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完善體系建構、臨場例題演練一次搞定,貫徹一本書主義,就是這麼簡單!
•輔以圖表及表格方式說明,輕易理解深奧法律概念與複雜法令內容!
•從實務見解及時事議題出發,補充學理上說明,問題意識與論述內容夠接地氣不走鐘!
作者簡介
游正曄律師
東吳大學法律系碩士
大尹法律事務所執業律師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勞工專科律師
讀享國考小學堂勞社法科目講師
新學林出版社「勞動訴訟書狀撰寫實務」講師
讀家補習班律師班勞社法科目講師
二版序
距離上次出版已快三年,在這三年當中,勞社法令頻繁增修、新興的勞社法議題也不斷叢生,諸如:勞動派遣明文化、增訂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餐飲平台外送員之契約定性、護理人員超時工作爭議、禁止女性夜間工作違憲、職場霸凌、工會與勞資會議同意權行使順序、航空業罷工相關爭議、遺屬年金請求權之憲法保障、年金改革等等。除此之外,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除了打亂日常生活樣態以外,也引發諸多勞資爭議議題,例如:無薪假、勞務給付拒絕權、得否禁止勞工在疫情期間出國、防疫期間之勞工請假與薪資給付、配合防疫措施之加班要件等,均在本次改版中予以增補。
另外,本次改版也摘選了109、110年律師考題、108年至110年研究所及公費留考題目及近期重要實務見解,希望本次改版能儘量讓讀者與時俱進,掌握勞社法最新脈動。再來,在章節排版上,亦搭配筆者本身講課上的順暢度,而有所調整;在整體內容上,為了更合乎考試用書的性質,以及同時兼顧「瘦身」之考量,針對一些純粹學術論述做了些許省略,較偏重於實務操作與見解介紹。
最後,也要特別感謝柏翰、小藍及讀享全體製作團隊,感謝他們不厭其煩的督促,更是細心核對本書內容,讓本書內容更佳完善與精美。也由衷祝福各位讀者能夠早日脫離考海順利上榜,迎接人生下一階段的挑戰。
游正曄
2022.1.11 @大尹法律事務所
目錄
本書使用說明 Ⅰ
A 勞動法總論與個別勞動法
1 勞動法體系架構
【第一節】現代意義勞動法的起源 A-1-4
【第二節】勞動法的性質 A-1-5
第一項 第三法域 A-1-5
第二項 特別私法領域 A-1-5
【第三節】勞動法的體系架構 A-1-6
第一項 狹義個別勞動法 A-1-6
第二項 勞動保護法 A-1-6
第三項 集體勞動法 A-1-7
第四項 區別個別勞動法與集體勞動法之基本理念 A-1-7
【第四節】勞動法法源與適用 A-1-9
第一項 法源種類與位階 A-1-9
第二項 法源之適用順序 A-1-10
【第五節】勞動基準法之性質與特性 A-1-12
第一項 具有公法性質 A-1-12
第二項 具有強行性(半強行性、相對強制性) A-1-12
第三項 具有選擇性規範 A-1-12
【第六節】兼論勞動保護法令公法性質之私法轉化 A-1-13
【第七節】勞動基準法的適用範圍 A-1-14
2 勞動契約之定性
【第一節】從屬關係(從屬性)之判斷基準 A-2-4
【第二節】勞動契約與僱傭、委任、承攬契約間之區別 A-2-7
第一項 勞動契約與僱傭契約 A-2-7
第二項 勞動契約與委任契約 A-2-8
第三項 勞動契約與承攬契約 A-2-9
【第三節】保險業務員與保險公司間是否屬於勞動契約? A-2-10
第一項 釋字第740號解釋內容(節錄) A-2-10
第二項 評析 A-2-11
【第四節】經理人與公司間是否屬於勞動契約? A-2-12
第一項 形式認定 A-2-12
第二項 實質認定—是否具有從屬性 A-2-12
第三項 先形式後實質之操作模式 A-2-13
第四項 附論:勞工升任經理人後之契約定性 A-2-13
【第五節】餐飲平台外送員之勞工身分爭議 A-2-15
第一項 平台介入勞動提供過程 A-2-15
第二項 平台在食安以外尚有諸多監督及懲戒機制 A-2-15
第三項 外送員拒絕接單將有不利結果 A-2-16
【第六節】回顧統整從屬性特徵 A-2-17
【第七節】勞動契約之一般性質 A-2-19
第一項 私法契約 A-2-19
第二項 不要式契約 A-2-19
第三項 以勞務給付為目的之契約 A-2-19
第四項 有償契約 A-2-20
第五項 繼續性契約 A-2-20
3 勞動契約附隨義務群
【第一節】雇主附隨義務 A-3-5
第一項 保護義務 A-3-5
第二項 安置職務義務(勞工之就勞請求權) A-3-6
第三項 勞動條件明示義務 A-3-7
第四項 平等原則遵守 A-3-8
第五項 契約終止後義務 A-3-8
第六項 附論:對於雇主違反保護義務,勞工得否拒絕給付勞務? A-3-8
【第二節】勞工附隨義務 A-3-12
第一項 不作為義務 A-3-13
第二項 作為義務 A-3-14
第三項 企業外行為義務 A-3-15
4 工資
【第一節】工資給付原則 A-4-4
第一項 通貨給付原則 A-4-4
第二項 直接給付原則 A-4-4
第三項 定期給付原則 A-4-4
第四項 全額給付原則 A-4-5
【第二節】工資定義 A-4-7
第一項 勞務對價性 A-4-7
第二項 經常性給與 A-4-8
第三項 勞務對價性之反面:恩惠性給與? A-4-9
第四項 實務上爭議 A-4-11
第五項 相關考題 A-4-15
【第三節】平均工資 A-4-16
第一項 平均工資之定義 A-4-16
第二項 平均工資之計算 A-4-16
第三項 異常期間排除 A-4-17
【第四節】工資給付之危險負擔 A-4-19
第一項 實務與學說爭議 A-4-19
第二項 颱風假工資爭議 A-4-21
第三項 諾貝爾獎的無薪假 A-4-24
【第五節】工資實際獲取之保護機制 A-4-29
5 工作時間及休假
【第一節】工作時間定義與種類 A-5-4
第一項 定義 A-5-4
第二項 法定正常工時規定 A-5-4
第三項 與工作時間相關之活動時間類型 A-5-4
第四項 休息時間 A-5-6
【第二節】變形工時 A-5-13
第一項 概論 A-5-13
第二項 要件 A-5-15
【第三節】工時紀錄 A-5-17
【第四節】工作日延長工時(工作日加班) A-5-18
第一項 法定要件與類型 A-5-18
第二項 延長工時工資(加班費) A-5-20
【第五節】假日與請假 A-5-34
第一項 例假日與休息日(一例一休) A-5-34
第二項 休假日 A-5-38
第三項 假日出勤與工資 A-5-48
第四項 勞工個人因素之勞務給付障礙 A-5-56
【第六節】正常工時除外規定 A-5-64
第一項 前言 A-5-64
第二項 成立要件 A-5-64
第三項 除外適用之範圍 A-5-72
6 勞動契約內容之約定與變更
【第一節】定期與不定期契約條款 A-6-5
第一項 定義與類型 A-6-6
第二項 區分不定期與定期契約之實益 A-6-8
第三項 定期契約之轉換(僅臨時性、短期性工作有適用) A-6-8
【第二節】試用期間條款 A-6-11
第一項 定義 A-6-11
第二項 試用期間之目的及允許性 A-6-11
第三項 性質 A-6-11
第四項 試用期間之勞資權義關係 A-6-12
第五項 試用期間「屆滿後」之評價結果 A-6-14
第六項 試用期間之解僱 A-6-15
【第三節】調職條款 A-6-19
第一項 調職之定義 A-6-19
第二項 調職命令之法律性質 A-6-19
第三項 調職合法性之判斷標準 A-6-20
第四項 迴避解僱(懲戒)之調職 A-6-24
第五項 職災復原期間之調職 A-6-25
第六項 調職之法律效果 A-6-26
【第四節】最低服務年限條款 A-6-29
第一項 定義 A-6-29
第二項 最低服務年限條款效力之判斷標準 A-6-30
第三項 費用償還或違約金約定之酌減 A-6-32
【第五節】離職後競業禁止條款 A-6-37
第一項 定義 A-6-37
第二項 約定效力之判斷標準 A-6-37
第三項 離職勞工違約之法律效果與救濟方式 A-6-43
【第六節】工作規則 A-6-49
第一項 意義及機能 A-6-49
第二項 訂立、內容及公開揭示 A-6-49
第三項 核備 A-6-50
第四項 法律性質 A-6-52
第五項 工作規則之變更 A-6-54
【第七節】懲戒 A-6-55
第一項 法律依據 A-6-55
第二項 懲戒制度之審查 A-6-56
【第八節】績效考核 A-6-60
第一項 意義 A-6-60
第二項 績效考核之司法審查的實務見解 A-6-60
第三項 績效考核之司法審查的學說見解 A-6-62
7 個別勞動關係之主體
【第一節】雇主 A-7-4
第一項 勞動契約之雇主 A-7-4
第二項 勞動基準法上之雇主 A-7-4
【第二節】女工 A-7-6
第一項 同工同酬與同值同酬 A-7-6
第二項 女性勞工工作種類的限制 A-7-6
第三項 女性夜間工作禁止 A-7-6
第四項 母性保護措施 A-7-9
【第三節】童工 A-7-13
第一項 定義與保護目的 A-7-13
第二項 童工及未滿18歲者工作種類之限制 A-7-13
第三項 未滿15歲者僱用之禁止 A-7-13
第四項 證明文件之備置 A-7-14
第五項 童工工作時間之限制 A-7-14
【第四節】附論:職場不法侵害 A-7-15
第一項 職場性騷擾 A-7-16
第二項 就業歧視之禁止 A-7-18
第三項 職場霸凌 A-7-22
8 非典型勞動關係
【第一節】概說 A-8-4
【第二節】派遣 A-8-5
第一項 概說 A-8-5
第二項 派遣關係下「僱用」與「使用」分離之允許性 A-8-6
第三項 虛偽派遣(轉掛)之爭議 A-8-7
第四項 派遣單位得否與派遣勞工訂定定期契約 A-8-9
第五項 派遣勞工是否應受離職後競業禁止條款拘束 A-8-10
第六項 修法強化要派單位之責任 A-8-13
【第三節】部分工時勞工 A-8-14
第一項 定義 A-8-14
第二項 部分工時勞工與均等待遇原則之適用 A-8-14
【第四節】從平台經濟工作者探討「準勞工」議題 A-8-21
第一項 準勞工之特徵 A-8-21
第二項 準勞工如何適用勞動保護法令 A-8-22
【第五節】家內及電傳勞動者 A-8-23
【第六節】家事服務勞動者 A-8-24
9 勞動契約終止
【第一節】總論 A-9-4
第一項 依照民法規定終止 A-9-4
第二項 依照勞動基準法規定終止 A-9-6
【第二節】解僱 A-9-8
第一項 最後手段性原則 A-9-8
第二項 解僱事由法定與確定 A-9-9
第三項 經濟性解僱 A-9-10
第四項 懲戒性解僱 A-9-19
第五項 解僱禁止期間 A-9-34
第六項 非法解僱期間之工資 A-9-35
【第三節】辭職 A-9-37
第一項 自請辭職 A-9-37
第二項 被迫辭職 A-9-37
【第四節】預告期間 A-9-41
第一項 立法目的 A-9-41
第二項 預告期間之強制性 A-9-41
第三項 預告期間所涉及相關問題 A-9-42
【第五節】資遣費 A-9-46
第一項 法律依據 A-9-46
第二項 法律性質 A-9-48
第三項 資遣費給付時點 A-9-48
第四項 資遣費請求權時效 A-9-49
B 勞資爭議與集體勞動法
1 勞動基本權
【第一節】學界用語及分類差異 B-1-4
第一項 勞動基本權(勞動三權) B-1-4
第二項 同盟自由基本權 B-1-4
【第二節】勞動基本權之內容 B-1-6
第一項 團結權 B-1-6
第二項 團體協商權 B-1-6
第三項 團體行動權 B-1-7
【第三節】勞動基本權之憲法依據 B-1-8
第一項 以憲法第14條結社自由為依據 B-1-8
第二項 以憲法第15條生存權與工作權為依據 B-1-8
第三項 以憲法第22條為依據 B-1-9
第四項 以憲法第14條及第15條為依據 B-1-9
第五項 釋字第373號解釋係以憲法第14條及第153條第1項為依據 B-1-9
【第四節】附論1:工會組織與工會法 B-1-11
第一項 工會組織結構 B-1-11
第二項 工會類型 B-1-11
第三項 入會原則 B-1-12
【第五節】附論2:工會參與代表制與勞資會議決議 B-1-14
第一項 勞動基準法中涉及工會或勞資會議參與之機制 B-1-14
第二項 工會與勞資會議間同意權之行使順序 B-1-15
第三項 勞資會議決議之效力 B-1-16
2 勞資爭議處理:總論、調解與仲裁
【第一節】勞資爭議處理法適用主體 B-2-4
第一項 資方(雇主或雇主團體) B-2-4
第二項 勞方(勞工或工會) B-2-4
第三項 教師? B-2-5
【第二節】勞資爭議類型 B-2-6
第一項 權利事項之勞資爭議 B-2-6
第二項 調整事項之勞資爭議 B-2-7
第三項 區別實益 B-2-7
【第三節】勞資爭議處理期間之行為禁止義務 B-2-11
第一項 立法目的 B-2-11
第二項 勞資爭議事件之範圍 B-2-11
第三項 勞資爭議處理期間之起迄範圍 B-2-12
第四項 禁止行為之類型 B-2-13
第五項 違反效果 B-2-14
【第四節】調解 B-2-17
第一項 調解之啟動 B-2-17
第二項 調解方式 B-2-17
第三項 調解效力 B-2-18
【第五節】仲裁 B-2-20
第一項 仲裁之啟動 B-2-20
第二項 仲裁方式 B-2-21
第三項 仲裁效力 B-2-22
3 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制度
【第一節】不當勞動行為類型 B-3-5
第一項 不利益待遇 B-3-6
第二項 不當影響、妨礙或限制工會(支配介入) B-3-16
第三項 違反誠信協商 B-3-36
【第二節】不當勞動行為雇主之認定 B-3-53
第一項 雇主的判斷不以勞動契約為限 B-3-53
第二項 雇主概念內延性 B-3-54
第三項 雇主概念外延性 B-3-56
【第三節】不當勞動行為裁決程序 B-3-57
第一項 得申請裁決之主體 B-3-57
第二項 提起之期限 B-3-59
第三項 裁決之程序 B-3-61
第四項 裁決決定之效力與救濟 B-3-63
第五項 處罰 B-3-69
第六項 裁決雙軌制與法院審判權關係 B-3-70
【第四節】簡介勞動事件法關於訴訟成本及保全程序之特別規定 B-3-73
第一項 減輕勞工之訴訟成本 B-3-73
第二項 保全程序 B-3-73
4 爭議行為與工會行動
【第一節】爭議行為 B-4-4
第一項 爭議行為種類 B-4-4
第二項 爭議行為合法要件 B-4-8
第三項 合法爭議行為的保障 B-4-15
第四項 合法爭議行為之契約法上效果 B-4-16
【第二節】團體行動權再建構 B-4-18
第一項 團體行動權總論與類型化 B-4-18
第二項 狹義工會行為:兼論與爭議行為之差異 B-4-19
C 社會法與企業之社會給付
1 社會法總論
【第一節】社會法概念與定義 C-1-4
第一項 廣義—社會政策法 C-1-4
第二項 狹義—社會安全法 C-1-4
【第二節】社會法體系與分類 C-1-6
第一項 概說 C-1-6
第二項 以四分說建立我國社會法體系 C-1-6
【第三節】從勞動法到社會法—兼論企業社會給付 C-1-10
第一項 勞動法與社會法本質上差異 C-1-10
第二項 企業社會給付的概念 C-1-11
2 社會法與憲法
【第一節】社會憲法與社會國原則 C-2-4
第一項 社會憲法 C-2-4
第二項 社會國原則 C-2-4
【第二節】社會法與法治國原則 C-2-8
第一項 法律保留原則 C-2-8
第二項 法律明確性與授權明確性原則 C-2-11
第三項 不溯及既往原則 C-2-12
第四項 信賴保護原則 C-2-14
【第三節】社會法與基本權 C-2-18
第一項 生存權 C-2-18
第二項 健康權 C-2-19
第三項 平等權(平等原則) C-2-20
第四項 財產權 C-2-23
第五項 一般自由權 C-2-31
第六項 工作權 C-2-31
3 社會保險概論
【第一節】社會保險之起源與目標 C-3-4
第一項 起源 C-3-4
第二項 目標 C-3-4
【第二節】社會保險基本原則 C-3-5
第一項 釋字第609號解釋 C-3-5
第二項 強制保險原則 C-3-6
第三項 基本生活保障 C-3-7
第四項 保險原則 C-3-8
第五項 社會適當性原則 C-3-8
第六項 財務自給自足原則 C-3-8
【第三節】社會保險、商業保險與政策保險 C-3-9
第一項 社會保險 C-3-9
第二項 商業保險 C-3-9
第三項 政策保險 C-3-9
【第四節】社會保險財務 C-3-11
第一項 社會保險財源 C-3-11
第二項 社會保險之財務運作原則 C-3-17
第三項 社會保險財務支出規劃 C-3-18
4 勞工保險制度
【第一節】勞工保險之關係人 C-4-4
第一項 保險人 C-4-5
第二項 被保險人 C-4-6
第三項 投保單位 C-4-14
第四項 勞工保險法律關係定性 C-4-17
【第二節】保險效力期間 C-4-19
第一項 申報主義 C-4-19
第二項 保險效力之終止與停止 C-4-23
【第三節】保險費用及分擔 C-4-24
第一項 投保薪資 C-4-24
第二項 保險費率及分擔比例 C-4-26
第三項 投保薪資不實與逕行調整 C-4-27
第四項 欠費處理(勞保條例§17) C-4-28
【第四節】給付制度通則 C-4-31
第一項 給付請求權成立 C-4-31
第二項 請領之限制 C-4-35
第三項 保險請求權之時效 C-4-36
【第五節】普通事故保險給付內容 C-4-37
第一項 生育給付 C-4-38
第二項 普通傷病給付 C-4-38
第三項 普通失能給付 C-4-40
第四項 老年給付 C-4-41
第五項 普通死亡給付 C-4-42
5 職業災害補償與勞工保險給付
【第一節】職業災害「損害填補」系統 C-5-5
【第二節】職業災害之定義 C-5-7
第一項 職業安全衛生法 C-5-7
第二項 傷病審查準則 C-5-7
第三項 勞動基準法上職業災害與勞工保險條例之職業災害保險給付事由是否同一 C-5-8
【第三節】職業災害補償的對象及成立要件 C-5-9
第一項 職業災害認定基準 C-5-9
第二項 職業病之認定基準 C-5-10
第三項 附論:通勤災害 C-5-10
【第四節】職業災害之民事賠償 C-5-14
第一項 概說 C-5-14
第二項 須雇主有過失 C-5-14
第三項 可主張與有過失 C-5-14
【第五節】勞動基準法上職業災害補償 C-5-16
第一項 無過失補償責任 C-5-16
第二項 得否主張過失相抵 C-5-16
第三項 補償給付項目 C-5-18
第四項 承攬關係之補償責任 C-5-20
第五項 職業災害補償責任之請求權時效與確保 C-5-24
【第六節】勞工保險條例之職業災害保險給付 C-5-25
第一項 職業災害醫療給付 C-5-25
第二項 職業災害傷病給付 C-5-25
第三項 職業災害失能給付 C-5-26
第四項 職業災害死亡給付 C-5-27
【第七節】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之補助與津貼 C-5-28
第一項 基本理論 C-5-28
第二項 非屬勞動基準法適用之勞工得否適用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 C-5-29
【第八節】職業災害補償、賠償之抵充關係 C-5-32
第一項 雇主補償責任之抵充 C-5-32
第二項 雇主賠償責任之抵充 C-5-33
【第九節】簡介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 C-5-35
第一項 現存制度問題 C-5-35
第二項 擴大投保範圍 C-5-35
第三項 原則上採取「當然主義」,例外方適用「申報主義」 C-5-35
第四項 提高投保級距及給付額度 C-5-36
6 勞工老年經濟安全相關制度
【第一節】我國老年經濟安全體系概況論 C-6-4
【第二節】勞工保險老年給付 C-6-6
第一項 老年年金給付 C-6-6
第二項 老年一次金給付 C-6-7
第三項 一次請領老年給付 C-6-7
【第三節】勞工退休金制度 C-6-12
第一項 勞工退休保障之理論 C-6-12
第二項 勞動基準法之退休制度 C-6-13
第三項 勞工退休金條例之制度 C-6-21
歷屆試題索引 i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游正曄
優惠價: 9 折, NT$ 675 NT$ 750
本商品已絕版
本書特色
•完善體系建構、臨場例題演練一次搞定,貫徹一本書主義,就是這麼簡單!
•輔以圖表及表格方式說明,輕易理解深奧法律概念與複雜法令內容!
•從實務見解及時事議題出發,補充學理上說明,問題意識與論述內容夠接地氣不走鐘!
作者簡介
游正曄律師
東吳大學法律系碩士
大尹法律事務所執業律師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勞工專科律師
讀享國考小學堂勞社法科目講師
新學林出版社「勞動訴訟書狀撰寫實務」講師
讀家補習班律師班勞社法科目講師
二版序
距離上次出版已快三年,在這三年當中,勞社法令頻繁增修、新興的勞社法議題也不斷叢生,諸如:勞動派遣明文化、增訂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餐飲平台外送員之契約定性、護理人員超時工作爭議、禁止女性夜間工作違憲、職場霸凌、工會與勞資會議同意權行使順序、航空業罷工相關爭議、遺屬年金請求權之憲法保障、年金改革等等。除此之外,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除了打亂日常生活樣態以外,也引發諸多勞資爭議議題,例如:無薪假、勞務給付拒絕權、得否禁止勞工在疫情期間出國、防疫期間之勞工請假與薪資給付、配合防疫措施之加班要件等,均在本次改版中予以增補。
另外,本次改版也摘選了109、110年律師考題、108年至110年研究所及公費留考題目及近期重要實務見解,希望本次改版能儘量讓讀者與時俱進,掌握勞社法最新脈動。再來,在章節排版上,亦搭配筆者本身講課上的順暢度,而有所調整;在整體內容上,為了更合乎考試用書的性質,以及同時兼顧「瘦身」之考量,針對一些純粹學術論述做了些許省略,較偏重於實務操作與見解介紹。
最後,也要特別感謝柏翰、小藍及讀享全體製作團隊,感謝他們不厭其煩的督促,更是細心核對本書內容,讓本書內容更佳完善與精美。也由衷祝福各位讀者能夠早日脫離考海順利上榜,迎接人生下一階段的挑戰。
游正曄
2022.1.11 @大尹法律事務所
目錄
本書使用說明 Ⅰ
A 勞動法總論與個別勞動法
1 勞動法體系架構
【第一節】現代意義勞動法的起源 A-1-4
【第二節】勞動法的性質 A-1-5
第一項 第三法域 A-1-5
第二項 特別私法領域 A-1-5
【第三節】勞動法的體系架構 A-1-6
第一項 狹義個別勞動法 A-1-6
第二項 勞動保護法 A-1-6
第三項 集體勞動法 A-1-7
第四項 區別個別勞動法與集體勞動法之基本理念 A-1-7
【第四節】勞動法法源與適用 A-1-9
第一項 法源種類與位階 A-1-9
第二項 法源之適用順序 A-1-10
【第五節】勞動基準法之性質與特性 A-1-12
第一項 具有公法性質 A-1-12
第二項 具有強行性(半強行性、相對強制性) A-1-12
第三項 具有選擇性規範 A-1-12
【第六節】兼論勞動保護法令公法性質之私法轉化 A-1-13
【第七節】勞動基準法的適用範圍 A-1-14
2 勞動契約之定性
【第一節】從屬關係(從屬性)之判斷基準 A-2-4
【第二節】勞動契約與僱傭、委任、承攬契約間之區別 A-2-7
第一項 勞動契約與僱傭契約 A-2-7
第二項 勞動契約與委任契約 A-2-8
第三項 勞動契約與承攬契約 A-2-9
【第三節】保險業務員與保險公司間是否屬於勞動契約? A-2-10
第一項 釋字第740號解釋內容(節錄) A-2-10
第二項 評析 A-2-11
【第四節】經理人與公司間是否屬於勞動契約? A-2-12
第一項 形式認定 A-2-12
第二項 實質認定—是否具有從屬性 A-2-12
第三項 先形式後實質之操作模式 A-2-13
第四項 附論:勞工升任經理人後之契約定性 A-2-13
【第五節】餐飲平台外送員之勞工身分爭議 A-2-15
第一項 平台介入勞動提供過程 A-2-15
第二項 平台在食安以外尚有諸多監督及懲戒機制 A-2-15
第三項 外送員拒絕接單將有不利結果 A-2-16
【第六節】回顧統整從屬性特徵 A-2-17
【第七節】勞動契約之一般性質 A-2-19
第一項 私法契約 A-2-19
第二項 不要式契約 A-2-19
第三項 以勞務給付為目的之契約 A-2-19
第四項 有償契約 A-2-20
第五項 繼續性契約 A-2-20
3 勞動契約附隨義務群
【第一節】雇主附隨義務 A-3-5
第一項 保護義務 A-3-5
第二項 安置職務義務(勞工之就勞請求權) A-3-6
第三項 勞動條件明示義務 A-3-7
第四項 平等原則遵守 A-3-8
第五項 契約終止後義務 A-3-8
第六項 附論:對於雇主違反保護義務,勞工得否拒絕給付勞務? A-3-8
【第二節】勞工附隨義務 A-3-12
第一項 不作為義務 A-3-13
第二項 作為義務 A-3-14
第三項 企業外行為義務 A-3-15
4 工資
【第一節】工資給付原則 A-4-4
第一項 通貨給付原則 A-4-4
第二項 直接給付原則 A-4-4
第三項 定期給付原則 A-4-4
第四項 全額給付原則 A-4-5
【第二節】工資定義 A-4-7
第一項 勞務對價性 A-4-7
第二項 經常性給與 A-4-8
第三項 勞務對價性之反面:恩惠性給與? A-4-9
第四項 實務上爭議 A-4-11
第五項 相關考題 A-4-15
【第三節】平均工資 A-4-16
第一項 平均工資之定義 A-4-16
第二項 平均工資之計算 A-4-16
第三項 異常期間排除 A-4-17
【第四節】工資給付之危險負擔 A-4-19
第一項 實務與學說爭議 A-4-19
第二項 颱風假工資爭議 A-4-21
第三項 諾貝爾獎的無薪假 A-4-24
【第五節】工資實際獲取之保護機制 A-4-29
5 工作時間及休假
【第一節】工作時間定義與種類 A-5-4
第一項 定義 A-5-4
第二項 法定正常工時規定 A-5-4
第三項 與工作時間相關之活動時間類型 A-5-4
第四項 休息時間 A-5-6
【第二節】變形工時 A-5-13
第一項 概論 A-5-13
第二項 要件 A-5-15
【第三節】工時紀錄 A-5-17
【第四節】工作日延長工時(工作日加班) A-5-18
第一項 法定要件與類型 A-5-18
第二項 延長工時工資(加班費) A-5-20
【第五節】假日與請假 A-5-34
第一項 例假日與休息日(一例一休) A-5-34
第二項 休假日 A-5-38
第三項 假日出勤與工資 A-5-48
第四項 勞工個人因素之勞務給付障礙 A-5-56
【第六節】正常工時除外規定 A-5-64
第一項 前言 A-5-64
第二項 成立要件 A-5-64
第三項 除外適用之範圍 A-5-72
6 勞動契約內容之約定與變更
【第一節】定期與不定期契約條款 A-6-5
第一項 定義與類型 A-6-6
第二項 區分不定期與定期契約之實益 A-6-8
第三項 定期契約之轉換(僅臨時性、短期性工作有適用) A-6-8
【第二節】試用期間條款 A-6-11
第一項 定義 A-6-11
第二項 試用期間之目的及允許性 A-6-11
第三項 性質 A-6-11
第四項 試用期間之勞資權義關係 A-6-12
第五項 試用期間「屆滿後」之評價結果 A-6-14
第六項 試用期間之解僱 A-6-15
【第三節】調職條款 A-6-19
第一項 調職之定義 A-6-19
第二項 調職命令之法律性質 A-6-19
第三項 調職合法性之判斷標準 A-6-20
第四項 迴避解僱(懲戒)之調職 A-6-24
第五項 職災復原期間之調職 A-6-25
第六項 調職之法律效果 A-6-26
【第四節】最低服務年限條款 A-6-29
第一項 定義 A-6-29
第二項 最低服務年限條款效力之判斷標準 A-6-30
第三項 費用償還或違約金約定之酌減 A-6-32
【第五節】離職後競業禁止條款 A-6-37
第一項 定義 A-6-37
第二項 約定效力之判斷標準 A-6-37
第三項 離職勞工違約之法律效果與救濟方式 A-6-43
【第六節】工作規則 A-6-49
第一項 意義及機能 A-6-49
第二項 訂立、內容及公開揭示 A-6-49
第三項 核備 A-6-50
第四項 法律性質 A-6-52
第五項 工作規則之變更 A-6-54
【第七節】懲戒 A-6-55
第一項 法律依據 A-6-55
第二項 懲戒制度之審查 A-6-56
【第八節】績效考核 A-6-60
第一項 意義 A-6-60
第二項 績效考核之司法審查的實務見解 A-6-60
第三項 績效考核之司法審查的學說見解 A-6-62
7 個別勞動關係之主體
【第一節】雇主 A-7-4
第一項 勞動契約之雇主 A-7-4
第二項 勞動基準法上之雇主 A-7-4
【第二節】女工 A-7-6
第一項 同工同酬與同值同酬 A-7-6
第二項 女性勞工工作種類的限制 A-7-6
第三項 女性夜間工作禁止 A-7-6
第四項 母性保護措施 A-7-9
【第三節】童工 A-7-13
第一項 定義與保護目的 A-7-13
第二項 童工及未滿18歲者工作種類之限制 A-7-13
第三項 未滿15歲者僱用之禁止 A-7-13
第四項 證明文件之備置 A-7-14
第五項 童工工作時間之限制 A-7-14
【第四節】附論:職場不法侵害 A-7-15
第一項 職場性騷擾 A-7-16
第二項 就業歧視之禁止 A-7-18
第三項 職場霸凌 A-7-22
8 非典型勞動關係
【第一節】概說 A-8-4
【第二節】派遣 A-8-5
第一項 概說 A-8-5
第二項 派遣關係下「僱用」與「使用」分離之允許性 A-8-6
第三項 虛偽派遣(轉掛)之爭議 A-8-7
第四項 派遣單位得否與派遣勞工訂定定期契約 A-8-9
第五項 派遣勞工是否應受離職後競業禁止條款拘束 A-8-10
第六項 修法強化要派單位之責任 A-8-13
【第三節】部分工時勞工 A-8-14
第一項 定義 A-8-14
第二項 部分工時勞工與均等待遇原則之適用 A-8-14
【第四節】從平台經濟工作者探討「準勞工」議題 A-8-21
第一項 準勞工之特徵 A-8-21
第二項 準勞工如何適用勞動保護法令 A-8-22
【第五節】家內及電傳勞動者 A-8-23
【第六節】家事服務勞動者 A-8-24
9 勞動契約終止
【第一節】總論 A-9-4
第一項 依照民法規定終止 A-9-4
第二項 依照勞動基準法規定終止 A-9-6
【第二節】解僱 A-9-8
第一項 最後手段性原則 A-9-8
第二項 解僱事由法定與確定 A-9-9
第三項 經濟性解僱 A-9-10
第四項 懲戒性解僱 A-9-19
第五項 解僱禁止期間 A-9-34
第六項 非法解僱期間之工資 A-9-35
【第三節】辭職 A-9-37
第一項 自請辭職 A-9-37
第二項 被迫辭職 A-9-37
【第四節】預告期間 A-9-41
第一項 立法目的 A-9-41
第二項 預告期間之強制性 A-9-41
第三項 預告期間所涉及相關問題 A-9-42
【第五節】資遣費 A-9-46
第一項 法律依據 A-9-46
第二項 法律性質 A-9-48
第三項 資遣費給付時點 A-9-48
第四項 資遣費請求權時效 A-9-49
B 勞資爭議與集體勞動法
1 勞動基本權
【第一節】學界用語及分類差異 B-1-4
第一項 勞動基本權(勞動三權) B-1-4
第二項 同盟自由基本權 B-1-4
【第二節】勞動基本權之內容 B-1-6
第一項 團結權 B-1-6
第二項 團體協商權 B-1-6
第三項 團體行動權 B-1-7
【第三節】勞動基本權之憲法依據 B-1-8
第一項 以憲法第14條結社自由為依據 B-1-8
第二項 以憲法第15條生存權與工作權為依據 B-1-8
第三項 以憲法第22條為依據 B-1-9
第四項 以憲法第14條及第15條為依據 B-1-9
第五項 釋字第373號解釋係以憲法第14條及第153條第1項為依據 B-1-9
【第四節】附論1:工會組織與工會法 B-1-11
第一項 工會組織結構 B-1-11
第二項 工會類型 B-1-11
第三項 入會原則 B-1-12
【第五節】附論2:工會參與代表制與勞資會議決議 B-1-14
第一項 勞動基準法中涉及工會或勞資會議參與之機制 B-1-14
第二項 工會與勞資會議間同意權之行使順序 B-1-15
第三項 勞資會議決議之效力 B-1-16
2 勞資爭議處理:總論、調解與仲裁
【第一節】勞資爭議處理法適用主體 B-2-4
第一項 資方(雇主或雇主團體) B-2-4
第二項 勞方(勞工或工會) B-2-4
第三項 教師? B-2-5
【第二節】勞資爭議類型 B-2-6
第一項 權利事項之勞資爭議 B-2-6
第二項 調整事項之勞資爭議 B-2-7
第三項 區別實益 B-2-7
【第三節】勞資爭議處理期間之行為禁止義務 B-2-11
第一項 立法目的 B-2-11
第二項 勞資爭議事件之範圍 B-2-11
第三項 勞資爭議處理期間之起迄範圍 B-2-12
第四項 禁止行為之類型 B-2-13
第五項 違反效果 B-2-14
【第四節】調解 B-2-17
第一項 調解之啟動 B-2-17
第二項 調解方式 B-2-17
第三項 調解效力 B-2-18
【第五節】仲裁 B-2-20
第一項 仲裁之啟動 B-2-20
第二項 仲裁方式 B-2-21
第三項 仲裁效力 B-2-22
3 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制度
【第一節】不當勞動行為類型 B-3-5
第一項 不利益待遇 B-3-6
第二項 不當影響、妨礙或限制工會(支配介入) B-3-16
第三項 違反誠信協商 B-3-36
【第二節】不當勞動行為雇主之認定 B-3-53
第一項 雇主的判斷不以勞動契約為限 B-3-53
第二項 雇主概念內延性 B-3-54
第三項 雇主概念外延性 B-3-56
【第三節】不當勞動行為裁決程序 B-3-57
第一項 得申請裁決之主體 B-3-57
第二項 提起之期限 B-3-59
第三項 裁決之程序 B-3-61
第四項 裁決決定之效力與救濟 B-3-63
第五項 處罰 B-3-69
第六項 裁決雙軌制與法院審判權關係 B-3-70
【第四節】簡介勞動事件法關於訴訟成本及保全程序之特別規定 B-3-73
第一項 減輕勞工之訴訟成本 B-3-73
第二項 保全程序 B-3-73
4 爭議行為與工會行動
【第一節】爭議行為 B-4-4
第一項 爭議行為種類 B-4-4
第二項 爭議行為合法要件 B-4-8
第三項 合法爭議行為的保障 B-4-15
第四項 合法爭議行為之契約法上效果 B-4-16
【第二節】團體行動權再建構 B-4-18
第一項 團體行動權總論與類型化 B-4-18
第二項 狹義工會行為:兼論與爭議行為之差異 B-4-19
C 社會法與企業之社會給付
1 社會法總論
【第一節】社會法概念與定義 C-1-4
第一項 廣義—社會政策法 C-1-4
第二項 狹義—社會安全法 C-1-4
【第二節】社會法體系與分類 C-1-6
第一項 概說 C-1-6
第二項 以四分說建立我國社會法體系 C-1-6
【第三節】從勞動法到社會法—兼論企業社會給付 C-1-10
第一項 勞動法與社會法本質上差異 C-1-10
第二項 企業社會給付的概念 C-1-11
2 社會法與憲法
【第一節】社會憲法與社會國原則 C-2-4
第一項 社會憲法 C-2-4
第二項 社會國原則 C-2-4
【第二節】社會法與法治國原則 C-2-8
第一項 法律保留原則 C-2-8
第二項 法律明確性與授權明確性原則 C-2-11
第三項 不溯及既往原則 C-2-12
第四項 信賴保護原則 C-2-14
【第三節】社會法與基本權 C-2-18
第一項 生存權 C-2-18
第二項 健康權 C-2-19
第三項 平等權(平等原則) C-2-20
第四項 財產權 C-2-23
第五項 一般自由權 C-2-31
第六項 工作權 C-2-31
3 社會保險概論
【第一節】社會保險之起源與目標 C-3-4
第一項 起源 C-3-4
第二項 目標 C-3-4
【第二節】社會保險基本原則 C-3-5
第一項 釋字第609號解釋 C-3-5
第二項 強制保險原則 C-3-6
第三項 基本生活保障 C-3-7
第四項 保險原則 C-3-8
第五項 社會適當性原則 C-3-8
第六項 財務自給自足原則 C-3-8
【第三節】社會保險、商業保險與政策保險 C-3-9
第一項 社會保險 C-3-9
第二項 商業保險 C-3-9
第三項 政策保險 C-3-9
【第四節】社會保險財務 C-3-11
第一項 社會保險財源 C-3-11
第二項 社會保險之財務運作原則 C-3-17
第三項 社會保險財務支出規劃 C-3-18
4 勞工保險制度
【第一節】勞工保險之關係人 C-4-4
第一項 保險人 C-4-5
第二項 被保險人 C-4-6
第三項 投保單位 C-4-14
第四項 勞工保險法律關係定性 C-4-17
【第二節】保險效力期間 C-4-19
第一項 申報主義 C-4-19
第二項 保險效力之終止與停止 C-4-23
【第三節】保險費用及分擔 C-4-24
第一項 投保薪資 C-4-24
第二項 保險費率及分擔比例 C-4-26
第三項 投保薪資不實與逕行調整 C-4-27
第四項 欠費處理(勞保條例§17) C-4-28
【第四節】給付制度通則 C-4-31
第一項 給付請求權成立 C-4-31
第二項 請領之限制 C-4-35
第三項 保險請求權之時效 C-4-36
【第五節】普通事故保險給付內容 C-4-37
第一項 生育給付 C-4-38
第二項 普通傷病給付 C-4-38
第三項 普通失能給付 C-4-40
第四項 老年給付 C-4-41
第五項 普通死亡給付 C-4-42
5 職業災害補償與勞工保險給付
【第一節】職業災害「損害填補」系統 C-5-5
【第二節】職業災害之定義 C-5-7
第一項 職業安全衛生法 C-5-7
第二項 傷病審查準則 C-5-7
第三項 勞動基準法上職業災害與勞工保險條例之職業災害保險給付事由是否同一 C-5-8
【第三節】職業災害補償的對象及成立要件 C-5-9
第一項 職業災害認定基準 C-5-9
第二項 職業病之認定基準 C-5-10
第三項 附論:通勤災害 C-5-10
【第四節】職業災害之民事賠償 C-5-14
第一項 概說 C-5-14
第二項 須雇主有過失 C-5-14
第三項 可主張與有過失 C-5-14
【第五節】勞動基準法上職業災害補償 C-5-16
第一項 無過失補償責任 C-5-16
第二項 得否主張過失相抵 C-5-16
第三項 補償給付項目 C-5-18
第四項 承攬關係之補償責任 C-5-20
第五項 職業災害補償責任之請求權時效與確保 C-5-24
【第六節】勞工保險條例之職業災害保險給付 C-5-25
第一項 職業災害醫療給付 C-5-25
第二項 職業災害傷病給付 C-5-25
第三項 職業災害失能給付 C-5-26
第四項 職業災害死亡給付 C-5-27
【第七節】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之補助與津貼 C-5-28
第一項 基本理論 C-5-28
第二項 非屬勞動基準法適用之勞工得否適用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 C-5-29
【第八節】職業災害補償、賠償之抵充關係 C-5-32
第一項 雇主補償責任之抵充 C-5-32
第二項 雇主賠償責任之抵充 C-5-33
【第九節】簡介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 C-5-35
第一項 現存制度問題 C-5-35
第二項 擴大投保範圍 C-5-35
第三項 原則上採取「當然主義」,例外方適用「申報主義」 C-5-35
第四項 提高投保級距及給付額度 C-5-36
6 勞工老年經濟安全相關制度
【第一節】我國老年經濟安全體系概況論 C-6-4
【第二節】勞工保險老年給付 C-6-6
第一項 老年年金給付 C-6-6
第二項 老年一次金給付 C-6-7
第三項 一次請領老年給付 C-6-7
【第三節】勞工退休金制度 C-6-12
第一項 勞工退休保障之理論 C-6-12
第二項 勞動基準法之退休制度 C-6-13
第三項 勞工退休金條例之制度 C-6-21
歷屆試題索引 i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2元。(減2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