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實習是諮商師課程關鍵的一環,也是諮商師證照考試之必備,實習生不管是兼職或全職實習,都是企圖要將理論與實務做結合、發展專業自信與能力的重要階段,然而市面上卻少見協助準諮商師在此階段的準備與提醒相關書籍。本書為作者多年來教導與督導諮商系所學生的心得結晶,也希望對於有志於助人專業的學生(尤其是研究生),可以在專業路上走得更謙虛、有自信。本書共分八部分,從準諮商師的準備與提醒開始,了解諮商(兼、專)實習的重要性以及實習相關規定,接著是實習申請與準備,然後是進入實習機構之後的注意事項、實習過程與注意事項,也述及實習中的督導關係,最後以專業成長與發展與)「從這裡開始」展開專業之路。
作者簡介:
邱珍琬
現職:
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
學歷:
德州理工大學諮商師教育博士
經歷:
筆名仞岡,已出版《圖解助人歷程與技巧》(五南)、《圖解自我探索與成長》〈五南〉、《生命教育》〈五南〉、《圖解輔導原理與實務》〈五南〉、《讓家自由,讓自己愛-35個家庭諮商的故事》、《爸爸,我不會忘記你-心輔系教授記錄失智父親的生活點滴》〈新銳文創〉、《圖解諮商理論與技術》〈五南〉、《圖解團體輔導與諮商》〈五南〉、《圖解兒童及青少年輔導與諮商》〈五南〉、《狗狗心事誰人知-心輔系教授的觀察筆記》〈新銳文創〉、《從逆境走來 滿心正能量》(達觀)、《讓家自由,讓自己愛》(奇異果文創)等五十餘本,其他學術著作見專業期刊。
章節試閱
1. 準諮商師的準備
1-1 清楚自己為何選擇諮商這一行
諮商所在近十年來是很夯的報考系所,但是隨著諮商師位置的滿額,許多有執照的諮商師都成為了接案的「行動諮商師」,但是要做有效能、收入可以餬口的諮商師,仍需要先在一些公私立心理衛生機構待過(不管是實習還是正式執業),才能建立起在業界的名聲,在擔任行動諮商師時,才會因為自己過去的能力與人脈接到轉介或方案的個案,要不然只是很天真地認為行動諮商師很自由,其實是錯誤的想法。筆者接觸了許多行動諮商師,他們的共同抱怨是:要開車從北到南接案,才足以維持生計,經常人疲力乏,更容易造成專業耗損。
由於現在有許多進入諮商所的管道,不管是經由考試進來、或者推甄面試,再加上諮商所開放給多元背景的人進入修習,因此心輔、諮輔、心理或社工等相關科系之外的科系學生,都有機會進入諮商領域學習。專業助人的工作很吸引人,然而進入諮商所學習之前,需要自我覺察與檢視:看看自己是什麼原因想進入這個訓練課程?我們在面談的過程中,常常發現有些應試者將諮商所誤以為是「諮商中心」(也就是提供治療的場所),這真是誤會大了﹗當然也顯示出應試者想要藉由學習諮商來處理自我議題之殷切,因此通常我們需要釐清他們的這個迷思。此外,我們也發現許多應試者是因為之前曾經接受過輔導老師或者諮商師的協助,所以才對這個行業感興趣,但往往只是一時的熱情衝動,卻沒有思考到自己的性格與興趣是不是適合擔任諮商師?可不可以承受接下來緊鑼密鼓的訓練?另外,不少想從事助人工作者,第一個念頭可能就是想要協助他人,認為在助人過程中有很棒的酬賞,還有一些是希望可以藉此自我療癒。有學者(Corey & Corey, 2011)調查發現想進入諮商這一行的動機有以下幾項(見下表),讀者看看自己的情況是如何?也可以藉此更了解自己。
諮商師培訓教育需要長達三至四年的時間,前兩年是課程的教育,加上碩二兼職實習與碩三的全職實習之後,還需要完成論文,畢業後考取諮商師執照,才開始正式的專業助人生涯。在真正進入兼職實習之前,除了再問問自己當初選擇學習諮商的動機之外,還需要檢視一下自己學習的興趣與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是自我知識的程度,有些研究生即便接受了基本諮商師課程的洗禮,但是本身積極度不足、學習成績落後,這些都會影響接下來的實習工作與專業能力的發揮。
檢視一下自己想要成為助人專業的動機
助人動機 可能的危機
我想要對他人造成影響 因為重視當事人的改變,可能會從「賦能」(使其有能力或力量)當事人而獲得滿足,若當事人無意改變、就容易受挫或灰心
我想要回饋給曾經幫助我的人 自己曾經受到協助,轉而想要幫助他人,也可能因為過度幫助,而讓當事人覺得無能或無自信
我想要照顧別人 是自小就有的習慣,也成為個人認同的一部分,但是這種單向的照顧,一來不一定得到認可或喜愛,二來容易身心耗竭
我想要協助自己、自我療癒 諮商師有過創傷經驗,容易過度同理當事人或將當事人視為自己的延伸,失去客觀性,反而未能協助當事人
我想要被需要 覺得「被需要」很重要,若他人不感激就會失落或憤怒,也可能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我想要有名望、地位與權力 這一行有時候必須要與許多弱勢族群工作,經濟上的酬賞並不豐厚。倘若諮商師以收入為考量,是否就不去幫助需要協助的人,或是讓可以結案的人持續接受治療?這是否也違反了專業助人的善意與本質?
我想要為問題提供解答 很多時候問題並沒有一個解決方式或根本無法解決,能行動做改變的還是當事人本身,若當事人無改變意願或動機,諮商師就容易受挫或認為當事人不合作
我想要獲得掌控 生活中適度的掌控是正常的,倘若想控制更多,甚至涉及他人的生活,不僅對方可能會有反感或抗拒,諮商師本身也會有情緒上的失調或失控
在諮商師訓練的教育中,會很強調自我覺察。自我覺察其實就是了解自己,甚至深入看自己的一個很重要的功課。諮商所面對的是跟諮商師一樣的一般人,任何走進諮商室尋求協助的當事人,都可能遭遇到諮商師會碰觸或經歷過的議題,所以諮商師的自我強度就從自我認識而來。自我知識越充足、越了解自己的優勢與劣勢,甚至持續做自我整理的動作,這樣子就比較不會在與當事人諮商或晤談的過程中,讓反移情或是自我未竟事務妨礙了助人工作的發揮。
朱羿靜(2019)提醒諮商實習生在準備進入實習課程之前需要的自備能力有:文書處理、個案模擬(越多越好)、熟悉基本諮商巧之使用、練習撰寫個案紀錄、針對想實習的對象修課或閱讀(特別是有兒童或青少年個案之機構)。倘若有想要練習的學派,建議先閱讀完一兩本專書,若無特定學派,則是將諮商理論與實務做精熟閱讀;另外,最好實習生本身有接受過個別諮商晤談二十次以上的經驗,或是參與一般的團體諮商(社會人士參與的,而非學習諮商專業者參與的),這樣才有機會真正體驗團體動力、說自己的事。而在心態上的準備則是需要:熟悉倫理與法規、個人議題的覺察與處理、自我照顧。實習是進入職場、準備獨當一面,她同時也提醒實習生:「實習是賺取經驗,不是非有即無。」
一、助人工作最大的障礙是自己
不少督導的共同發現是:諮商實習生最大的障礙在自己,不管是自我認識或自我議題。督導們看見許多實習生在實習過程中,往往對自我的了解不清楚,甚至將工作與生活中的自己區分開來(在諮商室裡是親切的諮商師,回到生活中是另一個自己)。有些實習生在與當事人工作時,常常沒有情緒的表現或很難同理,而有些實習生在與當事人工作中,會突然有情緒的暴衝和哭泣,這些其實都跟自我議題有關,也就是自身有一些未解決的事務在那裡阻擋自己。而我們都相信:實習生在晤談過程中所發生的這些事件,其實也在他/她的日常生活中出現。我們常說:當事人很容易在諮商場域中展現自己的人際樣貌,諮商師又何嘗不是如此?
就如同一般人工作久了,容易有職業倦怠,何況是每日面對都是很耗能量的負面事件的專業助人者,要維持對專業的熱忱與能量不容易,加上諮商師也是人、也要面對與處理生活中的許多悲喜陰晴。從事諮商工作,可以滿足自己協助他人的意圖與目標、在當事人的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具有很大的影響力)、擁有自由與獨立作業的能力、可以有許多不同的經驗、有許多智性的刺激、得到情緒上的成長,有些諮商師甚至可以建立更多有意義的人際關係、在人際關係中獲得酬賞與滿足、看到自己的效能並增長自信、找到生活的意義與目標、得到眾人或社會的認同,同時有許多工作機會(Norcross & VandenBos, 2018, pp. 22-34),更進一步還可以成為改變社會現況的倡議者與能動者(agent)。秉持著這些信念,加上紮實的訓練作為背景,自然可以慢慢成熟為有效能的專業助人者,而在達成這個目標的過程中,諮商師會更清楚自己、更悅納自己也更相信自己。
二、諮商工作的潛藏危險
心理治療的工作其實有許多隱藏的危險性,像是基本上我們是與其他人隔離、獨立作業居多,在情緒上也是如此,除非有時候與同儕可以互相支持、互動,而通常在家人、朋友或親密伴侶之間,不太能談論與工作有關的事務,所以會感覺到情緒上的孤單。此外當事人的一些行為(像是有心理疾病、太過依賴或是有危險性),也會添加助人工作的一些變數。有時候工作環境也不是諮商師自己可以控制的(比如說在機構裡面工作或者是為社福單位工作),如何與當事人維持所謂適當的專業關係?該怎麼做?研究上與臨床上證實治療師過度同理當事人或者是有替代性創傷、反移情等等,也會影響諮商師的專業與能力(Norcross & VandenBos, 2018, pp. 39-54)。諮商師本身的一些危險性,包括對於成為治療師的動機為何、實際生活中出現的生命事件或未竟事宜,以及職業倦怠或耗竭。 Norcross 與 VandenBos(2018, pp. 60-63)建議諮商師應該要先認出可疑的危險性或徵象,然後接納現狀,自我同理,並尋找資源、有合作或支持的團隊,使用適當的自我照護,維持個人及專業之間的適當平衡。
三、諮商非「匠工」之事
近年來,雖然有越來越多學生投身諮商師的訓練工作,但是也有更多學生對於當初為何選擇這一行有更大的疑慮。同時還看到學生可能分為兩極的族群:一是想像自己有朝一日學成、擔任專業的助人者,但是將自己定位在有技術的「匠工」角色;另外一種是帶著夢想進來,卻在實際接觸更多當事人(尤其是碩三實習)之後,卻發現自己沒有助人的熱情,也無法給予當事人有效的協助。此外,還有一種現象正在發酵,就是雖然現在有許多管道可進入諮商師培育課程,但是想下苦功的不多,甚至有潛在學生申請之前會先來電詢問:「課會不會很重?」言下之意就是:倘若太重太累,就不考慮。以是觀之,倘若我們的專業人員的培育是輕鬆上手、沒有紮實功夫做基礎,這樣的專業人員可獲得公信否?我們又期待他們發揮什麼功能?
許多學習諮商的同學都認為諮商就是要講究技巧,因此即便上了碩士班的課程,學生還是會執著於技巧這個迷思。郭麗安(2019)也提到自己展現一個諮商現場的錄影讓學生觀看,學生卻很不耐煩地催促:「趕快轉到技巧的部分。」讓諮商師教育者很傻眼。若是要說諮商最關鍵的技巧,我會認為「傾聽」最重要,因為唯有諮商師願意放下一切、懸置自己的想法與價值觀,用心且專心去聆聽當事人,接下來需要做些什麼就可以自然展開。再則,諮商師的觀察能力很重要,不要只是專注於當事人口語所表達的,而是要注意到當事人從進入諮商室(或等候區)開始的一言一行,可以讓治療師更清楚有關當事人的一切或需要留意的部分(如當事人的體格與精神、眼神飄散或極度焦慮),同時也可以讓諮商師看見當事人的性格或優勢(如當事人是否與諮商師有眼神接觸、敲門或問好、待人接物的禮儀),讓諮商師有許多可以開始談話的切入點;此外,當事人也會將其在諮商室外的人際模式帶進來,給予諮商師另一個參考點。
諮商技巧需要有熱情做基礎,而不是冷冰冰地進行,但是要維持持續的熱情不容易。技巧的部分是最容易進步的,平日在訓練課程或是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多做練習,甚至運用在與重要他人的互動上。學習諮商的同時,也能讓自己的生活因為融入諮商而更適意。
心靈小站
了解「自己的模樣」或是「自我知識」(Corey, 2001),知道自己是誰,也是發展自我獨特諮商型態的起點。
1. 準諮商師的準備
1-1 清楚自己為何選擇諮商這一行
諮商所在近十年來是很夯的報考系所,但是隨著諮商師位置的滿額,許多有執照的諮商師都成為了接案的「行動諮商師」,但是要做有效能、收入可以餬口的諮商師,仍需要先在一些公私立心理衛生機構待過(不管是實習還是正式執業),才能建立起在業界的名聲,在擔任行動諮商師時,才會因為自己過去的能力與人脈接到轉介或方案的個案,要不然只是很天真地認為行動諮商師很自由,其實是錯誤的想法。筆者接觸了許多行動諮商師,他們的共同抱怨是:要開車從北到南接案,才足以維持生計,經常人疲...
作者序
自 序
之所有以有這本書的出現,主要是幾個原因:第一,在擔任兼職實習或者是全職實習的課程教學時,常常無法找到適當的教科書來協助課程之進行;第二,學生對於課程教師在實習現場的提醒不太放在心上,通常需要駐地督導再度的提點,有時沒有修正的機會;第三,最近五、六年以來發現,學生在實習現場的態度及表現與以往差距太多,這考驗到我們身為諮商師教育者以及督導的倫理責任,到底我們該堅守守門人的責任?還是輕鬆放過、讓這些準諮商師到社會上去做服務?同仁們也發現學生進入諮商兼職實習的時候,在許多情況下是「配備不足」的,因此寧可在學生兼職實習時擋下他∕她們、讓他∕她們培養足夠的知能之後再進入全職實習的現場,因為學生在全職實習的時候,駐地督導對他∕她們的期待也會更高—希望他∕她們能夠有獨立作業的能力。因此,這本書的出現,主要是多年來教學以及督導的產物,希望能夠藉由一些心得、經驗的分享及觀察,讓諮商師培育的課程更紮實、有效。
諮商實務現場多變,當然不是一本書可以竟其功,然而隨著學生在實習現場的經驗與狀況進一步創思解決之道,這些對於尚未或已進入臨床現場的諮商實習生而言,至少可以提供參考、不會毫無頭緒而亂了分寸。
感謝五南出版社的王俐文副總編,願意一如以往支持我在寫作方面的想法,也協助我將自己多年臨床與督導的經驗,彙整成一本可用的實務指引,供後進與對諮商有興趣的同好參酌與閱讀。希望這本書可發揮其預定的目標,讓諮商人更貼切、容易入手。
自 序
之所有以有這本書的出現,主要是幾個原因:第一,在擔任兼職實習或者是全職實習的課程教學時,常常無法找到適當的教科書來協助課程之進行;第二,學生對於課程教師在實習現場的提醒不太放在心上,通常需要駐地督導再度的提點,有時沒有修正的機會;第三,最近五、六年以來發現,學生在實習現場的態度及表現與以往差距太多,這考驗到我們身為諮商師教育者以及督導的倫理責任,到底我們該堅守守門人的責任?還是輕鬆放過、讓這些準諮商師到社會上去做服務?同仁們也發現學生進入諮商兼職實習的時候,在許多情況下是「配備不足」的,...
目錄
第一部分 準諮商師的準備
1-1 清楚自己為何選擇諮商這一行
1-2 新手諮商師的挑戰
第二部分 諮商師實習課程的重要性
2-1 諮商師培育機構的把關責任
2-2 選課注意事項
2-3 實習課程的重要性
2-4 如何從實習中獲益
2-5 實習規定
第三部分 實習申請與準備
3-1 實習前的準備 041
3-2 一般申請實習較常遭遇的問題
3-3 選擇與申請實習機構
3-4 如何準備實習申請資料
3-5 面談的準備
3-6 被拒絕的學習
第四部分 進入實習機構之後
4-1 如何融入實習機構
4-2 實習是專業之路的開始
4-3 實習生如何補足專業知能與技巧
4-4 倫理與法律議題
第五部分 實習過程與注意事項
5-1 接案準備
5-2 臨床實務議題
5-3 臨床筆記與紀錄撰寫
5-4 個案報告
5-5 診斷與衡鑑
5-6 實施測驗
5-7 團體工作
5-8 協同領導
5-9 心理衛生宣導
5-10 多元文化議題
5-11 與當事人關係如何拿捏
5-12 當事人是我們的老師
5-13 行政工作也是實習項目之一
5-14 衝突與解決
5-15 危機處理
5-16 通報與否
5-17 悲傷輔導
5-18 自我保護
5-19 諮商協助該到何種程度
5-20 結束治療
第六部分 督導關係
6-1 如何從督導經驗中獲益
6-2 參與團體督導 203
6-3 在校課程就是團體督導的一種
6-4 確保實習生品質與效能
第七部分 專業成長與發展
7-1 實習遭遇的倫理議題
7-2 個人議題與諮商
7-3 專業耗竭
7-4 自我照顧
7-5 諮商師自我照顧的重要性
7-6 諮商師的自我照顧方式
7-7 壓力與調解
7-8 逐字稿訓練與收穫
第八部分 從這裡開始
8-1 實習生最常遭遇的問題
8-2 其他實習相關問題
8-3 給實習生的叮嚀
8-4 完成實習:準備走上專業之路
參考書目
第一部分 準諮商師的準備
1-1 清楚自己為何選擇諮商這一行
1-2 新手諮商師的挑戰
第二部分 諮商師實習課程的重要性
2-1 諮商師培育機構的把關責任
2-2 選課注意事項
2-3 實習課程的重要性
2-4 如何從實習中獲益
2-5 實習規定
第三部分 實習申請與準備
3-1 實習前的準備 041
3-2 一般申請實習較常遭遇的問題
3-3 選擇與申請實習機構
3-4 如何準備實習申請資料
3-5 面談的準備
3-6 被拒絕的學習
第四部分 進入實習機構之後
4-1 如何融入實習機構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