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課本已經讀不到的內容,
一樁樁動人精彩的故事,就藏在這些被消失的中國史中。
以明朝興衰、滿清入關與康雍乾盛世為內容
生動、活潑、有趣的白話描述
最好看、最好懂的中國史故事──《被消失的中國史》,第八冊:鄭和下西洋到最後盛世
「自古以來,哪有像我這樣當四十多年的皇太子啊?」
「如果皇阿瑪想要除掉胤礽,實在不需要皇阿瑪親自動手啊!」
【從大明王朝的酷刑到滿清盛世的御術】
明成祖成功奪位,既有殘酷的誅十族、瓜蔓抄,也有聲名遠播的鄭和下西洋,
明朝的怠惰與腐敗,使得漢人從蒙古族奪回的政權,最後落在東北的滿族手上。
少年康熙與三藩鬥智;雍正精心策畫登位;乾隆自稱十全老人,中國最後的盛世即將落幕......
【你知道這些話是哪些人說的嗎?這都是中國史上最精采動人的故事】
「誅十族,難道我辦不到嗎?」
「朕打算下令興建寶船隊巡弋海上,藉以宣揚國威,鎮服萬邦。你替朕率領這支船隊……」
「當初我又不想坐這個位子,是你們硬逼著我當皇帝,現在搞成這樣,多難下台啊?」
「戚家軍一來,才讓我們知道大明朝不是好惹的啊!」
「以後,有什麼事不懂的就要問張先生,不要自己妄加作主,懂了沒有?」
「我們女真族個個都是以一敵千的勇士,只要能滿一萬人,天下就沒有對手了。」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朕賜你名為忠賢,希望你能好好為國盡忠,成為一個賢德的宦官。」
「熊廷弼、孫承宗,現在又來個袁崇煥,明朝人才這麼多,我們真的有辦法打敗他們嗎?」
「吃他娘,喝他娘,吃喝不盡有闖王……」
「吳三桂守著山海關,動向未明,如今竟然搶了他的愛妾,這不是自己去找了一個敵人嗎?」
「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讓鰲少保看看你們平日訓練的成績!」
「……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
人類有機會證明自己懂得記取教訓,懂得從前人的錯誤中學習,懂得繼承過去的文化,開拓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本書作者/白逸琦
作者簡介:
白逸琦
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畢,現任歷史講師,深入歷史,淺出故事,文筆生動。
章節試閱
第三章 閹黨、倭寇與滿清入關
●「留中不發」
滿州人崛起了,日本人打來了,巍峨的大明朝在做些什麼?當然還是一如往昔,沉浸在官僚政治的大染缸中,漸漸迷失方向。
朝廷裡唯一能夠超脫這套官僚體制的,就是高居萬物頂端的皇帝陛下。明神宗萬曆皇帝二十歲親政,在張居正的諄諄教誨中,年輕的皇帝滿腹經綸,衝勁十足,接手的是個有錢有勢的東亞第一強國,滿心想要有番大作為。
可是一連串的打擊卻讓萬曆皇帝心灰意冷。
無意之間發現了滿口仁義道德的張居正竟然家財萬貫,貪污不少銀兩,這讓他的情感受到傷害,他選擇以激烈手段來處理這件事:奪爵、抄家、子孫充軍,張居正過去的功業,被他一筆勾銷。
初掌大權的他,勵精圖治,不辭辛勞,萬曆十二年八月起,北京附近連月不雨,鬧了旱災,他親自率領文武百官,以步行方式往返二十里至京城南郊主持祭祀,太監勸他坐轎子,他不願意,走到腳底磨出水泡,只為了展現誠意。
萬曆十三年五月,山西、河南、山東、湖廣等地接連發生水災與蝗災,明神宗臨朝聽政之後,又召集閣臣商議因應對策,最後由他親自下詔,免去災區一年的田租稅糧。
同年,尚寶司丞徐貞明上表建議開發北方水利,增加糧食生產,明神宗看了奏表,頻頻點頭稱讚:「這的確是好辦法,應該讓他發揮。」他提拔徐貞明擔任少卿,兼任監察御史、墾田使,負起京畿農田治理之責,才花一年時間,就開墾三萬九千多畝土地。
對於臣下的建言,年輕的萬曆皇帝往往能虛心接受。萬曆十四年三月,禮部官員們討論政局,提出奏表指出:「如今天下尚不太平,原因乃是額外的徵收過多,不定時的勞役過繁,願陛下以身作則,力行節儉,以使百姓安居樂業。」
明神宗看完奏表,第二天上朝時當眾表示:「禮部的意見朕知道了,朕一定躬行節儉,絕不任意徵收稅賦勞役。」
想不到,這份勤勉與誠意竟然成為萬曆皇帝的絕響。
就在這一年,明神宗最寵愛的鄭貴妃生了一個兒子,取名朱常洵,明神宗欣喜非常,當下冊封鄭氏為皇貴妃。
這並不是一樁了不起的大事,皇帝愛封自己最愛的妃子,只要不廢皇后,那就理所當然,無關大局,但是,朝臣卻為這件事議論紛紛。原來,明神宗已經有過兩個兒子,次子早死,長子名叫朱常洛,是恭妃王氏所生,這個兒子雖非嫡長子,但從倫常秩序來看,理應立為太子,現在明神宗封鄭貴妃,豈非表示他有意封朱常洵為太子?
給事中姜應麟第一個跳出來說話,他上了一篇奏表,請求明神宗趕緊立朱常洛為東宮太子。
「朕立不立太子,那是朕的家務事,是這些奴才管得了的嗎?」明神宗憤怒異常,立刻下詔將姜應麟貶官。
誰知道過了不久,又有一個不怕死的吏部員外郎沈璟做出同樣的請求。明神宗依舊將他貶謫。
接連兩個要求立儲的官員被廢,似乎真的顯示出皇帝打算立朱常洵的企圖,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明神宗的智慧有限,在還沒立儲的情況下,他大可以不必這樣反應激烈,說不定不會讓那些以清流自居的臣子為了這種事吵翻了天。
結果,姜應麟、沈璟的被黜反而激起了群臣的喋喋不休,連首輔申時行為了順應眾朝臣的意見,也只好聯合閣臣請求萬曆皇帝明明白白的下令立儲。
「朕想把位子傳給誰,還得要聽這些老匹夫的話嗎?」明神宗問道。從前張居正教給他很多學問,這時候派上了用場,向來覺得自己就是天地至尊的他,仔細思索這個問題之後,赫然發現,貴為專制獨裁的皇帝,在官僚體系完備的情況下,竟然連決定繼承人的權力也沒有。
他長嘆一口氣,說道:「果真這樣的話,朕當這個皇帝還有什麼意思?」
明神宗沒有回應申時行的建議,只是第二天清晨,百官上朝之時,沒有看見皇帝的蹤影。「皇上龍體欠安,頭暈眼黑,今日暫且罷朝了。」負責傳話的小宦官說道。
百官面面相覷,申時行知道皇帝沒有生病,只是不想再和群臣辯論立儲的問題,但是有的時候,一群人的情緒要是起來了,就很難平撫下去,尤其是知識分子。
接連幾天,皇帝都沒有上朝,官員之中有人說話了:「皇上不願意見咱們,是不是因為他要立幼子為帝?我們身為朝廷忠臣,不能讓皇上犯下這種違背倫常之事!」
「皇上不上朝,還不是被鄭貴妃迷住了!」有人竟然這樣說道:「鄭貴妃要讓自己的兒子當儲君,怎不會在皇上面前猛灌迷湯!」
「皇上被奸人蒙蔽,太阿倒懸!」
激烈的言論紛紛出籠,抨擊聲浪極大,後來甚至連一些吏員也開始抨擊鄭貴妃,有些話甚至說得很難聽。這就是讀書人的風骨,皇帝操縱生殺大權是沒有錯,但是,只要讀書人面對這種「大節」之時,他們就會不怕死,不畏強權,捍衛自己心目中的「正義」與「道德」。
內閣首輔申時行是個好好先生,當初他帶頭上書請立儲君是為了平撫眾人意見洶洶,倒不是他真的認為立儲之事有那麼急迫,如今看見這些討論已經一發不可收拾,又轉而建議皇帝,希望他能下旨規定各部官員的議論僅止於自身職掌,並且不准那些不是言官的人擅自發表立儲的意見。
萬曆皇帝看了申時行的意見,點點頭,把奏章放在一旁,沒有任何指示。
這下子申時行連同僚都得罪了,言官們認為申時行蒙蔽皇上,紛紛上表彈劾,鬧得不可開交。
躲在後宮,不肯辦公,算是一種抗議,偏偏這種抗議很浪費錢,因為他總利用躲在後宮之時大肆享樂,動不動就下令將國庫中儲存的白銀挪到宮廷庫房之中好供他花用。這也算是一種報復,在他心中,朝中那些大臣都要和他作對,他就要多搶些大臣們辛苦賺來的銀子。
建議立儲的奏章不時送來,明神宗有時候看看奏表,有時候回應一下,有時候發怒起來重責一兩個官員。但他知道再怎麼重責也沒有用,這些官員書讀多了,腦袋和脖子都很硬,根本不怕死,堂堂的皇帝,也只好委婉的採取拖延策略,「皇后還沒生孩子哪!等皇后有了子嗣,再談立儲之事不遲。」
萬曆十七年,公元一五八九年十二月廿一日,大理寺評事雒于仁上了一篇《酒色財氣四箴疏》,嚴厲的筆調直指明神宗,說他整天躲在後宮喝酒,溺愛鄭貴妃,貪財好貨,意氣用事不與大臣見面,不理政事,不聽經筵,以致國勢日非,朝政敗壞。
這篇文章也許道出了明神宗的缺點,但是實在太不給皇帝面子,讓明神宗很難堪,也很生氣,不過他倒不是個暴虐的君主,並沒有立刻拿雒于仁開刀,一直撐到萬曆十八年元旦在毓德宮召見全體內閣大學士時,才把這份奏疏拿出來,遞給申時行。
「諸位先生們,這份奏疏直說朕酒色財氣兼而有之,你們替朕評一評。」萬曆皇帝說得很客氣。
申時行展開奏疏,才看了兩行,萬曆皇帝就忍不住說道:「他說朕好酒,誰不喝酒呢?朕喝酒後,從未有過失儀之事!他說朕好色,寵愛鄭貴妃,朕只因鄭貴妃勤勞,讓她隨時伺候著,恭妃王氏育有皇長子,朕讓她負起照管之責,母子相依,有何偏愛可言?」
大學士們只能頻頻點頭稱是。
萬曆皇帝命人把兩個皇子朱常洛與朱常洵找來,轉頭問申時行等人道:「你們覺得他們倆儀表如何?」
朱常洛不滿十歲,朱常洵不滿五歲,實在沒有什麼「儀表」可言,但是閣臣們仍然下拜稱頌。申時行說道:「皇長子龍鳳之姿,將來一定會成為有道之君;皇三子蘭芽玉質,將來一定也是皇室的驕傲。」
畢竟兩人都是萬曆皇帝生的,被這樣讚美,臉上的不岳漸漸退去。
大學士們察言觀色,王錫爵說道:「陛下,還是盡早冊立皇太子吧!免得議論紛紛。」
萬曆皇帝指著奏章說道:「這雒于仁的奏章是在詆毀朕躬,總該要嚴辦吧?」
申時行說道:「這份奏章言詞無理,固然不該,但也不可因此嚴辦,以免朝臣信以為真,恐將影響聖譽。」
「你說得很對。」萬曆皇帝道:「既然如此,朕就將這份奏章留中不發,你去和雒于仁說一聲,叫他稱病辭官吧!朕不想再見到這種人。」
「……臣等遵旨。」
「朕知道你們覺得不舒坦,朕又何嘗不是呢?只不過皇長子與皇三子均為朕所生,外人若想離間我父子之情,那就不是人臣之道,你們去和那些喜歡亂說話的人講一聲,要是明年不再為此爭論,則後年可以立儲,否則,就等皇長子十五歲的時候再說。」萬曆皇帝揮了揮手道:「你們跪安吧。」
此後,不只是議論立儲的奏疏,凡是任何有爭議、難以立刻決定的爭端,萬曆皇帝的處理方法就是「留中不發」,留中的意思,就是對這個問題既不允許,也不拒絕,不裁示,也不公布,直接擱置就算了事。
到後來,十份奏章有六七份都會留中,大學士葉向高感嘆地表示:「一事之請,難於拔山,一疏之行,曠然經歲……」皇帝不上朝,奏章不處理,重要大事沒辦法解決,如此政局,怎能清明?
日本攻打朝鮮,努爾哈赤橫掃東北,這兩件事雖然暫時轉移了部分朝臣議論的焦點,但是立儲之事,他們仍然沒有放棄。萬曆皇帝總是以皇后無子為理由,一再推託。
拖了十幾年,朝臣不但沒有放棄,態度反而更加堅決,明神宗曾經想用諸子同立為王的方式混淆視聽,但是騙不過精明的大臣們,皇帝迫於無奈,只好在萬曆二十九年,公元一六○一年十月,皇長子朱常洛大婚之日,宣布立其為太子。
這場君臣之爭似乎以皇帝落敗收場,但是萬曆皇帝有辦法彌補心中的缺憾,比從前更貪財,更大手筆的從國庫調銀子。
第三章 閹黨、倭寇與滿清入關
●「留中不發」
滿州人崛起了,日本人打來了,巍峨的大明朝在做些什麼?當然還是一如往昔,沉浸在官僚政治的大染缸中,漸漸迷失方向。
朝廷裡唯一能夠超脫這套官僚體制的,就是高居萬物頂端的皇帝陛下。明神宗萬曆皇帝二十歲親政,在張居正的諄諄教誨中,年輕的皇帝滿腹經綸,衝勁十足,接手的是個有錢有勢的東亞第一強國,滿心想要有番大作為。
可是一連串的打擊卻讓萬曆皇帝心灰意冷。
無意之間發現了滿口仁義道德的張居正竟然家財萬貫,貪污不少銀兩,這讓他的情感受到傷害,他選擇以激烈手段來處...
作者序
故事,正要開始;歷史,仍在延續
「學歷史有什麼用?」
經常被人抱著不同的眼光,以不同的方式提出這樣的問題。
我通常默不作聲,或許一笑置之。
歷史還沒學好,哪能回答這樣的問題?
可是,不回答卻又不甘心!
後來,我決定說故事。
五千年的故事,好沉重!
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認為:為了證明那終究無法證明的真理,人們開始研究人們曾經作過的事,於是產生了歷史。
打打殺殺的歷史,嘗試錯誤的歷史,學習教訓的歷史,學習不到教訓的歷史,只要是人們曾經作過的事,就可以替它冠上這個沉重的名詞:「歷史」。
「人」是一種奇妙的動物,總喜歡自認為萬物之靈,喜歡主宰,喜歡操控,喜歡打打殺殺,這些行為說穿了,與其他動物實在沒什麼不同。有機會逛逛動物園的話,也許有幸能夠在長臂猿島與關猴子的柵欄裡,看見類似的情形。
不久之前終於成功破解的DNA密碼告訴我們,作為一種生物,人類與果蠅之間的差異,其實是微乎其微的。
生物學家大概不會高興吧!他們努力了幾輩子,結果只證明出,人類和所謂的「低等動物」,幾乎沒有什麼差別。
宗教家大概不會高興吧!人類是上帝的選民,是上帝照著祂自己的外型創造的,怎麼能與動物們相提並論?
財閥們大概會不高興吧!我擁有數也數不完的金錢,享受著無與倫比的物質生活,你竟然告訴我,我和一隻果蠅差不多?
政客大概會不高興吧!當他動員了無數支持的群眾,在他面前高喊著:「凍蒜、凍蒜!」的時候,他竟然必須思考,究竟他與動物園裡的猴子有什麼不同。
那麼人類究竟有什麼好驕傲的呢?
人類懂得把自己的行為記錄下來,分析自己到底幹過什麼蠢事,以後盡量不要再犯,這大概就是人類值得驕傲的地方吧!
果蠅永遠會鑽進爛水果裡,猴子永遠是力氣最大的稱王,人類卻有機會,證明自己懂得記取教訓,懂得從前人的錯誤中學習,懂得繼承過去的文化,開拓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而非僅靠著本能生存。
正因為這個機會,讓人們被比喻為「笨豬」、「死狗」,甚至「豬狗不如」的時候,會有不高興的感覺。
所以,「學歷史有什麼用?」
我的回答是:「沒什麼用,只想給自己一個驕傲的機會。」
可是,現在的我,根本驕傲不起來呀!
於是,我決定說故事。
故事,正要開始;歷史,仍在延續。
故事,正要開始;歷史,仍在延續
「學歷史有什麼用?」
經常被人抱著不同的眼光,以不同的方式提出這樣的問題。
我通常默不作聲,或許一笑置之。
歷史還沒學好,哪能回答這樣的問題?
可是,不回答卻又不甘心!
後來,我決定說故事。
五千年的故事,好沉重!
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認為:為了證明那終究無法證明的真理,人們開始研究人們曾經作過的事,於是產生了歷史。
打打殺殺的歷史,嘗試錯誤的歷史,學習教訓的歷史,學習不到教訓的歷史,只要是人們曾經作過的事,就可以替它冠上這個沉重的名詞:「歷史」。
「人」是一種奇妙...
目錄
第一章 明朝的擴張與封閉
(一)誅十族的方孝孺
(二)瓜蔓抄
(三)永樂大典
(四)鄭和下西洋
(五)親征之途
(六)守成令主
第二章 明朝的怠惰與腐敗
(一)土木堡
(二)奪門
(三)治亂交替
(四)威武大將軍
(五)大禮議
(六)青詞宰相
(七)南倭北虜
(八)張居正
第三章 閹黨、倭寇與滿清入關
(一)十三副鎧甲
(二)豐臣秀吉
(三)「留中不發」
(四)天命
(五)疑案重重
(六)魏忠賢
(七)滿清建國
(八)張獻忠與李自成
(九)衝冠一怒為紅顏
第四章 最後的盛世
(一)薙髮令
(二)康熙親政
(三)赫赫武功
(四)煌煌文治
(五)平定外患
(六)阿哥爭位
(七)治國以嚴
(八)乾隆皇帝
(九)十全武功
(十)落日餘暉
第一章 明朝的擴張與封閉
(一)誅十族的方孝孺
(二)瓜蔓抄
(三)永樂大典
(四)鄭和下西洋
(五)親征之途
(六)守成令主
第二章 明朝的怠惰與腐敗
(一)土木堡
(二)奪門
(三)治亂交替
(四)威武大將軍
(五)大禮議
(六)青詞宰相
(七)南倭北虜
(八)張居正
第三章 閹黨、倭寇與滿清入關
(一)十三副鎧甲
(二)豐臣秀吉
(三)「留中不發」
(四)天命
(五)疑案重重
(六)魏忠賢
(七)滿清建國
(八)張獻忠與李自成
(九)衝冠一怒為紅顏
第四章 最後的盛世
(一)薙髮令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