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世上最殘忍又最仁厚的皇帝;
他是殘忍的秦王,梟首手足、逼禪父皇;
他是亂世的天命所歸,治世的開創明君;
他是仁厚的皇帝, 除隋亂、圖致治、解民倒懸、廣納諫言⋯⋯
虯髯客避其鋒芒,天下大局手中盡握
試看李世民將亂世扭轉成盛世的傳奇一生!
▎力促起兵反隋,建立大唐王朝
──普天之下,皆是盜賊,若舉義兵,必得大位!
李世民用美人計成功讓李淵支持反隋。天時地利人和,讓他就此走上帝王霸業之路。起兵晉陽、攻克西河、拿下霍邑、圍攻京城、占領長安⋯⋯捷報一個接一個,是一階又一階的天梯,將唐公李氏之家,變成李氏大唐帝國!
▎玄武門梟首兄弟,皇城內逼禪父皇
──以天下為己任杜私情,殘忍又英明的歷史主角,參上!
西元621年,李世民位在王公之上,開設文學館,招攬四方賢士,有謀臣有將才,儼然一個小朝堂。六年的潛藏,壓不住眾人的企望與躁動的野心,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成為太子,隨後李淵退位稱太上皇,禪位於李世民。他終於走到天梯的終點,成為歷史的主角,帶著主角光環的他,準備在人間讓李唐成為不朽的盛世!
▎十八學士二十四功臣,得天下英才如虎添翼
──會玄齡、救李靖、弔叛臣、重魏徵,要使天下英雄心頭熱!
李世民以亡隋為戒,廣納諫言,勵精圖治。他最在乎的就是天下英雄對自己是否有一腔熱血;他效周公吐哺握髮面會房玄齡;他在劊子手的刀下救了被李淵迫害的李靖;他對叛逃的李密既往不咎,弔唁墮淚,哭的不是叛臣,是反隋義士;他知人善任,從諫如流,重用最愛罵他的魏徵,聽得不亦樂乎。李世民深知在歷史的舞臺上孤掌難鳴,那便用群雄把自己變成千手觀音!
▎政治經濟全面整頓,打造三百年大唐地基
──整吏治,推科舉,減稅役,通絲路,文治武功樣樣行!
李世民十分重視吏治的清明,併冗員,定獎懲,官風一新;大推科舉吸納庶族士人,寒門子弟入仕機會大增,政壇一新;府兵制寓兵於農,推行均田、租庸調制,使農民耕作有時;減輕賦稅勞役,戒奢從簡,治安良好,長安城夜不閉戶,民風一新;設立安西四鎮,穩定國際貿易,絲綢之路成為世界黃金走廊。唐太宗讓整個中原煥然一新,穩固了近三百年唐朝的地基!
▎常勝軍終得一敗,親征高麗埋隱患
──不懼一死,唯恐功未竟,翠微含風長別人間
李世民經歷過兒子宮廷奪嫡的風波後,馬上前往親征高麗。早年幾乎戰無不勝的李世民,在他的戎馬生涯中竟以親征失敗收場,而這遙遠而困難重重的征途,拉著他的身體走了下坡。最後四年,他還有很多藍圖沒有實現⋯⋯不過沒關係,他看著萬國來朝,看著萬家燈火,他在天梯的頂點闔眼,再也沒有睜開,留下一紙傳奇。
★本書特色: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與明君之一,同時也是傑出的策略家、軍事家與詩人,開創了人人讚頌的「貞觀之治」,為唐代的繁榮與歷劫不墜奠定了重要基礎,勤政愛民亦得民所愛,勵精圖治,堪稱典範。本書以小說般的敘事手法、嚴謹校勘的史實,為讀者娓娓道來唐太宗千古明君的傳奇人生。
作者簡介:
潘于真,從小熱愛文學、世界史,對東西方文化都有深入的研究。小時候的夢想是當旅行家環遊世界,如今為了照顧孩子,雖不能常常出國旅遊,但可以寫下自己認識的世界各國人物,希望能以此激勵孩子們和更多讀者勇敢追尋夢想。
劉才幹,專職編者。
章節試閱
自古英雄出少年
仁壽四年,李世民7歲。這一年,隋文帝楊堅患病住在仁壽宮,尚書左僕射楊素、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岩都進入仁壽宮侍病。楊堅叫來柳述、元岩說:「召見我的兒子!」
柳述等人要叫楊廣來。楊堅說:「是楊勇。」柳述、元岩出了楊堅的寢宮,起草敕書。楊素聞知此事,告訴了楊廣。
楊廣假傳楊堅的旨意將柳述、元岩逮捕,關進大理獄。他們迅速調來東宮的裨將兵士宿衛仁壽宮,宮門禁止出入,並派宇文述、郭衍進入調度指揮,命令右庶子張衡進入仁壽宮侍候楊堅。隨後,楊堅在大寶殿駕崩,廟號高祖,謚號文皇帝,葬於泰陵。楊廣篡奪了帝位,即隋煬帝。李淵和楊廣是姨表兄弟,他的外甥女王氏又是楊廣的后妃,因此,楊廣稱帝之後,李淵的優越地位並沒有發生改變。
大業初年,李淵被任命為滎陽、樓煩太守,後來又召為殿內少監。殿內省屬於隋王朝中央政府核心機構的五省之一,而殿內少監為殿內省長官,專門掌管朝廷供奉等事。大業九年,李淵升任衛尉少卿,掌管朝廷宮殿的禁衛。這時的李世民,已經是一個16歲的翩翩少年了。受家庭的影響,李世民自幼尚武,愛好騎馬射箭,經常馳騁獵場,是一位意志堅強、性格豪放的貴族子弟。習武之餘,李世民對《孫子兵法》非常感興趣,這使李淵意識到他在眾兄弟中確實有著超群的見識。
16歲時,李世民與13歲的長孫氏結婚。長孫氏的先世源於北魏時的皇族拓跋氏,長孫氏之父長孫晟則是隋朝的右驍衛將軍,弓馬嫻熟,出使突厥時,在可汗帳前一箭射中雙雕。長孫晟的哥哥長孫熾,是隋朝的尚書,對李世民的母親竇氏幼年的故事早有耳聞。他對弟弟長孫晟說,這樣的女子一定會培養出不尋常的孩子,應該跟他們聯姻。於是,長孫晟的女兒嫁給了李淵的二兒子李世民,她就是後來的長孫皇后。
長孫熾的確有識人之力,兩家軍事貴族的聯姻,可謂門當戶對。隋煬帝即位以後,大興土木,四處巡遊,窮兵黷武,加上連年水災,天下大亂。大業九年春,隋煬帝征伐高麗時,李淵在懷遠鎮督運糧草。同年農曆六月,楊玄感舉兵反隋,李淵奉隋煬帝之命鎮守弘化郡,兼知關右諸軍事。在此期間,李淵廣交天下豪傑,遭到隋煬帝的猜疑。大業十一年四月,隋煬帝任命李淵擔任山西、河東撫慰大使,李世民隨父至河東。李淵父子到達龍門時,遇上了母端兒起義,李淵父子領兵擊敗了起義軍,收編萬餘人,實力大增。又攻擊絳州叛賊柴保昌,降其眾數萬人。
不久,李淵升為右驍衛將軍。這時,北方的突厥人趁隋王朝內亂之際迅速發展起來。
這年八月,隋煬帝巡視北部邊境,突然遭到突厥首領始畢可汗數十萬騎兵的圍攻。始畢可汗攻陷了雁門郡41座城池中的39座,僅剩雁門和崞縣未被攻破。
隋煬帝被困雁門城中,城內有軍民15萬人,儲存的糧食僅夠吃半個月,人心惶惶,形勢十分危急。大臣樊子蓋建議守城以消耗敵人的銳氣,同時徵招四方兵士增援。
但由於突厥兵層層包圍,隋煬帝與外界失去了聯繫,只好把徵集援軍的詔書繫在一塊木頭上,投入汾河,使之順流南下,引來援兵。
募兵勤王的詔書傳出以後,河東地區的軍民紛紛開赴雁門。李世民當時18歲,正跟隨擔任山西、河東撫慰大使的李淵駐紮河東,募兵勤王之事讓李世民熱血沸騰,興奮不已。他毅然告別家人,應召入伍,留在屯衛將軍雲定興的大營中。
李世民詳細分析了時局,向雲定興提出建議說:「始畢可汗發動全國的兵力圍困天子,一定是認為我們倉促之間沒有辦法找到援軍。我們可以白天搖旗吶喊,數十里不斷;夜間則擊鼓相應,以迷惑敵人。」
雲定興採納了這個建議,讓士兵多拿旗幟,四處敲鼓,果然引起突厥人的疑慮,加之各地援軍陸續逼近,突厥的義成公主也派人奏告國內告急,導致始畢無心戀戰,撤兵北歸。
雁門被圍33天後,隋煬帝終於躲過一劫,得以返回洛陽。在這次戰役中,李世民初露鋒芒,顯示了他不凡的軍事眼光和英雄膽識。他稱帝以後,還曾向大臣誇耀道:「朕年僅18歲時,便開始經營霸王之業。」
大業十二年,李淵奉詔擔任太原留守。當李世民跟隨父親來到晉陽時,起義已席捲三晉大地。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李世民的人生發生了重大的轉折。
李淵擔任太原留守時,面臨南北兩大威脅,南有號稱「歷山飛」的魏刀兒起義軍,北有蠢蠢欲動的突厥軍。
當魏刀兒部將甄翟兒率兩萬餘人騷擾太原時,隋朝將領潘長文被殺,李淵帶領李世民率兵五、六千人前往征討。軍至西河郡永安縣雀鼠谷時,與敵軍相遇,雙方發生了激烈戰鬥。
由於起義軍人多勢眾,李淵陷入陣內,不得脫身。
危急時刻,李世民率輕騎突圍,搭弓連射,所向披靡,將李淵救出,並與適時趕到的步兵聯合,將起義軍打敗。在這次戰役中,李世民鎮定自若,驍勇善戰,所到之處,敵人望風披靡。
大業十三年,起義的烈火,以燎原之勢,席捲全國,最終形成三支大的起義力量:一是中原一帶李密、翟讓領導的瓦崗軍,二是竇建德領導的河北義軍,三是杜伏威、輔公祏領導的江淮義軍。
同時,隋朝統治集團內部也分崩離析,許多豪強擁兵割據,稱霸一方。另外,走向敗落的西關中地區貴族後裔、南朝覆滅政權的後代等,也都加入到了反隋的行列。
當隋朝的大廈即將傾覆之時,李世民也在謀劃自己的前程:他對李淵說:「您受詔討伐起義軍,能討伐得盡嗎?如果不能,最終也不免獲罪。」
一個曾經積極應募勤王的士兵,此時已經萌生了奪取天下之心。李世民知道隋朝必亡,於是也在暗中結交豪傑,招納逃亡之人,網羅各種人才,像長孫順德、劉弘基、竇琮等,都是從這一時期開始跟隨李世民的,這些人後來為李唐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特別是晉陽縣令劉文靜,與李世民結識後,成為忘年之交,而且成了後來晉陽起兵的關鍵人物。而隋朝末年的大動亂以及動亂中的戰爭經歷,成為一筆寶貴的財富,為李世民日後的征戰和治國生涯奠定了基礎。
李世民力促反隋
舊曆四月中旬,晉陽宮的後院裡,竹木蓊鬱,百卉爭豔,五彩紛呈。在後院的幾間布置優雅的客室裡,副宮監裴寂正與唐公李淵圍著一張漆金小桌,對坐暢飲。從下午開始,李淵便被裴寂邀到這裡,一面弈棋,一面品茶。
看看天色將晚,李淵便要告辭回府。裴寂卻執意不放他走,說:「今日與唐公對弈未分勝負,夜間由我做東,再與大人在酒桌上論個輸贏如何?」
李淵略覺詫異,以前兩人常常聚飲,以為人生一大樂事,但不是在李淵府上,就是在裴寂家中,卻從未在這晉陽宮裡喝過酒。
這晉陽宮可不是一般的地方。東魏孝靜帝武定三年,權臣高歡開始在晉陽縣修築晉陽宮,並在天龍山開鑿石窟,建避暑宮。隋文帝開皇九年,晉王楊廣擴建晉陽宮,並在晉陽宮外築上長7里、高4丈的宮牆,初名「宮城」,隋文帝更名為「新城」,楊廣繼位後,大業三年北巡路經晉陽,下詔重建東魏晉陽宮,並設晉陽宮監管理,有正監、副監各一名。
隋煬帝大業十三年,李淵拜太原留守,領晉陽宮監,裴寂為副監。這一年四月,李世民的密友、晉陽縣令劉文靜因與瓦崗寨起義軍首領李密聯姻而被捕入獄,李世民前去探望,趁機商討起兵方案。劉文靜就分析了天下的形勢:「如今李密的瓦崗軍圍攻洛陽,隋煬帝避難江南,起義軍大者攻城陷郡,小者入山澤自保,他們各自為戰,勢單力薄,需要一個英明之主來駕馭。」
接著劉文靜胸有成竹道:「如今關中空虛,趁機入關,號令天下,不出半年,帝業可成。」
李世民聽完劉文靜的分析大喜,他笑著說:「您的話正合我意!」起兵計畫,就此擬訂。
這個起兵計畫雖好,但如果沒有太原留守李淵的支持和參與,是不會成功的。為了弄清李淵的態度,劉文靜將裴寂介紹給李世民,參與謀劃。
晉陽宮是皇帝的行宮,皇帝如果到太原,就住在晉陽宮中。晉陽宮在太原,實際上是一個小皇宮。
裴寂與李世民關係親密,李世民便將起兵計畫全部告訴了他。裴寂心領神會,決定邀請李淵到晉陽宮進行試探。
當天兩個人在這裡下棋,裴寂乘機邀請他留下飲酒。李淵便正色說:「這是什麼地方,也是我輩飲酒之處?」
裴寂卻笑道:「唐公也太過小心。你是留守兼宮監,堂堂三品大員。我雖官職卑微,好歹也身居副監。」這樣說著,太監們早已端上了一桌豐盛的肴饌。
李淵也不好再推託,於是兩個人你一杯、我一杯,說來說去,人就談到了英雄美人的話題。裴寂說:「唐公說到英雄美人,倒使裴某想起來了,大人您與嫂夫人金玉良緣,實在稱得上是一段英雄美人的佳話。」
想起往事,李淵長長地嘆口氣道:「天予其德才而不假其壽,我李淵中年喪妻,鴻雁失伴,也算是人生一大不幸。」
一看李淵突然變得哀傷頹喪起來,裴寂慌忙說:「都是裴某該死,不該提起這些往事,徒惹唐公傷心。來,我們喝酒,一杯解千愁。」
李淵喝過一杯酒,沖裴寂不自然地笑笑說:「這沒什麼,人生在世,誰不經受個七災八難。大丈夫應拾得起、放得下,以事業為重才是。」
裴寂忙接口道:「唐公畢竟是心胸豁達、可包容天地的當世豪傑,今日我們在這裡飲酒,當有紅粉佳人侍酒作陪才是。」一會兒進來了兩個年輕俏麗的美人。面對美酒佳人,李淵一會兒就被灌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等他一覺醒來,已經是第二天早上,當他看到身邊躺著的兩個美人時,腦子一下子清醒了。這時,突然「哐啷」一聲,房門大開,裴寂一步闖了進來。
裴寂大聲驚呼道:「唐公,這……這可如何是好?這兩個女子,可是當今皇上的心尖子,你倒好,只顧自己快活,卻害我裴寂犯下了滅門之罪。」
李淵可不傻,他怪眼看看裴寂,哂笑道:「裴寂,你用美人計,陷我於不忠。你如此費盡心機,不就是要逼我舉兵嗎?好了,我如今是反也得反,不反也得反。」
裴寂卻笑著說:「這其實都是令郎世民安排的。今普天之下,皆是盜賊,若守小節,旦夕危亡,若舉義兵,必得大位。」
聽說是自己兒子李世民參與籌劃此事,李淵長嘆一聲說:「罷了,就依他的,家破人亡由他,化家為國也由他。你速去告知世民,今日夜間,帶上他的那班朋友,悄悄去我府上議事,切勿走漏風聲。」
這天夜裡,長孫順德、劉弘基、唐儉、武士彠等先後來到了府上。最後到來的,是李世民和劉文靜。待眾人到齊,各自坐好之後,李淵面色平靜地看看大家,從容說:「當今天子楊廣無道,江山板蕩,四方豪傑紛紛起兵,今日共聚一堂,我等該如何行事,可暢所欲言。」
李淵說完之後,李世民應聲說:「欲圖大事,當務之急是招兵買馬,僅靠現有兵馬難以成事。對於招募之事,可偽造當今皇上的敕書,謊稱欲征發太原、西河、雁門、馬邑等郡,年20以上、50以下男子全部為兵,再次東征高麗。敕書一發,必定人心大憂,思亂者益眾。我等乘此混亂起兵,興正義之師,招得10萬兵馬當不在話下。」
劉文靜說:「凡舉大事者,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如今萬事俱備,天意人心皆歸唐公。唯副留守王威、高君雅乃當今皇上的兩條狗,不能不防。若有必要,應相機除之。」
裴寂說:「唐公的長子建成、四子元吉及眾家眷尚在河東,女兒女婿皆居長安,起事之前,應派人急召他們前來太原。」
武士彠說:「唐公舉大事,少不了錢財糧草。我武士彠萬貫家財,今日情願舉家變賣,以供軍餉。」
李淵欣然道:「萬眾一心,力可斷金。有眾位義士如此竭誠相助,何愁大事不成?」就這樣,李世民父子決定起兵反隋,戰爭一觸即發。
自古英雄出少年
仁壽四年,李世民7歲。這一年,隋文帝楊堅患病住在仁壽宮,尚書左僕射楊素、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岩都進入仁壽宮侍病。楊堅叫來柳述、元岩說:「召見我的兒子!」
柳述等人要叫楊廣來。楊堅說:「是楊勇。」柳述、元岩出了楊堅的寢宮,起草敕書。楊素聞知此事,告訴了楊廣。
楊廣假傳楊堅的旨意將柳述、元岩逮捕,關進大理獄。他們迅速調來東宮的裨將兵士宿衛仁壽宮,宮門禁止出入,並派宇文述、郭衍進入調度指揮,命令右庶子張衡進入仁壽宮侍候楊堅。隨後,楊堅在大寶殿駕崩,廟號高祖,謚號文皇帝,葬於泰陵。楊廣...
推薦序
序
李世民(598~649)廟號太宗,被尊稱為天可汗。出生於陜西武功,他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他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策略家、軍事家和詩人。他在位時期,開創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使當時的初唐時期國泰民安,為後來唐玄宗鼎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他在位的23年裡,朝廷政治清明,因此他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與明君之一。
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去雁門關營救過隋煬帝。唐朝建立後,疆土只限於關中和河東一帶,此時國家尚未統一。因此,李世民經常出征,逐步消滅了各地割據勢力。自西元618年起,李世民親自參與了四場大戰役,先後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使唐朝取得了華北的統治權。所以,他在唐朝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了赫赫戰功,自此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戰後班師返京時,受到長安軍民的隆重歡迎。
西元621年,李世民被封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陜東道大行台尚書令,位在王公之上。李淵又下詔特許天策府自置官屬,李世民因此開設了文學館,招攬四方賢士入館備詢顧問。文學館與秦王府相結合,儼然形成了一個小政府機構。西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並成為太子,隨後李淵退位稱太上皇,禪位於李世民。
李世民登基為帝次年改元貞觀,他經常以亡隋為戒,注意叮嚀自我克制欲望,囑咐臣下莫恐上不悅而停止進諫,勵精圖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從諫如流,整飭吏治。在經濟上,薄賦尚儉,為政謹慎。同時致力復興文教,令隋末動盪之局得以穩定下來。
李世民十分重視吏治的清明,曾命房玄齡省併冗員,並派李靖等13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國,考察風評。他又親自選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並將其功過寫在宮內屏風上,作為升降獎懲的依據。另又規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輪流值宿中書省,以便隨時廷見,垂詢民間疾苦和施政得失,百官遂自勵廉能,直接提高了政府效率。
李世民即帝位不久,他就按秦王府文學館的模式,新設弘文館,進一步儲備天下人才。他知人善任,用人唯賢,不問出身,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楊師道、褚遂良、李勣、李靖、魏徵、王圭,尉遲恭、秦瓊等,人才濟濟。他又透過科舉,吸納有才幹的庶族士人,用科舉代替門第。從而寒門子弟入仕機會大增,為政壇帶來了新氣象。
李世民命宗室出任官吏,以革除其坐享富貴的惡習。他在位期間延續了三省六部制,特設政事堂,以利合議問政,收到了三省互相牽制之效。在地方上沿襲了隋代的郡縣兩級制,分全國為10個監區。他以隋煬帝拒諫亡國為戒,盡力求言,並把諫官的權力擴大,鼓勵群臣批評他的決策和風格。貞觀時期在李世民的治理下,整個社會夜不閉戶,道不拾遺,人民安居樂業,因此犯罪機率極低。
在軍事上,李世民具有雄才大略,智勇兼備。他精於戰法,善於運用騎兵,出奇制勝。臨戰身先士卒,統軍馭將,恩威並用。他多次對外用兵,先後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紇、高昌、焉耆、龜茲、吐谷渾等。他對降將和少數民族將領,能竭誠相待,委以重任。於是唐朝聲威遠播,四方賓服。
李世民實施行府兵制,寓兵於農,特別是推行均田制、租庸調製、科舉制等,使農民能夠安定生產,耕作有時,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他重視農業,減輕農民賦稅勞役。他戒奢從簡,節制自己的享受欲望。他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減輕了人民的負擔。
貞觀時期的商業經濟有了迅速進展,新興商業城市像雨後春筍般地興起。當時世界出名的商業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國。唐王朝的疆域遼闊,在西域設立了安西四鎮,西部邊界直達中亞的石國,為東西方來往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會秩序和有效的安全保障,品種繁多的大宗貨物在東西方世界往來傳遞,使絲綢之路成了整個世界的黃金走廊。
西元649年7月,李世民因病駕崩於含風殿,享年52歲,葬於昭陵,謚號為「文皇帝」。他的文治武功,自古就為人津律樂道,頌揚備至,他的雄才偉略和他對中國歷史的重大貢獻對後世的影響十分深遠。
序
李世民(598~649)廟號太宗,被尊稱為天可汗。出生於陜西武功,他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他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策略家、軍事家和詩人。他在位時期,開創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使當時的初唐時期國泰民安,為後來唐玄宗鼎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他在位的23年裡,朝廷政治清明,因此他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與明君之一。
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去雁門關營救過隋煬帝。唐朝建立後,疆土只限於關中和河東一帶,此時國家尚未統一。因此,李世民經常出征,逐步消滅了各地割據勢力。自西元...
目錄
序
武功別館誕生神嬰
自古英雄出少年
李世民力促反隋
李淵父子起兵晉陽
首戰勝利攻克西河
再次勝利攻下霍邑
各路軍馬圍攻京城
順利拿下長安城
大唐王朝正式誕生
順利地平定叛亂
弔唁叛臣以獲人心
危難之際再度出征
採取以守為戰策略
勝利地光復太原
向關外東都出兵
憑藉指揮拿下洛陽
宮廷爭權鬥爭爆發
玄武門勝利奪權
禮賢下士
新皇帝的勵精圖治
依靠人事鞏固政權
大力推動政治改革
採取休養生息策略
高度重視選人用人
積極鼓勵大臣進諫
與大臣共謀和平
積極推行依法治國
尊崇和實行儒學
大力革新禮樂制度
注重修史與教育
依靠積聚平定突厥
促使北方逐漸安定
順利打通絲綢之路
與吐蕃進行和親
皇子爭權紛爭再起
忠臣魏徵魂歸九天
一舉廢除謀反太子
重新確立新繼承人
親征高麗而失敗
一代英主長眠昭陵
附錄:唐太宗李世民大事年表
序
武功別館誕生神嬰
自古英雄出少年
李世民力促反隋
李淵父子起兵晉陽
首戰勝利攻克西河
再次勝利攻下霍邑
各路軍馬圍攻京城
順利拿下長安城
大唐王朝正式誕生
順利地平定叛亂
弔唁叛臣以獲人心
危難之際再度出征
採取以守為戰策略
勝利地光復太原
向關外東都出兵
憑藉指揮拿下洛陽
宮廷爭權鬥爭爆發
玄武門勝利奪權
禮賢下士
新皇帝的勵精圖治
依靠人事鞏固政權
大力推動政治改革
採取休養生息策略
高度重視選人用人
積極鼓勵大臣進諫
與大臣共謀和平
積極推行依法治國
尊崇和實行儒學
大力革新禮樂制度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