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加坡作家協會獲頒第二屆新加坡華族文化貢獻獎(團體組)。作協的得獎可以從兩個層面來考察,一是作協所組織的活動與外部的社會脈絡的相互聯繫,例如配合新加坡的雙文化國策、對建國文學號召的響應、致力於亞細安協作活動、新加坡與中國建交所帶來的機遇等等;一是作協內部的創會宗旨、協會結構、理事會成員與活動方向。
作者將成立于1970年的作協過去50年來的發展之路分為四個時期:草創期(1970年至1975年)、奠基期(1976年至1986年)、發展期(1987年至2015年)、轉型期(2016年至2020年)。從上述內外兩個層面出發,結合作協的發展之路,梳理作協對新加坡華族文化所做的貢獻,探討其半個世紀以來砥礪前行的因素。
本書由八方文化創作室與新躍社科大學(SUSS)新躍中華學術中心聯合出版,是"華商華社研究"系列叢書的第二冊。
作者簡介:
張森林,筆名伍木,祖籍中國福建泉州晉江,1961年生於新加坡。1979年畢業於南洋初級學院,2007年北京師範大學文學學士,2011年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學碩士,2018年南洋理工大學哲學博士。現為新躍社科大學客座講師。新加坡作家協會、新加坡文藝協會、五月詩社和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會員。
著有詩集《十滅》、《等待西安》和《伍木短詩選》,散文集《無弦月》,文學評論集《至性的移情》等。主編/合編《新華文學大系·短篇小說集》、《新華文學大系·詩歌集》、《五月詩選三十家》、《情系獅城:五十年新華詩文選》和《新國風:新加坡華文現代詩選》。
作者序
序言1
回顧作協半個世紀的歷史進程
陳榮照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前系主任
中國北京大學東方學研究院研究教授
南洋學會前會長暨新加坡儒學會會長
《南洋學報》前主編
當代新華文學的發展史上,規模最大也最具有代表性的文藝團體,當推1970年成立的“新加坡作家協會”及1980年成立的“新加坡文藝協會”。這兩個文藝團體的會員,包羅了大部分新華文壇的重要作家,他們對推動新華文學的發展, 都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這部書的作者張森林(筆名伍木)對作家協會所經歷的磨煉之路,作了扼要而明晰的鋪陳。全書將作協的發展分為四期:
一、草創期(1970年–1975年)
作協創會的籌委,包括下列成名的作家:連士升、李廷輝、苗秀、姚紫、趙戎、黃孟文、謝克、苗芒、周粲、杜紅、柳北岸和陳凡。他們在1970年8月1日創立作家協會。第一屆(1970–1972)理事會主席團成員是李廷輝、苗秀和柳北岸。第二屆(1973–1975)執行理事是李廷輝、柳北岸、張金燕、苗秀、田流、謝克、杜紅和範北羚。創會的主要宗旨是促進文學創作與文學理論的研究,聯絡國內外的寫作人,瞭解各國的文學動態。但由於人手不足,資金短缺,無法全面展開相關的文藝活動。
二、奠基期(1976年–1986年)
1976年,黃孟文出任會長,他前後領導作協18年(1976– 1984;1990–2000),是歷來任期最久的會長。他和副會長周粲、杜紅等及理事們攜手推行各項文學活動,如舉辦文藝座談會、講座、徵文比賽、青少年文藝寫作講習班,派人主講電臺文學節目,也和其他團體聯辦文藝營;出版《文學月報》、文藝叢書、會員作品選,並在《南洋商報》主編《寫作人雙週刊》專刊。在這十年期間,作協基本上落實了創會宗旨,在加強國內外寫作人的合作精神,促進文藝創作,提攜新秀等各方面,都有成就!
三、發展期(1987年–2015年)
這期間的會長是王潤華(1984–1990,2000–2004)、黃孟文(1990–2000)和希尼爾(2004–2016)。這時期作協的主要成績是出版,除了編印《文學半年刊》(1998年易名為《新華文學》),還包括田流主編的《新加坡作家協會會員作品總輯》(1988)和兩本紀念特刊;黃孟文編的《新加坡作家》雙月刊(1991–1998)、《微型小說季刊》(1992–1997)與新加坡當代文學作品精選,分小說、散文和詩歌三部,通過瀋陽出版社分別在1994年、1997年和1998年出版。
希尼爾擔任會長期間,出版了劉瑞金主編的《新加坡的99幅文學風景:新華新生代作品選》(2004)和艾禺主編的《城市的記憶:新華文學散文選》(2005)。作協也與新加坡文藝協會和錫山文藝中心聯合出版由駱明主編的《新加坡華文作家傳略》(2005),輯錄了542位新華作家的簡歷,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2008年,在新加坡青年書局主催之下,作協與新加坡文藝協會、熱帶文學藝術俱樂部和錫山文藝中心聯合組成編委會,推舉陳榮照為總編輯,編選一套《新加坡當代華文文學作品選》,共有三卷,小說卷由作協會長希尼爾主編,編委是長謠、王永炳和李選樓;散文卷由新加坡文藝協會會長駱明與熱帶文學藝術俱樂部會長長河合編,編委是鄭景祥和郭永秀;詩歌卷由錫山文藝中心主席烈浦主編,編委是許福吉、曦林和石君。選集收錄1980年至2010年近三十年的以本土風貌為創作題材的優秀文學作品,於2010年9月由新加坡青年書局和香港明報月刊出版社聯合出版,頗獲業界稱譽!
此外,1987年,作協與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及其他文藝團體聯辦“第一屆全國文藝節”,同年與新加坡華文教師總會聯辦“學生文藝寫作講習班”。1988年,作協與新加坡歌德學院聯辦“第二屆華文文學大同世界國際會議”,隔年出版王潤華與白豪士主編的《東南亞華文文學論文集》。
1997至2004年,作協主辦了四次國際會議,擴展了與外地交流的國際空間,促進新華文學的繁榮發展!
四、轉型期(2016年–2020年)
2016年2月,林得楠當選為作協會長。他很重視文學團體之間的聯繫與合作,例如2016年作協與新加坡文藝協會、五月詩社合作推展“新華詩歌年”一系列的創作、閱讀與朗誦活動,他提倡“跨界協作,多元共生”,三個團體也聯辦 “文人相親——跨界文學創作藝術大展”,以相同題材的詩畫結合、圖文輝映的作品,在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的展覽廳展出。作品參與盛會的詩人有林得楠、成君等三十多位,畫家則有許夢豐、梁振康等十多位,頗獲好評!
作協也定期主辦高素質的文學講座、新書發佈會與文學 作品分享會。2016年下半年開始在草根書室舉行一系列的作協講座;2017年,作協與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聯合編選的《新馬文學高鐵之微型小說》出版了;2018年,作協主辦 “新華文學青年詩歌獎”創作比賽,推動新加坡年輕一代的詩歌寫作風氣!
2018年5月18日,作協獲得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頒發的 “第二屆新加坡華族文化貢獻獎”,這無疑是對作協在近半個世紀以來的成就予以明確的肯定!此外,作協也有多位會員榮獲新加坡文化獎,他們是黃孟文(1981)、王潤華 (1986)、周粲(1990)、淡瑩(1996)、希尼爾(2008)、尤今(2009)、梁文福(2010)和林高(2015),允推作協之光!
根據張森林的分析,作協能夠穩健地發展,並在新華文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第一個因素是作協的運作,配合新加坡的國策,如重視雙語,編選會員的創作和英文翻譯,1983年推出雙語版的《新華文學作品選》(An Anthology of Singapore Literature), 題材以現實主義為主,反映了1950年代至1970年代新加坡建國前後的社會面貌。作協也響應王鼎昌部長提出的“建國文學”號召,與《南洋商報》聯合成立編委會,於1982年出版一套《吾土吾民創作選》。
第二個因素是加強多元交流與重視華族文化。1978年, 作協與南洋大學聯辦“全國詩人新詩朗誦大會”,邀請22位四種語文的詩人參加朗誦,吸引了數百名各族人士出席,盛況空前。為了加強與國外作家的聯繫,作協於1979年組織了一個四種語文作家的“新加坡作家訪華考察團”,在北京舉行了一個意義重大的座談會,出席會議的中國著名作家有冰心、蕭乾等人,這是中國改革開放之初第一個訪華的外國文學團體。1983年,作協組織了一個臺灣、香港與泰國訪問團,舉辦文藝座談會,與各地的作家如臺灣的柏楊、三毛, 香港的舒巷城、梁羽生等交流。這一年,人民協會《民眾報》主催,作協與《星洲日報》、新加坡文藝協會聯辦國際華文文藝營。出席大會的作家來自中國大陸、臺灣、香港、美國、日本、韓國、菲律賓和馬來西亞。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海峽兩岸作家第一次突破隔閡,在國際文學會議上正式接觸與交流,確是難得一見的文藝盛會!遺憾的是,會後沒有出版會議論文集,以留下珍貴的記錄。1995年,作協與世界華文作家協會合辦“世界華文作家大會”和“第二屆世界華文作家協會會員代表大會”,全球約150位華文作家齊聚獅城,促進了海外華人社會對新華文學的認識。
作協自成立以來,便積極參與新加坡華族文化的建設活動。1987年,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邀請作協、五月詩社、新加坡文藝協會和其他表演藝術團體、大專學府、文教機構與報社,在新加坡中華總商會聯辦為期兩周的“第一屆全國文藝節”,舉辦文藝晚會、文藝座談會、青少年文藝座談會、詩文朗誦會、作協會員詩文作品展,備受各界讚賞。 1990年“華族文化月”期間,作協也和其他團體聯辦詩文展、詩樂之夜,並于同年出版田流主編的《華族文化月迎祝25周年國慶詩文特刊》,收錄蘊涵愛國意識的文學創作。
第三個因素是注重扶植後進。1982年,作協為年輕人主辦“青少年文藝寫作講習班”;1987年,作協與新加坡華文教師總會合辦“學生文藝寫作講習班,供中學三年級以上的學生參加,共有12位作協的資深作家主講。此外,作協也選派作家到中小學演講有關文藝寫作的課題,並支持教育部駐校作家計畫,安排作家到各校輔導學生寫作,激勵學生對文學創作與欣賞的興趣,例如2019年,在全國40位駐校作家中,26位是作協會員。這項計畫也包括出版學生的作品,從2008年至2018年,作協編選“文學四月天系列——駐校作家計畫學生作品選集”總共11本,由蔡志禮和希尼爾聯合主編,成績可觀!
第四個因素是提高創作水準,加強理論研究。1998年, 作協將以往出版的文藝期刊優點,融合於《新華文學》第41 期,鼓勵新華作家創作具有本地色彩的作品,也廣邀海外作家惠賜佳作,至2020年2月出版第92期,編印精美,內容豐贍,成為各界推崇的具有國際水準的文藝期刊。
作協也提倡微型小說的創作。1992年7月,作協的《微型小說季刊》創刊號面世,對這類文體的發展具有推波助瀾的效用。1993年,作協出版了中國學者劉海濤的學術專著 《規律與技法——微型小說藝術再論》,此書鑽研深刻,見解精闢,1995年獲頒湛江市文藝獎勵基金會文學藝術一等獎。1993年,作協與春雷文藝研究會聯辦“微型小說講習班”,總共十講,由黃孟文、希尼爾、卡夫、林高、懷鷹、林亭、方然、賀蘭甯、董農政和張揮主講。2003年,作協出版董農政主編的《跨世紀微型小說選》,收輯38位作者的72 篇微型小說,是反映本地社會風貌 的本土精品。
1991年至1993年,作協連續三年與臺北圓山扶輪社、新加坡扶輪社聯辦三屆“亞細安青年文學獎(微型小說)”。 1993年,作協與中國微型小說學會聯辦“春蘭•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大賽”,反應熱烈,收到約兩千份風格多樣化的參賽作品。1994年,作協主辦、新加坡國立大學藝術中心與《聯合早報》協辦的“首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學與社會科學院舉行,會後出版論文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論》。2001年,“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在新加坡註冊,2002年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正式成立,創會會長是黃孟文,秘書長是中國作家淩鼎年。研究會的宗旨是提倡、研究和推動微型小說的發展。上述活動顯示新加坡微型小說的發展已走出國門,開拓國際空間。
最後,張森林提出改進作協的一些建議。他認為作協可以加強出版書刊的編務管理,在文藝理論的研究方面可以進一步提升,並保持作協與其他文藝團體的緊密合作。
我和張森林有師生之緣,對他的勤奮好學印象深刻。他在2007年考獲新躍大學與北京師範大學聯辦的文學士學位,2011年考獲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文學碩士學位,2018年考獲南洋理工大學的哲學博士學位,十多年間,都是在半工半讀,顯示了他力求上進、堅韌不拔的毅力。他在創作上也有傑出的成就,如他的散文曾獲金獅獎優勝獎、全國宗鄉獎文藝創作比賽優勝獎;詩歌曾獲金獅獎佳作獎;微型小說曾獲亞細安青年文學獎優勝獎。他在1988年擔任作協受邀理事, 曾任《文學半年刊》和《新華文學》編委,積極參與作協的活動,親身閱歷作協的成長,掌握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在這樣堅實的基礎上,分析作協的穩健成長因素,可謂得手應心,論述絲絲入扣,為讀者明晰地呈現了作協自創會以來, 砥礪前行的進程!
系列序言
「華商華社研究」總序
郭振羽
新躍社科大學學術顧問
新躍中華學術中心顧問
「華商華社研究」主編
華人移居海外的歷史已千年有餘,為了謀生存、求發展,華人在他鄉異地落戶聚居,進而組成以地緣、血緣、以至於業緣、神緣為基礎的社團。這些形式和種類不盡相同的社團和會館,一直以來都是海外華人社會內部的重要支柱。在華社組織中,華商早在十二世紀便成為本地區最主要的商業族裔社群之一。華商在事業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為移居地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做出重大貢獻。因此無論是殖民地政府或獨立後的時期,成功的華商不僅是華社的中堅分子, 更是各地華人與政府之間的橋樑。
在華人社團或華商企業的領導者中,許多曾經在政治起伏跌宕,經濟盛衰不定的大時代中渡過。這使得他們的人生經歷顯得曲折坎坷。他們在艱困中開拓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更進一步在移居地的大環境中從「邊陲」逐步邁向「中心」。他們在審度時勢、因時制宜的同時,更在面對艱難險阻的過程中衍生出一套混溶東西文化、又不失靈活的行事作風,造就了他們鮮明生動的文化個性。在他們獲得成功、做出貢獻過程中所經歷的冷暖人情、成敗得失,究竟反映出怎麼樣的個體或群體的價值和意義呢?海外華人社團在創立和發展過程中,與移居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革所呈現出的互動格局又是如何?這就是 「華商華社研究」系列所要深入探究的母題。
「華商華社研究」系列由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新躍中華學術中心」編輯,由新躍社科大學與八方文化創作室共同出版,這是新躍中心繼「新躍人文叢書」之後又一套以「文化中華」為主軸的學術系列。
「文化中華」有別於上個世紀80年代所提出來的「文化中國」的概念。我們認為,「中華」相對於「中國」,既可在地理上超越疆域,在理解上也可以避免對政治文字符號有意或無意的誤讀,同時也涵蓋了中華民族在海內外的千年歷史底蘊。
此外「文化中華」也呼應了當下全球化的大趨勢。全球化帶來了「中心-邊陲」的解構,也促使相應「中心-邊陲」 的再結構(或重構)。無論是解構還是再結構,重點是: 所謂「中心」其定位越來越開放多元,其邊界越來越模糊流動,所謂邊陲則越來越呈現其本土和自主特色。如此「中心-邊陲」重構的現象,在「離散族裔」(diaspora)中 —— 尤其是海外華人身上特別明顯:因為與家鄉故國漸行漸遠,終究選擇認同本土;在立足移居地的當下,邊陲不再是邊陲, 而是具有華族文化本色但兼有本土個性的新中心 —— 這是地理的變遷與空間的跨越帶來的不能不為的文化調適。只有具備這種多元、有容乃大的文化個性,才能讓源自于華夏文明的華族社群,培養出同中存異、異中求同的文化視野,並以各自的內涵、形態和特色來展現多元的「文化中華」性格。「華商華社研究」系列與中心於2012年推出的「新躍人文叢書」互補互成。「新躍人文叢書」出版兼有理論和實證內涵,具學術性主題的專著或論文集。這套叢書則是以典型研究個案的方式呈現給讀者。所選擇的個案物件,可以是個人(如華商或華社領袖),也可以是社團(如會館、華商企業),或是文化類別(如戲曲、影視)。個案的研究者基本上是以田野調查內容為線索,從歷史的綿延演進、社會的發展變化、經濟的跌宕起伏、文化的承繼傳揚等不同層面中去剖析探究各個案例不同的文化共性與個性。研究物件不拘一格,但必將精彩紛呈。
「華商華社研究」系列與「新躍人文叢書」的共通性則在於每一個案例或專題都在「文化中華」大背景下,凸顯對 「人」與「文」的關懷和思考,以進一步展現「全球化、在地化、全球在地化」的二十一世紀人文特徵。
我們由衷地希望「華商華社研究」系列所承載的珍貴經驗和智慧,能帶給讀者啟發和裨益。這些華商華社中的標誌性人物、具地方特色的組織團體,溶合中華與地方的藝術形式應該予以整理、歸納、分析。希望我們在這方面的努力能夠得到各方的支持和鼓勵。當然,這套叢書能否真正落實編撰者的善良意圖,能否獲得預期效果,還得要讀者來感受和作最後的評斷。
2014年10月1日
序言1
回顧作協半個世紀的歷史進程
陳榮照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前系主任
中國北京大學東方學研究院研究教授
南洋學會前會長暨新加坡儒學會會長
《南洋學報》前主編
當代新華文學的發展史上,規模最大也最具有代表性的文藝團體,當推1970年成立的“新加坡作家協會”及1980年成立的“新加坡文藝協會”。這兩個文藝團體的會員,包羅了大部分新華文壇的重要作家,他們對推動新華文學的發展, 都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這部書的作者張森林(筆名伍木)對作家協會所經歷的磨煉之路,作了扼要而明晰的鋪陳。全書將作協的發展分為四期:
一、草創...
目錄
v “華商華社研究”總序
郭振羽
ix 序
回顧作協半個世紀的歷史進程
陳榮照
1 砥礪前行:新加坡作家協會的發展之路
張森林
1 一、前言
2 1、1970年之前的新加坡華文文學團體簡況
7 2、文獻回顧
15 二、新加坡作家協會發展簡史
18 1、草創期(1970年至1975年)
25 2、奠基期(1976年至1986年)
34 3、發展期(1987年至2015年)
44 4、轉型期(2016年至2020年)
48 三、新加坡作家協會穩健成長的環境與因素
50 1、配合基本國策,響應政府號召
70 2、加強多元交流,重視華族文化
85 3、重視提攜後進,積極培育新苗
103 4、提高創作水準,強化理論研究
124 5、鼓勵創作閱讀,宣導微型小說
137 四、結語
138 1、文化品牌的作協
141 2、任重道遠的作協
145 參考文獻
v “華商華社研究”總序
郭振羽
ix 序
回顧作協半個世紀的歷史進程
陳榮照
1 砥礪前行:新加坡作家協會的發展之路
張森林
1 一、前言
2 1、1970年之前的新加坡華文文學團體簡況
7 2、文獻回顧
15 二、新加坡作家協會發展簡史
18 1、草創期(1970年至1975年)
25 2、奠基期(1976年至1986年)
34 3、發展期(1987年至2015年)
44 4、轉型期(2016年至2020年)
48 三、新加坡作家協會穩健成長的環境與因素
50 1、配合基本國策,響應政府號召
70 2、加強多元交流,重視華族文化
85 3、重視提攜後進,積極培育新苗
103 4、提高創作水準,...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