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庫爾特.坎貝爾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史蒂芬.哈德利
美國前國防部政策次長米歇爾.佛洛諾伊 強力推薦
◎「中國是個大國,其他都是小國,這是事實。」(楊潔篪)
◎「面對朋友,我們端美酒招待;面對敵人,我們拿出來的是槍彈。」(桂從友)
◎「你說話的方式就像病毒,會跟病毒一樣被殲滅。」(查立友)
◎「美國人說過,臉皮要夠厚,才能成為超級強國!」(陳健)
◎「臺灣在這裡裝受害者,是賊在喊捉賊!」(趙立堅)
◎「中國有了美國的錢,然後就變強大了?笑死!」(華春瑩)
◎「……」(秦剛)
2015年,海外媒體開始稱中國外交官這種咄咄逼人的姿態,
為「戰狼外交」(wolf warrior diplomacy)。
此名稱取自中國電影《戰狼》,其中有句經典臺詞: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成為中國外交官的經典形象。
作者馬越為彭博新聞社政治記者,派駐北京、新德里和華盛頓等地,
2017年起便對中國外交官的言論產生好奇──這些人能力出色、學歷亮眼,
為何在公開場合上寧可毫無禮貌的羞辱他國,也不能看起來軟弱?
他綜合在中國擔任記者的經驗、數十場外交官訪談、退休中國外交官回憶錄,
探討「外交戰狼」如何在世界崛起。
◎戰狼外交,一切要從周恩來說起
1949年,毛澤東趕走蔣介石,在北京成立新政府,
周恩來成為這個新國家的總理兼外交部長,
但他手上僅有農民革命軍與只會打仗的將軍,根本沒有外交官,
於是他給這些人的指示是:「外交同軍隊一樣,不過是『文打』而已。」
此後,「中國外交隊伍,就是文裝的人民解放軍。」傳承至今70年。
◎文化大革命,差點革了中國外交的命
1966年發生文化大革命,外交人員首先被開刀──被紅衛兵囚禁、被迫勞動,
時任外交部長的陳毅、副部長陳家康,都在文革期間喪命。
中國與外在世界建立的邦交戛然而止,直到1969年中才得以恢復。
◎從被國際孤立到北京辦奧運,翻轉形象大勝利
1989年天安門事件爆發,中國被西方大國孤立,聲譽跌到谷底,
直到鄧小平喊出「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外交政策,
中國外交官立刻以「最大聲量、重複宣傳」,重塑大國形象,
進而取得2008年北京奧運主辦權,踏上外交復興之路的顛峰。
◎「因為這世界上有狼,才需要戰狼」,戰狼2.0出世
習近平上任談外交,便抱怨「吃飽沒事幹的外國人,對我們的事指手畫腳」,
並親筆寫下指示給外交部,要求表現「戰鬥精神」。
於是,才定調為「國際說服」沒幾年的中國外交戰略,
自此一路走向「讓批評的人閉嘴」。
本書引述超過百位第一線中國外交官回憶錄、數十場訪談紀錄,
讓我們得以了解「外交」對中國崛起分外重要的影響力:
這支「文裝解放軍」如何輔佐中國從貧困國家走出國際孤立、
參與世界經濟榮景、走向世界強權。
而今後,這支執行「讓批評的人閉嘴」作戰方針的外交官,會如何影響中國?
作者簡介:
馬越(Peter Martin)
彭博新聞社(Bloomberg News)政治線記者。曾撰寫大量關於中美關係事態升溫的文章,更遠赴中國邊界,報導北韓與新疆遠西地區。曾服務於APCO Worldwide,派駐北京、新德里和華盛頓等地,協助跨國企業分析政治局勢,並在駐華盛頓時出任該公司全球執行長的幕僚長。
著作發表遍及多個媒體,如:《外交》(Foreign Affairs)、《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衛報》(The Guardian)、詹姆斯敦基金會《中國簡報》(Jamestown China Brief)、《外交家》(The Diplomat)和《基督教科學箴言報》(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等。擁有牛津大學、北京大學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學位。
譯者簡介:
吳盈慧
自由口筆譯工作者,現就讀臺師大翻譯所博士班,畢業於臺師大翻譯所碩士班、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經濟系。曾於科技業任職行銷工作十多年,熱愛語言、翻譯、瑜伽、跑步。
譯作有《為什麼有人怕貓?》、《查無此史》、《地獄地圖》、《去他X的歷史!》、《詐騙交鋒》、《極耐力》等。賜教信箱:yingwu66@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
「提供看待中國外交政策內部運作的全新視角!需要與中國打交道,或是想要了解為何中國崛起的人,這本書絕對是必讀之作。」
──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庫爾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著有《關鍵樞紐:美國未來的亞洲治理之道》(The Pivot: The Future of American Statecraft in Asia)
「馬越的書令人驚嘆!依據外國人難以觸及的內幕記述,深入探究、描述中國的政治心理。簡直是一本了解中國全球戰略的指南手冊。」
──《紐約客》(The New Yorker)記者、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歐逸文(Evan Osnos)
「深入探究中國外交使團的歷史,為中國外交政策的本質提供嶄新見解。」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史蒂芬.哈德利(Stephen J. Hadley)
「本書精彩捕捉中國想要鞏固海外利益的堅毅決心,也攤開美國與其盟友須面對的挑戰,更凸顯出共同協調合作擬定對中政策的重要性。」
──美國前國防部政策次長、顧問公司WestExec Advisors聯合創辦人米歇爾.佛洛諾伊(Michèle Flournoy)
名人推薦: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
「提供看待中國外交政策內部運作的全新視角!需要與中國打交道,或是想要了解為何中國崛起的人,這本書絕對是必讀之作。」
──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庫爾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著有《關鍵樞紐:美國未來的亞洲治理之道》(The Pivot: The Future of American Statecraft in Asia)
「馬越的書令人驚嘆!依據外國人難以觸及的內幕記述,深入探究、描述中國的政治心理。簡直是一本了解中國全球戰略的指南手冊。」
──《紐約客》(The New Yorker)記者、美國國家圖書...
章節試閱
屋子打掃乾淨了,再請客
周恩來預期共產黨將會戰勝國民黨,因此,他想要確定新誕生的外交使團能確實運作。1947年,周恩來為3年前負責接待美國到延安訪問的外交事務小組,訂下新的庶務工作。雖然這段時間,共產黨與外界的聯繫很有限,但周恩來沒有讓該小組閒下來,而是指示他們把毛澤東的文章翻譯成英文、監測發生在海外的事件。此時的外交事務小組不是回報給軍方,而是直接回報給共產黨領導階層。
「周恩來認為這群幹部已具備某些外交事務經驗,也有一些外語能力了,」某位小組成員回憶:「這群人可能會成為中國新外交的骨幹。」
1949年1月,共產黨喜迎勝利。周恩來在北京城外的西柏坡基地,聚集外交事務小組、發表演說,解釋該如何對待人在北京的他國外交官,同時也對即將成立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新任外交官,表達出他的各種期待。
「外交幹部是文裝的解放軍,」周恩來向聚集的人員如此交代,強調絕對的紀律與服從黨的領導之必要性:「外交大權屬於中央,各地不得擅自行事。」
1949年4月,毛澤東的軍事部隊控制了國民黨的首都南京。當時毛澤東發表的宣言,至今依舊有效:要與新中國建立關係,各國必須與集結在臺灣的國民政府斷交。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宣布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51歲的周恩來成為首任總理與外交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中國的新外交官被派出去,騎著單車把這個消息傳給各國外國領事館。
這個新成立國家所踏入的世界,正瀰漫著不確定性,理念角力的紛擾越演越烈。史達林的蘇聯打了勝仗,勢力從德國柏林延伸到伊朗德黑蘭(Tehran)。日本倒下,亞洲處於權力真空。美國則是突然膨脹起來,逐步扮演起全球性角色,準備在國際間對抗共產主義。歐洲被破壞殆盡,接受了美國馬歇爾計畫(Marshall Plan)的重建資助。
這個時期,就是舊時代的帝國凋零,大量的新興國家爭取獨立之際。
北京新政府因自身決策的緣故,所以沒有任何外交關係。想要擺脫掉「封建制度的影響」,又見到國民黨與海外勢力的諂媚關係,毛澤東選擇不承認任何一個中華民國建立的外交關係。這麼做也算是從系統上開始縮小外國勢力對中國的影響,這股影響擴及傳教士、媒體圈、他國外交官,毛澤東形容此政策為「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
數百位國民黨的外交人才之中,毛澤東選擇不續聘任何一位到嶄新的中國外交使團。自從黃華抵達延安之後,有一小群人跟在周恩來身邊學習;除了這少數幾位外交人員之外,還有11月8日周恩來在外交部成立典禮上致詞的一百七十多位人員,他們與外國人打交道的經歷就非常有限。
建立海外大使館網絡是項複雜的工作,執行國際談判看來似乎更是生疏。但是,不管是否準備好,中國新興外交官已是時候與這個世界見面了。
每跟一個國家建立關係,就表示又贏了臺灣
中國的整合腳步出奇快速。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只加入一個跨政府組織,到了1989年已是37個組織的會員,簽署的國際協定也超過125份;相較而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的前20年,也才簽訂6項協定而已。到了2001年,與國際整合的過程促使中國政治經濟徹底轉變,身為共產國家也順利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2008年,中國國防白皮書大肆誇耀中國在多邊事務上的角色,表示中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高」。
中國投入聯合國的進度也一樣飛快。2019年,中國超越了日本,成為聯合國經費第二大貢獻國家。與其他4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相比,中國投入更多人力於維持和平事務,但是仍與蘇聯一起遊說表示要刪減維持和平任務中的人權職位。另外,中國外交官也持續推動在聯合國決議案中,納入習近平的名言。
許多西方菁英看到中國與全球經濟和國際組織的整合情況,認為這是有希望的跡象,認為中國有天可能變成跟西方世界相似,除了擁抱市場經濟之外,最終也會接受自由與民主。
然而,北京多數的共產黨菁英可從沒這般想過。中國的領導人,從毛澤東、周恩來到習近平,一直都把參與國際組織與團體看成對中國政權的認證,而非加速奪取共產黨政權的過程。中國與西方菁英兩方的期望並不合拍,從中國發生天安門事件,一直到2008年北京奧運後鎮壓人權激進分子的事件,雙方之間產生許多困惑、受傷、不滿與失望的感受。
從1949年首個外交使團海外出訪算起,1971年這次中國外交官在聯合國,可說是學習曲線最陡峭的一回。其中有位成員把在聯合國的工作,比擬成中國外交官學校,他們在這裡首次學習到世界各國的國家利益如何相互搭配。
同一時間,位於北京的外交部與各政府單位官員,競相閱讀代表團發送回來的報告,裡頭盡是外在世界的新資訊。
儘管代表團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但能獲准加入全球組織,乃是中國在國際立場上的重大進展。某位成員回憶,當喬冠華在聯合國發表完首場演說之後,「我們可以感覺到中國的地位正在攀升」。
事實果真如此,因為接續而來的正是一波外交承認,每跟一個國家建立新關係,就表示中國贏過了臺灣。中東地區,1971年與伊朗、科威特、黎巴嫩建立外交關係;1977年約旦改承認中國,接著1978年時利比亞、阿曼也改承認中國。而在歐洲方面,中國的外交關係擴展到義大利、奧地利、比利時、希臘、西德、西班牙、葡萄牙、冰島。在1970年代結束以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總計與120個國家保持著正常關係,包含了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日本,以及數十個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國家。最重要的是,1979年美國正式承認中國。
中國式政治宣傳,以最大的聲量、重複聲明
大屠殺發生之後,中國領導階層的直覺性處理方式搖擺不定,游移在生氣否認和損害控制之間。6月4日過後的幾天裡,北京外交官收到很簡單的指示:向外界保證中國沒有脫離正軌,以及紛擾很快就會解決。此外,他們還拿來一張廣為流傳的照片給外交官看,照片場景是橫越天安門廣場的長安街,六線道的馬路上排列了數臺坦克車,前方獨自站了一位沒有攜帶武器的抗議人士,並告訴外交官:「你們回到自己的崗位後,準備迎來大量的爭議訊息。」
外交部提供影片給迷茫的海外外交官,由他們展示給駐在地的菁英,了解事情始末的「真相」。由於北京準備要反擊國際間的批評聲浪,因此暫時停止大使的更替輪換。
對中國大使而言,這段時間是很恐懼的。如同1950年代「反右運動」發生後,協助捍衛大躍進運動的大使一樣,現在最安全的做法就是緊守住官方論點。
「非常明顯,他們都感到很害怕!因為不知道該做什麼、說什麼,所以基本上就是什麼都不說,」某位曾在美國國務院中國辦公室任職的官員回憶:「這對他們來說,真的很難熬。」
這時進到海外中國大使館的新進人員,更增添恐懼和不確定的感覺,因為中國外交部為了確保使館保持紀律,派出去的人選都對共產黨很忠誠,除了監督他人活動外,還要強化新的立場表態。33歲的劉曉明便是其中一位幹部,後來他還成為駐英國的中國大使。當時劉曉明被派往華盛頓,平時密切觀察同事,空閒時間則去打高爾夫球(後來還因為不小心被高爾夫球桿打到臉,弄傷下巴住院)。
一開始的震驚感逐漸平息後,中國政府很快就對自己制定的事件始末版本更加有信心。6月7日,中國外交部告知美國外交官,中國的情況「很複雜」之後,對於官方說法的信心程度增長了不少。同月,中國外交部召見美國駐華大使李潔明,斥責美國媒體聲稱中國軍隊向北京的外交建築開火。
「這都是捏造出來的,」某位副部長如此告訴李潔明,並堅稱會向這棟樓開火乃是為了追擊狙擊手,還表示:「你們侮辱了中國的政府和軍隊。」
李潔明則表示,雖然自己過去只是步兵團裡的二等兵,但「我知道沒有人會為了抓捕屋頂上的一個傢伙,就拿機關槍從一頭掃射到另一頭,接著又爬上九層樓」。
直至今日,中國政治宣傳仍遵循相似途徑:首先評估事實,第二步是制定共產黨如何描述事件始末的官方說法,第三步則是以最大的聲量重複宣傳這套說法。
但是,重複講述疑點重重的談話要點,以及斥責他國外交官,都不足夠讓中國脫離困境。最高層官員很清楚,需要的是更強而有力的反擊,如此才能幫中國掙得一些喘息的空間,以利繼續進行經濟改革。
霸道、憤怒,中國的「大國風範」
2018年底,某位歐洲資深外交官在離開中國十多年後,再度回到中國。2007年這位外交官離開時,中國正專注於舉辦奧運會,當時北京的樂觀氛圍深具感染力,而中國外交官似乎也有著相同的感受。儘管那時的中國外交官也是以他們典型的正式態度和照稿傳達的方式,與外界溝通、交流,但爭取外國輿論的付出看來很真誠。才過了10年光陰,這位歐洲使節此時卻發現,中國外交官的語氣變得很有攻擊性,也具備更多意識形態;她指出,中國外交官的行為展現出強烈的不滿,同時也越來越享受中國擁有的國際角色。
世界各地皆有類似的戲碼上演。2018年9月,18個太平洋島國的領導人,以及來自美國、中國等非成員國的代表團,一起出席太平洋島國論壇,舉辦地點在密克羅尼西亞的諾魯共和國,這是個擁有約12,000名居民的國家。中國代表團的領隊是先前派駐希臘的中國大使杜起文,為了與會議的非正式主題保持一致性,杜起文抵達時身穿紅色短袖襯衫,袖子上還有花瓣圖案。
論壇裡,區域領導人接續致辭,途中杜起文舉手表示要發言,但諾魯總統回絕,因為下一位發言的應該是吐瓦魯(Tuvalu)總理。諾魯總統巴倫.瓦卡(Baron Waqa)說,當時杜起文「相當堅持,且非常傲慢無禮!小題大作之餘,還耽誤領導人會議好幾分鐘的時間」。另外,他也向媒體表示:「也許是因為他來自一個大國,所以想欺負我們。」
一陣耗費15分鐘左右的騷動過後,諾魯總統威嚇表示,若中方代表團不讓會議繼續進行的話,就要把他們趕出去。從洩露出來的現場影片看來,瓦卡告訴杜起文:「你在這裡是對各國使節講話,得尊重點!」但是,杜起文此時的情緒也到了頂點。某位出席會議的人如此轉述給《衛報》(The Guardian):「最後,杜起文很生氣!他大聲憤怒喊叫,然後站起來、氣沖沖走出去!可是,他卻不是走向最近的出口,而是繞了整個會議桌一圈才走出去,就是要表達他對每個人的憤怒!」
後來,記者請中國外交部解釋杜起文的行為時,發言人華春瑩表示諾魯所陳述的與事實完全相反,「純屬顛倒黑白、倒打一耙。」認為應該是諾魯要反思和道歉。
類似事件陸續發生。2018年,巴紐主辦亞太經合峰會,期間中國官員打算要求修改峰會公報內容,試圖「硬闖」巴紐外交部部長的辦公室。而在加拿大,中國大使盧沙野公開指責駐在國患有「西方利己主義和白人優越感」,更多次攻擊加國媒體的報導是「誹謗」。至於南非,中國首席特使宣稱,唐納.川普的政策會讓美國成為「整個世界的敵人」。
屋子打掃乾淨了,再請客
周恩來預期共產黨將會戰勝國民黨,因此,他想要確定新誕生的外交使團能確實運作。1947年,周恩來為3年前負責接待美國到延安訪問的外交事務小組,訂下新的庶務工作。雖然這段時間,共產黨與外界的聯繫很有限,但周恩來沒有讓該小組閒下來,而是指示他們把毛澤東的文章翻譯成英文、監測發生在海外的事件。此時的外交事務小組不是回報給軍方,而是直接回報給共產黨領導階層。
「周恩來認為這群幹部已具備某些外交事務經驗,也有一些外語能力了,」某位小組成員回憶:「這群人可能會成為中國新外交的骨幹。」
194...
推薦序
戰狼,是本性還是任務?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
「秦剛到底去哪裡了?」相信這個問題是2023年7月時,外界對中國外交部產生的最大疑問。
「尋秦記」的真相,在此文截稿(2023年8月7日)前還無明確答案,而隨著王毅的回鍋(編按:王毅為秦剛前一任外交部長,在秦剛被免任後回任)、火箭軍司令的人事異動(編按:2023年7月31日,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宣布新任火箭軍司令員、政治委員分別由王厚斌、徐西盛接任,間接證實「失蹤」數月的原火箭軍司令員李玉超和政委徐忠波已卸任),當前中國人事體系的變化更讓人難以理解。
外交單位作為國家與外國接觸的窗口,駐外外交領事人員更是本國在外的代表,許多時候必須適當的表達國家態度與立場。而強硬與妥協之間的變化,自然也是中國古典兵學中虛實二元運用的藝術,任何舉動或發言的背後,可能都暗藏北京的盤算,這也是中國外交之父周恩來所說:「外交無小事。」
在習近平上任後,「說好中國故事」、「大外宣」、「戰狼外交」等名詞陸續出現在媒體中,不免讓人聯想:中國外交是否有所轉變?強硬態度背後的戰略意涵,是單純表態?抑或虛張聲勢?或單純想要藉外宣達到內宣作用?
在中國,能出任外交官的人,無論在國際觀或學歷涵養都為萬中之選,但他們在國際舞臺上的表現,卻又經常讓人無法與其資歷聯想。中國外交官的外在表現,究竟是其不得不為之的職責?或是為未來仕途發展而演出?這些都是可能的原因,也讓外界對於中國外交官的角色與養成,產生極大的興趣。
須特別注意的是,對外強硬、實際上將其當作對內表態的「出口轉內銷」策略,是中國在外交戰略上經常應用的方法。畢竟對中共而言,穩定政權為首要目標,將國際表現作為轉移內部壓力的手段,是歷代中共領導人的不二法門。而中國外交官,便是此任務中的重要角色。
關於中國外交的理論與體系,雖已有不少專著,但從外交官職務與角色切入的著作並不多,這正是本書難得可貴之處。本書以歷史為脈絡,對中國外交官的養成,以及不同時期中國面對國際與內在因素所造成的影響,皆有詳細的描述。
此外,本書不只從外國與中國互動的角度觀察,更結合中國內在因素與其獨特政治體系做出全面分析。身為中國議題的研究者,我認為此書無論在研究角度或內容的紀錄上,都有相當的價值,也值得關心世局的讀者們一看。相信讀者不僅能更了解中國「戰狼」,也能激盪出更多思考火花。
戰狼,是本性還是任務?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
「秦剛到底去哪裡了?」相信這個問題是2023年7月時,外界對中國外交部產生的最大疑問。
「尋秦記」的真相,在此文截稿(2023年8月7日)前還無明確答案,而隨著王毅的回鍋(編按:王毅為秦剛前一任外交部長,在秦剛被免任後回任)、火箭軍司令的人事異動(編按:2023年7月31日,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宣布新任火箭軍司令員、政治委員分別由王厚斌、徐西盛接任,間接證實「失蹤」數月的原火箭軍司令員李玉超和政委徐忠波已卸任),當前中國人事體系的變化更讓人難...
作者序
前言
中國外交官,穿文裝的解放軍
某日傍晚,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以下簡稱為巴紐)外交部長倫斌.帕托(Rimbink Pato)突然聽到門外出現一陣喧鬧。不出幾秒鐘時間,四位中國外交官擅自闖入他的辦公室,要求在會議前夕修改公報內容。這場會議可是太平洋最重要的政經論壇,也就是2018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縮寫為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以下簡稱為亞太經合峰會)。
APEC成員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縮寫為GDP)約占全球60%,而巴紐能夠主辦這場會議可說是意義非凡。
巴紐全國擁有超過六百座島嶼,散落在南太平洋上,人口僅有860萬人,是全球甚為貧窮的國家。國內語言共有850種,因此就算是在最好的情況之下,仍舊是個管理難度很高的國家。
其首都摩斯比港(Port Moresby)以暴力事件出名,這促使位在巴紐南方的鄰居、同時也是其前殖民霸主澳洲,為了保障此次活動安全而派出軍艦駐紮港口。
多年以來,中國刻意在這個擁有豐富資源的國家建立起影響力,例如增加投資、興建基礎建設。全國各地把從中國借來的貸款,用來興建醫療院所、學校、水力發電站等。2018年11月亞太經合峰會開幕之際,巴紐有四分之一的外債都是來自中國。其實,依據一帶一路(編按:中國倡議及主導的跨國經濟帶,其範圍涵蓋中國歷史上的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如中亞、北亞和西亞、印度洋沿岸、地中海沿岸、南美洲、大西洋地區),中國承諾要在廣大的太平洋和歐亞地區,提供超過一千億美元(編按:全書美元兌新臺幣之匯率若無特別標註,皆以中央銀行公告之2023年6月均價30.824元為準)的基礎建設資金。
如此看來,這場會議對中國領導人、共產黨主席習近平來說,應該是既輕鬆又愉快。不過,時任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卻缺席了,改派副總統麥克.彭斯(Mike Pence)出席。然而,彭斯待在巴紐的時間非常少,大多時間都待在不遠處的澳洲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內陸城市凱恩斯(Cairns),原因正是擔憂當地頻傳的暴力事件。
習近平是第一位抵達摩斯比港的外國領導人,但早在他本人到達前,當地報刊雜誌即出現習近平署名的特稿,讚揚兩國關係的「快速成長」是「中國與太平洋島嶼國家整體關係的最高典範」。
習近平的登場聲勢相當浩大,車隊是從中國空運過來的兩輛「紅旗」(譯按:中國豪華汽車品牌)禮車,從機場到下榻旅館,一路急駛在中國出資興建的高速公路上,路的兩旁則有兩國國旗飄揚。習近平車隊駛過高聲歡呼的高中生,也行經印有習近平與巴紐總理握手的大型廣告招牌,下榻的旅館更以紅燈籠和中國傳統的櫺星門裝飾。
峰會期間,習近平的演說一如既往強調開放市場與全球化。2016年11月川普意外勝選之後,習近平公開形象帶出的中國態度,與美國人支持川普「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的保護主義形成對比,因此習近平也在亞太經合峰會採取同樣的姿態。聽到習近平以不指名的方式,提到加徵關稅、破壞供應鏈乃是「短視」且「註定失敗」的舉措後,在場的全球領袖與政治菁英群起鼓掌。
戰狼外交: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呈現在大眾面前的峰會過程,大多受到中國的操控,但中國持續爭辯峰會公報內容一事卻沒有被封鎖。即便到了最後一刻,中國外交官還奮力想改變公報的用字「unfair trade practices」(不公平貿易措施),原因是他們覺得這話是針對北京當局。
中國外交官決定親自出動,要求巴紐外交部長坐下來會談,但被拒絕了,因為巴紐外交部長認為與單一國代表的雙邊談判,會損害巴紐身為主辦方的中立身分。因此,當中國第二度提出請求時,又再一次被斷然回絕。
不過,中國外交官並未就此罷手,一行四人決定直接衝進巴紐外交部長辦公室,大聲喊著他們只需要占用兩分鐘的時間!接著,警衛便來把中國官員請走,隨後警察直接駐守在辦公室門外。巴紐外交部長對外尋求淡化此事,告訴記者這「不是什麼大問題」。然而,巴紐官員私底下形容中國在談判過程中的行為完全是「霸凌」。而中國外交部則是否認發生過這起事件,還說這是「別有用心的人散布的謠言」。
加拿大總理賈斯汀.杜魯道(Justin Trudeau),向等待峰會討論的記者證實公報談判破局,他淡淡的表示:「對於特定項目有不同的解讀。」自1993年,各國領袖開始出席這場年會,這還是頭一回沒有發布聯合聲明。
這年的亞太經合峰會,原本應該是中國炫耀名聲的好機會。因為摩斯比港舉辦峰會的前兩年,川普把時間都花在去除大多數美國過去在這一帶發展的友好作為。2017年1月宣誓就職之後,川普隨即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這是由12個國家達成的貿易協議,目標是幫助美國制衡中國在亞洲的介入深度。接著,川普向中國開啟貿易戰,強迫太平洋各國在兩個他們都不敢得罪的國家選邊站。
此外,川普個人也曾羞辱過該地區的數個美國夥伴,先是在2017年1月和時任澳洲總理麥肯.滕博爾(Malcolm Turnbull)通電話到一半就掛掉,接著又譴責加拿大總理杜魯道「非常不坦承」和「軟弱」。
然而,中國卻沒有好好利用這個機會,反倒在亞太經合峰會裡展露出越來越蠻橫的樣貌。中國外交官,本應是最關注國家名聲的一群人,卻讓事態越演越糟。
亞太經合峰會潰敗的經歷,也不過是峰會前後數個月裡,中國外交官遭受挫敗的其中一例罷了。峰會召開的前兩個月,密克羅尼西亞(譯按:Micronesian,太平洋三大島群之一,位於往返亞洲和美洲的重要航路,頗具交通戰略價值)的微型國家諾魯共和國(Nauru)舉行太平洋島國論壇(Pacific Islands Forum),會議中,中國特使因為想在另一位總理之前發言被拒,遂起身離席。諾魯總統形容這位中國外交官「非常無禮」,還很「惡霸」。
巴紐峰會插曲發生後的幾個月內,中國駐加拿大大使公開指控其駐在國患有「白人優越感」,駐南非的大使也公開表示唐納.川普的政策會讓美國成為「全球公敵」。至於中國駐瑞典大使桂從友,又是給瑞典警察貼上「無人性」的標籤,又是對該國「所謂的言論自由」大肆抨擊,僅僅兩年之內,桂從友就被瑞典外交部請去不下40次,瑞典更有三個政黨訴請把桂從友驅逐出境。但是,不怕批評的他上瑞典廣播節目時表示:「面對朋友,我們端出美酒招待;面對敵人,我們拿出來的是槍彈。」
此類激進行徑在中國境內贏得讚許,同時間卻損害了中國塑造自己為一和平政權所付出的努力。海外媒體開始稱呼這種咄咄逼人的態度是「戰狼外交」(wolf warrior diplomacy),此名稱取自中國2015年的動作片,內容講述特種兵主角違抗軍令,打死了恐怖分子,卻意外得到「戰狼中隊」的賞識,在國內外與中國的敵人戰鬥;而2017年續集《戰狼2》,演的是一群人民解放軍士兵,被派去解救困在爆發戰爭的某個非洲國家裡的中國平民。
對中國製片業而言,《戰狼2》大獲成功,在中國境內締造超過8億5,400萬美元(編按:以2017年年底美元兌新臺幣匯率29.848元計算,約為新臺幣255億元)的票房。電影裡有句經典臺詞:「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戰狼這個綽號,精準捕捉了外界所見的中國外交,不只是駭人,有時還讓人無法理解。之後,這個暱稱就緊跟著中國,再也撕不下來。
強硬、不妥協,不打算建立夥伴關係
2020年初,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此時中國外交官變得更加好戰。
面對指稱中國是病毒傳播罪魁禍首的說法,北京來的外交官強烈反擊,其中有一位甚至在推特(Twitter)上寫道:「你說話的方式就像是病毒的一部分,你會跟病毒一樣被殲滅。你應該感到羞愧!」(You speak in such a way that you look like part of the virus and you will be eradicated just like virus. Shame on you.)這個人是查立友,中國駐印度加爾各答(Kolkata)的總領事,這是他回應一位推特用戶批評中國的推文。
還有在大使館官網上發洩情緒的:有人在中國駐法國大使館的網站上匿名刊文,汙衊法國養老院員工沒照料老人家、任憑其等死,法國民眾為此氣憤不已,法國外交部也出面斥責。
所有人之中,最為挑釁的就屬趙立堅了,當時他剛被任命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指出,新冠病毒可能是美國軍方蓄意散播出來,此言引發美國白宮的憤怒,更讓全世界警覺到北京當局在散播假訊息上所扮演的角色。
中國外交官的行為引起全球反感,也點燃對北京的怒火。出任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對中國關係小組主席的德國議員包瑞翰(Reinhard Buetikofer)表示,中國外交部「極為激進」的行為,加上共產黨「強硬不肯妥協的政治宣傳」,已在歐洲掀起反對這個亞洲國家的民意。
包瑞翰指出,中國的所作所為「充分演繹岀一種態度,這態度並不具備建立夥伴關係的意願,而是告訴大家要怎麼依其意願行事」。某份全球性調查於2020年10月公諸於世,顯示美國與8個包含德國、英國、南韓、澳洲、加拿大在內的已開發經濟體,對中國的反感程度達到歷史新高點。
對中國而言,這些挫敗事關重大。由於全球政治的走向,越來越趨向中美之間的相互較勁,因此外交競爭能力將有助於中國形塑二十一世紀世界歷史。外交與經濟、軍事、科技、意識形態實力是任何國家強大的關鍵要素。其實,美國戰略學家早已把外交設定為國家勢力的核心元素之一──外交(diplomatic)、資訊(informational)、軍事(military)、經濟(economic)這四大能力,縮寫為「DIME」。
中國外交官在海外代表中國,發揮過大的作用。而共產黨最高領導階層對全球說的話,也充斥著空洞的陳腔濫調,不論是談「雙贏」的合作關係,還是高喊馬克思主義口號,這些對海外聽眾根本就起不了作用。同時,中國民間社會卻被緊緊壓迫,不能表達創新的不同看法,非營利組織被嚴密管控,中國的媒體和文化產業同樣要受嚴格審查,商業界領袖則會刻意迴避政治。儘管中國國內廣泛認為外交部是個懦弱的官僚單位,但在許多重大全球議題上,中國外交官就是中國政府在全世界的代言人。
中國很清楚外交的重要性,為了能取得競爭力,更是大手筆投資。2012年至2017年間,當美國正大幅刪減國務院(編按:State Department,前身為外交部,其職責也相當於其他各國的外交部)的經費時,北京當局的外交經費卻將近翻了兩倍,金額來到78億美元。
2019年,中國的外交網絡規模已超過了美國,全球各地計有276間大使館和領事館,但在這三年前,中國還排在第三順位,僅次於美國和法國。
然而,中國的「戰狼」外交官,已成為中國興起帶來威脅的象徵。
前言
中國外交官,穿文裝的解放軍
某日傍晚,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以下簡稱為巴紐)外交部長倫斌.帕托(Rimbink Pato)突然聽到門外出現一陣喧鬧。不出幾秒鐘時間,四位中國外交官擅自闖入他的辦公室,要求在會議前夕修改公報內容。這場會議可是太平洋最重要的政經論壇,也就是2018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縮寫為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以下簡稱為亞太經合峰會)。
APEC成員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縮寫為GDP)約占全球60%,而巴紐能夠主辦這場會議可說是意...
目錄
各界推薦
推薦序 戰狼,是本性還是任務?/林穎佑
前言 中國外交官,穿文裝的人民解放軍
第一章 戰狼外交,一切要從周恩來說起
第二章 延安時期的毛澤東影子外交
第三章 聘用將軍為大使,外交就是戰
第四章 周恩來的魅力攻勢與萬隆精神
第五章 「心底話只能說30%」,給戰狼的警告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革了中國外交的命
第七章 鄧小平用四個現代化,重回國際
第八章 戰狼經典:戲劇性的憤怒表達
第九章 在天安門廣場上辦奧運,中國外交大勝利
第十章 中國是大國,其他都是小國
第十一章 因為這世界上有狼,才需要戰狼
後記 中國外交核心戰略:讓批評的人閉嘴
謝辭
各界推薦
推薦序 戰狼,是本性還是任務?/林穎佑
前言 中國外交官,穿文裝的人民解放軍
第一章 戰狼外交,一切要從周恩來說起
第二章 延安時期的毛澤東影子外交
第三章 聘用將軍為大使,外交就是戰
第四章 周恩來的魅力攻勢與萬隆精神
第五章 「心底話只能說30%」,給戰狼的警告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革了中國外交的命
第七章 鄧小平用四個現代化,重回國際
第八章 戰狼經典:戲劇性的憤怒表達
第九章 在天安門廣場上辦奧運,中國外交大勝利
第十章 中國是大國,其他都是小國
第十一章 因為這世界上有狼,才...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