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達到420 ppm,
全球升溫約1.1°C~1.2°C的現在,
我們正在與時間賽跑。
挑戰與機會同時擺在我們面前,
需要採取快速有效的氣候行動!面對氣候緊急時代,世界各國終於定調:以2050年達到全球淨零排放為目標。相較於10年或20年前,科學共識、政治決心、資本市場都更能夠支持我們規劃與執行任何減緩或調適作為。
氣候變遷的特性就是「全面性」,沒有人是局外人。減緩與調適是正視地球氣候失調的兩大行動總綱,採取減緩作為可以避免氣候變遷發生或惡化,力求減少碳排放是關鍵;同時,提升具備風險管理思維的韌性調適,將有助於儘早回復到原先的生活狀態,讓長期風險降得更低。為了不讓淨零排放目標失敗,建議廣納各世代、族群與不同屬性的利害關係人的意見與想法,讓氣候解決方案更具創意、更與時俱進、更能落實。
本書作者台師大環教教育研究所葉欣誠教授,長期深耕鑽研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等議題,是第一線的環境教育者,也曾在政府核心部門參與氣候政策規劃,透徹瞭解來龍去脈,因此他坦言:想要在2030年到2050年降到零碳排放,難度之大、前所未有,關鍵在於政府的政策與行動,加上企業的響應與轉型之外,還必須要有現在還不存在或不成熟的創新技術或機制,打破舊思維的顛覆式創新,例如能源使用型態與模式的完全改變、運輸與運具搭配的全新模式、網路概念的跨代、農業與食物的智慧化,甚至國家與區域界限的重新框架……,就會看見不一樣的機會。
此外,我們需要隨時自我檢視與反思,科學共識是否遭受一些利益團體的刻意破壞、政治決心是否淪為口號而無法實踐、資本市場扭曲調適資金需求的狀況是否持續?國際、國家、地方、社區各層次的調適工作都需要有效,且是正面的效果,才能累積加成為全球的整體績效。
希望控制全球升溫不超過1.5C°,但整體情況不容樂觀;若這門檻未能守住,下一個「終極門檻」就是升溫2°C。這一切關係著是否我們會進入「地球2.0」?!機會之窗正在快速關閉中。
本書特色1.綜觀全局!正確且迅速掌握氣候變遷的首選必讀工具書
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專家葉欣誠教授為你我而寫的第三本抗暖化科普著作,以精闢洗鍊的文字,搭配近百幅彩色圖解表格,不論是學生、NGO、企業、政府公部門相關者,以及高度關心暖化的你,都可以從中獲得思考方向與行動指引。
2.警醒臺灣!與國際氣候變遷政策同步
氣候緊急狀態與國際情勢共同驅動改變,目前已經超過140個國家宣布在2050前後達到淨零排放或碳中和目標,涵蓋全球約88%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臺灣也跟進宣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透過政策規劃,力行深度減碳與綠色轉型。
3.氣候經濟學!啟動全球綠色投資,呼籲企業低碳轉型穩站先機
分享企業低碳轉型不僅提昇企業形象,更可以引領商機;提早規畫與執行韌性調適,更能夠成為暖化世界的領先者;企業主也可以知道,其實優秀人才也嚮往低碳產業。
4.知行不合一?深度剖析地球公民為什麼配合低?
書中提出氣候心理學家的建言,建議將氣候行動轉化為「更簡單的行動」,藉由良好的制度政策設計,引導人們自然地產生永續行為。
5.撥亂反正!破迷似是而非的暖化迷思,更新氣候變遷新知
破除習慣用語的迷思:提了末世災情,再說「節能減碳」,就可以下結論了;宣告「淨零排放」,事情就解決了。化約歸因、跳躍思考、狹窄視角等邏輯謬誤需藉由提醒而避免。
真實減碳才是王道:碳中和與淨零排放不同,碳中和重點在鼓勵減量,是管理帳面的零碳;淨零排放強調真實減碳,透過自然碳匯與科技碳匯,達到物理上的零碳。
作者簡介:
葉欣誠
▍現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學士
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碩士
美國康乃爾大學水資源與環境系統博士
▍經歷:
行政院政務委員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執行長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政務副署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所長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所長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理事長
臺灣中油公司董事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
▍著作:
曾出版科普、環境、永續等專書,並發表國內外學術論文數十篇、議題論文數十篇,散見各學術期刊與媒體。著有《地球暖化,怎麼辦?》、《抗暖化關鍵報告》等科普暢銷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永續推薦】
沈慶芳 臻鼎科技集團董事長
林華慶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署長
邱祈榮 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學會理事長
許乃文 CIP臺灣區董事總經理
程淑芬 國泰金控投資長
黃正忠 KPMG安侯永續董事總經理
彭啟明 臺灣氣候聯盟秘書長
葛望平 歐萊德國際創辦人暨董事長
蔡玲儀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署長
名人推薦:【永續推薦】
沈慶芳 臻鼎科技集團董事長
林華慶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署長
邱祈榮 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學會理事長
許乃文 CIP臺灣區董事總經理
程淑芬 國泰金控投資長
黃正忠 KPMG安侯永續董事總經理
彭啟明 臺灣氣候聯盟秘書長
葛望平 歐萊德國際創辦人暨董事長
蔡玲儀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署長
作者序
在變與不變之間
葉欣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
在本世紀初,約莫二十幾年前,我參加若干國際學術會議時,觀察到愈來愈多國際智庫與學者探討氣候變遷,且相當一致地使用「嚴重警告」設定報告內容。同時間,這當年的國際新興議題在臺灣的討論聲量偏低,「節能減碳」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慣用語,但和以聯合國主導的全球氣候變遷論述在廣度與深度上仍有一段差距。
2006年開始的那幾年,隨著京都議定書的生效、IPCC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不願面對的真相」的上映,全球對氣候變遷的關注達到高峰。同時間,我國政府、學術界、民間團體對此也有較為深入的探討。2007年,我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任教期間,撰寫了第一本氣候變遷題材的科普書籍「地球暖化怎麼辦?」,獲得了廣大迴響。2010年,出版「抗暖化關鍵報告」一書,設定一般社會大眾為讀者,提出更多的科學事實、趨勢報導與政策呼籲。
過去這十幾年以來,氣候變遷在世界舞台上仍然持續吸引目光。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的失敗一度讓眾人十分氣餒,但巴黎協定終於在2015年通過,銜接京都議定書的全球規範功能。我在幾次以政府身份參與氣候會議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縱使以科學角度看待氣候變遷,無疑是人類的極大威脅,然而國際政治經濟博弈主導且扭曲了人們的價值與作為。在臺灣,歷經了十年的波折之後,2015年6月,「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終於通過,給予因應氣候變遷的減量行動明確的法源依據。2023年1月,該法修正升級為「氣候變遷因應法」。
然而,人類大量燃燒化石燃料等活動,使得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累積,造成氣候變遷。這是明確的科學事實,且狀況持續惡化。在國際社會還在為該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爭論不休的同時,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與全球溫度遵循自然定律持續上升。到了2019年,各國相繼宣告「氣候緊急狀態」,認為我們即將越過紅線,進入熱區。2021年,隨著美國新任總統拜登帶領的政策轉變,世界各國積極響應更為決斷的因應策略,「2050淨零排放」這巴黎協定的「願景」迅速轉變為政策目標。
不僅政府需因應氣候變遷,企業也不再是旁觀者。各類積極限制碳排放的自願性倡議與強制性規範,結合企業永續ESG的揭露架構等,在幾年之內蓬勃發展,也讓企業明確地理解,因應氣候變遷已經不是提昇企業形象的選項了,而是關係企業生存發展的必要措施。許多國際品牌商與價值鏈也陸續宣告極具企圖心的目標與快速行動,在2030年之前就要達到碳中和或淨零排放,牽動全球供應鏈的佈局與應對行動。同時,聯合國已經不再以簡單的環境保護視角看待氣候變遷,而是將之定位為一關係人類發展的綜合議題。2021年發行的AR6中,開始使用「共享社會經濟路徑」(SSP)作為情境的名稱,象徵明確的典範轉移。企業在過去是氣候變遷的問題製造者,以後必須成為解方的提供者與行動者。
幾年前我開始構思這本書時,升溫幅度不超過2C仍為全球目標。同時,各種智庫的報告顯示二十到三十年之後,超過這門檻的機會超過一半。地球生態系正在邁入一個對人類而言充滿挑戰的階段,屆時一切都得重新設定。於是,我使用「地球2.0」作為這本書的主調。一方面說明我們需努力控制升溫不超過2.0C這門檻大限,另一方面也提醒,我們需面對另一個很不熟悉的地球生態系與人類社會的運作模式。
現在,這全球升溫門檻已經設定為更嚴格的1.5C,代表我們需要採取斷然的深度減碳作為,也就是2050年前達到淨零排放的「終極目標」。「淨零」並非在現有的科技與政策下強化力道就可達到的境界,需要的是「革命」式的翻轉—全球各國通力合作、企業與社會徹底轉型、人們根本轉換思維。當然,這一點都不簡單。
本書第一章提供關於氣候變遷的基礎科學背景,也對於相關的整體國際發展簡要回顧;第二章強調人類的作為與想法在因應氣候變遷的歷程中扮演的複雜角色;第三章是本書的重點,說明企業轉型的必要性與因應未來的思維模式與實務作為;第四章則以氣候變遷調適為主題,探討在「地球2.0」下我們的挑戰與機會。
在三年多的撰寫歷程中,不變的是氣候變遷持續惡化的趨勢,持續改變的則是全球的應變論述與策略。2021到2022年之間,許多原來已經完成的內容因為政策的快速改變而需重寫,以確保本書的內容可以讓讀者瞭解未來的趨勢變化。我要特別感謝臻鼎科技集團沈慶芳董事長和新自然主義出版社對於永續理念的行動支持,與眾多研究生在過程中協助蒐集與整理資料的努力。
就算在最後定稿的階段,關於極端天氣的災難新聞仍持續出現,民間組織的抗議、聯合國的呼籲、各國與企業界的行動,在氣候會議前夕推陳出新。這本書的內容,可作為我們邁向「地球2.0」過程中的歷史紀錄,也期待藉由更多人對於氣候變遷的關切與積極行動,讓我們有機會走上永續與韌性的路徑。
在變與不變之間
葉欣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
在本世紀初,約莫二十幾年前,我參加若干國際學術會議時,觀察到愈來愈多國際智庫與學者探討氣候變遷,且相當一致地使用「嚴重警告」設定報告內容。同時間,這當年的國際新興議題在臺灣的討論聲量偏低,「節能減碳」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慣用語,但和以聯合國主導的全球氣候變遷論述在廣度與深度上仍有一段差距。
2006年開始的那幾年,隨著京都議定書的生效、IPCC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不願面對的真相」的上映,全球對氣候變遷的關注達到高峰。同時間,我國政...
目錄
推薦序
落實淨零碳排,形塑綠色未來 沈慶芳
引領我們全面且深入地探索氣候變遷課題 林華慶
照亮淨零革命前景 邱祈榮
地球淨零永不嫌遲、更不嫌少 徐乃文
永續與環境教育先行者 程淑芬
一次系統性掌握淨零革命的全貌 黃正忠
綠色轉型中充滿新機會 彭啟明
成為綠色永續的領導先鋒 葛望平
齊心採取氣候行動與淨零轉型 蔡玲儀
作者序 在變與不變之間
第1章 暖化加劇!地球生態系陷入緊急狀態
1-1 地球,我們的家
⊙1-1-1 從宇宙看地球
偶然的N次方:地球生機/地球不是一天造成的/氣候變遷:地球面臨的根本威脅
⊙1-1-2極端天氣更極端
從熱浪到超級熱浪/導致更多的乾旱來襲/四處蔓延的森林火災,發生頻率激增/更猛烈的暴雨與千年一遇的洪災/更具毀滅力的強烈風暴
⊙1-1-3全面生態危機
海洋生態衝擊大,更多物種窒息而死/陸地生物緊急狀態,物種面臨變異與滅絕危機/更大的視角:生物多樣性的多重效益
⊙1-1-4永續發展?氣候變遷帶來全面衝擊
氣候變遷是環境問題?/相連互動:氣候是生活型態的基礎/永續發展三基線:環境、社會、經濟/氣候變遷衝擊生活的基本設定/氣候變遷真正的決策力量
1-2 加速暖化:列車駛向何方
⊙1-2-1 AR6:聯合國的直接示警
地球處於2千年以來最熱狀態!/未來還會升溫幾度?/最長期的影響:海平面上升/我們還能排放多少碳?關注剩餘的「碳預算」/創造與改變歷史的時刻
⊙1-2-2 暖化加速度:氣候系統的正回饋效應
正回饋?正面的效應嗎?/「回饋」讓風險降低或升高/北極冰融的正回饋效應:地球暖化倍增/永凍土解凍的正回饋效應:甲烷潘朵拉魔盒
⊙1-2-3臨界點的多重風險
當超越臨界點,氣候崩解隨時可能發生
⊙1-2-4以終為始:以後的世界長什麼樣?
我們選擇的未來之路/們必須創造的世界:遠離暖化威脅
1-3 創造我們自己的機會
⊙1-3-1 科學家的警告與勸世
科學家對人類已經警告很久了/幾度那麼重要嗎?/和過去說再見:冰河死亡紀念碑
⊙1-3-2 拯救全球的技術路線圖
國際能源署設定2050淨零排放路線圖/各國溫室氣體減量是關鍵/「減碳」僅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嗎?
⊙1-3-3 一場全面變革
人們越來越重視氣候變遷的衝擊/國家是貫徹自我減量貢獻的關鍵力量/企業參與才是全球減碳的真實動力/你我都是促成改變的重要關鍵
⊙1-3-4 撤離地球的B計畫:Plan B or Planet B
尋找宇宙中的適居行星/移民外星的可能性/從A計畫走到B計畫
【地球暖化2.0小百科】
現在是地球表面經歷過的最熱年代?/「氣候」與「天氣」,在不同情境下使用正確的詞彙/地球超載日/ESG與氣候變遷/泥炭地——全球暖化治理的關鍵拼圖/5,500萬年前的氣候變遷
第2章 世界警鐘大響:國際到在地的翻轉與雜訊
2-1出來面對:告訴虛偽的大人們!
⊙2-1-1 Z世代的末日感
氣候變遷引發焦慮/以具體行動表達訴求,不再任由大人主導未來/下個世代上街頭抗議,大人們該如何?
⊙2-1-2 氣候公民運動風起雲湧
全球氣候公民運動:督促正視暖化問題/激發更多在臺灣的氣候公民運動
⊙2-2氣候談判是一場權力遊戲
⊙2-2-1 從巴黎協定到格拉斯哥氣候協議
締約國會議與巴黎協定是什麼關係?/歷史關鍵里程碑:COP26與格拉斯哥氣候協議/存在感有限的COP27
⊙2-2-2 碳中和與淨零排放的浪潮
碳中和的概念與迷思/淨零排放的旋風與歐盟碳稅
⊙2-2-3 少數人的聲音不該忽視
傾聽小國的聲音/傾聽原住民的聲音/傾聽兒少的聲音/你我都不是局外人
2-3 抗拒改變的逆流
2-3-1 碳鎖定:化石燃料的誘惑
化石燃料是燃燒恐龍化石?/化石燃料的形成/便宜與方便:難以抵抗的誘惑/碳鎖定效應:達到淨零碳排的一大阻力/誘惑的代價
⊙2-3-2 氣候變遷否定論者
反氣候科學論者:前美國總統川普/化石燃料利益相關人士
⊙2-3-3 消費文化與認知失調
過度消費造成全球碳排放持續上升/網路消費的副作用:「想要」凌駕「需要」/氣候認知失調的雙面人生
2-4 認識臺灣的能源處境
⊙2-4-1 臺灣的能源來自何方?
能源供給高度依賴進口,影響出口競爭力/們都是排碳高手!/臺灣褐色經濟的代價——隱藏的能源成本
⊙2-4-2搭上淨零排放的上升氣流
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與關鍵戰略/臺灣企業與民間邁起步伐
⊙2-4-3 邁向新紀元:氣候變遷因應法
落實世代正義、環境正義及公正轉型/臺灣的「國家自主減量貢獻」目標:2050年零排放/溫管法都已經變成氣候法了,我國減碳成果如何?/《溫管法》存在的問題能透過《氣候法》解決嗎?
⊙2-4-4 迎戰氣候變遷衝擊
氣候失調,衝擊臺灣環境/氣候變遷的影響性環環相扣/我國的氣候變遷調適作為
【地球暖化2.0小百科】
淨零排放vs. 碳中和/核能發電、永續分類法與2050淨零排放/認識國家自主減量貢獻
第3章 低碳轉型:企業引領的氣候友善永續之路
3-1 資本往哪走
⊙3-1-1 綠色經濟改變市場規則
綠色經濟:利潤和社會貢獻可以同時達到/氣候變遷課題牽動全球經濟/碳定價機制,為負面外部性買單/綠色金融正在接管市場
⊙3-1-2化石燃料的撤資浪潮
兩個比爾引發的蝴蝶效應/撤資的金融動機,碳泡沫帶來的資金風險/除了撤資,還有什麼財務手段?
⊙3-1-3 綠能投資新方向
淨零排放創造綠能商機/全球正積極發展綠能/臺灣綠能投資的概況/綠能投資將成為市場的新方向
3-2 企業的永續轉型已成定局
⊙3-2-1氣候為企業帶來的風險與機會
氣候風險的類型與特徵/氣候風險與企業風險的關係/氣候變遷同時也帶來機會/低碳轉型:去碳化帶來的營收增益/韌性調適:成為暖化世界的領先者/人才也嚮往低碳產業
⊙3-2-2做好資訊揭露
氣候相關的財務揭露/氣候變遷下的非財務揭露/碳揭露計畫(CDP)反映的現況/氣候資訊揭露的基本原則
⊙3-2-3以淨零承諾為始
企業看待淨零的思維模式/優化的淨零承諾方案:「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避免掉入碳交易的技術陷阱
⊙3-2-4永續創新的商業模式
創新的是系統與思維模式/氣候相關創新商業模式的特徵/因應氣候變遷的創新攸關企業的未來
⊙3-2-5技術驅動創新
人工智慧的廣泛用途/不斷進化的生質燃料/「氫經濟」時代的未來
⊙3-2-6 食物與氣候息息相關
食農與氣候系統交互影響/糧食系統排放量舉足輕重/餐桌上的多元方案/永續飲食拯救氣候
⊙3-2-7 值得參考的企業作為
阿斯利康(AZ)——高碳排行業的轉型思考/匯豐銀行—金融業的淨零挑戰/蘋果公司——創新科技為淨零加速/歐萊德——臺灣中小企業的永續之道
【地球暖化2.0小百科】
使命如何變成現實?綠色轉型的經濟成本/三元悖論--能源的三難困境/氣候變遷下的綠領人才需求/什麼是溫室氣體排放的範疇1,2和3?/供應鏈的脫碳指南/企業氣候方案中的漂綠爭議,如何識別以及如何避免/安侯(KPMG)永續強化企業永續內涵/資誠(PwC)的神碳計算機/國泰金控:永續策略藍圖加速氣候行動
第4章 人類積極求生:具備風險管理思維的韌性調適
4-1 別無選擇:面對已經暖化的世界
⊙4-1-1 氣候變遷改寫了我們的未來
氣候變遷回不去了!/溫室氣體長命百歲?/氣候變遷改寫文明進程/從歷史學習教訓:我們現在能做些什麼?
⊙4-1-2 氣候衝擊與風險
氣候變遷調適與減緩的界定/氣候風險與我們的世界/相互關聯的系統:複合與連動風險/不平等的世界需要公平發展的機會
⊙4-1-3最基本的最重要:氣候變遷調適的基本內涵
變化的變化的變化:解析氣候變遷調適/氣候變遷調適循環/氣候變遷調適計畫案例與判定準則
⊙4-1-4 氣候治理:調適的發展歷史與典範轉移
氣候變遷調適發展簡史/從反應到管理,改變氣候災害的應對模式/良好的國家調適與治理的要素
4-2 韌性調適:自然、氣候與人
⊙4-2-1 連結人與自然的調適作為
本末倒置?對傳統防災的反思/回歸本源,在不斷變化的氣候中與自然合作/自然解方不是口號
⊙4-2-2 調適的機會與挑戰
拖延的成本:無限大/調適的硬性和軟性限制/不要讓調適變成「不當調適」/掌握與維護更好的調適條件
⊙4-2-3 成為氣候行動者
氣候變遷與個人生存/「激進的氣候行動」需成為生活新常態/為個人和家庭建立氣候韌性/建構社會韌性:氣候變遷傳播與教育
參考文獻
推薦序
落實淨零碳排,形塑綠色未來 沈慶芳
引領我們全面且深入地探索氣候變遷課題 林華慶
照亮淨零革命前景 邱祈榮
地球淨零永不嫌遲、更不嫌少 徐乃文
永續與環境教育先行者 程淑芬
一次系統性掌握淨零革命的全貌 黃正忠
綠色轉型中充滿新機會 彭啟明
成為綠色永續的領導先鋒 葛望平
齊心採取氣候行動與淨零轉型 蔡玲儀
作者序 在變與不變之間
第1章 暖化加劇!地球生態系陷入緊急狀態
1-1 地球,我們的家
⊙1-1-1 從宇宙看地球
偶然的N次方:地球生機/地球不是一天造成的/氣候變遷:地球面臨的根本威脅
⊙1-1-2極...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