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普及性著作,文筆淺白,適合中學生。本書把中華歷史溯源至一萬年前陶器發明的時代,用不少篇幅寫夏朝之前的歷史。
簡單樸實的陶器對先民有多大的價值?
女人當家做主的時代是什麼樣子?
古時候的人吃什麼樣的食物?
全書描繪了中華文明發展歷程的各方面,包括政治制度、思想、社會生活等,力圖告訴我們中國如何走到現代。
作者簡介:
作者
郭志坤
著名出版家,歷史學家,首屆上海出版人金獎、全國百佳出版工作者稱號獲得者,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曾策劃「中國斷代史系列」,主編《細講中國歷史叢書》,著有《秦始皇大傳》《隋煬帝大傳》《荀子評傳》《先秦諸子宣傳思想論稿》等,長期致力於中國古代歷史的研究和歷史學的普及工作。
陳雪良
歷史學家,副編審,致力於通俗歷史著作的寫作和歷史學的普及工作,著有《中國遠古文明之謎》《中華傳統美德》《司馬遷人格論》《細講中國歷史·春秋史》等。
作者序
序
歷史序曲
這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我們,中華兒女,世代生息在這片土地上。
它位於歐亞大陸的東方,西部有帕米爾高原,西南有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有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西北有阿爾泰山,北部有戈壁沙漠,東北有興安嶺和長白山,東面和東南則為海洋所環抱。大山、大海、大戈壁,把這塊被稱為中華古土的大地組建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
在這地理單元內部,有東流萬里的大江、大河,有沃野千里。
在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1.45億年前,曾經盛開過地球上最早的花朵——「中華古果」。當這「最早的花朵」綻放在美國權威的《科學》雜誌的封面上時,整個世界都為之驚歎!
在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1.3億年前,曾經活躍着角龍家族的早期代表——「遼寧角龍」。當「中國龍」的圖像在同樣權威的英國《自然》雜誌上露面時,地球上早期生物演化的奧祕也隨之「浮出水面」了。
盤古開天闢地的神話故事是美麗的,它比西方世界的創世說更美麗。神話故事向我們展示的是這樣一個曠世大英雄:當時宇宙一片混沌,沒有天,也沒有地。盤古為了開天闢地,辛勞了整整一輩子。在告別生命的最後一刻,盤古許下了一個宏大的心願:願呼氣成風雲,願聲音為雷霆,願耳目為日月,願肢體為五嶽,願血液為江河,願筋脈為地脈,願肌肉為田土,願鬚髮為星辰,願皮毛為草木,願齒骨為金石,願骨髓為珠玉,願汗流為雨澤,願……願……願……這是一個多麼美麗的神話!盤古開天闢地的精神,盤古死後獻出自己一切的精神,不正是我們民族惟妙惟肖的精神映象嗎?
在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早就有人類棲息、居處、繁衍。淮南八公山發現的一顆古人類牙齒化石以鐵一般的事實告訴人們,這裏的人類發展史至少有300萬—350萬年之久,與非洲大陸的早期人類發展進程大致上並駕齊驅。我們可以毫無愧色地說:中華大地是人類起源的搖籃之一。
原始人邁出的每一步,都是十分艱辛的。他們取得在現代人看來似乎是微不足道的進步,都要作出巨大的努力。從最原始的「八公山人」,到懂得使用和製作粗石器的長江流域的「巫山人」、雲貴高原上的「元謀人」,時間整整流淌過了100多萬年。
從「元謀人」到「北京人」,時間又流淌了100多萬年。在這漫長的歷史階段,神州大地發生了哪些具體的變化,我們的遠古祖先又是怎樣奮鬥生存下來的,儘管現在還說不太清楚,但是,從「北京人」身上,我們看到了遠遠超越於他們前代祖先的地方。
「北京人」的體質結構已經完全具備了人的基本特徵。與現代人比起來,身材要矮些,面部較現代人稍短而向前伸出,前額低平,不像現代人那樣隆起。牙齒比現代人粗大。腦容量比類人猿大了一倍以上。由於勞動,上肢骨發展飛快,已經與現代人相近。也可以說,「北京人」已經有了自己的「手」。
「北京人」的最大成就是火的使用。他們可以說是神話傳說中「燧人氏」的真正原型。走進當年「北京人」居住的洞穴,最醒目的是厚達幾十厘米到幾米的草木燃燒後遺存下來的灰燼層。呵!這該是多少代「北京人」使用火積澱下的塵埃啊!透過這厚厚的灰燼層,我們似乎看到了當年人們生活的一個個鮮活的畫面:白天,一些「北京人」忙着把一綑綑曬乾的枯草和樹木枝條拉進洞中。晚上,天黑下來,氣溫也驟然下降,「北京人」們就在洞中燃起一堆堆篝火。這樣既可驅趕來襲的野獸,又可暖和身子。同時,「北京人」的豐盛晚餐也就開始了。植物的果實或根莖,分給大家享用。捕獲到的牛、羚羊和野鹿,用石刀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塊狀,放在火上烤着吃。這些都有被燒烤的石器上滿佈着的龜裂紋和燒過而有裂紋的鹿角為證。渴了,就將獸血倒在植物的果殼或其他天然盛器裏喝起來,這就叫「茹毛飲血」。
從「北京人」,到生活在同一地域的「山頂洞人」,時間之河又靜靜地流淌了大約50多萬年。
大約距今1.8萬年前,曾經長期作為「北京人」家園的北京周口店地區,自然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來從龍骨山下流過的那條河流,雖然仍舊存在,但水勢小了,變成了一條孱弱的小溪,到了冬天,常會出現乾涸現象。以前曾是湖泊或沼澤的地方,變成了一處處小水塘,水塘裏生長着青魚等淡水魚類。平原上出現了乾旱多沙的地區,時常可以看到鴕鳥在那裏昂首闊步。龍骨山上的樹木稀疏了,但不太遠處還生長着森林,斑鹿、麅子、野豬出沒在森林之中。山下遼闊的草地上,奔馳着野馬、羚羊、野兔。生活在周口店龍骨山的山頂洞中的「山頂洞人」,他們並沒有被變得相對惡劣的氣候條件所嚇倒。他們用更為精緻的石器、弓箭,獵取了比他們的前輩更為豐盛的食物。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他們以開放的姿態走向了異地他鄉,生活的地域和人生的眼界大大開闊了。在山頂洞中,發現有海蚶、厚殼蚌和赤鐵礦石。海蚶產於東海和南海之中,厚殼蚌產於黃河以南,赤鐵礦石產於距周口店約300里的宣龍地區。「山頂洞人」的神通廣大,真讓人難以想象。在沒有任何交通工具的情況下,他們能步行到數百里乃至千里之外,應該說是個奇跡。
「山頂洞人」有着一個美好的「家」。這是一座分為上、下、地下的「三層樓」。上層是他們日常生活、棲息的地方。下室是他們的墓葬之處。最下是他們的冬暖夏涼的天然貯藏室。在山頂洞中,發現有一枚相當精緻的骨針。針體光滑,可以想見是用過無數次的縫紉工具。這時的原始人,已懂得了羞澀和美觀,懂得了用衣服來蔽體。他們把樹皮、樹葉、獸皮,用犀利的骨針縫製成一件件形態各異的衣服,從而結束了幾百萬年赤身裸體的生活。這在人類發展史上無疑是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
從300萬年前的「八公山人」,到1.8萬年前的「山頂洞人」,我們的遠古祖先已經艱難地走過了至今為止歷史的99.99%以上的行程。這個行程是緩慢的,曲折而艱辛,同時也是極為偉大的。當「山頂洞人」的脖子上掛上叮當作響的獸骨項鏈的時候,他們的飽經風霜的臉上一定是綻放着充滿自信和自豪的燦爛的笑容。抬頭遠望,人類文明的曙光已經依稀可見了。
再過些時候,到距今一萬年時,這裏的人們將是怎樣的呢?我們要跟大家一起巡視的就是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的人們近萬年來走過的艱難而又輝煌的歷程。
序
歷史序曲
這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我們,中華兒女,世代生息在這片土地上。
它位於歐亞大陸的東方,西部有帕米爾高原,西南有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有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西北有阿爾泰山,北部有戈壁沙漠,東北有興安嶺和長白山,東面和東南則為海洋所環抱。大山、大海、大戈壁,把這塊被稱為中華古土的大地組建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
在這地理單元內部,有東流萬里的大江、大河,有沃野千里。
在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1.45億年前,曾經盛開過地球上最早的花朵——「中華古果」。當這「最早的花朵」綻放在美國權威的《科學...
目錄
目錄
歷史序曲
第一卷陶鑄文明
華夏第一「陶」
製陶源起的猜想
殉陶者甯封子
陶中乾坤
女媧摶黃土造「人」
鸛、魚、斧組合中的寓意
「四個太陽」
「圓」的世界
傳說中的陶神
第二卷原始村落
走出洞穴去!
半地穴
民居,在地平線上升起
「高干欄式」建築
榫卯的發明
大地灣的「混凝土」
門·門坎·窄門洞
匏形釜
以土為床
村落有多大
村落構架
部落生活掠影
第三卷女人天下
8000年前的「中華老祖母」
知母不知父
裏裏外外一把手
豐乳肥臀的女裸像
孤寂的單人葬
和合之美
女性首領的尊嚴
厚葬的小女孩
人母和地母
第四卷人體包裝
留在陶器上的織品印痕
精緻的紡輪
原始的「腰織機」
絲綢的源頭
無領無袖的「貫頭衣」
「衣」與「裳」
帽·鞋·靴
髮笄和梳子
愛美的天性
第五卷農耕初始
「南稻北粟」
稻的人工育種
北方的粟和稷
「高高」的紅高粱
「圃」中天地
神農氏
手握耒耜的神農
耦耕
犁耕初始
陶倉·地窖·石磨
精緻的石鐮
第六卷六畜興旺
「畜圈」與畜舍
豬為六畜之首
狗為人類最早朋友
「金雞報曉」
「羊大為美」
牛和「犧牲」
馭馬助獵
馴化的代價
最古老的烹調師
別在腰際的餐匙
餐叉的故鄉
第七卷慎終追遠
人死為「鬼」
「陰陽溝」
「魂歸西天」
「古不墓祭」和「殺牲獻祭」
「甕中精靈」
龜靈崇拜
占卜習俗
神聖的祭壇
「黃土之神」
第八卷氏族變遷
大坑套小坑的墓葬
家庭裂變
男耕女織
夫妻合葬墓
最早的殉夫者
陶且
酒事之盛
「六畜」之外
井的開掘
封土為「墳」
「亂葬坑」內的屍骨
第九卷城市雛形
「中華第一城」
夯土城牆
土坯磚
牆基冤魂
城市規劃
「日中為市」
最早的貨幣
第十卷東西南北
「東西」
有客自閩南來
北首嶺的榧螺
「海貝之路」
良渚玉石何處來
「高高在上」的卡若文化
流落大草原的「和田玉」
第十一卷藝術人生
勞動器具的美化
造物的形似和神似
變異的紋飾
舞姿婀娜
馬馬巖崖畫
七音齊備的賈湖骨笛
磬聲陣陣
彩陶腰鼓
第十二卷文字濫觴
結繩記事
積石記事和「記事樁」
最原始的刻符龜甲
畫在懸崖上的圖文
器形與造字
從陶符到陶文
人類的自名——「人」
第十三卷中華神龍
圖騰
龍的「九似」
龍師龍名的部落
最古的飛龍圖案
玉豬龍
用黃土夯築的巨龍
「人騎龍」蚌塑
彩繪龍盤
第十四卷人文始祖
雷神的兒子
為和平而戰
各族共祖
巡視四方
播撒「人文」
「黃帝四面」
子孫萬萬代
第十五卷五帝一脈
黃帝子孫
「靜淵有謀」的顓頊
「修身而天下服」的高辛
「曆象日月」的堯
堯舜禪讓
大孝子舜
大禹治水
禹鑄九鼎
第十六卷「三代」時勢
開創新局面的「啟」
征討有扈氏
少康中興
暴虐夏桀
何處是「夏墟」
神祕的「樓蘭美女」
三星堆的黃金手杖
「東方特洛伊」
殷「革」夏「命」
帝太甲悔過自責
盤庚遷殷
武丁復興
司母戊鼎
甲骨文中的殷史
暴君紂王
武王伐紂
周公制禮作樂
「學在官府」
召公棠下決獄
周初大分封
「無逸」之訓
楚的崛起
厲王弭謗
「始勤後怠」的周宣王
烽火戲諸侯
第十七卷大國爭霸
平王東遷
鄭莊公「小霸」
齊魯長勺之戰
齊桓公用管仲為相
管仲改革齊政
秦晉之好
宋襄公的「仁義」
晉文公稱霸
秦穆公霸西戎
楚莊王問鼎中原
魯宣公「初稅畝」
向戌弭兵
子產「鑄刑鼎」
伍子胥「十年歸報楚王仇」
勾踐臥薪嘗膽
第十八卷儒墨顯學
「學術下移」
文士「蜂出並作」
學無常師的孔丘
首創私學
孔門「十賢」和弟子三千
孔子嚴斥賴學的人
文化尋根苦旅
「孔子之謂集大成者」
「平民聖人」墨翟
反戰宣言《非攻》
強本節用的「兼愛」之路
第十九卷戰國史詩
三家分晉
田氏代齊
魏文侯改革圖強
西門豹治鄴
公仲連促趙侯改革
楚國吳起變法
致力「俗之一改」的屈原
申不害「修術行道」
商鞅變法
諸侯國先後稱王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西帝和東帝
合縱與連橫
第二十卷百家爭鳴
布衣士成王侯師
禮遇智者的旋風
養士之風
稷下學宮和稷下先生
「儒分為八」
曾子學派:孔門後學的主流
以孔子繼承人自居的孟軻
主張「君子必辯」的荀子
「墨離為三」
巨子制度
莊子的「逍遙遊」
楊朱的「為我」學說
首席名辯公孫龍
熔法術勢於一爐的韓非
「大出諸子之右」的呂學
「天下定於一」的呼喊
第二十一卷大秦帝國
「始皇帝」
建興安運河
開鑿「五尺道」
重設九原郡
修築萬里長城
「三公」、「九卿」制
廢分封,置郡縣
為吏資格
「事皆決於法」
「使黔首自實田」
重農而不輕商
統一貨幣
統一度量衡
統一文字
條條大道通「咸陽」
焚書坑儒
建阿房宮和驪山墓
第二十二卷楚漢之爭
「始皇帝死而地分」
大澤鄉的烽火
「裂地稱王」勢力泛起
劉項薛城之會
鉅鹿之戰
項羽新安坑降卒
「約法三章」
鴻門宴
項羽分封十八王
劉邦率軍入漢
「蕭何月下追韓信」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垓下之戰
第二十三卷漢家氣象
由「漢王」到「漢皇」
劉邦的「五湖四海」
巧除韓信
叔孫通定朝儀
文帝躬行「節儉」
巨犁時代
「授牛安民」
小農的汪洋大海
張騫與「絲綢之路」
昭君出塞
歷史的認同:我是中國人!
一日三餐
主食三種:飯、粥、餅
豆製品
蔬食和肉食
肉食敬老
群庶崇飲
「峨冠博帶」貴族裝
內衣:襯衫和汗衫
開襠和彌襠
平民的短打服
小康民宅:一堂二室
席地而坐
床、榻、几
條條道路通長安
牛車和馬車
「木牛流馬」獨輪車
大風歌
「不棄糟糠」
立「熹平石經」
不讓「白首空歸」
「自衒鬻」氣概
尚武與習文並重
蔡倫造紙
張衡發明地動儀
漢字:中國「第五大發明」
第二十四卷漢武雄風
16歲的少年帝王
「舉賢良」
「異人並出」的氣象
尊崇儒學
「內多欲而外施仁義」
以法輔德
任用酷吏打擊豪猾
鹽鐵官營
瓠子負薪
「衞青奮於奴僕」
「匈奴未滅,無以家為」
蘇武牧羊
張騫「鑿空」
漢、烏、匈「三方和親」
漢武帝「罪己富民」
第二十五卷英雄時代
黃巾起義
長安街頭的歌謠
曹操起兵
「挾天子以令諸侯」
割據江東的孫策
煮酒論英雄
官渡之戰
曹操身邊的「四大謀士」
三顧茅廬
隆中對
張飛長阪揚威
英雄際會:孫劉聯盟
赤壁大戰
劉備取益州
曹劉爭漢中
「一身都是膽」的趙子龍
曹操三下「求賢令」
關羽敗走麥城
曹操「決不稱帝」
劉備殞身白帝城
諸葛亮「七擒七縱」
揮淚斬馬謖
海峽兩岸的交往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
「扶不起的阿斗」
司馬昭之心
第二十六卷文化融合
世族特權
石崇王愷鬥富
司馬炎三臨辟雍
「竹林七賢」
葛洪家族修仙傳道
佛教東來
胡華雜處
「漢氏之甥」劉淵
「王與馬共天下」
一代書聖王羲之
石勒讀《漢書》
慕容氏收容「流人」
苻堅與王猛
「夷狄應和」
儒、法、佛並舉的姚興
寒族皇帝劉裕
親授經籍的蕭衍
范縝著《神滅論》
祖沖之精求圓周率
魏孝文帝的改革
宇文泰創立府兵制
北周武帝滅佛
第二十七卷短暫隋代
隋文帝一統天下
隋初「二聖」
「三省六部」制度
改變「十羊九牧」局面
制定《開皇律》
「大索貌閱」
「朝野屬望」的楊廣
營建東都
督修圖書館
開鑿南北大運河
創置科舉制
煬帝之死
第二十八卷大唐盛世
唐王朝的建立
唐高祖「撥亂反正」
「開元通寶」
玄武門之變
「官在得人,不在員多」
太宗與魏徵
唐太宗嚴懲「貪腐人」
「貞觀之治」
玄奘西天取經
日本「遣唐使」來華
文成公主入藏
唐高宗的「貞觀遺風」
武則天執政
「開元之治」
鑒真東渡
「科聖」一行和尚
「史聖」劉知幾
「醫聖」孫思邈
「畫聖」吳道子
「詩仙」李白
「詩聖」杜甫
「萬國都會」
大唐境內的外國人
一份外來文明的清單
「胡風」勁吹
文化人崇「異」
晚年唐玄宗
唐玄宗和楊貴妃
安史之亂
馬嵬驛之變
郭子儀擊鼓退敵
唐與回紇的和戰
兩稅法的推行
「二王八司馬」事件
牛李黨爭
唐武宗滅佛
黃巢大起義
第二十九卷兩宋格局
吳越王錢镠
詞壇才子李後主
陳橋兵變
「一切照舊」
杯酒釋兵權
趙普的「方鎮三策」
「宰相須用讀書人」
「儒將」曹彬
「半部《論語》治天下」
呂端「大事不糊塗」
范仲淹與慶曆新政
「包青天」
從死刑犯到樞密使的狄青
宋、遼、夏「三國鼎立」
諫官歐陽修
王安石變法
「宋學」
荊公新學
蘇氏父子創立「蜀學」
「洛學」的興起
張載與「關學」
宋、金、夏的新「三國鼎立」
為岳飛昭雪
南宋孝宗時的「百家爭鳴」
「東南三賢」
陸九淵的「心學」
永康學派和永嘉學派
「中興四大詩人」
書院的勃興
程門立雪
「朱張會講」
「鵝湖之會」
朱熹訪陳亮於「五峰」
辛陳「鵝湖之會」
商業大都市的勃興
中國最早的商標
「鬼市子」
宋人的夜生活
「團行」和行首
北宋的「交子」
南宋的「見錢關子」
指南針的發明
畢昇發明活字印刷
火藥與火器
第三十卷百年蒙元
成吉思汗統一漠北
大蒙古國
蒙古大汗和耶律楚材
大劄撒
忽必烈建元「中統」
國師八思巴
「帝中國當行中國事」
《大學衍義》獲獎五萬貫
大元帝國的建立
把人分「四等」
伯顏被逐
民族融合的大趨勢
修「三史」議「正統」
馬可·波羅來華
元曲
「漆黑」的元末吏治
第三十一卷專制皇權
朱元璋崛起
浙東文人和禮賢館
明王朝的建立
丞相制的取消
胡、藍大獄
明太祖訓子
錦衣衞
明太祖大興文字獄
靖難之役
方孝孺案和「瓜蔓抄」
「東廠」的創立
遷都北京
鄭和下西洋
編修《永樂大典》
仁宣之治
大宦官王振專權
于謙和「北京保衞戰」
「宦官更酷烈」
嚴嵩攬權
戚繼光抗倭
「海青天」
張居正改革
「古代中國的百科全書」
利瑪竇來華
東林黨人
宦官魏忠賢
闖王李自成
第三十二卷帝國末路
清帝國的建立
駭人聽聞的大屠殺
「剃髮」弊政
順治帝親會達賴五世
鄭成功收復台灣
「乾綱獨斷」的君權
《明史》案
《南山集》案
康熙設「千叟宴」
雍正朝的呂留良案
「文網更密」的乾隆朝
狂士、狂生和狂官
「大廈似傾燈將盡」
廣開科舉
桎梏人心的八股文
劣生鬧場案
房考官納賄案
「貪污之王」和珅
閉關鎖國
馬嘎爾尼祝壽使團
罪惡的鴉片貿易
林則徐召對禁煙
虎門銷煙
英國發動鴉片戰爭
三元里的抗英鬥爭
全無鬥志的清軍
《南京條約》
第三十三卷振興中華
「倡異端之言」的李贄
「引進西學」的徐光啟
中國最早的「人權宣言」
「採訪夷情」的林則徐
「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魏源
「天國」之夢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洋務派
中日甲午戰爭
「百日維新」
聲勢浩大的義和團運動
改良?革命?
「革命軍馬前卒」
為「振興中華」而奮鬥
帝制的終結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開天闢地的大事變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忻口會戰中的國共攜手
跳出歷史的「周期律」
兩個「十一」
後記
目錄
歷史序曲
第一卷陶鑄文明
華夏第一「陶」
製陶源起的猜想
殉陶者甯封子
陶中乾坤
女媧摶黃土造「人」
鸛、魚、斧組合中的寓意
「四個太陽」
「圓」的世界
傳說中的陶神
第二卷原始村落
走出洞穴去!
半地穴
民居,在地平線上升起
「高干欄式」建築
榫卯的發明
大地灣的「混凝土」
門·門坎·窄門洞
匏形釜
以土為床
村落有多大
村落構架
部落生活掠影
第三卷女人天下
8000年前的「中華老祖母」
知母不知父
裏裏外外一把手
豐乳肥臀的女裸像
孤寂的單人葬
和合之美
女性首領的尊嚴
厚葬的小女孩
人母和地母
第四卷人體包裝
留在陶器上的...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