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洛╳科學╳心理學
紐約時報:「馬斯洛心理學是人類了解自我過程的一座里程碑。」
人們一些難以理解的行為,背後的原因不能全以動機概括論?
面對焦慮時的種種外在表現,都是為了說服自己「那不可怕」?
對抗潛在的精神疾病、重新認識自我人格,打破傳統心理認知,
本書精闢提問、逐條分析,指引讀者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動機與行為】
.理智與衝動不一定是相對的,「智力」本身就是一種衝動?
.相同的噩夢、無意識的反覆行為,產生的原因和解決的方法為何?
.受到刺激時個體做出近乎崩潰的直接反應,這是出於恐懼抑或一種抵抗?
人類自我實現性的創造產生了科學,人們在科學創造中尋求各種不同的需求和滿足,科學的回報正是對人們的需求和滿足。顯然,人類的動機需求是促進科學發展的主要動力,科學的目標也是人類的目標,是人類高峰經驗的一種美好境界。
【認知與創造】
.只有已經被治癒的吸毒者或酗酒者,才能充分理解另一位吸毒者或酗酒者。
.10個無主觀自信的人猜測的中數,往往比5個人盲目猜測的中數更接近真正的中數。
.科學成長的根源之一,是決定不依據信念、信任、邏輯或權威看事物,而是自己去核對和觀察。
我們對人類心理規律和非人類自然規律的認知,應該根據實在本身怎樣的角度去認知,而不是根據我們喜歡它怎樣的角度去認知,即使如此,我們也不可能完全了解非人類的實在,但我們多少能一定程度地了解它卻是可能的,這就說明了認知和創造的無限性,以及需求和自我實現的層次性。
【科學與心理】
.「一元論」是真正的危險,因為人類常把自身的偏見投射到整個宇宙中。
.什麼因素構成了我們錯縱複雜的人格,又是什麼導致了種種症候群的出現?它們之間有何關聯?
.人類有時會展現出傲慢專橫的態度以保自己的安全地位,卻使其他人更討厭自己,而這又反過來加強自己對此態度的需求,形成惡性循環。
人的認知總是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實在,這就難免在認知過程中存在一定偏差。為了改變錯誤認知,必須改善科學方法,擴大科學權限,從新的角度思考適用於「人」心理規律的認知方法,這就需要對科學方法和心理規律進行研究和了解。
【生存與價值】
.情感生活、自身能力、社會地位……何謂「價值」的全部意義?
.諸如反社會的創造力和創造性、犯罪、剝削、戰爭等,是否屬於自我實現的一部分?
.只有當主體與周圍環境的關係是直接的、自我不反對他人的經驗開放並與之相互作用的時候,價值才可以被體驗。
科學是一種人的事業,作為一種社會事業,它應具有目標、目的、倫理、道德、意圖等因素;科學本身就是一部倫理學法規,一種價值系統;將價值如事實般得到科學的研究,將價值研究作為一種科學研究,將價值研究轉向人性內部,使價值研究深深植根於人性現實的土壤。
〔本書特色〕
本書在馬斯洛著作《科學心理學》和《存在心理學探索》的基礎上,根據一般閱讀習慣,結合現代成功勵志思想,進行條分縷析和歸納總結,採用通俗易懂的表達方式,既突出了馬斯洛的科學價值的思想,也便於讀者閱讀和運用。
作者簡介:
亞伯拉罕.哈羅德.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美國心理學家。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發起者和理論家,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智商高達194的天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馬斯洛開始對健康人格和自我實現者的心理特徵進行研究,並擔任美國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會主席和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譯者簡介:
垢文濤,專職譯者。
馬良誠,專職譯者。
章節試閱
無動機和無目的的反應
我們將探討奮鬥(工作、競爭、成功、嘗試,以及目的性)和存在形成(存在、表現、自我實現)之間在科學上便於使用的區別。當然,這一區別在東方文化和宗教中是常見的,例如在道家中就是這樣。在我們的文化裡,一些哲學家、神學家、美學家、神祕主義研究者也這樣認為。然而,我覺得很遺憾,因為我了解到,考慮過「存在」(或某些類似的東西)這一重要甚至是基本範疇的僅有的幾個心理學家,是M.韋特墨(Max Wertheimer)、K.阿爾德斯坦、H.A.默里,以及像G.奧爾波特、W.沃爾夫、G.墨菲等等這樣的人格研究者。
一般來說,西方文化是以猶太教和基督宗教為基礎的,特別是在美國,主要由清教徒和實用主義精神所支配。這種精神強調工作、鬥爭、奮鬥、嚴肅、認真,尤其是目的明確。像任何其他社會機構一樣,從廣義的科學到具體的心理學,也難免受文化趨勢以及氣氛的影響。由於受美國文化的影響,美國心理學過分實用、過分清教徒化、過分講究目的,不僅明確地展現於美國心理學的影響和公開宣稱的目的中,而且在它未能探討的空白和所忽略的問題上也有明確的展現。在教科書裡,沒有論及嬉戲的歡樂、閒暇和沉思、閒逛和遊蕩,以及無目標、無用處、無目的的活動的章節。這就是說,美國心理學僅僅忙於從事生活的一半的研究,卻忽視生活的另一半領域——也許是更重要的一半的領域?
或許有人說這是只注重方法價值卻忽略目的價值。這種哲學,幾乎包含在整個美國心理學中(包括正統的和修正的精神分析)。美國心理學一貫根本忽視能動性以及終極體驗(這種體驗是無為的),而關心那些能完成某些現實的競爭、改變、有效、有目的的活動。在J.杜威的《評價的理論》(Theory of Valuation)中,這種哲學表現得非常明確,甚至達到了巔峰狀態。在那裡,目的的可能性實際上被否定了。目的本身只是其他方法的方法,而後者又是其他方法的方法。
在臨床的水準上,我們以下列方式討論過這一區別的各個方面:
我們可以發現,整體論的重要性過於強調因果推論,特別是原子多樣化的連續性很有必要,而且對於強調共處和相互依靠也很有必要。在連鎖因果關係中,正如在杜威的推論中一樣,甲導致乙的發生,乙又誘發了丙,而丙又是丁發生的原因,如此環環相扣。這是一類理論的自然產物,這種理論主張任何事情單就其本身來講沒有多大意義。因果關係理論對於追求成功和技術成就的生活來說是一件適應甚至必要的工具,但對於強調內在的完善、美感經驗、享樂、鑑賞能力和自我實現的生活來說毫無用處。
我們了解到,有動機和有決定因素並不是同義的。例如,體質變化,像皮膚晒黑或肉體活動,逐漸成熟的變化,情景的決定因素,還有心理變化,如倒攝抑制(retroactive inhibition)、前攝抑制(proactive inhibition)或者潛在學習(latent learning),它們都只有決定因素而沒有動機。
雖然是佛洛伊德首先混淆了這兩個概念,然而精神分析學家們卻一直執著地追隨這個錯誤,以致他們不管發生了什麼變化都機械地為其尋找動機,例如像濕疹、胃潰瘍、筆誤、遺忘等等。佛洛伊德的死亡本能理論的主要(如果不是全部)基礎是相信動機無處不在。受傷者接連重複的噩夢看上去並沒有目的或價值,並不能滿足任何需求,但這個明顯的事實動搖不了佛洛伊德對於動機和決定因素的同一性的堅定信念,他假定這些夢滿足了一個新的死亡動機。打破這個同一性,接受純粹非應對性表現的可能性,那麼這個死亡本能的假設就站不住腳了。
許多心理現象是需求的滿足所產生的無動機的結果和副現象,而不是有目的、有動機和經過學習而產生的變化。根據我們列舉的現象,可以輕易看出後者絕非小錯。我們主張,這些現象完全或部分地是滿足的作用,例如,心理治療、態度、興趣、趣味、價值觀、幸福、良好的個人品行、對自我的看法、許多性格特點,以及許多其他心理作用。需求的滿足使相對無動機的行為的出現成為可能,例如,在滿足後,有機體立即允許自己放棄壓力、緊張、緊急和必須,轉而變得閒蕩、懶散、被動,享受陽光、裝飾、美化、擦洗(而不是使用)瓶瓶罐罐、消遣、嬉戲、悠閒地注意並不重要的事情,行動散漫,沒有目的。1937年關於熟悉、通曉結果的試驗證明,簡單的、不求報償的、重複的接觸往往導致對於熟悉的事物或話語或行動的偏愛,甚至儘管它們最初是令人厭惡的。既然這個結果構成了一個關於透過未得到報償的接觸而學習的純粹的實例,至少那些主張報償、減輕緊張、頑固的理論家們必須將它考慮為無動機的改變。
從心理學的各個領域證明了形式固定或者標籤化的認知與對於具體事物、具有特質的事物和獨一無二的事物的新鮮的、謙遜的、被動的道家式的認知,以及不帶偏見和假想的認知,沒有願望、希望、恐懼或焦慮的認知之間的重要區別。似乎大多數認知行為都屬於停滯性地、漫不經心地認出陳規舊套或者將它們歸類。這種被動地根據預先存在的成規進行分類與用充分的集中注意力來真實地、具體地了解獨有現象的多面性之間有著深刻的區別。對於任何體驗的全面的鑑賞和品嘗只能來自這樣的認知。如果我們說標籤化就是由於該人對未知事物的恐懼而過早地下固定的結論,它的動機就是希望減少和迴避焦慮,因此,以積極心態接納未知事物的人,或者能夠容忍意義不明確的事物的人,在感知過程中動機就不如前者那樣明確。
墨菲、布魯納、安斯貝徹、默里、桑福德、麥克利蘭(David McClelland)、克萊恩(Melanie Klein)以及其他許多人發現的動機與感覺之間的密切關聯最好被視為心理病理學現象,而不是健康的現象。坦率地說,這種關聯說明有機體相對有病。在自我實現者身上,它減小到最低限度,在精神疾病和精神病人那裡,它達到最高限度,如妄想和幻覺。可以這樣來描述這個區別,健康人的認知相對無動機,而病人的認知相對有動機。人類的潛在學習就是無動機認知的一個例子,可以檢驗這個臨床發現。
以某種方法來區分自我實現者的動機生活與普通人的動機生活是我們對於自我實現者的研究的明確要求。他們顯然過著一種自我實現、自我完善的生活,而不是尋求普通人缺少的基本需求的滿足,前者是成長性動機,後者是匱乏性動機。因此,他們正處於正常狀態,正在發展、成長、成熟,過著某種意義上的隱居生活(例如,與追求社會地位相對),他們並不在一般意義上為改變現狀而作努力。
匱乏性動機與成長性動機的差別表明,自我實現本身不是有動機的變化,除非在全新的意義上理解動機。自我實現,達到充分發展,有機體的潛力成為現實的境界,這一切更類似於成長和成熟而不是透過報償而形成習慣或者關聯的過程,亦即,它不是以外界獲得的,而是在內部展開在一種微妙的意義上說早已存在的東西。自我實現水準上的自發性——健康和自然——是無動機的,它的確與動機相矛盾。
透過討論行為與體驗的表現性決定因素,能夠發現它對於心理病理學和心身病理學的含義。特別強調,必須把表現性看作相對無動機的,與應對性相比較,後者既是有動機又是有目的的。要取消這種對立,只有在動機的詞彙範圍內來一場徹底的語義和概念上的革命。
還能夠證明憂鬱,戈德斯坦(Kurt Goldstein)的災難性精神崩潰、麥爾的挫折引起的行為以及一般的宣洩和釋放的現象同樣是表現性的,也就是說,是相對無動機的。
除幾個具特殊意義的例子外,行為都是方法而非目的,它能夠完成某件事情。將作為心理學研究的一個合法的研究對象的主觀狀態排除出去,是否使解決我們正在討論的疑難變得更難,這是一個問題。我理解的目的幾乎總是滿足的主觀經驗。大多數工具性行為之所以具有人的價值,只是因為它們造成了這些主觀狀態,拋開這個事實,行為本身往往變得在科學上毫無價值。
如果將行為主義看成是我們曾提到過一般的清教徒式的奮鬥和成功的世界觀的一種文化表現,這樣也許會使我們對它本身的理解更充分。這意味著,在它的許多缺陷中,還必須加上種族歧視。
無動機和無目的的反應
我們將探討奮鬥(工作、競爭、成功、嘗試,以及目的性)和存在形成(存在、表現、自我實現)之間在科學上便於使用的區別。當然,這一區別在東方文化和宗教中是常見的,例如在道家中就是這樣。在我們的文化裡,一些哲學家、神學家、美學家、神祕主義研究者也這樣認為。然而,我覺得很遺憾,因為我了解到,考慮過「存在」(或某些類似的東西)這一重要甚至是基本範疇的僅有的幾個心理學家,是M.韋特墨(Max Wertheimer)、K.阿爾德斯坦、H.A.默里,以及像G.奧爾波特、W.沃爾夫、G.墨菲等等這樣的人格研究...
推薦序
前言
馬斯洛說:「我們時代的根本疾患是價值的淪喪……這種危險狀態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嚴重。」
他認為,生活的富足和社會的繁榮,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文化教育的普及,民主政治的形成和真誠美好的願望,都沒有帶給人民真正的和平、友誼、寧靜和幸福,這主要是因為物質財富的追求越來越成為社會主流,而對精神價值的渴望卻一直未能獲得滿足。人們普遍認為:這個社會值得信仰和為之終身奉獻的東西太少了,人人都為物質財富的目標而奮鬥,一旦得到了,他們很快就會發現這種追求的虛幻性,進而陷入精神崩潰的絕望。馬斯洛指出許多「成功人士」患有「成功精神症」,驚呼在我們的時代,「文明已經發展到了一個真正瀕臨災難的階段了」。
馬斯洛在探討人性能夠達到多高境界的新問題時,他深深意識到傳統科學否認人的價值的極其危險性和全部科學非道德技術化的嚴重後果。他發現傳統科學具有太多的懷疑論、太冷酷、非人性。他認為傳統科學一直宣稱它只關注事實的認知,而不是「一種意識形態、一種倫理或一種價值體系」,它無法幫助人們在善惡之間做出選擇。當涉及到人性對事實的認知時,科學常常表現出一種對潛能、對理想可能性的盲目性。馬斯洛要求科學不能排斥價值,要從人性事實的研究中提供給人們生命的意義和理想。
馬斯洛認為一般科學模式都是承啟於事物、物體、動物以及局部過程的非人格科學,因此我們認知和理解整體與單一的人物和文化時,它是有限的、不充足的。非人格模式的科學無法解決個人、單一和整體的問題。他認為科學是一種人的事業。作為一種社會事業,它應具有目標、目的、倫理、道德、意圖等因素,認為科學本身就是一部倫理學法規、一種價值系統。主張將價值如事實般得到科學的研究,將價值研究作為一種科學研究,將價值研究轉向人性內部,使價值研究深深植根於人性現實的土壤。
馬斯洛認為傳統科學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它無法一般地解決個人的問題,以及價值、個性、意識、美、超越和倫理的問題。從原則上來說,科學應產生出各種規範的心理學,諸如心理治療心理學、個人發展心理學、烏托邦社會心理學,以及宗教、工作、娛樂、閒暇、美學、經濟學、政治學等方面的心理學。這種科學是採取心理分析,使其潛力充分發揮。馬斯洛的真正意圖是在擴展科學研究的範圍,主要是將科學與價值結合起來進行科學研究。
馬斯洛致力於蒐集人性的相關科學事實,試圖使價值論的研究立足於科學的基礎之上進而成為「價值科學」,以使他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根本有別於古典的人道主義。
馬斯洛科學與價值的理論大多以筆記、談話、試驗、演講等方式闡述,整個思想顯得比較分散,時間跨度較大,缺少集中歸納總結,而且引用了很多晦澀的內容,致使我們一般讀者難以全面掌握馬斯洛的深刻思想,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
為了全面系統地介紹馬斯洛的科學與價值理論,本人在馬斯洛著作《科學心理學》和《存在心理學探索》的基礎上,根據一般閱讀習慣,結合現代成功勵志思想,進行條分縷析和歸納總結,採用通俗易懂的表達方式,既突出了馬斯洛的科學價值的思想,又便於讀者閱讀掌握和運用。當然,馬斯洛的整個思想非常博大精深,本書在此只是拋磚引玉,如有不正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相信本書能啟迪讀者,並能充分地指引自己的動機與行為,指引自己的認知與創造,指引自己的科學與心理,指引自己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前言
馬斯洛說:「我們時代的根本疾患是價值的淪喪……這種危險狀態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嚴重。」
他認為,生活的富足和社會的繁榮,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文化教育的普及,民主政治的形成和真誠美好的願望,都沒有帶給人民真正的和平、友誼、寧靜和幸福,這主要是因為物質財富的追求越來越成為社會主流,而對精神價值的渴望卻一直未能獲得滿足。人們普遍認為:這個社會值得信仰和為之終身奉獻的東西太少了,人人都為物質財富的目標而奮鬥,一旦得到了,他們很快就會發現這種追求的虛幻性,進而陷入精神崩潰的絕望。馬斯洛指出許多...
目錄
前言
導論
第一章 動機與行為的控制
無動機和無目的的反應
相對無動機反應的例子
理智和衝動的合作方式
表現性行為的典型特徵
決定行為的應對與表現的因素
應對性行為對環境的影響
解釋釋放行為的途徑
如何看待行為重複現象
解除力不從心的應對方式
災難性行為崩潰的原因
自由聯想為所欲為的法則
塑造高度人性的模式
培養完美人類行為的圖式
第二章 認知與創造的整合
減輕焦慮的認知方式
認知中的焦慮緩解機制
戰勝認知病態的有效工具
避免焦慮和控制焦慮的方法
改善認知者的自知因素
知識的可行性和水準性
依據經驗態度的認知
了解人是科學家的任務
了解人的最佳途徑
整體分析認知的效用
探討高級問題的益處
認知與畏懼的辯證關係
了解人是為了預測和控制人嗎
突破經驗世界的防禦
優秀認知者的認知途徑
經驗的某些性質和特徵
清除人性哲學弊端的做法
來自辛那儂的啟迪
使人失明的經驗先天性
優先於抽象知識的經驗「證明」
抽象認知和理論認知的整合
如何科學地體驗存在事物
經驗主義和程序化的認知
原樣意義和抽象意義的認知
積極理解和解釋的方法
生活的原樣意義的認知
合法解釋和原樣理解的認知
感知對結構的承受
沉思事物存在的方式
作為科學範式的人際知識
調動工作熱情的力量
人際關係中真理的形成
放任的客觀與關切的客觀
趨向自我實現的創造態度
創造性達到最佳整合的途徑
克服創造中的情緒障礙
第三章 科學與心理的研究
科學家的心理動機
科學的心理概述
破除科學一元論的途徑
研究科學心理學的意義
科學人性化的驅動力
建立研究科學的新模式
功能自主的科學防禦方法
如何防禦抗拒病態恐懼
衡量知識最後階段的標準
新型科學家對事物的旁觀認知
理解現實世界的方式
如何超越科學世界的混亂
了解事物本性的途徑
科學中的問題中心與方法中心
方法中心與科學上的正統
阻礙新技術發展的絆腳石
科學的去聖化和再聖化
好心情的科學家
心理學的原始資料
整體分析的方法論
整體動力學的觀點
人體心理症狀合理解釋
症候群概念的界定
人格症候群的特點
人格症候群的組織結構
各種症候群之間的關係
人格症候群及行為
症候群資料的邏輯表達和數學表達
第四章 生存與價值的轉向
使價值具有生命力的模式
人的價值科學的可能性
建立科學的價值觀念
超脫價值的科學
科學中的價值服務體系
塑造實現價值科學的文化
價值經驗的文化因素
穩定價值科學不平衡性的方法
創造性無私之愛的力量
人類生存的客觀有效價值
創設適合生存的價值觀念
人本主義的生存價值方法
前言
導論
第一章 動機與行為的控制
無動機和無目的的反應
相對無動機反應的例子
理智和衝動的合作方式
表現性行為的典型特徵
決定行為的應對與表現的因素
應對性行為對環境的影響
解釋釋放行為的途徑
如何看待行為重複現象
解除力不從心的應對方式
災難性行為崩潰的原因
自由聯想為所欲為的法則
塑造高度人性的模式
培養完美人類行為的圖式
第二章 認知與創造的整合
減輕焦慮的認知方式
認知中的焦慮緩解機制
戰勝認知病態的有效工...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