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地質調查所、清華國學研究院、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和營造學社四大機構的發展為主線,回望1920年代中國考古的初創經過和傳奇歷程。從這四大機構走出了諸多中國現代學術的開山宗師:
中國第一位地質學博士翁文灝;
第一位人類學博士、「中國考古學之父」李濟;
第一位考古學碩士、「中國科學考古第一人」梁思永;
最早的商業管理碩士曹雲祥;
「漢語語言學之父」趙元任、「非漢語語言學之父」李方桂;
「中國恐龍之父」楊鍾健;
「中國近代建築之父」梁思成;
……
他們在亂世中走出書齋,披荊斬棘,擔斧入山,因他們,一個大發現的時代,在中國的土地上顯露崢嶸。他們是荒野上的大師、新學術的奠基者,是前所未有的一代人,他們改變了世界對中國的認知。透過本書讓我們可以更清晰地回望他們走過的路。舊日的足音或已遠去,他們留在文化史上的足跡不可磨滅。
作者簡介:
張泉
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原《生活月刊》主編,亞洲出版業協會(SOPA)2008年、2010年、2013年「亞洲卓越新聞報導獎」獲得者。主要作品有《中華文明訪談錄》《城殤:晚清民國十六城記》《敦煌:眾人受到召喚》(合著)等,紀錄片《辛亥》撰稿,《五大道》和《大上海》總撰稿,多次獲得「金鷹獎」「星光獎」「中國紀錄片學院獎」和「中國紀錄片年度作品」等獎項。
章節試閱
十年前,張泉第一次訪問史語所時,我告訴他,現在的史語所無法定義。
在史學領域,陳寅恪先生那一代人代表着一個大師的時代,但那個時代已經落幕。如今,史語所還能在世界漢學界佔據一席之地,靠的是每一位學人研究成績的累積,大家陸續開拓出新社會史、思想史、宗教文化史、新文化史、環境史等研究方向,走出各自的新路。從前,傅斯年先生認為史語所是一個學派,現在我們卻非常多元。
大師的時代似乎一去不返,但我很高興張泉願意探究那段逝去的時光。
2011年秋,張泉來訪問史語所。當時他是《生活》雜誌副主編,策劃過敦煌、台北故宮、營造學社等專題報道,他的許多文章都讓我印象深刻。他希望採訪史語所的同仁,記錄幾代學人的心路歷程。那時我正擔任所長,自然全力支持。
離開台灣大約四個月後,他發來一篇三萬多字的長文,請史語所的同仁針對歷史細節幫忙勘誤。看得出,他下了很深的功夫,用豐富的史料展現出史語所從創建到遷台以來的變遷。他的視角獨特,從那一代人構築民族想像與重建公共信仰的角度出發,重新審視史語所的使命、探索與貢獻。他尊重歷史,持論公允,又能以動人的文字娓娓道來。我和幾位同仁讀過,無不交口稱讚。這篇報道在《生活》雜誌刊登後,我請同事又彩印了許多份,分發給所內的同仁和來訪的海內外學者,便於大家了解史語所的歷史淵源與嬗變。
2014年秋,雲南派代表團來訪,提出在昆明舉辦關於史語所的大型展覽。抗戰期間,史語所被迫南遷,曾有一年半的時間落腳於昆明。據說,舊日的所址和一些故居仍保存完好。雲南方面希望邀請專家,協力策劃這次展覽。恰巧,一個多星期後,張泉再次來採訪,到史語所與我見面。我頓時眼中一亮。策劃這次展覽,他顯然是最合適的人選。他了解史語所的淵源與現狀,並且嚴謹、細緻;而作為資深媒體人,他也擅長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把遙遠的歷史傳遞給公眾。
聽了我的提議,張泉也很興奮。後來,他多次去昆明,來台灣,勘察遺跡,查閱檔案資料,尋訪專家和歷史親歷者。他每天到傅斯年圖書館,從開門坐到下班,梳理研究一些塵封的檔案資料,或者來史語所與同仁們訪談交流。大約一年後,他完成了策展方案,格局大氣恢宏,形式生動有趣。經過我所各學門多位同仁評審建議,策展方案又幾易其稿,堪稱是對史語所歷史非常全面、深入的總結和展示,自此,雲南方面也獲得了史語所在大陸完整首展的授權,所掌握的第一手檔案資料的深度與廣度,在大陸無出其右者。
這些年我也一直在關注張泉的寫作,他對晚清民國時期知識分子命運的追溯,對城市和地域文化變遷的探究,還有他與海內外各領域學者的訪談,都讓我感到很有價值。
如今閱讀他寄來的這部書稿,我發現,關於史語所的篇章既熟悉又陌生。他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檔案資料,廣泛閱讀了各種回憶錄、學術論文和專著,對學人的精神、思想與人生發掘得更深入,呈現得更完整。他還把視野擴大到地質調查所、清華國學研究院和中國營造學社,勾勒學人的群像,探究學界的浮沉。這幾家學術機構都與史語所淵源頗深,學人之間存在着複雜又密切的交集,構成一個學術共同體。無論坐擁書齋,還是走向田野,他們都以科學的精神研習「紙上之材料」,探尋「地下之材料」,在無比艱苦的環境中,有了許多震驚世人的大發現,就像張泉在書中所寫的那樣,「不世出的天才湧進同一個時代,合力造就時勢」。
讀着這部書稿,我感慨萬千,不禁想起幾十年前一個隆冬時節。當時我重返哈佛,路過「哈佛中國同學碑」時突發奇想,冒着風雪爬到馱碑的贔屓背上,一字一句辨認、抄錄起模糊的碑文。那座石碑是1936年中國哈佛同學會為慶祝母校創校三百周年捐贈的,其中有一段話,我一直難以忘懷:
深識遠見之士,知立國之本必亟以興學為先。創始也艱,自是光大而擴充之,而其文化之宏往往收效於數百年間而勿替。
當年捐贈石碑的一千多名校友中,就有張泉這本書中講到的趙元任、李濟、吳宓、梁思成、梁思永等先生,碑文則是胡適先生的手筆,並由他千里迢迢帶到波士頓。那一代學人以此碑向哈佛致敬,而他們在中國探求學問、傳播新知的歷程,同樣艱辛曲折,同樣深謀遠慮,同樣堅忍不拔,也終於讓學術發揚光大,讓文化澤被後世,令人敬仰,也引人唏噓。
張泉的這本書,讓我們可以更清晰地回望他們走過的路。舊日的足音或已遠去,他們留在文化史上的足跡不可磨滅。
黃進興
十年前,張泉第一次訪問史語所時,我告訴他,現在的史語所無法定義。
在史學領域,陳寅恪先生那一代人代表着一個大師的時代,但那個時代已經落幕。如今,史語所還能在世界漢學界佔據一席之地,靠的是每一位學人研究成績的累積,大家陸續開拓出新社會史、思想史、宗教文化史、新文化史、環境史等研究方向,走出各自的新路。從前,傅斯年先生認為史語所是一個學派,現在我們卻非常多元。
大師的時代似乎一去不返,但我很高興張泉願意探究那段逝去的時光。
2011年秋,張泉來訪問史語所。當時他是《生活》雜誌副主編,策劃過敦煌、台北故宮、...
目錄
推薦序 不可磨滅的足跡001
前 言 大發現的時代007
地質調查所.書生擔斧入山
第一章 李希霍芬的「偏見」029
第二章 先行者040
第三章 「難稽」的洪荒056
第四章 生死之際075
第五章 最後的眷顧088
清華國學研究院.告別烏托邦
第一章 際會092
第二章 新思潮108
第三章 紙上與地下120
第四章 雲散129
第五章 欲祭疑君在143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重新發現中國
第一章 麥田裡的故都146
第二章 殊途同歸160
第三章 鑿破鴻蒙176
第四章 關山歧路190
第五章 抉擇213
中國營造學社.被遺忘的「長征」
第一章 破譯「天書」236
第二章 河北:萬里之行的序章245
第三章 山西:木構的溫床254
第四章 何處是歸程275
第五章 李莊:沙漠中的金魚283
第六章 尋求新「意義」296
結語 走出書齋以後300
參考書目313
推薦序 不可磨滅的足跡001
前 言 大發現的時代007
地質調查所.書生擔斧入山
第一章 李希霍芬的「偏見」029
第二章 先行者040
第三章 「難稽」的洪荒056
第四章 生死之際075
第五章 最後的眷顧088
清華國學研究院.告別烏托邦
第一章 際會092
第二章 新思潮108
第三章 紙上與地下120
第四章 雲散129
第五章 欲祭疑君在143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重新發現中國
第一章 麥田裡的故都146
第二章 殊途同歸160
第三章 鑿破鴻蒙176
第四章 關山歧路190
第五章 抉擇213
中國營造學社.被遺忘的「長征」
第一章 破譯「天...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