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網路已經遍佈全球,數位革命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我們的生活結構。新科技企圖建立人類和機器更親密的關係,而且我們所在的世界將逐漸成為「虛實整合」的世界,當前推出的第五代無線通信網絡(5G)對於創建全球「電子生態系統」至關重要,不管我們願不願意都將生活在其中。5G帶來極大量高頻的射頻輻射,我們生活的環境將被看不見的輻射霧霾完全滲透,它使人工智慧系統更強大、更自動化,影響力遍及我們生活的每個層面,並為無所不在的「物聯網」以及「擴增實境」提供基礎。隨著我們進入這個極端科技的新時代,數位革命的趨勢使我們從存在於自身和自然界中的人性價值和神聖層面分離了!人類和自然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然而,這些發展能滿足什麼真正的人類需求呢?地球真的需要變得「聰明」嗎?我們的健康,以及其他生物和生態環境的健康會受到不斷升級的電磁輻射的影響嗎?我們究竟該如何面對極端科技化造成的存在威脅?
在這本針對數位科技與意識演化之間的關係所進行的傑出研究中,作者傑瑞米•奈德勒以絕妙而博學的觀照帶著我們遨遊人類意識發展歷程,他闡述思想中關鍵且鮮少有人談論的重大改變,看見超越時代的實相!有關數位科技的新發展與各層面最重要的研究都在這裡,不僅指出時代發展趨勢與人類面臨挑戰的根本成因,並提供了解決之道!
作者簡介:
傑瑞米•納德勒 (Jeremy Naydler, PH.D.)
來自英國牛津,是一座美麗的BD花園的園丁。擁有神學和宗教研究博士學位,是哲學家、文化歷史學家。主要研究古代文化的宗教生活。他一直對意識史深感興趣,認為相較於現代以世俗為主的文化,研究對靈性世界更為開放的古老文化,對瞭解今日處境進而找到通往未來道路有著更的重大意義。他撰寫了幾本有關古代宗教生活和意識史的書,並且長期關注電子技術對人類內在生命的衝擊,以及人與自然關係。他是Temenos學院的成員,牛津大學、雷丁大學和英格蘭南安普敦大學的自由講師。《帶光給世界--為人類的未來奮鬥,5G,擴增實境和物聯網》是他的最新著作,其論文常發表於《新觀點》(New View)、《自我與社會》(Self and Society)和《復甦》(Resurgence)等雜誌。他被譽為當今英倫最饒富趣味、最具原創性也最發人深省的哲人。而他曾說魯道夫•史代納(Rudolf Steiner)是他的學思之路重要的靈感來源。
傑瑞米•納德勒的其他著作:
《歌德論科學》(Goethe on Science)(1996)
《宇宙殿堂:古埃及人的神聖經驗》(Temple of the Cosmos: The Ancient Egyptian Experience of the Sacred)(1996)
《金字塔文字中的薩滿教智慧:古埃及神秘傳統》(Shamanic Wisdom in the Pyramid Texts: The Mystical Tradition of Ancient Egypt)(2005)
《心靈園藝》(Soul Gardening)(2006)《古代世界的未來:意識史論文集》(The Future of the Ancient World: Essays on the History of Consciousness)(2009)
《園藝乃神聖的藝術》(Gardening as a Sacred Art)(2011)
《在機器的陰影中:電腦的史前史與意識演化》(In the Shadow of the Machine: The Prehistory of the Computer and the Evolution of Consciousness)(2018)
譯者簡介:
何修瑜 (前言、第一、二、三、五章和註釋)
最愛翻譯時的孤獨,並謹記翻譯家柴田元幸所說:「翻譯是一場注定失敗的戰爭,而我們的奮戰,就是盡量縮短比數差異。」近期譯作包括《法式愛情:法國人獻給全世界的熱情與浪漫》、《法蘭西全史》、《在風暴來臨之前:羅馬共和國殞落的開始》等書。
蔡宜璇 Usha (第四章)
宇宙織錦總編輯暨共同創辦人
章節試閱
推薦序一 嗜欲深者其天機淺*
王智弘
現代科技日新月異,人類生活的種種面向,在遭受到快速發展的新技術與用品的介入與衝擊的同時,幾乎沒有餘裕去思考與準備;無論是身心靈健康、思維模式、社會文化、價值、商業模式、犯罪型態、法律與教育等等各面向皆然。人類一波又一波地沉迷在新一代更高速更靈活的科技工具,漸漸地忘記了人自身才是主體,人的目的才是科技應該服務的對象。這其中當然也隱藏了改變與進步的嶄新契機。而這本反思科技的好書,是市面上僅見的從靈性角度來討論此一挑戰的作品。值得每個人細讀與深思。
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僅僅觀察著學生的樣貌,不必高深思想也知道科技正安靜卻無孔不入地侵蝕著人性。書中多次提到的科技使人陷入「虛假與分心的地獄」,正在快速剝奪學子深入思考、專注、品味知識的動機與能力。
現代人比起過去更加嚮往大自然,也更崇尚「手作」的價值;而弔詭的是這些卻成為渡假時的消費,作為在科技迷失的日常的彌補。
手機及網路、智慧家電、物聯網已經正式進入人類的生活,正如摩爾定律已經不再適用,科技替代人力、介入生活的程度正在以超乎想像的速度發生;表面上人工被科技機械替代,但卻不見人因此變得更快樂、生活更有品質。反倒是對科技的依賴與成癮,已經使人變得機械化、淺薄化甚至病態,無論外在或心理生活皆然。當AI科技正逐漸使得機器人更像人類的同時,真正的人類卻使自己越來越像機器人。
書中探討到穿戴式裝置與智慧型電器用品的發展趨勢,也針對電磁波對人的影響提出警告。對危險的察覺須回到人自身的真實感受,然而人類已經失去這種感受能力,並進入惡性循環,猶如溫水煮青蛙。現代人感官遲鈍已是常態,再加以機械替代的便利與依賴,人將更進一步將自身暴露在經濟與政治的控制之下;作者在書中提到,這股趨勢,對人類身心健康的傷害如此明顯,卻難以抵擋;難道不是某一種「力量」在背後運作使然?
在此也要呼籲,尤其是為人父母者,孩子感官的保護已然刻不容緩;面對未來更加嚴峻的科技威脅,人類必須具備更健全有力的身心能力,始有辦法抵禦之。
從生態的角度來看,這個全像式的宇宙是高度複構的;而啟蒙時代以來,人妄想以僅有的理性能力掌握之,卻只能是線性、片面或暫時性的理解。憑藉這些淺薄的理解,狂妄的人類自以為能操控、改變大自然,卻已將地球推向毀滅的懸崖邊。
莊子兩千年前已經提出警告,
「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
神生不定,道所不載,正好是現代人的處境。此刻人類需要進行思維系統的升級,一種真正的典範轉移。從本書作者所言,可以明白這個轉移正是從物質轉向靈性,從外在轉向自心。這才是唯一的出路。
史代納博士(Rudolf Steiner)提倡華德福教育與人智學運動,目標即是喚醒人類,明白自己乃是靈性的生命,而非物質隨機組合的東西。塵世是靈性生命的旅程,靈性才是生命的本體。
人的自我認同決定了自己是誰;假若物質主義誑惑了我們,讓我們以為愛與自由、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僅僅是化學作用的結果;試想這樣的自我認同會將人類帶往哪裡? 作者舉例,人類將智慧等同是計算機的運算能力,確實太過小看自己了。
佛陀在法華經中舉例,每個人都身懷無價寶珠而不自知,在滾滾紅塵中生死疲勞,馳逐不休。遺忘了圓滿自性,汲汲營營惶惶終日卻不識自己面目;何等可惜亦復可嘆?
史代納認為理性是人類靈性的展現,現代科學乃是來自人類理知心(intellectual soul)的偉大成就;然而卻不應停步於此,沉溺在物質幻覺之中;應更向深處學、往更高處研究,當能突破物質表象的限制,更接近宇宙萬物的真相。科學的本意乃是對真理的追求,源自於對自然的敬畏與對未知的開放。
尼采曾提出人類的精神三變,從「你應該」的駱駝,變成「我想要」的獅子;到承擔起自身生命責任,懷抱無窮可能性的「嬰兒」;這正如當今人類的處境。面對物質主義之沉重,人被科技所耽溺進而異化,這時須回歸本源,明白人性之提升與發揚才是科技的目的,重新贏回主體性與主動性;更進一步,展現如孩童一般之無限可能,真正地活出靈性生命獨一無二的光彩。
作為現代人,我們有責任認清自身生命的本質,並勇於扛起自由的重擔,活出屬於自己的真正的道德,不只為了自己,更是為了下一代,為了世界的永續;眼前的種種危機與挑戰,正是起身而行的契機。本書在此時問世,直截道出危機的根源,正是其時,彌足珍貴
是為序。
作者簡介
王智弘
慈心華德福高中教師
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博士
人智學教育基金會師資培訓導師
曾任慈心華德福學校校長、教務主任、教師會主席及國中部主任
專長:青少年發展、教育哲學、人智學理論基礎
*編按:「嗜欲深者天機淺」,語出自《莊子.大宗師》,原文是「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意指一個人如果深陷欲念之中,必然就缺少靈性與智慧,錯過人生中好的機緣與福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數位科技世界的人文反思
蔡偉鼎
筆者有位高中好友曾在其臉書上寫道:有一天他兒子有點認真地問他「留聲機是你的年代嗎?」,早先更還開玩笑地問他「你的年代塑膠發明了嗎?」,接著他話鋒一轉,跟臉友們評論起其兒子說「看來他把網路發明前就存在的人都歸於上古時代」。我的朋友是廿世紀七O年代出生的,而留聲機與塑膠則是十九世紀發明的產物,其時間相差甚遠,但在廿一世紀出生的世代眼中看來竟都宛如同一時代!
上述軼事的戲謔之言無疑道出了這群年輕世代的心聲。美國作家Marc Prensky曾在2001年將該世代稱為「數位原民」(digital natives),意指那群自一出生即沈浸在電腦、電玩與網路中的數位語言使用者,以對比於另一批更為年長的世代,亦即在長大後才開始學習這套新語言的「數位移民」(digital immigrants) 。造成這種世代隔閡的起因則就是那所謂的「數位革命」(digital revolution):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創辦人Nicholas Negroponte教授在1995年出版的《數位化存有》(Being Digital)中將這個革命性的變化描繪為「以位元(bit)取代原子(atom)」,並預示其將會創造出一種全新的全球社會結構。 數位革命所關涉到的絕不僅只是使用某種可有可無的新式科技裝置而已,它還涉及到那隨著使用該科技而產生的生活方式暨認知模式上的不可逆改變,也就是說,一旦革命成功之後,人類的生活環境就會被整個翻轉成另一番模樣。這樣一種嶄新的生活環境可統稱為「混合實境」(mixedreality),其除了原有的物理現實環境外,還加入了由純位元構成的「虛擬實境」(virtualreality)以及將數位資訊疊加到現實環境上的「擴增實境」(augmentedreality)。對於從小即生活在這個數位環境下的原始住民來說,自可悠遊於由原子與位元相互交涉構成的混合實境之數位環境裡,所以很難想像生活在革命發生前那個純由原子構成的機械類比世界時的情境。為了更充分描繪數位環境裡的世代差異現象,我們在此不妨再挪用美國科學哲學家Thomas Kuhn於其1962年出版之名著《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中的「典範轉移」(paradigmshift)概念來做補充:我們可簡單地將數位原民視為在數位革命中已完成典範轉移的網路使用者,故能在混合實境中如魚得水;數位移民則是那些在兩個典範間游移著、尚不能完全適應混合實境的人;至於那些根本無法適應新典範、卻又被迫生活在數位環境中的人們,我們則可稱之為「數位難民」(digitalrefugees)。
今日,一般人從早到晚一整天的日常生活幾乎已難脫離數位科技的介入,舉凡搜尋資訊、行程安排、健康管理、金融交易、人際互動、教育文化、休閒娛樂等等活動,均需要或多或少地借助於數位科技產品才能完成。正因為如此,相較於那些在數位環境中得心應手的數位原民,數位移民總是得忙手忙腳地學習使用不斷推陳出新的數位產品方才足以令自己勉強適應這個新環境,而數位難民則是面對這麼一個鋪天蓋地席捲而來的變化束手無策時,感到茫然與焦慮。不過,由於這個變化一方面是如此地全面,使得已融入其中的人們很容易忘記這個數位環境其實並非一蹴可幾,而是經歷數十年才慢慢演變出來的。另一方面,每當其出現新的變化時又是來去如此之迅速,導致身在其中的人們往往會輕易被其繽紛表象所惑,而看不清它背後的本質所在。所以,不論是數位原民、數位移民、還是數位難民,其實都很容易被這滂薄的數位洪流淹沒,而不知究竟身在何處。現若我們欲讓每個人皆能在這個變化萬千的數位技術世界裡各適其所,那麼就有迫切的需要去對這場數位革命之歷史有一整體概觀,以求能從中汲取出應對定向之方,並藉以建立安身立命之道。
有鑑於此,筆者每年都會在政大開設一門名為「生命價值與哲學思維」的核心通識課程,試圖在這門課裡向學生們介紹這場數位革命的歷史發展,促使這群數位原民能意識到其對人類社會所產生的影響,引導他們去探討數位科技對這個時代帶來什麼樣的挑戰,並且最終能對這個數位環境進行批判性的人文反思。畢竟,若吾人不察數位科技從何而來、不識其基本特徵,終將不知它會往哪裡去,更遑論該如何跟它周旋與共存。對數位科技的人文反思目前在台灣無疑仍還有待推廣,而其在表現形式上則可採取所謂的「批判思考」(criticalthinking)之模式。須特別一提的是,吾人不應將此種人文反思跟所謂的「數位人文」(digital humanities)相混淆。今日當人論及「數位人文」時,一般係泛指「以資訊科技輔助人文學研究的資料探索與分析,〔……〕在數位化的範式處理之後,觀察、擷取、分析、比較大量的資訊,揭示資訊中隱含的脈絡」。 簡單來說,就是將數位技術之應用範圍擴張到人文研究的領域。這種「人文數位化」的研究取徑在台灣學界方興未艾,是在國家型研究計畫的大力推動下從先期的「數位典藏」(digital archive)與「數位學習」(e-Learning)按部就班發展而來的。 然而,由於其過於著重在數位資訊之輸入暨檢索的應用功能面成果,而未能反思其將各式文物資訊數位化的局限性所在,以致其研究者們往往無法進一步去批判思考人類沉浸於數位環境所產生的諸多後續人文現象。因此之故,吾人實有必要從「對人文資料進行數位化處理」轉換到「對數位世界從事人文學研究」,或者說從「人文數位化」之路走向「數位人文化」之途。
在這條走向「數位人文化」之途中,我們將會觀察到其必然涉及數位科技與人性本質之間的辯證關係。這個辯證關係在此則不妨借用一個小故事來加以闡述。在20世紀末叱吒一時的芬蘭手機品牌諾基亞(Nokia),曾採用「連結人間」(Connecting People)這個廣告標語來體現該公司之「人性科技」(human technology)理念,台灣的廣告商則將後者衍繹成一個迄今仍舊琅琅上口的口號:「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從根本上來講,這個口號並沒有錯,因為科技確實是人類按其本性發展所創造出來的,況且吾人確實未見地球上其他物種能有此項成就。只不過我們還能從這個成功的廣告口號隱約察覺到其背後尚有一未被明言的暗示,亦即:其他(手機)公司的科技不夠人性化。這才是其真正切中當時一般大眾日常經驗之處。也就是說,正因為有很多電子科技產品使用起來不順手,總是要使用者去調整自己來適應這些產品的設計,所以人們才會迫切希望科技能順應人性、要求科技器物能符合人性的需求。我們也知道,後來諾基亞在廿一世紀初僅因低估了智慧型手機的市場需求而盡失先機,六年內就從全球市佔率約四成的龍頭企業淪落為市值只剩下不到一成的過氣公司,最後不得不將手機製造部門拱手賣給了微軟(Microsoft)公司。在這一整個兵敗如山倒的過程裡,諾基亞公司的營運乍看之下並沒有犯什麼錯,卻輸得一敗塗地,追根究底或可說是敗在它自己的手上,因其終究未能順應人性需求之變化來做調整,轉而恰恰成了其公司理念所批評的對象。透過這個小故事,我們所看到的不光是一家手機公司的興衰史,更是數位革命中一再重演的一齣輪迴戲碼:科技雖然始終來自於人性,但人性也屢屢臣服於科技。
當我們進一步去探究科技與人性間的辯證關係時,即可發現歷來總是存在兩派意見:樂觀派相信科技器物能協助人類改善大自然,創造出一個更美好的未來;悲觀派則認為科技器物會破壞大自然,最終對人類造成戕害,對科技有助於人類未來發展一事感到悲觀。這兩派在數位革命的歷史發展中,都各有其支持者,亦各自有其一套言之成理的論據。由於雙方對於科技與人性之本質的看法不盡相同,所以彼此間難以達成共識。在這兩派的論爭中,納德勒(Jeremy Naydler)的《帶光給世界--為人類未來奮鬥:5G、擴增實境與物聯網》(The Struggle for a Human Future: 5G, Augmented Reality, andthe Internet of Things)一書則可被歸類到悲觀派。從抽象理論面來說:納德勒是一方面循著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之「揠置」(Ge-stell)概念來理解科技的本質,認為科技會對人與自然的存有帶來威脅;另一方面則是承襲榮格(Carl Jung)的「靈性」(Spiritualität)概念,主張人應去追尋那超越物質性領域的靈性意義;他接著在觀察到數位科技器物所造成的四種嚴重後果——成癮、精神碎片化、棄實求虛、成為賽博格(Cyborg)*——之後,斷言數位革命最終會導致人類身、心、靈的沈淪,從而將人變成為李歐塔(Jean-François Lyotard)所說的「非人」(inhuman)。從實際批判面來說:納德勒認為目前正如火如荼發展中的數位科技(5G、擴增實境、物聯網)乃是在為一種「超人類主義」(transhumanism)鋪路,後者試圖通過科技來讓提升人類能力以超越其自然生命之限制,卻在同時也阻礙了人類存在的靈性面向發展。
我們這裏不妨再透過兩部電影來具體想像一下納德勒眼中的「超人類主義」及其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第一部是2008年在美國上演的漫威電影《鋼鐵人》(Iron man),劇中主角史塔克(Tony Stark)可謂是超人類的代表。這部電影的故事內容,相信很多讀者均已相當熟稔,在此就不多細述。這裡首先要強調的是,史塔克之所以能存活,是因讓小型核反應爐鑲嵌到其心臟處,但也從此成為了賽博格。其次,其所穿戴的裝甲動力服若要確實發揮出其超強威力來打擊犯罪,除了需依賴電腦的快速運算能力及小型核反應爐的強大動力之外,無疑還需要有5G以上無線傳輸速度、擴增實境功能的頭盔顯示器、能遠距遙控物件的物聯網才行。這些科技乍見之下似乎是價值中立的,到底是作善作惡則端賴於人心之決定,故吾人尚不能據以斷言其必然造成「非人」。
第二部電影則是1995年在美國上映的科幻動作片《捍衛機密》(Johnny Mnemonic),改編自美裔科幻小說家吉布森(William Gibson) 於1981年出版的同名短篇小說。其故事場景設定在2021年,描述一位利用移植於腦中的矽晶記憶體來走私機密資訊的快遞員強尼(Johnny),某次被委託運送其客戶從製藥公司偷來的某個世紀絕症「神經衰退症候群」(Nerve Attenuation Syndrome,簡稱NAS)之治療藥方而被日本黑幫追殺,並在一名經生化手術強化身體機能的女保鑣珍(Jane)之協助下屢次從黑幫成員及其委託的生化人殺手手中逃過一劫,最後則是經該製藥公司所屬之人工智慧(AI)及一隻動過神經機械手術之海軍退役海豚的幫助,終於破解了其腦中儲存資料的密碼,將NAS的資料取出並公諸於世。相較於《鋼鐵人》宣揚賽博格的光明面,這部電影中有兩個具有諷刺意味的情節特別能將賽博格的陰暗面清楚表現出來:一是,NAS的病因其實就是那些由人們使用之電子器物所逸出的、無所不在的電磁波;二是,影片中的生化人職業殺手係裝扮成傳道士之形象,並以「拯救」之名來擒殺目標。此二者整體暗喻在數位環境下所使用的科技器物固然能提升人的能力,卻同時也會讓人生理上生病,甚至扭曲或抹殺其靈性,以致於賽博格會在雙重意義上變成非人。
納德勒最終是訴諸華德福教育創始人史代納(Rudolf Steiner)的人智學(Anthroposophy)來作為解方,以期能把人從數位科技所造成的雙重非人中解救出來。人智學作為一種世界觀,背後有一套對人性本質的形上學預設。由於「是否採納該形上學預設」乃屬見仁見智之事,故此一解方不一定能夠被所有讀者接受。儘管如此,人智學在此基礎上所提供出來的觀看數位科技世界的角度,無疑能讓人去直接反思數位科技器物帶來的負面影響,故至少可供讀者從事人文反思時之參考。
我們今日有待思考的,仍是如何在不喪失人性的情況下去與數位科技共存。最後且讓筆者再以一個小故事作結,以對比兩種對數位科技之未來的想像類型。話說筆者曾有一次在東海大學文學院以「數位理性批判」為題做了一場演講,會後有位學生表達了其對未來數位科技發展的悲觀,尤其擔憂人工智慧將在未來取代、甚至支配人類。當時筆者提到,今日許多人對人工智慧的想像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大量好萊塢科幻電影的影響,故對機械的未來有一種無名恐懼。不過,其實尚有另一種比較樂觀的想像亦值得我們參考,那是來自許多數位原民跟數位移民小時候都有的共同記憶,也就是藤子・F・不二雄所繪的漫畫《哆啦A夢》。這兩種對未來人工智慧的想像類型無疑都會在可見的未來繼續引導著人們去思索如何在數位科技世界中安身立命。為了能在這茫然科技大海中找到一條令人心安理得之道,吾人無疑有必要重新去反思人性價值之所在,以其作為我們定向導航之明星。
作者簡介
蔡偉鼎
政治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德國慕尼黑大學哲學系博士
研究專長:當代德國哲學、藝術哲學、宗教哲學、網路哲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言
傑瑞米•納德勒 Jeremy Naydler
憶起我們真正是誰
數位革命往往超前其評論者。它一直求新求變,以更新、效能更好的發明讓我們眼花繚亂。我們發現無論今日流行什麼科技,明天它都會被更新、更有力甚至更誘人的科技取代。數位革命這種宛如海神普羅透斯(Proteus)般千變萬化的特色是它的本質之一,然而在不斷改變的外在表層形式之下,湧動著更深且更恆定的潮流。這些潮流正是數位革命真正的驅動力,但它們比最新型的智慧型手錶、耳機或虛擬助理益發隱密不明。
收錄於本書的五個篇章尤其關切隱藏在外顯的數位革命表象背後更隱晦的驅動力本質。數位革命的最新階段包含(除了其他項目之外)首次推出的5G、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的建立、所謂「智慧星球」(smart planet)的創造以及人類愈來愈頻繁使用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與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科技。然而,這些發展是一個更奧妙過程的表徵,我們應該加以關注。因為在每一種新科技的發明或升級允諾我們更多好處的同時,人類靈魂和我們居住的自然環境所必須承受的某種代價也隨之而來。
在西方智慧傳統中有一項反覆出現的主題,那就是人性中的自我遺忘,在如柏拉圖的著作、《赫密士文集》(Corpus Hermeticum)、波愛修斯(Boethius)的《哲學的慰藉》(The Consolation of Philosophy)以及我們將在第二章提到的諾斯替教派(Gnostic)的經文如〈珍珠讚美詩〉(Hymn of the Pearl)裡都可找到。這種自我遺忘就是忘卻我們靈性的起源,忘卻人類天性有一種超驗的源頭。通常我們所認為的那個自己,並不是我們的全部。這整體包括了一個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沒有意識到的靈性核心,然而它卻是我們存在的基礎,我們與它的關係是擁有真正快樂的祕訣。
西方和東方的傳統智慧不斷設法提醒人們意識到此一靈性核心,以便對抗從古至今所有人類文化往往遺忘和忽略其靈性來源的現象。今天的我們與過去文化的差異,在於不只為人類境況之一的健忘所苦,也極少注意設法喚醒我們回憶的智慧傳統。反之,當代文化的主要目標卻是朝向意識的轉移、碎裂和消散。數革命將這股潮流推向一個極端,以致於如果說我們有意設計出誘發分心和自我遺忘的此種傳統靈性一直努力想將我們從中救贖出來的科技,我們都幾乎不會作得比現在更徹底。這種現象已經導致許多人無法注意到,這些發展對於人類憶起全部的自己之所是這最基本任務的傷害性有多大。
但是科技不只引發分心和自我遺忘,它也是另一種事物的載體,對於人類福祉可能更加不利。
非人
在生命即將抵達盡頭時,後現代主義思想家李歐塔(Jean-François Lyotard)闡述了一個在我們生活的時代揮之不去的問題。它隱藏在人們的意識表層之下,因為大多數人都不善於表達,因此使這問題更具威脅性。李歐塔有足夠的敏感度能直入這問題的重要性,所以也能瞭解將之提升至意識層面的必要性。他闡述的提問如下:
要是對人類而言是「適合的」事物被非人(inhuman)所佔據,後果將會如何?註1
我們應該理解,所謂「非人」基本上是對人類有害的事物。李歐塔區隔出兩種「非人」──一種是社會、政治和經濟體系的非人。另一種是侵入並綁架靈魂的「極其隱蔽的」非人。註2比起前者,後者的暗中危害更甚,也正是這種非人,在我們與數位科技的關係變得更緊密之際對人類造成最大的危險,因為這種非人就是由科技帶給我們的。我們可以批判或不過問身處的社會、政治與經濟體系,但是人類容易受到非人影響的敏感性,卻使我們遭受更大的危險。這敏感性已經被徹底適應人類領域的數位科技走向所利用。數位科技演化的同時,它們已經適應人類的身體和靈魂,不但變得更小、更輕,也更強大有力。
第一台電腦大到我們必須站在它前面或在它周圍走動才能操作。桌上型電腦發明後,人們才有可能坐在電腦前做事,和電腦面對面。接著我們又能把電腦進口袋裡,現在有了智慧型手錶和眼鏡,我們還能把電腦穿戴在身上。在每一個階段,科技產品的介面和我們之間變得更「人性化」,但同時人們也以每天、每小時甚至是每分鐘的速度調整自己的內在以便和科技產品連結。因此當電腦塑造自己去符合人類的身體和靈魂時,人類的內在生命也緩慢但確實地朝向更大程度上的「電腦相容性」重塑──這過程影響了我們的語言、思考程序和日常習慣。在這逐漸演化而成的共生關係中,人與電腦愈來愈密不可分,也愈來愈依賴電腦。生物整合已經近在咫尺,它是合理的下一步。因此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張大眼睛看清楚,即便人類是數位科技產品的發明者、製造者和熱情的消費者,數位革命背後的驅動力不只是人類:「非人」也企圖在人類中被實現。
但是我們如何描述這如鬼魅般的非人特徵?人類一直有背離其天性的傾向。就前工業化的人性而言,其危險在於人類受困於尚未轉化的本能衝動與情慾,因而降低至動物或野獸的程度。我們可以說,如此就是淪落於人的層次之下,淪為次人類。在工業化與後工業化的時代,人性的主要危險則比較不在屈服於本能和情慾,而是順從於機器中冰冷的非人與無感、沒有同情心的演算法。這就是淪為非人。我們身上存在著次人類和非人這兩種傾向,兩者都會設法破壞我們實現真正人類潛能的可能性,但是今天我們必須特別對非人的危險加以防禦。它的目標是全面取代人類,而且假使我們無法使自己成為真正的人類,它一定能成功。我們必須意識到人類被非人事物殖民的可能性,並且徹底察覺非人造成威脅的嚴重性,有自覺地承擔起「以人的方式生活」的挑戰。
以人的方式生活
以人的方式生活是什麼意思呢?如果全部的自己之所是包含我們在大多數情況沒有意識到的靈性核心,那麼由此推論,以人的方式生活,必定要是更有意識的活著。對我們而言,這靈性核心是人類最深刻也最真誠的自我,我們有義務要加強這樣的感受,也因此應該設法認同此一在我們之內的靈性核心。這需要我們孜孜不倦地進行內在轉化,因而這些使我們遠離根本記憶的慾望、傾向和根深蒂固的思想習慣才能緩慢改變,變得能在內心與傳統智慧告訴我們的真正存在中心一致。將自己轉向並根植於我們生而為人的靈性核心的道德努力,也和我們思考品質的轉變有關。這種轉變是從依賴一個念頭到另一個念頭的目標導向、推論的思考模式,轉化為更注重靜止的價值,並開始接受沈思的行為。六世紀羅馬哲學家波愛修斯(Boethius)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畫面,在其中真理追尋者必須將他們遊走的意識彎曲成一個圓圈,並教導他們的靈魂「居住在這寶屋」的中間。他們在那裡將會發現一道比太陽光更明亮的光,從內在照亮他們的心智。註3
這「沈思的轉變」(contemplative turn)一直以來被視為靈性生活的基礎,但它和今日的我們特別相關。我們的科技是建立在邏輯分析、計算和解決問題的自動化之上;它本質上就是以推論和目標為導向:它們過度活躍,永遠以產出結果為目標。相較之下,沈思讓心智靜止:它不是目標導向,不能自動化,只能為了自己而活動。它使我們洞察事物的真正意義,而機器對此一無所知。深思冥想與富有想像力的圖像接壤,從而讓這些洞見能以強而有力的原型圖像從想像的世界中湧出。但同樣它們也能以像光線般的概念或直覺的形式出現,以較為全面的觀點啟迪一個問題或生命中的某個狀態。我們往往將沈思描述為打開內心的靈魂之眼(an inner eye of the soul)。它被稱為「心智之眼」(the mind’s eye)或「心靈的眼睛」(the eye of the heart),而藉由沈思,我們就能察覺實體眼睛看不見的東西。註4這更內在的認知來源不受思想與意見習性的限制,因此我們也能將它形容為需要開啟靈魂「內在的耳朵」,才能聽見良知的聲音。它能引導我們朝著什麼該做和什麼不該做的道德確信感前進,使我們獲得啟發行動的意念。
亞里斯多德主張,唯有將「這行動的源頭帶回」我們自身沈思的部分,也就是我們稱之為一個人內心的nous或「靈魂的智慧中心」,這個行動才真正屬於我們自己。註5一旦被帶回這源頭,我們的行動就完全自由,因為它是選自我們的中心而不是外圍。在西方傳統智慧中,對於某個行動的特性是否真正屬於人類,其定義的方式就是它是自由的,正因為它根植於這最初的源頭。在亞里斯多德、多瑪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和魯道夫‧史代納(Rudolf Steiner)的學說中皆反覆重申這重要的信條:如果將自由排除在外,我們就不能充分想像以人的方式活著的意思是什麼。自由是人類天性的精髓。註6這並不是說我們在每天時時刻刻都必須活出這精髓。絕非如此!但麻煩的是,因為數位科技往往使靈魂分散,它不能幫我們做到這一點,反而把我們引入一股黑暗的逆流,如果想將我們行動的源頭帶回內在核心,我們就必須時時為此奮鬥。
這回到核心的行動是真正自由的前提。我們不能輕而易舉獲得真正的自由,它必須由我們努力爭取。為了變成自由的人,我們一定要作出前文述及的內在轉變,為此我們要以發自最深的內在源頭、清晰構思的目標,穿透日常的自我與其幻想、執念與慾望。基督教神祕主義中稱此內在工作叫theosis,也就是「神化」。註7另一個描述它的字詞是由義大利詩人但丁發明,他稱其為超越人類(trasumanare)。註8「超越人類」這個字清楚表達出人類最核心的奮鬥,必須是戰勝自己,如此才能超越活在我們之所是的表面「僅僅是人類」的生活。今天,「超越人類」卻是一個企圖以科技「強化」人類的唯物論意識形態,這是我們時代的特徵。當代的「超人主義者」(transhumanist)無法理解,唯有以超驗(transcendent)為基礎,才能超越「僅僅是人類」的狀態,這需要致力於靈魂的工作,而靈魂的工作又必須藉由回到圓心靜止點的靈性訓練才能維持下去。
做為主導數位革命最有影響力的意識形態之一,當代的超人主義運動已經向我們展示數位革命將從我們身上索取的代價。這代價就是我們失去了知道靈性生活的意義與目的的能力,甚至還失去了瞭解智慧傳統所使用語言的能力。最終,在集體遺忘何謂實現更深刻的人類潛能的同時,我們將失去人性,屈服於非人。
自然界的內在
數位革命也向自然界索取代價,它使自然環境淪為人工產生的複雜電磁場混和物。其結果不只是人類,一切活生生的有機體暴露在遠超過自然背景輻射值的電磁輻射量之下。註9如果以為這對有機體和有機體生存的生態系統沒有任何負面影響,就太不明智了。有愈來愈多研究顯示,許多生物都對電磁場非常敏感,使這些生物愈來愈暴露在電磁場,確實有可茲證明的負面影響。註10最起碼,我們可以恰當地把李歐塔原本提出的問題延伸到自然界,如此問道:
要是對自然界而言是「適合的」地方被對自然界有害的事物所佔據,後果將會如何?要是生物生存的世界被一股對生命有害的力量滲透,後果將會如何?
我們將會在第三章和第四章讀到,5G首次登場是以整個地球受到射頻覆蓋總量進一步大幅增加為前提。5G將有助於我們建立全球「電子生態系統」(electronic ecosystem),它除了能滿足科技慾望和城市人生活在「智慧家庭」(smart homes)中的渴望,它也更能監視與控制自然生態系統與生物。5G需要將電子生態系統嵌入這些自然生態系統,以便創造一個「智慧星球」。
西方智慧傳統長久以來認為自然界有兩個層面:可見的與不可見的,或表明與非表明的。註11我們感知到的周遭物理形體來自於非感知的創造與構成的力量,如果我們要理解事物的整體,就必須考慮到後者。這些力量帶有生命的活力,正如同電磁輻射毫無疑問妨礙生命的活力。今天我們面臨的挑戰之一,就是克服我們對這些細膩生命力的集體去增感(de-sensitization)作用。邁向這目標的一個步驟,就是使自己脫離對自然界採取主導的功利主義態度,也就是以收集資料與分析,並且永遠尋求實用結果為首要目的,卻拒絕自然界的內在,正如拒絕靈魂生命(soul-life)的內在。人類需要不同的意識──更有包容性、更開放與更有同理心。針對這種不同的意識,歌德建議:
我們必須全神貫注,專注於「聆聽大自然」(listening to nature)這一任務,在無意間聽到大自然進程的祕密。註12
只要我們能注意傾聽,所有生物都會提及其源頭的超驗靈性智慧。註13通往與神合一的神祕道路,長久以來被理解為引導我們從對天地萬物充滿關愛的沈思,通往對這更偉大的靈性智慧的沈思;萬事萬物從中而生,而他們也和我們人類一樣,最終要依賴這靈性智慧。註14對人類而言,遺忘或忽視自然與神性的關係的缺失就好像遺忘我們與內在靈性智慧的關係一樣嚴重。以基督教的用語來說,同樣的宇宙法則既存在於自然界、也存在於人類靈魂之中。
當代的狀況,使得這種觀點很難得到其應有的重視。非人的侵入,讓功利主義的心智從曾經束縛它的道德與靈性中掙脫出來。但是隨著急速成長的電子工業以及打造「智慧星球」的慾望,一股對自然有害的力量滲入自然界的核心。這些發展使得自然界容易受到逐漸增強的科技化傷害,例子之一就是以電腦程式製造出全新的合成有機物。註15另一個例子是以遙控機器蜜蜂取代數量漸減的活蜜蜂(見第四章)。此種介入只是重新設計這世界的龐大野心計畫的開端,以便滿足與其靈性根源失去所有連結的無情科技意識。這種意識無感於生命的神聖,也無感於人類對自然界的靈性責任。
在這些責任中,最重要的是知道事物內在的真理。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中,唯有人類有進入另一個生物天性的無私可能性,同時不設法為了我們自身目的去利用或剝削牠們。也唯有我們能以想像力和同理心進入另一個生命,並藉由打開理智或心靈的內在之眼,就有可能看見真實的他者。如果我們能時常練習,就有助於打造一個「靈性生態系統」(spiritual ecosystem),藉此平衡目前正在創建中的致命「電子生態系統」,因為我們的認知方法能賦予世界正面且振奮人心的事物。它可以是一項啟發性的行動,把我們有意識認可其神聖基礎的禮物送給自然界(見第五章)。人類和自然界密不可分。為人類未來奮戰同時也是為自然界未來而戰。正如我們依賴自然界才能生存,自然界也依賴我們的認知與聯繫,藉此我們或許能將靈性之光帶到世界上。
本書既試圖凸顯我們此刻正面臨的關鍵性挑戰,同時也指出我們可以正面回應挑戰的方法。讀者在閱讀時不需要按照章節順序閱讀,每篇都能獨立成章。然而我也盡可能將它們修訂、更新並融合成為具有一致性的一本書。我希望在整體閱讀後,這些篇章能鼓舞讀者以德國詩人里爾克(Rilke)斬釘截鐵的精神,重新致力於今日迫切需要的內在工作:
生命中最美妙之事對我來說,依舊是某些原始粗野的干預,甚至公然的違背都能成為在我們心中建立新秩序的契機。註16
推薦序一 嗜欲深者其天機淺*
王智弘
現代科技日新月異,人類生活的種種面向,在遭受到快速發展的新技術與用品的介入與衝擊的同時,幾乎沒有餘裕去思考與準備;無論是身心靈健康、思維模式、社會文化、價值、商業模式、犯罪型態、法律與教育等等各面向皆然。人類一波又一波地沉迷在新一代更高速更靈活的科技工具,漸漸地忘記了人自身才是主體,人的目的才是科技應該服務的對象。這其中當然也隱藏了改變與進步的嶄新契機。而這本反思科技的好書,是市面上僅見的從靈性角度來討論此一挑戰的作品。值得每個人細讀與深思。
身為一名教育工作...
目錄
推薦序 嗜欲深者其天機淺 / 王智弘 ............................. vii
《居禮夫人:放射永恆》隨想 / 陳立山 .............. xi
探尋人類與數位科技發展之道 / 陳加忠 ............ xv
對數位技術世界的人文反思/ 蔡偉鼎 ............................ xxi
前言 ........................................................................ 1
憶起我們真正是誰1/非人3
以人的方式生活5/自然界的內在7
第一章 科技和靈魂 .............................................. 11
此在11/成癮16/精神碎片化19/捨棄真實追求虛擬24
成為賽博格(半機械人)28/救贖的力量32
第二章 尋找永恆的珍珠 ....................................... 37
物質時代37/〈珍珠讚美詩〉40/出離之夢42
不屬於我們的內在世界46/宇宙作用力49
把身體當成機器51/否定靈魂與靈性54/不確定的結果56
第三章 穿戴式電腦的出現 ................................... 63
智慧型手錶63/智慧型眼鏡66/物聯網72/空氣電化76
奇異點80/我們面臨的挑戰84
第四章 5G:多重襲擊 .......................................... 87
5G 來自外太空87/陸上 5G 網絡92/首當其衝的昆蟲95
人類的下一步99/政府和業界的不可靠保證101
徹底入侵的途徑104/創建全球電子腦109/遮住光的帷幕110
第五章 把光帶給世界:最重要的人類使命................ 113
數位革命是否已經失控?113/電磁學與光114
智慧與人工智慧119/恢復光與思考的關係123
光:通往乙太的橋樑127/回到思想的家131/把光帶入世界134
註釋137/資料來源155/參考書目159/索引177
編輯跋 寫在書後190
推薦序 嗜欲深者其天機淺 / 王智弘 ............................. vii
《居禮夫人:放射永恆》隨想 / 陳立山 .............. xi
探尋人類與數位科技發展之道 / 陳加忠 ............ xv
對數位技術世界的人文反思/ 蔡偉鼎 ............................ xxi
前言 ........................................................................ 1
憶起我們真正是誰1/非人3
以人的方式生活5/自然界的內在7
第一章 科技和靈魂 .............................................. 11
此在1...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