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療癒最透明的故事安寧照護從低谷突破兒童文學季暢銷5折起蔣勳楊双子納瓦爾寶典小書痴矽島後全球化民主世代民防必修課扁平時代拖延情緒哥吉拉人生貓教練二手書現折5%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越境的花鳥:呂紀與十五、十六世紀東亞的四季花鳥圖

作者:黃立芸

評價
1收藏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9 NT$ 621 NT$ 69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花鳥」是東亞繪畫史中一個重要的主題;所謂四季花鳥圖,是指畫家在作品上依據春夏秋冬四季之順序,表現各季節的花卉植物與鳥類,可說是花鳥圖中深具特色的一種類型。在十五、十六世紀時,中國、日本與韓國開始流行一種大型的四季花鳥圖,這類作品以山水為背景,搭配四季花鳥,色彩華麗且描繪精緻,相當引人注目。

本書從跨區域的歷史性角度出發,探討這段時期這種大型四季花鳥圖像在中、日各自的藝術傳統,以及在東亞區域文化藝術交流脈絡中的定位。作者由鳥類姿態「型」的概念切入,首先透過復原中國與日本的鷹樣屏風,指出「型」實為貫串東亞花鳥圖像的關鍵。接著由「型」的傳承與傳播之觀點,聚焦中國明代宮廷畫家呂紀的《四季花鳥圖 四幅》與日本室町時代雪舟的《四季花鳥圖屏風》、狩野元信的《四季花鳥圖襖繪》,展開詳細的論述。透過作者的研究可知,呂紀的作品不只繼承了唐宋時代大型花鳥圖的傳統,同時更是這種圖像風行於東亞地區的關鍵性角色;而在跨文化的情境下,室町時代的漢畫系四季花鳥圖像的意涵產生轉化,成為承載權力與文化雙重憧憬的唐物。

作者所採取的東亞區域視角,使明代花鳥畫及呂紀得以跳脫傳統的中國畫史論述,在東亞繪畫史上被賦予一個嶄新的歷史地位,而「型」的概念與四季花鳥圖像,更是串連起中、日、韓三地的繪畫史。本書對於理解東亞地區藝術的交流史,具有重要貢獻。

商品特色
1.華文世界第一本有關中國與日本的四季花鳥圖的專書。
2.東亞藝術交流史的重要著作。

作者簡介:

黃立芸
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 副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碩士
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博士
中央研究院深耕計畫博士後研究
研究領域為東亞繪畫史,尤其關注東亞區域文化藝術的交流與受容相關議題。近期的研究環繞在十七到十九世紀東亞地區視覺圖像和知識的傳播、中介和轉譯,已發表論文多篇。主要論文有〈孫億とその花鳥畫について―東アジア繪畫史の觀點から―〉、〈琉球畫家殷元良(座間味庸昌,1718–1767)的中國繪畫學習〉、〈朱鶴年「奉使琉球圖卷」(沖繩縣立博物館‧美術館)について〉、〈東アジア繪畫史の視點から考える花鳥畫研究――呂紀と沈銓‧南蘋派を例に〉、〈從沈銓到南蘋風:以沈銓《老圃秋容圖》(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為例〉等。

作者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近期最多人購買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