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上帝始終是公義、良善的,
那麼世界上的邪惡何以存在?
難道不是上帝創造了世界嗎?
如果是這樣,惡又是如何起源的呢?
試圖為這樣一個世界中的上帝行為做辯護的學說被稱為「神義論」。這是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所提出來探究全智、全能、全善的上帝的三全屬性,以及罪惡普遍存在的矛盾關係的議題,爾後成為了神學的專用術語。《神義論》嘗試在罪惡存在的前提下正面提供一個理論框架,以此說明在邏輯上,上帝存在的可能性,是一本全面理解西方基督教的傳統神義理論的經典之作。
本書於1710年首次出版,是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唯一的長篇著作,書中誕生了「神義論」一詞。《神義論》試圖透過主張「這個世界是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最美好的一個」來為世上的不完美辯護。這個世界是由全能、全智、全善的上帝所造,所以它必須是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且最平衡的,如果上帝知道存在著一個更好的世界,那祂就不會選擇創造一個不完美的世界。事實上,那些被認定的表面上的缺陷必定存在於每一個可能的世界中,否則上帝本可以選擇創造沒有缺陷的世界。
莱布尼茲主張神學(宗教)和哲學的眞理不能互相矛盾,因為理性和信仰都是「上帝的恩賜」,所以它們的衝突將意味著上帝與自己相爭。《神義論》是莱布尼茲試圖將其個人的哲學體系與他對基督教教義的解釋調和在一起的結果。這項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由莱布尼茲的信仰所驅使,他和許多保守派哲學家以及啟蒙運動時期的神學家一樣,相信基督教相較於其他非西方宗教來說,是理性且開明的。這項研究也受到莱布尼茲相信「人性之可臻完美」的影響(如果人是以正確的哲學和宗教作為指南),以及他對形而上學的必然性必須有一個理性或邏輯基礎的看法之影響,即使這種形而上的因果關係在物理必然性方面似乎是無法解釋的(在科學所認定的自然法則中)。
作者簡介:
德國哲學家、數學家。歷史上少見的通才,更被譽為十七世紀的亞里斯多德。他對形上學、知識論、邏輯、宗教哲學以及數學、物理學、地理學、法理學與歷史等領域都做出了深遠而重要的貢獻。在數學史和哲學史上,萊布尼茲同樣占有重要地位。在數學上,他和牛頓先後獨立發明了微積分,而且他所使用的微積分的數學符號被更廣泛的使用。在哲學上,萊布尼茲的樂觀主義最為著名;他認為,「我們所處的世界,在某種意義上是上帝所創造的最好的一個」。他和笛卡爾、斯賓諾莎被認為是十七世紀三位最偉大的理性主義哲學家。
章節試閱
【內文試閱】
前言
我們都曾見過,一般而言,人們都要訴諸於外在形式來表達他們的宗教:可靠的虔誠,即真光和美德,則從來就不是多數人分內的事。人們不應該對此感到驚奇,因為沒有什麼比這更符合人性的弱點了。外在的東西會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但事物的內在本質則要求只有極少數人才能給予這樣恰到好處的考慮。因為真正的虔誠體現在原則和實踐中,宗教的外在形式仿效這些原則和實踐,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禮儀實踐,另一種是信條句式。禮儀類似於高尚的行為,而信條像是真理的影子,而且或多或少接近真光。所有這些外在形式都值得讚揚,如果發明外在形式的那些人能夠使它們恰如其分地維護和表達他們所效法的,諸如宗教儀式、教會戒律、社群規則以及人類的律例典章,這些總會像藩籬一樣圍繞著神聖律,幫助我們遠離邪惡、慣於行善和熟悉美德。這正是摩西和其他優秀的法典擬定者們的目的,也是那些建立宗教秩序的聖賢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這是最純潔、最開明之宗教的神聖創始人耶穌基督的目的。信條句式也同樣如此:只要這些信條的闡述沒有違背包含救贖在內的真理,即便沒有涉及完整的真理,它們也都是有效的。但太頻繁發生的情況卻是:宗教在禮儀上顯得僵化呆板,甚至神聖之光被人的觀點所遮蔽。
在基督宗教創立之前,異教徒們就已經居住在地球上了,他們只有一種外在形式:他們在崇拜中也遵循一些儀式,但他們沒有信仰條文,也從未想過為他們的教義神學建範立式。他們並不知道自己所拜的神明是真實的人還是自然力的象徵,猶如太陽、行星和元素一樣。他們的宗教神祕性不在於艱澀難懂的教義,而在於遵守某些祕密儀式;因此那些玷汙者,即那些從一開始就不遵守祕密儀式的人,就被排除在外。這些祕密儀式往往荒謬可笑,為了避免遭到蔑視,有必要將它們隱匿起來。異教徒們很迷信,比如他們吹噓誇大奇蹟,處處充滿神諭、徵兆、怪異、占卜。祭司們發明了用以象徵神明的憤怒或仁慈的靈異現象,而且他們自詡為這些靈異現象的解釋者。這種做法常常透過對人類事件的恐懼和希望來控制人的心智,但幾乎不正視來世生活的偉大盼望,也沒有人願意費心向人們傳授關於上帝和靈魂的真實觀念。
在所有古代族群中,似乎只有希伯來民族對他們自己的宗教擁有公開教義。亞伯拉罕和摩西建立了對獨一上帝的信仰,上帝是一切美善的泉源,宇宙萬物的創造者。希伯來人堅信只有上帝才配得上至高無上的實質之稱謂。當看到地球上一小塊區域的居民居然比其他地區的人類更加開明時,人們驚嘆不已。或許其他民族的聖賢有時也說過同樣的話,但他們並沒有那麼幸運能夠找到足夠的追隨者,把教義轉化為律法。儘管如此,摩西並沒有在他的律法中寫入靈魂不朽的教義,這與他的理念是一致的。靈魂不朽的理念先是通過口述傳統而傳授下來,直到耶穌基督揭開靈魂不朽的面紗之前,這個理念並沒有被公開宣告及廣泛接受。雖然耶穌基督無權無勢,但他以律法制定者的全部力量教導人們:不朽的靈魂將進入永恆生命,在那裡他們將接受各自行為所帶來的審判。摩西已經表達了上帝的至大至善的美好概念,這是當今許多文明的民族所認同和讚賞的;但只有耶穌基督充分地證明這些理念的成果,並宣稱神聖的至善和正義在上帝對人類靈魂的設計中展現得完美無缺。
在這裡,我暫不考慮基督教教義的其他觀點,而是就如下一點做些說明:耶穌基督如何把自然宗教轉變為律法,並因此獲得公共教義的權威。他獨自一人完成了歷代哲學家們努力奮鬥卻徒勞無功的事。基督徒們最終在羅馬帝國占了上風,成為地球上大部分已知地區的統治者,聖賢的宗教變成了許多民族的宗教。即便是後來的穆罕默德也沒能背離自然神學的偉大教義:他的追隨者們把這些教義傳播到國外,傳播到亞洲和非洲最偏遠的族群中,甚至傳播到基督宗教尚未傳播到的地方;在許多國家中,他們廢除了那些與上帝的合一性及靈魂不朽的真正教義背道而馳的異教迷信。
耶穌基督完成了始於摩西的工作之後,他祈願上帝不僅僅是我們敬畏和崇拜的對象,也是我們熱愛和獻身的對象,這是顯而易見的。因而祂透過盼望使人幸福,使人在塵世中預先品嘗到未來極樂的滋味。因為沒有什麼比愛一個值得愛的事物更令人愜意歡愉的了。愛是一種精神狀態,它讓我們為我們所愛的對象的完美而欣喜萬分,沒有什麼比上帝更完美,也沒有什麼比在祂裡面更令人喜樂。去愛祂,用靈魂去默觀祂的完美,這其實很容易,因為我們只是在找回深埋於自己心裡的這些思想。上帝的完美就是我們靈魂深處的完美,但祂的完美是無邊無際的;祂是海洋,我們不過是祂恩賜的滄海一粟;在我們裡面,只有一些力量、一點知識、一絲善良;但在上帝裡面,能力、知識和善良皆是完備。秩序、比例、和諧,這些都令人愉悅;繪畫和音樂也是這些實例:上帝是所有秩序;祂總是保持比例的真實性,祂創造宇宙的和諧;一切美都是祂的真光的流溢。
由此可見,真正的虔誠,甚至真正的極樂存在於上帝的愛中,但這愛是如此地甦醒人心,以至於祂的熾熱激情總是伴隨著明悟洞察。這種愛在美善的行為中產生快樂滿足,足以慰藉美德;這種愛將一切與上帝作為中心加以連繫,將人性渡到神性那裡去。因為在履行職責時,當一個人服從理性,他就會遵行最高理性的秩序。一個人把自己的所有意圖都導向共同的善,這就是上帝的榮耀,無其他可媲美。因此,人們會發現,沒有比擁護社群利益更大的個人利益了;一個人透過甘心樂意為人類謀取真正的利益而獲得自我的滿足。一個人無論成功與否,他都會滿足於過往所發生的一切,因為一旦他順從了上帝的旨意,而且深知祂的旨意是最美善的。但在祂透過事件宣告祂的旨意之前,人們必須努力做那些看起來最符合祂命令的事情,如此方可領會祂的旨意。當我們處於這樣的心境時,我們不會因為艱難而沮喪氣餒,我們只會因自己的失誤而懊悔;人們的忘恩負義並不能讓我們溫良的性情懈怠片刻。我們的博愛慈善充滿謙遜和節制,這種慈善之心不會讓我們飛揚跋扈;我們細察自己的缺點,珍惜他人的才華;我們力求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我們必須盡自己所能的做得完美,不可加害於人。沒有仁愛,就沒有虔誠;沒有溫良仁慈,就不可能彰顯出誠摯的敬虔。……
【內文試閱】
前言
我們都曾見過,一般而言,人們都要訴諸於外在形式來表達他們的宗教:可靠的虔誠,即真光和美德,則從來就不是多數人分內的事。人們不應該對此感到驚奇,因為沒有什麼比這更符合人性的弱點了。外在的東西會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但事物的內在本質則要求只有極少數人才能給予這樣恰到好處的考慮。因為真正的虔誠體現在原則和實踐中,宗教的外在形式仿效這些原則和實踐,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禮儀實踐,另一種是信條句式。禮儀類似於高尚的行為,而信條像是真理的影子,而且或多或少接近真光。所有這些外在形式都值得讚揚...
作者序
【導讀】
英譯本編者導讀
I
萊布尼茲的首要身分是一名形而上學家,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是一位不切實際的夢想家,也不意味著他對特定科學缺乏興趣。事實根本不是這樣!他非常熱切地關注神學辯論,同時他是一流的數學家,他為物理學做出了獨特貢獻,他為道德心理學提出務實的見解。但是,如果沒有把這些視為智識世界的各個層面或組成部分,他便無法察驗任何特殊的探究物件。他孜孜不倦地力求達成系統,而這一切努力所仰賴的便是思辨理性。他以極端的形態把他那個時代的精神加以具體化。沒有什麼能比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更糟的了。對許多人而言,現在依然存活著的形而上學意味著一片尚未開墾的荒蕪之地,以及建立於虛假論證之上的毫無意義的斷言。現如今,一個形而上學的教授,如果他真的準備好去做形而上學的陳述,儘管僅僅出於敷衍了事的目的,能把他的觀點與其他東西混淆一起呈現出來,那麼他已經算是很體面地完成了大學教授的職責。形而上學哲學中的教授席位類似於熱帶病中的醫生職位:從中得到的啟發不是傳播,而是治療。
形而上學建構的信心已經消退,而且已經淹沒於漫長的哲學歷史中了,思辨時代已經被批判時代取而代之。雖然潮流將會再次湧現,但其本質未改,那些續存下來的形而上學家們幾乎不敢再做此「險學」了,都改行論證他們的藝術之可能性去了。如果形而上學還有現存地位的話,那麼從形而上學的現有地位去開啟對萊布尼茲派形而上學的研究,那將是一項令人尷尬的任務。如果我們想要達成一個共識的起點,那它必須是歷史的。
無論如何,萊布尼茲思想的歷史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即便形而上學的思維是不合理的,但形而上學對人類想像力的統治地位儼然不失公允。即便形而上學像煉丹術科學那樣荒誕不經,但它形成的重要的副產物從不乏枝繁葉茂。如果我們想要從歷史的角度品思萊布尼茲,那麼沒有什麼比拾起他的《神義論》更好的做法了,有如下兩個理由:首先,該書是萊布尼茲有生之年出版的僅有的主要哲學著作,因此這也是他直接影響的最重要方法,那個時代人們所認識的萊布尼茲正是創作《神義論》的萊布尼茲。其次,《神義論》本身所涉的歷史素材異常豐富;它反映了萊布尼茲當時所熟悉的人物與作品的世界;它表達了形而上學思辨的神學背景,這種神學背景在18 世紀的頭幾年仍然占據主導地位。
萊布尼茲因哲學成就而被人紀念,但他不是一名職業哲學家。曾有人授予他學術研究教席,但他婉言謝絕了。他是一位紳士、富人,也是當時在位親王的「掌書」。他頻繁地受命出席國家的重大政務活動。這位「掌書」可以隨時充當政務大臣,為政策建言獻略。萊布尼茲一生職涯的大部分時間以他的博學而忠誠服務於布倫瑞克王室,當公爵閒暇之餘,他便讓萊布尼茲研究公爵的歷史。如果說萊布尼茲在文學方面有什麼專業貢獻的話,那一定是歷史,而不是哲學。他與他的親王之間關係的緊密程度遠甚於約翰.洛克與奧蘭治親王的關係。奧蘭治王室與布倫瑞克王室當時在路易十四與其敵人之間進行的分裂歐洲的主要角逐中站在了同一陣線上。這場鬥爭的轉捩點是奧蘭治親王取代了路易的斯圖亞特王室而登上英國王位。實際上這是同一場運
動的延續,後來萊布尼茲的主人喬治一世繼承了同一王位,並挫敗了斯圖亞特王朝繼承人的復辟。而洛克緊隨奧蘭治親王回到英格蘭,並成為奧蘭治政權中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萊布尼茲渴望繼續服務於英國喬治一世宮廷,但他被無情地命令去履行他的「掌書」職責。因此他只好留在漢諾威。那時,他已年紀老邁,在他苦盡甘來之前,便逝世了。
雖然後世有人認為洛克與萊布尼茲是不同派別對抗的領軍人物,但是從政治的角度來看,他們是同一陣營的思想家。與路易的政治絕對主義和強制性的宗教統一不同,他們倆都擁護宗教的寬容和思想的自由。他們所持的神學自由主義立場是基於政治上的審慎考慮;若非出此必要原因,則個人之誠摯少有懷疑的了。他們太智慧了,因而無需針尖對麥芒式的偏執互懟,也不會用基督新教的不寬容來對抗天主教的專制主義。但是,他們表現出對歐洲精神的過度同情,因而無法對自由思想做出反應,也無法對被揭示的真相進行正面攻擊。他們持守了基本的基督教有神論思想,力求達成所有好人共同的宗教認知。他們否定了霍布斯和斯賓諾莎的「消極的暴行」。
這位基督徒堅守一個由三道防線築建的立場。最低防線是持守基督教有神論及基督教道德的實質,這無需藉助聖經啟示,但必須由純粹理性的力量加以支撐。中間防線是依據聖經(指啟示經典Scriptures)的一般意義所主張的內容進行辯護:「雖然聖經的教義與純粹理性探索的結果是可調和的,但聖經教義超越了純粹理性探索的結果。我們相信聖經,因為聖經在各自的最初文本中證實有超自然介入的痕跡。我們相信聖經,但理性控制著我們對這些文本的解釋。」還有一條擺在最前沿及最危險的防線:一個教會、一個派別或一個個體的人在聖經啟示的基礎上找到各自的特殊地位。一個謹慎的人不會用同樣的力量堅守他的先進立場,也不會像前面兩條防線中任何一條那樣頑固地捍衛。他可以為各自的立場辯護,但不能要求同意這些立
場。
確實,有人會不由自主地感覺到,這些作者們已做好了撤退的準備,不僅從最前沿防線撤退到中間防線,而且會從中間防線撤退到最低防線。例如,萊布尼茲曾以極其嚴謹、準確和莊重的筆法闡述了基督教的救贖論,但他自己幾乎未曾有過從地獄中獲得決定性拯救的感覺。這不是出於上帝的悲憫垂憐,因為唯獨上帝自己才能如此憐憫我們:這是至善的上帝實行宇宙原則的方式之一;人們透過純粹理性知悟上帝的仁慈,從而遠離了基督教的啟示。
在一個具有政治意義的重要細節上,萊布尼茲的神學態度與洛克截然不同。他們兩人都支持寬容理念,而且都主張最小化教派間的差異。在英國這是一件足夠嚴肅的大事,而在德國這事的嚴肅性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德國分為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主張有效的寬容意味著必須樂意接納二者。英國的寬容可以遷就無惡意的天主教少數群體,同時可以拒絕具有不寬容性質的具體化的天主教政體。但是,這在歐洲大陸不具備政治的可行性,你不僅必須在平等基礎上寬容天主教教義,並且必須與天主教政權達成協議。萊布尼茲並不想以真正的新教熱忱去譴責教宗。他始終如一地堅持認為,他的神學原則既能服務於天主教思想家們,又能有益於新教教會的神學家們。確實如此,萊布尼茲的一些觀點贏得了許多天主教徒的強有力支持;而另一些觀點卻暗示著天主教與路德宗聯合起來反對加爾文主義。但就整體而言,萊布尼茲的作品提醒我們:這些重大決定應該跨越所有教會,而非僅限於天主教與新教之間。促使萊布尼茲與羅馬天主教妥協的,不僅是德國的宗教分裂,而且,在特定階段,是德國新教諸邦的政治劣勢。在路易十四最為輝煌的階段,新教的各親王們除了寄望於天主教的奧地利之外,別無希望,而奧地利正受困於後方的土耳其壓力。萊布尼茲希望藉助遊說發動一場基督教運動來緩解這種局勢。難道基督教的親王們不能放下各自歧見,團結一致對抗異教徒嗎?難道基督教聯盟不能透過神學共識來凝聚力量嗎?因此,為了達成天主教-路德宗的和諧基礎,萊布尼茲與鮑修埃之間展開了一場著名的談判。坦率地說,這注定失敗,而且必定會對發起者產生反作用。他怎麼可能宣稱自己是一個真正的新教徒,同時又能對他與天主教徒之間的分歧視若無睹呢?他怎麼可能
做到近墨而不黑呢?雖然萊布尼茲獲得了普遍的讚譽,但他未能獲得廣泛的信任。僅憑他作為政治家的一己之力,人們自然覺得他自不量力了。……
【導讀】
英譯本編者導讀
I
萊布尼茲的首要身分是一名形而上學家,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是一位不切實際的夢想家,也不意味著他對特定科學缺乏興趣。事實根本不是這樣!他非常熱切地關注神學辯論,同時他是一流的數學家,他為物理學做出了獨特貢獻,他為道德心理學提出務實的見解。但是,如果沒有把這些視為智識世界的各個層面或組成部分,他便無法察驗任何特殊的探究物件。他孜孜不倦地力求達成系統,而這一切努力所仰賴的便是思辨理性。他以極端的形態把他那個時代的精神加以具體化。沒有什麼能比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更糟的了。對許多人而言,...
目錄
英譯本編者導讀
前言
芻議─
信仰與理性的一致
甄辯集─
就惡之起源問題探究上帝的正義與人的自由(第一部)
甄辯集─
就惡之起源問題探究上帝的正義與人的自由(第二部)
甄辯集─
就惡之起源問題探究上帝的正義與人的自由(第三部)
附錄─
減化為形式論證的爭議概要
《神義論》第392節附注
對霍布斯先生英文專論「自由、必然性及偶然性」的反思
對最近出版於倫敦的《論惡之起源》一書之若干評議
上帝之事業藉其正義而通行
英中詞彙對譯表
英譯本編者導讀
前言
芻議─
信仰與理性的一致
甄辯集─
就惡之起源問題探究上帝的正義與人的自由(第一部)
甄辯集─
就惡之起源問題探究上帝的正義與人的自由(第二部)
甄辯集─
就惡之起源問題探究上帝的正義與人的自由(第三部)
附錄─
減化為形式論證的爭議概要
《神義論》第392節附注
對霍布斯先生英文專論「自由、必然性及偶然性」的反思
對最近出版於倫敦的《論惡之起源》一書之若干評議
上帝之事業藉其正義而通行
英中詞彙對譯表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