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克繼《管理:任務、責任、實務》後,另一部探討管理的專書。涵蓋經營管理最本質、最基礎的觀念,深入淺出,為初入管理殿堂者的入門書。
杜拉克重新調整了《管理:任務、責任、實務》、刪去若干章節,文字再精簡濃縮,整編為七大部,共39章,並以《管理導論》為書名發行。
本書分成的七大部,分別是:(1)企業績效、(2)服務機構的績效、(3)有成效的工作和有成就的員工、(4)社會衝擊和社會責任、(5)管理者的工作和職務、(6)管理技能、(7)管理層組織。與一般管理書籍不同,本書不從企業功能導入,從人(管理者)切入;不從(組織)內部檢視管理,從(環境)外部推論管理;不直接陳述原則理論,卻不斷提問題,教人問對問題,再提供答案。
作者簡介:
彼得‧杜拉克
彼得‧杜拉克生長於一個文化環境優越的家庭,薰陶於猶太–基督教信仰傳統。1937 年移居美國,2002 年6 月20 日榮獲美國「總統自由勳章」。
杜拉克一生好學、敏思、善察、能析;筆耕不輟,以逾40 部著作享譽世界;治學精進、不拘框條,觸類旁通、不落窠臼。他早年學金融,1931 年獲法蘭克福大學法學博士。經濟學上,他尊敬凱因斯(John M. Keynes 1883-1946),但跟隨熊彼得(Joseph A. Schumpeter 1883-1950)。政治學上,他主張多元化和去中心化,對極權主義持嚴肅的批判態度。他對存在主義哲學與生存神學,特別是齊克果(S. Kierkegaard 1813-1855)的思想研究,造詣頗深。
杜拉克自稱為「旁觀者」,始終持守立場清醒、思維冷靜、人格獨立、思想自由以及責任意識。做為「社會生態學家」,他具有明心慧眼、洞察力強,為世人的社會與組織守望的美德、正直與良知,勇於在批判中追求創新。他創立了「現代管理學」,主張管理的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走「知信行」合一之路,因此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和「管理大師中的大師」。
杜拉克在世近一個世紀。他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見證從科學技術變革到思想理念革新的過程;目睹從工業時代進入智識(知識)時代、資訊時代的變化;親歷從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到後現代知識型社會的變遷;對所有經歷的變化以及21 世紀的人類發展,他都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今天,我們能夠深切感知到他的貢獻永不止於20 世紀,對未來世界的發展與變化,杜拉克的思想必定會產生更加積極且深遠的影響。
譯者簡介:
林麗冠
台大中文系學士,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碩士,譯有《事奉兩個主?》、《不只是憂鬱》、《新東協,新思路》、《為什麼你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玩具盒裡的創新》(2014年金書獎)、《獲利的魔鬼,就躲在細節裡》(2012年金書獎)等數十本書。
章節試閱
前言
管理是職業和承諾
如果沒有管理學,很少有美國人會到大學就讀或是任教。只有在現代組織中,才會有可提供給高等教育者(及其教師)的大量工作機會。無論是企業、政府機關、醫院、研究實驗室或是教育機構,這些組織的凝聚力、績效以及興衰存亡,全都要仰賴管理和管理者。
90%的大專學生畢生將在這樣的組織機構中任職(儘管從事的工作可能與最初不同)。他們將在具有管理的環境中工作,因此工作績效將大幅取決於他們對管理學以及管理方法的了解,而他們個人取得成就和實現目標的情況,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促進管理層和組織滿足他們各自的需求、成長、價值觀和目標的能力。
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員工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將成為管理者,更多的人會以專業和技術人員的身分躋身管理層,例如工程師、研究人員、銷售人員、分析師、會計師或電腦程式設計師等。雖然他們本身不一定會管理其他人的工作,但他們將與身為管理者的同事們密切合作,並且將成為管理團隊的成員或領導人;因此,現今的大專學生大多(也許超過半數)必須具備從事管理的能力。
無論學生主修的領域是什麼,管理學既是專業教育,也是通識教育或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它讓學生們不論是作為現代組織員工或是潛在管理者,都能為職涯和效能做好準備。但是管理學也應該使現今的學生能夠透過謀求「生計」(living)來創造「人生」(life);並且成為有成就、負責任、有效能的人,這是「博雅教育」長久以來的目標。現代社會已經成為組織社會,在這樣的環境中,管理知識和管理能力是基本要求,它們既能提供理解力,又能賦予控制權。
「管理」是多層面的主題。它最初是一門學科,而且是新興的學科;現代組織誕生至今不到一個世紀,管理學隨之興起。儘管管理學還有很多未知的部分,但我們知道它並非僅是常識,也不僅是系統化的經驗,而是(至少有可能是)一套有系統的知識體系。本書試著呈現目前已知的管理知識,但同時也試著呈現更大範圍「有系統的無知體系」(organized ignorance),我們知道我們需要這些領域的新知識,並能夠界定自己需要什麼,但目前我們尚未具備這些知識。然而,實務中的管理者們迫不及待,他們必須在問題和需求出現時進行管理,因此,本書試著發展方法來探索未知的領域;徹底思考政策、原則和實務;完成管理任務。本書試著讓管理者具備理解力、思想、知識和技能,以因應現今和未來的工作。
隨著世界變得愈加相互依存,管理學日益走向「多國」性質。現今許多學生可以預期未來將在多元文化中從事管理工作,畢生職涯中都將必須擁有不同的傳統、文化背景、語言和歷史的人們共事。本書沒有試著「概述」西方(尤其是美國)傳統以外的管理,而是試著了解價值觀和信念、傳統和習慣,以及管理層和整個社會之間的關係,同時試著將管理的任務、工作、組織和方法,與文化和社會連結起來。
管理是任務,是一門學科,但管理更是人。管理的每一項成就都是管理者的成就,每一項失敗都是管理者的失敗。是人在管理,而不是「力量」或「事實」。管理者的願景、奉獻和正直品格,決定了管理是否良好。
因此,本書聚焦於管理者,就管理者作為人來探討,聚焦於人所做的事情和取得的成就。然而,本書一直試著整合人和任務,因為任務是客觀和非人格化的,「管理者」執行任務,但
「管理」決定了需要做什麼事情和必須實現的成就。
管理是工作。事實上,管理是現代社會特有的工作,使現代社會有別於所有過往的社會。管理也是現代組織特有的工作,使現代組織得以運作。作為工作,管理具有自己的技術、工具、技巧。本書討論其中許多內容,並詳述少數幾項。
但是管理也有別於其他工作。管理不同於醫師、石匠或律師的工作,必須一直在組織內部,亦即人際關係網絡中進行。因此,管理者永遠都是榜樣,言行舉止相當重要。但同樣重要的
是,管理者的角色比醫師、石匠甚至律師重要得多。只有教師具有相同的雙重層面,亦即技能和績效層面,以及個性、榜樣和正直層面。因此,本書同時強調管理者的任務和性格的重要性。
機構管理者是社會上最顯見的領導群,每項重大的社會任務都是在大型機構中執行,並由管理者主導。各種機構在宗旨和使命上彼此差異很大。醫院的社會功能不同於大學,企業的任務不同於政府機構,但所有這些機構都有管理和管理者,而且承擔的管理任務其實非常相似。整體而言,機構管理者是現代社會績效和效能的器官。現代社會是否能兌現承諾、為個人提供職涯機會和獲得成就的機會、充分發揮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些管理者的績效。
績效不佳的管理是管理不善,然而,領導群光是讓管理發揮績效還不夠,另外也必須具有合法性,且被社群視為「權利」而加以接受。
「合法性」是一個難以理解和定義的詞彙,但它至關重要。除非社會接受領導群的合法性,否則社會不會容忍其職權。管理者需要相當大的職權來執行任務,並做出社會所仰賴的貢獻。
合法性的傳統依據對管理者全都不適用。血統或巫術,就跟普選或私有財產權一樣不適用於他們。管理者擔任此職,是因為擁有績效;然而,績效本身從來不是合法性的充分依據。管理者要被人認可是合法權威,所需要的是道德原則,他們需要使自己的職權根植於道德承諾,這種道德承諾也同時表達了組織的宗旨和特徵。
這樣的原則只有一種,它是組織的宗旨,因此是管理職權的基礎:發揮人的優勢促進生產力。每位作為個體和社群成員的人,都是藉由「組織」這項工具找到各自的貢獻和成就。
我們現在知道,組織在19 世紀末形成,在本世紀已經成熟。組織是社會實現目標的工具,對人類歷史而言,「組織」這項發明,跟一萬年前「勞工專業化」的發明一樣重要,其基本原
則是「個人長處創造社會利益」。這可以作為管理合法性的基礎,同時也是一種道德原則,可以作為職權的根據。
保持管理自治是社會的基本需求;是保持社會自由的關鍵;而且對維持社會運轉至關重要。事實上,具有績效和自治的管理,是唯一真正能夠取代獨裁暴政的選擇。
我們的社會既不願意也不能夠欠缺只有現代組織能夠提供的服務;或是企業的商品和服務;學校和大專院校有組織的系統教育;醫院的醫療保健;政府機關的服務。同時,只有在大型組織內和透過大型組織,我們才能夠保有許多機會,使人們能夠透過應用知識來謀生和做出貢獻,並作為知識工作者取得成就。
如果社會機構沒有在負責任的自治中運作,我們將必須對自己進行徹底的嚴密管制,在這種管制中,任何人都不得擁有自主權。我們將面臨極權主義者的專制,因為專制是強大自治機構的唯一替代選擇。專制用絕對的領導者取代相互競爭機構的自由,用恐怖取代責任。專制確實去除了這些機構,但只是藉著讓它們全部納入全面的官僚體制中,並仰賴人們對祕密警察的恐懼加以維繫。因此,促使機構負責、自主和取得高度成就地運作,是保障現代機構社會自由和尊嚴的唯一方法。這裡需要的管理者不僅要擁有績效,還要永遠記住自己的權限只能基於一項承諾,亦即讓人們的長處具有生產力,有能力在組織中取得成就、做出貢獻和發揮潛能的承諾。管理促進個人長處創造社會利益,而這正是機構存在的目的。因此,管理既是職業也是承諾,是學科也是領導力。
管理理所當然地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現今的年輕人需要對管理和管理技能有基本的了解。但是管理也是一種「實務」,是應用而非知識。純「概念」和「理論」性的管理書籍可以使學生獲得資訊,但不能使學生成為成功的實踐者。另一方面,純「實務」性的書籍將使完全或幾乎沒有管理經驗(甚至可能沒有機構員工的經驗)的學生無法學習。管理書籍必須是一種「教材」,並表現為一門「專業學科」;同時也必須「實用」,並聚焦於管理的實際經驗。本書及書中提出的方法,是我30 年來對大專院校各類型的學生、高階主管課程和研討會傳授管理學時所獲得的發展和驗證,但本書的主題大致是我三十多年、甚至更久以來以顧問身分,與各種級別的管理者、大小型企業管理者,以及商業界、政府機關、醫院和學校的管理者密切合作所發展而來的。大部分經驗都是在美國,與美國企業和公共服務機構合作,但期間也與美國以外的企業和非企業管理者保持合作,特別是在英國、西歐、日本和拉丁美洲。因此,本書盡力囊括管理者所需要知道的事情,不過呈現方式也讓那些未曾擔任過管理者或機構員工的人們容易理解。因此,無論是課堂上的教師還是學生,本書的使用者全都可以確定兩件事;本書的所有內容都是在管理實務中發展的,既具有效用又至關重要。本書的所有內容均已在課堂上經過學生的檢驗,並顯示對學生極具意義且易於理解。
正是這種雙重焦點,包括「課堂學習」和「在管理實務中應用」,成為了本書結構的基礎。大多數管理書籍都是關於管理工作的書籍,是從內部檢視管理;但現代組織的存在並不是為了組織內部的績效,而是要為外部的社會和社群做出貢獻,它們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履行社會任務。本書一開始先談論管理的任務,從組織的特定任務、特定績效開始說起,無論是企業績效還是服務機構的績效(第1-12 章)。接著繼續談論管理的第二項任務,亦即使工作富有成效並讓員工取得成就(第13-18 章)。接下來是管理的第三項任務,亦即管理社會衝擊和社會責任(第19-22章)。然後,討論焦點轉向管理者,包括工作、職務和技能。一開始提出以下問題:「為什麼要有管理者?」(第23 章),因為管理者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事實,需要對他們的存在做出解釋。接著談論管理者的工作和職務(第24-28 章),並就此開始討論特定的管理技能(第29-33 章)。最後一部分涉及管理組織,其中包括討論創新組織以及高階管理者的工作、職務和組織(第34-39 章)。結論部分則試著預測未來管理者的工作,亦即現今學習管理的人將必須從事的工作,這也將成為他們的大好機會,我希望他們能從中獲得成就並且感到滿意。
彼得.杜拉克
前言
管理是職業和承諾
如果沒有管理學,很少有美國人會到大學就讀或是任教。只有在現代組織中,才會有可提供給高等教育者(及其教師)的大量工作機會。無論是企業、政府機關、醫院、研究實驗室或是教育機構,這些組織的凝聚力、績效以及興衰存亡,全都要仰賴管理和管理者。
90%的大專學生畢生將在這樣的組織機構中任職(儘管從事的工作可能與最初不同)。他們將在具有管理的環境中工作,因此工作績效將大幅取決於他們對管理學以及管理方法的了解,而他們個人取得成就和實現目標的情況,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促進管理層和組織滿足...
作者序
【導讀】
人人都應該讀《管理導論》。
彼得.杜拉克2005年辭世後,讀者能讀到本書的中譯本,不僅幸運,更是幸福。
本書是以1973年出版的《管理:任務、責任、實務》(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為基礎所編著。遠在上一個世紀1950至1970年代,彼得.杜拉克對管理的真相與本質,已經洞悉地一清二楚,並預見這門新興學科知識的未來發展。1970年代,他著手將先前出版有關管理的書籍文章「體系化」,進行大規模整編與補述,而出版了《管理:使命、責任、實務》。該書鞏固彼得.杜拉克永不被撼動的管理大師地位。而這本也是大師最厚重、豐富,也添補最多新材料的大作。四年後(1977年),大師再重編該書,這是他對已出版的鉅著,極少做的事。
杜拉克重新調整了《管理:任務、責任、實務》、刪去若干章節,文字再精簡濃縮,整編為七大部,共39章,並以《管理導論》為書名發行,用作教科書。而被刪去的章節,一部份則收錄在《人與績效》―博雅出版公司早先出版的另一本彼得.杜拉克著作中譯本。兩書章節結構不同,約有一半內容重疊。讀完「人與績效」,更能輕鬆閱讀「管理導論」,兩書有重複、有互補,相得益彰。
本書分成的七大部,分別是:(1)企業績效、(2)服務機構的績效、(3)有成效的工作和有成就的員工、(4)社會衝擊和社會責任、(5)管理者的工作和職務、(6)管理技能、(7)管理層組織。與一般管理書籍不同,本書不從企業功能導入,從人(管理者)切入;不從(組織)內部檢視管理,從(環境)外部推論管理;不直接陳述原則理論,卻不斷提問題,教人問對問題,再提供答案。
除此之外,本書文字簡潔,用詞精確,沒有不知所云的譯詞;各章內容適中,每章文末附有「摘要」與「問題」,便於複習與檢視對內容的瞭解程度;書中的先知預言,多數成真,我們
多少都親身經驗(例如:公營機構預算浪費、效率改善、自動化、創造力、知識工作者等),對「預言」不再懵懂陌生。
彼得.杜拉克雖已不在人世,但讀者猶能從中譯本與這位智者神交,精確掌握管理的真義,毋寧是幸運與幸福。
不過,我要提醒讀者,《管理導論》是源於《管理:使命、責任、實務》這本書,而杜拉克取用此名,極具智慧,是本書特色。包括企業的任何機構(以下暫以「企業」稱之)都依附外部環境活存,彼得.杜拉克告訴我們:企業存在目的是為了履行對外部社會的承諾。企業必須將這承諾轉化為(內部)任務,並負起對社會的責任。
簡言之,管理就是任務、責任、實務,企業必須完成三項任務(第二章),即:實現企業特定的目的或任務;讓內部工作具有生產力,並讓工作者獲得成就;管理社會衝擊和社會責任。
如下表,本書前四部對應上述的三項任務,而彼得.杜拉克列更舉席爾斯百貨(第3 章)、瑪莎百貨(第6 章)等實例故事深入闡述。臺灣讀者可能不清楚這些曾輝煌一時的美國公司,但
在20 世紀前半段的歲月,它們絕對是當時最成功的企業典範。
實現企業特定的目的或任務 第一部 企業績效
第二部 服務機構的績效
讓內部工作具有生產力, 並讓工作者獲得成就 第三部 有成效的工作和有成就的員工
管理社會衝擊和社會責任 第四部 社會衝擊和社會責任
接續上述四部的內容,本書後半段轉向「管理者」,分別討論:管理者的工作和職務、管理技能、管理組織等三大部份。其中,在「管理層組織」的最後一章裡討論:如何組建有效董事會。大師提醒董事會必須發揮功能來為企業創造價值,這是當前所有公司都面臨的「公司治理」,彼得.杜拉克50 年前就預見了。
最後,我以深研管理學門近50 年的學者再次提醒讀者,如同彼得.杜拉克說的:「現今的企業理論總是很容易過時,而且通常過時得很快。」但,本書內容永不過時,每一句話都充滿智慧;這些智慧,不單對管理者有用,對每個人都很有用。
洪明洲教授(本文作者為台灣大學管理學院退休教授)
【導讀】
人人都應該讀《管理導論》。
彼得.杜拉克2005年辭世後,讀者能讀到本書的中譯本,不僅幸運,更是幸福。
本書是以1973年出版的《管理:任務、責任、實務》(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為基礎所編著。遠在上一個世紀1950至1970年代,彼得.杜拉克對管理的真相與本質,已經洞悉地一清二楚,並預見這門新興學科知識的未來發展。1970年代,他著手將先前出版有關管理的書籍文章「體系化」,進行大規模整編與補述,而出版了《管理:使命、責任、實務》。該書鞏固彼得.杜拉克永不被撼動的管理大師地位。而這本也...
目錄
總序 向一位跨世紀的大師致敬 許士軍
總序 功能正常的社會和博雅管理 邵明路
導讀
前言 管理是職業和承諾
第1章 引言:管理學和管理者的定義
第一部 企業績效
第2章 管理的層面
第3章 管理企業:席爾斯百貨的故事
第4章 企業是什麼?
第5章 企業目的與企業使命
第6章 目標的力量和目的:瑪莎百貨公司的故事及其經驗教訓
第7章 策略、目標、優先考量和工作指派
第8章 策略規劃:創業技能
第二部 服務機構的績效
第9章 多機構社會
第10章 為什麼服務機構缺乏績效?
第11章 例外與經驗教訓
第12章 管理好服務機構的績效
第三部 有成效的工作和有成就的工作者
第13章 新事實
第14章 我們對工作、工作的執行和工作者的認知
第15章 使工作富有成效:工作和流程
第16章 使工作富有成效:控制和工具
第17章 工作者和工作的執行:理論與現實
第18章 從人事管理到人員領導
第四部 社會衝擊和社會責任
第19章 社會衝擊與社會問題
第20章 社會責任的限制
第21章 企業與政府
第22章 責任倫理
第五部 管理者的工作和職務
第23章 為什麼需要管理者?
第24章 管理職務的設計和內容
第25章 管理的發展和管理者的培養
第26章 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
第27章 從中階管理層到知識組織
第28章 績效精神
第六部 管理技能
第29章 有效決策
第30章 管理的溝通
第31章 監查、控制和管理
第32章 管理者與預算
第33章 管理者與管理科學
第七部 管理層組織
第34章 結構與策略
第35章 以工作和任務為重點的設計
第36章 以成果和關係為焦點的設計
第37章 創新組織
第38章 最高管理層和董事會
第39章 組織結論
結論 未來的管理者
詞彙表
總序 向一位跨世紀的大師致敬 許士軍
總序 功能正常的社會和博雅管理 邵明路
導讀
前言 管理是職業和承諾
第1章 引言:管理學和管理者的定義
第一部 企業績效
第2章 管理的層面
第3章 管理企業:席爾斯百貨的故事
第4章 企業是什麼?
第5章 企業目的與企業使命
第6章 目標的力量和目的:瑪莎百貨公司的故事及其經驗教訓
第7章 策略、目標、優先考量和工作指派
第8章 策略規劃:創業技能
第二部 服務機構的績效
第9章 多機構社會
第10章 為什麼服務機構缺乏績效?
第11章 例外與經驗教訓
第12章 管理好服務機...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