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德神父在花蓮豐濱傳教,前後超過三十年,並長眠於此。《神父住海邊——裴德與AMIS的故事》描述裴德神父與阿美族人的互動,以及他如何發揮民族學專長,鑽研阿美族、噶瑪蘭族傳統文化,將神話傳說以紙筆固定於書頁,在傳教事業之外締造了不凡的民族學功績。
為天主而來的神父,最後被王威智寫成了平易近人雜揉史料豐饒的新神話。——鍾文音
神父住海邊,沒有管很大,但是愛很大,寫很大。
裴德神父(Rev. André Bareigts)是巴黎外方傳教會(Missions étrangères de Paris)的一員,一九六六年遭緬甸軍政府驅逐出境,返回法國進修,一九六九年抵臺,一九七○年前往花蓮,一九七二年起長駐豐濱,直到二○○五年龍王颱風登陸之際不幸辭世。裴德神父喜愛與少數民族或原住民族相處,學習當地的語言,他在緬甸學會勞圖語,在臺灣則能講一口流利的阿美語和噶瑪蘭語,獲邀加入年齡階級,差不多就是一個長著西洋臉孔的阿美族人。傳教之外,裴德神父是一個勤快的民族學家,豐濱是他的傳教據點,也是田野調查現場,他在豐濱傳教多久,就在豐濱蹲點多久,跋山涉水不以為苦,充分發揮民族學的專業訓練與專長,從一九七三年起先後以法文與阿美語撰寫六冊阿美族神話故事。
本書以裴德神父駐堂豐濱期間的事蹟為中心,描述一個法國神父如何融入部落,為了將阿美族世代相傳的神話故事寫下來又盡了何種努力。阿美族是臺灣人口最多的原住民族,他們的族名Amis恰巧與裴德神父的母語法文「朋友」一詞amis(複數)同形,聖經說:「人若為自己的朋友捨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若望福音》)裴德神父奉獻人生,學習並熟悉阿美朋友的語言、文化、傳統,以文字「安頓」口傳故事,最終長眠於他們的土地,是臺灣東海岸最美的「愛情」故事之一。
作者簡介:
王威智
1995年參與編輯李明亮先生《臺灣民主國郵史及郵票》一書,多年後改寫為《臺灣老虎郵》,著有《越嶺紀》、《凡人的山嶺》、《製圖師的預言:十六世紀以來關於花蓮的想像》、《我的不肖老父》等。
章節試閱
餐桌上的田野實踐
……「可洛」(koro),一種淺白色的蛆,常常大量出現在某些腐爛中的樹幹裡面。吃這種「可洛」蛆受到白人恥笑以後,印第安人加以否認,不會承認喜歡吃這種蛆。但你只要走進森林裡面就可找到潘埃諾(pinheiro)的遺痕,二、三十米高的樹被風暴打倒,後來被砍成片斷,成一堆殘骸。把大樹屍解的是找「卡洛」蛆的人。如果你突然到一間印第安人的屋子去,你可能會瞥見一碗的珍味蛆蠕來蠕去,但馬上就被藏起來。情形既是如此,要想參與一場尋找可洛蛆的活動便很不容易。你得像陰謀者一樣作長遠的計劃。有個發燒的印第安人,整個被暫時遺棄的村落就剩他一個人,似乎是好下手的對象。我們把斧頭放在他手上,搖撼他,推擠他。但毫無用處,他似乎不知道我們要他幹什麼。想著我們可能又要失敗一次,我們便拿出最後的說辭:我們想吃些可洛蛆。我們成功地把這個可憐的犧牲者拉到一棵樹幹旁邊。他只砍了一斧,就使樹幹深處數以千計的小空格暴露無遺。在每個格子裡面都有一個胖胖的、乳白色的生物,頗像蠶。我得守諾言。那印第安人面無表情地看著我把我的收穫物斷頭;從蛆的身軀噴出一種白色的肥性物質,我遲疑一陣以後終於加以嘗試;它具有黃油的稠厚和細緻,味道像椰子汁。
――《憂鬱的熱帶》,李維史陀
優游於人類學、民族學天地的研究者,往往也是勇敢的「吃客」,樂於擁抱陌生的餐桌,勇於品嘗陌生的食物,過了食物這一關才算貼近一個民族。就像李維史陀初到巴西,把吞下「可洛」蟲當成「成年禮」(initiation),「可以真正去探險了。」
對於李維史陀的田野飲食初體驗,裴德神父是否耳聞,是否因此受到啟發,我們無從得知,不過身為一名民族學家,他確實貫徹了餐桌上的人類學田野守則,贏得AMIS的讚嘆,或驚訝。
AMIS是出了名的「食草族」,如果開設一門「食用/實用野菜」課程,最佳講師非AMIS莫屬。他們是一支對吃以及與吃相關的想法、器具和技術擁有傑出理解和實踐的民族,除了植物,對於肉類、海鮮還有介於葷素之間不好分類的「食材」,AMIS擁有一套萬能整治法。從前,吃不完的生鮮用鹽巴醃起來,稱為siraw,兩山之間縱谷地帶的族人醃菜醃豬肉豬皮內臟……,濱海的族人醃魚肉魚卵魚腸貝類……,萬物皆可醃,醃什麼都不奇怪。
身為一個近乎百分百的AMIS,裴德神父酷愛siraw。他將siraw譯成「la viande salée」,也就是「鹹肉」,十分忠實地傳達了siraw的基本材料與製法。不過,裴德神父品味非凡,不同一般,連土生土長的AMIS也甘拜下風。
Falahan說裴德神父非常好客,經常拿出好吃好喝的請大家享用。在各種珍物中他對siraw十分鍾情,尤其是以「山羌胃裡的東西」加上酒、鹽醃成的siraw,一般市面不太見不到,豬肉魚貝跟它比起來,簡直泛泛之物,就算歷練豐富的老AMIS可能也不太消受得了。有一次,幾位同鄉神父來到豐濱,久違地聚在一起吃飯,裴德神父拿出一隻玻璃罐,向著席間高高舉起,得意地說:「你們看,我有這個。」惹得眾神父又是大叫又是大笑。
有一次,裴德神父為Lo’oh等人安排「siraw極品宴」,讓大家嘗了材料相似的另一種版本,那是一次令Lo’oh畢生不忘的初體驗。
裴德神父常常收到善意的饋贈,有時候是白米,有時候是山肉,海邊來的朋友通常帶來海產。他非常喜歡山產,特別是siraw,但最愛的不是一般醃肉,而是內臟,準確地講是腸子裡的糊狀物。「有夠臭啦。」事隔多年,Lo’oh彷彿還聞得到那一罐飛鼠腸子siraw的沖天異味。「哇――味道太重了,房子另一頭就聞到了。」裴德神父最喜歡的就是這一款用Lo’oh所謂的「飛鼠大便」醃成的siraw,顏色像潮濕牆角的青苔,帶點黃褐,軟軟爛爛像海苔醬。
那一天,一群人一起吃飯,他們一致懇求不要把「那個」拿出來。裴德神父作勢斥責:「懂什麼?極品,這是真正的極品。」大家圍著餐桌,裴德神父一臉喜孜孜,其餘人等無不掩鼻皺眉,差不多到了食慾盡喪全無胃口的崩潰邊緣。
裴德神父依例帶領禱告:「天主降福我等,暨所將受於主普施之惠。為我等主耶穌基利斯督。阿孟。」接著他貼心地桌邊服務起來,把非葷非素的飛鼠消化物半成品siraw舀進每一隻碗,一碗一小匙,狀甚珍貴。一小球墨綠色膏狀物蹲在晶亮亮的白飯頂上,看著秀氣清雅,氣味卻一點也不相稱。
「開動。」神父一聲令下。
「誰吃得下去啊?」沒有人知道該怎麼下手,只好挑揀看起來未受「汙染」的「淨土」,勉強動起筷子。「大家都挑邊邊的飯,盡量不去碰到那個東西。」可惜再怎麼小心也是徒勞,濃厚的山野氣息受到米飯微微熱氣的蒸騰,早趁著眾人遲疑的那一瞬間瀰漫開來。
令人吃驚的怪事來了。避之唯恐不及的飛鼠siraw一入口,瞬間引爆不可思議的化學反應,Lo’oh說:「很臭,可是吃下去怎麼會……很甜哪……」唇齒驚魂未定,陣陣甘甜卻洋溢其中,或許類似玉里臭豆腐歐洲乳酪,不過感受一定更強烈。
「帶鹹味,帶臭味,特別的氣味,動物的味道……不錯啊,好吃。」Lo’oh說,有人本來不喜歡吃飯,配上神父大方共享的珍饈,轉眼扒光,還想再來一碗,卻遭到拒絕:「沒有了,沒有了,一人一匙。」有時候神父一個人吃飯,一大碗白飯,兩匙siraw,拿筷子「攪啊――」(Lo’oh語),似乎在示範標準食用法,完全不理會旁人怎麼看那一碗有如嬰兒輔食的「siraw拌飯」。
裴德神父在花蓮東海岸AMIS部落贏得的敬意,有一部分恐怕來自這一股對AMIS古老飲食傳統的喜好。如果李維史陀想方設法一嘗肥碩的蛆蟲是一次史詩等級的田野飲食示範,那麼長期住在部落的裴德神父,顯然就在平凡的日常生活裡實踐了人類學的餐桌田野守則。
李維史陀初嘗「可洛」蟲那一刻,與印第安人彼此凝視的位置就調換了,他變成被觀察的對象,甚至只是一個對印地安人的食物無知的人,那個喝醉了的印地安人無疑擁有更多關於「可洛」蟲的知識。藉著這個親身經歷,李維史陀想要告訴我們的或許是,只有摒棄優越的、掌握文明的特權階級般的目光,才能真正走進一個地方或一個文明。
儘管難以追溯,卻不妨礙我們大膽推斷裴德神父老早過了那一關,他樂於享用的特定傳統食物,可能連族人也不吃了,這再度扭轉了像他這樣一個外來者與AMIS之間的「權力結構」――可想而知,裴德神父不太可能使用這樣的字眼――他是一個受到崇仰的福音傳遞者,一個以AMIS為研究對象的人類學家,更重要的是,經過長年相處相融,裴德神父被視為部落耆老,擁有許多關於AMIS的知識和經驗,使他成為受諮詢的對象。
初入田野的李維史陀在當地人面前活吞蛆蟲,促使自己脫下「有色眼鏡」。長居部落的裴德神父喜愛「極品siraw」,半強迫地要求Lo’oh等人嘗嘗老祖宗的味道,像老少間的教導傳承。這一次,脫下「有色眼鏡」的,反而是面對外來者的在地族人了。
餐桌上的田野實踐
……「可洛」(koro),一種淺白色的蛆,常常大量出現在某些腐爛中的樹幹裡面。吃這種「可洛」蛆受到白人恥笑以後,印第安人加以否認,不會承認喜歡吃這種蛆。但你只要走進森林裡面就可找到潘埃諾(pinheiro)的遺痕,二、三十米高的樹被風暴打倒,後來被砍成片斷,成一堆殘骸。把大樹屍解的是找「卡洛」蛆的人。如果你突然到一間印第安人的屋子去,你可能會瞥見一碗的珍味蛆蠕來蠕去,但馬上就被藏起來。情形既是如此,要想參與一場尋找可洛蛆的活動便很不容易。你得像陰謀者一樣作長遠的計劃。有個發燒的印第安人,整...
作者序
【序】
豐濱限定——「神」話建構的記憶宮殿
◎鍾文音(作家)
裴德神父與AMIS,兩個異詞,一座豐濱靠海小鎮,組成王威智筆下的田調路徑,字詞和內容有著絕妙的對應,王威智以人物和地景貫穿整部書寫,一路尋尋覓覓的終極價值是為了什麼?以文字安頓了誰?
王威智的寫作一直充滿了島嶼豐沛的在地性,花蓮是他的宇宙,山海是他的繆思,遭逢的人物是他的懸念。
在台灣像王威智這樣的寫作者我覺得是一個美麗的異數,他讓我想起美國許多得到普立茲文學獎的作者,一種介於文學學院和市場機制的作品,不高調也不低位,在中間外野處守得穩當,安安靜靜地寫作,如山脈如海洋,穩定而又多變(題材),不溫不熱卻又隱隱深情,更重要的是王威智具有田調精神,將筆刀滑向現實,生活深邃而思考熟慮,有耐性地追尋筆下的歷史與人物、探勘地景與走踏山海,使其情思深度與眼界高度散發著丰采,彷彿吹來山神海神的召喚,襲來一座島嶼史誌的幽魅書卷味。
這和整個台灣主流文學書寫是逆向的,但卻也是我以為台灣最需要的中間(中堅)寫作者,深耕之後吐出來的果實,特別扎實,絕不賣弄文藝腔也不廉售想像力,因為所有的文字想像力都來自現實(口述/史料/田調)與作者一步一腳印的踩踏餽贈。
不論其《越嶺紀》、《製圖師的預言》、《凡人的山嶺》、《臺灣老虎郵》等著作,都讓我深刻感受到王威智對於地理與歷史的酷愛,離開史料堆滿的紙頁,接著就看到他一腳踽踽孤獨攀上島嶼高山,不久又從高山降落,穿梭部落與小鎮,他活成一座移動的島嶼,寫成一部部召喚山靈海神與小小史詩般的作品,其寫作路數並不討好。
尤其這本《神父住海邊——裴德與AMIS的故事》新作更往邊緣行去,關注的是一個在豐濱住了三十幾年的裴德神父的島嶼故事與史料爬梳,說來這非常不好寫,寫不好就是一個口述歷史的平庸再述。但王威智寫得穩穩當當,甚至非常小心翼翼。
起初,其作品讓我感受一種帶著史景遷式的史觀視野,與人類學家李維史陀以行腳深入邊陲的洞察力道。帶著一種非常理解融入人物內外世界的那種盎然情懷,敘述時光地理與事件脈絡清晰,將一個異鄉人的島嶼生活與宗教之愛重新取徑,不疾不徐,淡淡開展,有如人類學與地誌學的宗教史的雜揉,是看似平淡,但內裡卻埋伏著各種高潮起伏的可貴之書。
一如以往,為了佐證書寫的真實,內容置放歷史圖片之必要展演與史料之必要加註,圖片蒐集與多重史觀材料收納都可看出作者的用心,但說來這也是一步險棋,因為真實往往侷限了想像力,然而這或許就是王威智避免小說化的書寫風格,一直以來他是這樣實踐與貫穿其作品的,日久也就形成了其作品的主要風格:讓戲劇性的故事不那麼戲劇化,在無趣的史料裡找出趣味橫生的故事。
這本新作特別讓我想到史景遷的名著《胡若望的疑問》,當然二者寫作人物的取樣恰好相反(一個是小人物被迫丟包去了巴黎,一個是傳教士自願深耕島嶼偏鄉),二者書寫方向也不相同:史景遷對歷史人物做了一個華麗的想像,以小說般推演史式對歷史東西方衝擊的大叩問,而王威智卻避免小說化,其動員的想像力是扣緊現實與再現史料缺口,如小說式的敘事不是王威智的語境。
既是如此不同,為何我說讓我想到史景遷呢?
我感受的相同是一種中性腔(筆)調,拿捏適當的觀照距離,與同樣來自史料的再造。
當然,王威智以這樣莊嚴的神父人物為其書寫的本身就是個難題,因為人物寫起來會少了人性可能有的黑暗面,不小心會變成被史料綁架的碎片織就。為了避開這樣的困境,王威智找了一個熟悉裴德神父故事與生活的阿美朋友Lo’oh(晚年的關門徒弟)作為敘事的副聲道,這一在地人物的注入,使得裴德神父不至於被單一聲音淹沒而失之立體。
裴德神父是部落通族語通,但有了Lo’oh這個阿美朋友,讓作者可以加之善用的記憶指南針,可說是裴德神父在豐濱記憶宮殿的建築師。於是故事不會帶有那種遙遠的傳說感,反而是召喚過去的時代來到讀者眼前,如紀錄片,如長鏡頭,如聽風的歌。
一如作者過去的幾部作品,新作仍充滿中性敘述的混血氣質,帶引我們進入邊緣的邊緣,部落的部落,山巔的山巔,海岸的海岸。進入一個我們不認識卻又彷彿認識已久的島嶼高貴靈魂:裴德神父與AMIS。
裴德神父在島嶼三十年的懸念終於長眠,自此停格定錨。他對海民的愛,對傳教一生的執著實踐,以勇氣膽識來作為其對生命天主的總體禮讚,通過對非我族類的愛,將俗世的一切全兜攏在傳道的挫敗與收割上,同化自我以接軌異族異語,消抿邊界、見證一個西洋異鄉人在島嶼靠海部落的教義荒原深耕,步步跨越的族群圍籬,以熱情迎向AMIS那一雙雙發亮的眼,裴德神父追AMIS的風,最後寫下一篇篇的筆記,「一篇筆記就是一個故事」。
時光流逝,長眠於此的神父安靈嗎?
王威智再次以文字召喚(或作者所說的「安頓」)了他/他們,也安頓了異鄉成故鄉的無數靈魂,安撫島嶼邊緣人。
為天主而來的神父,最後被王威智寫成了平易近人雜揉史料豐饒的新神話。
如作者所寫的裴德神父在地日久漸漸長成了一個有著西洋臉孔的AMIS,其語言之流暢與記憶之超凡,使也AMIS漸漸被其感召。於是書末的「我參與了一切」的我,是我們,也是他們。
豐濱限定,卻微縮了島嶼西方傳教士踽踽獨行且長眠於此的身影。
在地即他方,他方也是在地。福音搭起了橋梁,文字是橋梁的材料。
在黑暗裡,在光亮裡,我看見了裴德神父從豐濱的豐富部落張眼,如太平洋第一道海平面的光,飛翔的光射向島嶼。
期待王威智的下一站,是什麼題材在等待他的前方?
也許在史料堆,也許在神話荒原,也許在某個小鎮或部落,也許在他的記憶迷宮深處……但我想作者熱愛的島嶼山海總是恆在其中,繼續一字一字鑿刻山海生活的愛與歷程,繼續召喚識與不識的前靈。
祝福。
【序】
豐濱限定——「神」話建構的記憶宮殿
◎鍾文音(作家)
裴德神父與AMIS,兩個異詞,一座豐濱靠海小鎮,組成王威智筆下的田調路徑,字詞和內容有著絕妙的對應,王威智以人物和地景貫穿整部書寫,一路尋尋覓覓的終極價值是為了什麼?以文字安頓了誰?
王威智的寫作一直充滿了島嶼豐沛的在地性,花蓮是他的宇宙,山海是他的繆思,遭逢的人物是他的懸念。
在台灣像王威智這樣的寫作者我覺得是一個美麗的異數,他讓我想起美國許多得到普立茲文學獎的作者,一種介於文學學院和市場機制的作品,不高調也不低位,在中間外野處守得穩當,安...
目錄
推薦序 豐濱限定——「神」話建構的記憶宮殿 鍾文音
暴雨將至
在「裴德」之前
裴德在花蓮
豐濱:田野據點
海邊的民族學家
「我參與一切」
推薦序 豐濱限定——「神」話建構的記憶宮殿 鍾文音
暴雨將至
在「裴德」之前
裴德在花蓮
豐濱:田野據點
海邊的民族學家
「我參與一切」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