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簡明易懂方式,介紹成本與管理會計基礎知識。
詳盡解說成本與管理會計精華,傳授讀者最重要的概念。
每章後均附練習題與解答,加深印象,熟悉考題形式。
身處競爭激烈的商場,成本與管理會計是必備的會計知識。管理者除了必須做好本身的內部控制,更要有制定決策的能力,使企業價值達到最大。
由於成本會計不受一般公認會計原則限制,是一門活用的知識,並不易掌握其中重點。
本書有系統介紹成本與會計學的每個概念,使讀者能融會貫通,並了解此一專業知識的精華。
作者簡介:
馬嘉應
現職
東吳大學會計系教授
台灣會計師資格
美國新澤西註冊未執業會計師
中國大陸註冊未執業會計師
學歷
美國理海大學商業暨經濟博士
著作
會計學
圖解會計學精華
圖解成本與管理會計(與張展鏡合著)
圖解財務報表分析
超圖解審計學
財務報表分析
審計學
中級會計學
稅務會計(與楊葉承合著)
會計倫理(翻譯)
馬裕豐
現職
聖約翰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助理教授
學歷
東吳大學會計系
交通大學管科所碩士
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系博士
經歷
中央銀行專員
中央存款保險公司
中央再保險公司
中國石油開發公司助理員
上市櫃公司獨立董事
專長
財務會計、金融機構管理
章節試閱
第一節
成本與管理會計的意義和功能
一、成本與管理會計的意義
企業為了要達成其效益極大化而要付出的代價即是成本的概念,以往成本會計較著重於成本的計算,忽略管理當局決策所需的資訊。由於經濟快速變遷,與全球化經營之布局,現今成本會計除精確地成本的計算、具競爭力的價格之制定外,更可使組織達到規劃與內部控制管理的目的,並兼顧企業內部與外部之會計資訊使用者,因此成本會計結合了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統。
二、成本與管理會計的功能
(一)內部使用者
成本與管理會計可以幫助管理階層在於企業的決策、規劃、控制、考核方面有所助益。所謂的規劃是指為達成組織目標估算所需資源的活動;控制是管理階層為了使採行的活動與組織目標一致所必須行使的手段;而考核是指管理階層在經規劃、控制之後所採行的活動,比較實際和預期的結果所做的評估;在經上述三者的行動之後才決定企業所要採行的決策為何,以達到內部管理者的功效。
(二)外部使用者
提供會計報告給不直接參與經營之企業外部者,如與企業有利害關係的投資人、債權人、稅務機關等相關人士,作為投資、理財及公共政策等決策之用,此為對外部使用者的功能所在。
第二節
成本的介紹
在現今多變的環境下,企業競爭日益激烈,管理當局為了要制定更精確的政策,必須有效控制成本。茲就不同的成本分類方式說明如下。
一、製造與非製造成本
(一)製造成本
在製造過程所發生的成本稱為製造成本,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直接材料為歸屬於某項製成品所發生之材料,即與產品製造相關、形成產品的本質且可直接歸屬至產品的成本。假設工廠欲製造生產桌子作為其產品,則在桌子的生產過程中,直接材料為木材;直接人工為與產品製造相關,用於生產某項產品所發生的人工成本,即可歸屬至成本標的所發生的人工成本。前述在生產桌子過程中有工廠的組裝人員,這些人員必須發給他們薪資,生產工作人員薪資即為直接人工成本;在生產的過程中所發生的製造成本中不屬直接材料及直接人工所發生成本皆屬製造費用(含間接材料、間接人工及其他製造費用)。桌子在生產過程中除了直接材料木材外,必須要有相關的釘子、接著劑來將彼此木料相黏接,這些包含於物料之中,較難歸屬於產品的部分材料成本如釘子及接著劑即為間接材料。間接人工與製造過程並無直接相關,但會發生之人工成本,如工廠的管理階層並不直接參與桌子的組裝與製造,因此管理階層薪資視為間接人工;其他製造費用則為除製造費用內間接材料及人工外所發生其他製造費用如折舊、租金、保險等。
上述製造成本的部分,直接材料加直接人工可稱為主要成本;而直接人工加製造費用則為加工成本,包括直接材料以外的所有製造成本。
(二)非製造成本
意指銷售、管理、財務等因應營運所發生的成本,其實就是營業費用,例如廣告費、銷售佣金及法律費用等。
二、產品與期間成本
(一)產品成本
產品成本與期間成本最大差異在於是否可進行盤點而得之成本,凡是可盤成本為產品成本。在前段所述製造成本皆為產品成本,因為工廠所製產品在未售出之前為公司的產品存貨,這些存貨在年底可由倉管或會計師事務所查核人員進行盤點或抽盤;當存貨賣出時會轉入銷貨成本中,這時就屬於財務會計之範疇,可以考慮買賣雙方是屬起運點或目的地交貨,進而影響到收入認列時點。關於此部分,請參考財務會計收入認列之章節。
(二)期間成本
在上段中不可盤成本則為期間成本,當考量完製造成本為產品成本後,那麼非製造成本則為期間成本,這方面的成本通常是採分攤的方式於銷貨期間進行費用攤銷。
三、直接成本與間接成本
直接成本與間接成本的區分在於判斷是否可直接歸屬於成本標的。何謂歸屬至成本標的?歸屬至成本標的即是將成本是否歸於某產品、地區或部門來判斷。可直接歸屬於成本標的成本稱直接成本,我們現在仍用一開始的製造成本與非製造成本來說明,製造與非製造成本共包含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間接材料、間接人工及其他製造費用)以及營業費用(銷管費用等),如何區分為直接與間接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或營業費用如廣告費等可歸屬至特定地區(每一區皆不同),屬於直接成本;但今天廣告費若是全國性的而不會區分地區,這時就屬於間接成本。間接成本為不能直接歸屬於成本標的成本,必須要用合理且適當的分攤方式使成本分攤至各種產品中,如折舊和水電費等皆是,所以製造費用通常為間接成本,而非製造成本。營業費用則視情況而不同,可能是直接或間接成本。
四、生產與服務部門成本
從事生產的部門所發生的成本如製造部、裝配部皆屬生產部門成本。不直接從事生產的部門而提供服務至其他部門,使其他部門受益所發生的成本如驗收部門成本,則為服務部門成本。因為服務部門成本會使他部門受益,所以必須進行服務部門的成本分攤,將成本分攤至生產部門裡,如此一來,工廠才能精確算出產品真正的生產成本,進而精確計算出產品的售價(如採成本加乘法等)。關於服務部門成本分攤在第五章有詳盡的介紹。
五、固定、變動與半變動成本
若依成本習性來分類,可區分為固定、變動與半變動成本。固定成本為在攸關範圍內,不論作業量的增減,其總額永遠保持不變的成本,如租金費用。成本總額隨著作業量增減而變動的成本,稱為變動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間接製造費用。半變動成本是同時具有固定和變動性質的成本,亦稱為混合成本,這類成本有些是為了營運須有最低的成本水準,此時為固定成本,超過此水準,成本會隨業務量的增加而呈現變動的情形。我們在成本與管理會計的範疇裡區分固定與變動成本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實務上常常會計算損益兩平點。另外,管理當局進行報表編製(如採全部成本法或變動成本法)過程裡,對於區分固定成本或是變動成本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六、其他類型的成本
與產品有關的其他類型成本,將在以下單元中會再陸續介紹。
第一節
成本與管理會計的意義和功能
一、成本與管理會計的意義
企業為了要達成其效益極大化而要付出的代價即是成本的概念,以往成本會計較著重於成本的計算,忽略管理當局決策所需的資訊。由於經濟快速變遷,與全球化經營之布局,現今成本會計除精確地成本的計算、具競爭力的價格之制定外,更可使組織達到規劃與內部控制管理的目的,並兼顧企業內部與外部之會計資訊使用者,因此成本會計結合了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統。
二、成本與管理會計的功能
(一)內部使用者
成本與管理會計可以幫助管理階層在於企業的決策...
作者序
自序
在競爭激烈的經營環境下,管理當局除了作好本身的內部控制外,更要有制定正確決策的能力,以使企業價值達到最大,故「成本與管理會計學」就成為經營者與會計人員欲達到該等目標,所必須具備的知識與技術。
另隨著數位時代發展,人工智慧與資訊科技不斷地創新,如何將成本管理之各技術加以整合,而不至於形成許多各自獨立的制度,已是刻不容緩,加以近年來,環境、永續與公司治理(ESG)等議題也備受重視,相關規範與實施辦法已陸續推出中。上述這些發展與改變,讓經營者與會計人員面臨了很多的挑戰,但也帶來了許多經營與專業上的機會。
由於「成本與管理會計學」並不受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所限制,有人稱其為「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之活用學科;縱使不易掌握其中的重點與運用,惟本書仍試著以有系統的方式介紹「成本與管理會計學」的每一章節,期使讀者能夠融會貫通,並且瞭解此一門學問的精神所在。
本書主要是以淺顯易懂的說明與案例來解釋相關的內容,本書共有十五章,結合了成本與管理會計的基本觀念,分批、分步成本制度,聯產品、服務部門的成本分攤,在標準成本制度之下作差異分析,至最後管理當局所作的預算與定價策略及一些決策的分析都有詳加探討。每一章後面都有附相關的習題與解答,可以供練習,加深對課文的印象,相信對讀者會有相當的助益。但在作題目之前,要先將基本觀念釐清,對於千變萬化的題型才能夠迎刃而解、笑傲考場。
本書之作,雖殫精極思解說「成本與管理會計學」的精華所在,並且詳加分析其中的微妙之處,充分展現此一學門的全貌,期能提供給讀者完整的概念,並在經營決策上有所助益,但仍恐能力有限,疏誤難免,敬請各方賢達不吝指正。
民國112 年4月
自序
在競爭激烈的經營環境下,管理當局除了作好本身的內部控制外,更要有制定正確決策的能力,以使企業價值達到最大,故「成本與管理會計學」就成為經營者與會計人員欲達到該等目標,所必須具備的知識與技術。
另隨著數位時代發展,人工智慧與資訊科技不斷地創新,如何將成本管理之各技術加以整合,而不至於形成許多各自獨立的制度,已是刻不容緩,加以近年來,環境、永續與公司治理(ESG)等議題也備受重視,相關規範與實施辦法已陸續推出中。上述這些發展與改變,讓經營者與會計人員面臨了很多的挑戰,但也帶來了許多經營與專業上...
目錄
自序
第一章基本概念
第一節成本與管理會計的意義和功能
第二節成本的介紹
第三節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之關係
第四節新環境下成本管理技術
第五節職業道德
第二章分批成本制度
第一節分批成本制度之意義
第二節與分批成本制度相關的單據及流程
第三節分批成本制度的會計處理
第三章分步成本制度
第一節分步成本制度的意義
第二節分步成本制度的會計處理
第三節成本計算及編製生產成本報告單
第四章聯產品
第一節聯產品的意義
第二節聯合成本及產品製造流程
第三節聯產品的會計處理
第四節副產品
第五章服務部門的成本分攤
第一節成本分攤的意義
第二節服務部門成本分攤的基礎
第三節服務部門成本分攤的方法
第六章標準成本制度
第一節標準成本制度之意義
第二節實施標準成本制度之條件及功用
第三節標準之意義及種類
第四節標準成本之制定
第五節標準成本差異之分析
第六節標準成本制度之會計處理
第七節標準成本制度之會計分錄
第八節標準成本差異之處理
第九節差異發生的原因及績效之歸屬
第七章成本習性與估計
第一節成本習性的類別
第二節成本函數的估計
第三節學習曲線
第八章成本—數量—利潤分析
第一節成本—數量—利潤分析之基本假設
第二節CVP 分析之意義
第三節損益兩平點
第四節目標利潤
第五節CVP 分析之應用
第六節多種產品下之CVP 分析
第九章歸納成本法與變動成本法
第一節變動成本的意義
第二節歸納成本法與變動成本法的比較
第三節歸納成本法與變動成本法的釋例
第四節調節表
第五節超級變動成本法
第十章新環境下成本管理技術
第一節作業基礎成本制
第二節成本管理方法
第三節平衡計分卡
第四節知識管理及知識經濟
第五節企業資源規劃
第十一章預算與利潤規劃
第一節預算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整體預算
第三節零基預算
第四節作業制預算
第五節Kaizen 預算(Kaizen Budgeting)
第十二章定價策略與目標成本制
第一節定價策略的考慮因素
第二節短期定價策略
第三節長期定價策略
第四節其他定價策略
第五節目標成本制
第十三章非例行性決策分析
第一節決策成本
第二節非例行性決策分析應用
第三節決策樹與完整資訊的期望值
第十四章資本支出預算
第一節基本概念
第二節評估資本支出的方法
第三節淨現值法的進一步應用
第十五章責任會計、績效衡量與轉撥計價
第一節責任會計
第二節績效衡量
第三節公司部門間轉撥計價
自序
第一章基本概念
第一節成本與管理會計的意義和功能
第二節成本的介紹
第三節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之關係
第四節新環境下成本管理技術
第五節職業道德
第二章分批成本制度
第一節分批成本制度之意義
第二節與分批成本制度相關的單據及流程
第三節分批成本制度的會計處理
第三章分步成本制度
第一節分步成本制度的意義
第二節分步成本制度的會計處理
第三節成本計算及編製生產成本報告單
第四章聯產品
第一節聯產品的意義
第二節聯合成本及產品製造流程
第三節聯產品的會計處理
第四節副產品
第...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