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大人以後,疏離感是保護自己的手段。
每次在現實世界裡受傷時,這種疏離感就會產生作用,
讓人得以後退,暫時跟世界保持距離。
偶爾渴望逃避,持續身心俱疲,
我們需要一場坦承內心的重生之旅。
★溫暖推薦──★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善言心理治療所所長|劉仲彬
正面能量創作者|Tings聽思
沒有自信的大人們|被困住的大人們|害怕社交的大人們|高敏感的大人們|討厭自己的大人們──也誠摯推薦!
給所有內向、自卑、高敏感體質的大人。
看見自己的脆弱和艱難,找到自己的勇氣和力量,
在受傷的時刻,都能有自己的安心角落。
在人生艱難時刻,可以選擇躲起來,但躲起來不是為了與世隔絕,
而是為了積蓄能量,好好地前行!
從淺顯易懂的心理學角度帶你深入自己的內心,
梳理內在創傷,修補性格缺陷,擺脫悲觀心態,找到重新出發的力量。
有時就想躲起來|
當你站在人群中時,你覺得自己是另一種生物。目光掃過人群,你覺得沒有一個人會理解你、在乎你、站在你的身邊。當你快要跟人建立一段關係時,那種令你渾身發抖、身處黑暗一般的恐懼感就會襲來。
停止你的災難思考|
為什麼人在憂鬱症嚴重的時候,會連不開心的情緒都沒有,只剩下一種疲憊和麻木的感覺?那是因為不受控的注意力一直在消耗著你的精力:那些對悲觀、絕望、焦慮等情緒的過度關注,讓你的內耗從未停過,直到把你的精力完全耗盡。於是你連不開心和悲觀的力氣都沒有了。
找回你的內在力量|
接受自己,是堅定地支持自己去「犯錯」。
一個人覺得自己越來越不堪的時候,會誤把自己當作敵人,不斷地自我攻擊。他會覺得,自己之所以會這麼不堪,要麼是因為做錯了事,要麼是因為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沒用的人。正是把自己當作敵人的這種想法,最終困住了自己。
作者簡介:
城閉喧
城閉喧,原名張銘哲,公眾號「給抑鬱症的情書」主理人。
擁有深厚的心理學知識積澱,致力於傳播心理健康理念,引導讀者將心理學知識轉化為用得上的自助能力。
憑藉治癒的文風、犀利的洞見,在社群平臺累計百萬讀者。
章節試閱
其實,你沒那麼討厭自己
1
如果這個世界上有一個「比比誰最討厭自己」的比賽,那麼我相信,很多人會認為自己一定能得第一名。
我曾經是一個極度自我厭惡的人,認為自己就是這個世界上最糟糕的人,連每一次呼吸都會使我因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而痛苦。
那時候的我,覺得自己的人生就像一幅充滿失誤的畫作,已經無法變好,最後乾脆將全部顏料胡亂潑到紙上,恨不得把這幅畫作揉成一團丟進垃圾桶裡。
所以我非常理解那種一個人時時刻刻以自己為恥的感覺。
這樣的人不敢照鏡子看自己,更怕被別人看見,甚至來自他人的問候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折磨。在人群中,他們永遠都控制不住地想要「逃跑」,彷彿身在煉獄。
其實,這也沒什麼不好理解的,一個人最先面對的就是他自己,所以「討厭自己」是很多人都會有的一種心理。讓我們追根究底地想一想: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會有人這樣討厭自己呢?
一個人討厭自己的原因有很多:疾病帶來的「病恥感」;一個沒有得到父母足夠關愛的童年;因自己的過失引發的一段可怕、痛苦的遭遇;覺得自己不夠優秀,活在和他人的比較中;一直被否定、被打壓,從來沒有得到過誇獎和認同;由自身缺陷導致的自卑感;被內疚感糾纏,常常認為自己會給他人帶來麻煩……總之,有太多太多的原因會讓我們討厭自己,甚至痛恨、傷害自己。
2
讓我們再來看看,一個自我厭惡的人在生活中有怎樣的表現。
一般來說,這樣的人會一直表現出「我不重要」的態度,一味謙讓,萬事以他人為先。他們的口頭禪是「我無所謂」、「怎樣都可以」。喜歡上一個人時,他們多數會選擇暗戀,因為怕對方的光芒反襯出自己的醜陋。他們害怕衝突,與人發生矛盾時總是選擇逃避,甚至會主動搞砸一切,然後告訴自己「我不配」。
事實上,使他們有如此表現的真正原因是恐懼——不是因為討厭自己、自覺不配得到任何東西從而選擇謙讓,而是因為害怕與人競爭;不是因為討厭自己、自覺不配跟那麼美好的人在一起從而選擇暗戀,而是因為害怕被人拒絕和否定。
一個人恐懼的事情越多,就越容易產生討厭自己的心理,從而使自己的痛苦增多。
所以,你首先要明白,你不是真的那麼討厭自己,你只是害怕被傷害,渴望自我保護。就像變色龍為了保護自己,會根據不同的環境變色一樣,你選擇變成一個濫好人——貶低自己、抬高他人,也是為了自我保護。
你害怕被再次傷害,所以會過度地自我保護,然後再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給自己貼標籤,認為自己就是某種類型的人。
3
讀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驚訝:「原來我只是懦弱呀!」
可是這「懦弱」嗎?我們是人,被刀子割了都會流血,受到傷害都會痛。而那種足以使一個人變得持續自卑和自我厭惡的傷害,會讓人顯得有些「懦弱」,這一點也不奇怪。
在現實面前,一個遭受過巨大創傷的人,就像一座不設防的城一樣,任何一點傷害都能暢通無阻地直達內心深處。如果面對一個有著悲慘遭遇的陌生人,你或許會對他表示同情和安慰,但因為這個人是自己,才使你覺得討厭。
一個人越是用力地攻擊自己,恰恰越是證明他不甘心。這種不甘心,是由於對自己具有過高的期待,而這最終成了一種執念,間接地增強了對自己的厭惡感。
如果說,是那些痛苦的經歷讓我們討厭自己,使我們顯得懦弱、自卑,那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它們呢?
如果你對過往那些經歷置之不理,它們就會一直跟隨著你,將你困在痛苦中,哪怕你已經長大成人。
「都是因為那些經歷,我才會變成這樣的。」
「發生過那樣的事,我再也好不了了。」
很多人會一直抱著這樣的心態活著,他們將生活中的任何不順都歸因於痛苦的過去。
但過去是不能改變的,將所有不順都歸因於不可改變的過去,便意味著心靈無法繼續成長,永遠被那個「受傷的孩子」控制。
「我又沒有錯,我只是受害者,憑什麼要我承受這一切?」他們會發出這樣的疑問。
確實,為別人的錯誤買單毫無道理可言。但是這一切所產生的後果已無力挽回,全部刻在了我們的生命中。因此,即使錯不在自己,我們也要對這一切負責。
這也許聽起來很殘忍。對於那些給你製造痛苦的人,你可以不去原諒他、不去接受他,甚至你完全可以一直痛恨他,但你必須為自己負責。
如果你一生都因此自怨自艾,放任自己沉溺在痛苦的陰影裡,那不會證明你沒有錯,恰恰證明你已經成為他的支持者,繼續傳遞著那份「不幸」。
所以,你必須對自己負責。你要讓內心的孩子長大,讓你的人生與你真正討厭的部分徹底決裂,那才是對它最好的反擊。
4
關鍵的問題是,我們要如何成長呢?
舉個例子,有一天你跟自己喜歡的人吵架了,這件事讓你脆弱的心靈受了傷,於是你下意識地開始逃避。此時,你會想:「我這樣糟糕的人,只會給別人帶來煩惱和麻煩。我還是永遠一個人好了,不要再奢望擁有一份好的感情。」
這個例子說明,你會因為討厭自己而覺得離開對方是一件好事,這樣就「不再繼續傷害對方,不再繼續給別人添麻煩了」,是「為對方著想」。於是你選擇逃避,甚至故意搞砸這件事。可是因此引發的糟糕結果,使你變得更加討厭自己,更加敏感和自閉,更加害怕受到傷害,也讓心靈永遠在原地踏步。
從此以後,每一次可能使你走出傷痛的機會,每一個你喜歡的人,都以這種方式被你對待。甚至中年以後,那個「怕受傷的孩子」仍然在控制你(多麼恐怖)!
想要成長起來,你必須鼓起勇氣,勇敢地去面對自己的恐懼,主動表達自己心中所想。也許短期內你仍然沒辦法處理好一份感情,但是透過與人更多的交往,你可以每次前進一小步。在下一段感情到來之前,你就能變得成熟一點,最終把感情經營好。
只有真正來自現實生活的感受,才能填補我們內心的空缺。那些「過度補償」的心理,以及對虛構的完美形象不停地追趕,只能讓你在看似接近目標的徒勞中變得越發空虛和迷惘。
一個不喜歡自己的人,無論得到什麼都不會真正快樂。而成長,會讓一個人對自己的厭惡感慢慢減少,直至真正與心中那個受傷的小孩告別。
5
我們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是隨波逐流的:遇到了好事就開心,遇到了壞事就煩惱;有了怎樣的感受就會有怎樣的行為,有了怎樣的行為就會養成怎樣的習慣……在這並不輕鬆的一生中,我們會在自己的心中打上很多結。這樣的結越多,我們就越容易被消耗,越容易情緒化,最後變得情緒混亂、迷失自我,進而導致自我厭惡。
我們應該成長,應該站在更高的視角看待自己的人生,讓自己更加清醒。
當我們開始像分析陌生人一樣分析自己時,便會發現,討厭自己的每一個點,都能找到原因。當我們接受了討厭自己的合理性以後,那種當局者迷的主觀情緒便逐漸消失了。
我相信有一天,一個原本討厭自己的人,也可以發自內心地喜歡上自己。
其實,你沒那麼討厭自己
1
如果這個世界上有一個「比比誰最討厭自己」的比賽,那麼我相信,很多人會認為自己一定能得第一名。
我曾經是一個極度自我厭惡的人,認為自己就是這個世界上最糟糕的人,連每一次呼吸都會使我因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而痛苦。
那時候的我,覺得自己的人生就像一幅充滿失誤的畫作,已經無法變好,最後乾脆將全部顏料胡亂潑到紙上,恨不得把這幅畫作揉成一團丟進垃圾桶裡。
所以我非常理解那種一個人時時刻刻以自己為恥的感覺。
這樣的人不敢照鏡子看自己,更怕被別人看見,甚至來自他人的問候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折...
目錄
PART 1 有時就想躲起來
其實,你沒那麼討厭自己
推倒那堵看不見的牆
接納當下的自己
自卑的背後,可能是你對自己的道德美化
我們都是「格子」裡的人
孤獨的夢魘
疏離感
PART 2 停止你的災難思考
迴避型人格是怎麼回事
如何擺脫討好型人格
如何走出社交恐懼
愧疚是最大的負能量
在這種時刻,請停止思考
有一種自信,源自被迫驕傲
PART 3 別藏在黑暗裡喜歡一個人
不做愛情中的膽小鬼
從「感覺主導」到「現實主導」
如何走出缺愛的陰影
為什麼你總是輕易「搞砸」一段關係
其實主動並不難
「普卑男」的人生
PART 4 找回你的內在力量
你最終要靠自己的力量前行
如何獲得自我內外的和諧
比「擁有」更有力量的是「失去過」
接受自己,是堅定地支持自己去「犯錯」
不要與樂觀為敵
別讓傷人的過往困住自己
PART 1 有時就想躲起來
其實,你沒那麼討厭自己
推倒那堵看不見的牆
接納當下的自己
自卑的背後,可能是你對自己的道德美化
我們都是「格子」裡的人
孤獨的夢魘
疏離感
PART 2 停止你的災難思考
迴避型人格是怎麼回事
如何擺脫討好型人格
如何走出社交恐懼
愧疚是最大的負能量
在這種時刻,請停止思考
有一種自信,源自被迫驕傲
PART 3 別藏在黑暗裡喜歡一個人
不做愛情中的膽小鬼
從「感覺主導」到「現實主導」
如何走出缺愛的陰影
為什麼你總是輕易「搞砸」一段關係
其實主動並不難
「普卑男」的人生
PART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