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書院位於江西白鹿鎮。始建於南唐,唐末著名學者李渤早年在此讀書時曾飼養一頭白鹿,所以稱白鹿洞書院。後來又設有廬山國學,亦稱白鹿國學、匡山國子監,與金陵國子監齊名。
嶽麓書院位於湖南長沙湘江西岸的嶽麓山,是中國古代著名四大書院之一。書院始建於西元九七六年,是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辦學的基礎上,正式創立的。這所譽滿海內外的著名學府,歷經宋、元、明、清的時勢變遷,直到晚清改製為湖南高等學堂,可謂是「千年學府,絃歌不絕」。
石鼓書院位於湖南衡陽石鼓山,是一座歷經唐、宋、元、明、清的千年學府,始建於西元八一?年,已有一千兩百年的歷史。西元一?三五年,朝廷賜額「石鼓書院」,遂與應天書院、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並稱全國四大書院。
嵩陽書院位於河南登封,因地處嵩山之陽,故而得名。它深得中嶽名山之秀,西鄰少林寺,面對雙溪河,背靠峻極峰,西依少室山,東臨萬歲峰,山巒環拱,溪水長流,環境幽美,景色宜人。
應天書院,即應天府書院,又稱睢陽書院,其前身為南都學舍,為五代後晉時的商丘人楊愨創辦,位於河南商丘古城南湖畔,為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
東林書院創建於西元一一一一年,是當時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嫡傳高弟、知名學者楊時長期講學的地方,後來由於一些原因曾經一度被廢。
中國最早的書院可追溯到唐朝,但一直到了宋朝,尤其在北宋范仲淹的慶歷新政後,書院文化才開始真正流行,甚至出現了「四大書院」,在北宋重文輕武的政策主幹下,在書香濃郁的文人氣息中,書院文化其實就是宋元明學術史的一個縮影。
章節試閱
李渤開創白鹿洞書院先河
在中國的唐朝貞元年間,有一位名叫李渤的詩人,住在五老峰東南麓的一個山洞裡隱居讀書,整整兩年都未離開過山洞一步。
相傳有一天,五老峰巔的一群神鹿足踏祥雲,敬仰地俯視著李渤晨讀。李渤日夜攻讀的刻苦精神,感動了神鹿群中的一隻白鹿,為了陪伴李渤讀書,白鹿飛下了雲端,來到他的身邊,成了他形影不離的好夥伴。
黎明,白鹿引頸長鳴,喚醒李渤離開山洞,迎著朝霞讀書。夜晚,山風颼颼,白鹿銜過一件長袍,輕輕給他披上禦寒。深夜,李渤疲憊地伏案而睡,白鹿隻身奔進深山,銜來山參送到書案之上,給他滋補身體。
有一次,李渤躺在山岩上讀書,漸漸地,他掩著書睡熟了。這時,烏雲滾滾,山雨欲來。白鹿見此情形,立即一聲鳴叫,喚來了五老峰頭的鹿群,這些鹿一起簇擁著李渤,為他擋風遮雨。
李渤醒來之後,發現了被雨水淋濕的白鹿,他一下子就明白過來了,他抱著白鹿,流下了感動的熱淚。從此,他與白鹿之間的感情更加深厚了。
為了讓李渤專心讀書,白鹿還主動承擔起為他購買紙墨筆硯、日常生活用品等事情。只要李渤將錢與所購物品的清單放在袋子裡,掛在鹿角上,白鹿就從洞裡出發,透過森林中的小徑,跑到落星湖畔的小鎮裡,將李渤要買的書、筆墨紙硯等東西如數購回。每次白鹿到小鎮裡買東西時,鎮上的人們都會好奇地看著它,都誇它是一隻了不起的神鹿。
後來,李渤參加科舉考試,金榜題名,當上了江州刺史。他為了感謝多年來白鹿對自己的照顧,再次到洞中去尋找白鹿,可是白鹿早已騰雲駕霧,返回天庭了。
為了紀念白鹿,李渤就將當年讀書的山洞,改名為白鹿洞,並在此修樓建亭,疏引山泉,種植花木,增設臺榭、宅舍、書院,開創了白鹿洞書院的先河。自此,白鹿洞名重一時,成為四方文人往返之地,人們遊覽美景的一處佳境。
西元八二二年,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途經九江,見到了李渤。這是他們在九江唯一的一次會面,兩位詩人倍感親切,思緒萬千。
白居易贈李渤詩兩首,並作注云「元和末,余與李員外同日黜官,今又相次出為刺史。」其中,白居易在〈贈江州李十使君員外十四韻〉一詩中寫道:
長短才雖異,榮枯事略均。殷勤李員外,不合不相親。
此次九江之行,白居易到廬山草堂住了一宿,並用調侃的口氣告訴李渤:「君家白鹿洞,聞道已生苔。」道出了兩人在仕與隱之間的矛盾與徬徨。
李渤在九江任刺史兩年,勤政愛民。他上任不久,發現朝廷管理財政的官員張叔平不顧百姓的疾苦,竟奏徵貞元二年逃戶欠款四千四百一十貫。
他體察下情,為民請命,立即上書陳奏「江州管田二千一百九十七頃,今年已旱死一千九百多頃」,還要徵收三十六年前的拖欠,黎民百姓實在負擔不了,並在書中表示,如不准奏,「臣既上不副聖情,下不忍鞭笞黎庶,不敢輕持符印,特乞放臣歸田。」
在李渤的懇切請求下,朝廷才下旨:
江州所奏,實為誠懇,若不蠲容,實難存濟,所訴逋欠並放。
在江州官署城南有一南湖,面積約八十公頃,東抵北風嘴,西連龍開河,南接山川嶺,北依潯陽城。由於湖面寬闊,南來北往行人諸多不便。
李渤為了方便行人,於是組織人力在湖中築堤。建好的堤長七百步,南連山川嶺,北接城池的南門口,溝通南北,往來稱便。堤上還建橋安閘,控制和調節水位,兼有灌溉農田之利。後人為感謝刺史李渤,將新建的堤命名李公堤,外湖名甘棠湖,橋名思賢橋。
唐朝末年,兵荒馬亂,各地學校多有毀損。所以,到廬山隱居、避難的讀書人常到白鹿洞研討學問,交流心得。
西元九四〇年,南唐朝廷在李渤隱居的白鹿洞建立學館,稱「廬山國學」,又稱「白鹿國學」,置田藏書,由金陵國子監九經教授李善道擔任白鹿洞洞主,掌管教育和學習。南唐中主李璟在未即位之前也曾在白鹿洞讀書,後來當了皇帝,就把這裡設為書院。
廬山國學與當時南京國子監齊名,為官辦學院。從此,四方學子慕名而來。
西元九七六年,南唐亡,九江百姓遭受兵馬之災,廬山國學隨之成為廢墟。至北宋初期,各地增設書院,廬山國學乃改稱白鹿洞書院,從此,規模逐步擴大。
西元九七七年,江州知州周述將白鹿洞書院辦學情況上奏朝廷,宋太宗趙光義隨即詔令將國子監刻印的《詩》、《書》、《易》和《禮記》、《儀禮》、《周禮》、《左傳》、《公羊傳》、《榖梁傳》這「九經」頒賜給白鹿洞書院。
趙光義的這一詔令,奠定了白鹿洞書院的重要地位,書院隨即聲名遠播,來此求學的人絡繹不絕,當時與岳麓、睢陽、石鼓等書院,並稱為天下四大書院。書院殿閣巍峨,亭榭錯落,師生雲集,儼如市鎮。
西元九八〇年,白鹿洞洞主明造成蔡州褒信縣任主簿。書院因無人主持,逐漸廢棄。
西元一〇〇一年,真宗趙恆下令全國各地學校、書院發送國子監印本經書,並修繕孔子廟堂。有了皇上的詔令,白鹿洞書院得以重新修葺,並重塑了孔子及弟子的畫像,師徒們從此也有了祭祀聖人的專門場所。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戰爭頻繁,烽火連天。西元一〇五四年,白鹿洞書院毀於兵火。期間,書院賴以生存的耕地被收回,書院無法繼續提供膳食,於是學生們紛紛離去,校舍逐漸倒塌,不久書院停辦。
自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白鹿洞書院荒廢了一百二十多年。
閱讀連結
白鹿洞書院建成之後,歷代都有文人前來吟詩作賦。其中,唐末五代十國著名詩人王貞白的一首寫自己讀書生活的詩,也是一首惜時詩:「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詩中「一寸光陰一寸金」是詩人由第一句敘事自然引發出來的感悟,也是詩人給後人留下的不朽格言,千百年來一直勉勵人們,特別是讀書人珍惜時間、注重知識積累,不斷充實和豐富自己。
李渤開創白鹿洞書院先河
在中國的唐朝貞元年間,有一位名叫李渤的詩人,住在五老峰東南麓的一個山洞裡隱居讀書,整整兩年都未離開過山洞一步。
相傳有一天,五老峰巔的一群神鹿足踏祥雲,敬仰地俯視著李渤晨讀。李渤日夜攻讀的刻苦精神,感動了神鹿群中的一隻白鹿,為了陪伴李渤讀書,白鹿飛下了雲端,來到他的身邊,成了他形影不離的好夥伴。
黎明,白鹿引頸長鳴,喚醒李渤離開山洞,迎著朝霞讀書。夜晚,山風颼颼,白鹿銜過一件長袍,輕輕給他披上禦寒。深夜,李渤疲憊地伏案而睡,白鹿隻身奔進深山,銜來山參送到書案之上,給...
目錄
序言 朗朗書院
第一書院 白鹿洞書院
李渤開創白鹿洞書院先河
朱熹對白鹿洞書院的復興
王陽明心學在書院的傳播
書院的興衰和辦學特色
千年學府 嶽麓書院
麓山寺奠定的文化底蘊
北宋時聞名的嶽麓書院
朱張會講樹立治學方式
傳道濟民辦學方針的傳承
山長王九溪和羅典的貢獻
學院的繁盛和學制變革
行之有效的教育體制
書院建築的獨到之處
唯楚有材 石鼓書院
後人承先祖遺志創辦書院
書院「王湛之學」的傳播
發展成講學式書院的楷模
中州明珠 嵩陽書院
佛道文化奠定書院底蘊
洛學傳播和書院的盛衰
耿介傾力振興嵩陽書院
千年書聲 應天書院
楊愨與戚同文建南都學舍
范仲淹執教書院的影響
洛閩中樞 東林書院
楊時為講學創建東林書院
顧憲成主持和振興東林書院
序言 朗朗書院
第一書院 白鹿洞書院
李渤開創白鹿洞書院先河
朱熹對白鹿洞書院的復興
王陽明心學在書院的傳播
書院的興衰和辦學特色
千年學府 嶽麓書院
麓山寺奠定的文化底蘊
北宋時聞名的嶽麓書院
朱張會講樹立治學方式
傳道濟民辦學方針的傳承
山長王九溪和羅典的貢獻
學院的繁盛和學制變革
行之有效的教育體制
書院建築的獨到之處
唯楚有材 石鼓書院
後人承先祖遺志創辦書院
書院「王湛之學」的傳播
發展成講學式書院的楷模
中州明珠 嵩陽書院
佛道文化奠定書院底蘊
洛學傳播和書院的盛衰
耿介傾力振興嵩陽書院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