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就是一場旅行,讓我們跟隨作者進行一場遨遊法國的文化之旅
國立政治大學外語學院院長 阮若缺 教授
文化大學法文系 黃馨逸 副教授
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 林德佑 副教授
熱情推薦
法蘭西學院院士、作家兼文學評論家比安喬迪他說:「法國的文化就在法國的文學裡面。」這本《遇見法國文學》依文章類型分成三卷。它不僅是華文世界最新近的出版,最大的不同是,它不是傳統的「編年史」方式呈現的文學史,亦非依文學流派收集的「作家列傳」,而是依「文學主題」為切入點的縱橫論述。這種針對「文學現象」全觀式、跨時空、跨領域的書寫,應是當前理解法國文學的一種新嘗試。循此,讀者應更能輕易的掌握法國文學發展的脈絡。
〔卷一〕訂名「遇見法國文學」,合計十個文學主題,約六萬餘言,所強調的就是這種新式的「進路」(approche),它會是一種互動式的提領,更快速的讓不同興趣,不同專業的讀者,各取所需,迅速掌握該文學主題的精隨;〔卷二〕「閱讀法國文學」,收錄本人歷來應邀撰寫的書評或導讀,合計卅二篇,某種程度是本人閱讀法國文學作品的文學筆記;〔卷三〕「文學研究論文」,可說是國內介紹外國文學史書籍中較少出現的安排,即台灣學者視角下的法國文學研究。
總之,法國文學豐富多采舉世公認,此書不僅可提供國內出版界參考,法文學習者研讀,也應能引發一般愛好文學的讀者青睞。這本論集應可扮演搭橋的作用,讓國內讀者稍加熟知法國文學的過去與現狀。
作者簡介:
吳錫德,台北市人,淡江大學榮譽教授。
法國巴黎第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系歷史學士、碩士、遠東語文研究學系博士。淡江大學法文系教授(1986-2020)、系主任、外語學院院長。《歐洲百科文庫》客座主編、《世界文學》季刊主編。譯有:《歐洲文明》、《塔尼歐斯巨岩》、《第一人》等;著有:《旁觀者輕》、《認識新歐洲》、《閱讀法國當代文學》、《翻譯空間》、《法國製造—法國文化關鍵詞100》、《我反抗,故我們存在—論卡繆作品中的現代性》、《時空旅人》、《遇見法國文學》等。
2016年1月,獲法國政府教育部頒贈「教育騎士勳章」。
章節試閱
CH.1遇見法國文學
史家有一個共識:近代法國帶給人類文明的最大貢獻,就是它的政治激情。英國則是工業革命及資本主義運作。德國則是它的哲學思辨及古典樂章(部份來自同為日耳曼文化的奧地利)。實則,法國文學創作的貢獻亦是一項不爭的事實。根基於它位處歐洲中樞的地理優勢、優渥的社會條件、愛好文藝的秉性,尤其在啟蒙時期人文哲思的帶動下。在特殊且優勢的文化空間、學園啟智、沙龍交遊,乃至咖啡館、報紙(特別是獨具一格的副刊連載)的促動下。在印刷術、工業革命、科學研究,以及義務教育的普及(1892 年起)等等有利條件的襄助下,近現代法國不僅是文學生產大國、閱讀大國,更是文學輸出大國。
合力打造「文學共和國」
「文學共和國」(Respublica literaria / Republique des Lettres,亦譯作「文人共和國」及「科學共和國」)的理念,係於1417 年由義大利的智士提出。彼時義大利半島文風鼎盛,為西洋諸國之首。復以有拉丁文為其共通語文,各地仁人智士皆慕名前往研習,日後便形成某種跨國知識圈的團契。他們彼此通訊,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也討論文藝思考等等,頗類似當代的「國際筆會」。之後,這個歐洲文人之間的聯絡網絡及活動重心便逐漸移師到法國,尤其在啟蒙時期所推展的「文人革命」中發揮了極關鍵的作用。因為這兩種結社及活動皆屬文人針貶時事的批判運動。十五至十六世紀尚保留古羅馬時代的「學園」形式。十七世紀更增添了「沙龍」活動。它們既扮演知識傳遞,也兼具教育功能,尤其拉近貴族階級與知識人之間的聯繫。往後,這種文化搖籃更加發揮其影響力,成了近代西方知識界及文藝界奠基發展的雛形。繼而,咖啡館的普及、大眾傳媒的興起,更成了文人擴大其影響的重要媒介。
法國文化盡在文學裡
在照相技術尚未問世之前,若想一窺古代先民的生活點滴,只能透過文字的記載。但顯然也只能瞥見一二。我們反倒是可以透過古代的繪畫,看到更原本,更生動的物件,而且還是色彩繽紛的呈現。因為畫家在挑選題材時,不論衣著點妝、靜物配件(尤其是彼時出現的新鮮事物),透過繪畫大師之手,更能原本逼真的留下。相形之下,小說(或者戲劇)也更能詳實的「紀錄」歷來人類社會的百態,包括先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政局的變遷、戰事的禍害、人際關係的糾葛等,還有更深沉的,人類生存的探問等等。實則,這些長存的文學創作皆是透過小說家的親身體驗,或如是我聞,用真情精雕細琢,用生花妙筆逐一寫下的人類歷史。無怪乎,十九世紀的文學大家巴爾札克立志想要成為十九世紀法國社會的「書記」。換言之,整部人類的文化(至少是法國的)就存在於它的文學品裡。有時,它比太史公的春秋之筆更貼近人心,更能引發共鳴。
邁向「文學大國」的殊榮
法國的文化資源向來極為豐沛,文學活動的根基也相當穩固,從而也累積了雄厚且與時俱進的文學思潮及作品。它不似過往英國的「傷感文學」、德國的「狂飆文學」、俄國的「寫實文學」等等,那樣曇花一現,或者後繼無力。法國文學的特色在於兼容並蓄,且樂於吸納國外人才,及求新求變的進取精神。譬如:義大利的但丁影響到十六世紀拉伯雷的創作,西班牙的流浪漢文學影響到啟蒙時期的哲理小說,莫里哀的戲劇裡有濃郁的西班牙情調,莎士比亞、司各特、愛倫坡,甚至歌德都成了法國的「域外作家」。浪漫主義來自德國,現代主義受到奧地利卡夫卡及佛洛依德的啟發……。在吸引外國作家方面也極為關鍵,晚近的例子如:他們有來自英國的勞倫斯,有來自愛爾蘭的喬伊斯及貝克特,有來自德國的海涅,有來自美國的愛倫坡、史坦恩及海明威,有來自比利時的奚孟農、義大利的卡維諾、捷克的昆德拉、羅馬尼亞的尤內斯科、俄羅斯的馬金尼、阿根廷地比安喬亞、黎巴嫩的馬盧夫、摩洛哥的班杰倫、塞內加爾的姆布加爾• 薩爾……等等,甚至還有來自遙遠東方的程抱一、高行健等人。總之,法國文學三百餘年的發展可說質量皆重,為當代各國社會推動文學活動的楷模。我們甚至可以這麼說:法文文學既屬於法國,也屬於全世界。
法國文學的搖籃:沙龍的興起與影響(演講)
「沙龍」,法文為「Salon」,這字借自義大利文的「Salone」而來。意思皆指在一個會客廳或大廳裡,有主持人,有人演說、有聽眾這樣的安排型態。義大利文「Salone」是由「Sala」而來(法文為「Salle」)是「小房間」之意,與我們常聽到的「Chambre demusique」譯為「室內音樂」很接近。「Salle」即有包含「Chambre」之意。「Salon」這字譯為中文,在查《辭源》時並無此字。《辭源》的編纂收錄詞項迄於1840 年。由此可以肯定在這之前,「沙龍」的概念尚未引進中國。1979 年大陸新編的《辭海》中對「沙龍」的介紹為:「十七世紀起,西歐貴族、資產階級社會中談論文字、藝術或政治問題的社交會。十八世紀歐洲資產革命前夕,亦即1789 年法國大革命前夕,在法國特別流行。」
在此再對「沙龍」加以補充,歐洲社會中的「沙龍」談論的不止是文學、藝術、政治問題,它還可以談社會問題、哲學問題,特別是十八世紀大革命時期,伏爾泰即是沙龍的常客、常應邀至沙龍談論哲學問題。《辭海》提到十八世紀特別流行,這是對的,但其觀點是從影響面來看。若不從影響面看,單純由法國文化發展史來看,十九世紀的法國、沙龍照樣流行,只是有點改頭換面。過去,沙龍是屬於貴族階級、資產階級。十九世紀社會的演變,沙龍有逐漸平民化的現象,中產階級(稍有錢財者)即可主持沙龍。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傳統形式沙龍從法國文化中消逝。
二十世紀以來人們多已不在多談沙龍,不談古時候傳統的沙龍,取而代之是另一種沙龍,包括美術沙龍、攝影沙龍、甚至髮廊也叫做沙龍。此處所稱的沙龍即為法文的「Atelier」,類似現在「工作坊」的概念。此刻我們要討論的「沙龍」是以傳統的「文藝沙龍」或「音樂沙龍」為主。
沙龍文化,一種文化形態
「沙龍文化」本質上是貴族文化及菁英文化;它所談論的內容包含了藝術、哲學、文學、戲劇等思想方面的活動。在文化歸類上是屬於菁英文化或精緻文化。與一般的大眾文化、通俗文化不一樣。在沙龍裡是很少談流行文化,或所謂的流行小說,或較通俗的事情。這是沙龍文化必須先確認的概念。
十八世紀的法國,沙龍特別流行。十八世紀的法國幾乎是歐洲文化的中心,有人專門寄發一些通信(Correspondance)給瑞士國王、俄羅斯沙皇、德皇威廉二世告訴他們,當時法國的沙龍發生了什麼事情、或談論些什麼話題。基本上這些國王都是懂法文。自法國出現第一個沙龍至1914 年整整三百年的時間,沙龍與法國文化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這是法國沙龍與其他國家不同的地方。
十九世紀沙龍已非是全盛時期,特別是傳統的沙龍,但對於音樂沙龍即是有其獨特之處。尤其是1870 年或1871 年左右歐洲發生重大事情,那就是普法戰爭。普魯士的鐵血宰相俾斯麥打敗法國,這是法國第一次吃敗仗,法國須將其東北的洛林省及阿爾薩斯省割讓給德國。這對法國全國上下造成很大的震撼,不論是文藝界或音樂界皆是如此。幾個音樂家遂提倡成立「民族音樂協會」(Societe Nationale de Musique)。這個屬於「法國的」音樂協會用意在於對抗當時德國的音樂巨匠華格納(Richard Wagner)的音樂。十九世紀前半期,整個歐洲音樂界幾乎都是華格納的世界。法國幾乎沒有音樂,法國的作曲也引不起激賞或帶動風潮。敵國的音樂幾乎席捲了整個法國。1871 年由聖桑(Camille Saint-Saens)及其好友布希恩(Romain Bussine)成立的「民族音樂協會」的主要宗旨正是刻意不要演奏華格納的音樂,而只奏法國當代作曲家的作品。
之後,聖桑帶動之下亦將學生佛瑞(Gabriel Faure)帶進。聖桑本人亦是沙龍的主持人,其作品直接在自己的沙龍中演奏,沙龍音樂在法國遂因此得以推廣。另外有位很重要的作曲家薩替(Erik Satie)。他原是整日在沙龍裡演奏的小混混,不喜歡到音樂學校上課的學生。由於喜歡到各處沙龍演奏,因此也結交不少藝術家的朋友,包括畢卡索在內,這是晚期的事情。薩替的好友德布西(Claude Debussy),則在他的鼓勵下,在創作上刻意排斥華格納的風格。這群年輕音樂家居然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即晚期出現的印象派樂風。印象派樂風與印象派畫風相配合,是一種很抒情、簡短、片斷旋律的組合,屬於小品風格。這樣的音樂最適合在沙龍裡演奏。這也正說明沙龍音樂對十九世紀末的法國文化活動有其一定的影響。
CH.1遇見法國文學
史家有一個共識:近代法國帶給人類文明的最大貢獻,就是它的政治激情。英國則是工業革命及資本主義運作。德國則是它的哲學思辨及古典樂章(部份來自同為日耳曼文化的奧地利)。實則,法國文學創作的貢獻亦是一項不爭的事實。根基於它位處歐洲中樞的地理優勢、優渥的社會條件、愛好文藝的秉性,尤其在啟蒙時期人文哲思的帶動下。在特殊且優勢的文化空間、學園啟智、沙龍交遊,乃至咖啡館、報紙(特別是獨具一格的副刊連載)的促動下。在印刷術、工業革命、科學研究,以及義務教育的普及(1892 年起)等等有利條件的襄助下...
作者序
《失鳴鳥》應是本人青年時期接觸到的第一本法國文學作品,是黎烈文先生翻譯的法國短篇小說集的其中的一篇。藏綠色的書名相當斗大,很是醒目。作者是當時已年高七十有六的作家,兼新聞記者及外交官員米勒(Pierre Mille)。黎烈文稱他的作品「文字婉緻,意味雋求」。我除了被故事情節感動外,更驚訝於黎先生的譯文,竟可以如此清澈簡潔,而留下深刻印象。這本書於1964 年在台灣重新刊出,如今紙張早已泛黃,還散發一股陳舊的香氣。它一直都放在家裡書架明顯的位置。之後,又讀了好幾本黎烈文先生翻譯的法國小說:《冰島漁夫》、《羊脂肪》、《紅與黑》等。之後,冥冥中又把我送進法文系就讀,接受了一些較正統的、書院式的文學教育,也從法文原文中多認識了法國文學。但黎烈文先生的譯文才是我真正的文學啟蒙。
眾所皆知,法蘭西文學是在文藝復興末期汲取中世紀文學(亦可通稱為「通俗拉丁文文學」)精隨,進而割捨與超越,才成功地脫胎換骨,奠定自我身分。且憑藉其兼容並蓄與多元發展,以及特有的民族特性、自然地理環境、社會文化發展條件等等諸多有利條件,一路浩浩蕩蕩,在往後三百餘年期間獨領風騷,成了人類文化的瑰寶。十九世紀之際便創下「小說世紀」的輝煌成就,廿世紀以降亦力主創新、突破,帶領全人類的文人志士,思考文學的未來、探究書寫藝術的諸多可能形式。是以,百餘年來的世界級重要作家誰敢不諱言駁斥:自己從未受過法蘭西文學的影響!
我一直很認同原籍阿根廷的法蘭西學院院士、作家兼文學評論家比安喬迪(Hector Bianciotti)的一項看法,他說:「法國的文化就在法國的文學裡面。」大家也都知道,法國文學絕不會只囿於文字游藝的圈圈裡,它所涉及的領域不僅包括哲學、歷史、社會、經濟、思想、風俗等等,在書寫表現上也力求突破,企想一究人類精神生活的一切。所以它絕對稱得上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資產。隨著人類社會的演進,包括思想的開通及新科技的應用,它更以相同積極的態度,求新求變。不僅想跟上時代,也更想繼續引領人類的思考。
這本《遇見法國文學》依文章類型分成三卷。它不僅是華文世界最新近的出版,最大的不同是,它不是傳統的「編年史」方式呈現的文學史,亦非依文學流派收集的「作家列傳」,而是依「文學主題」為切入點的縱橫論述。這種針對「文學現象」全觀式、跨時空、跨領域的書寫,應是當前理解法國文學的一種新嘗試。循此,讀者應更能輕易的掌握法國文學發展的脈絡。
〔卷一〕訂名「遇見法國文學」,合計十個文學主題,約六萬餘言,所強調的就是這種新式的「進路」(approche),它會是一種互動式的提領,更快速的讓不同興趣,不同專業的讀者,各取所需,迅速掌握該文學主題的精隨。
〔卷二〕「閱讀法國文學」,收錄本人歷來應邀撰寫的書評或導讀,合計卅二篇,某種程度是本人閱讀法國文學作品的文學筆記。為了較有系統的呈現法國文學發達史的軸線,將之區隔為四個時期:小說的世紀(十九世紀的法國文學)、時代的小說(二戰前的法國文學)、現代性的小說(二戰後的哲思文學)、日常的小說(法國當代通俗文學)等,涵蓋了十八世紀末到當前將近三百年來的法國重要文學作品。再者,這些法國文學作品幾乎在台灣都找得到中譯本,故本地讀者應會更感到親近些。
〔卷三〕「文學研究論文」,可說是國內介紹外國文學史書籍中較少出現的安排,即台灣學者視角下的法國文學研究,它的深廣度有著一定的水準。過去中文出版的外國文學專書偏向「介紹」,且這些書籍大多是彙整,或直接迻譯自外國學者的文學史作品或教科書,較少出現他鄉學者的視野及思辨。本書所置入的六篇(依發表年代)乃是本人依個人興趣經年累月研讀及鑽研法國文學的所得。其中一篇曾獲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補助,其餘五篇都曾發表在學術性刊物,咸信這些深入的文學研究成果應屬這本文學文集的核心價值,也值得讓華人世界的讀者分享。
文學的產生,最關鍵的還是有人願意閱讀。這是人類恆古以來提升精神生活,傳遞文化的最珍貴的管道。就個人而言,閱讀本身就是一種旅行,它可以讓人屈居斗室而馳騁天穹,委身陋巷而胸懷大千。總之,人類因閱讀而富,因思考而貴,因文學而卓越。再者,所有文本的當代理解,本身就是一種開放與創意的閱讀。因此,不論在任何時刻,那怕是重新閱讀,我們對文學作品的理解都是「當代的」,甚至是「現在進行式的」。為此,當我們捧讀《莎士比亞》、《紅樓夢》或《追憶逝水年華》,時間差是不存在的。甚至連空間差也是多元的,多義的。它會隨著個人的成長、際遇、情緒等等,賦予你更多異想不到的經歷體驗和新發現。換言之,唯有透過閱讀文學,才能將作者的經驗內化為自身的體驗,從而自我提升。
台灣讀者對於法國文學並不會太陌生。很多人也許不知道,早在廿年的台北國際書展期間,在文學類的版權交易中,法文已儼然是第一外語,遠超過英、日語的文學作品。又根據法國在台協會「胡品清法國圖書在台灣資料庫」的統計,截至2010 年左右,已有943 名台灣譯者翻譯了3193 筆法國文學作品(少部份先前曾在中國大陸出版過)。目前持續成長,每年維持30∼40 部新創作的文學作品的版權交易。不過,因缺乏更多較有系統且深入的專論,台灣的讀者過去大多只能停留在「純欣賞」的層面。就像隨機去觀賞一部外國電影那樣,只能享受到法國文學作品的文字藝術或故事情節的美而已。
譬如,二戰期間法國戰機飛行員聖德修伯里的《小王子》,近十幾年來一直都是台灣最賣座、獨秀的法國文學作品。每年誠品書店的暢銷書統計,它都能永遠躋身前十名!更不可思議的是,台灣書市發行的《小王子》中譯本竟有六十餘種之多,包括客家語及閩南語版。其次,就是卡繆的《異鄉人》,也有廿多個中文譯本。如果提起法國當代文學,勉強還有讀者知道莒哈絲的那本《情人》,但只看過電影的人可能還是遠超過讀過譯文的人!如今,這三位法國當代作家的大部份作品都已有了中譯本。這種過度集中在幾位作家的「偏食」現象,泰半皆因對法國文學生產的社會面及文化面的生疏所致。
總之,法國堪稱當今之世最重視文學活動的國家,境內設立有大大小小的文學獎超過一千五百個。這些「文人俱樂部」具體奠定了文學活動的基石。法國人也是世界上最愛閱讀的民族之一。即便出門旅行,不分男女老幼,行李箱裡每人至少人手一二冊以上的書籍。在出旅中或渡假地輕鬆的閱讀。法國也是世界上最尊重作家的國家。一則軼事相傳,一位作家開車時不小心犯規了。被交警攔下,查看其證件,問他是不是寫了某某小說的作家?兩人當下就在街頭進行一場簡短的書友會。之後,便將這名作家給從輕發落了⋯⋯。有朝一日,我們真的很期盼,台灣的讀者也能耳濡目染,更加愛上閱讀,尊重文學創作者,共同提升社會文藝氛圍。
總之,法國文學豐富多采舉世公認,此書不僅可提供國內出版界參考,法文學習者研讀,也應能引發一般愛好文學的讀者青睞。這本論集應可扮演搭橋的作用,讓國內讀者稍加熟知法國文學的過去與現狀。這本法國文學論集裡,收錄了本人過去廿多年,近五十個文學主題,廿五餘萬言的感知與體驗。包括譯作導讀、演講、書評及文學研究等等,主題都以「法國文學」為軸。它是我個人遨遊法國文學的文化之旅。期盼能夠提供若干指引,供有心踏上這條路旅途的人士參考。是為序。
《失鳴鳥》應是本人青年時期接觸到的第一本法國文學作品,是黎烈文先生翻譯的法國短篇小說集的其中的一篇。藏綠色的書名相當斗大,很是醒目。作者是當時已年高七十有六的作家,兼新聞記者及外交官員米勒(Pierre Mille)。黎烈文稱他的作品「文字婉緻,意味雋求」。我除了被故事情節感動外,更驚訝於黎先生的譯文,竟可以如此清澈簡潔,而留下深刻印象。這本書於1964 年在台灣重新刊出,如今紙張早已泛黃,還散發一股陳舊的香氣。它一直都放在家裡書架明顯的位置。之後,又讀了好幾本黎烈文先生翻譯的法國小說:《冰島漁夫》、《羊脂肪》、...
目錄
序
〔卷一〕遇見法國文學
法國文學的搖籃:沙龍的興起與影響
拿破崙浪漫與傳奇:兼論浪漫主義之興起
文人造反的時代:十九世紀的革命與社會
詠嘆詩城巴黎:從言志到香頌
龔固爾兄弟文學獎及其現象:法國文學獎巡禮
法國文學裡的「鬼靈」:奇幻小說的奇幻之旅
法國文學裡的「旅行」:小說的異域書寫
法國的情色小說:烏勒貝克的情色世界
尋找法國文學裡的音樂成分:小說裡的樂章
現代「代讀人」畢佛:奇異的書評節目「書藝談」
〔卷二〕閱讀法國文學
I、小說的世紀(十九世紀的法國文學)
重新發現「小說家」狄德羅—宿命論者雅克
巴爾札克的雄心壯志—現代小說之父
閱讀雨果及其時代—曠世文豪的一生
梅里美的《可倫巴》—地中海的傳奇故事
詩人當困頓?—波特萊爾的一生
福樓拜《包法利夫人》裡的社會批判
說故事的高手—文字魔法師莫泊桑
閱讀《茶花女》:兼論《巴黎茶花女遺事》的漢譯
II、時代的小說(二戰前的法國文學)
評普魯斯特的最愛—小瑪德蓮蛋糕
遇見普魯斯特—既是緣,又似命定
普魯斯特的空間及其他—找回時間,也找回空間
文學見證時代—塞利納的《長夜行》
文學哲人羅曼• 羅蘭—一位「擺渡者」的命運
III、現代性的小說(二戰後的哲思文學)
天生的造反者—行動派哲學家沙特
卡繆的文學一生—從《異鄉人》到《第一人》
當疫情蔓延時—從卡繆的《鼠疫》談起
卡繆的「反抗」哲學—我反抗,故我們存在
卡繆為何反對死刑—一項人道主義堅持
霍伯格里耶—如果「新小說」變成經典
前衛作家薩羅特—我97 歲,我還寫書
寫作若烹小鮮—莒哈絲下廚記
文學革命的推手索爾雷斯與「原樣派」
「異邦女子」—解讀克莉斯蒂娃現象
一本令人驚豔的當代「小小說」—《浴室》
IV、日常的小說(法國當代通俗文學)
聖德修伯里的玫瑰—永遠的《小王子》
偵探小說家奚孟農與他的「馬哥探長」
生態作家紀沃諾的普羅旺斯鄉土味
地中海最驚心動魄的傳奇:《埃及豔后》
現代傳奇敘述的興起:《黑法老王》
再造一個拉美西斯二世—賈克的歷史小說
《羅馬露台》裡的愛情故事
《日安憂鬱》─ 莎岡式的言情小說
〔卷三〕文學研究論文(依發表年代)
「非我」與「求異」:談「陌生」書寫之必要
發達資本主義時期的城市漫遊者
文學與司法之糾葛:以《包法利夫人》的興訟為例
論羅蘭• 巴特的「中性」論述
卡繆作品中的自傳色彩
文學裡的空間敘述:一項現象學的研究方法
序
〔卷一〕遇見法國文學
法國文學的搖籃:沙龍的興起與影響
拿破崙浪漫與傳奇:兼論浪漫主義之興起
文人造反的時代:十九世紀的革命與社會
詠嘆詩城巴黎:從言志到香頌
龔固爾兄弟文學獎及其現象:法國文學獎巡禮
法國文學裡的「鬼靈」:奇幻小說的奇幻之旅
法國文學裡的「旅行」:小說的異域書寫
法國的情色小說:烏勒貝克的情色世界
尋找法國文學裡的音樂成分:小說裡的樂章
現代「代讀人」畢佛:奇異的書評節目「書藝談」
〔卷二〕閱讀法國文學
I、小說的世紀(十九世紀的法國文學)
重新發現「小說家」狄德羅—宿...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