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規範係以美國混凝土學會出版之ACI 318-19規範為基礎,再參考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內政部建築技術審議委員會審查小組之意見,以及國內工程實務情況編訂而得。本版規範已通過內政部建築技術審議委員會「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審查小組之審查,即將頒布為國家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
本版規範之章節編排較現行國家規範有大幅度之變更,現行國家規範主要參考自ACI 318-05,採力學行為作為章節編排之主要依據,本版規範之章節則以構材作為編排之主要依據,較符合設計實務之流程。章節重組後之規範內容共計26章及1個附錄A,含六大群組,分別為總則、結構系統、構材、接頭與接合部、工具箱、施工群組。規範第1-3章屬於總則群組,分別涵蓋規範範圍、符號與名詞定義、所引用或參考的國家規範與標準之規定;第4-6、18章屬於結構系統群組,分別包括結構系統要求、載重、結構分析、耐震結構物之規定;第7-14章屬於構材群組,分別涵蓋單向版、雙向版、梁、柱、牆、橫膈版、基礎、純混凝土之規定;第15-17章屬於接頭與接合部群組,分別包含梁柱與版柱接頭、構材接合部、錨栓之規定;第19-25章屬於工具箱群組,分別涵蓋混凝土材料、鋼筋材料、強度折減因數、斷面強度、壓拉桿、使用性、鋼筋細節之規定;第26 章則為施工群組,為施工圖說與檢驗之規定;附錄A 則含非線性反應歷時分析之規定。
目錄
第一章 總 則 / 1
1.1 依據 / 1
1.2 範圍 / 1
1.3 通則 / 1
1.4 目的 / 2
1.5 適用範圍 / 2
1.6 解釋 / 4
1.7 設計圖說與設計紀錄 / 4
1.8 試驗與檢驗 / 4
1.9 特殊設計、施工或替代施工材料系統之認可 / 4
第二章 符號與名詞定義 / 5
2.1 範圍 / 5
2.2 符號 / 5
2.3 名詞定義 / 19
第三章 參考標準 / 39
3.1 範圍 / 39
3.2 參考標準 / 39
第四章 結構系統要求 / 43
4.1 範圍 / 43
4.2 材料 / 43
4.3 設計載重 / 43
4.4 結構系統與載重傳力路徑 / 44
4.5 結構分析 / 46
4.6 強度 / 46
4.7 使用性 / 47
4.8 耐久性 / 47
4.9 永續性 / 47
4.10 結構整體性 / 48
4.11 防火 / 48
4.12 特定施工類型之要求 / 48
4.13 施工及檢驗 / 50
4.14 既有結構物之強度評估 / 50
第五章 載重 / 51
5.1 範圍 / 51
5.2 通則 / 51
5.3 載重因數及其組合 / 51
第六章 結構分析 / 55
6.1 範圍 / 55
6.2 通則 / 55
6.3 分析模型假設 / 58
6.4 活載重之分布 / 60
6.5 非預力連續梁及單向版之簡易分析方法 / 60
6.6 線彈性一階分析 / 61
6.7 線彈性二階分析 / 70
6.8 非彈性分析 / 71
6.9 有限元素分析可接受度 / 71
第七章 單向版 / 73
7.1 範圍 / 73
7.2 通則 / 73
7.3 設計限制 / 73
7.4 需求強度 / 74
7.5 設計強度 / 75
7.6 鋼筋限制 / 75
7.7 鋼筋細部配置 / 78
第八章 雙向版 / . 81
8.1 範圍 / 81
8.2 通則 / 81
8.3 設計限制 / 82
8.4 需求強度 / 85
8.5 設計強度 / 90
8.6 鋼筋限制 / 91
8.7 鋼筋細部配置 / 94
8.8 非預力雙向格柵小梁系統 / 103
8.9 昇版構造 / 104
第九章 梁 / . 105
9.1 範圍 / 105
9.2 通則 / 105
9.3 設計限制 / 106
9.4 需求強度 / 108
9.5 設計強度 / 110
9.6 鋼筋限制 / 112
9.7 鋼筋細則 / 115
9.8 非預力單向格柵小梁系統 / 126
9.9 深梁 / 126
第十章 柱 / 129
10.1 範圍 / 129
10.2 通則 / 129
10.3 設計限制 / 129
10.4 需求強度 / 130
10.5 設計強度 / 130
10.6 鋼筋限制 / 131
10.7 鋼筋細則 / 132
第十一章 牆 / 139
11.1 範圍 / 139
11.2 通則 / 139
11.3 設計限制 / 140
11.4 需求強度 / 140
11.5 設計強度 / 141
11.6 鋼筋限制 / 144
11.7 配筋細部 / 145
11.8 面外長細牆分析替代方法 / 145
第十二章 橫膈版 / 149
12.1 範圍 / 149
12.2 通則 / 149
12.3 設計限制 / 151
12.4 需求強度 / 151
12.5 設計強度 / 154
12.6 鋼筋規定 / 161
12.7 鋼筋細則 / 161
第十三章 基礎 / 163
13.1 範圍 / 163
13.2 通則 / 165
13.3 淺基礎 / 168
13.4 深基礎 / 170
第十四章 純混凝土 / 175
14.1 範圍 / 175
14.2 通則 / 176
14.3 設計限制 / 176
14.4 需求強度 / 177
14.5 設計強度 / 179
14.6 配筋細節 / 182
第十五章 梁柱與版柱接頭 / 183
15.1 範圍 / 183
15.2 通則 / 183
15.3 接頭細部設計 / 184
15.4 梁柱接頭強度要求 / 185
15.5 傳遞柱軸力通過樓版系統 / 186
第十六章 構材間之接合部 / 187
16.1 範圍 / 187
16.2 預鑄混凝土構材接合部 / 187
16.3 基礎接合部 / 194
16.4 合成混凝土撓曲構材水平剪力傳遞 / 196
16.5 托架及梁托 / 198
第十七章 混凝土結構用錨栓 / 205
17.1 範圍 / 205
17.2 一般需求 / 206
17.3 設計限制 / 208
17.4 需求強度 / 209
17.5 設計強度 / 209
17.6 拉力強度 / 218
17.7 剪力強度 / 232
17.8 拉力和剪力互制作用 / 241
17.9 避免劈裂破壞之邊距、間距和厚度需求 / 242
17.10 錨栓耐震設計需求 / 244
17.11 具剪力榫之基板 / 249
第十八章 耐震結構物 / 257
18.1 範圍 / 257
18.2 通則 / 257
18.3 特殊抗彎矩構架之梁 / 262
18.4 特殊抗彎矩構架之柱 / 268
18.5 特殊抗彎矩構架之接頭 / 274
18.6 預鑄特殊抗彎矩構架 / 278
18.7 特殊結構牆 / 281
18.8 預鑄特殊結構牆 / 302
18.9 橫膈版與桁架 / 302
18.10 基礎 / 309
18.11 非抵抗地震力系統之構材 / 315
第十九章 混凝土:設計與耐久性要求 / 319
19.1 範圍 / 319
19.2 混凝土設計性質 / 319
19.3 混凝土耐久性要求 / 322
19.4 灌漿材料之耐久性要求 / 331
第二十章 鋼筋性質、耐久性及埋置物 / 333
20.1 範圍 / 333
20.2 非預力鋼筋及鋼線 / 333
20.3 預力鋼絞線、鋼線、鋼棒 / 338
20.4 合成柱用結構鋼、鋼管及鋼筒 / 344
20.5 鋼筋的耐久性規定 / 345
20.6 埋置物 / 350
第二十一章 強度折減因數 / 353
21.1 範圍 / 353
21.2 結構混凝土構材及接頭之強度折減因數 / 353
第二十二章 斷面強度 / 359
22.1 範圍 / 359
22.2 彎矩與軸力強度之設計假設 / 359
22.3 撓曲強度 / 361
22.4 軸力強度或撓曲與軸力組合強度 / 362
22.5 單向剪力強度 / 363
22.6 雙向剪力強度 / 373
22.7 扭力強度 / 380
22.8 支承 / 390
22.9 剪力摩擦 / 392
第二十三章 壓拉桿方法 / 397
23.1 範圍 / 397
23.2 通則 / 399
23.3 設計強度 / 404
23.4 壓桿強度 / 404
23.5 最少分布鋼筋 / 406
23.6 壓桿鋼筋細則 / 407
23.7 拉桿強度 / 408
23.8 拉桿鋼筋細則 / 408
23.9 節點區強度 / 409
23.10 彎曲鋼筋節點 / 410
23.11 採壓拉桿方法之耐震設計 / 413
第二十四章 使用性要求 / 417
24.1 範圍 / 417
24.2 使用等級重力載重引致之撓度 / 417
24.3 單向版及梁中撓曲鋼筋之分布 / 422
24.4 收縮與溫度鋼筋 / 425
24.5 預力混凝土受撓構材之容許應力 / 426
第二十五章 鋼筋細節 / 431
25.1 範圍 / 431
25.2 鋼筋最小間距 / 431
25.3 標準彎鉤、耐震彎鉤、繫筋及最小彎曲內直徑 / 433
25.4 鋼筋之伸展 / 435
25.5 鋼筋續接 / 453
25.6 束筋 / 459
25.7 橫向鋼筋 / 461
25.8 後拉預力之錨定器與續接器 / 470
25.9 後拉預力鋼腱錨定區 / 471
第二十六章 設計圖說及檢驗 / 481
26.1 範圍 / 481
26.2 設計標準 / 482
26.3 構材資料 / 482
26.4 混凝土材料及拌成物要求 / 483
26.5 混凝土生產與施工 / 493
26.6 鋼筋材料和施工要求 / 500
26.7 混凝土錨定 / 509
26.8 埋置物 / 510
26.9 預鑄混凝土附加要求 / 511
26.10 預力混凝土附加要求 / 512
26.11 模板 / 513
26.12 硬固混凝土評估與驗收 / 515
26.13 檢驗 / 520
第二十七章 既有結構物強度評估 / 521
27.1 範圍 / 521
27.2 通則 / 521
27.3 分析法強度評估 / 522
27.4 載重試驗法強度評估 / 523
27.5 單向載重試驗程序 / 524
27.6 往復載重試驗程序 / 526
解說之參考文獻 / 527
附篇A - 使用非線性反應歷時分析進行設計驗證 / 563
A.1 符號與專有名詞 / 563
A.2 範圍 / 563
A.3 總則 / 564
A.4 地震歷時 / 564
A.5 載重因數與組合 / 564
A.6 建模與分析 / 565
A.7 行為分類與臨界狀態 / 565
A.8 有效勁度 / 566
A.9 預期材料強度 / 569
A.10 位移控制行為的接受準則 / 569
A.11 強度控制行為的預期強度 / 570
A.12 加強的細部配置要求 / 571
A.13 特殊結構審查 / 572
第一章 總 則 / 1
1.1 依據 / 1
1.2 範圍 / 1
1.3 通則 / 1
1.4 目的 / 2
1.5 適用範圍 / 2
1.6 解釋 / 4
1.7 設計圖說與設計紀錄 / 4
1.8 試驗與檢驗 / 4
1.9 特殊設計、施工或替代施工材料系統之認可 / 4
第二章 符號與名詞定義 / 5
2.1 範圍 / 5
2.2 符號 / 5
2.3 名詞定義 / 19
第三章 參考標準 / 39
3.1 範圍 / 39
3.2 參考標準 / 39
第四章 結構系統要求 / 43
4.1 範圍 / 43
4.2 材料 / 43
4.3 設計載重 / 43
4.4 結構系統與載重傳力路徑 / 44
4.5 結構分析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