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爾德是一位多產的作家和卓越的古典學者,她精彩地論述了羅馬皇帝肖像對兩千年來藝術、文化和政治的影響。……《十二凱撒》巧妙展示諸多領域的學術研究成果,從羅馬共和政治到文藝復興掛毯,再到當代英國的拼貼藝術。畢爾德一次又一次為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見解。……本書可讀性極佳、文筆優雅,並穿插著機智的評論。 ——巴里.施特勞斯(Barry Strauss),《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這份研究深入探討羅馬時代藝術,如何塑造兩千年來西方世界對權力的理解,從古羅馬皇帝肖像到十九世紀美國雕塑家埃德莫尼婭.路易斯的作品。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本書探討了古代皇帝肖像與現代視覺想像之間的關係。……透過硬幣、畫作、壁畫和茶杯的精美圖像,畢爾德將這些皇帝半虛構面孔的威望與影響力更加凸顯出來。 ——《紐約客》(The New Yorker)
任職於劍橋大學。活躍於媒體,被譽為英國最知名的古典學者。參與多部享譽國際的BBC紀錄片,《相約古羅馬》、《文明》等。曾獲Wolfson History Prize(2008),2013年被任命為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古典文學教授。著有《女力告白:最危險的力量與被噤聲的歷史》、《SPQR:璀璨帝國,盛世羅馬,元老院與人民的榮光古史》、Civilisations: How Do We Look / The Eye of Faith: As seen on TV等。
羅馬皇帝與美國總統 多年來,一座雄偉的大理石棺擺放在史密森尼學會藝術與產業大樓(Smithsonian’s Arts and Industries Building)外的草坪上,一直是華盛頓特區國家廣場上的一個常態裝置和奇景(圖1.1)。它是1837年在黎巴嫩貝魯特郊區兩座一起被發現的石棺之一,幾年後由正在地中海執行巡邏任務的美國海軍司令官傑西.艾略特(Jesse D. Elliott)帶到美國。據說,這座石棺曾經存放著在西元222年至235年間統治羅馬的亞歷山大.賽維魯斯(Alexander Severus)皇帝的遺骸。 儘管亞歷山大的生平曾被韓德爾(Ha...
羅馬皇帝仍圍繞在我們周圍。雖然近兩千年羅馬古城不再是帝國首都,但至今在西方,幾乎每個人都熟悉尤利烏斯.凱撒(Julius Caesar)或尼祿(Nero)的名字,甚至能辨認他們的長相。他們的臉孔不僅出現在博物館展示櫃或藝廊牆上盯著我們瞧,也出現在電影、廣告和報紙漫畫中。創作者只需用桂冠、托加長袍、里爾琴和一些火焰背景,就能輕鬆地將某個現代政治人物諷刺為「彈琴坐觀羅馬焚落的尼祿」,而我們大部分的人都能了解箇中含意。過去將近五百年的時間,這些皇帝以及他們的妻子、母親、兒女,被無數次地重現於繪畫、壁毯、銀器、瓷器、大理石像和銅像。我想除了耶穌、聖母瑪莉亞和少數幾個聖徒外,在「機械複製的時代」(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之前,西方藝術對羅馬皇帝的視覺描繪,數量遠遠超過其他人物。幾百年來,卡里古拉(Caligula)和克勞狄斯(Claudius)在世界各地引起的共鳴,是查理曼(Charlemagne)、查爾斯五世(Charles V)或亨利八世(Henry VIII)望塵莫及的。他們的影響力遠遠超越圖書館或講堂的範圍。 我比大多數人更親密地與這些古代統治者生活在一起,因為過去四十多年來,他們一直是我的工作重心。不論是法律判決或笑話,我都仔細斟酌關於他們的字句。我分析了他們權力的基礎、抽絲剝繭他們繼承的法則(或毫無章法),並經常對他們的統治感到遺憾。我總是詳細觀察刻有他們頭像的浮雕和硬幣。除此之外,我教導學生欣賞並細究羅馬作家對他們的描述。提比流斯(Tiberius)在卡布里島(Capri)泳池裡的驚人事蹟、尼祿渴望自己母親的不倫傳聞,以及圖密善(Domitian)用筆尖折磨蒼蠅等等,這些故事在現代的想像中非常受歡迎,它們也確實傳達了古羅馬人的恐懼和幻想。但是,正如我一再向那些喜歡只看故事表面的人所強調,這些故事不一定如一般字面意義上所表達的那樣「真實」。我的職業一直是古典學家、歷史學家、教師、懷疑論者以及偶爾潑人冷水的人。 這本書將聚焦於現代對古代皇帝的形象詮釋,並提出一些最基本的問題,探討這些圖像被創作的方式和原因。自文藝復興時期以降,為什麼藝術家選擇描繪這些古代人物,而且數量不勝枚舉、種類琳瑯滿目?為什麼顧客會選擇買下那些華麗的雕塑、廉價的浮雕和版畫?這些早已逝去的獨裁者,許多都是惡名昭彰的暴君,並非英勇的君王,那麼對現代觀眾而言,他們的面孔又具有何種意義? 在接下來的章節中,這些古代皇帝將是極為重要的主題人物,尤其是現在為人所知的「十二帝王」―始自尤利烏斯.凱撒(西元前44年遭到暗殺),包括提比流斯、卡里古拉、尼祿等幾位,最終是虐蠅者圖密善(西元96年遭到暗殺)(圖表1)。我所討論的現代藝術品,幾乎都是在古羅馬人對其統治者的陳述,以及那些關於他們善惡作為的古老故事的交錯對話中產生,雖然某些故事可能有些牽強附會。儘管如此,在本書中,這些皇帝和現代藝術家們共享了舞台,包括幾個西方傳統中的熟面孔,如曼帖那(Mantegna)、提香(Titian)和阿爾瑪-塔德瑪(Alma-Tadema);以及過去幾世代不為人知的織工匠、細木工匠、銀匠、印刷工和陶藝家,他們製作出許多最引人注目和影響最深的皇帝像。本書的舞台上也有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古物學家、學者和現代考古學家,這些人傾注精力嘗試著鑑定和重建這些古代掌權者的面孔。除此之外,書中還提到其他更廣泛的觀眾反應,舉凡清潔工或朝臣對此留下感動、憤怒、無聊或困惑。換句話說,我的研究興趣不僅在於皇帝本身或是重現皇帝像的藝術家,還包括我們每一個觀看的人。 希望我能帶給讀者一些驚喜,以及介紹一些出人意料、非比尋常的藝術史給各位認識。我們將從巧克力、十六世紀壁紙,到十八世紀俗麗的蠟像等意想不到的地方,和皇帝們見面。我們將會對一些雕像的製作年分感到困惑,這些雕像至今仍有爭議,我們無法確認它們究竟是古羅馬文物的現代模仿品、贗品、複製品,還是文藝復興對帝國傳統具有創意性的致敬。我們也會探討為什麼這些圖像數百年來有這麼多重製,或無止盡地混淆,例如某個皇帝被誤認為另一個皇帝、母親和女兒被混淆、羅馬歷史中的女性人物被(誤)解讀成男性,反之亦然。我們也會藉由現存的複製品和蛛絲馬跡,重建自十六世紀以來消失的一系列羅馬帝王面容,這些面孔現在幾乎被人遺忘。他們在過去是廣為人知的熟面孔,並且奠定歐洲人對皇帝的普遍想像。我的目標在呈現為什麼這些羅馬皇帝(儘管他們可能是獨裁者或暴君)仍在藝術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此書起源自2011年春季我在華盛頓特區美術學院講授的梅隆藝術講座(A. W. Mellon Lectures in the Fine Arts)。從那時起 ,我不斷發現新資料,建立了新的連結,並從不同方向更深入探討一些研究案例。本書的開端與結尾與那系列的講座一樣,講述一個奇特的物件,它曾經就在我當時發表演講的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 of Art)講堂不遠處,它並不是皇帝肖像,而是一個大型的古羅馬大理石靈柩或石棺,有人相信並大肆宣傳它曾經是一位皇帝最後的安息之所。
畢爾德是一位多產的作家和卓越的古典學者,她精彩地論述了羅馬皇帝肖像對兩千年來藝術、文化和政治的影響。……《十二凱撒》巧妙展示諸多領域的學術研究成果,從羅馬共和政治到文藝復興掛毯,再到當代英國的拼貼藝術。畢爾德一次又一次為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見解。……本書可讀性極佳、文筆優雅,並穿插著機智的評論。 ——巴里.施特勞斯(Barry Strauss),《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這份研究深入探討羅馬時代藝術,如何塑造兩千年來西方世界對權力的理解,從古羅馬皇帝肖像到十九世紀美國雕塑家埃德莫尼婭.路易斯的作品。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本書探討了古代皇帝肖像與現代視覺想像之間的關係。……透過硬幣、畫作、壁畫和茶杯的精美圖像,畢爾德將這些皇帝半虛構面孔的威望與影響力更加凸顯出來。 ——《紐約客》(The New Yorker)
任職於劍橋大學。活躍於媒體,被譽為英國最知名的古典學者。參與多部享譽國際的BBC紀錄片,《相約古羅馬》、《文明》等。曾獲Wolfson History Prize(2008),2013年被任命為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古典文學教授。著有《女力告白:最危險的力量與被噤聲的歷史》、《SPQR:璀璨帝國,盛世羅馬,元老院與人民的榮光古史》、Civilisations: How Do We Look / The Eye of Faith: As seen on TV等。
羅馬皇帝與美國總統 多年來,一座雄偉的大理石棺擺放在史密森尼學會藝術與產業大樓(Smithsonian’s Arts and Industries Building)外的草坪上,一直是華盛頓特區國家廣場上的一個常態裝置和奇景(圖1.1)。它是1837年在黎巴嫩貝魯特郊區兩座一起被發現的石棺之一,幾年後由正在地中海執行巡邏任務的美國海軍司令官傑西.艾略特(Jesse D. Elliott)帶到美國。據說,這座石棺曾經存放著在西元222年至235年間統治羅馬的亞歷山大.賽維魯斯(Alexander Severus)皇帝的遺骸。 儘管亞歷山大的生平曾被韓德爾(Ha...
羅馬皇帝仍圍繞在我們周圍。雖然近兩千年羅馬古城不再是帝國首都,但至今在西方,幾乎每個人都熟悉尤利烏斯.凱撒(Julius Caesar)或尼祿(Nero)的名字,甚至能辨認他們的長相。他們的臉孔不僅出現在博物館展示櫃或藝廊牆上盯著我們瞧,也出現在電影、廣告和報紙漫畫中。創作者只需用桂冠、托加長袍、里爾琴和一些火焰背景,就能輕鬆地將某個現代政治人物諷刺為「彈琴坐觀羅馬焚落的尼祿」,而我們大部分的人都能了解箇中含意。過去將近五百年的時間,這些皇帝以及他們的妻子、母親、兒女,被無數次地重現於繪畫、壁毯、銀器、瓷器、大理石像和銅像。我想除了耶穌、聖母瑪莉亞和少數幾個聖徒外,在「機械複製的時代」(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之前,西方藝術對羅馬皇帝的視覺描繪,數量遠遠超過其他人物。幾百年來,卡里古拉(Caligula)和克勞狄斯(Claudius)在世界各地引起的共鳴,是查理曼(Charlemagne)、查爾斯五世(Charles V)或亨利八世(Henry VIII)望塵莫及的。他們的影響力遠遠超越圖書館或講堂的範圍。 我比大多數人更親密地與這些古代統治者生活在一起,因為過去四十多年來,他們一直是我的工作重心。不論是法律判決或笑話,我都仔細斟酌關於他們的字句。我分析了他們權力的基礎、抽絲剝繭他們繼承的法則(或毫無章法),並經常對他們的統治感到遺憾。我總是詳細觀察刻有他們頭像的浮雕和硬幣。除此之外,我教導學生欣賞並細究羅馬作家對他們的描述。提比流斯(Tiberius)在卡布里島(Capri)泳池裡的驚人事蹟、尼祿渴望自己母親的不倫傳聞,以及圖密善(Domitian)用筆尖折磨蒼蠅等等,這些故事在現代的想像中非常受歡迎,它們也確實傳達了古羅馬人的恐懼和幻想。但是,正如我一再向那些喜歡只看故事表面的人所強調,這些故事不一定如一般字面意義上所表達的那樣「真實」。我的職業一直是古典學家、歷史學家、教師、懷疑論者以及偶爾潑人冷水的人。 這本書將聚焦於現代對古代皇帝的形象詮釋,並提出一些最基本的問題,探討這些圖像被創作的方式和原因。自文藝復興時期以降,為什麼藝術家選擇描繪這些古代人物,而且數量不勝枚舉、種類琳瑯滿目?為什麼顧客會選擇買下那些華麗的雕塑、廉價的浮雕和版畫?這些早已逝去的獨裁者,許多都是惡名昭彰的暴君,並非英勇的君王,那麼對現代觀眾而言,他們的面孔又具有何種意義? 在接下來的章節中,這些古代皇帝將是極為重要的主題人物,尤其是現在為人所知的「十二帝王」―始自尤利烏斯.凱撒(西元前44年遭到暗殺),包括提比流斯、卡里古拉、尼祿等幾位,最終是虐蠅者圖密善(西元96年遭到暗殺)(圖表1)。我所討論的現代藝術品,幾乎都是在古羅馬人對其統治者的陳述,以及那些關於他們善惡作為的古老故事的交錯對話中產生,雖然某些故事可能有些牽強附會。儘管如此,在本書中,這些皇帝和現代藝術家們共享了舞台,包括幾個西方傳統中的熟面孔,如曼帖那(Mantegna)、提香(Titian)和阿爾瑪-塔德瑪(Alma-Tadema);以及過去幾世代不為人知的織工匠、細木工匠、銀匠、印刷工和陶藝家,他們製作出許多最引人注目和影響最深的皇帝像。本書的舞台上也有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古物學家、學者和現代考古學家,這些人傾注精力嘗試著鑑定和重建這些古代掌權者的面孔。除此之外,書中還提到其他更廣泛的觀眾反應,舉凡清潔工或朝臣對此留下感動、憤怒、無聊或困惑。換句話說,我的研究興趣不僅在於皇帝本身或是重現皇帝像的藝術家,還包括我們每一個觀看的人。 希望我能帶給讀者一些驚喜,以及介紹一些出人意料、非比尋常的藝術史給各位認識。我們將從巧克力、十六世紀壁紙,到十八世紀俗麗的蠟像等意想不到的地方,和皇帝們見面。我們將會對一些雕像的製作年分感到困惑,這些雕像至今仍有爭議,我們無法確認它們究竟是古羅馬文物的現代模仿品、贗品、複製品,還是文藝復興對帝國傳統具有創意性的致敬。我們也會探討為什麼這些圖像數百年來有這麼多重製,或無止盡地混淆,例如某個皇帝被誤認為另一個皇帝、母親和女兒被混淆、羅馬歷史中的女性人物被(誤)解讀成男性,反之亦然。我們也會藉由現存的複製品和蛛絲馬跡,重建自十六世紀以來消失的一系列羅馬帝王面容,這些面孔現在幾乎被人遺忘。他們在過去是廣為人知的熟面孔,並且奠定歐洲人對皇帝的普遍想像。我的目標在呈現為什麼這些羅馬皇帝(儘管他們可能是獨裁者或暴君)仍在藝術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此書起源自2011年春季我在華盛頓特區美術學院講授的梅隆藝術講座(A. W. Mellon Lectures in the Fine Arts)。從那時起 ,我不斷發現新資料,建立了新的連結,並從不同方向更深入探討一些研究案例。本書的開端與結尾與那系列的講座一樣,講述一個奇特的物件,它曾經就在我當時發表演講的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 of Art)講堂不遠處,它並不是皇帝肖像,而是一個大型的古羅馬大理石靈柩或石棺,有人相信並大肆宣傳它曾經是一位皇帝最後的安息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