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承接《香港文學大系一九一九——一九四九兒童文學卷》的編選體例,集中選錄一九五○年至一九六九年間的香港兒童文學原創作品,題材、形式多樣化,並且具有強烈的本土色彩。包括童話、故事、小說、散文、詩與兒歌、劇本、漫畫等。既有當時廣受兒童讀者歡迎的、羅冠樵為主筆的《兒童樂園畫報》代表作,也有深為家長和小朋友喜愛的、李祥為主筆的《小朋友畫報》代表作。十分注重兒童教育的兒童文學作家劉惠瓊在六十年代創辦了《兒童報》,由她本人和何紫(何松柏)、阿濃(朱溥生)等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創作出反映時代、社會、兒童生活狀況,以及切合兒童在不同成長階段心理變化的兒童文學作品。另外,也選編了香港本土知名作家西西(張彥)、綠騎士(陳重馨)、海辛(鄭辛雄)、小思(盧瑋鑾)等為青少年文學刊物《中國學生周報》《青年樂團》寫的小說、散文和詩作,以期呈現一九五○至一九六九年香港青少年兒童文學創作的歷史面貌。
【核心賣點】
(1) 本書作為資料工具書,全面整理、保存了上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香港文學的第一手資料,補足現時香港文學資料的不足、缺漏,為今後的香港文學研究奠下重要的基礎。
(2) 本書編選原則、方法和體例嚴謹,盡量結合香港獨有的文學特色,兼具廣闊的包容性,亦與目前各地出版的各種文學大系的體例及規模相符,適合圖書館、各相關文學團體及研究機構典藏。
作者簡介:
黃慶雲(一九二○-二○一八)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碩士。一生都是以寫作、編輯、教授及翻譯兒童文學為主要工作。十七歲時開始發表作品,二十一歲創辦、主編香港第一份兒童文學雜誌《新兒童半月刊》,在香港出版,面向中國、香港、澳門及東南亞小讀者。她主持《雲姊姊的信箱》,保持與許多小讀者通話,小讀者都稱呼她為雲姊姊。
周蜜蜜
又名周密密,作家、編劇、文學編輯、寫作導師。曾創作多部兒童廣播劇和電視劇、小說、散文集。並為政府及不同的公共機構編寫語文教科書、普通話教科書,以及公民教育、法律教育、音樂教育、性教育教材。作品獲得青年文學獎、中華優秀小說獎、華語優秀詩篇獎、香港書獎、中文文學雙年獎、張天翼童話奬、冰心兒童圖書獎,有部分作品翻譯成英文、日文、韓文、德文在海外出版。
作者序
導言
周蜜蜜
一
香港兒童文學,是香港文學的一個組成部分。誠然,在香港文學的各種類型、體裁之中,香港的兒童文學起步最遲,因此,難免有一部分人認為:「香港的新文學尚且被視為『小兒科』,那麼,香港的兒童文學更是『小兒科』中的『小兒科』。」
然而,回顧香港文學的歷史進程,在特殊的環境及先決條件下,香港兒童文學從無到有,漸漸發展、推進,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而研究香港文學,也不可不研究香港兒童文學。
主編第一輯《香港文學大系一九一九—一九四九兒童文學卷》的霍玉英博士曾經闡明:「三十年代的香港兒童文學,大都依附在報刊副刊而發展,要到了一九四一年才有了第一本的兒童雜誌——《新兒童》。戰後,在香港成立的兒童文學研究組,掀起了華南兒童文學運動,各大報章先後創辦兒童副刊,與一九四六年在港復刊的《新兒童》,以及『叢書』與『文庫』等兒童讀物,進一步推動香港兒童文學的發展。」
因此,香港兒童文學卷終以相較於其他卷本屬最年輕一卷的面貌,納入了香港文學大系。
二十世紀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尤其是在四十年代初始,南來北往的文化人,在戰火延燒之際,仍然堅持為香港兒童文學園地創作耕耘,除了在《新兒童》等雜誌、報刊上發表作品之外,還將香港兒童文學作品,以「叢書」及「文庫」等兒童讀物形式出版。一些報紙的兒童副刊,也繼續培育香港本土兒童文學的作者和讀者。
進入五十年代,中國內戰終告平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流離於香港的大批文化人陸續「回歸」中國本土。不久,隨着韓戰的結束,香港經濟也逐漸復甦,社會、民生相對比較平定。但是,在五十年代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香港的文化發展方興未艾,出現了較為複雜的局面。尤其是香港兒童文學創作的主要作家,流動性相當大,往往由於時局的改變而受到影響,產生了很多很大的變化,有關方面的創作一度冷落下來,甚至是停滯不前。因此,在某一個階段,香港兒童的文學出現了斷層期。正如當時一直活動於香港兒童讀物期刊出版界的楊治明所言:
「香港步入五十年代,一大批被戰亂和迫害來港的進步文化人又紛紛回國內參與新中國誕生後的文化建設。香港出現青黃不接、文化走向落寞的現象,尤其是兒童書刊的出版,由於《新兒童》半月刊的遷穗,更見落索。」
直到五十年代中期,香港本地的電台舉辦兒童節目,從廣播翻譯或改編的小說、故事,到進而創作有本地內容的兒童故事。在這方面以香港麗的呼聲廣播有限公司的兒童節目主持人劉惠瓊為代表,她製作的兒童節目,很受兒童歡迎,其中有的廣播劇劇本,又改編為兒童電影上映。另外,也有相關的內容改編成書本出版的。
「劉惠瓊創辦麗的呼聲的兒童廣播節目,在節目裏創新採用戲劇化廣播,極力推廣優秀的兒童文學,好的兒童劇、好的童話、兒童小說等等,在天空和孩子會面,是率先以聲電媒介傳播的兒童文學。」
不過,整體的情況,看起來還是不大樂觀。由於從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香港社會情況,尤其是文化、教育制度比較複雜,出現了不少問題,兒童讀物的出版,也面臨着編寫、出版和經營等等各種各樣的困難,雖然有不少熱心人士多方努力,但還是不易解決:
「當年的香港經濟相當落後,工資低微,百業待興,政治保守,學校着重閉門教學,學生缺乏課外活動,不重視課外讀物,學校功課沉重,兒童的課外進修普遍受到忽視,造成經營少年兒童讀物的客觀困難。加上經營的回報率不高,印刷條件大部分局限於手工石印分色,出版周期長;此外,社會上從事兒童文化工作的人手奇缺,作為這一行業的從業者不多,作為社會行業來看,它還算不上是新興的、盈利的行業,遠遠引不起投資者的興趣。由於上述原因兒童文化這行業更見伶仃落索,自生自滅。
「創刊於一九五○年的《孩子們畫叢》便是一個例證。畫叢由麗的呼聲兒童節目主持人劉惠瓊和《新兒童畫集》停刊後的編繪者楊治明合作,資金僅能支付出版印刷紙張費用,每月出版一期,合作人幾乎都是義工。讀者對象是低年班兒童,內容是童話故事、遊戲活動、唱遊等方面;發行與學校掛不上鈎,訂戶少,兒童家長一般都重視學校功課作業、忽略兒童課外進修讀物,印刷條件落後(黑白版圖失去吸引力),加上定價低廉,回報率自是偏低,出版了十二期便無疾而終。」
「新中國成立,大批人才北上,一九五一年以後香港的兒童文學創作忽然沉寂了。坊間有三兩年完全沒有一本適合少年、兒童的雜誌。」
值得注意的是,在當時的香港教育制度的限制之下,本地的少年兒童閱讀課外書籍時間極少,除了聽電台播音或者看電影之外,翻閱連環圖漫畫成了新興的選擇,並且在短短的三數年間,很快就形成為一股潮流。
「……一時風起雲湧,街頭巷尾均有連環圖攤檔,小凳數條,群童麕集,閱讀者如蟻聚膻,出版者利市十倍,連環圖之市場,便由港九而海外,東南亞多少有華僑兒童的地區,一時風氣所播,爭相競購。一九五○至一九五三年及一九五四年之間,可稱為是連環圖的黃金時代,也可說當時兒童讀物的主要類型,是連環圖畫,其他兒童讀物,都少得可憐。」
在這一段時間,除了漫畫連環圖充斥兒童讀物市場之外,許多報紙、雜誌都刊載漫畫作品。隨着時間的推移,一些有代表性的漫畫作品,有大量的讀者羣,甚至於載入了香港五六十年代的漫畫史:
「到了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大量反映香港文化特色的土產香港漫畫和土生漫畫家陸續出現,日常生活和本土文化成為這些漫畫創作的重要題材。例如《十三点》展示了六十年代女性的衣著潮流;而在六七十年代,乘着功夫小說和電影的熱潮,《小流氓》和《李小龍》大有名氣。」
「六十年代初期的主流漫畫仍以流行於上海的小人書為主,港產代表則包括許冠文的抗日漫畫《財叔》和伍寄萍的《童子軍》、《明仔》等;而何日君則以一系列美系英雄漫畫的港版如《飛俠黑蝙蝠》、《玉面霸王》、《原子七俠》等深受歡迎,這些漫畫都是以週刊形式二十四或三十二開本出版。
「隨着印刷技術進步,漫畫銷量日增,尤其是一九六四年王澤的《老夫子、秦先生AND大番薯》面世,此作品獨特的畫風,加入了當時不少港人的流行心態於其中,轉眼間便成為了當時最暢銷的漫畫。與此同時,有出版商將一些日本流行漫畫譯成中文集結成書,雖屬盜版之作,但因為畫風和題材與港產漫畫截然不同,又吸納了一班讀者,一時之間報攤可見漫畫三分天下,有港產作品、純日本漫畫和一些港人將日版漫畫改寫之作如《地球先鋒號》、《太空電人》和《太空飛鼠》等等,選擇之多一時無兩。」
針對兒童讀者的閱讀興趣,一九五三年創刊的《兒童樂園》畫報,深受孩子們和家長的歡迎。由「兒童樂園半月刊社」負責出版,羅冠樵主編。全書以彩色印刷,內容包括歷史故事、世界童話、兒歌民謠、長篇連環圖故事、謎語、遊戲、生活知識等,一直以日本的兒童刊物《小學生》雜誌作主要參考。早年,《兒童樂園》的內容一部分是閻起白翻譯的作品,插圖工作則主要由羅冠樵和其弟子李成法和郭禮明擔任。羅冠樵負責畫封面、兒歌,以及《小圓圓》、歷史故事、民間故事等三十多頁的篇幅;郭禮明筆觸細緻,所以由他繪畫高橋真琴的作品《人魚公主》和《賣火柴的女孩》等,而李成法則描繪《火箭人》及《小泰山》等。《兒童樂園》早年銷量約有六千至八千左右,到了一九六○年代中期,銷量升至三萬多本,而且持續增長。而《兒童樂園》的主編羅冠樵創作的連環畫《小圓圓》較為突出,一期接一期的被許多小讀者追看。故事主要環繞姊姊小圓圓及弟弟小胖,兩人還有一個惹麻煩的弟弟毛毛,及一個乖巧的妹妹玲玲,至於他們的爸媽只會偶然出現而已。由於故事內容和圖畫相互配合,對兒童讀者相當吸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著名作家亦舒,很早就是《兒童樂園》的讀者,她在《明報周刊》專欄「衣莎貝」上以題為《希臘神話》中寫道:「第一次接觸奧林匹斯山上諸神,是在《兒童樂園》……簡單透明的文字,配美麗精緻的七彩插圖,《兒童樂園》的故事使原著失色乏味。」
香港的另一位作家陶傑,從小也是《兒童樂園》的讀者,他在《蘋果日報》副刊《蘋果樹下》的專欄以〈兒童文學家〉為題寫道:
「香港六十年代有一批出色的兒童文學家。《兒童樂園》是其表表者。社長羅冠樵時代為《兒童樂園》奠定中西合璧基礎。每一期在每月的一日或十六日出版。那時我們做小孩,到月底隨同父母上街,就要看看報攤新的一期《兒童樂園》到了沒有?新書都放在當眼處,羅先生的繪畫封面光芒四射,令小孩在成人的報刊雜誌中一眼就看到。
「《兒童樂園》裏的故事作者,都有很別致的筆名:藍櫻、茂林、南阿姨姨、麼麼,都令小讀者狐疑,創作出這樣好看的故事的一夥大人是誰。這些筆名都很溫馨,名字本身已經在與兒童對話。打開一本新書,各故事的繪畫風格和講故事的文字方式都不同,只有那一手工整的民國風格大楷是一樣的。原來中華民國時代,三四十年代,中國教科書和兒童書也是這個樣子,用工整的楷書,令兒童對書法認識和發生興趣。」
到了一九五九年,另一本《小朋友畫報》創刊。原來在《新兒童》半月刊的插畫家李碩祥,擔任《小朋友畫報》的美術編輯,他創作了漫畫兒童故事《大華與小華》,是以兩兄弟為主角,充滿了香港兒童生活的趣味,哥哥「大華」較為成熟,弟弟「小華」則活潑頑皮,他們的故事,貼近香港孩子的日常,也大受歡迎。
至後來,《兒童樂園》和《小朋友畫報》這兩種最受兒童歡迎的畫刊,創造了奇蹟:成為香港最長壽的兩份兒童畫刊。
其他的兒童漫畫期刊,還有胡樹儒/王澤編繪的《小良友》,由良友圖書公司出版,因製作認真,口碑不錯,也得到學生家長和學校的推薦。
二
正值五六十年代,在以漫畫、連環圖為主的兒童畫刊成為香港本地的兒童讀物出版潮流之際,幸而還有一些報紙的兒童副刊和期刊,繼往開來,堅持進取,擴闊了兒童文學生息繁衍的園地:
「《華僑日報》的「兒童週刊」版開始容納不少兒童文學創作,並且漸漸有了影響力。」
就是這樣,由於有了兒童文學土壤的栽培,新一代的兒童文學作家劉惠瓊、何紫、阿濃等,也漸漸崛起。
一九六○年二月,由劉惠瓊創辦了《兒童報》,這是以彩色印刷的八開本報紙形式,成為香港第一份以文字為主的彩色兒童刊物。由於劉惠瓊當時擔任兒童節目的播音工作,她的名字已廣為聽眾所知,因此《兒童報》面世,旋即受到教育界及家長的歡迎。司徒華、何紫等曾經先後擔任該報的編輯,前者曾替該報撰寫多篇兒童故事,後者則成為香港兒童文學的重要作家。直至一九六六年九月《兒童報》停刊後,將刊登過的文章輯為叢書,不下百冊,其中包括《童話世界》、《童話天地》、《劉惠瓊生活故事集》等。
六十年代以來,劉惠瓊在她一手創辦的《兒童報》,由她本人及兒童文學作家何紫(何松柏)、阿濃(朱溥生)等為兒童寫作,題材多樣化,包括童話、寓言、兒童戲劇、兒童詩、兒童小說。
劉惠瓊創作的童話故事,具有強烈的本土色彩,也能反映香港低下階層的兒童生活。比如《老鼠朋友》,寫的是在香港的木屋區,即六十年代的貧民區,有一個名叫小王的孩子,與一隻屋裏的老鼠做朋友,生活也可以過得去。但是,忽然木屋被拆毀,老鼠遷到富人華廈的場洞裏,有吃不完的食餚。相反,牠的人類朋友小王卻無處棲身,飢寒交困。無奈之下,他寧願變做老鼠。仙人滿足了他的願望,人變了老鼠,倒過了一些好日子。後來他的老鼠朋友誤中人類設的機關,他救友心切,又變回人去救小老鼠。不過,他以後就失去回復老鼠之身的機會。故事結尾寫道:「可憐小王,從此又過着露宿街頭的生活了……」
這一個童話故事帶有本土況味的蒼涼感,卻也是五十至六十年代香港社會的真實寫照。
何紫指出:「劉女士的童話顯然繼承了中國童話的特色,反諷社會與人生,以悲淒為基調。她寫作筆調明快,節奏感強,容易吸引孩子閱讀。」
劉惠瓊、何紫、阿濃等人創作的兒童小說作品,大都是以本地少年兒童的生活故事為題材,富有濃厚的地方色彩,也各具社會、時代特色。由於他們本身都是兒童教育工作者,分別都有在不同的學校教書的經驗,能直接接觸香港的青少年兒童,除了能反映他們的學校和家庭生活之外,也能描繪出他們在成長中的心理變化,同時也顯示出教育的重要性。
劉惠瓊曾經表示:「我讀的是教育系,研究的是兒童心理,擔任中學教師……我認為寓教育於娛樂,而並不是說教式的,對小朋友來說,實可收潛移默化之功。」
劉惠瓊還寫了中篇兒童小說《妮妮的日記》,巧妙地通過一個香港小學生寫的日記故事,刻畫出一個被寵壞的任性的小孩子形象及其內心的想法和感受。小說的情節發展顯示,孩子本性不壞,只要教育方法得當,多加啟發,這樣的小孩子還是可以克服缺點,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自從進入六十年代,何紫、阿濃等,就在《華僑日報》的「兒童週刊」和《兒童報》上,不間斷地為本地的青少年兒童創作,作品貼近本地的兒童生活,受到中小學生的歡迎。此後逐漸發展為本土兒童文學的主要創作力量,陪伴青少年學生的成長。
何紫在六十年代創作了數十個童話,都是發表在報紙副刊上。他寫的童話,情感細膩,例如〈雨和雨傘》、〈船和船塢》兩篇,用擬人法刻畫人的感情。第一篇故事嘗試寫一個理想主義者的矛盾,第二篇〈船和船塢》寫兩代人的感情,折射現實的社會生活。另外,何紫創作的童話故事,往往以詠物的方式帶出,像〈原子筆的故事》、〈自大的火柴》、〈大字典出醜》、〈刀叉和筷子》等等,都屬於這一類的創作。
與此同時,何紫還勤奮地投入短篇兒童小說的寫作,源源不絕地在報刊上發表。他認為:「兒童文學裏更有兒童小說。小說和故事有什麼不同呢?小說比較重視心理描寫和個性刻畫,也更講究寫作的技巧。孩子漸漸長大,他們覺得單情節上的鋪陳不能滿足他們了,他們要欣賞較高層次的文學技巧,這樣兒童小說可以滿足他們。」
除了報紙副刊之外,五六十年代的香港還有創辦成功的本土的青少年刊物,其中,影響比較大的有《中國學生周報》。該周報創刊於一九五二年七月二十八日,剛好迎上韓戰後期。其編輯取向主要是針對海外的華僑學生,以中學生、大專生及青少年為對象讀者,每週銷量高峰期達三萬多份。
另外,還有一九五六年四月十四日創辦的《青年樂園》周報。它的內容、分版、編排以及舉辦青年活動之類的做法,都明顯地有着和《中國學生周報》競爭的意味。不同的是《中國學生周報》創刊之初已標示其文化使命、民主自由理念和國族關懷,《青年樂園》卻在意識形態上故意低調,不突出它的思想路線,反而強調趣味性、親切感、主要為莘莘學子提供健康的文娛活動、課外輔導等等。
當時的一些作家、青年文學愛好者,也為此刊物撰稿,比如侶倫、海辛,還有西西、林蔭、綠騎士、小思、崑南等等,成為土生土長的本土文學創作隊伍的中堅分子,形成了香港文學的重要作家羣。他們為香港青少年兒童讀者所寫的文學作品,以兒童為本,反映時代與社會現實,尤其是描繪出本土青少年兒童生活的情狀。
比如阿濃在《青年樂園》發表的兒童小說〈委屈》,寫的是小說主人公——一個小孩子成長過程中和父親相處的三個「委屈」片段:由於同學搶他的風箏而打架,結果委屈地被父親打罰;另一次他原來想為父母分擔家務,卻不小心打碎了家中的花瓶,「委屈」地惹來父親的責罵;後來,由於家貧而沒錢交學費和買校服,「委屈」地被老師羞辱,最後,父親在無法向公司預支薪酬的情況下,把自己唯一的西裝當掉。這樣的結果,使他感動莫名,明白到其實生活中的「委屈」,全家人都有,他為自己過去對父母的埋怨和不解而後悔不已。這篇小說的內容寫實,情感真摯,引起許多青少年兒童讀者的共鳴,被選入香港中學語文教科書。
長期從事嚴肅文學創作的著名作家西西,原名張彥,創作豐富多元,被譽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作家,多次獲得港台和海外的文學創作獎。她從中學至大專時代,就不斷地在《中國學生周報》和《青年樂園》發表作品。她以「藍子」作筆名發表在《青年樂園》的小說作品〈和孩子們一起歌唱》,從一個小學教師「我」的角度出發,真實地描寫了新入職的教師和孩子之間相處的點滴,筆法細膩而真摯,當中流露的情感,能體貼地遊走於新任教師與不同的學生之間,充滿童心童趣,令在學的讀者們讀來倍覺親切。
隨着社會迅速發展,兒童和青少年對閱讀的渴求與日俱增。
「良友之聲出版社」,是慈幼會屬下的非牟利機構。慈幼會創辦人鮑思高神父重視出版工作,五十年代中擴大旗下出版讀物的種類,包括故事書、文集,以及兒童雜誌《良友之聲》和《樂鋒報》,兩者均以純正的宗旨、清新的風格和有趣的內容,迎合小讀者的閱讀口味。著名作家陳重馨(筆名秀娣、綠騎士),也曾在香港大學讀書的學生時代,參與了《樂鋒報》的編輯工作並創作兒童故事。她回憶道:「我和主编各人負責一半稿件。他主要是處理與宗教有關的題材,其餘任我發揮。我以兒童樂園為藍本,化了很多筆名。設立了歷史故事、外國名著改編、科學新知、遊戲、小朋友創作園地之類專欄。為此,常到圖書館找資料。創作的則有一些配漫畫的小故事等,而最主要的是一糸列兒童生活故事:創作了一羣[樂鋒會員],是性格不同的小朋友,如何互處和面對各種日常會遇到的問題。主要是鼓勵友愛和積極人生態度。難免帶說教意味,只有盡量寫得輕鬆。像是耕耘一個小小花園,感覺十分愉快。又想像,如果有些故事能在一些小朋友心上留下點痕跡,像自己當年讀兒童樂園時那麼感動,會多麼美好。」
有人認為,在四十至五十年代,香港兒童文學的創作人流動性比較大——「曾經有學者這樣評價四十年代的香港兒童文學:一、創作隊伍並非土生土長,流動性大,……然而,就創作隊伍的流動性來說,有認為『對香港文學的發展造成了負面的影響,但也指出是『這個小島城市在文學發展的一個特色』。」
那麼,經過多年的培養、歷練,到了五六十年代,香港的兒童文學就已經有了土生土長的、相對穩定的本地創作隊伍。
三
由於香港的特殊歷史地位,上世紀的五六十年代,無可避免地,政治取向依然左右着兒童文學的創作和出版。《中國學生周報》、《青年樂園》分別有所反映:
「《學周》(即《中國學生周報》)是友聯出版社旗下的首份期刊。該社由一羣一九四九年前後由大陸來港的青年大學生創辦,其共同想法是不同意馬列主義,反對大陸的共產政權,要『教導自由世界,尤其東南亞的中國青年認清共產主義和共黨統治的真相,與東南亞其他人民全心合作,以對抗共黨的顛覆活動。我們所有中文出版物,殊途同歸地都以東南亞華僑為主要對象──知識分子、青年學生、以及兒童。』(刊於友聯出版社介紹小冊,轉引自《博益月刊》第十四期,一九八八年十月十五日)《學周》出版後,友聯先後再出版了對象是知識分子的《祖國周刊》(一九五三年一月創刊)、《兒童樂園》半月刊(一九五三年一月創刊)、《大學生活》月刊(一九五五年四月創刊),並設立了研究中國國情的友聯研究所,和友聯書報發行公司,友聯印刷廠等。
「反共無疑是《學周》的其中一項任務,但《學周》並非一份政治刊物而是份文化刊物,觀其二十二年來的表現,它起的作用是要從思想與文化生活上影響青年一代,是比較長期的潛移默化。其中文化生活包括青年人的娛樂喜好、課外活動、文化藝術欣賞與創作。」
「《青年樂園》相當重視宣傳和介紹有關民族主義的思想和內容,故刊物在不同的版面均會不時刊載與中國的歷史、文化和名山大川有關的內容。在介紹中國歷史知識時,《青年樂園》最大的特色是有意避談與國共相關的敏感內容,而集中在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及晚清至民初中國被列強分割、剝削的歷史,從而直指列強諸國的邪惡可憎,強化讀者的民族認同和對國族存亡的危機感。《青年樂園》的閱讀與寫作版,每期都有介紹中國古典文學或現代文學的專文。一九六四年前後開始更幾乎每期都有『中學國民參考資料』的欄目,介紹傳統文化、古代詩歌和詩人等等;至於中國的名山大川,一般會在文林版的『遨遊中國』作專門介紹。這些內容,除了可以推廣中國文化之外,更令讀者從感性開始,認識以至認同自己的國家。」
以上二份刊物,可謂各有特色,各有發展:
「要言之,《青樂》的策略是要平易近人,吸引各種文化程度、階層的青少年讀者,以分化《學周》的影響力。但《青樂》似乎搶走了不少《學周》的核心讀者,兩者基本上是各自發展。」
由於當時的政治因素,兩岸關係只能通過香港作為橋樑,無論在經濟、文化還是文學均如此,兒童文學的創作交流,微乎其微,但還不至於完全斷絕。
黃慶雲一九六四年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和外文書局出版的兒歌集《花兒朵朵開》中、英文版本,也間接地被介紹到香港,並引起兒童文學界的關注。
一九六六年,劉惠瓊在她主編的《兒童報》,連續幾期在封面刊登及介紹黃慶雲的兒歌。後來,香港兒童文學作家何紫撰寫專題論文,研究黃慶雲的兒歌。他指出:「黃慶雲的兒歌有幾個特點:一是柔,水柔柔的,意柔柔的,一念就知道是嶺南出品,彷彿只有珠江三角洲河道縱橫才會孕育出這樣的作品來;二是樸,俏麗的也藏在鄉土氣息下。」
四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距今已經差不多有一個甲子的悠長歷史,當年活躍在兒童文學創作圈中的作家前輩,依然在世的已經寥寥無幾。令我感到慶幸的是,一九九六年在香港藝術發展局的支持下,實行了《香江兒夢話百年——香港兒童文學探源(二十至五十年代)、(六十至九十年代)》的計劃,能以當事人——作者、編者與讀者的回憶自述,記錄了香港兒童文學的一路發展的軌跡,及時留下了非常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以及填補了某一些空白。進入二十世紀之後,許多當年的作家和出版人先後離世,以至於蒐集他們的作品,也增加了相當的難度。
比如劉惠瓊前輩,在遙遠的海外度過晩年後辭世,除了留下她主編的《兒童報》電子版之外,很難找到其他的作品。後來我通過同樣是生活在海外的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阿濃(朱溥生)先生,才可以看到劉惠瓊結集成書的作品。在此必須向阿濃先生致以衷心的感謝。
有關本卷內容編集,總述如下:
甲、香港五、六十年代,兒童讀物以漫畫書和圖畫雜誌佔領大部份的市場,成為一時之潮流,其中以一九五三年創刊的《兒童樂園》和一九五九年創刊的《小朋友畫報》最為突出,擁有很多兒童讀者和訂戶,後來也成了最「長壽」的兒童畫刊。本書選錄這兩本畫刊發表的最受歡迎的漫畫連載故事。
乙、在兒童文學創作方面,《中國學生周報》創刊於一九五二年七月二十八日,《青年樂園》周報創刊於一九五六年四月四日,這兩本以香港學生為閱讀對象的期刊,提供了重要的創作園地,培養了本土的重要作者和讀者。香港文學的主要作家西西、小思、海辛、阿濃等,從學生年代開始就為這兩本期刊寫作,其中的一些作品,至今還在不同的專集和選集中收錄、出版。
丙、五六十年代的《華僑日報》兒童週刊、《兒童報》,是香港兒童文學的重要園地,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劉惠瓊、何紫、阿濃曾經先後擔任主編、編輯和主筆、作者,本卷的許多作品,也是源出以此。
丁、何紫先生是多產的香港兒童文學作家,從小就是《新兒童》半月刊的忠實讀者,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開放改革,何紫熱心地向黃慶雲提出要讓《新兒童》在香港重新發刊。但黃慶雲認為時代已經不同了,自己也年事已高,不適宜在香港辦雜誌,反而建議何紫創辦兒童文學出版社,出版本地和兩岸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何紫欣然接納,不久即創辦了「山邊社」,出版了許多青少年兒童文學作品,直至他本人病逝。其後山邊社併入聯合出版集團,至今一直出版青少年兒童文學作品,包括何紫的全部遺作。
戊、何紫離世比較早,但作品一直廣受香港青少年兒童讀的歡迎,本卷選錄的何紫的作品,是原來發表在不同時間的報紙副刊的散篇,由何紫的女兒何紫薇小姐專門提供,在此也向何紫薇小姐特別致謝。
己、香港著名作家、畫家陳重馨,最常用的筆名為綠騎士,一九六八至六九年,她在香港大學讀最後一年的時候,曾為兒童半月刊《樂鋒報》做兼職主編以及寫稿。遂以兒童樂園為藍本,化了很多筆名。創作一些配漫画的小故事等,而最主要的是一糸列兒童生活故事。後來她畢業以後,旅居法國,直至二○一九年,從法國回香港參加一個大型文學研討會,應邀寫下了有關的回憶,並且提供了當年的兒童文學代表作。
庚、本卷從報紙副刊、雜誌、畫刊中選輯作品,也從單行本、叢書以及文庫中選輯作品。
辛、所有選輯於本卷內的作品,都是原創作品,翻譯作品不在編選之列。
壬、香港五十年代創刊的「最長壽的兩本兒童畫刊」——《兒童樂園》和《小朋友畫報》,前者保存得好,有全部的電子版;後者從缺,連作者和編者李碩祥先生本人也沒有存留,所以本卷輯錄的前者為多。
五
繼第一輯《香港文學大系一九一九—一九四九兒童文學卷》由霍玉英主編,商務印書館出版之後,「文學大系」的總主編陳國球教授邀請家母黃慶雲與我合編第二輯《香港文學大系一九五○—一九六九兒童文學卷》,如此重任,只恐難以承擔。然陳教授盛意拳拳,對家母十分尊重,又對我鼓勵有加,經過考慮,決定接受。無奈歲月迫人,二○一八年,母親滿九十八歲,走完了人生旅途的最後一載,編寫此書的重任,最終要由本人獨力完成。幸而本人自從事兒童文學編寫和創作以來,一直受到母親和諸多前輩的指教引導,主編《香江兒夢話百年》一書的經驗,成為我編寫該書的可靠依據,令我多多少少增強了承擔重任的決心和信心。能夠編輯出版這一卷書籍,也可實現我向香港兒童文學作家前輩致敬的多年心願。
導言
周蜜蜜
一
香港兒童文學,是香港文學的一個組成部分。誠然,在香港文學的各種類型、體裁之中,香港的兒童文學起步最遲,因此,難免有一部分人認為:「香港的新文學尚且被視為『小兒科』,那麼,香港的兒童文學更是『小兒科』中的『小兒科』。」
然而,回顧香港文學的歷史進程,在特殊的環境及先決條件下,香港兒童文學從無到有,漸漸發展、推進,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而研究香港文學,也不可不研究香港兒童文學。
主編第一輯《香港文學大系一九一九—一九四九兒童文學卷》的霍玉英博士曾經闡明:「三十年代的香港兒童文學,大都依...
目錄
總序/陳國球
凡例
導言/周蜜蜜
第一輯童話
劉惠瓊
碧琪歷險記一.我的小檔案
小溪流
蝸牛媽媽和她的女兒
淚仙子
洋娃娃的夢
貪心的國王
女巫的奇遇
魔術煤
美女和太陽神
神奇的馬
雪公公
長鼻公主
魔鬼與小偷
白兔王子
老鼠朋友
嫦娥下凡
區惠本
望夫石的故事
范劍
青蛙吃太陽
何紫
雨和雨傘
船和船塢
原子筆的故事
自大的火柴
大字典出醜
刀叉和筷子
第二輯故事
劉惠瓊
愛
萬能表哥
老父
寒衣
水仙花
送財神
望子成龍
空中飛瓶
妮妮的日記
一個新生嬰兒的話
定驚、受驚
小長腿
一個獎章
誰是最愚蠢的
擦鞋童
阿濃
學校門外的友情
媽,你要好好的罵他一頓!
我不再搗蛋
海南了哥
奇怪的問題
書裏的情信
巴士上的故事
爸爸,你休想脫身!
我有心事你也不知道
秀娣(綠騎士、陳重馨)
大公主和小公主
小紅球
銀鷹一○一
第三輯小說
徐速
校花
姚拓
二表哥
補鞋匠
船頭上的雞籠
王敬羲
鼓號手
阿濃
委屈
鐵嘴雞
家在公廁
宿營的收穫
尋鴨
和事老
小冬和小雞
從零開始
我和「小老鼠」
兩塲比賽
借衣記
他們都會游泳嗎?
破椅子旅行記
雪山櫻(林志英丶林蔭)
青春的腳步
魯沫(鄭辛雄丶海辛)
天災以外
何紫
生日禮物
做算術
彎彎的月兒
最「名貴」的手錶
綠色的夜晚
星星做伴兒
飯盒
第四輯散文
崑南
路
筆和我
靜
侶倫(李林風)
母親的手蹟[存目]
夏颸(盧瑋鑾丶小思)
夢幻的樂園
藍子(張彥、西西)
和孩子們一起歌唱
——「我的一天」
劉惠瓊
留英寄語[節錄]
周兆祥
時鐘
雪山草
石榴樹
舒韻(李玉菱)
英雄花的馳想
綠騎士
大年夜
第五輯詩與兒歌
崑南
銀河
王敬羲
煤焦之歌
藍子(張彥、西西)
自己集
朱同(朱溥生丶阿濃)
早晨第一課
溫健騮
孩子
風情
劉惠瓊
郊遊樂
溫乃堅
哪有甚麼要緊呢?
黃慶雲
搖搖搖
小東東
送秧苗
送香蕉
織竹籮
我補魚網海鷗來
摘根野草當簫吹
小公鷄
范劍(鄭辛雄、海辛)
山頂記事
第六輯劇本
黃炤桃(香山阿黃)
浪子回頭(獨幕時代粵劇)
劉惠瓊
擦鞋童
第七輯漫畫
羅冠樵(南芬)
小圓圓互助
小圓圓光榮的一頁
小圓圓大掃除
小圓圓園藝
小圓圓買報賣報
小圓圓快樂的野餐
小圓圓母親病了
小圓圓遊公園
小圓圓看清事實
小圓圓扶助老弱
小圓圓聖誕喜劇
小圓圓新年巧事
小圓圓大年菓
王江
芬芬旅行
芬芬在家裡
芬芬郊遊
芬芬猜月亮
文中
愛說大話的阿花
何坤
鉛筆的故事
小平
三個小娃娃合成一個諸葛亮
謝謝你幫忙請你涼一涼
小強的故事
——規距一定要遵守
小強的故事
——弟弟送錯了
白士
荒島歷險記長篇連載(二)
荒島歷險記長篇連載(三)
亭武
大翅膀
丁丁
有始無終的小明
王慧編、冠文畫
蜜蜂國
言衣編、梁其畫
藏金島長篇連載(二)
遙遙編、苗芽畫
金鳥(二)
歐霑
老鼠和象
楊娟編、梁琪畫
撐船的國王(四)
作者簡介
總序/陳國球
凡例
導言/周蜜蜜
第一輯童話
劉惠瓊
碧琪歷險記一.我的小檔案
小溪流
蝸牛媽媽和她的女兒
淚仙子
洋娃娃的夢
貪心的國王
女巫的奇遇
魔術煤
美女和太陽神
神奇的馬
雪公公
長鼻公主
魔鬼與小偷
白兔王子
老鼠朋友
嫦娥下凡
區惠本
望夫石的故事
范劍
青蛙吃太陽
何紫
雨和雨傘
船和船塢
原子筆的故事
自大的火柴
大字典出醜
刀叉和筷子
第二輯故事
劉惠瓊
愛
萬能表哥
老父
寒衣
水仙花
送財神
望子成龍
空中飛瓶
妮妮的日記
一個新生嬰兒的話
定驚、受驚
小長腿
一個獎章
誰是最愚蠢的
擦鞋童
阿濃
學校門外的友情
媽,...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