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看事情的角度總是那麼複雜?
●我要怎麼想你會不會管太多?
●那些爭議又與我何干?
現代人辛苦了,哲學來幫忙!
身為多元民主社會的公民實在辛苦,需要建立觀點、說明想法、理解不同意見。思考和溝通都有夠難,但要跟其他人類共同決定社會的未來,這些事又非做不可。打開這本書,讓哲學支援你!
議題複雜沒關係,多元觀點我包容,公民素養的實戰訓練!
《人生好難:現代公民九個麻煩的哲學問題》藉由台灣當前熱議、持續延燒的九個議題,帶來思考與溝通的實戰演練。
●言論自由意味著什麼?
●藝術和政治可以切割開來嗎?
●動漫比小說更沒深度嗎?
●政府能強迫人接受義務教育嗎?
●有什麼好理由讓政府管制言論嗎?
●#MeToo運動是小題大作嗎?
●異性戀是天生的嗎?
●人類有責任保護多元文化嗎?
●那生態呢?人類有責任保護生態嗎?
面對這些麻煩問題,作者除了闡述論點並回應不同意見,也主動說明自己使用的論證方式和所需的知識資源,並且自我提問,鼓勵讀者質疑思辨和建立自己觀點。
說明議題、建立論證、後設分析,《人生好難》讓人長出自己的看法,自己服用健體強身,拿來教學也如魚得水!
名家推薦
吳豐維(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林靜君(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
洪世謙(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張旺山(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冀劍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教授)
謝世民(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
羅惠珍(《哲學的力量》作者)
——與你一同思辨(依姓名筆畫排序)
公共議題躲不掉,因為它們正是建築起日常生活的社會架構。如何理解公共議題的本質?如何對話、探討,終致獲得一些共識,讓社會轉動與前進,是每一位現代公民的基本素養。
本書聚焦九個當今在台灣依舊爭論不止的議題;提供脈絡、分析論點、指出各方立場有待商榷的探討空間,期望引發更深刻的思辨與論辯。這就是哲學,不停地以理性分析作為手段,反思自我的立場,在多方理解之後,確認自己,或者推翻自己。因而,本書不只適合自讀,也相當適合作為國高中思辨課程的實戰教材。——林靜君(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
作者簡介:
沃草烙哲學作者群
烙哲學是沃草支援的哲學普及社群。藉著書寫,我們這些哲學人想說:很多日常生活,都能烙哲學!歡迎來我們的線上討論區,一起抬槓:citizenedu.tw
朱家安(沃草烙哲學主編)╱主編
蠢羊╱插畫
劉維人(自由譯者,主要翻譯政經制度類書籍)
朱宥勳(專職作家,文章與作品見個人網站:chuckchu.com.tw)
林斯諺(東吳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周詠盛(臺大兒童哲學研發中心 執行委員暨講師)
陳紫吟(女性主義者)
蔡雅婷(臺灣彩虹公民行動協會祕書長)
葉多涵(成功大學不分系助理教授)
(依文章順序排列)
章節試閱
第一題 如果我有言論自由,還需要為言論負責嗎?╱劉維人
言論自由有邊界嗎?自由民主的國家都非常重視言論自由,保障每個人都能對各種主題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台灣目前也不例外。但言論自由真的保障「所有」言論嗎?言論自由表示我們無論在什麼場合對誰說什麼內容都不會被處罰嗎?有沒有哪些言論其實根本就不受言論自由保障?如果有的話,邊界該畫在哪裡,又是根據什麼原則判定的呢?
在自由民主國家,下面這幾種言論,在言論自由方面時常出現爭議:
1.會造成傷害的假訊息,例如會嚴重誤導保健方法的書籍。
2.仇恨言論,例如主張社會上某些族群天生低人一等、同性戀是一種罪,甚至像納粹主義那樣聲稱社會應該消滅「有害族群」等等。
3.妨礙自由民主存續的言論,例如支持極權國家以武力吞併我國。
這些言論會引起爭議的原因並不相同,思考這些議題,都會讓我們去思考:為什麼要保障言論自由?應該用什麼方式保障?如果有些言論不該自由發布,那該怎麼辦?
為什麼要保障言論自由?
在自由民主(Liberal democracy)國家,即使你發表的言論內容錯誤(「1+1=5」)、非主流(「北部粽和南部粽都很遜,粽子應該只包香菜」),甚至引人反感(「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應該有投票權」),政府與社會通常也不能處罰你。自由民主國家之所以要保障各種言論自由傳播,理由通常包括:
1.人會犯錯
絕大多數的真理,人類都無法獨力直接獲得(即使你是信徒也不例外。神說的是真理,但人有可能誤解神的意思),只能不斷從試錯和彼此討論之中得來或逼近。然而,歷史不斷告訴我們,即使是整個社會相信已久的東西,也有可能不是事實。在文藝復興時期之前,人們相信宇宙繞著地球轉,許多社會在進入現代之前都認為女性天生就應該服從;某些社會到現在還相信黑人和原住民天生就是比較笨或是比較懶。如果我們不讓小眾、討人厭的言論自由傳播,就無法指出錯誤,修正認知。
2.真理不能淪為教條
你知道民主為什麼通常比專制好嗎?你知道為什麼「最大的質數」不存在嗎?你知道為什麼窮人不需要完全為自己的窘境「負責」嗎?我們仰賴各種信念過活,但未必想過每一條信念為什麼是對的。如果我們不讓人們質疑各種信念,即使某些信念真的是對的,我們也會搞不清楚它對在哪裡。這會使真理成為教條,使人們更為盲從,更難好好做自己,社會也會更難進步。
3.人民需要有自主性
自由民主國家認為政府是人民的僕人,僕人無權幫主人決定要相信什麼、要過怎樣的生活。即使某些生活方式會讓自己和他人都過得更差,即使某些行為天理不容,所以你希望人們不要去做,方法也應該是讓人民自己了解理由之後自己決定不去做,而不是因為服從政府的規劃。
4.資訊很重要
如果言論無法自由傳播,我們根本無法知道哪些做法或產品是自己想要的。如果某些價值被社會剔除,我們會更難了解自己是誰。
5.防止政府濫權
行政、法律、經濟,政府的權力和資源已經很多了,若還能管制言論,執政者很容易就能消滅反對勢力、隱匿自己的醜聞、讓自己喜歡的人贏得選舉。
彌爾和他的傷害原則
不過就算我們同意以上理由,應該也不會認為可以在人潮擁擠的地方為了好玩而高喊「失火了」,也不會認為可以在COVID-19 疫情危急的時候散播疫苗的假新聞。絕大多數人都認為這種事情不但是錯的,還需要用法律來禁止。
為什麼呢?最常見也最合理的理由,就是這些言論很可能立即造成傷害。
說到言論自由,人們最常引述的哲學著作就是彌爾(John Mill)的《論自由》(On Liberty)。彌爾認為言論自由是讓每個人自己決定人生的核心條件,也是讓真理越辯越明的核心條件。他甚至認為我們不應該管制假訊息,而是要用更多討論更多釋疑來讓人們了解真相。但有趣的是,如今我們討論該不該管制某些言論,甚至討論該不該管制其他行為的時候最常提到的原則,也正源自《論自由》。這項原則稱為「傷害原則」(the harm principle):唯一能夠正當地違反人民意願,限制人民自由的理由,就是防止人民傷害他人。
彌爾認為人們沒有傷害他人的自由,所以如果某項行為確定會傷害他人,我們就有理由限制。例如在人潮擁擠的地方為了好玩而高喊「失火了」,很可能會讓人們彼此推擠受傷,甚至踩死人。這種時候我們可以確定人們的受傷是謊報失火引起的,這種謊報在當下造成了明確威脅。
言論如何「造成」傷害?真理何時越辯越明?
讀到這裡或許有人會想問:有一些言論確實會造成傷害啊!如果人們沒有傷害他人的自由,為什麼不能禁止假新聞、仇恨言論、錯誤的醫療保健資訊?
事實上,大部分自由民主國家的確會以法律處罰某些言論,例如誹謗、煽動暴力、侵犯隱私、造成公共危難,以及食品與藥品的不實標示或廣告。理由就是這些言論會傷害他人。但這些法律也經常引起爭議,爭議之處就在於「我們究竟要如何判定某項傷害是不是言論引起的」。
在人潮洶湧的地方高喊「失火了」,從言論到傷害之間的時間很短,我們很容易判斷兩者之間有沒有因果關係;但假訊息、誹謗、不實標示等等言論和傷害之間的時間往往很長,你需要依循錯誤的資訊保養身體好幾年甚至幾十年,肝腎才會出問題,過程中實在有太多可能的變化,我們很難「證明」錯誤資訊傷害了肝腎。
過去的彌爾和當代許多反對言論管制的人就是以此為由,認為絕大多數時候不應該去管制內容錯誤或
不道德的言論。他們認為在從人們相信錯誤資訊到長期遵循之間,會經歷很多過程。在這段時間中我們可以去指出錯誤的地方,並宣揚正確的版本。人們一旦開始討論,社會上一旦有更多不同的聲音,真理就會逐漸越辯越明,未來的傷害自然也就不會發生。
但當代越來越多人不接受這種觀點。照一些醫護人員的說法,醫院裡每天都有一大堆年紀較大的患者
一直遵循錯誤的保健方法,怎麼講都講不聽,而且往往錯過關鍵診斷時間,就醫時已經藥石罔效。在前線推動政治、經濟、教育的專家也認為,假訊息防不勝防,錯誤說法或謠言一旦出現,在幾分鐘至幾小時內就傳得到處都是;而且人們一旦相信就很容易先入為主,之後無論看到多少鐵證如山的澄清都不願意改變看法,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
支持管制言論的人會認為,某些言論確實造成了傷害,需要管制甚至禁止。若你不願意管制和禁止,辯稱言論和後果之間的因果關係「難以證明」,那你只是在推卸責任,甚至譴責受害者,認為那些人太不小心,才會相信假的言論。
但反對言論管制的人會認為,因為這些理由就去管制言論,只會讓社會變得服從權威。如果某項言論真的可能造成傷害,我們該做的並不是祭出禁令讓少數的專家幫整個社會篩選言論;而是花更多資源闢謠、發明更有效率的說法讓人們注意到言論的危險、改善討論環境讓人們更能了解哪些說法比較真實或比較善良。
在不同的環境下,「為言論負責」的標準相同嗎?
上述兩種立場的不同,似乎取決於這兩個問題:
1.真理能越辯越明嗎?
2.當你相信有害言論,甚至根據有害言論而改變行為,誰應為此負責?
以下就讓我們看看這兩個爭點。
如果真理越辯越明,表示:
1.參與討論的人能夠同時觸及好幾種不同的說法,或者有其他機制使他們能夠在看到說法的時候自己做出合理判斷。
2.人們有能力、有意願、有條件去判斷哪些說法比較有道理。
3.討論的環境,會讓越有道理或越真實的說法,擁有越大的說服力,以及越高的擴散能力。
如果某個人應該為言論「造成」的傷害負責,表示:
1.他知道那則言論會造成怎樣的傷害。
2.他明明有能力、有條件去避免那項傷害,卻選擇了不去避免。
這樣的分析讓我們注意到,到底該不該用管制言論的方式來防止某些言論造成的傷害,其實和很多現實中的心理、社會、經濟、政治機制有關,可以用各種實證科學的研究來協助判斷。這些機制至少包括:
.言論如何散播
.人們如何相信事物
.人們如何回應不同意見
.言論如何促發人們做出行動
.情緒、時間、利益、壓力、心理偏誤等等因素,如何影響上述四種機制
.討論平台是否偏頗
.討論環境是否多元
.從發布言論到傷害發生的時間有多長
.社會上是否有足夠的「救火機制」能及時防止傷害
.有沒有強大的外力去改變上述的任何一項平衡
這些要件在每個時代都不一樣,而網際網路與社群媒體的出現,更是讓我們的言論與資訊環境進入了一個過去從沒出現過的狀況。如今每一個人都可以在網路上發表意見、都能轉貼別人的文章或影片。而且言論發布之後就會一直留在網路上,幾個月甚至一、二十年之後都搜尋得到,即使刪文也有可能被別人截圖下來留存。而社群網站業者為了要讓我們盡量留在線上,多看到幾則廣告,都會盡量讓我們看到與我們類似的人所發表的意見,盡量不要看到與我們的生活方式相差很遠的人所發表的意見。
而這些現象,加上注意力稀缺這個環境條件,大幅改變了當代的資訊環境與討論環境。
資訊爆炸,注意力稀缺
在網際網路出現之前,公共資訊非常稀少。當時的報紙、雜誌、書籍都賣得非常好;但文章要上報或者要出一本書,都比現在困難非常多。很多你爺爺奶奶那輩的人,甚至會把刊出的投稿或出版的書拿來昭告親朋好友一同慶祝。當時的電視和廣播更是稀缺資源,如果有幸被電視採訪報導,幾乎就等於在全國觀眾面前露臉,一句「我上電視了」真的可以讓人呼朋引伴來看。
現在我們的生活環境則完全不是這樣。即使列入網路轉載的版本,我們每天大概也看不到一小時的電視;目前有許多傳統報紙的電子版以及電子報,但幾乎沒有人每天都固定閱讀相同幾份報紙。反倒是我們整天拿著手機或平板,看社群媒體的最新動態,回家之後只要醒著也幾乎都在上網,跟其他人互動。二○二○年全球平均每人每天花六.七小時上網(台灣的平均為八.○小時),在社群媒體上則花費二.五小時(台灣的平均為二.○小時)。
而且網際網路的資訊環境與過去極為不同,每天閃過我們眼前的網路影片、文章、說法多如繁星,我們卻只點開了其中一小部分來看,而且幾乎不會留一整段時間思考其中的資訊。
簡單來說,在彌爾那些傳統自由主義者的時代,是大量的閱聽眾去吸收或反思少量而集中的資訊。在
網際網路出現之後卻是相反,是極為大量的資訊彼此競爭,搶奪閱聽眾有限的注意力。
這種注意力稀缺的環境,讓闢謠和討論陷入一種困境:闢謠解說與認真討論的資訊必須寫得比較完整,比較需要花心力閱讀。謠言和誤解的說法則通常把事情說得過度簡單,第一時間更容易被人接受。前者的消費門檻比較高,後者比較低,競爭注意力時本來就是後者比較有優勢。
此外,我們的理性並不完美。我們不喜歡聽到反對意見,如果我們先相信了某種版本的說法,之後就
更容易忽略那些立場相反的意見。
最後,社群媒體和許多科技服務靠廣告收費來營運,它們希望我們盡可能看到自己當下想看的東西,
會把相同關鍵字、立場相近、受眾類似的資訊推播過來,藉此讓我們看到更多廣告。而它們透過我們的點選、分享、留言等等資料,能夠相當準確地預測我們喜歡哪些東西。
但我們喜歡看到的資訊,未必能夠讓我們更了解真相,也未必能夠讓我們做出更道德的決定。所謂「忠言逆耳」,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去看一些讓我們很不舒服的資訊;但這些監控資本主義(Surveillance Capitalism)的科技巨頭卻讓我們更難看到。
上述這些機制,以及當代接二連三發現的各種不勝枚舉的認知偏誤,讓我們很難真正認真地討論一件事情的真相是怎樣,或者哪種方法在道德上比較正當。而是通常都跟立場相近的人交流內容相近的資訊,形成了網路的「同溫層」。
因此在這個時代,假新聞在世界各地都變成嚴重的問題。《科學》(Science)期刊的研究就發現,假新聞被轉發的機率比真實訊息高出七成,傳播速度快上六倍。許多國家甚至以言論作為軍事武器發動混合戰(Hybrid Warfare),操縱輿論、影響群眾心理、造成社會分裂。
當然,即使是當代,只要時間夠久,真理通常依然越辯越明。但當代的資訊環境,卻讓我們經常無法在傷害發生之前就辯明真理,及時阻止傷害。在很多時候,我們甚至必須在相信了錯誤或不道德的東西並因此受傷之後,才能真正開始辯明真理。
結語
我們在這篇簡述了自由民主國家為什麼需要保護言論自由,以及為什麼即使捍衛言論自由的人,也不認為應該去保護那些會立即造成明確傷害的言論。最後也用簡單的分析來解釋,「為言論造成的傷害負責」為什麼會跟資訊環境有關。
在資訊爆炸時代,每個人都比一、兩百年前,甚至比幾十年前的人更難有時間和精力去檢驗每則言論、每條資訊;而且社群網路的演算法會讓我們陷入同溫層,比古人更難看到意見相反的資訊。
因此,當我們發表的言論會讓人受傷,或者會讓人做出對自己不利的行為時,我們很可能比過去的人更難要求受眾自己比較各種不同的說法。也就是說,我們很可能比過去的人更需要為受眾所受的傷害負責。
人類的資訊環境在這一百多年來改變很大,許多過去影響幅度很小的機制,如今都因為網際網路、大眾媒體、自動化演算法等機制的出現,而獲得數十倍甚至數千倍以上的力量。在第五題〈政府真的可以管制言論嗎?〉,我們會專門列出幾項言論自由在當代環境面臨的最大威脅,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法。
第一題 如果我有言論自由,還需要為言論負責嗎?╱劉維人
言論自由有邊界嗎?自由民主的國家都非常重視言論自由,保障每個人都能對各種主題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台灣目前也不例外。但言論自由真的保障「所有」言論嗎?言論自由表示我們無論在什麼場合對誰說什麼內容都不會被處罰嗎?有沒有哪些言論其實根本就不受言論自由保障?如果有的話,邊界該畫在哪裡,又是根據什麼原則判定的呢?
在自由民主國家,下面這幾種言論,在言論自由方面時常出現爭議:
1.會造成傷害的假訊息,例如會嚴重誤導保健方法的書籍。
2.仇恨言論,例如主張...
目錄
前言 公民必備的思考和溝通力╱朱家安
第一部分 為什麼事情要搞得這麼複雜?
第一題 如果我有言論自由,還需要為言論負責嗎?╱劉維人
第二題 不能「文學歸文學,政治歸政治」就好嗎?╱朱宥勳
第三題 動漫比小說更沒深度,是嗎?╱林斯諺
第二部分 會不會管太多?
第四題 政府真的可以逼人受教育嗎?╱周詠盛
第五題 政府真的可以管制言論嗎?╱劉維人
第六題 #MeToo運動是小題大作嗎?我們該如何看待「自警行為」?╱陳紫吟
第三部分 說真的這干我什麼事?
第七題 異性戀是天生的嗎?我們該如何看待性傾向?╱蔡雅婷
第八題 人類應該保存多元文化嗎?╱葉多涵
第九題 人類真有責任照顧環境和其他生物嗎?╱葉多涵
前言 公民必備的思考和溝通力╱朱家安
第一部分 為什麼事情要搞得這麼複雜?
第一題 如果我有言論自由,還需要為言論負責嗎?╱劉維人
第二題 不能「文學歸文學,政治歸政治」就好嗎?╱朱宥勳
第三題 動漫比小說更沒深度,是嗎?╱林斯諺
第二部分 會不會管太多?
第四題 政府真的可以逼人受教育嗎?╱周詠盛
第五題 政府真的可以管制言論嗎?╱劉維人
第六題 #MeToo運動是小題大作嗎?我們該如何看待「自警行為」?╱陳紫吟
第三部分 說真的這干我什麼事?
第七題 異性戀是天生的嗎?我們該如何看待性傾向?...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