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的世界」與「禾的世界」是指哪裡?
誰是推動中原王朝政權更迭「看不見的手」?
一千年前由契丹首創的「一國兩制」是怎樣的?
為甚麼第一次「全球化」會出現在元朝?本書以4000多年中華文明的演變為主線,從星星點點的史前文化,一路走過商周秦漢、三國兩晉、唐宋元明清,也一路走過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回鶻契丹、女真蒙古,走到大一統的清朝,及受到全球化強烈衝擊的清末民初時期。
從華夏與草原兩種文明演進、碰撞、融合的角度回看中國歷史,探討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相隔萬里的古人如何超越自然環境的差異,彌合「草的世界」與「禾的世界」在政治體制、經濟模式及文化傳統的巨大隔閡,經過漫長的融合,最終形成大一統的國家,共同創造出宏大而多元的中華文明。
作者簡介:
波音
蒙古族。北京大學畢業,曾任《世界遺產》等雜誌主編。寫作力求從細微處見雄奇,用通俗詼諧的文筆展現鮮活的前沿知識。出版十多部歷史類、經濟類、科普類作品,包括《航海、財富與帝國》《王朝的家底》《透過錢眼看中國歷史》《透過錢眼看大國興衰》《從此愛上經濟學》《閱讀宇宙》等。
章節試閱
第一章 雙峰對峙—草的世界與禾的世界
從「滿天星斗」到「月明星稀」
在那久遠的上古時代,大陸是廣闊的,人煙是稀少的。最早湧現的那批人類文明,就像是宇宙中的繁星一般,散落在凡間廣袤的大陸上,彼此相距遙遠,交通不便。
當時的人類以狩獵和採集為生,每個族群的人不多。即使到了距今1 萬年前左右,也就是農業出現之後,在很漫長的一段時間裡,人類仍然耕種、狩獵和採集並重,因為早期的農作物產量很低,整個族群靠單一的生產方式是無法存活的。
隨着人口數量緩慢增加,大陸上終於出現了一些光彩奪目的早期文化。如果我們穿越回四五千年前的中華大地,會遇到許多繁榮而有趣的文明。
比如在今東北地區南部的遼河流域,有小河沿文化,它可能是承襲了更古老且神秘的紅山文化。後人在紅山文化遺址發現了祭壇、女神廟和積石塚,還出土了各種精美玉器,其中的玉豬龍被很多人看作中華文明最早的龍的形象。
再比如分佈在黃河中下游區域的龍山文化,那裡的古人可以製造出輕薄而堅硬的黑陶。更有位於黃河北部山西臨汾盆地的陶寺文化,那裡擁有規模巨大的城市,人口密集,匯聚了周圍各種文化的精華,人們甚至猜測陶寺遺址可能是傳說中的「堯都」。
把目光轉向南方,輝煌的良渚文化一定會令你驚歎。良渚文化分佈在長江下游至錢塘江流域,其中位於太湖流域、總面積約300萬平方米的良渚古城,有着水利系統、宮殿、祭壇以及鮮明的城鄉體系。在良渚古城中,市民住在類似城牆的環形區域之上,貴族則居住在人工堆砌的土台上,而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則居住在古城之外的多個村落中,形成了鮮明的城鄉分割。在良渚古城中發現的玉管、玉珠、玉料以及一些製玉工具證實,良渚古城內的居民已經不是農民,而是手工業者。手工業者製作的玉器、漆器、精緻的陶器、象牙器以及絲綢集中出土於高階層人物的墓葬中。良渚遺址的大型墓葬群及裡面的精美玉器、土築高台和祭壇令人歎為觀止。
考古學家把這個時期的中華文明狀況稱為「滿天星斗」。
在那個時代,各種絢爛的文化星羅棋佈地分佈在中華大地,它們之間已經不像是1 萬多年前地球冰期剛剛結束時那樣老死不相往來,而是互相之間有了交流。人們會彼此交換陶器、青銅器、玉器等珍貴物品,把自己的文化傳輸到遙遠的地方。似乎假以時日,各個地區文化再繼續各自發展,人口不斷增加,它們也許真的會逐漸融合,形成一個完整的、統一的中華古文明?
接下來竟風雲突變,打碎了人們的美好幻想。
在距今4000 - 3500年,從北到南,從東到西,中華大地上的許多古文化突然間消失了。
先讓我們順着長江逆流而上考察一下當時的古文化消失事件。良渚文化於距今5300年前興起,在距今4000多年前衰落了。與良渚文化的衰落時間類似,長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的興盛期為距今4600 - 4000年,長江中上游成都平原上的寶墩文化的興盛期為距今4500 - 4000 年,都在距今約4000年前衰落了。
接下來,讓我們離開長江流域,去看看北方的情況。黃河上游曾經有個齊家文化,畜牧業非常發達,飼養的家畜有豬、羊、狗、牛、馬等,尤其是養豬業最為興旺。齊家文化在製陶、紡織及冶銅業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可惜,發達的齊家文化在距今約3700年前走向消亡。
此外,更北方的遼河流域的小河沿文化在距今3500多年前也走向了衰亡。
不約而同地,在這個時期,大量的中華古文化都走向了衰落,古文化的群星變得暗淡了。
就在各古文化走向衰亡的時候,有一處的文化不僅沒有衰亡,反而越來越繁榮,這就是以河南為核心的中原地區文化,其代表就是二里頭文化。
二里頭文化的興盛年代約在公元前1750 - 前1530年,從時間範圍看屬於傳說中的夏朝中晚期,二里頭文化的分佈範圍幾乎覆蓋了整個黃河中游地區。其中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曾是一座經過縝密規劃、佈局的大型城市,在那裡還發現了大型綠松石龍形器的隨葬品,這說明在那時,龍作為圖騰形象已經開始確立了。
部分學者認為二里頭是夏朝的都城遺址,但是還有一部分學者認為這裡的考古發現與商朝的許多特點有關聯,可能屬於商朝建立之前早期商人的城市,並不是傳說中的夏朝的都城或城市。
如果說中華文明曾經在4000多年前有過「滿天星斗」的景象的話,那麼接下來的距今3000多年前的階段,則是「月明星稀」:華夏文化是一輪耀目的月亮,照亮了當時的文明夜空,而周圍的文化相對於華夏,則是光亮較弱的星星,它們中的大部分甚至還達不到數百年前當地文化的發達程度。
這就是早期中華文明的「月明星稀」之謎。衰落的那些文化繁星到底遭受了怎樣的變故?
為了解釋「月明星稀」之謎,考古學家試圖還原那個時期的社會面貌。他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些走向衰落的南北古文化,衰落前都從相對定居和農耕的生活狀態,變成了自由遷徙的生活狀態。
原本良渚文化獲取肉食主要靠飼養家畜,漁獵活動只是輔助,可是良渚文化衰落之後,當地的一些後起文化反而主要以漁獵的方式獲得肉食,家畜飼養變少了。我們知道,家畜飼養代表了定居的文化,漁獵則代表要經常遷徙。
位於黃河上游的齊家文化也有這樣的趨勢。齊家文化時,養豬業比較發達,養豬代表餘糧充足和定居的生活方式,可是後來出現的文化反而不怎麼養豬,他們的陶器也比之前的齊家文化小。所以,後來者更容易遷移。
與此同時,遼河流域的古人也放棄了他們的農業聚落,很可能轉為遊牧生活了。
大量古文化都從定居轉向自由遷移,說明在距今約4000年前,中華大地上出現了一次規模巨大的社會動盪。
一般來說,出現這種現象,往往意味着一種外來文明或外來民族突然闖入,引發了許多部落的遷移,涉及廣闊的地域。
「月明星稀」現象也許是外來民族帶來的大動盪造成的?
外來文明入侵導致遷徙的事例的確古已有之,然而我們現在討論的是約4000年前的東亞一片廣闊的土地,至少包括了遼河流域、黃河流域、淮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真的會有一個古老文明在較短的時間裡席捲了如此廣袤的東亞大地嗎?不太可能。
而且,外來文明侵略往往會帶來本地文化的劇烈變化,會有大量新的文化元素侵入,可是考古學家目前在各地遺址中並未發現文化上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真正能夠在廣袤的大地上「興風作浪」的因素,可能並不是外來文明,而是氣候。只有氣候變遷能夠影響如此廣闊範圍內的人類和文化。
然而當考古學家考察古文化衰落時期的氣候時,卻得到了各種不同的氣候變化趨勢。比如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在距今約4000年前走向崩潰,看上去與海平面上升帶來的持續洪水有關。那個時期,太湖的水域和森林、草地面積明顯擴大了,這說明當地氣候變暖,降雨量加大,帶來了植被的繁盛和水域的擴大,甚至洪水滔天。
但是對於遼河流域的夏家店文化,看上去卻是由於氣候變冷導致了古文化衰落。原本遼河流域及其周邊分佈着許多農業聚落,有石頭圍起的許多建築。可是到了距今4000年左右,這些農業聚落逐漸被遺棄,當地人類活動也日趨減少,這從當時留下的遺跡變少就可看出來。對這種農牧交界區域來說,氣候變暖會帶來當地農業聚落的繁榮,氣候變冷才會讓農業聚落蕭條下去,這裡古文化的衰落顯然有氣候變冷因素的影響。
如果約4000年前氣候確實發生了明顯變化,那到底是變暖了,還是變冷了?
第一章 雙峰對峙—草的世界與禾的世界
從「滿天星斗」到「月明星稀」
在那久遠的上古時代,大陸是廣闊的,人煙是稀少的。最早湧現的那批人類文明,就像是宇宙中的繁星一般,散落在凡間廣袤的大陸上,彼此相距遙遠,交通不便。
當時的人類以狩獵和採集為生,每個族群的人不多。即使到了距今1 萬年前左右,也就是農業出現之後,在很漫長的一段時間裡,人類仍然耕種、狩獵和採集並重,因為早期的農作物產量很低,整個族群靠單一的生產方式是無法存活的。
隨着人口數量緩慢增加,大陸上終於出現了一些光彩奪目的早期文化。如果我們穿越...
目錄
目錄
序 中華文明的視角 / I
第一章 雙峰對峙—草的世界與禾的世界
從「滿天星斗」到「月明星稀」 / 002
商周天下:中國與四方 / 021
迷霧中的北境 / 037
白登山前後:兩個世界的戰與和 / 052
從馬邑之謀到燕然勒石 / 073
第二章 胡漢難分—以華夏為主體的混合政權模式
誰來興復漢室 / 098
走向洛陽城 / 119
飛旋在亞洲舞台 / 142
大唐變成小唐 / 161
第三章 北馳南渡—以草原為主體的混合政權模式
契丹人的「新農村建設」 / 179
女真人南柯一夢 / 205
轉進江南:水運即國運 / 226
第四章 萬里一統—元朝統一政權模式
成吉思汗:重塑草原的遊牧人 / 248
大元王朝的三大支柱 / 267
朱棣:披着大明外衣的「蒙古人」 / 294
第五章 天下一家—清朝統一政權模式
朝貢、援朝與白銀資本衝擊 / 308
皇太極:「我是誰?」 / 330
草原的最後輓歌 / 343
天下的清朝 / 359
後 記 春草秋禾織天下 / 371
目錄
序 中華文明的視角 / I
第一章 雙峰對峙—草的世界與禾的世界
從「滿天星斗」到「月明星稀」 / 002
商周天下:中國與四方 / 021
迷霧中的北境 / 037
白登山前後:兩個世界的戰與和 / 052
從馬邑之謀到燕然勒石 / 073
第二章 胡漢難分—以華夏為主體的混合政權模式
誰來興復漢室 / 098
走向洛陽城 / 119
飛旋在亞洲舞台 / 142
大唐變成小唐 / 161
第三章 北馳南渡—以草原為主體的混合政權模式
契丹人的「新農村建設」 / 179
女真人南柯一夢 / 205
轉進江南:水運即國運 / 226
第四章 萬里一統—元朝...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