,隨著「茶聖」陸羽的出現,茶館也成了愛茶者的樂園。
中國最早的茶攤出現於晉代,當時已有人將茶水作為商品到集市進行買賣。不過這還屬於流動攤販,不能稱為茶館。此時茶攤所起的作用僅僅是為人解渴而已。
茶館在唐代開始流行。唐代有個叫封演的人在其《封氏聞見記》中談到一種在鄉鎮、集市、道邊煎茶賣茶的店鋪,這應該是唐代茶館...
作者序
序 言 古老行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
文化是立國之根,最終體現在文化的發展繁榮。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的根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我們要認識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自信。
面對世界各國形形色色的文化現象,面對各種眼花繚亂的現代傳媒,要堅持文化自信,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推陳出新,有鑑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傳承和昇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
浩浩歷史長河,熊熊文明薪火,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滾滾黃河、滔滔長江,是最直接源頭,這兩大文化浪濤經過千百年沖刷洗禮和不斷交流、融合以及沉澱,最終形成了求同存異、兼收並蓄的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綿延不絕而從沒中斷的古老文化,並始終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中華文化曾是東方文化搖籃,也是推動世界文明不斷前行的動力之一。早在五百年前,中華文化的四大發明催生了歐洲文藝復興運動和地理大發現。中國四大發明先後傳到西方,對於促進西方工業社會發展和形成,曾造成了重要作用。
中華文化的力量,已經深深熔鑄到我們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們民族的基因。中華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於綿延數千年的優秀文化傳統之中,是我們的精神家園。
總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是中華各族人民五千年來創造、傳承下來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其內容包羅萬象,浩若星漢,具有很強文化縱深,蘊含豐富寶藏。我們要實現中華文化偉大復興,首先要站在傳統文化前沿,薪火相傳,一脈相承,弘揚和發展五千年來優秀的、光明的、先進的、科學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現象,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華,構建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現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來展示中華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價值、文化形態與文化風采。
為此,在有關專家指導下,我們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資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別編撰了本套大型書系。主要包括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名揚世界的科技工藝、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充滿智慧的中國哲學、完備而深刻的倫理道德、古風古韻的建築遺存、深具內涵的自然名勝、悠久傳承的歷史文明,還有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等,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文化底蘊和強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極強系統性、廣博性和規模性。
本套書系的特點是全景展現,縱橫捭闔,內容採取講故事的方式進行敘述,語言通俗,明白曉暢,圖文並茂,形象直觀,古風古韻,格調高雅,具有很強的可讀性、欣賞性、知識性和延伸性,能夠讓廣大讀者全面觸摸和感受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
序 言 古老行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
文化是立國之根,最終體現在文化的發展繁榮。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的根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我們要認識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自信。
面對世界各國形形色色的文化現象,面對各種眼花繚亂的現代傳媒,要堅持文化自信,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推陳出新,有鑑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
目錄
序 言 古老行業
生存之本 農牧漁行業
神農氏教民種植五穀
后稷開創中國農耕業
伏羲開啟畜牧業先河
伏羲開創古漁業文明
巧奪天工 手工技術業
各具特色的木瓦石匠
敲敲打打金銀銅鐵業
歷史久遠的陶瓷行業
衣被天下的紡織行業
百年樹人 文化教育業
尊為萬世師表的孔子
培養人才的古代官學
教學多元的古代私學
傳道濟民的古代書院
醫德醫術 中醫中藥業
古代行醫的職業徽標
古代行醫的廣告方式
醫藥行業必讀的著作
醫藥行裡的歷史典故
醫藥行業崇拜的名醫
用物之美 工藝美術業
豐富多彩的繪畫工藝
巧借天成的根雕工藝
民眾喜愛的泥塑工藝
妙不可言的玉器工藝
色澤華麗的漆器工藝
花樣迭出的編結工藝
滿足需求 服務性行業
打造色香味形的烹飪
多功能活動場所茶館
給人帶來愉悅的戲班
序 言 古老行業
生存之本 農牧漁行業
神農氏教民種植五穀
后稷開創中國農耕業
伏羲開啟畜牧業先河
伏羲開創古漁業文明
巧奪天工 手工技術業
各具特色的木瓦石匠
敲敲打打金銀銅鐵業
歷史久遠的陶瓷行業
衣被天下的紡織行業
百年樹人 文化教育業
尊為萬世師表的孔子
培養人才的古代官學
教學多元的古代私學
傳道濟民的古代書院
醫德醫術 中醫中藥業
古代行醫的職業徽標
古代行醫的廣告方式
醫藥行業必讀的著作
醫藥行裡的歷史典故
醫藥行業崇拜的名醫
用物之美 工藝美術業
豐富多彩的繪畫工藝
巧借天成的根雕工藝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