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旭烈萬城目學陳澄波納瓦爾寶典長女病季暢銷5折起日文單字很有事恩田陸池上彰多巴胺節稅法靈媒媽媽讀冊選讀新聞自由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女人的中國醫療史──漢唐之間的健康照顧與性別(修訂二版)

A Women’s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al Care: The Gender Roles in Health Care Between 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李貞德

評價
2收藏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95 NT$ 523 NT$ 55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其他二手價
52 285
圖書館借閱
限量贈品
文化部中小學生讀物第43次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求孕,求男,求好男;養胎,安胎,祈順產。
古代女性承擔了生育的重任,卻沒有解釋生育的權力。
在男性書寫的歷史中,我們仍能從中挖掘溫柔的力量。

房內是一位富貴之家的孕婦,獨自半蹲地架在衡木上生產。房外則是她的公公,陪同來助產的高僧,隔著窗戶教她調息。西元六世紀一個不可思議的分娩故事,先後經兩位士大夫抄錄和轉載。這些男性醫學專家對產婦和助產婦的評價,透露了什麼樣的身體觀與性別觀?遭到品頭論足的女性,又表現了哪些醫療照顧上的能力與特色?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本書從生育文化入手,介紹求子、懷胎、分娩的方法,乃至避孕、墮胎的手段,藉由重建各種醫方及其論述,說明中國婦科醫學逐漸成熟的過程。接著,以乳母與產婆為範例,進一步探討女性作為照顧者,乃至醫療者時,所面臨的待遇、評價與挑戰。最終,期望在一千五百年後的今天,從性別的角度,重新回顧女性參與生老病死的歷史。

作者簡介:

李貞德,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士、碩士,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美國哈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日本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外國人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研究取徑與焦點,主要是從性別角度探討傳統中國的醫療文化與法律制度,最近則將視野擴大到近代臺灣與東亞世界。

作者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