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世界上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人用筷子進餐。大約7世紀以來筷子在亞洲地區的廣泛使用促成了一種獨特飲食習慣的產生。因此有學者指出,依照取食方式的特點,亞洲存在著一個獨特的“筷子文化圈”,它同時與儒家文化產生和影響範圍相一致。歷史上,筷子的地位和使用,隨著北方麵食的出現和普及、南方消費大米的增加、茶點的流行以及合食制的產生逐漸發生了變化,越來越成為餐桌上的主角。與之相關的禮儀規範也逐漸形成。筷子還被賦予了美好的愛情意義,而不同材質的筷子也有獨特的內涵。隨著現代消費主義的流行,一次性筷子風靡全球,在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引發了環保問題。
本書是英語世界第一本有關筷子歷史的專著,英文版出版之後不但填補了英語學術界的一個空白,而且受到了讀者的歡迎。
與已有的筷子歷史專著相比,本書大致有以下兩個特點:第一是突破了民族—國家歷史的書寫傳統,並未將筷子的歷史局限在一國之內;第二,本書不僅僅描述筷子在歷史上的起源、使用和推廣,更希圖從飲食和文化雙重角度,解釋筷子成為今天亞洲地區不少人日常 之必需的原因及歷史。
作者簡介:
王晴佳(Q. Edward Wang),美國羅文大學(Rowan University)歷史系教授,北京大學歷史學系長江學者講座教授。英國季刊《中國的歷史學》(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主編。主要從事中外比較史學、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和中國思想文化史方面的研究。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這是一部引人入勝的文化史著作,也許,這是筷子成為歷史研究的一個課題。王晴佳教授從筷子的起源、用途和烹飪習慣等方面論述了東亞也就是中國、韓國、日本和越南的獨特文化;還通過筷子作為禮物、象征和隱喻,來研究東亞的生活和社會。這部著作跨越了歷史、社會和文化的界限。
——葛兆光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特聘資深教授
本書及時又內行地解答了你以前沒有想到的問題。該書的章節和內容首次披露了中國文化的一個獨特層面。作者用簡練的筆調,將飲食文化融入東亞文化的傳統之中,讓人看到像漢字的發明一樣,筷子在東亞文化圈的形成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本傑明•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 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與歷史學教授
名人推薦:這是一部引人入勝的文化史著作,也許,這是筷子成為歷史研究的一個課題。王晴佳教授從筷子的起源、用途和烹飪習慣等方面論述了東亞也就是中國、韓國、日本和越南的獨特文化;還通過筷子作為禮物、象征和隱喻,來研究東亞的生活和社會。這部著作跨越了歷史、社會和文化的界限。
——葛兆光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特聘資深教授
本書及時又內行地解答了你以前沒有想到的問題。該書的章節和內容首次披露了中國文化的一個獨特層面。作者用簡練的筆調,將飲食文化融入東亞文化的傳統之中,讓人看到像漢字的發明一樣,筷子在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作者序
拙著於2015年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之後,很快被譯成了日文、韓文和簡體中文。本書是拙著的第四個版本,現由香港三聯書店出版,讓我由衷的高興。就內容而言,這一版本與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的簡體版基本相同,而與英文原版相比,則增加了大約三分之一的篇幅。我很樂意將這一增訂版呈現給熟悉繁體中文的讀者,並衷心期待你們的批評指正。
與本書的簡體中文版一樣,本書附有一張“筷子文化圈”的地圖。按顏色區分,主要分為兩大區域,一是筷子作為主要甚至唯一餐具的地區,二是筷子與刀叉等其他餐具合用的地區。當然,這一劃分並不絕對,在屬於前者的不少地方,許多餐館也常為有需要的顧客(特別是來自筷子文化圈之外的遊客)提供刀叉和勺子等餐具。細心的讀者可以看到,這一地圖呈現的兩大區域,超越了民族國家的界線,採取了文化史、文明史的視角。事實上,“筷子文化圈”本身就是一個文化的現象或概念,與之相對的是“手食文化圈”和“刀叉文化圈”。這三大文化圈,從飲食方式和習慣的角度,大致涵蓋了生活在各地的居民,有助我們從一個不同的角度認識我們所處的世界。易言之,自近代以來,雖然民族國家是各地史家書寫歷史經常採用的視角(拙著出版之前亦有一些以國家為單位描述筷子文化的論著),但我們也應該看到,不少歷史和文化現象並不都能從民族國家的視角考察。筷子的歷史和文化,便是一例。 我們的飲食世界,儘管可以大致分為上述三大文化圈,但它們之間並不完全隔絕,而是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交流。以近年的發展而言,“手食文化圈”的人們有採用刀叉和筷子用餐的趨勢,比如由於英國和歐洲文化的影響,現代的印度人在餐館使用刀叉頗為常見。在東南亞地區,受中國文化影響波及,不少人也已習慣用筷子吃麵條。而在“刀叉文化圈”裏的人,其實在許多場合並不使用刀叉。西方人聚會飲酒的同時,常吃所謂“手指食物”(finger foods)便是一例。更值得一提的是,二戰之後中國和亞洲飲食走出了亞洲,走向了世界,“筷子文化圈”正日益擴大。不少享用中餐、日餐的顧客,不但使用筷子嫻熟無誤,而且在光顧泰國餐館的時候,也常常提出能否提供筷子的要求。上述種種,體現了文化和文明之間的互動和溝通,而強調這一區域文明之間相互交流、影響的現象,又是當今史學界盛行的全球史的特徵。本書以東亞和東南亞為主體的“筷子文化圈”為書寫對象,其主要內容與全球史的寫作尚有一些距離。但筆者希望讀者閱讀本書時,也能從中體會:筷子這一餐具雖然發明於中國,但像其他產生於古代中國的紙張、茶葉和火藥等一樣,在推進世界各文明的交流發展中,曾經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而且在全球化的今天,更伴隨著亞洲食物的普及,正走向了全球的各個角落。
上面已經提到,拙著能出版繁體版,讓我頗為高興。其中一個原因是,自本書英文版出版以來,筆者受到了不少邀約,在電視、網路和講堂裏,與觀眾、讀者和聽眾分享筷子的歷史和文化。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我也在中國各地以此為題做了多場講演。但相較而言,中國之外的讀者和聽眾,似乎對我所講述的內容,表現出更為濃厚的興趣。在我看來,其實這一差異,恰好反映出文明之間接觸、碰撞、交流的必要。我在本書中提到,馬可波羅在他的遊記中,對當時的中國及其方方面面,做了比較詳盡的描述。但有趣的是,他居然沒有提到那時的中國人飲茶和用筷,因此讓後人對他的遊記是否為他親身經歷而有些生疑(筆者也有同感)。因為在他之後的一個世紀以後,幾乎每一個到過中國和東亞的西方人,都會不約而同地描述當地人如何用筷吃飯。換言之,細長的筷子和方塊的漢字一樣,是代表“中華文化圈”(Sinosphere/Sinic world)的兩個重要的、標誌性的象徵,是承載和傳播這一悠久文明的重要工具。對筷子和漢字這兩個文化象徵及其價值,圈外的人士往往比圈內的人更有興趣、更為關注。可喜的是,本書不僅幾年前有了簡體版,而且現在又出版了繁體版,為廣大的中文讀者提供了服務。筆者在感謝香港三聯書店和編輯劉韻揚女士的關照之餘,亦熱忱希望處於“筷子文化圈”內的人士,在閱讀本書之後,或許對日用必需、貌不驚人的筷子所包含的歷史傳承和文化意涵,能產生一種與之前不同的認識,看到細長的筷子如同文化的橋樑,正在為打通族群之間的隔閡、溝通文明之間的交流,施展其重要的作用。是所願也!
王晴佳 謹序
2022年4月9日 於美國費城東南郊霽光閣
拙著於2015年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之後,很快被譯成了日文、韓文和簡體中文。本書是拙著的第四個版本,現由香港三聯書店出版,讓我由衷的高興。就內容而言,這一版本與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的簡體版基本相同,而與英文原版相比,則增加了大約三分之一的篇幅。我很樂意將這一增訂版呈現給熟悉繁體中文的讀者,並衷心期待你們的批評指正。
與本書的簡體中文版一樣,本書附有一張“筷子文化圈”的地圖。按顏色區分,主要分為兩大區域,一是筷子作為主要甚至唯一餐具的地區,二是筷子與刀叉等其他餐具合用的地區。當然,這一劃分並不絕對,...
目錄
繁體版序言 / 001
中文版序言 / 005
大事年表 / 015
第一章導言 / 018
第二章為什麼是筷子?筷子的起源及最初的功能 / 040
第三章菜餚、米飯還是麵食?筷子用途的變遷 / 088
第四章筷子文化圈的形成:越南、日本、朝鮮半島及其他 / 136
第五章用筷的習俗、舉止和禮儀 / 184
第六章成雙成對:作為禮物、隱喻、象徵的筷子 / 244
第七章架起世界飲食文化之“橋” / 306
結語 / 336
參考資料 / 343
繁體版序言 / 001
中文版序言 / 005
大事年表 / 015
第一章導言 / 018
第二章為什麼是筷子?筷子的起源及最初的功能 / 040
第三章菜餚、米飯還是麵食?筷子用途的變遷 / 088
第四章筷子文化圈的形成:越南、日本、朝鮮半島及其他 / 136
第五章用筷的習俗、舉止和禮儀 / 184
第六章成雙成對:作為禮物、隱喻、象徵的筷子 / 244
第七章架起世界飲食文化之“橋” / 306
結語 / 336
參考資料 / 343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