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所有的精神病都關在監獄裡,
有一些,待在辦公室裡。」
——羅伯特・海爾 Robert D. Hare
★隨書超值好禮:「精神病態人格檢核表」拉頁,協助您揪出職場裡的衣冠禽獸。★
★專文導讀——蘇益賢(臨床心理師),讓你從此職場出入平安
*一度絶版,心理精神分析權威經典書籍,重磅回歸!
*歐美法、商、政界,高階主管指定必讀
*2007年出版至今長踞亞馬遜心理學百大排行榜
專文導讀——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職場出入平安推薦——(按筆畫排序)
林靜如(律師娘)、吳佳璇(資深精神科醫師、邱文仁(職場心理專家、《要敢撕,才能活》作者)、謝伯讓(認知神經科學/腦科學家)、蘇盈如(Sandy Su國際獵頭、職涯規畫)
這世上最可怕的寄生,是發生在職場裡。
你,被寄生了嗎?
精神病學權威保羅・巴比亞克和羅伯特・海爾博士發現,白領職場裡充斥著外表光鮮亮麗,但實質上能力不佳、說謊成性兼手段陰狠的小人,這些人就是貨真價實的病態人格者,許多白領犯罪正是出自他們之手!業界又稱這種人為:「穿西裝的蛇。」
誰是「穿西裝的蛇」?
他們通常看起來人模人樣,但是在正常、充滿魅力的外表之下,他們的人格多半深沉、黑暗,而且這些人格會建立在說謊、操弄、欺瞞、自我中心、冷酷無情,以及毀滅性的行為特質上。在心理學上這種人格稱為:「精神病態」或「心理變態」。
集中出沒地點:辦公室
各大公司企業裡寄生著大量的穿西裝的蛇;就大部分職涯成功的衡量標準來看,他們往往是人生勝利組,同事們也看不出他們破壞式的人格特質。可是,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只是一介老實誠懇的上班族,就不會被這些蛇心同事盯上,一旦沒有小心提防,你,往往就是淪為他們往上晉升的墊腳石和工具人。
「穿西裝的蛇」起手模式:評估—操縱—拋棄
1, 評估「寄生對象」(尋找棋子和靠山)
以下請小心!!!穿西裝的蛇專挑你們下手
․富豪名流
․精明的專業人士
․強烈自我意識的主管
․孤單、需要情感支持和陪伴的人
․有固定收入的長輩
․涉世未深的年輕人
․最近剛受騙受害的人
2, 操縱
開始施展他們擅長的魅力、欺騙手法,建立情感,打造假象。
․取得對象信任 (透過超強的說謊能力諂媚奉承討和印象管理技巧)
․用祕密強化感情、給予承諾
․惡人先告狀 (透過怪罪他人來表現自己對操縱者的忠誠)
3, 拋棄 (冤大頭)
一旦榨取了受害者所有價值,立刻拋棄受害者轉往下一個目標。
有別於第一版學理式心理精神分析研究,重版出來的《穿西裝的蛇》,完整收錄作者與讀者攜手合作的「珍貴職場真實案例」,以及「企業精神病態掃瞄分析」,用最新的科學研究和案例研究進行修訂和更新,為你的職涯和工作環境,全面把關。本書以全視角視野,採用一個完整的職場故事貫穿全書,每個單元輔以學理分析和問題討論,兼具閱讀趣味和實用性,帶領讀者們在故事和提問的互動中,一步步破解,這些寄生在職場的精神病態者:
如何進入一個組織?
辨識其各種特徵
分析其操縱技巧
如何影響組織及人事的運作和聲譽?
提供「職場避害對應」和「權益爭取事項」
職場生活是我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千萬不要因為善良而讓那些精神病態者有機可乘。本書將成為您職場諮詢的後援,為您補充完整的防守知識、幫助你看穿他們的把戲,提供保護你、你的事業的方法,並成為守護你的堅強後盾。
作者簡介:
保羅・巴比亞克PaulBabiak
紐約工業和組織心理學家、HRBackOffice總裁。
擅長高階主管培訓和諮詢,專門幫助高階主管應對隱藏在其組織中的精神問題的員工。合作客戶,包括:商界、學術界、執法部門、政府部門等等。作品常見於報紙、商業雜誌和紀錄片中,更是許多廣播和電視脫口秀節目的邀請嘉賓。現職為精神病態倖存者基金會(Aftermath:SurvivingPsychopathyFoundation)的副主席,致力於為精神病患者提供專業諮詢。
羅伯特・海爾RobertD.Hare
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名譽教授、作家。法醫黑石研究小組主席,贏得無數獎項。海爾教授是診斷精神病標準工具的創造者。常年為廣大有精神病問題的患者進行講座,並與聯邦調查局在內的執法機構,提供專業諮詢。目前他與妻子住在溫哥華。著有《沒有良知的人》(WithoutConscience)。(遠流出版,2017.10)
譯者簡介:
葉中仁
自由譯者,曾任電視節目製作人、科技公司實驗室研究員,現居台北。譯有《疫後大未來》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你相信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呢?
其實,人性裡有善有惡,只是會因為環境與選擇,突顯出不同的行為模式,更會因為內在信念的改變,操縱一個人的所作所為。然而,選擇從善的人,卻不見得會得到所謂因果循環,善惡有報的結果。唯有洞察人性、站穩立場,才能適者生存。那些看起來西裝筆挺、笑容滿面的人,你能看穿他們的內心,讓自己身處其中,卻不被有心操控嗎?唯有智勇皆備做好自我防衛,才能在毒蛇滿布的職場叢林,全身而退。
——林靜如(律師娘)
「無論職場、情場,與精神病態(psychopath)交手的機會比你想像得高,值得人手一冊。」
——吳佳璇(資深精神科醫師、《一路向南》作者)
做事辦差時精明幹練、運籌帷幄時工於心計、為達目標時不擇手段、過河拆橋時冷血無情。你的周遭,是不是也有符合如此描述之人?根據統計,每百人中就有大約一至五人擁有這種「精神病態」人格(psychopathy)。面對這些「穿著西裝的蛇」,究竟該如何應對與自處?你所需要的答案,就在犯罪心理學大師海爾的這本經典著作之中!
——謝伯讓(認知神經科學/腦科學家)
這本書讓我從第一頁開始就愛不釋手!本書的內容要你去思考故事中的人設所顯現出來的人格特質,再讓你去深入想像這個人的背後目的正在醞釀著哪些心機?其中有個章節剛好講到男主角如何包裝自己通過人資面試並深得主管的心,但實際上這個人卻是一個潛在性的危險人物。我們在職場中最不開心的事情就是遇到錯的人,但偏偏在面試的過程中無法得知未來隊友的真實樣貌。本書在每個故事的結尾都會提出一些反問點?帶你思考這些人的行為背後的主因。
我推薦大家透過這本書來學習觀察身邊的人的特徵,你會磨練出一些細膩的敏銳觀察力,來幫助你在職場打怪或避開那些難以招架的人。用另一個批判性思考的角度來看,讀者甚至可以去研究書中的個案,如何包裝自己來呈現給面試官的第一印象。
——蘇盈如(SandySu國際獵頭、職涯規畫師)
任何職場總有幾個狡猾、喜操控的人,他們一開始看起來「可能是」誠懇、友善、具備同理心……或是具備不同的魅力,足以吸引你靠近……可時間拉長一點,你會發現他在對你施行盤剝、利用、傷害,且毫無愧疚之心。這時候你大吃一驚,不相信這等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你感到生氣,又不願意相信……可他們卻總有手段,讓你仍然離不開他們的操弄擺布,甚至主動為他們的行為辯解(以維持你自己的內心自恰!)
我講到你了嗎?!別著急!其實(包括我在內)的人一生中,總會遇到幾次這種人,而總是存在利益糾葛的職場上,更是難以避免。我覺得,首先是你要有能力辨認出來誰是所謂「穿西裝的蛇」,然後,想辦法早點遠離、或化解這種不利於你的人際關係。
但職場上總有「無法馬上離開不利情勢的時刻。」我認為,這時你至少要有一個防衛自己的本事。要嘛,早點讓人覺得你不好惹(這會減少很多麻煩);要嘛,一旦發現,即適當給予對方還擊(不要讓對方認為你毫無其它選擇);甚至,必要時迎頭痛擊,也是一個選項。我想,這本書,就是為了保護善良單純的你而寫。請記得,一招半式難以闖蕩江湖,如果你一心只想與人為善,則難以避免成為惡人下手剝削、傷害的目標。職場上要活下來,需要擁有多元的視角,和靈活的身段!而認識這個真實人生的現實,是成長的第一步。
——邱文仁(知名作家、職場心理專家)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前言
大多數人都是誠實、忠誠、守法的公民,努力謀生、養家、貢獻社會。也有人比較自私,只關心自己,道德感薄弱。這種人對他人漠不關心,將個人權力和名聲的需求凌駕在公平正義之上。1遺憾的是,在企業界也有人追逐權力和領導,而無視道德義務。近來,鑒於不受節制的權力和驚人的資源取得容易、加上道德標準與價值觀的敗壞,屢屢傳出大企業和政府部門的濫權事件,或許就不令人意外。
置身於眾多的誘惑,權力又過於容易取得,或許讓企業和政府部門的領導者,分辨是非的道德感日趨低落。有人自認,依據組織的規模領取相對的酬勞理直氣壯。他們主張,會批評他們強取豪奪的,不過是一些無望企及他們成就的人。還有一些人合理化自己的成功,用「貪婪是好事」這種自利的話術,認定不計代價取得成功不只是人人人渴望,而且有正當性。
不過還有一種人,他們的行為與態度對公司和員工、對政府和公民,潛藏著更大的破壞性。本書的主題要談的就是這類人,他們深沉、黑暗的人格,建立在說謊、操弄、欺瞞、自我中心、冷酷無情、以及其他毀滅性的特質。這種人格被稱為「精神病態」或「心理變態」(psychopathy)。
精神病態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一些主要特質,會導致與一般常規和社會法律相衝突的行為。有些具精神病態人格的人,會因為涉及暴力攻擊人身、破壞財物的犯罪行為坐牢。另外,還有一些是因為「白領犯罪」而入獄。例如:詐欺、貪瀆、或操縱股票。不過,其中也有不少人犯了罪卻絕少面對制裁,即使有的話,通常也是很輕的刑罰,之後又重回他們經濟犯罪的人生。如我們在本書第二章指出,我們會根據一套連續量表,從「無病態特質」到「重度病態特質」,來評估精神病態的程度。具有重度的精神病態特質的人,我們稱之為「精神病態者」(psychopath)(參見圖9.1的連續量表示意圖)。這用法有點像是把血壓高的人,形容為高血壓患者(hypertensive)。
不少具高度精神病態特質的人會經常規避或違反法律,卻能規避其行為的罪責。有些研究者把這類人稱之為「成功的精神病態者」(successfulpsychopaths)。不過,光是因為避免了坐牢,就把精神病態者稱之為成功,似乎有些不妥。他們當中許多人從事了各種寄生蟲式的、掠奪的、以及社會偏差的行為,像是惡意違反交通法規、不當性行為、對配偶和子女施暴、霸凌、不實的商業作法,以及其他對他人(包括:親人和朋友在內)造成嚴重心理、身體、及財物損害的行為。當中許多人將是本書的主題,對他們而言,成功的定義是獲取權力、名聲、錢財,而毫不在意他人的感受或福祉。就這個意義上而言,確實有人得到成功,但有些人的成功只是偶發、短暫、或接近於虛幻。2
對於犯罪的精神病態者有已經有廣泛的科學研究。不過,在我們撰寫本書的第一版時,對於各種企業組織中的精神病態的實證研究仍屬少見。多年來有不少專家相信,精神病態者的天性讓他們難以在社會運作,也很難在工商界有長期、成功的職涯發展。至少,在我們進行研究之前,普遍觀念是如此。
在十年前,人們仍鮮少理解精神病態者何以能「不引人注目」,在營利事業、非營利機構、公家部門、宗教團體、學術機構、軍隊,以及政府部門等組織運作。本書第一版的問世,是我們理解到大眾需要更多資訊,來認識所謂成功的精神病態者,是如何達成精神病態的操控和欺騙。我們在本書的第一版寫道:「本書預設的前提是,精神病態者確實在現代組織裡工作;就大部分職涯成功的衡量標準來看,他們往往是成功的;許多與他們互動的人,往往看不出他們破壞式的人格特質。他們能夠規避甚或控制公司的接班計畫和績效評量,為本身行為取得正當性。他們善於利用溝通的漏洞、組織的系統和流程、人際衝突、以及每個公司都存在的緊張因素。他們剝削自己的同事,引發衝突降低士氣而傷害到公司。有些甚至涉及竊盜和詐欺。」(pp.139-140)3
有關刑事犯罪的精神病態者的科學文獻眾多且持續累積,不過它們主要都是法醫科學、臨床診療,以及刑事法專業的文獻。透過分享我們的研究,我們希望用非技術性的文字和實際的案例研究,來補足企業界人士對精神病態理解的不足。我們想透過研究時遇到的實際情況,提供企業界的朋友們與精神病態者共事的經驗,和辨識的方法。在許多案例中,我們也納入了研究對象的實際對話。由於精神病態的同事可能會用可預見和不可預見的方式,破壞你的職涯發展,我們希望這類的知識有助讀者們,防範精神病態者帶來的傷害。在本書第一版出版後,我們接到了許多讀者感謝的信件和電子郵件,並與我們分享了他們與精神病態的同事、主管、甚至是家族成員相處的經驗。
不同於撰寫第一版時的情況,如今我們有了更多企業精神病態的實證研究,在書中我們會逐一介紹。雖然我們對職場的精神病態所提出的一些看法,後續已經做了實證上的研究並得到印證,不過,企業精神病態的科學研究仍在萌芽階段;許多研究問題仍需要實際的檢測。舉例來說,精神病態者如何進入一個組織?他對組織及其人事,在運作上和聲譽上有何影響?在這本修訂版的《穿西裝的蛇》,我們的目標是要提供讀者關於精神病態的最新知識,分享我們對這個現象持續增加的理解。
我們的做法,是向讀者說明精神病態的本質及對職場的影響。在第一章與第二章,我們詳細探索精神病態症候群的諸多特徵。第三章到第十章會著重於精神病態者對其受害者使用的操縱技巧。在本書第三部分的第十一章到第十三章,我們提供一些最佳做法的建議,依據我們過去為企業組織提供指導和諮詢的經驗,為自認工作上必須應付精神病態者的讀者們提供協助。
為了說明概念,我們在書中收錄了許多的案例研究。第一個「戴夫的案例」分成十個部分,以舞台劇場景的方式寫作,讓讀者認識和感受精神病態者的同時,可以將他們運用的計謀直接連結到書中介紹的相關內容。本書開頭還有另一個完整的「鬥牛犬的案例」,用來說明在現實生活中精神病態操縱(psychopathicmanipulation)的完整過程。之後,我們也會陸續用其他較簡短的案例,說明一些要點。(請注意:除了少數的例外,書中案例不使用真名,可供辨識身分的細節也做了更動。)
除此之外,我們把一些最新研究的重點整理為「補充材料」,按照它們所在章節的位置,以小標註明提供參考。舉例來說,第二章第一個補充材料會寫成:「補2.1:先天?後天?兩者都有!」補充材料的內容放在每一章的結尾,供對精神病態感興趣的學生來研究,而其他人則可以直接跳到下一章。我們也提供了「討論問題」,來激發讀者思考材料的要點;這些問題也適合課堂使用、或讀書會討論。註釋的部分提供正文討論內容的參考資料,按照各章順序安排。關於精神病態的紀錄片數量繁多。我們在「推薦紀錄片」中,列出一些較好的作品。讀者也可在www.hare.org尋找關於精神病態的書籍、章節、文章的最新清單。其中許多可以在網路上直接連結到文章的摘要。「精神病態科學研究學會」的網頁(SSSP;www.psychopathysociety.org)以及「精神病態倖存者基金會」(www.aftermath-surviving-psychology.org),也各自提供了關於精神病態研究,以及存活技巧的重要資訊。
本書將為你介紹「穿西裝的蛇」操縱他人的方式;它將幫助你看穿他們的把戲,並提供你如何保護自己、你的事業、你的公司的指導方針。
名人推薦:你相信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呢?
其實,人性裡有善有惡,只是會因為環境與選擇,突顯出不同的行為模式,更會因為內在信念的改變,操縱一個人的所作所為。然而,選擇從善的人,卻不見得會得到所謂因果循環,善惡有報的結果。唯有洞察人性、站穩立場,才能適者生存。那些看起來西裝筆挺、笑容滿面的人,你能看穿他們的內心,讓自己身處其中,卻不被有心操控嗎?唯有智勇皆備做好自我防衛,才能在毒蛇滿布的職場叢林,全身而退。
——林靜如(律師娘)
「無論職場、情場,與精神病態(psychopath)交手的機會比你想像得高,...
章節試閱
前言
大多數人都是誠實、忠誠、守法的公民,努力謀生、養家、貢獻社會。也有人比較自私,只關心自己,道德感薄弱。這種人對他人漠不關心,將個人權力和名聲的需求凌駕在公平正義之上。1遺憾的是,在企業界也有人追逐權力和領導,而無視道德義務。近來,鑒於不受節制的權力和驚人的資源取得容易、加上道德標準與價值觀的敗壞,屢屢傳出大企業和政府部門的濫權事件,或許就不令人意外。
置身於眾多的誘惑,權力又過於容易取得,或許讓企業和政府部門的領導者,分辨是非的道德感日趨低落。有人自認,依據組織的規模領取相對的酬勞理直氣壯。他們主張,會批評他們強取豪奪的,不過是一些無望企及他們成就的人。還有一些人合理化自己的成功,用「貪婪是好事」這種自利的話術,認定不計代價取得成功不只是人人人渴望,而且有正當性。
不過還有一種人,他們的行為與態度對公司和員工、對政府和公民,潛藏著更大的破壞性。本書的主題要談的就是這類人,他們深沉、黑暗的人格,建立在說謊、操弄、欺瞞、自我中心、冷酷無情、以及其他毀滅性的特質。這種人格被稱為「精神病態」或「心理變態」(psychopathy)。
精神病態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一些主要特質,會導致與一般常規和社會法律相衝突的行為。有些具精神病態人格的人,會因為涉及暴力攻擊人身、破壞財物的犯罪行為坐牢。另外,還有一些是因為「白領犯罪」而入獄。例如:詐欺、貪瀆、或操縱股票。不過,其中也有不少人犯了罪卻絕少面對制裁,即使有的話,通常也是很輕的刑罰,之後又重回他們經濟犯罪的人生。如我們在本書第二章指出,我們會根據一套連續量表,從「無病態特質」到「重度病態特質」,來評估精神病態的程度。具有重度的精神病態特質的人,我們稱之為「精神病態者」(psychopath)(參見圖9.1的連續量表示意圖)。這用法有點像是把血壓高的人,形容為高血壓患者(hypertensive)。
不少具高度精神病態特質的人會經常規避或違反法律,卻能規避其行為的罪責。有些研究者把這類人稱之為「成功的精神病態者」(successfulpsychopaths)。不過,光是因為避免了坐牢,就把精神病態者稱之為成功,似乎有些不妥。他們當中許多人從事了各種寄生蟲式的、掠奪的、以及社會偏差的行為,像是惡意違反交通法規、不當性行為、對配偶和子女施暴、霸凌、不實的商業作法,以及其他對他人(包括:親人和朋友在內)造成嚴重心理、身體、及財物損害的行為。當中許多人將是本書的主題,對他們而言,成功的定義是獲取權力、名聲、錢財,而毫不在意他人的感受或福祉。就這個意義上而言,確實有人得到成功,但有些人的成功只是偶發、短暫、或接近於虛幻。2
對於犯罪的精神病態者有已經有廣泛的科學研究。不過,在我們撰寫本書的第一版時,對於各種企業組織中的精神病態的實證研究仍屬少見。多年來有不少專家相信,精神病態者的天性讓他們難以在社會運作,也很難在工商界有長期、成功的職涯發展。至少,在我們進行研究之前,普遍觀念是如此。
在十年前,人們仍鮮少理解精神病態者何以能「不引人注目」,在營利事業、非營利機構、公家部門、宗教團體、學術機構、軍隊,以及政府部門等組織運作。本書第一版的問世,是我們理解到大眾需要更多資訊,來認識所謂成功的精神病態者,是如何達成精神病態的操控和欺騙。我們在本書的第一版寫道:「本書預設的前提是,精神病態者確實在現代組織裡工作;就大部分職涯成功的衡量標準來看,他們往往是成功的;許多與他們互動的人,往往看不出他們破壞式的人格特質。他們能夠規避甚或控制公司的接班計畫和績效評量,為本身行為取得正當性。他們善於利用溝通的漏洞、組織的系統和流程、人際衝突、以及每個公司都存在的緊張因素。他們剝削自己的同事,引發衝突降低士氣而傷害到公司。有些甚至涉及竊盜和詐欺。」(pp.139-140)3
有關刑事犯罪的精神病態者的科學文獻眾多且持續累積,不過它們主要都是法醫科學、臨床診療,以及刑事法專業的文獻。透過分享我們的研究,我們希望用非技術性的文字和實際的案例研究,來補足企業界人士對精神病態理解的不足。我們想透過研究時遇到的實際情況,提供企業界的朋友們與精神病態者共事的經驗,和辨識的方法。在許多案例中,我們也納入了研究對象的實際對話。由於精神病態的同事可能會用可預見和不可預見的方式,破壞你的職涯發展,我們希望這類的知識有助讀者們,防範精神病態者帶來的傷害。在本書第一版出版後,我們接到了許多讀者感謝的信件和電子郵件,並與我們分享了他們與精神病態的同事、主管、甚至是家族成員相處的經驗。
不同於撰寫第一版時的情況,如今我們有了更多企業精神病態的實證研究,在書中我們會逐一介紹。雖然我們對職場的精神病態所提出的一些看法,後續已經做了實證上的研究並得到印證,不過,企業精神病態的科學研究仍在萌芽階段;許多研究問題仍需要實際的檢測。舉例來說,精神病態者如何進入一個組織?他對組織及其人事,在運作上和聲譽上有何影響?在這本修訂版的《穿西裝的蛇》,我們的目標是要提供讀者關於精神病態的最新知識,分享我們對這個現象持續增加的理解。
我們的做法,是向讀者說明精神病態的本質及對職場的影響。在第一章與第二章,我們詳細探索精神病態症候群的諸多特徵。第三章到第十章會著重於精神病態者對其受害者使用的操縱技巧。在本書第三部分的第十一章到第十三章,我們提供一些最佳做法的建議,依據我們過去為企業組織提供指導和諮詢的經驗,為自認工作上必須應付精神病態者的讀者們提供協助。
為了說明概念,我們在書中收錄了許多的案例研究。第一個「戴夫的案例」分成十個部分,以舞台劇場景的方式寫作,讓讀者認識和感受精神病態者的同時,可以將他們運用的計謀直接連結到書中介紹的相關內容。本書開頭還有另一個完整的「鬥牛犬的案例」,用來說明在現實生活中精神病態操縱(psychopathicmanipulation)的完整過程。之後,我們也會陸續用其他較簡短的案例,說明一些要點。(請注意:除了少數的例外,書中案例不使用真名,可供辨識身分的細節也做了更動。)
除此之外,我們把一些最新研究的重點整理為「補充材料」,按照它們所在章節的位置,以小標註明提供參考。舉例來說,第二章第一個補充材料會寫成:「補2.1:先天?後天?兩者都有!」補充材料的內容放在每一章的結尾,供對精神病態感興趣的學生來研究,而其他人則可以直接跳到下一章。我們也提供了「討論問題」,來激發讀者思考材料的要點;這些問題也適合課堂使用、或讀書會討論。註釋的部分提供正文討論內容的參考資料,按照各章順序安排。關於精神病態的紀錄片數量繁多。我們在「推薦紀錄片」中,列出一些較好的作品。讀者也可在www.hare.org尋找關於精神病態的書籍、章節、文章的最新清單。其中許多可以在網路上直接連結到文章的摘要。「精神病態科學研究學會」的網頁(SSSP;www.psychopathysociety.org)以及「精神病態倖存者基金會」(www.aftermath-surviving-psychology.org),也各自提供了關於精神病態研究,以及存活技巧的重要資訊。
本書將為你介紹「穿西裝的蛇」操縱他人的方式;它將幫助你看穿他們的把戲,並提供你如何保護自己、你的事業、你的公司的指導方針。
前言
大多數人都是誠實、忠誠、守法的公民,努力謀生、養家、貢獻社會。也有人比較自私,只關心自己,道德感薄弱。這種人對他人漠不關心,將個人權力和名聲的需求凌駕在公平正義之上。1遺憾的是,在企業界也有人追逐權力和領導,而無視道德義務。近來,鑒於不受節制的權力和驚人的資源取得容易、加上道德標準與價值觀的敗壞,屢屢傳出大企業和政府部門的濫權事件,或許就不令人意外。
置身於眾多的誘惑,權力又過於容易取得,或許讓企業和政府部門的領導者,分辨是非的道德感日趨低落。有人自認,依據組織的規模領取相對的酬勞理直氣壯...
推薦序
【導讀】《穿西裝的蛇》
知己知彼,不求百戰不殆,但求平安而退文|蘇益賢
讀者好,很榮幸能為羅伯特・海爾在台灣的另一本譯作《穿西裝的蛇》做導讀(按:對精神病態感興趣的讀者,也別錯過作者的另一本經典好書《沒有良知的人:那些讓人不安的精神病態者》,遠流出版)。
曾念過異常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的學生,對於羅伯特・海爾一定不陌生。在討論人格疾病、反社會人格違常(人格疾患、人格違常二者通用)的章節,海爾一定是會被提到的專家。他在研究精神病態領域多年後提出的評估工具——海爾精神病態人格檢核表(HarePsychopathyChecklist-Revised)亦是目前臨床與司法領域中極具重要性的評估工具。
相較憂鬱症、焦慮症或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大眾對「人格疾患」的認識相較是較少的。如果說,憂鬱、焦慮症患者失調的是「情緒」;那麼,人格疾患患者失調的就是「人格」——一個人在面對自己、他人、外在事物與環境時,呈現出的一套持久、穩定而一致的行為模式與思維方式;這種人格的固著與失調,倘若嚴重到會影響到此人的人際/親密關係、工作、生活等層面,加上當事人如已成年,即可能符合人格疾患的診斷標準。大眾時有耳聞的「反社會人格疾患」(antisocialpersonalitydisorder,ASPD),正是人格疾患當中的其中一類。
在討論到反社會人格疾患時,也一定會帶出另一個概念,即本書要聚焦的議題:psychopathy(譯為「精神病態」或「心理病態」)。雖然精神病態本身並非臨床上的正式診斷,但在司法、犯罪心理學領域,卻是時常(甚至更常)被使用的概念。
在讀者開始閱讀這本討論精神病態的經典之前,如果能先熟悉下述幾點提醒,相信本書提供的資訊,會對讀者帶來更多幫助:
不急著對他人或自己貼標籤、做診斷
本書討論的「精神病態」是一種特定人格特質的組合,人格通常不是「有或沒有」,而是「從輕微到強烈」的光譜。因此,其實每個人在這些組合中,或多或少會有些特質類似,類似程度也因人而異。但「相似」未必表示此人「生病」或「有問題」,除非這樣的人格特質已經嚴重影響到個人人際、生活或工作層面(如本書裡提到的各種案例),經由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等專業,進行心理衡鑑後,才會謹慎地給出相關診斷。
練習帶著「內在動機」的思考模式來觀察自己與他人
先看看以下幾種形容描述:
能解讀人們,迅速做出評估,知道一個人喜歡什麼、討厭什麼,有什麼樣的動機、需求、以及弱點
有自信,有絕佳的口語溝通技巧,深知訊息傳遞的方式遠比內容更重要
像是變色龍,能依據所在情境遮掩自己真實的身分和意圖
依據這些描述,你有認識類似的人嗎?或者,其實你多少也蠻符合這樣的描述呢?此外,你會希望自己也具備這些特質嗎?
在讀到本書第三章之後,你會發現,這些都是精神病態者與人互動時會展現的樣貌。
這也是在探討人格相關議題時最困難的地方。多數時候,我們看得到一個人的外顯行為,卻未必能知道他內心是怎麼想的。作者提醒,許多人都會展現出上述社交行為,但區辨此人是否為精神病態者的關鍵在於「動機」——精神病態者會用冷酷而不公的方式占他人的便宜,剛剛提到的行為,都只是一種手段。
不過,「動機」這樣模糊而深藏於個人內心的概念,除非我們去問,不然我們是無法得知的(沒錯,即便是心理師也不會知道,「讀心術」是不存在的);有時即便我們問了,對方是否會如實回答,又是另一回事。
這種關於「行為」與「動機」之間的理解,是在閱讀本書時很值得思考的練習題。即便行為是相同的,但搭配著不同的內在動機,此行為本身的意涵就會截然不同。在本書提到案例人物的故事時,你可以先聚焦在此人展現出的行為。在閱讀作者「分析」案例人物的內在動機之前,不妨先問問自己:
如果你在職場或生活中遇到了某人,也展現出了類似行為,依據你對人的理解,你覺得這種行為背後可能的內在想法或動機是什麼?
為什麼我們習慣用這樣的內在動機,去解讀此人這樣的行為?與你過去互動過的人有關嗎?與你的成長經驗有關嗎?
在這樣的自問之後,接著再來參考作者以精神病態的人格角度,去解析此行為背後潛在的內在動機,相信更能替你腦中的「識人」資料庫多加一些新的資料。
知己知彼,平安而退
精神病態在一般人口中約占百分之一~百分之二。所以,在生活、職場上,我們確實可能會遇到具有這樣特質的人,不管他是你的同事、主管、老闆,還是你昨晚聯誼剛認識的新朋友。
根據英國心理學家KevinDutton的調查數據,在以下職業中,符合精神病態的人比例較高(依序列出):企業執行長(CEO)、律師、媒體工作者(電視/廣播)、銷售員、外科醫生、記者、警察、牧師、廚師、公務員。
(如果你想知道的話:符合精神病態比例較少的職業,包含:看護人員、護理人員、心理師、技藝人士、美容師/造型師、慈善工作者、老師、藝術家、醫生〔非外科〕、會計師)。
在心理師與個案進行諮商時,「工作場域的人際關係」時常是被討論的主題。我們時常觀察到,在遭遇人際關係難題時,許多個案習慣性地「反求諸己」(或許也與我們的文化有關),不斷問自己,自己是哪邊做錯、哪邊沒做好、哪邊不符合對方要求,所以對方才會用這種方式對自己⋯⋯
在一段健康的關係裡,這種自省搭配後續適當的調整,兩人關係通常會有明顯改變。但倘若你所處的關係並不健康——好比,對方具有高度精神病態的人格特質——時,你的努力通常會是白費的。如果是這樣,以下幾個提醒會對你有幫助:
精神病態是一種長期發展且穩定的人格特質,很難因為一些外在因素而改變。因此,調整自己的應對方式,並希望對方能跟著改變,通常不太會有效果。
具有「一直往自己身上咎責、找問題」特質的人,是精神病態者很喜歡往來的對象,因為你在他們眼中是容易操縱的人。
你要做的不是「硬碰硬」,或是想透過自己的力量改變對方,而是熟悉平安共處、安全下莊的應對原則(本書十二、十三章很有幫助)。
——
提到職場進修,我們想到的都是一些技術或專業,很少想到要針對「識人」這一塊做努力。但勿忘作者在本書裡的提醒:「精神病態者一旦判定你有利用價值,他的下一步是構想你人格的內在運作。」我們能做的,便是在這樣的狀況發生之時、發生之前,先培養自己對於精神病態人格有更多的理解,率先一步認識精神病態人格的內在運作。如此一來,未來如果不可避免地遇上「蛇」的時候,才更有機會平安下莊。
【導讀人介紹】
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職業安全衛生署勞工健康服務相關人員,「心理師想跟你說」共同創辦人;著有數本大眾心理學書籍。
【導讀】《穿西裝的蛇》
知己知彼,不求百戰不殆,但求平安而退文|蘇益賢
讀者好,很榮幸能為羅伯特・海爾在台灣的另一本譯作《穿西裝的蛇》做導讀(按:對精神病態感興趣的讀者,也別錯過作者的另一本經典好書《沒有良知的人:那些讓人不安的精神病態者》,遠流出版)。
曾念過異常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的學生,對於羅伯特・海爾一定不陌生。在討論人格疾病、反社會人格違常(人格疾患、人格違常二者通用)的章節,海爾一定是會被提到的專家。他在研究精神病態領域多年後提出的評估工具——海爾精神病態人格檢核表(HarePsychopathyChe...
作者序
致謝
從我二十五年前第一次接觸到企業精神病態者以來,大量的研究已經提供許多迫切問題的答案。根據有趣的案例研究和精神病態者的探索式理論,如今我們的領域有著豐富的應用研究,持續增進我們對這些「看不見的」人間掠奪者運作方式的理解。過去抱持懷疑的公司,如今滿懷興趣研究這些罕見、但失能的個人,如何在日益混亂的時代裡對機構的發展造成危害。在這本修訂版《穿西裝的蛇》中,我們納入了一些有助於我們理解的重要研究發現。
我和海爾有超過二十五年的合作與友誼,第二版與他的合作下,更加深了我對於他科學的嚴謹、靈巧的機智、溫暖的幽默,以及真實人性善良的敬重。很顯然,沒有人比海爾更理解精神病態者的內心世界。
我們要感謝我們的代理商約翰.西波薩克(JohnSilbersack),不管是當初的第一版或如今的第二版,他幫助我們把一個主題有點爭議的粗糙手稿變成了完成品。哈潑柯林斯出版社的編輯瑞貝卡.拉斯金(RebeccaRaskin),對於將新研究發現納入修訂版中,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協助;我們很感謝她的耐心和孜孜不倦。
我們也要感謝許多購買第一版的讀者,他們主動跟我們聯絡,並分享他們在工作上遇到精神病態者的故事。他們的洞見印證了我們對精神病態者如何在機構裡運作的想法,也加深了我們對於精神病態者巧妙策略的理解。能夠和這些讀者合作、解決他們個人遇到的狀況,為我們帶來很大的收穫。我敢說,只要努力,我們還是可以克服精神病態帶來的人生困境。
我深深感激瓊安的支持,她是我的妻子、我的朋友、我人生的伴侶,在家中許多迫切的生活問題要處理的同時,她無私給予的愛、支持和鼓勵,讓我第二版的工作變得比預期容易許多。她對人生的熱愛,對各種各樣的人開放接受的態度,以及對人性的深刻理解,讓每一天都成了一場探險。我永遠感激她不止息的愛;我天天都想念著她。
——保羅.巴比亞克,紐約,二〇一九年
我研究精神病態這些年來,很榮幸與許多傑出的學生和同事合作。我要謝謝他們,對這本書提供大力的幫助,包括:辛西亞.馬修(CynthiaMathieu)、克雷格.紐曼(CraigNeumann)、丹.瓊斯(DanJones),以及安德利亞斯.默克洛斯(AndreasMokros)等幾位博士。自五十年前我開始這個領域的工作以來,狀況有了很大的變化。它不再是少數學術界和臨床工作者孤立的研究,如今全世界數以百計的研究員相互聯繫,共同致力於理解精神病態的本質,和對社會的影響。精神病態科學研究學會(SocietyfortheScientificStudyofPsychopathy,SSSP)在二〇〇五年成立是一個重大的事件,這個組織大大強化了精神病態,以及其社會影響研究的跨國和跨領域合作。
科學的研究和討論,以及這些研究對心理健康和刑事犯罪的應用,當然重要。不過在此同時,大眾也需要盡可能對精神病態有所認識。基於這個理由,我寫下了《沒有良知的人》。在寫作的同時,我也第一次和保羅.巴比亞克進行討論。他提供的一個案例被我收錄在「白領精神病態者」這一章。此後,我很高興能夠以同事和朋友的身分,和保羅合作進行一些計畫,其中之一就是這本書。他身為企業機構的心理學家,豐富且具有洞察力的經驗,在本書各個章節中展露無遺。
我要感謝凱莉.紐費爾德(KylieNeufeld),過去二十年來她對我的研究和寫作,組建和維護我的網站,以及在黑石研究團隊的工作,都提供莫大的貢獻。我們的代理商約翰.西波薩克在本書的第一版和再版,都提供了明智的建議。感謝他的導引和為我們所做的努力。特別要感謝我們的編輯瑞貝卡.拉斯金,感謝她具洞察力的編輯和合理有據的評論與建議,以及對我們延緩交出最後定稿的耐心。
五十多年來,我的妻子兼摯友艾芙芮,始終給予我關愛、照顧,並且對人生的大事提供可靠建議、敏銳觀察,以及闡明事理的辯論。她的工作是社工人員、兒童虐待與兒童疏失的咨詢師,以及英屬哥倫比亞省家庭服務部的檢查和標準主任,這讓她得以每天接觸到最好與最壞的人和情況。她的經驗以及我們之間的討論,對我的研究工作有很大的影響。
我已故的愛女雪柔,過去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的招生委員,她教導了我們許多關於面對逆境時的勇氣、尊嚴與優雅。她深深長存於我們心中。
——羅伯特.海爾,溫哥華,二〇一九年
致謝
從我二十五年前第一次接觸到企業精神病態者以來,大量的研究已經提供許多迫切問題的答案。根據有趣的案例研究和精神病態者的探索式理論,如今我們的領域有著豐富的應用研究,持續增進我們對這些「看不見的」人間掠奪者運作方式的理解。過去抱持懷疑的公司,如今滿懷興趣研究這些罕見、但失能的個人,如何在日益混亂的時代裡對機構的發展造成危害。在這本修訂版《穿西裝的蛇》中,我們納入了一些有助於我們理解的重要研究發現。
我和海爾有超過二十五年的合作與友誼,第二版與他的合作下,更加深了我對於他科學的嚴謹、靈巧的機智、...
目錄
目錄
【導讀】知己知彼,不求百戰不殆,但求平安而退文|蘇益賢
前言
【戴夫的案例】蛇會穿這麼好的西裝嗎?
第一幕,第一景:盛大開場
第一章鬥牛犬的案例
第二章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戴夫的案例】
第一幕,第二景:先聲奪人
第三章所見未必為真
【戴夫的案例】
第二幕,第一景:熱情親切的大好人
第四章精神病態操縱:他是怎麼做到的?
【戴夫的案例】
第二幕,第二景:摘蘋果
第五章精神病態者進場,舞台左側
【戴夫的案例】
第三幕,第一景:恐慌時刻
第六章棋子、靠山、冤大頭:精神病態劇場的角色
【戴夫的案例】
第三幕,第二景:無心之過?
第七章黑暗與混亂:精神病態者的朋友
【戴夫的案例】
第三幕,第三景:一起午餐吧!
第八章我不是精神病態者,我只是言行舉止像而已
【戴夫的案例】
第四幕:疑雲消散
第九章企業精神病態的獨特實證研究
第十章「企業掃描」:企業精神病態的評量表
第十一章大門外的敵人
【戴夫的案例】
第五幕,第一景:嚴陣以待
第十二章個人自我防衛
【戴夫的案例】
第五幕,第二景:謎底揭曉
第十三章第五縱隊:在我們之中的精神病態者
【戴夫的案例】第五幕,第三景:興衰起落
致謝
附錄:所謂「精神病態的腦」存在嗎?
註釋
目錄
【導讀】知己知彼,不求百戰不殆,但求平安而退文|蘇益賢
前言
【戴夫的案例】蛇會穿這麼好的西裝嗎?
第一幕,第一景:盛大開場
第一章鬥牛犬的案例
第二章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戴夫的案例】
第一幕,第二景:先聲奪人
第三章所見未必為真
【戴夫的案例】
第二幕,第一景:熱情親切的大好人
第四章精神病態操縱:他是怎麼做到的?
【戴夫的案例】
第二幕,第二景:摘蘋果
第五章精神病態者進場,舞台左側
【戴夫的案例】
第三幕,第一景:恐慌時刻
第六章棋子、靠山、冤大頭:精神病態劇場的角...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