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錦宏、張翰璧
定價:NT$ 550
優惠價: 9 折, NT$ 495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客家人因各種因素遷移到世界各地,由於移居地的地理環境、政經體制、社會結構、族群關係和宗教信仰等差異,形塑豐富且多元的全球客家樣貌。然而,要認識遍布全球的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互動的情形,則需要全球各地客家研究學者專家的投入,於是2019年「全球客家研究聯盟」(GHAS)成立,希望匯聚分散各地的客家研究力量,成為國際客家及族群研究對話與交流的學術平台。
2021年,GHAS舉辦第一屆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客家研究的比較視野:回顧與展望」,本書收錄會中14篇研究論文,內容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臺灣經驗」,包括客語發展、接觸與學習、客家媒體全球議題在地化的考察、客家菜與新住民的交會及客家形象的建構與解構;第二部分是「馬來西亞經驗」,有客家人的基督信仰、客庄聚落創生、客家人的革命情懷及客家人的污染觀念等;第三部分的「越南與香港經驗」,則是越南同奈省艾話與客話的語音分析研究,以及探討香港新界客家人的議題。
藉由本書的出版,除了將臺灣客家研究成果及客家運動經驗,積極與國際客家研究學術社群進行分享與互動外,更能與其他國家學者合作來提升客家和族群研究質量及能量,讓臺灣成為全球客家研究的網絡中心。
*本書為〝客家研究Hakka Studies〞叢書新書。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
周錦宏
現職: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教授兼客家學院院長、全球客家研究聯盟主席、臺灣客家研究學會第九任理事長、客家委員會諮詢委員、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委員。
簡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曾任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系主任、苗栗縣文化局局長。研究專長為客家文化產業、客家飲食文化、客家政治與政策。曾出版《客家特色產業之政治經濟分析》、《臺灣客家飲食文化的區域發展及變遷》(與賴守誠、江俊龍、丘尚英合著)、《制度設計與臺灣客家發展》(主編)、《海脣人:桃園客家漁村田野紀實》(主編)等專書。
張翰璧
現職: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特聘教授、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合聘研究員。
簡歷:學術專長為族群與多元文化、性別與客家婦女、族群經濟、東南亞客家研究。
作者簡介(按章次排序)
黃紹恆
現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教授。
簡歷:東京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及教授、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客座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倫敦大學政治經學院(LSE)訪問學者、大阪大學訪問學者。研究專長包括臺灣近現代經濟史、臺灣客家研究。
吳中杰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1999),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博士(2004)。
簡歷:曾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語言與教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2007-2008),現職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教授兼所長(2020-)。主要著作有《客語次方言與客語教學》(1994)、《屏東地區馬卡道族音及語言研究》(與林欣慧合著,1999)、《臺灣客家地圖》(與邱彥貴合著,2001)、《臺灣客家語言與移民源流關係研究》(2009)、《客家話分布格局與形成年代:宏觀與微觀的探討》(2020)等。
李美華
現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教授。
簡歷:美國紐約州立大學(Buffalo)傳播學博士。曾任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新聞學研究》書評書介主編、中華傳播學會副理事長、香港浸會大學(HKBU)傳理學院訪問學者、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國立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加拿大西安大略(Western)大學資訊與媒體研究學院訪問學者等。研究專長領域包括族群媒體、文化傳播、組織溝通、風險傳播、國際新聞、健康傳播、人工智慧與元宇宙科技等。
賴守誠
現職: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副教授。
簡歷:生於臺灣高雄、六堆客家人。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學士、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英國蘭開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 UK)社會學研究所博士。曾任職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客家食農文化、客家食農產業、客庄農鄉發展、文化經濟。有關臺灣客家飲食主題的主要出版如下:〈現代消費文化動力下族群飲食文化的重構:以臺灣「客家菜」當代的休閒消費轉型為例〉、〈地方食品特產與鄉村發展:以美濃粄條與新埔柿餅興起的個案為例〉、〈客家飲食的興起:「客家菜」及客家農食特產在臺灣的崛起與發展(1951~2016)〉及〈臺灣客家餐館與客家菜餚〉、《臺灣客家飲食文化的區域發展及變遷》(合著)。
賴維凱
現職: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專案助理教授、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國中本土語文輔導小組指導教授。
簡歷: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博士。研究領域主要為客家話的比較、客語與少數民族語言關係、客語文教學研究。相關論文發表於《客家研究期刊》、《臺灣客家語文研究輯刊》、《第十三屆客家話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在地、南向與全球客家》、《台馬客家帶的族群關係》、《客家研究與族群研究的對話》等書刊。
廖經庭
現職:桃園市私立復旦高級中學教師。
簡歷: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班(肄業)。研究興趣包括集體記憶、臺灣客家區域史。
徐桂萍
現職:苗栗縣卓蘭鎮坪林國小代理教師。
簡歷: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畢業。
范瑞玲
現職: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副教授。
簡歷:美國夏威夷大學語言學博士,曾任淡江大學英文系副教授、臺灣語言學學會理事、考選部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外交領事人員外交行政人員及國際新聞人員、國際經濟商務人員、國家安全局國家安全情報人員、民航人員、法務部調查局調查人員、警察人員、關務人員等口試委員、考選部專業技術人員普通考試導遊人員、領隊人員口試委員暨筆試委員、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所長。研究專長領域包括:句法學、語言習得、語言教學、語言與文化。
黃子堅
現職:馬來亞大學文學暨社會科學院院長、歷史系教授。
簡歷:主要研究馬來西亞華人史、客家研究及沙巴史。近期出版Wang Gungwu and Malaysia(2021)、《神山游擊隊:1943 年亞庇起義》(2021)、One Crowded Moment of Glory(2019)。
簡美玲
現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系教授。
簡歷: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1990 年代起,透過民族誌田野與書寫,開展對臺灣、中國西南與華南、馬來西亞等地方社會,進行南島語族(Pangcah,阿美族)、貴州苗族(Hmub)、臺灣與華南客家、海外華人之族群研究,親屬與性別、語言、情感人類學、歷史人類學等議題的探索。著述《貴州東部高地苗族的情感與婚姻》(2009)、《清水江邊與小村寨的非常對話》(2009)、Narratives of Hmub Village Life in Eastern Guizhou(2022)。主編《客家的形成與變遷》(2010)、《全球客家研究的實踐與發展》(2021)、《百年往返:走訪客家地區的日本學者》(2021)。撰述人類學相關學術議題之中、英文期刊論文與專書論文,數十餘篇。
潘怡潔
現職:馬來西亞檳城研究院(Penang Institute)遺產與都市研究組分析員。
簡歷: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曾任職於臺灣朱銘美術館。研究領域包括檳城姓氏橋的轉型、檳城公司文化、檳城藝術空間及遺產研究等。
何啟才
現職:馬來亞大學文學暨社會科學學院中文系高級講師、馬來亞大學馬來西亞華人研究中心副主任、《馬大華人文學與文化學刊》主編、馬來西亞華人博物館顧問。
簡歷:中國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華社研究中心(華研)研究員、林連玉基金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新紀元學院馬來西亞族群研究中心(已解散)研究員兼講師等。研究專長包括馬來西亞左翼運動、亞洲冷戰、馬來西亞華人社團與社會研究等。
蔡靜芬
現職:2022 年借調至砂拉越旅遊、創意產業及表演藝術部主管藝術、文化及遺產部。借調前是馬來西亞砂拉越大學社會科學暨人文學院人類學系高級講師。
簡歷: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人類學博士,東京一橋大學人類學碩士與人類學學士。研究領域為客家人的信仰、大伯公廟宇文化、乩童傳統等。
徐富美
現職: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臺灣語文學會第16 屆理事。
簡歷: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曾任臺灣語文學會第14 屆及第15 屆秘書長、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海外客家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中國功能語言學研究會理事、中國英漢語篇分析研究會理事等。研究領域包括越南客家、臺灣語文、古代漢語、系統功能語言學等。
葉德平
現職: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高級講師、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
簡歷:香港中文大學學士、碩士,北京師範大學博士。曾任教於香港嶺南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現於香港教育大學主要教授文化遺產教育相關學科。閒時於香港新城電台擔任嘉賓主持,普及歷史文化知識。研究興趣廣泛,著作不少,除學術論文外,作品散見於《香港商報》、《灼見名家》、《亞洲周刊》、《文匯報》、《環球人物》(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及《龍週》等報刊的專欄。近著有《金庸小說裡的中國歷史》、《香港鳳山寺與廣澤尊王研究》、《西貢非遺傳承計劃:西貢漁歌》、《西貢非遺傳承計劃:西貢麒麟舞》、《回緬歲月一甲子─坑口風物志》、《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非遺》、《戰鬥在香港─抗日老兵的口述故事》及《圍城苦戰─保衛香港十八天》等。近作《小學生‧古詩遊》更榮獲第二屆「香港出版雙年獎」語文學習類出版獎。
劉健宇
現職:香港史學後進協會秘書長。
簡歷: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在職碩士生(2022-2024),香港教育大學中國歷史教育榮譽學士。曾協助《香港志‧教育卷》編纂,並曾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和北京故宮博物院擔任實習生。研究興趣包括華人民間信仰、英帝國主義及殖民管治、海外華人華僑研究等。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作者:周錦宏、張翰璧
優惠價: 9 折, NT$ 495 NT$ 55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客家人因各種因素遷移到世界各地,由於移居地的地理環境、政經體制、社會結構、族群關係和宗教信仰等差異,形塑豐富且多元的全球客家樣貌。然而,要認識遍布全球的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互動的情形,則需要全球各地客家研究學者專家的投入,於是2019年「全球客家研究聯盟」(GHAS)成立,希望匯聚分散各地的客家研究力量,成為國際客家及族群研究對話與交流的學術平台。
2021年,GHAS舉辦第一屆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客家研究的比較視野:回顧與展望」,本書收錄會中14篇研究論文,內容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臺灣經驗」,包括客語發展、接觸與學習、客家媒體全球議題在地化的考察、客家菜與新住民的交會及客家形象的建構與解構;第二部分是「馬來西亞經驗」,有客家人的基督信仰、客庄聚落創生、客家人的革命情懷及客家人的污染觀念等;第三部分的「越南與香港經驗」,則是越南同奈省艾話與客話的語音分析研究,以及探討香港新界客家人的議題。
藉由本書的出版,除了將臺灣客家研究成果及客家運動經驗,積極與國際客家研究學術社群進行分享與互動外,更能與其他國家學者合作來提升客家和族群研究質量及能量,讓臺灣成為全球客家研究的網絡中心。
*本書為〝客家研究Hakka Studies〞叢書新書。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
周錦宏
現職: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教授兼客家學院院長、全球客家研究聯盟主席、臺灣客家研究學會第九任理事長、客家委員會諮詢委員、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委員。
簡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曾任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系主任、苗栗縣文化局局長。研究專長為客家文化產業、客家飲食文化、客家政治與政策。曾出版《客家特色產業之政治經濟分析》、《臺灣客家飲食文化的區域發展及變遷》(與賴守誠、江俊龍、丘尚英合著)、《制度設計與臺灣客家發展》(主編)、《海脣人:桃園客家漁村田野紀實》(主編)等專書。
張翰璧
現職: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特聘教授、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合聘研究員。
簡歷:學術專長為族群與多元文化、性別與客家婦女、族群經濟、東南亞客家研究。
作者簡介(按章次排序)
黃紹恆
現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教授。
簡歷:東京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及教授、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客座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倫敦大學政治經學院(LSE)訪問學者、大阪大學訪問學者。研究專長包括臺灣近現代經濟史、臺灣客家研究。
吳中杰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1999),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博士(2004)。
簡歷:曾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語言與教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2007-2008),現職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教授兼所長(2020-)。主要著作有《客語次方言與客語教學》(1994)、《屏東地區馬卡道族音及語言研究》(與林欣慧合著,1999)、《臺灣客家地圖》(與邱彥貴合著,2001)、《臺灣客家語言與移民源流關係研究》(2009)、《客家話分布格局與形成年代:宏觀與微觀的探討》(2020)等。
李美華
現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教授。
簡歷:美國紐約州立大學(Buffalo)傳播學博士。曾任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新聞學研究》書評書介主編、中華傳播學會副理事長、香港浸會大學(HKBU)傳理學院訪問學者、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國立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加拿大西安大略(Western)大學資訊與媒體研究學院訪問學者等。研究專長領域包括族群媒體、文化傳播、組織溝通、風險傳播、國際新聞、健康傳播、人工智慧與元宇宙科技等。
賴守誠
現職: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副教授。
簡歷:生於臺灣高雄、六堆客家人。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學士、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英國蘭開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 UK)社會學研究所博士。曾任職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客家食農文化、客家食農產業、客庄農鄉發展、文化經濟。有關臺灣客家飲食主題的主要出版如下:〈現代消費文化動力下族群飲食文化的重構:以臺灣「客家菜」當代的休閒消費轉型為例〉、〈地方食品特產與鄉村發展:以美濃粄條與新埔柿餅興起的個案為例〉、〈客家飲食的興起:「客家菜」及客家農食特產在臺灣的崛起與發展(1951~2016)〉及〈臺灣客家餐館與客家菜餚〉、《臺灣客家飲食文化的區域發展及變遷》(合著)。
賴維凱
現職: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專案助理教授、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國中本土語文輔導小組指導教授。
簡歷: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博士。研究領域主要為客家話的比較、客語與少數民族語言關係、客語文教學研究。相關論文發表於《客家研究期刊》、《臺灣客家語文研究輯刊》、《第十三屆客家話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在地、南向與全球客家》、《台馬客家帶的族群關係》、《客家研究與族群研究的對話》等書刊。
廖經庭
現職:桃園市私立復旦高級中學教師。
簡歷: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班(肄業)。研究興趣包括集體記憶、臺灣客家區域史。
徐桂萍
現職:苗栗縣卓蘭鎮坪林國小代理教師。
簡歷: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畢業。
范瑞玲
現職: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副教授。
簡歷:美國夏威夷大學語言學博士,曾任淡江大學英文系副教授、臺灣語言學學會理事、考選部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外交領事人員外交行政人員及國際新聞人員、國際經濟商務人員、國家安全局國家安全情報人員、民航人員、法務部調查局調查人員、警察人員、關務人員等口試委員、考選部專業技術人員普通考試導遊人員、領隊人員口試委員暨筆試委員、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所長。研究專長領域包括:句法學、語言習得、語言教學、語言與文化。
黃子堅
現職:馬來亞大學文學暨社會科學院院長、歷史系教授。
簡歷:主要研究馬來西亞華人史、客家研究及沙巴史。近期出版Wang Gungwu and Malaysia(2021)、《神山游擊隊:1943 年亞庇起義》(2021)、One Crowded Moment of Glory(2019)。
簡美玲
現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系教授。
簡歷: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1990 年代起,透過民族誌田野與書寫,開展對臺灣、中國西南與華南、馬來西亞等地方社會,進行南島語族(Pangcah,阿美族)、貴州苗族(Hmub)、臺灣與華南客家、海外華人之族群研究,親屬與性別、語言、情感人類學、歷史人類學等議題的探索。著述《貴州東部高地苗族的情感與婚姻》(2009)、《清水江邊與小村寨的非常對話》(2009)、Narratives of Hmub Village Life in Eastern Guizhou(2022)。主編《客家的形成與變遷》(2010)、《全球客家研究的實踐與發展》(2021)、《百年往返:走訪客家地區的日本學者》(2021)。撰述人類學相關學術議題之中、英文期刊論文與專書論文,數十餘篇。
潘怡潔
現職:馬來西亞檳城研究院(Penang Institute)遺產與都市研究組分析員。
簡歷: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曾任職於臺灣朱銘美術館。研究領域包括檳城姓氏橋的轉型、檳城公司文化、檳城藝術空間及遺產研究等。
何啟才
現職:馬來亞大學文學暨社會科學學院中文系高級講師、馬來亞大學馬來西亞華人研究中心副主任、《馬大華人文學與文化學刊》主編、馬來西亞華人博物館顧問。
簡歷:中國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華社研究中心(華研)研究員、林連玉基金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新紀元學院馬來西亞族群研究中心(已解散)研究員兼講師等。研究專長包括馬來西亞左翼運動、亞洲冷戰、馬來西亞華人社團與社會研究等。
蔡靜芬
現職:2022 年借調至砂拉越旅遊、創意產業及表演藝術部主管藝術、文化及遺產部。借調前是馬來西亞砂拉越大學社會科學暨人文學院人類學系高級講師。
簡歷: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人類學博士,東京一橋大學人類學碩士與人類學學士。研究領域為客家人的信仰、大伯公廟宇文化、乩童傳統等。
徐富美
現職: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臺灣語文學會第16 屆理事。
簡歷: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曾任臺灣語文學會第14 屆及第15 屆秘書長、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海外客家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中國功能語言學研究會理事、中國英漢語篇分析研究會理事等。研究領域包括越南客家、臺灣語文、古代漢語、系統功能語言學等。
葉德平
現職: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高級講師、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
簡歷:香港中文大學學士、碩士,北京師範大學博士。曾任教於香港嶺南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現於香港教育大學主要教授文化遺產教育相關學科。閒時於香港新城電台擔任嘉賓主持,普及歷史文化知識。研究興趣廣泛,著作不少,除學術論文外,作品散見於《香港商報》、《灼見名家》、《亞洲周刊》、《文匯報》、《環球人物》(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及《龍週》等報刊的專欄。近著有《金庸小說裡的中國歷史》、《香港鳳山寺與廣澤尊王研究》、《西貢非遺傳承計劃:西貢漁歌》、《西貢非遺傳承計劃:西貢麒麟舞》、《回緬歲月一甲子─坑口風物志》、《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非遺》、《戰鬥在香港─抗日老兵的口述故事》及《圍城苦戰─保衛香港十八天》等。近作《小學生‧古詩遊》更榮獲第二屆「香港出版雙年獎」語文學習類出版獎。
劉健宇
現職:香港史學後進協會秘書長。
簡歷: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在職碩士生(2022-2024),香港教育大學中國歷史教育榮譽學士。曾協助《香港志‧教育卷》編纂,並曾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和北京故宮博物院擔任實習生。研究興趣包括華人民間信仰、英帝國主義及殖民管治、海外華人華僑研究等。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