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催眠治療之父」米爾頓.艾瑞克森絕無僅有的五日工作坊完整實錄。
‧一窺艾瑞克森學派始祖的治療手法,顛覆你對催眠和心理治療的印象,入門者參考必備。
‧透過趣聞軼事、多層次溝通等技巧,暸解艾瑞克森學派與其他催眠學派的不同。
‧艾瑞克森和薩德師徒二人專業剖析學員催眠引導案例,進階催眠學習者必備。
我只是提供氛圍的人,把自己當作一座花園,讓他的想法可以在裡頭滋長、成熟,而且是在他不自知的情況下進行。
──米爾頓.艾瑞克森
治療師只是提供你一個機會,在有利的環境裡好好思考你的問題……我五十年來的發現是,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我總是把每個人當作獨特的,強調他或她自己的獨特性。
──米爾頓.艾瑞克森
米爾頓.艾瑞克森是催眠和心理治療領域的傳奇人物,被喻為「現代催眠治療之父」。他對心理治療實務的貢獻堪比佛洛伊德之於心理治療理論。
艾瑞克森以趣聞軼事作為治療和教學的工具,這種手法在心理治療中非常獨特。他擅長透過隱微的觀察發掘個案的獨特性;他運用非傳統的催眠技巧,幫助個案打破僵化的自我設限,激發潛意識的力量,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正面的建議和轉變。
領略艾瑞克森的方法不在於精熟理論,而在不停地親近他的治療現場。本書正是為此而寫,完整記錄了艾瑞克森為期五天的研討會,不管治療對話、實例示範,或是現場實況的細緻描寫,都讓讀者如臨現場。作者薩德博士身為艾瑞克森重要的傳人,不僅在書中對艾瑞克森的催眠手法進行解析,也和艾瑞克森一同針對研討會成員在工作坊反應進行討論,師徒二人的精采對話,也都如實收錄於本書。
不管是不是心理治療從業人員,閱讀這本治療實錄中都會發掘源源不斷的驚喜和創意,不僅啟發我們應對生活難題與治療現場的智慧,還能從中感受到艾瑞克森旺盛的生命力,並深深受到鼓舞。
作者簡介:
傑弗瑞.薩德 Jeffrey K. Zeig(1947-)
臨床心理學家,艾瑞克森學派催眠治療師,為現代催眠治療之父米爾頓‧艾瑞克森嫡傳大弟子。創辦米爾頓‧艾瑞克森基金會並兼任執行長,亦為世界短期心理治療大會創辦人兼主席、伴侶治療大會創辦人兼主席、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派國際大會創辦人兼主席。獲評為美國國家實踐學院心理學傑出執業者。
薩德精研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問並實踐超過四十年,且勤於著述與教學,在世界超過四十個國家演講、主持工作坊。薩德也參與編撰超過二十本心理治療書籍,其著作被譯成十四種語言風行於全世界,已中譯的有《助人者練心術:自我提升的60個增能練習》、《喚醒式治療:催眠.隱喻.順勢而為》、《經驗式治療藝術:從艾瑞克森催眠療法談起》、《跟大師學催眠:米爾頓.艾瑞克森治療實錄》、《艾瑞克森:天生的催眠大師》等。薩德現居於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為私人執業的婚姻和家族治療師,亦頻繁地透過線上課程與台灣、中國等地的心理治療工作者進行培訓。
譯者簡介:
朱春林 臨床心理學博士
陳建銘 專業譯者
朱恩伶 專業譯者
秘魯 專業譯者
張書森 精神科醫師
潘怡如 精神科醫師
簡意玲 精神科醫師
陳冠宇 精神科醫師
吳其炘 精神科醫師
蔡芳茹 精神科醫師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業推薦
洪偉凱/艾瑞克森學派心理治療師、「薩德談經驗式治療」系列著作譯者
張忠勛/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理事、《讓潛意識說話:催眠治療入門》共同作者
黃天豪/ 臨床心理師、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理事長
蔡東杰/ 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創會理事長、自信催眠師線上學習平台創辦人
(依姓氏筆劃排列)
名人推薦:專業推薦
洪偉凱/艾瑞克森學派心理治療師、「薩德談經驗式治療」系列著作譯者
張忠勛/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理事、《讓潛意識說話:催眠治療入門》共同作者
黃天豪/ 臨床心理師、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理事長
蔡東杰/ 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創會理事長、自信催眠師線上學習平台創辦人
(依姓氏筆劃排列)
章節試閱
∣第一章∣艾瑞克森運用的趣聞軼事
艾瑞克森的註冊商標,可說是他用趣聞軼事(anecdote)作為教學手法與治療工具。艾瑞克森從不失焦的精準溝通,緊緊扣住每一個案,原來就廣為人知。他對趣聞軼事的運用,更是證明了他將口語溝通做到最高度和最有效的運用。為了使讀者更容易瞭解接下來的研討會紀錄,我要先詳細說明趣聞軼事的運用。我在1973年對艾瑞克森的最早介紹,就是討論他趣聞軼事的運用如何成為有力的多層次溝通。
在心理治療中運用趣聞軼事
字典對趣聞軼事的定義是:對有趣或驚異事件的一小段說明。趣聞軼事可以是虛構,例如童話、民間寓言、聖經寓言或諷喻故事;也可以是真實生命事件及冒險故事的述說。艾瑞克森所說的趣聞軼事,絕大部分來自他自己、家人與病患生命事件的非小說式描述。
趣聞軼事可用在各種形式的心理治療與治療過程中的任何階段,至今尚無任何禁忌。
某些步驟已經是所有心理治療都通用的,像診斷、建立同理關係與治療計畫完成時,趣聞軼事也都可用在這些治療活動中。
診斷
敏銳的觀察者可運用趣聞軼事幫助診斷。一個趣聞軼事可以投射式地運用,有點像用羅夏克墨漬測驗(Rorschach)。就形式而言,趣聞軼事所提供的刺激可導出確定診斷的重要徵兆。這好比是治療者告訴病患一個含有多種成分的故事,同時留意病患會對故事的哪一成分有所反應。例如,一則牽涉到配偶關係的故事,可以引出一個人小時候與父母處不來的問題;更甚於此,這些問題可以再分支到個案現在的性功能失調,再引到酗酒問題上。
這個濃縮的故事含有許多成分,觀察力敏銳的治療師會留意病患對趣聞軼事某些部分的非口語反應,甚至會注意到哪一特定部分讓病人有口語反應。如此一來,診斷訊息將隨之浮現,治療師可以再追蹤下去。
這裡引用一個作者自己執業的臨床例子,說明趣聞軼事如何為診斷增添訊息。有位病患前來要求催眠治療,希望診治他已有十三年歷史的畏懼症(phobia)。第一次會談時,我先告訴她一些趣聞軼事,是關於一些病患為了克服己身問題各自花費不同時間的故事:有些人出乎意料地迅速康復,不需要什麽領悟;有的人復原得慢,感覺費力的同時,卻很享受對問題的頓悟。這位病患有個自己不察的習慣:不斷肯定地點頭。當我說的故事中有關復原得慢的部分,她一直點頭,而在立即復原的部分卻沒點頭。如果我講另一個類似但順序不同的故事,她的反應也跟聽到第一個故事一樣。
她的點頭證實她會復原得慢,所以第一次會談沒做什麽治療,我只問了許多有關病因和症狀的問題。在接下來的那個月多做兩次治療,為的是紓解她的畏懼。後來我知道沒有必要進行更密集的治療了,因為她已表明自己會慢慢復原。
艾瑞克森說故事時,總是持續觀察病患的行為反應。他通常不直接看著病患,而是以高度發達的周緣視線密切觀察病患的行為反應。艾瑞克森的感知力說來很傳奇,他勤奮地訓練自己留意和瞭解人類行動中非常隱微的差別。從他當下診斷的精確性就可看出他的治療反應力。他所發展出的能力,能夠為個別病患迅速感知核心問題,關於這一點的重要性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只是關於他診斷取向的探討超出本書範疇,在此不多贅述。
建立關係
一般認為建立連繫感和同理關係是心理治療的基石之一。有些理論者(如Carkhuff&Berenson,1967)認為同理反應是心理治療最主要工具之一。但同理技巧的缺點是,病患會因此學到一種自我診斷式的同理心,不斷觀察自己的感覺狀態。這樣的自我覺察,干擾了對自我感覺流動的享受和運用。對有些個案,直接同理的處理可能是禁忌或多餘的,例如,有些人就是不喜歡調整到可以感受自己感覺的狀態,有些並不希望自己的感覺被直接點出來,有些甚至覺得尴尬萬分。
艾瑞克森的治療取向認為,能自動地(automatically)或無意識地發揮,就是功能運作最好的時候,這也是指沒有意識干擾或阻礙。艾瑞克森用了好多間接手法,就是要儘快達成在不覺察的狀況下就改變。
趣聞軼事與運用間接手法相同,也能用來同理病患,同理他當下意識所覺察或所無法覺察的歷程。在這情況下,病患並不需要意識到治療師所做的同理反應。趣聞軼事也可以用來與無意識建立同理關係。雖然同理反應可以不為病患意識覺察是個事實,病患仍舊能承認治療師在口語或非口語層次做了個「無意識」的同理反應。
為說明同理效果的趣聞軼事的運用,我舉更早以前艾瑞克森教學研討會中的一個案例。1975年,有三個學生來到艾瑞克森的辦公室求教他的技術。艾瑞克森說了個故事,關於一名競爭心強的病患來找他,要求幫他進入催眠狀態。艾瑞克森說他用的方法是:要這位病患看著自己的哪根手指會先抬起來、哪隻手會先碰到自己的臉,以幫他進入催眠狀態。艾瑞克森利用病患的競爭心,幫他達成了目標。對這些學生來說那是個迷人的趣聞軼事,因為艾瑞克森同時教導他們有關他的技巧的一個有趣層面。
這故事顯然有另一目的,在整個過程中,有的學生爭逐艾瑞克森的時間和注意。當這個趣聞軼事的多重目的被點出時,艾瑞克森討論了他技巧的其他面向,向學生指出他看到他們之間不斷的競爭。
學生那時可以有意識地承認(他們做了),也可以非口語地表達他們雖承認,但還沒準備好將這訊息搬到意識層面。最後,當這故事被用到當下情境時,學生可能沒識別到隱含的意義。對艾瑞克森而言,前述三種反應的任一種都是令人滿意的,因為它們緊扣著學生自己的需求和人格。艾瑞克森早已準備好隨時跟著任何一個被指出的反應繼續追蹤下去。關於這件事,他自己的評論是,他願意有意識地討論該趣聞軼事,因為那是個教學情境。
除此之外,這則趣聞軼事還有第三個訊息:將學生導向成接受暗示或逼到牆角般出現這一切特定行為反應。討論此趣聞軼事後,艾瑞克森補充說,他其實不知道那些學生中有多少競爭,但他明白絕對不要他們爭相將矛頭對著自己來。
治療過程
趣聞軼事可運用在治療歷程中的任一階段以達成治療目標。且看看下列八種不互相排斥的類別。
一、提出重點或彰顯重點
趣聞軼事能提出或彰顯重點。透過趣聞軼事的運用,重點可能變得難忘又有力。想想人類的記憶結構,相較於用簡單句子記住一件事情這個方法,有主題的趣聞軼事顯然更容易留在記憶中。趣聞軼事能「標示」人的記憶,簡單的事刹時變得生動,看看以下例子。
1980年早期,我被捲入生平第一樁催眠法律案件,我請艾瑞克森給我一些忠告。他以一句話開始:「瞭解對手的律師。」接著說起他曾受聘到兒童法庭為一個丈夫作證,他太太罹患嚴重的精神疾病,先生顯然是孩子的最佳監護人。
艾瑞克森說他很熟悉對方律師,這位律師是一位十分仔細的人。輪到他作證那天,對方有備而來地準備了十四頁打好字的問題要問他。一等他步上證人席,律師就問:「艾瑞克森醫生,你自稱是精神醫學專家,誰有權威來佐證你的說法?」艾瑞克森回答:「我就是自己的權威。」艾瑞克森知道如果說個人名,律師一定會引用對立的另一權威來打擊他的專家威信。
律師接著又問:「艾瑞克森醫生,你自稱是精神醫學專家,究竟什麽是精神醫學?」艾瑞克森這麽回答:「舉個例子吧!如果我是美國史專家,我一定會知道賽門歌弟(Simon Girty)也叫做『下流歌弟』(Dirty Girty)。任何一個美國歷史專家,就不會知道『賽門歌弟』也叫『下流歌弟』。」艾瑞克森望著對方律師,只見他把頭埋在雙手之間,法庭書記則在書桌下尋找鉛筆,和他同方的律師則盡力壓抑無法控制的笑聲。
艾瑞克森給了那個類比後,對方律師把資料推向一旁,長嘆一聲:「艾瑞克森醫生,我沒進一步的問題了。」
然後艾瑞克森看著我說:「那律師的名字是•••••歌蒂(Gertie)。」 艾瑞克森說後來他的律師不論何時看到對方律師,總會不自覺地聯想到他所說的「下流歌弟」。
艾瑞克森的趣聞軼事非常幽默又迷人,因為他總是用一種令人愉快的方式點出重點。如果他只是告訴我:「別被情境要脅。」其影響微乎其微:相反地,當他用舉例的方式,此訊息的影響力就大大增加了。
二、建議解決方法
艾瑞克森常用趣聞軼事向病患直接或間接提供建議,也就是講一個和他的病情可相比擬的趣聞軼事且/或一個有相同主題的多層次趣聞軼事。這些趣聞軼事的結論當然是可以提出新想法或先前被忽略的解決方法。例如,病患描述生命中遭逢多重失敗,艾瑞克森會說另一個也面臨許多挫折的人的故事,然後小心地建構出一個成功的結果。因此,治療故事中的每一個失敗都漸漸變成堆砌出成功的一塊塊磚頭。
在被整理成本書的那場研討會中,有個帶著新想法、可相比擬的趣聞軼事。〈星期二〉時,艾瑞克森引導莎莉經歷了一些困頓、尷尬的情境,接著又對莎莉說了個有位病患經歷尷尬情境,最後因此更成功、變得更有彈性的生命故事。
艾瑞克森也可能在對病患說故事的同時,建議一個被忽略的解決方法,說別人有著類似問題時如何成功地運用解決方法,讓病患自己決定如何連結及運用到生活中。這時,趣聞軼事的特殊運用會比直接建議帶來更大的治療效果,因為病患比較容易抗拒所謂的建議。
趣聞軼事也可用在解決方法的間接暗示上。當一個解決方法是以間接方式呈現,結果會是病患覺得是自己想出了解決方法,改變的功勞歸到病患身上。
艾瑞克森經常以同一主題的多面向趣聞軼事來示範他的間接教學法。例如有一次他討論一個重要的概念,是關於「如何在病患內在的參考架構中與他相會」,他藉由同一主題的多面向趣聞軼事,把所有重點串在一起(與此同時,艾瑞克森會不斷示範如何和這些學生的內在參考架構相以強調此原則)。艾瑞克森在說趣聞軼事之前或結束時,會提到其中要談的主旨。但如果明白學生或病患已無意識地(或意識地)抓到重點,他也可能隻字不提主旨為何。
三、讓人們自我瞭解
治療師常用的方法之一是面質(confront)病患,讓他以現實眼光來看自己,瞭解眞正的自己。趣聞軼事的運用,多少可以間接地提供患者更多的瞭解。
研討會的紀錄中,〈星期三〉快結束時,艾瑞克森說了個象徵性心理治療的故事,個案是一對夫妻。艾瑞克森只是要這位精神科醫師和他太太從事戶外活動,包括爬女人峰及到植物園走走。艾瑞克森用活動為媒介,讓這對配偶象徵性地瞭解自己並採取適當行動。同時,也為那些聽課的治療師提供一個實例,透過這個也是治療師的案例,幫助他們瞭解自我。
說完精神科醫師的趣聞軼事之後,艾瑞克森接著引出另一個精神分析師與他太太的趣聞軼事。閱讀這兩則趣聞軼事,你會知道它帶給讀者(與聽眾)的是:你很難不聯想到自己。艾瑞克森就是能用趣聞軼事引導聯想,讓人有更多的自我理解,因而採取適當行動。
這是艾瑞克森非常重要的手法。他很喜歡這麽說:「若要一個人談談他的兄弟,只需告訴他你自己的手足的故事。」艾瑞克森提醒我們,改變的力量就藏在病患的內在,你所要做的只是如何喚醒那力量。趣聞軼事可以用來引導人們聯想,但實際上是病患自己做了改變,「治療師只是提供了這種氛圍」。
四、播下新想法的種子和增加動機
稍早提到那位恐懼症個案聽到的都是成功的治療故事,這也是趣聞軼事的目的之一:增加病患的正向期待。此外,趣聞軼事還可診斷改變的動機,從病患點頭的風格,治療師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她被激勵從以前的恐懼反應中做必要的改變;唯一的疑問只是:要多少時間。
艾瑞克森非常擅長用故事刺激病患或學生的基本信念。他知道故事的序列,所以可以在同一天稍晚時再用個故事建立那個信念,或數天、數週後重續前言。
「播種」(seeding)概念在催眠治療中是非常重要的,若催眠治療師要暗示手臂上提,必須把各個小小步驟或種子「串」(chaining)在一起。例如,操作者先將當事人的注意力帶到手,然後帶到手部知覺的可能性,再來是動作的潛能,之後的動作是可以期待的,接下來再將注意力帶到動作的事實,最後才暗示眞正的動作。當治療師知道了所期待的結果,在治療早期時就能播下結果的種子。在艾瑞克森的手法中,「播種」是非常普遍的,為溝通增添了許多力量。
五、治療性地控制關係
病患常常會學到一種不具適應性、富操縱性又自我挫敗的關係型態,這時,趣聞軼事可以拿來作為有效控制關係的工具,使病患保持在「相對弱勢」 (one-down)的互補位置(參見Haley,1963)。治療師的這種策略,對於一些置身弱勢立場時會變得固執、無法自在也無法有效行動的病患而言,其實是有治療效用的。雖然在關係中處於相對弱勢,透過趣聞軼事的運用,病患還是可以學到一些讓自己感覺安全的東西,例如,讓病人維持「失去平衡」,以致於不能繼續使用習慣行為來控制關係;知道有人不受他的症狀影響後,病患反而會變得較有安全感。
六、嵌入指令
趣聞軼事有嵌入指令(embed directives)的功能(參見Bandler and Grinder,1975)。這個技巧是從故事脈絡中截出一段重要的詞句,然後直接或間接地傳遞給病患。嵌入指令可以間接呈現給病人或學生,譬如,藉由不足的語氣(underemphasis),或藉由治療師改變聲音的落點。
舉個例子,在〈星期五〉的紀錄中,艾瑞克森討論了人類的性發展。他說了個當年在伍斯特州立醫院(Wooster State Hospital)時擔任他督導的A博士的故事。這故事看來是離題的,但想像一下最後一句話如何指向那位阻抗的學生而產生了效果。那句話提議一個人繼續維持「不要有表情,閉上嘴巴,睁大眼睛與耳朵,然後等著,等到有一些眞正的證據支持你的推論和見解,再來做出你的判斷」。
七、減低阻抗
正因為趣聞軼事原本就是間接的形式,更可以降低對新想法的阻抗。趣聞軼事在病患內在引發聯想,病患因此可以啓用這個被引發的聯想。人們很難抗拒自己擁有的聯想。
趣聞軼事也可以間接地呈現想法。通常一個趣聞軼事就會包羅許多想法,在過程中,病患必須變得主動介入意義的賦予,並揀選與自己有關聯的部分,如此就能激發病患內在的改變動能。
因為本身的結構,趣聞軼事的訊息能很快轉變成無意識,病患無法有意識地吸收和瞭解這個複雜的趣聞軼事所包含的全部啓示。病患可以體驗到在自身意識知覺之外的行為改變,是因為他可以回應趣聞軼事的某些部分,即使那部分並非有意識地被吸收。所以常會有人表示,病患見了艾瑞克森以後發現自己改變了,卻沒有察覺艾瑞克森治療性溝通究竟產生什麽效果。
一般說來,艾瑞克森會在需要增加間接手法時,開始運用趣聞軼事。病患愈是抗拒新的想法,艾瑞克森愈會頻繁地運用間接技巧和趣聞軼事。這是依循一個原則而來:間接手法的總量是和治療者察覺的阻抗總量成正比(Zeig,b)。
此外,趣聞軼事還能技巧地化解阻抗。例如透過一則趣聞軼事播種一個新想法,治療師很快就轉到不同主旨的第二則趣聞軼事。以這種治療形態而言,讓病患阻抗第一則趣聞軼事中的想法便困難許多。再者,運用這種手法,隱含在第一則趣聞軼事中的想法會有更多機會且更快變成無意識地存在。
趣聞軼事還有個功能:分散病患的注意力。艾瑞克森曾說過自己有時會基於治療的理由,用趣聞軼事來讓病患覺得無聊。這個技巧可以讓病患較不防備、較有反應,再趁機植入治療性的想法。
∣第一章∣艾瑞克森運用的趣聞軼事
艾瑞克森的註冊商標,可說是他用趣聞軼事(anecdote)作為教學手法與治療工具。艾瑞克森從不失焦的精準溝通,緊緊扣住每一個案,原來就廣為人知。他對趣聞軼事的運用,更是證明了他將口語溝通做到最高度和最有效的運用。為了使讀者更容易瞭解接下來的研討會紀錄,我要先詳細說明趣聞軼事的運用。我在1973年對艾瑞克森的最早介紹,就是討論他趣聞軼事的運用如何成為有力的多層次溝通。
在心理治療中運用趣聞軼事
字典對趣聞軼事的定義是:對有趣或驚異事件的一小段說明。趣聞軼事可以是虛構,例如童...
推薦序
|推薦序一|
徜徉於艾瑞克森宇宙的最佳起點
黃天豪
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理事長、新田/初色心理治療所首席顧問臨床心理師
在當代心理治療的領域中,米爾頓.艾瑞克森醫師被譽為「現代醫療催眠之父」,他獨特的方法與卓越的成就,影響了許多心理專業人士。而傑佛瑞.薩德博士所編著的《跟大師學催眠》一書,是認識和學習這位大師的絕佳起點。
這本書提供了米爾頓.艾瑞克森教學研討會的詳盡記錄。透過書中的內容,我們有機會了解到艾瑞克森的方法和技巧,以及他對於個體發展與心理治療的深度洞察。書中提及的諸多案例,讓我們得以一窺這些思想的具體樣貌。例如,我們可以從艾瑞克森身上學到,如何真正聽見案主的語言──包括所有說出口與未說出口的話語(頁97,搭機恐懼症);如何為案主量身訂做、個別化每一次的心理治療(頁164,黎巴嫩男孩);如何順勢而為,運用案主的症狀(頁176,神經性厭食症);以及將案主呈現出來的所有身心狀態,化為治療資源的方式(頁236,乳癌末期)⋯⋯。我無意將本書所有案例列出成為目錄。事實上,每一個案例也絕不只有一種看待的方式,在此列出的例子,只是弱水三千的一瓢。
但就算僅只是一瓢,也足以讓人品味再三。
讓我進一步為各位讀者介紹艾瑞克森的「一瓢」,如何形成獨特的「艾瑞克森宇宙」。這本書中記載的教學研討會,發生在1979年7月 30日到8月4日。星期二這天,有個名為「莎莉」的女士遲到了,艾瑞克森直接運用她的遲到,開啟一段催眠引導示範(從本書頁119開始)。難得的是,在1980年1月30日與2月3日,薩德博士與艾瑞克森針對這段催眠引導,做了五個小時的詳細討論(約莫在該次教學研討會半年之後,而艾瑞克森醫師在3月25日,也就是再過不到兩個月,便因急性感染過世。)這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因為艾瑞克森極少評論自己的治療。這些討論的內容,收錄在本書的|附錄一|。在2002年10月,薩德博士又針對這段治療與討論,增添了新的評論與解析,並拍攝剪接成「處理阻抗(Working with Resistance)」這部教學影片,讀者們可以在艾瑞克森基金會的網站購買這部影片觀看。而這些新的評論解析內容文字稿,又收錄在薩德博士另一本書,《喚醒式治療》的第二章。
其實,單單這段影片與這些解析內容,我已經看了不下十次。也正因為如此,我愈發理解為何薩德博士要針對這些影片再三回顧評論。在艾瑞克森晚年的這些教學研討會中,他已經融合畢生功力,進入無招勝有招的境界。我們有幸活在各種「紀錄工具」(錄影、錄音)已經發明的年代,故而透過「回看」與「解壓縮」的過程,真的能得到極為豐富的收穫。薩德博士在前言中提到:「如果你能因此知道艾瑞克森所為的50%,你一定是個非常敏銳的觀者與聽者。」也許我們無法一次知道艾瑞克森所為的50%,但我相信多看幾次,終能累積出超過50%的理解。
這本書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對心理專業人士的專業發展上,同時也對一般讀者的個人成長和探索,有著深遠的影響。如同前述,艾瑞克森的治療理念,強調個體的內在資源和自我療癒能力。而相對於過去,他更強調現狀與未來:「我們要接受病人的現狀。他只能活在今天,明天,下週,下個月,明年。他的狀況就是現在的狀況。洞悉過去也許有教育性,但是並無法改變過去。」心理/心靈成長在當代臺灣社會,已然成為顯學;此刻這樣的觀點更如暮鼓晨鐘,發人深省。故而這本書不僅帶給我們對催眠治療的了解,更啟發我們探索自身潛能,從「當下」開啟內在的成長之路。
我想呼籲所有的讀者們,不論你是否對催眠治療有任何先入為主的觀念,都能給予這本書以開放的心態和求知的渴望。催眠治療是一門充滿「可能性」的領域,它不僅局限於臨床應用,還有其他廣泛的應用領域,如自我成長、運動表現、學習優化等。透過這本書,我們可以拓寬自己的視野,探索催眠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和影響力。
願這本書在華文世界得到熱烈的歡迎和廣泛的讀者群,並帶給每一位讀者深刻的啟示和改變。願催眠治療的智慧在我們的生活中綻放,帶來內在平靜、健康和幸福。願我們在這本書中相遇,踏上心靈成長的旅程,共同徜徉於艾瑞克森宇宙!
|推薦序二|
信手捻來的人性觀察
張忠勛
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理事、《讓潛意識說話:催眠治療入門》共同作者
正和家人在日本旅遊,收到心靈工坊來信邀約替薩德老師的書籍全新修訂版寫序,欣聞老師的書籍重新出版,當然立刻一口答應。但是回臺灣之後,仔細思索,這才驚覺到要寫什麼才能真正描繪出本書的價值,這是一個難題。
腦海中盡是浮現出和薩德老師相處的時光:還記得當年為了進一步了解艾瑞克森的治療取向,特別參加薩德老師第一次在臺灣開的課程。
整個課程中滿是驚喜,在治療示範中,薩德老師穿著有笑臉的襪子,翹著腳有意無意地摸著襪子,彷彿在引導你生活中無處不是樂趣,加上老師提到:治療師本身就是最重要的治療工具,艾瑞克森會在引導個案時,一邊說著:你可以聽到我的聲音在你的左邊、在你的右邊、在你的四周……然後一邊切換自己說話的位置,當事人聆聽到的就是忽左忽右極具變化的聲音。這就像一個剛學基本拳法的入門小弟子,突然聽到無上武功心法一樣,開啟了一個新天地。這讓我想到了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國王,他有三個聰明伶俐的女兒。有一天,國王驚覺自己年歲已高,到了該世代交替的時候。國王就出了個題目,讓三個女兒回答。他要三位公主形容她們對國王的愛,說得最好的,就把王位傳給她。
大公主清了清喉嚨,說道:「父王啊!您就像是黃金一樣,尊貴又氣派!」
國王點了點頭,接著二公主說了:「父王,您就像是鑽石一樣,閃亮又高雅!」
國王更滿意了,微笑地看著小公主,滿心期待他最心愛的小女兒會說出什麼樣的內容。
小公主一臉嚴肅地說:「我親愛的父親,您對我就像鹽巴一樣,無比重要!」
國王不可置信地要小公主再說一次,小公主不慌不忙重複了同樣的內容。
國王的神情由詫異轉為憤怒,他不能理解為什麼小公主是用這樣廉價的東西來形容自己。震怒之下,國王把小公主驅逐出了王宮。
聰明又善解人意的小公主在流浪中遇到了鄰國的王子,兩人墜入愛河,最後小公主成了鄰國的皇后。
王子知道當年小公主被驅逐出王國的故事後,希望能夠改善小公主和國王的關係,於是邀請了老國王來作客。
小公主事先告訴御廚,宴會裡所有的菜色都不能加鹽巴調味。御廚滿臉驚訝,只能依命行事。
宴會上,所有賓客看著滿桌的美食,各個食指大動。大家迫不及待地把美食送入嘴巴,卻很快吐了出來,紛紛抱怨道:「怎麼那麼難吃?沒有味道能吃嗎?」
在眾人抱怨中,只見老國王流下眼淚,賓客們紛紛看向老國王。老國王哽咽地說:「當年,我以為小女兒用鹽巴形容我是一種貶抑,現在我才真正知道,看似平凡卻又不可或缺的鹽巴有多重要啊!」
這時,已經身為皇后的小公主推開大門,走進宴會廳,並高喊著:「父親!」老國王驚喜地看著自己心愛的小女兒,兩人立刻擁抱起來,父女終於重新團圓,且比以往更珍惜彼此關係了!
其實這個故事就像是我在學習心理治療的歷程一樣:國王難道不知道鹽巴的重要嗎?當然知道,但是知道是一回事,感受到又是另外一回事。過去,我一直試圖要改變個案的認知,但是當個案告訴你:「老師,我知道了。」之後,他真的會改變嗎?他真的改變了嗎?直到我遇到薩德老師。
當我們看到一部好看的電影時,我們彷彿身歷其境,融入在劇情當中,感受和劇中人一樣的緊張刺激或是悲歡離合。當我們看到一本好的小說或是聽到一首動人的音樂也是如此,對導演、作者和音樂家而言,怎麼樣讓觀眾、讀者、聽眾和自己的作品融入其中,產生共鳴,這就是他們最重要的任務。心理治療也是如此,治療師的課題在如何塑造一個情境讓個案產生感受,藉此鬆動過往僵化的行為或是思考模式。
艾瑞克森就是這樣的一位治療大師,很多人在學習艾瑞克森取向時,常常遇到的問題是:看完艾瑞克森的治療後,我要怎麼做才能像他一樣神奇?
艾瑞克森一點都不神奇,雖然他就像是武俠小說中的絕世高人一樣,飛花落葉信手拈來,可以傷敵。這些飛花落葉都是源自於他在日常生活中對人性的觀察,他把這些觀察的心得和體悟放入,要打造出一個怎樣的情境來讓個案體驗或是感受。這也是艾瑞克森和其他心理治療學派極大的不同:他沒有要建立一個理論體系來解釋個案的問題和特定的治療方法。相反地,他就像是《笑傲江湖》中的獨孤九劍一樣,以無用之用乃為大用為原則。
說了這麼多,到底要如何練成無招勝有招的獨孤九劍?當然最好的方法莫過於由獨孤九劍嫡傳人風清揚老前輩來解說這套絕世神功精妙之處,就像薩德老師就是艾瑞克森治療取向最重要的學習對象!
|原序|
催眠大師的教學與風範
理查.凡戴克醫師(Richard Van Dyck,M.D.)
荷蘭Oegstgeest催眠臨床中心荷蘭學會會長
雖然已有相當多的文章(編按:指英文,中文文章極少)介紹已故的艾瑞克森博士的工作,本書仍値得大力推薦,它不但提供讀者一個瞭解艾瑞克森博士的機會,還可透過其教學研討會的逐字紀錄,盡可能親近他,直接向他學習。
有些人有機會實際參與艾瑞克森的研討會,但在展讀這本書時又會發現,艾瑞克森教學的某些層面仍是前所未覺的。我會這麽說當然有幾分把握,因為在學生心目中,艾瑞克森的教學法帶來的困惑多於啓發,偏偏困惑又不必然適時伴隨著啓發。儘管傑弗瑞.薩德(Jeffery Zeig,本書作者)會在〈前言〉(頁27)中有所澄清,|附錄一|(頁352)也會介紹艾瑞克森如何處理研討會中有價値的互動訊息,讀者仍會發現自己處在一個令人困惑與啓發的因果循環中。
依賴「無意識學習」(unconscious learning)(就如艾瑞克森在研討會中所做的)是非常有力又直擊要害的方法。然而,我們必須承認,理性層面的理解就算抽象而難以言喻,仍有其魅力與價値。讀者可以從參考傑.海利(Jay Haley)、艾瑞克森和羅西(Rossi)、班德勒(Bandler)與葛林德(Grinder),以及其他評註者的著作中,獲得更清楚的參考架構,以求更進一步分析艾瑞克森方法的重要精髓。如果讀者已熟悉這些著作,勢必更能欣賞艾瑞克森的研討會。
先不論這本書的價値所在,受邀寫這篇序文即是殊榮。我是藉由一個非常類似本書所介紹的研討會遇見艾瑞克森的。在遇見他之前的許多年,一些同事和我在荷蘭推展「指導式療法」(directive therapy)的短期治療方法;僅是透過他及傑.海利的著作,我們的療法便深受艾瑞克森的強烈影響。這份因緣起於凱.湯普森(Kay Thompson)在荷蘭教授催眠課程,他是艾瑞克森的舊識,我也因為他才知道艾瑞克森在健康狀況允許時仍接見訪客,湯普森教授為我寫了封引介信。出於極大好奇,也帶著敬畏的崇高敬意,我飛到了鳳凰城(Phoenix)。
除了略有所聞他的紫色世界(編按:艾瑞克森本身因視力緣故,偏愛紫色),我不知抵達時能期待什麽。第一次與他會面時最打動我的,是他簡單、友善的好奇,以及全然不知自己的重要性。艾瑞克森熱誠地歡迎我這位遠從荷蘭來的訪客,以一個故事開始了我們的討論(事後我才知道,他有意藉由那個故事來串聯我們之間興趣的共同點)。這段趣聞軼事是有關弗利然人(Frisian)世代在亞歷桑那沙漠飼養母牛,以及隨之而來必備的灌溉系統。他解釋多年前印地安人在開挖灌溉渠道時做了個結論:「你會納悶他們如何預知挖掘渠道的必要。」我不僅納悶,還困惑於該如何把他所言連結到我的造訪目的。
參加研討會後又給了我更多的納悶,學員期待的顯然是一位不平凡的治療師,一種不尋常的教學法。艾瑞克森朝學生丢石頭,快要打到時,它忽然變成了橡皮製的石狀物。他強調:「事情不總是如它所現。」接下來他會講個治療個案的故事來闡述這個觀點。在初步檢視示範個案的病史時,這些相關內容似乎只是純粹的餘興節目;有些人想要更深入,以獲得「眞正的教誨」,於是問個究竟,但是艾瑞克森又用另一個故事回應。更多進一步的問題帶來更多的故事,而不是讓我們消化一個故事,反芻它的意義。艾瑞克森總是開始另一個傳說,有時用笑話抓住我們的注意力,有時連過場都不著痕跡地帶過。
除了在教學時用故事開始,或結語時來個簡短、一句話的說明,艾瑞克森很少解釋要我們學的東西,這樣的方法迫使我們得自己得出結論,而且經常是令人喪氣的。這種隨之而來的困惑及些許不舒服感,是促成注意力維持在持續轉換狀態的方法之一,形成了艾瑞克森所稱的「自然催眠狀態」(natural trances),而這種自然催眠狀態正可促進無意識學習。
我帶著滿腹疑問參加研討會,但從沒發問,有些問題尚未出口就得到了答案,有些甚至已超出自己能處理的訊息。回到歐洲,我開始理解在那趟行程中抓取到的訊息,這才漸漸看見研討會的結構。
最立即浮現的一個感想是:比起人們閱讀艾瑞克森相關文獻時,總理所當然地期待他的偉大,他本人卻甚少強調自己是個成功的治療師。他強調進步有時反而來自受限的生命本質,有時僅僅源於病患誠心接納,甚至肯定自己及自身症狀所帶來的改變。症狀的明顯改善並非永遠可能。聽到他說「對某些個案而言,治療師可以什麽都不做」這句話,眞是一種解脫,也很安慰──即使是艾瑞克森,也會有認為自己並不適合某位病患的時候(例如他與一位請求治療的口吃患者通信所示,頁257)。
艾瑞克森一點也不想變成神話人物,他反而更像是滿腔熱忱的手工藝老師傅,想將多年心血得來爐火純青的技巧傳授給大家。他不急著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也許是他希望避免的,可是還是發生了),他更努力的,是讓我們跟上腳步,得到他認為對我們重要的東西,並且漸漸熟悉他。
他對手工藝技巧的愛好不僅見於藝術品與紀念品的收集,也可見諸於他告訴我們有關治療或催眠引導(induction)的故事中。
艾瑞克森的行事風格讓我想到受訓時認識的一位資深神經學學者,他也是同業中出色的手工藝師,難下診斷的個案通常都轉介給他。他從病患們一進診療室,就開始細心觀察。很明顯的,或許基於我們的權益,他一開始心不在焉地進行標準程序的神經檢查,忽然整個人就投入某個特定病理的問題所在,完全不必藉由其他人向來依賴的實驗室或龐雜的檢查儀器。廣博的臨床經驗讓他得以辨識出一般人前所未聞、在教科書中找不到、甚至是連他自己都不見得說得出所以然來的一些隱微徵象。他的手法如同艾瑞克森典型的那種令人迷惑的簡單;教人不禁崇拜的是,他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下診斷,如同艾瑞克森示範如何從病患呈現自己的方式中就能找到關鍵因素一樣。
學生千萬不要誤解了這種方法的簡單,那可是很危險的。若不重視一步步蒐集資料的謹慎規則,可能會誤以為只要跟著直覺走就好。在艾瑞克森的教學故事中可以看見,他很少蒐集資料,做的是無關診斷的工作;然而他很有技巧地發展出「問得很少、得到很多」的手法,總是不引人注意地獲得所需的資訊。因此,更進一步說明艾瑞克森的診斷過程,好讓他的方法更為人可用,這是很重要的。
艾瑞克森非常重視如何運用普通精神醫學或動力心理治療所得到的不同知識。他十分仰賴有關活下去的一切知識,視其為直接體驗、也是日常經驗的核心,而這些偏偏是傳統心理學或精神病理學躊躇未前的。艾瑞克森的診斷手法包括了解個別習性、個人價値及特殊情境,這一切經常被認為對科學(所謂在每一角落都可以普遍驗證的知識體)沒有太大貢獻,可是對一個人及潛能的改變,卻是關鍵所在。艾瑞克森診斷方法的另一成分是他並非一位中立的事實蒐集者,而是困境解答的搜索者。他發展了一種特殊才能,從過去事件中可以指向未來的正向意義;從各式各樣的症狀裡,他看見了一個更美好生命如何可以有建設性地重新出發。
艾瑞克森是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的,因為他發展的方法改變了心理治療走向。當其他人集中心力分析原來系統的缺點,並找出補償之道時,艾瑞克森展現了如何發現潛能及如何將負面轉為助力的技巧。以傳統的心理治療思路而言,典型的方法是先建立一套功能為何產生障礙的理論,再將之運用到特殊個案。然而這取向的方向總是不斷出現新的問題,因為不能控制且無法預期的個別差異總是不斷出現。
艾瑞克森對於古典傳統理論並沒有太多貢獻,但他給予這一專業十分尊貴的財富──如何適應特殊情境、達到有效改變的許多珍貴事例。他將這一切事例留給別人,讓別人從他的無數經驗中建構出新的理論。艾瑞克森不像佛洛伊德與他的弟子,他並沒有將追隨者緊密連結形成學派,以保留自己的貢獻。許多不同取向的治療師都深受艾瑞克森啓發,其中一些人因此成為他親近的朋友或同事,例如本書作者傑弗瑞.薩德就花了好多時間與心力跟著艾瑞克森研究。這些同僚持續收集、分析與澄清艾瑞克森的工作,好讓它能更被其他治療師所用。他不但不要有所謂的「正統艾瑞克森學派」,甚至刻意刺激不同方向的發展,這是一個有力的實例,再度證明他對學生與病患所擁有之自由與個别性的尊重。
前述有些例子可在本書的〈艾瑞克森運用的趣聞軼事〉(頁33)中看到。我最喜歡的是那位有自殺意圖的護士貝蒂的故事(頁195)。這則故事已經超越了心理治療而臻藝術境界,自有其多重的意義。對觀視者而言,它是各種催眠現象的示範;對當事人而言,它是個治療,更是一個間接卻有力的重返人生追求之邀請。在引導她(編按:護士貝蒂)訪視死亡與再生的自然循環過程中,改變慢慢浮現。這過程本身是十分迷人的。請讀者注意其中唯大師風範才有的關鍵:艾瑞克森不只點出生命的價値;他先談到死亡,在貝蒂當下的思考架構中,兩人相會。這則故事不僅是艾瑞克森典型的治療手法,更重要的意義在於他以獨特而真實的態度做這一切,反對一般專業對本能退縮的反應。其他治療師在和個案有如此深刻又公開的涉入後,會有勇氣像艾瑞克森這樣允許貝蒂自行決定嗎?即使艾瑞克森曾為貝蒂似乎是自殺身亡而遭受指責,但在事情多年以後才終於明朗化的現今來看,他的做法從一開始就是正確且明智的。
理查.凡戴克醫師(Richard Van Dyck,M.D.)
1980年6月24日
|推薦序一|
徜徉於艾瑞克森宇宙的最佳起點
黃天豪
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理事長、新田/初色心理治療所首席顧問臨床心理師
在當代心理治療的領域中,米爾頓.艾瑞克森醫師被譽為「現代醫療催眠之父」,他獨特的方法與卓越的成就,影響了許多心理專業人士。而傑佛瑞.薩德博士所編著的《跟大師學催眠》一書,是認識和學習這位大師的絕佳起點。
這本書提供了米爾頓.艾瑞克森教學研討會的詳盡記錄。透過書中的內容,我們有機會了解到艾瑞克森的方法和技巧,以及他對於個體發展與心理治療的深度洞察。書中提及的諸多案例,讓我們...
作者序
二十世紀催眠治療的領導
傑弗瑞.薩德博士(Jeffrey K. Zeig, Ph.D.)
米爾頓.艾瑞克森基金會執行長
我很榮幸能夠協助財團法人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將米爾頓.艾瑞克森(Milton H. Erickson)醫生的工作帶到臺灣,他們策劃了這次的翻譯和我第一次到臺灣的工作坊。我也要感謝心靈工坊文化公司在出版和宣傳方面的著力。
米爾頓.艾瑞克森(1901-1980)在心理治療史上是一位獨特的影響人物。雖然沒有師承於名家,他自我焠鍊而成為二十世紀催眠界的領導人物,同時也是短期心理治療的創始人。很多人主張,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貢獻在於治療理論,艾瑞克森的貢獻在於治療實務。艾瑞克森發表在心理治療文獻的案例多過任何臨床工作者;他所發明的技術多過任何一位執業醫師,而且他的一些發明還沒被清楚闡釋。我研究艾瑞克森已經超過三十年,然而我知道從研讀他的工作當中還有很多値得學習之處。
艾瑞克森對心理治療的了解冠乎群倫。他是一位實用主義者,著迷於人類的韌性和無限的潛能。他探索人如何能改變。他不是一個試圖去描繪人為什麽是他們當前面貌的理論家。
艾瑞克森也有著令人驚奇的生命力。他承受著許多身體病痛的折磨,包括長期的疼痛。當病人來到他面前,他們面對的是一位承受的磨難不亞於他們的人,可能還超過他們所受的。然而,他很快樂,用活著的姿態柝放他的喜悅。當他鼓勵病人去欣賞生命,和超越病痛與限制,他的病人知道他是從自己的經驗發聲。
《艾瑞克森──天生的催眠大師》(Experiencing Ericks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Man and His Work)和《跟大師學催眠──米爾頓.艾瑞克森治療實錄》(A Teaching Seminar with Milton H. Erickson)是姊妹作,前者清楚地揭露了艾瑞克森身為一個人和一名治療師的樣貌,後者是他作為一位老師的風範。為了眞正了解艾瑞克森的技術,我們需要去瞭解他身為一個人的樣貌;為了真正了解他的治療方式,我們需要看到他是如何教導他的學生。
艾瑞克森是一個獨特的老師。他不是一個理論和實務的線性講述者。他是一個經驗性的老師,著重在引發學生的潛力,如同他引發病人的潛力一般。他的教學類似於他的治療,兩者都根植在經驗性地引發內在資源。
我敬愛米爾頓.艾瑞克森。我從他身上所學的勝過任何其他的老師。我個人希望這些書能傳達一部分我對他的敬愛之意。也希望這些書能激發讀者的興趣,來認識這位心理治療史上最偉大的人物。
二十世紀催眠治療的領導
傑弗瑞.薩德博士(Jeffrey K. Zeig, Ph.D.)
米爾頓.艾瑞克森基金會執行長
我很榮幸能夠協助財團法人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將米爾頓.艾瑞克森(Milton H. Erickson)醫生的工作帶到臺灣,他們策劃了這次的翻譯和我第一次到臺灣的工作坊。我也要感謝心靈工坊文化公司在出版和宣傳方面的著力。
米爾頓.艾瑞克森(1901-1980)在心理治療史上是一位獨特的影響人物。雖然沒有師承於名家,他自我焠鍊而成為二十世紀催眠界的領導人物,同時也是短期心理治療的創始人。很多人主張,佛洛伊德(Sigmund Fre...
目錄
∣推薦序一∣ 徜徉在艾瑞克森宇宙的最佳起點/黃天豪
∣推薦序二∣ 信手捻來的人性觀察/張忠勛
∣作 者 序∣ 二十世紀催眠治療的領導人/傑弗瑞.薩德
∣原 序∣ 催眠大師的教學與風範/理查.凡戴克
致謝
關於艾瑞克森醫生
∣前 言∣從故事中激發潛能的治療與教學
∣第 一 章∣ 艾瑞克森運用的趣聞軼事
∣第 二 章∣ 研討會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附 錄 一∣ 針對莎莉與羅莎的催眠引導的評論
∣附 錄 二∣ 催眠引導
延伸閱讀
∣推薦序一∣ 徜徉在艾瑞克森宇宙的最佳起點/黃天豪
∣推薦序二∣ 信手捻來的人性觀察/張忠勛
∣作 者 序∣ 二十世紀催眠治療的領導人/傑弗瑞.薩德
∣原 序∣ 催眠大師的教學與風範/理查.凡戴克
致謝
關於艾瑞克森醫生
∣前 言∣從故事中激發潛能的治療與教學
∣第 一 章∣ 艾瑞克森運用的趣聞軼事
∣第 二 章∣ 研討會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附 錄 一∣ 針對莎莉與羅莎的催眠引導的評論
∣附 錄 二∣ 催眠引導
延伸閱讀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