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於1859年的《物種起源》是進化論之奠基人達爾文的第一部巨著,也是生物學史上的一部經典著作,對人類歷史有著極大的影響。達爾文以無數的翔實資料和嚴密的邏輯推理論證了「遺傳」、「變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等觀點,用生存競爭與自然淘汰解釋生物進化的過程,理論平實易懂;且為生物學界第一次將理論建立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上,被學術界、思想界稱為十九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作者簡介:
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十九世紀英國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創始人。
達爾文早期因地質學研究而著名,而後又提出科學證據,證明所有生物物種是由少數共同祖先,經過長時間的自然選擇過程後演化而成。到了1930年代,達爾文的理論成為對演化機制的主要詮釋,並成為現代演化思想的基礎,在科學上可對生物多樣性進行一致且合理的解釋,是現今生物學的基石。
譯者簡介:
舒德干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獲獎者,西北大學早期生命研究所所長、資深教授,西北大學博物館館長。2015年舒德干教授重走達爾文航路,以高級科學顧問身分前往加拉巴戈群島考察。
章節試閱
引言
(本書第一版面世前關於「物種起源」思想的發展過程)
在物種起源問題上進行過較深入探討並引起廣泛關注的,應首推拉馬克。這位著名的博物學者在一八○一年首次發表了他的基本觀點,隨後在一八○九年的《動物學哲學》和一八一五年的《無脊椎動物學》中進行了進一步發揮。在這些著作中,他明確指出,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物種都是從其他物種演變而來的。
在正文之前,我想扼要談談有關「物種起源」思想的發展過程。一直到最近,絕大多數博物學者仍然相信物種是由造物主一個一個造出來的,而且這些物種一經造出,便不再變化。其他許多作者也支持這種觀點。但另一方面,也有為數不多的博物學者認為物種在變,現存的物種不過是過去物種的後代。古代學者1對這個問題只有些模糊認識,姑且不論;近代從科學角度討論物種的,布豐當為第一人。然而,在不同時期他的觀點變動很大,而且他也沒有論及物種變異的原因和途徑,所以我就不打算在此詳細討論了。
在物種起源問題上進行過較深入探討並引起廣泛關注的,應首推拉馬克。這位著名的博物學者在一八○一年首次發表了他的基本觀點,隨後在一八○九年的《動物學哲學》和一八一五年的《無脊椎動物學》中進行了進一步發揮。在這些著作中,他明確指出,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物種都是從其他物種演變而來的。拉馬克的卓越貢獻就在於,他第一個喚起人們注意到有機界跟無機界一樣,萬物皆變,這是自然法則,而不是神靈干預的結果。拉馬克物種漸變的結論,主要是根據物種與變種間的極端相似性、有些物種之間存在著完善的過渡系列以及家養動植物的比較形態學得出的。至於變異的原因,他認為有些與生活條件有關,有些與雜交有關,但最重要的還在於器官的使用與否,即生活習性的影響。在他看來,自然界一切生物對環境美妙絕倫的適應現象,都是器官使用程度的結果。例如長頸鹿的長脖子就是由於牠經常引頸取食樹葉的結果。然而,他也相信生物進步性發展的法則。既然生物都有進步性變化的趨勢,所以為了解釋現在還存在著簡單生物,他便堅持認為目前仍在不斷自發地產生著新的簡單生物。2
據聖伊萊爾的兒子為他所做的傳記記載,早在一七九五年聖伊萊爾便開始推測,我們所說的物種是由過去同一物種繁衍而來的各種產物。但直到一八二八年他才正式發表他的觀點,即所有物種自形成以來並非一成不變。至於變異的原因,聖伊萊爾認為生活環境是主要因素。然而他在做結論時極為謹慎,而且認為現存物種並未變異。正如其子補充的那樣:「假如將來一定要討論這個問題的話,那就留給未來去討論吧。」
一八一三年威爾斯博士在皇家學會宣讀了一篇論文,題目是《一個白人婦女的皮膚與黑人局部相似》。然而,這篇文章直到一八一八年他那著名的「關於複視和單視的兩篇論文」問世時才得以發表。在這篇文章裡,他已清楚地認識到自然選擇的原理,這是對這一學說的首次認識。但他的自然選擇只限於人類,而且只限於人類的某些性狀特徵。他在提到黑種人和黑白混種人都具有某些熱帶疾病免疫功能這一事實之後指出:首先,所有的動物都具有變異的趨向;其次,農學家利用選種的方法進行家畜的品種改良。接著他又補充指出:「跟家畜的人工選擇一樣,自然界也在緩慢地改造人類以形成幾個不同的人類變種,使他們適應各自的居住領地。起初散居在非洲中部的居民中,有少數可能產生了偶然的人類變種,其中有些有更強的抗病能力。結果,該種族便繁衍增多;而其他種族則減少,因為他們既不能抵抗疾病,也不能與強壯的鄰族競爭。如前所述,這個強壯的種族當然是黑人。在這個黑膚種族中,變異繼續發展,便產生了更黑的種族。膚色越黑,便越能適應當地的氣候。結果,膚色最黑的類別,即使在當地不是唯一的類別,也是最繁盛的一支。」他還用同樣的觀點,討論了居住在寒冷地帶白種人的情況。我十分感謝羅萊先生,是他透過白萊斯先生喚起我注意到威爾斯以上論述的。
後來曾任曼徹斯特區教長的赫伯特牧師,在一八二二年出版的《園藝學會紀錄》第四卷,以及一八三七年發表的《石蒜科研究》一文中指出:「園藝實驗已經無可辯駁地證明了植物學上的物種,只不過是較高級而較穩定的變種而已。」他還將該觀點引申到動物界。他認為每一屬內獨立的物種,都是在原有變異可塑性極大的情況下創造出來的。這些被創造出來的物種,主要是透過雜交和變異形成的。於是便一步步產生了我們今天所有的物種。
一八二六年,格蘭特教授在他的一篇著名的《淡水海綿》論文的結尾處,明確地表述了他的觀點。他認為物種是由別的物種衍傳而來的,並且可因變異而改進。他的這一觀點,在他一八三四年發表的第五十五次演講錄中(刊於醫學週刊)被再次提及。
一八三一年,馬修先生在其《造船木材及植樹》一文中關於物種起源的觀點,與我和華萊士先生在《林奈學會雜誌》上發表的觀點(下詳),以及本書將進一步陳述的思想完全一致。遺憾的是,馬修先生的論述過於簡略,且又散見於一篇與該論題不大相關的著作的附記之中。因而,直到一八六○年,經馬修本人在《園藝家時報》上重新提出之後,才引起人們的關注。馬修先生的觀點與我的觀點大同小異。他認為地球上的生物曾經歷過數次滅絕和復甦;他還認為,即使沒有「先前生物的模型和胚芽」,也能產生出新類型。在我看來,他的理論似乎特別重視生活條件的直接影響。但無論如何,他已看清了自然選擇的整體力量。
著名地質學家和博物學家馮.布赫在其《加那利群島自然地理志》這一優秀論著中明確指出,變種可以漸變為恒定的物種,而且一旦成種之後,便不能再進行雜交了。
一八三六年,拉弗勒斯克在其《北美洲新植物志》一書第六頁上曾指出:「一切物種,可能都經歷過變種階段;而許多變種,很可能透過逐漸獲得固定特徵之後而演化成物種。」然而,他在第十八頁卻補上一句:「屬的原型和祖先例外。」
一八四三至一八四四年間,哈德曼教授從正反兩方面的觀點介紹了物種形成和變異的理論,他本人似乎傾向於物種變異的理論。該文發表於美國《波士頓博物學雜誌》( 第四卷,第四六八頁)。
一八四四年,無著者名的《創造的遺跡》一書出版。在一八五三年第十次增訂版中有這樣一段話:「經過仔細考慮之後,我們認為,生物界的各系列,從最簡單、最原始的生物到最高級、最近代的生物,都是按上帝的旨意,由兩種衝動力形成的。第一種衝動力賦予生物類型。它們在一定時期透過生殖的方式,經歷級級遞進,從最低等生物進化成最高等的雙子葉植物和脊椎動物。這類生物級次不多,而且在生物性狀上常有間斷,使我們較難決定它們之間的親緣關係。第二是與生命力有關的衝動。它在世代演變中受各種環境因素如食物供應、居所和氣候等的影響,並引起形態構造的變化,這便是『自然神學家』的所謂『適應』。」該書作者顯然相信生物體制的演化是突變的、跳躍式的,但他也相信生物受環境作用而發生的變化是逐漸進行的。他依據一般的理由,極力主張物種絕非不變。但是,很難搞清他所謂的兩種衝動力,如何在科學意義上解釋自然界眾多奇妙的適應現象。例如,我們很難運用他的理論去闡明啄木鳥是如何演變而適於牠特有的生活習性的。該書最初的幾版錯訛較多,極不科學嚴謹,但由於風格犀利而優美,所以廣為流傳。依我看,此書在英國有過很大的貢獻,它喚起人們對生物演變的注意,使人們拋棄成見,以接受類似的進化理論。
一八四六年,經驗豐富的地質學家德馬留斯.達洛在布魯塞爾皇家學會公報上發表了一篇短小精悍的論文。他認為,新物種由演變而生的理論應比分別創造出來的理論更為可靠。他這一看法早在一八三一年就曾經發表。
一八四九年,歐文教授在《附肢的性質》第八十六頁中寫道:「從生物體的各種變化來看,原型的概念,在我們這個地球上,遠在那些動物被證實存在之前就存在了。但靠什麼自然法則或次生原因使它發展成生物,尚不得而知。」一八五八年,他在不列顛科學協會演講中談到「創造力連續作用或生物按既定法則而形成的原理」(第五十一頁)。接著在第九十頁又在談到生物的地理分布之後說:「這些現象,使我們關於紐西蘭的無翼鳥和英格蘭的紅松雞是各自在這些島上被創造出來的以及牠們是專為這些島而分別創造出來的信念,發生了動搖。此外,應牢記,動物學家所謂『創造』的意思是,『他不知道這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他還進一步發揮說,當紅松雞這樣的例子「被動物學家舉出當作專門在這些島上並專門在這些島上被創造出來的證據時,主要是想表示出,他並不知道紅松雞如何會產在那裡,且只產在那裡。從動物學家這種表示無知的方式看,他是想表達這樣的信念,即鳥和島的起源,皆因一個偉大而初創的原因所致」。如果我們將他同一演講中前後言辭進行比較,可以看出,這位著名的哲學家在一八五八年並不知道無翼鳥和紅松雞在其各自故鄉產生的原因,或者說,他不知道這個過程是「什麼」,因而感到信念動搖了。
歐文教授的演講,發表於我下面即將提到的華萊士與我在林奈學會宣讀《物種起源》之後。當本書首次出版時,我和許多人都被歐文教授所謂「創造力連續作用」所迷惑,以為他跟其他古生物學家一樣堅信物種不變。但是,按他在《脊椎動物解剖學》第三冊第七九六頁的文字,我似乎又覺得自己弄了個可笑的誤會。所以,我在本書最近一版,曾根據他在《脊椎動物解剖學》第一冊上有關「模式型」的一段話(第三十五頁)推測他的觀點,認為歐文教授亦承認自然選擇作用與新種的形成關係密切。現在看來,我的這個推測是合理的。然而,按該書第三冊第七九八頁的文字,又覺得該推測不對。最後,我又援引了歐文教授與倫敦評論報記者的通訊。從這篇通訊中,我本人和該報記者都覺得歐文教授在表示,他已先於我發表了自然選擇學說。對他的這一申明,我既高興,又驚愕。然而,據我了解到他最近發表的某些章節(同書第三冊第七九八頁)時,我感到我的判斷大概又錯了。但有一點令我聊以自慰,就是別人也都跟我一樣,對歐文教授前後矛盾的說法感到難以理解和迷茫。當然,至於在自然選擇理論的發表問題上,歐文教授是否在我之前,那無關緊要。因為在本章前面提到,遠在我們之前,已有馬修和威爾斯二人占先了。
一八五○年,小聖伊萊爾在演講中很簡明扼要地闡述了他的觀點(演講摘要刊於一八五一年一月出版的《動物學評論雜誌》):「在相同環境條件下,物種的特徵固定不變;但環境變了,則能引起變異。」他還說:「總之,對野生動物的觀察,已證明物種具有有限的變異性。而野生動物變成家養,或家養再度返回野生,則更進一步證明了這一點。這些經驗表明,如此發生的差異可以達到屬級特徵的水準。」在一八五九年的《自然史通論》(第二卷第四三○頁),他對上述思想又做了進一步的闡發。
引言
(本書第一版面世前關於「物種起源」思想的發展過程)
在物種起源問題上進行過較深入探討並引起廣泛關注的,應首推拉馬克。這位著名的博物學者在一八○一年首次發表了他的基本觀點,隨後在一八○九年的《動物學哲學》和一八一五年的《無脊椎動物學》中進行了進一步發揮。在這些著作中,他明確指出,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物種都是從其他物種演變而來的。
在正文之前,我想扼要談談有關「物種起源」思想的發展過程。一直到最近,絕大多數博物學者仍然相信物種是由造物主一個一個造出來的,而且這些物種一經造出,便不再變化。其他...
作者序
中譯本前言
早在一八八二年去世之前,達爾文便被公認是那個世紀最偉大的一位科學家。在他二世紀華誕(二○○九年)臨近的今天,人們不僅更加認識到他的偉大,而且還形成了這樣的共識,他在生命科學上的研究方法及其成就的深遠意義仍遠未為人們所全面認識。起初,他十分擔心,他那個由一系列學術思想構成的理論體系是否能贏得大眾廣泛的認同。然而,他心裡非常清楚,他的理論是符合真理的,正如愛因斯坦堅信自己的廣義相對論一樣。而且,他還堅信,即使對這些原理的論證還不夠完善,但自然選擇的進化原理終將成為生命科學中不朽的基本思想。
現在,他這本《物種起源》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了。實際上,他早年關於進化原理的這些論述,現在已被人們視為顯而易見的真理。這本巨著的影響是如此之巨大,使得有關他的那些故事,譬如那漫長的小獵犬號環球旅行,後來又從喧囂的倫敦隱居到鄉村的黨豪思(自一八四二年至達爾文一八八二年逝世,他全家在這裡居住了整整四十年。—譯者注),以及他纏綿不斷的疾病困擾,曾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人們所傳頌。已故的約翰.波爾比對此深有研究:達爾文很糟糕的身體狀況及其搖擺不定的宗教信仰,使他曾擔心他這些學術思想尚未完成便會有人捷足先登,對他自己是否能夠成功而安全地架起逾越宗教信仰和科學真理間的鴻溝的橋梁也不無憂慮。的確,即使今天我們能夠「事後諸葛亮」,也很難完全說清有關達爾文的傳奇故事。一方面,我們需要學習《物種起源》中一些具有永恆價值的東西;另一方面,也很有必要去認識那些曾給達爾文帶來成功和鴻運的外部條件。假如沒有這些幸運的客觀條件,他也許最終會成為一個不成功的醫生,或者一個平庸的牧師,或者只是在優雅的鄉村環境裡養病休閒;要不,就像他哥哥拉斯那樣,在都市裡過著漫無目的的生活。回顧他獨特的人生道路,對我們大家也許會有所教益。過去,我們在評價達爾文成功道路時,有一點沒有足夠地認識到,就是當他登上小獵犬號時,他把自己首先看作是一名地質學家。當他經歷了五年漫長的環球旅行安全回到英格蘭時,仍視自己為一名地質學家。無疑,在他完成這次環球旅行,還未來得及開啟他第一本航行日記,導致他二十三年後《物種起源》問世的那些思想萌芽便已在腦子裡開始形成了。達爾文是偉大地質學家萊爾的熱烈崇拜者,即使後來兩人在關於進化理論及人類在進化中的地位等問題的認識上分歧很大,以致關係有些緊張,但他們仍是誠摯的朋友。正是萊爾向達爾文建議,在讀完他多卷本巨著《地質學原理》之後,應思考一下地質時期是否比過去想像的要漫長得多。於是,在這種漫長的時間框架下,自然作用過程如果不是週期性發生的話,便可以漸變的形式逐步發生。同時,只要我們仔細考察地球上的岩石和地貌景觀,便可以搞清它的發展歷史了。無疑,同樣的原理也完全可以適用於有機界的演化。達爾文時代的地質學跟現代的地質學一樣,常常只基於一些零碎,甚至一些不十分可靠的證據便可以大膽地提出各種各樣的假說。我們從達爾文的早期經歷,尤其是他的地質學思想可以看出,這種科學研究方法及思維方式對於他探索物種的起源顯然具有獨特的價值。
劍橋大學有兩個人在早年對激發達爾文的科學興趣曾起過特殊的作用,一個是約翰.亨斯洛,另一個是亞當.賽奇威克。前者是一位植物學家,對達爾文影響很大,曾給他許多有益的指導和鞭策。在起初達爾文尚無明確的研究方向時,他便敏銳地覺察出這位年輕人的內在潛力。賽奇威克是一位地質學家。正是他帶領達爾文進行了跨越威爾斯北部的野外地質旅行(一八三一年)。從這個複雜的地質結構體中,達爾文第一次學會了如何在通常外行看來是雜亂無章的地質體中理出頭緒和規律。賽奇威克直到晚年也沒有接受達爾文的進化理論,而在達爾文其他一些朋友中,無論是植物學家約.胡克,還是萊爾,在很大程度上都對他的革命性的進化論持有保留態度。然而,這些傑出的科學家卻對他都十分敬重。而且,達爾文還有許多熱烈而忠誠的崇拜者,其中最突出的代表要算是爭強好勝的湯瑪斯.赫胥黎。除了這些摯友之外,他還擁有一大批筆友,其中包括科學家、動物配種家,外國專家和植物學家,他們常常為達爾文大量的諮詢難題提供詳盡的答案。在眾多有可能成為達爾文學術論敵的人中,華萊士也曾獨立地發現了物種起源的基本理論。然而,他並不將自己視為達爾文學術上的競爭者,而認為兩人都同時發現了這一偉大的生命奧祕,而且他欣然承認,在其他方面,達爾文比他的認識要深刻得多。當然,不是所有的人都愛戴、尊重達爾文。他也有一些像理.歐文和喬.米瓦特這樣的宿敵。然而,達爾文從未因為遭到各種學術上的非議而悲哀,更未屈服於任何人身攻擊和嘲笑。
誠然,達爾文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儘管有些方面還令人費解。就是這樣一個人,當他走過珊瑚礁時,便能正確地解釋它的形成機理;也是他能花費艱巨細緻的勞動去揭示藤壺極其複雜的內部構造;他曾為蘭花精美的構造拍案叫絕;他也曾著迷於家鴿形形色色變種的配育;他還對蚯蚓緩慢而持續不斷的活動效應進行過深入的研究;此外,他還曾試圖從整體上去探尋生命的真諦和演進。然而,所有這些工作,其起點都可以追溯到《物種起源》。
中譯本前言
早在一八八二年去世之前,達爾文便被公認是那個世紀最偉大的一位科學家。在他二世紀華誕(二○○九年)臨近的今天,人們不僅更加認識到他的偉大,而且還形成了這樣的共識,他在生命科學上的研究方法及其成就的深遠意義仍遠未為人們所全面認識。起初,他十分擔心,他那個由一系列學術思想構成的理論體系是否能贏得大眾廣泛的認同。然而,他心裡非常清楚,他的理論是符合真理的,正如愛因斯坦堅信自己的廣義相對論一樣。而且,他還堅信,即使對這些原理的論證還不夠完善,但自然選擇的進化原理終將成為生命科學中不朽的基本...
目錄
導 讀
中譯本前言
引 言
緒 論
第一章 家養狀態下的變異
第二章 自然狀態下的變異
第三章 生存鬥爭
第四章 自然選擇即適者生存
第五章 變異的法則
第六章 本學說之難點及其解繹
第七章 對自然選擇學說的各種異議
第八章 本 能
第九章 雜種性質
第十章 地質紀錄的不完整
第十一章 古生物的演替
第十二章 生物的地理分布
第十三章 生物的地理分布(續)
第十四章 生物間的親緣關係:形態學、胚胎學和殘跡器官的證據
第十五章 綜述和結論
附錄 進化論的十大猜想
譯後記
查爾斯.達爾文年表
索 引
導 讀
中譯本前言
引 言
緒 論
第一章 家養狀態下的變異
第二章 自然狀態下的變異
第三章 生存鬥爭
第四章 自然選擇即適者生存
第五章 變異的法則
第六章 本學說之難點及其解繹
第七章 對自然選擇學說的各種異議
第八章 本 能
第九章 雜種性質
第十章 地質紀錄的不完整
第十一章 古生物的演替
第十二章 生物的地理分布
第十三章 生物的地理分布(續)
第十四章 生物間的親緣關係:形態學、胚胎學和殘跡器官的證據
第十五章 綜述和結論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