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獨特視角,大量考據史實演繹明朝的中期明主力挽狂瀾仍終究滅亡的過程。
國家一級作家,當今華文世界寫史第一人,
網友一致好評騷動推薦,補修歷史學分首選!
明朝的滅亡,是一個持續不斷的漸進的過程。明熹宗放任自流的淫樂欲,明思宗剛愎自用的控制欲;同時,權臣嚴嵩、張居正以求權欲,魏忠賢以變態欲,李自成、張獻忠以殘虐欲……最終,被白山黑水之間的屠龍騎士們用刀劍刻劃了句號。
作者簡介:
梅毅(赫連勃勃大王)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研究生畢業後,從事金融工作十餘載,致力於資本市場研究工作。
2004年起,以「赫連勃勃大王」為筆名,開始「中國歷史大散文」的寫作,相繼出版有長篇歷史散文集《隱蔽的歷史》、《歷史的人性》、《華麗血時代》、《帝國的正午》、《刀鋒上的文明》《帝國如風》、《大明朝的另類史》、《亡天下》、《極樂誘惑》、《鐵血華年》(世界知識出版社、陝西師大出版社、同心出版社等)。香港中華書局出版有《歷史長河的悲喜英雄》、《帝王將相的博弈真相》繁體字版。上述諸種著作的繁體字版和韓文版也陸續面世。
章節試閱
崇禎帝大錯之四──誤用楊嗣昌
按倒葫蘆又起瓢。崇禎帝深感朝中無幹事能臣。挑來選去,他選中了楊嗣昌。
楊嗣昌,字文弱(聽這名字就不祥),武陵人(今湖南常德)。此人萬曆三十八年進士,其父不是別人,正是崇禎初年力主撫議最後被革職下獄的楊鶴。
崇禎七年,楊嗣昌任宣大總督,由於自詡知兵,他向崇禎帝上奏不少條陳,有一些確實管用,比如官方開礦招工以瓦解私礦礦徒造反等等。由於其父楊鶴病死,楊嗣昌丁憂在家。丁父憂剛要滿期,其母又死。這時,崇禎帝見兵部尚書一職空缺(張鳳翼畏罪自殺),就詔起楊嗣昌「奪情」視事。
這位楊爺進士出身,工筆劄,有口辯,在崇禎帝面前朗朗開言,天文地理五行兵書無所不通,確實唬住了皇帝。每次入對,君臣二人都會密談良久,崇禎皇帝常常慨歎:「恨用卿晚!」
面對當時「賊」滿天下的局面以及滿清虎視眈眈的威脅,楊嗣昌提出「攘外必先安內」。這一點不錯,內部不安,何談對付外來異族入侵。對於剿殺農民軍的策略,他提出「四正六隅」的「十面之網」,即「以陝西、河南、湖廣、江北為四正,四巡撫分剿而專防;以延綏、山西、山東、江南、江西、四川為六隅,六巡撫分防而協剿」,由此構築成「十面之網」,讓「流賊」插翅難逃。
平公而論,楊嗣昌的戰略在理論上沒什麼漏洞,但壞就壞在紙上談兵。而且,明朝各地將領、官員的執行是否到位,也是檢驗這種策略的「法寶」。
要實現「十面之網」打大仗,必然要有錢,因為「十面之網」需要增兵十餘萬。有兵,就要有餉,餉銀哪裡來?崇禎皇帝已經明確告訴他:「內帑空虛」,大內無錢。這樣,就只有把餉銀進行攤派和轉嫁。如果是按以前盧象升的建議實行「因糧」(即田多的地主應該多交銀),不算是壞事。要命的是,楊嗣昌病急亂投醫,他改「因糧」為「均輸」,即平攤在一般百姓身上。如此一來,為叢驅雀,為淵驅魚,使得無數本來就活不下去的「良民」,鐵下心加入「流賊」隊伍。
崇禎用楊嗣昌是錯,而這楊嗣昌用人更是錯。他認為總督河南的王家楨軟弱無能,就推薦福建巡撫熊文燦代任。
熊文燦大言虛妄之人,在其福建任上,專以金銀財寶實施「買通」的安撫政策,招降海盜鄭芝龍等人,然後「以賊殺賊」,依賴鄭芝龍之力大平閩地的海賊。兩廣總督任內,他還是僅恃鄭芝龍,平滅大海盜劉香。
由於在閩廣之地為官日久,熊文燦手中奇珍異寶無數,拿出不少送入京中權門貴府,想自己能久鎮嶺南,坐享一方富貴,
其間,崇禎帝懷疑海盜頭子劉香不是真死,就派太監以採買貨物為名前往廣東察驗虛實,同時觀察熊文燦為人。
公公到後,身為「中央特派員」,熊文燦金山銀山地招呼,留飲十日,極盡奉承巴結。特派員公公高興,言及中原「流賊」方熾,當時老熊喝多了酒,拍案大罵:「諸臣誤國!如果我熊文燦前去,豈能令鼠輩猖獗如是!」
大公公聞言大喜,起身托手:「我來此地非為採買貨物,實是奉皇上之命觀察您熊公的為人。熊公有當世大才,只有您可以殺平中原流賊。」
熊文燦一下酒醒,傻眼了,後悔得要打自己大嘴巴,情急之下,他馬上湊弄出自己去中原剿賊的「五難四不可」。
大公公也樂,說:「熊公您甭推辭了,我回去入稟皇上,倘若陛下有意,您也不能推辭大任。」
崇禎帝知道此事,就問楊嗣昌。楊嗣昌立刻推薦,說熊文燦絕對是人才。其實,楊嗣昌對老熊為人一無所知,他在朝中有個好友姚明恭與熊文燦是姻親,勸他把老熊當成心腹助手來用,故而有此推薦。
於是,明廷詔下,拜熊文燦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理南畿、河南、山西、陝西、湖廣、四川軍務。
熊「總理」得詔後,聞知明將左良玉兵精,立刻調其六千精兵為自己貼身護軍,又招募廣東當地人二千多攜「高科技」火器赴任。
過廬山時,熊文燦見到昔日好友高僧空隱,大和尚勸他說:「流賊不同海賊,招撫之計不可輕用。如果師出不勝,性命不保。」
熊文燦悔得腸子發青,只能硬頭皮前行。
左良玉桀驁宿將,其下屬與廣東兵雞同鴨講,天天邊走邊互罵毆擊,亂成一團。不得已,熊文燦只得打發粵兵回家,但左良玉兵又不聽他指揮。楊嗣昌知道情況後,另調五千邊兵歸熊文燦調度。
楊嗣昌在崇禎面前拍胸脯說:「三月平賊」。他自己確實賣力,嚴肅紀律,大用賞罰,加上陝西總督洪承疇、陝西巡撫孫傳庭以及曹變蛟、賀人龍、左光斗、黃得功等將領有才略有勇氣,在甘肅、四川等地打得李自成等部連連敗退,幾乎全殲農民軍主力。
自崇禎十一年秋至十三年秋兩年多時間內,李自成只有百十號人在河南深山老林裡當土匪瞎轉悠,官府認為他非死即傷,基本不再注意他的動向。
當時,張獻忠,「闖塌天(劉國能)」、「過天星」等部農民軍勢大,在官軍大力圍剿打擊下,逐漸不支。懼怕之下,他們提出要投降。
如果遇上洪承疇或孫傳庭等人,肯定不吃這一套,農民軍假降詐降不是一兩次,殲此窮寇,可謂千載一時。
可巧,一直吃慣了「安撫」甜頭的熊文燦「總理」見京營軍民屢戰屢捷,自己寸功未立,心裡很急。他一到安慶,就派人去正在湖北麻城一帶活動的張獻忠和劉國能處招降。劉國能首先投降,這位庠生出身的賊頭為母所勸,還是真降。張獻忠不死心,四處流竄,他本人幾乎被左良玉打死。窮蹙之下,他只得表示投降,並送給熊文燦大筆奇珍異寶「孝敬」。
朝中楊嗣昌聽說此事,怕張獻忠詐降,主張趁機剿殺。關鍵時刻,崇禎帝自作主張,下詔主撫。
有了朝廷赦令,大賊頭張獻忠在穀城外造房數百間,買地種賣,與民間交易往來,看似解甲歸田,實則伺機待動。
崇禎十一年到十二年五月間,由於張獻忠、劉國能的「示範效應」,農民軍頭目羅汝才、「整十萬」、「十反王」、「托天王」等人紛紛向熊文燦表示投降。得到同意後,這些人並非立刻被遣散,而是分營於當地駐紮「待處理」。
也就是說:「受撫」期間,農民軍得到了最寶貴的喘息和休整機會。特別是張獻忠最為狡猾,在獅子大開口向明政府要糧餉的同時,本部人馬高度戒備,刀不離身。
在熊文燦及楊嗣昌等人斡旋下,張獻忠得地,得官,得關防。羅汝才(綽號「曹操」)在房縣,倒沒有索餉,但其所部一直保持戰時編制,只是暫時不打官軍不掠民財而已。
一直殺氣騰騰搞「十面撒網」殺絕農民軍的楊嗣昌,看主子崇禎皇帝臉色,也附和起熊文燦主撫招降。
當時,也有頭腦清醒的地方官如鄖陽撫治戴東?秘奏,希望朝廷下令這些賊軍繳械,然後乘機剿殺,以絕後患。
對此建議,明廷未嘗不想。但邊警忽起,皇太極的滿洲兵嗷嗷而至,明廷一時間顧及不過來認真對付這些閉齒似瞑的群狼。
崇禎十一年(一六三八年)秋八月,極擅用兵的皇太極自己統領一軍在大凌河一帶做出大舉進攻狀,把不少明軍牽扯在自己附近。同時,清軍真正入侵的主力在豪格、岳託以及多爾袞率領下,分成數隊,遠攻明朝內地。
岳託一軍直奔密雲,破邊牆而入。依理講,密雲的牆子嶺長城隘口十分險峻,但守此處的明朝總兵吳國俊正給派來軍中的鄧公公過生日,兵將們大多正排隊叩頭祝壽,痛飲壽酒。清兵來襲,明守軍猝不及防,故而任由辮子兵們一鼓作氣殺入長城以內。多爾袞所部進展也順利,在青山關口破牆而入。兩部清軍於通州會師,棄北京不攻,到涿州後再分成數部自北而南,在華北平原上縱情馳騁蹂躪。
崇禎帝趕忙下令京師戒嚴,命令各地人馬趕來勤王。滿清此次來,算起來已經是第四次入口侵掠。此次防禦作戰的重任,落在了宣大總督盧象升身上。
崇禎帝大錯之四──誤用楊嗣昌
按倒葫蘆又起瓢。崇禎帝深感朝中無幹事能臣。挑來選去,他選中了楊嗣昌。
楊嗣昌,字文弱(聽這名字就不祥),武陵人(今湖南常德)。此人萬曆三十八年進士,其父不是別人,正是崇禎初年力主撫議最後被革職下獄的楊鶴。
崇禎七年,楊嗣昌任宣大總督,由於自詡知兵,他向崇禎帝上奏不少條陳,有一些確實管用,比如官方開礦招工以瓦解私礦礦徒造反等等。由於其父楊鶴病死,楊嗣昌丁憂在家。丁父憂剛要滿期,其母又死。這時,崇禎帝見兵部尚書一職空缺(張鳳翼畏罪自殺),就詔起楊嗣昌「奪情」視事。
這位...
作者序
縱欲的困惑──明朝滅亡的歷史悖論
洪武三年,大功告成之際,論功行賞,封十人為公爵,二十八人為侯爵,丹書鐵券,誓言歷歷。眾人總以為「河帶山礪,愛及苗裔」,然而,不過二十年間,朱元璋屢行大獄,誅戮功臣,牽連株引,從前為他血戰沙場的武臣謀士不僅自身首領難保,三宗九族也在陰險毒辣的老頭子詔示下被殺個精光,其間總共有四萬多人人頭落地,中間不僅有與朱元璋是兒女親家的胡惟庸、李善長,也有為明朝立功無數的大將軍藍玉,更有甚者,朱元璋連其親侄親甥等等有血緣關係的親戚也不放過,疑之必死,臆之必死。
然而,深入細緻研究明代歷史,卻可得出這樣一個驚人結論──雖然明朝之亡追根溯源是亡之於萬曆,但一切深禍至憂其皆肇自這位「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的文皇朱棣。
對內,明朝正是從朱棣起開始大用宦官。因為正是建文帝的宦官向朱棣報告金陵空虛的實情,朱棣才一反一直在河北、山西諸地兜圈子的常態,直搗京師,得登帝位。
篡弒成功之後,朱棣大用太監,其間有鄭和下西洋(這倒不是什麼大壞事),李興充當前往暹羅的國使,馬靖鎮甘肅,馬騏鎮交趾。特別是永樂十八年,明祖又開設專由太監負責的東廠(朱棣又恢復朱元璋本已廢除的錦衣衛,廠衛之禍,流毒深遠)──由此,宦官有了出使、專征、監軍、坐鎮、刺探等諸多大權。
明太祖本來有祖制:「內臣不許讀書識字」。朱棣卻一反其制,聽憑太監們「學文化」,到了明宣宗更是在內廷設內書堂,派大學士教小內侍們書寫。這些太監們時間充裕又無青春期煩擾,明古今、通文墨,如狗添翼,更能在關鍵時刻運用籌算智詐,欺君作奸。所以,明朝太監之禍日烈,如王振、劉瑾、魏忠賢等,積重難返,直至明亡。
嘉靖一朝,內有權臣,外有海患邊患,他本人又媚道崇道,奢侈無度,傾竭天下人民膏血以供一人迷信之用,國內經濟情況日益惡化,真正把大明帝國帶到了岌岌可危的邊緣。特別是財政方面,嘉靖帝屢建宮殿、道宇,營建齋醮,花費無數。
除此以外,軍費開支巨大,沿海和近蒙古部落的邊境都有戰事,督撫大臣趁機貪污,軍費達至天文數字。舉嘉靖三十一年為例,當年戶部所奏歲入只有二百萬銀,而軍費開支一項卻高達一千多萬,嚴重超支。
由於國內衝突激化,各處起事不斷,農民、礦工、鹽徒、各種民間宗教團體紛紛揭竿而起,按倒葫蘆又起瓢,搞得明政府焦頭爛額。大明帝國,已經成為「大暗」帝國。
縱欲的困惑──明朝滅亡的歷史悖論
洪武三年,大功告成之際,論功行賞,封十人為公爵,二十八人為侯爵,丹書鐵券,誓言歷歷。眾人總以為「河帶山礪,愛及苗裔」,然而,不過二十年間,朱元璋屢行大獄,誅戮功臣,牽連株引,從前為他血戰沙場的武臣謀士不僅自身首領難保,三宗九族也在陰險毒辣的老頭子詔示下被殺個精光,其間總共有四萬多人人頭落地,中間不僅有與朱元璋是兒女親家的胡惟庸、李善長,也有為明朝立功無數的大將軍藍玉,更有甚者,朱元璋連其親侄親甥等等有血緣關係的親戚也不放過,疑之必死,臆之必死。
然而,深入細緻...
目錄
【六】被遺忘的盜賊
──盜據澳門的「佛朗機」
【七】明朝沿海「倭亂」始末
──倭刀狂徒們的覆滅
【八】明朝的抗日援朝
──朝鮮半島,大明旗迎風飄揚
【九】關鍵的「下半身」
──閹人也瘋狂的「九千歲」魏忠賢
【十】白山黑水飆狼煙
──明朝與「後金」的戰爭
【十一】內憂外困下崇禎帝的自殺選擇
──北京皇氣黯然收
【十二】李自成、張獻忠的成敗
──殺人如草不聞聲
【十三】婦人、孺子的殺身救國
──徒持金戈挽落暉
【十四】 衝冠一怒報紅顏
──明清易世之際「劊子手」梟雄李成棟的反反覆覆
【十五】 「聖朝」不留舊皇脈
──滿清對崇禎三子及明宗室的殺戮
【六】被遺忘的盜賊
──盜據澳門的「佛朗機」
【七】明朝沿海「倭亂」始末
──倭刀狂徒們的覆滅
【八】明朝的抗日援朝
──朝鮮半島,大明旗迎風飄揚
【九】關鍵的「下半身」
──閹人也瘋狂的「九千歲」魏忠賢
【十】白山黑水飆狼煙
──明朝與「後金」的戰爭
【十一】內憂外困下崇禎帝的自殺選擇
──北京皇氣黯然收
【十二】李自成、張獻忠的成敗
──殺人如草不聞聲
【十三】婦人、孺子的殺身救國
──徒持金戈挽落暉
【十四】 衝冠一怒報紅顏
──明清易世之際「劊子手」梟雄李成棟的反反覆覆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