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版新增作者賈培爾神父長期做彌撒、聽告解、後來長眠的羅馬加爾默羅聖若瑟隱院彩色照片
黃敏正副主教/加爾默羅會士陳新偉神父/輔仁聖博敏神學院蔣祖華老師/讀書會發起人黃培聲‧羅翠蘭 推薦
五百年來,大德蘭建立的一種精神,孕育了一批批的靈修生活大師,他們指導慷慨的靈魂,達到與天主親密結合的崇高境界。本書作者賈培爾神父本身便是以《與主密談》這本靈修經典留名的靈修大師,他也是聖女大德蘭靈修研究的權威,他試圖去挑戰其他學者認為無法完成的任務,替大家指出通往大德蘭全德之路的筆直道路。
我們以為愛是純粹的,可是怎麼換來的每每都是情緒?聖女大德蘭要教我們操練純粹的愛和一顆完整的心,從祈禱中得到深度的平安。
◎被感情左右、被外在的魅力吸引,這對於愛的修行有什麼危險?
◎愛的三個檢查點:愛的動機是什麼?想得到什麼樣的回報?希望對方得到什麼益處?
◎愛自己,妄想祈禱為他服務,要天主隸屬於他──為什麼要小心這種「假神祕家」?
◎當被誤解,有時候為了愛,不辯解,但有時候卻得為了愛勇於辯解,這是怎麼回事?
◎作者在本書中至少二十度提到聖女小德蘭,他的用意是希望我們從小德蘭身上看見什麼?
本書是針對《聖女大德蘭的全德之路》(星火文化出版)做精闢的註解,依《全德之路》的架構,也就是依聖女大德蘭對修女們靈修談話和訓勉的42章的順序,前三部分概論大德蘭改革修會的理想、達到成全之境的默觀、達到默觀的祈禱,而最後第四部份是屬於註解〈天主經〉的祈求。主耶穌基督向世人提出了一個成為成全的天主子女的理想說:「你們應當是成全的,如同你們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樣。」(《瑪竇福音》5:48)要達到這個理想,有不同的途徑,概括來說就是祈禱,有口禱、心禱和默觀等。
默觀猶如暢飲活水泉,一方面這是祈禱的理想,來自恩寵,是天主白白的恩賜;另一方面,默觀是事奉天主的一種方式,與教會的使徒生命密不可分,其要求一顆完整的心和全然純潔的愛,因此需要堅持定志地努力操練。各種操練包括彼此相愛、超脫一切受造物、真實的謙虛等,其中特別強調攻克自我之道,猶如雷鳴遠神父(Vincent Lebbe)的「打擊我、打敗我、打死我」的靈修,也雷同於理查.羅爾(Richard Rohr)的著作《踏上生命的第二旅程》(Falling Upward) 所說的:「多年來我一直祈禱,希望每天遭遇一個像樣的羞辱。」
《從祈禱到全德之路》的最後一部分以九個小節的篇幅專論聖女大德蘭的〈天主經〉註解,以此經文的口禱來修行祈禱神功,由心禱進入默觀,臻於祈禱的核心。
◎特別感謝 羅馬加爾默羅聖若瑟隱院(Monastero S. Giuseppe Carmelitane Scalze, Roma, Italia)
本書作者賈培爾神父生前長達十年時間在羅馬聖若瑟隱院,聽修女們的告解,並擔任靈修神師。修女們協助賈培爾神父編纂《與主密談》。神父死後長眠於這所隱院的地下室,豐沛的著作與私人手稿均留給這所修院。
作者簡介:
賈培爾神父Fr. Gabriel of St. Mary Magdalen, OCD(1893~1953)
比利時人,1926年到羅馬決心研讀靈修神學,其後在加爾默羅會院內、外,推廣聖女大德蘭及聖十字若望的靈修著作,他不著重神學論述、方法、靈修神學原則等,卻特別看重這些學術訓練給人的啟發,以及靈修生活的心理面向,是廿世紀義大利靈修研究的先驅。1947年創辦Vita Carmelitana雜誌,探索靈修神學很多層面,特別開啟靈修經驗中心理學與神學的對話,由於他的推動,靈修領域成為羅馬德蘭學院(Teresianum)的特色,也成為義大利神學文化中重要的一環。
在去世前一年(1952),賈培爾神父以豐富的加爾默羅靈修和神學知識,整合他所有的教學及牧靈經驗出版了Divine Intimacy(中文譯名為《與主密談》),受到廣大的歡迎。這是以大德蘭靈修觀點為基礎的指導書,引人如何深入默想,進而與主密談,達到神性的親密。
加爾默羅會視他為偉大的靈修推動者,以及教導加爾默羅會諸聖之靈修道理的卓越導師,也有人稱他為靈修生活的大師,甚至著書專門研究賈培爾神父對靈修經驗(心理學與神學間的對話)的看法。
譯者簡介:
加爾默羅聖衣會是一個完全獻身於默觀祈禱的隱修會,祈禱是修會神恩的根源和焦點。加爾默羅會士是一個不斷仰視被釘基督的靈魂,默觀基督為人靈自作犧牲獻於天父,這使她收斂心神在這基督愛情的偉大直觀中。她已經了悟自己靈魂中這個愛情的熱火,渴望相似祂而奉獻自我。在隱修生活中,對會士們而言只有一件事是重要的:祈禱和愛。在這裡,祈禱如同呼吸,整個生命在靜默中,在欽崇朝拜中,在與神心心相印中度過。
一九五四年,加爾默羅會來台建立會院,目前有三座女隱修院,分別在新竹芎林和新北深坑及嘉義大林。一九八一年,加爾默羅男會士開始於新竹建立會院,現今除新竹母院外,增設台北泰山及新加坡會院。泰國會院在二○一五年建立,二○一七年又在西馬來西亞建立一座男會院。
章節試閱
「不要讓我們陷入誘惑」
在此標題下,大德蘭寫的不只誘惑,也包含一般的磨難。然而,她提出的例子是誘惑,因為磨難的出現,是當人沒有直接歸向天主,如他所應該做的。她說,不必怕它們:當靈魂逐漸地更加成全時,就會比較不怕誘惑和磨難,因為他們知道,在痛苦中愛會發展。
當聖女小德蘭的姊姊瑟琳背負沉重的十字架,照顧重病的父親時,小德蘭鼓勵她,提醒她,磨難其實是天主愛我們的一個記號。因此,成全的靈魂應該渴望它們,甚於祈求免於受誘惑和磨難,不過,他們也必須祈求不使誘惑傷害他們。
〈天主經〉的這個祈求,也可這麼表達:「天主啊!求祢不要讓我屈服於誘惑。」不要祈求沒有任何的誘惑,惟求不受騙於誘惑。事實上,仇敵魔鬼因人性的複雜而獲益,牠設法隱藏誘惑,直到造成傷害方止。若一個人真的把自己給我們的主,他不能受騙,除非他懷有錯亂的自愛,墮落本性的一個傾向是對誘惑盲目。
假的神慰
約略敘述這個祈求的意思之後,聖德蘭解釋,如果靈魂不警覺,他會陷入一些誘惑。她在這裡說的,主要是指度祈禱生活的人。
魔鬼能欺騙我們,相信在祈禱時所得的安慰來自天主,其實卻是牠捏造出來的。聖德蘭小看這個誘惑:若一個人是謙虛和真誠的,這誘惑傷害不了他,因為如果他相信安慰來自天主,他們會覺得不得不感謝祂,仇敵眼看著自己白費時間,結果就會放他平安。然而,聖女推薦謙虛。人不該認為,在祈禱時,他有任何權利得到特別的安慰;這是不能以自己的努力獲取的,如果尋求它們,他就是在準備自己受騙。
大德蘭在《靈心城堡》第四住所第二章結尾說的話,總是讓我感到震驚。在她教導如何預備好獲得寧靜祈禱之後,她推薦:「妳們做了前面住所必須有的修行之後,謙虛!謙虛!經由謙虛,在任何我們渴望祂的事上,祂讓自己被征服。是否有謙虛,首先要看的是,不要想妳們堪當從上主得到這些恩惠和享受神味,要想妳們不配在今世獲得。」(城堡4.2.9)這並沒有和她已說過的自相矛盾:我們記得《全德之路》之前的幾章力勸我們--凡在於我們的事,只要不存傲慢--要準備獲得默觀,並等待天主的賜予,當祂願意時,祂會賜予。要緊的事情,是知道沒有必要渴望神慰;若人不去尋求它們,即是處在接受天主仁慈的最佳境況,而且,如果他一向滿足於天主的賜予,他不能受騙。
還有另一個更嚴重又普遍的誘惑,那些切望成全和獲得德行的人,他們相信已經擁有它們。這些比其他的誘惑更狡猾,也更加危險,因為,當人認為他是在給予天主時,其實他是領受者。他以為自己有權利超越祂;他不努力去修德,因為他自認為已經德行完備,因此他逐漸虛弱。
大德蘭從自己的經驗取出這個勸告,用來說明這事。實踐德行時,她有許多的困難,無論是來自她的健康,或生活的外在環境。
在這些困難中,慷慨的大德蘭實踐德行;看到她謙虛地坦承自己的軟弱,這是很美的。「有時候,我自認勇氣十足,舉凡服務天主的事,都不會反臉;經過考驗,確是這樣,我是能做點什麼事的。到了另一天,若遇有反對的事,我連為天主殺死一隻螞蟻的勇氣都沒有。同樣,有時候,我根本不在意別人的閒言閒語,對我議論紛紛;經過考驗,也往往得到印証我是這樣的,其實我反而從中感到高興。然而,遇到某些日子,只一句話就會使我愁苦,並盼望離開塵世,因為彷彿事事都令我疲憊。……誰能說自己有德行、或富有德行呢?……不是的,修女們,我們要常常念及自己的真相。」(全德之路38.6-7)
依靠自以為有的德行,以之為堅固的基礎,這是一項錯誤。例如聖德蘭.麗達,她畢生努力修德,至死不渝,甚至當她已經進入神祕生活亦然。
聖女大德蘭說,為了消除這個誘惑,應該祈禱,及不要太自恃有德行,也要記得,德行是天主的恩賜。聖女小德蘭提示一個很好的註解,說明會母的思想,她說,德行是天父給的寶藏,是祂把寶藏放在祂子女們的手中,不過,這些寶藏仍然是祂的。
事實上,當德行在靈魂內成長,它們往往因著聖化恩寵的加深而成長,因為德行是靈魂的「習性」(habits)。如果我們細察德行的單一行動,我們知道,每個德行都必須有個主動的恩寵(actual grace);至於實踐英豪的德行,則必須有聖神七恩;因此,就我們而言,我們什麼也做不到。在祈禱中,我們有時覺得的渴望是很好的,然而,這只不過是德行的開始;因為德行必須付諸行動,才會生效。
聖女舉出一些例子:魔鬼能讓我們相信自己有忍德,然而遇有試驗,所有的忍耐煙消霧散。或者,我們能養成習慣說或相信,我們什麼都不需要,也不在乎任何事,其實並不是真的這樣。因此大德蘭勸告要警覺,並且向我們保証,若一個靈魂完美地修成一個德行,其他的也會隨之而來。正是為此之故,靈修作家勸告說,要全力專注於修練一個德行:努力修得一個,就是修得全部德行。
假謙虛
第三十九章中,聖德蘭繼續談論隱藏的誘惑,如假謙虛,使靈魂陷於紛擾不安。謙虛是德行,使事事各就其位,有則有序。我們在天主面前的地位是小孩子。當基督要教導謙虛時,祂叫來一個孩子,指給宗徒們說:「除非你們變得相似孩童,你們決不能進入天國。」祂要我們覺察自己的微小和軟弱,像小孩子一樣,害怕狗而投入母親的雙臂。在那安全的庇護中,他不怕野獸,我們也能同樣投入天主懷中,說:「親愛的主,我多麼需要祢!我事事仰望著祢!」
有時,不信任的感受只湧自我們的過度敏感,這是能克服的,不過,魔鬼也可能介入其中。低沉沮喪是向魔鬼開放的一扇門。牠知道,騷擾降低我們愛的能力,牠的目的確實是不讓靈魂在愛的道路上進步。魔鬼使用這個圈套,特別針對無法害他犯罪的靈魂。
因此,聖女要我們腳踏實地:「女兒們,妳們也要防備,一些魔鬼放進來的謙虛,會令人感到罪惡深重,而極度不安。這種情況以多種的方式,經常折磨人,竟至叫人斷絕領聖體,及放棄修行私下的祈禱。由於魔鬼的唆使,讓人覺得不配這麼做。」(全德之路39.1)
聖體.瑪利修女(瑪利.葛林)經過甚至不去領聖體的誘惑之後,她成為一位喜樂又寧靜的修女。她的表姊聖女小德蘭,在一封信中勸她要信任,絕不要為了這些怕懼而不領聖體。
「女兒們,關於我要對妳們說的這一點,要多多注意,因為有時謙虛和有德行,能使妳們自覺如此卑劣,這是另一個極大的誘惑。因為我已經歷過了,對這事清楚得很。謙虛不會使靈魂焦躁、不安或擾亂,無論是多麼大的謙虛;而是帶來平安、愉悅和平靜。即使一個人看見自己是卑劣的,清楚明白活該下地獄、受折磨,他也認為,遭人憎惡完全是公道的,幾乎不敢求人饒赦,如果是好的謙虛,這個痛苦會伴隨一種內在的柔順及滿足,我們不願看到自己沒有這痛苦。這不會擾亂和折磨靈魂,反而擴大靈魂,使之有能力服事天主更多。另一種痛苦全是慌亂,全是騷亂不安,整個靈魂翻攪難安,是非常痛苦的。我相信,魔鬼故意讓我們自以為謙虛,如果牠做得到,反過來,使我們不信賴天主。」(全德之路39.2)
聖女大德蘭告訴我們要怎麼辦?「當妳們遇有這樣的情況時,要盡己所能地,不去想妳們的可憐,而要想天主的仁慈,想祂愛我們及為我們受苦。」(全德之路39.3)如果你連這個也做不到,那惟一能做的就是忍耐,把你的痛苦獻給天主。
過分自信
這個誘惑的反面,是一個靈魂自視卑微而過度低沉;這裡則是對自己太確信,自認為絕不會再跌倒。
聖德蘭要我們決心不犯大罪,甚至不犯明知故意的小罪,無論是多麼微小的罪;雖然如此,我們絕不該相信自己完美無罪,也不該信靠自己,該信賴的只是天主;否則,我們會付出可觀的代價。當聖女小德蘭註解聖經的愛德章句,對姊妹之愛做了很美的解釋時,她已經達到聖德,她提及自己所體驗的不成全傾向,雖然她已達到成全的境界。這事証實我們的本性常是受傷的,帶著原罪的後果。
最後,聖女大德蘭重覆說:「不要讓我們陷入誘惑」,祈求天主使我們免於隱藏的誘惑。對於在祈禱生活中會遇見的誘惑,她以充滿良好判斷的小小觀察來結束本章:對度內修生活之人的受誘和受騙,世人感到驚奇,卻對世俗之人懷有的誘惑置之不理。
「不要讓我們陷入誘惑」
在此標題下,大德蘭寫的不只誘惑,也包含一般的磨難。然而,她提出的例子是誘惑,因為磨難的出現,是當人沒有直接歸向天主,如他所應該做的。她說,不必怕它們:當靈魂逐漸地更加成全時,就會比較不怕誘惑和磨難,因為他們知道,在痛苦中愛會發展。
當聖女小德蘭的姊姊瑟琳背負沉重的十字架,照顧重病的父親時,小德蘭鼓勵她,提醒她,磨難其實是天主愛我們的一個記號。因此,成全的靈魂應該渴望它們,甚於祈求免於受誘惑和磨難,不過,他們也必須祈求不使誘惑傷害他們。
〈天主經〉的這個祈求,也可這麼表達:...
推薦序
從不喜歡到敬仰 陳新偉神父
我雖身爲加爾默羅的會士,說實在的,並非一開始就喜歡會母大德蘭。
不是很喜歡她的原因其實是很簡單的。覺得她不像隱修的修女,太忙碌與外在的「業務」(編按,聖女致力修會改革,創立了十七座女隱院和十五座男隱院)! !我知道自己開始對她有偏見,或許是來自我對加爾默羅修會認知的偏差所造成。我看到的更多的是會父聖十字若望的寧靜和那種面對苦難時默存心中的神操。
對會母的瞭解,進一步對她產生莫名的敬仰,說實在的,是自己真正開始進入修道的階段。我也可以這麽說,她是會士們靈修階段的一個指標 。一但開始從世俗生活中,充滿渴望修德行的人;開始看到自己是如此被世俗捆綁,而渴望天主仁慈來釋放自己,決志即使小小的犯罪,都希望能夠得到淨化。我就在進入這渴望時,領受到會母的和會父的不同的靈修表達和操練。但都是從同一個起點:祈禱。
祈禱之路是我們的靈魂找回天主之路。是體會信仰中最難理解 ──主基督真實臨在,聖神觸動,直到對聖三奧蹟的神秘面紗的揭開,祈禱是唯一的方法。因爲那是天主的親自啓示,不能單靠人的理智可以達成。
做爲祈禱的聖師、教會的瑰寶,聖女大德蘭的祈禱教導成爲了教會的教導,聖女大德蘭不再屬於加爾默羅的了,她進入了聖師大殿,就代表著她是所有教友的大德蘭。這也説明,她所體驗的信仰生命和走向成聖的道路,是真實且動人的。
開始進入祈禱生活的我,逐漸體會所謂靈魂的渴望。靈心城堡内生活在主内的恬靜和超脫讓我掙扎,讓靈魂感受到無比的糾葛。此時此刻,理解到會母修道之路的艱辛,明白她爲這糾葛,身體和靈魂所受的激烈痛苦。當一步一步進入自己生命的軟弱和罪愆的覺察時,我就走入了會母的生命,走進了基督。
原來她的信德是如此活潑的,她的信仰是如此喜樂的。她就好比那風塵僕僕的基督,見證天父的真實,而大德蘭見證基督的真實 ──與真善美,愛的相遇,讓她以愛還愛,接受靜觀生活的召喚。基督祈禱的身影,成爲她的身影;對天父單獨的相處,獨處和安靜後,再回到人群,成爲她走進基督的途徑。基督的十字架,她背起了。原來祈禱之路,就是如此,最後發現祈禱之路,是修德之路;祈禱之路談的,最後,不再談祈禱的玄妙,而是體現在信德、望德和愛德的操練。
為本書的出版寫幾個字、幾句話,乃是爲了給那尋求、願意瞭解生命的人。是信友也好,非信友也好。大德蘭的靈修祈禱,進入默觀,體驗主基督恩寵真實臨在的經驗,不但是追求靈修生活的人所喜愛,更是心理學和哲學研究學者,透過這聖人的經驗,嘗試去探索人神關係的奧祕。
這不是高不可攀的,非人可以理解的生命經驗。聖女大德蘭,就是生活的德蘭,正如耶穌也是生活的耶穌。所以耶穌德蘭的 「祈禱之路 」,你會發現是自我尋找喜樂生命的一本靈修精品、瑰寶。
感謝在聖女大德蘭五百週年慶的系列靈修活動中,以這本書作爲指定輔助本,研讀大德蘭《全德之路》的信友們,願大家能體會真正的祈禱效果,最後找到喜樂的信仰、活潑的德行。
走上了祈禱之路
我生長於教友家庭,出生就領洗了,高中就讀於教會學校,工作服務於教會學校,這一輩子生活在主的氛圍中。當我看到聖女大德蘭在《全德之路》書中寫到,有人「只能唸口禱,且絕大多數的時間都停留在口禱」這句話時,被「電」到了;真的從小到大「唸經」……唸玫瑰經,就自以為是祈禱了,頂多在每一端的前面加入一些「祈求」意向,就覺得自己的祈禱下了很大的功夫。被「電」的理由是,我這輩子的祈禱竟是像不間歇敲木魚、機械式的唸經而已,「我的天主」祂竟然忍受我這麼多年來的疲勞轟炸。
與聖女大德蘭的相遇,緣起於「新竹新埔天主堂」的教友讀書會,我們一起閱讀《聖女大德蘭自傳》、《全德之路》、《靈心城堡》三本書,大家一起朗讀、聆聽、分享,才得以進入「祈禱」的門,在聖女大德蘭的引領下,讓我認識到「祈禱」的本質,「亦即高舉心神上達天主,以我們的理智和意志接觸祂」,明白「祈禱的方式」有口禱、心禱、默觀三階段,在生活中努力去修行,讓口禱與心禱合而為一,如此才有心禱帶領人達到默觀,因著聖女大德蘭的指引才得以感受並明白,「祈禱的果實是天主親密結合」。
聖女大德蘭用全德之路幫助我們,為我們開啟了靈修生活的一條深邃且廣闊的生命之流,聖女大德蘭用「活水」指導我們領受天主「聖愛的活水」,因此在她的全德之路第二部份解釋祈禱生活的基礎,也就是修持卓越的德行。首先在《全德之路》第二十六章用很淺顯易懂的方式,為一個初學祈禱者指導出很容易就進入「正確合宜祈禱」的步驟,(1)省察自己 ;(2)設想與耶穌同在;(3)習慣與耶穌在一起;(4)轉身注視祂、效法祂、並和祂說話;(5)不要離開十字架;(6)看聖書;(7)養成祈禱的習慣。當我們「新埔天主堂讀書會」讀到這一章聖女大德蘭的教導時,我們發現到祈禱原來是如此的美妙,有順序有步驟、有方法有方向,祈禱之路的入門就在這裡。
「默觀是一份禮物,不是一項權利」,天主給予這項禮物是按照祂心意,因此聖女告訴我們要妥善準備自己,因為沒有人知道天主何時願意賞賜這份禮物。而導向默觀的道路上必須具有三個德行,就是培養默觀的氛圍:(1)彼此相愛;(2)超脫一切受造物;(3)真謙虛。從祈禱的基礎〈修持卓越德行〉到預備靈修的狀況,使祈導達到默觀,我們在心靈的準備要有三項工程:(1)要慷慨,用克苦、補贖在靈魂內培養慷慨的精神;(2)要懷有熱烈的渴望;(3)完全順服。
我們「新埔天主堂讀書會」很自然地呼應到聖女大德蘭在她自傳〈信仰狂喜〉中的教導……修行祈禱前的準備,建立一個相互幫助的團體……,有這樣一個互助團體的支持,我們才能持續的前進,當我們一段一段的朗讀、一章一章的分享,我們得知聖女大德蘭用「活水」來指導默觀與聖德之間的問題。她指出天主普遍地邀請每一個人來到「活水泉旁」,她在文章內的字句中喚醒我們渴望這「活水」,她明確的告訴我們天主將豐富給所有預備妥當的靈魂,我們感受到聖女大德蘭的邀請。
當我們讀到聖女大德蘭非常著名的〈天主經〉祈禱的註解時,我們一起和聖女大德蘭陶醉在主基督教導我們的禱詞中,在她的引領下我們一步一步跟隨她走進祈禱的旅程,感動於〈天主經〉中每一節的豐富靈修氛圍內,聖女大德蘭從一開始到靈魂投入天主內,天主讓她自由地暢飲那「活水泉」。我們即便是初學者,閱讀聖書在聖人的帶領下,也能領受到相同的觸動、渴望、親近等之深刻經驗,原來〈天主經〉是可以這麼豐富、這麼有層次、這麼有生命,讀完聖女的教導,開始嘗試慢唸〈天主經〉,真的體悟到唸〈天主經〉是口禱、是心禱、也是默觀。
經由這樣的讀書會,深入聆聽聖女的教導,才能真正地進入每日祈禱的修行,讀完《全德之路》,再看賈培爾神父的註解,才算走對了祈禱之路,遇到困難或不解,還可以反複再讀相關章節,仿佛是聖女大德蘭在身旁親自指導一樣。
黃培聲 羅翠蘭 敬筆
作者為教友夫妻,參與新竹新埔天主堂讀書會。
從不喜歡到敬仰 陳新偉神父
我雖身爲加爾默羅的會士,說實在的,並非一開始就喜歡會母大德蘭。
不是很喜歡她的原因其實是很簡單的。覺得她不像隱修的修女,太忙碌與外在的「業務」(編按,聖女致力修會改革,創立了十七座女隱院和十五座男隱院)! !我知道自己開始對她有偏見,或許是來自我對加爾默羅修會認知的偏差所造成。我看到的更多的是會父聖十字若望的寧靜和那種面對苦難時默存心中的神操。
對會母的瞭解,進一步對她產生莫名的敬仰,說實在的,是自己真正開始進入修道的階段。我也可以這麽說,她是會士們靈修階段的一個指標 。...
作者序
解開不同抄本的身世之謎
聖女大德蘭寫《全德之路》時,她所關心的只是亞味拉聖若瑟隱院,也只寫給這個小小團體,因為她根本沒有想到會有其他的修院。可是,一五六七年修會的總會長神父看到擴大修會的改革確是個有益的善舉時,他命令聖女創立其他的修院。於是同年,她動身前往梅地納,同時帶著她寫的《全德之路》。然而亞味拉的修女們堅持索回這本書,致使聖女另外親筆抄寫一份《全德之路》。為此之故,有了二份手抄本:一本是寫於亞味拉聖若瑟隱院的,被保存在埃斯科里亞(Escorial),還有其他許多聖女的手稿,而其他的抄本則保存在瓦亞多利(Valladolid)加爾默羅會修院。
第二本的寫成不會遲於一五六九年,和第一本有些出入。相較之下,我們看出來第一本的風格比較親切,第二本則比較準確。不過顯而易見,當聖女寫第二本時,她把第一本放在面前。而由於是她自己的著作,她當然可以隨意更改,按其直覺,她免不了隨著思想的進展而修改。第一本是直接寫給亞味拉聖若瑟隱院的女兒們;現在,她的視野擴大到未來的修院,而且幾乎是不顧慮到她個人自己,她寫給所有渴望活水泉的人。
後來的一些複本上,也有聖女的批閱和簽名,其中有許多仍存留至今。其中有一份未經簽名的抄本(保存在托利多),內有許多重要的修改,因為這份資料被出版者嚴加批評。依凡拉(Evora)的總主教,特多尼亞(Don Teutonio de Braganza),是聖女的一位朋友,很重視她的著作,允諾要修正此書,我們從聖女附在抄本內的信得知此事,聖女還說,這是她們當中一位最聰明的修女預備的抄本。一五八○年,特多尼亞審閱印刷者的校稿,不過,聖女大德蘭未能親眼目睹其著作的出版,因為這書問世於一五八三年,是在聖女逝世之後。兩年後出來古嵐清神父主持的第二版本。接著是一五八六年的瓦倫西亞的版本,一五八八年出現路易斯.雷翁(Luis de Leon)編輯的聖女著作全集。隨後,聖女的作品廣傳到其他國家,首先譯成法文,再來是拉丁文。直到今日,不斷出現各種新譯文。
親筆的手稿(埃斯科里亞,瓦亞多利和托利多)彼此間略有不同。其中瓦亞多利版本編排得最好。雖然它原來有四十四章,但在現代的版本中只有四十二章;托利多手稿在第四章有註解寫道:「這裡不該是一章」,也因為大德蘭從瓦亞多利抄本中撕掉幾頁,就是談到下棋遊戲的那幾頁,先前是在第十七章,所以才變成了四十二章。後來我們將談論大德蘭撕掉第十七章的理由。以後的編者從埃斯科里亞抄本中取出這章重新插入,因為它有助於闡明「全德之路」的觀念。
如果加爾默羅會的改革者親筆寫了兩個版本的《全德之路》,又有其他多份的抄本,且經由她親自審閱,這是因為她認為這本書相當重要。她清楚明瞭其價值,由於切願事事遵循聖教會的教導,她請卓越的神學家們審閱,他們當中有當代的大神學家道明‧巴臬斯(Domingo Báñez)。她未來傳記的作者葉培思(Yepes)神父也加以檢視,大德蘭曾坦誠地向這位葉培思神父說,有位神學家告訴她,她的著作「好似聖經」。就是說,讓人感到有神性的氣息!這是謙虛的大德蘭親口說的,謙虛的她知道自己微渺虛無,但也明白天主俯視微小者的仁慈之愛:「我要永遠歌頌天主的仁慈」,這是她最愛的吶喊。在這本卑微的小書中,她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她的女兒們寫的,天主幫助了她,她也瞭悟其中有著神性的靈感:不是聖教會承認聖經的那種默啟,不過真的是一種神性的靈感。天主沒有讓她看到這部著作的出版,但是卻賜給了她得到批准和被神學家讚賞的喜樂。
《全德之路》的架構
聖女大德蘭的這本書中,包括了加爾默羅教育的所有因素,以及祈禱生活的各方面。首三章是完全獨立的單元,概論大德蘭改革修會的理想。其餘的部分指出達到成全的道路,邀請旅行者達到活水泉,亦即默觀。
從第四章到十五章,聖女大德蘭談論必須有的倫理基礎,亦即修持英豪的德行,達到完全的超脫和自我給予。此乃發展默觀的惟一氛圍。下一個到部分,十六到廿五章,可以標示為「達到默觀的祈禱」。聖女在此強調二個重點:1)我們必須決心一生尋求活水泉;2)心禱應該經常是和天主的靈性接觸。
第廿六章開始進入特別的單元,註解〈天主經〉的祈求,解釋祈禱的各種等級,直到卅一章,不過,當她寫到願祢的旨意承行時,雖然繼續註解〈天主經〉,她重拾前題,再談應該伴隨祈禱的成全生活,好使祈禱能結出豐美的果實;她繼續以此意向寫完這本書
解開不同抄本的身世之謎
聖女大德蘭寫《全德之路》時,她所關心的只是亞味拉聖若瑟隱院,也只寫給這個小小團體,因為她根本沒有想到會有其他的修院。可是,一五六七年修會的總會長神父看到擴大修會的改革確是個有益的善舉時,他命令聖女創立其他的修院。於是同年,她動身前往梅地納,同時帶著她寫的《全德之路》。然而亞味拉的修女們堅持索回這本書,致使聖女另外親筆抄寫一份《全德之路》。為此之故,有了二份手抄本:一本是寫於亞味拉聖若瑟隱院的,被保存在埃斯科里亞(Escorial),還有其他許多聖女的手稿,而其他的抄本則保存在瓦亞...
目錄
推薦序一 沒有祈禱,沒有獻身/黃敏正副主教
推薦序二 從不喜歡到敬仰/陳新偉神父O.C.D.
推薦序三 《全德之路》的最佳導讀/蔣祖華老師
推薦序四 走上了祈禱之路/黃培聲‧羅翠蘭
第一部 聖女大德蘭的理想
第一章 《全德之路》這本書
第二章 加爾默羅的使徒身分
第二部 默觀的氛圍
第三章 彼此相愛
第四章 超脫:毫無保留
第五章 謙虛
第六章 結束這一回合的棋局
第三部 活水泉
第七章 妥善準備
第八章 活水
第九章 決心與勇氣
第十章 心禱、口禱與默觀
第四部 註解天主經
第十一章 默想
第十二章 收心的祈禱
第十三章 寧靜的祈禱
第十四章 獻出自我與結合的默觀
第十五章 天主的禮物
第十六章 寬恕
第十七章 誘惑
第十八章 愛和敬畏天主
第十九章 渴望天堂
第二十章 結語
推薦序一 沒有祈禱,沒有獻身/黃敏正副主教
推薦序二 從不喜歡到敬仰/陳新偉神父O.C.D.
推薦序三 《全德之路》的最佳導讀/蔣祖華老師
推薦序四 走上了祈禱之路/黃培聲‧羅翠蘭
第一部 聖女大德蘭的理想
第一章 《全德之路》這本書
第二章 加爾默羅的使徒身分
第二部 默觀的氛圍
第三章 彼此相愛
第四章 超脫:毫無保留
第五章 謙虛
第六章 結束這一回合的棋局
第三部 活水泉
第七章 妥善準備
第八章 活水
第九章 決心與勇氣
第十章 心禱、口禱與默觀
第四部 註解天主經
第十一章 默想
第十二章 收心的...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