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觀其說的歷史,就是好看,讓你永遠忘不了!
「唐王朝是中國歷史上貢獻最巨、國力最強、歷時最長的王朝之一,共二百七十六年,其中一半時間在黃金時代之內。」——柏楊‧《中國人史綱》
◎ 這本書,給你不一樣的唐朝歷史!
西元七世紀時期的世界強國之首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登場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狀元、三元及第,都誕生於唐朝
海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聚集的地方為「唐人街」
唐初,佛教在中國的影響達到頂峰,也是在此,佛教完全中國化
◎ 全方位、新視角、多層面的豐富內容,讓你一讀就停不下來!
唐朝(西元618年~907年),起於高祖李淵,終於哀帝,共二十帝。
唐朝時期,中國的封建社會達到最頂峰,
其中以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最為輝煌,
「貞觀之治」創造中國最燦爛的一段歷史——「唐朝盛世」。
西元618年,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當時的阿拉伯半島出現了阿拉伯帝國,他們把羅馬帝國最後的根——東羅馬帝國給打垮了,他們一路過關斬將,把敘利亞、大馬士革、埃及甚至渡海把西班牙也給佔領了,當時歐洲的法蘭西帝國忙著應付戰爭,人民衣無蔽體、民不聊生,東歐與北歐更是一片蠻荒之地。
當時的日本正處於飛鳥時代,只有語言沒有文字,西元645年,才由孝德天皇推行「大化革新」,派出大量的「遣唐使」,釐定官制;實行均田制;改良稅制,行租庸調法;建立兵制,仿府兵制;仿唐律,確立法律;創立學制;調查戶口,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體制。
當時的韓國,新羅聯合唐朝先後滅百濟、高句麗而統一朝鮮,建立專制王權,篤信佛教,並且以佛教作為統一思想與文化的工具,用唐衣冠、年曆,仿製漢字,一切模仿中國,當時號稱「君子國」。
唐朝在中亞建立中國的宗主權,並且在朝鮮的平壤、越南的河內設有長住官,稱為「都護府」。當時西方世界的腐敗、混亂、分裂,只有中東的穆斯林阿拉伯人的帝國可以與之匹敵。唐朝不僅可以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更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上遙遙領先。
作者簡介:
劉觀其
大學歷史系教授,熱愛中華文化並且精心研究歷史,主要專精於漢、唐、宋、明、清等朝代,尤其在人物和文化背景方面均有精闢的見解,長期致力於中國文化歷史的研究與推廣工作,經常以犀利的言辭、獨特的視角、潑辣的文風道古論今。
著有:《一讀就停不下來的大宋史》、《一讀就停不下來的大明史》、《一讀就停不下來的大清史》、《教科書裡沒說的近代史》、《一口氣讀完大漢史》。
章節試閱
第一卷 高祖開國——旭日初升的曙光
第一章 代隋立唐,從唐公到唐皇
楊花謝了李花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在隋末這個群雄四起,英雄輩出的年代,多少人匆匆地來又匆匆去,甚至沒能來得及留下屬於自己的篇章就被歷史的洪流淹沒。從隋煬帝登基實施他的暴政,大起義揭開序幕開始,隋朝末年的這段歷史就猶如一團亂麻。撥開歷史的迷霧,透過歷史的塵埃,或許可以在這段混亂的歷史中理出一條主線,這條主線就是兩個家族的興衰榮辱,一個是大隋皇室楊氏家族,一個是後來的大唐皇室李氏家族。
「桃李子,莫浪語,黃鵠繞山飛,宛轉花園裡。」
當這首《桃李章》在東都廣為流傳的時候,隋煬帝楊廣還在興致勃勃地在全國各地遊幸,為他一手創造的「盛世宏圖」沾沾自喜。
大業十一年(西元六一五年)的三月五日,隋朝的歷史上發生了一件大事,明公李穆一家被滿門抄斬。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為一句在當時流傳甚廣的讖語——「楊氏將滅,李氏將興」。
這句讖語的來源是一個夢,相傳早在隋文帝時期,楊堅就曾在夢中夢到大興城被洪水淹沒,隨後便決定在原來的長安城旁另選新址營造都城。後來解夢之人認為夢中的洪水對現實有象徵意義,於是名字裡帶水的人便開始被懷疑是後來要奪取楊家天下之人。
也有一說是這場夢是隋煬帝所做,但夢的內容卻不盡相同。傳說在隋煬帝的這個夢中,也是大水以滔天之勢衝向了都城。整個長安都陷入汪洋大海之時,只有栽種在城頭的三棵李樹安然無恙,並且樹上果實累累,生機盎然。隋煬帝驚醒之後,馬上召術士進宮為他解夢。術士安伽陀向隋煬帝分析道,可能是李姓之人將禍亂天下,於是「楊氏將滅,李氏將興」的讖語便傳了出來。
雖然這些傳說或許都有後世附會之嫌,但這句讖語在當時流傳甚廣,不少人,比如李密和李淵都在這上面做過文章,向天下人暗示自己是拯救天下蒼生於水火的真命天子。
一句流言可以成就一個人,一句流言也可以使一個人死無葬身之地,這就是流言的威力。無論這個夢是誰做的,在這個夢中都有兩個關鍵點,一是李姓之人,二是人名之中有水的人。如今回過頭來去看那段歷史,當時可以被懷疑的李姓人士除了李穆、李渾更有李密;名字帶水的除了李渾、李敏(乳名洪兒),更有李淵,為什麼隋煬帝偏偏滅了李穆一族呢?這就要從李穆的兒子李渾和當時的權臣宇文述兩人間的糾葛開始說起。
說起明公李穆,可謂是隋朝的開國功臣。當年李穆助隋文帝建國,富貴榮華集於一身,為世人所欽羨。李穆更是被隋文帝封為司徒,一門上下都受到了皇帝的恩寵,幾乎達到了人人為官的地步。明公之後,李家雖說大不如前,但也還算得上是朝中的大族。
本來一切相安無事,楊廣繼續做他的皇帝,李家人繼續做楊家的臣子,但事情出就出在明公李穆的那個爵位上,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這個曾經讓人羡慕的爵位毀了李渾一家。
李穆死後,他的爵位沒有傳給兒子,而是傳給了嫡孫李筠。李筠繼承了祖父的爵位之後便有些得意忘形,這讓身為叔父的李渾十分不滿。然而李渾的爵位不如侄子李筠,於是他在表面上忍氣吞聲,但暗中卻與另一個侄子李善衡聯手殺了李筠並嫁禍給了別人。
然而李穆的子嗣眾多,李筠死了,爵位的繼承者也不一定是李渾。急於想獲得爵位的李渾想到了隋煬帝身邊的紅人,自己的妹夫宇文述,希望他能幫助自己順利地繼承父親的爵位。為了得到宇文述的支持,李渾許諾:一旦自己繼承了爵位,他將把李家每年田賦的一半作為報答送給宇文述。一向貪圖享樂的宇文述見錢眼開,便答應李渾在皇帝面前為他美言幾句。
事情發展得很順利,李渾在隋煬帝的支持下如願以償獲得了爵位,也如約每年都將許諾給宇文述的錢財送到他府上。但幾年之後,李渾卻突然違反了自己的諾言,再也沒有給宇文述送過任何東西。此時李渾的地位已經今非昔比,宇文述雖然對他的舉動怒火中燒,但卻敢怒不敢言。雖說他跟李渾是親戚,但此時對金錢的欲望和遭到背叛的憤怒已經戰勝了一切,宇文述決定暗中報復李渾,將李家欠自己的都拿回來。
而在此時,由於「李氏將興」的流言,隋煬帝已經對身為右驍衛大將軍的李渾逐漸產生了猜忌之心。於是,宇文述趁機對皇帝暗示,李渾的名字中帶水,而且李家的孫子李敏小名叫做洪兒,也帶有水字。現在民間又流傳「李姓的人將當皇帝」,李渾如今擔任著右驍衛大將軍之職,位高權重,一旦謀反,後果不堪設想。
本來就猜忌心重的隋煬帝此時坐不住了,再加上有楊玄感謀反的前車之鑑,更加重了他對李渾一家的懷疑。「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很快李渾一家就以「意欲謀反」之罪被抓了起來。但「謀反」之罪沒有證人證詞便成立不了,為了滿足自己的復仇之心,宇文述決定將李渾一家趕盡殺絕。
到了這樣的關鍵時刻,宇文述的目光投向了一個女人,這個女人便是李敏的妻子——宇文娥英。提起宇文娥英也可說的上是血統純正,身分高貴。她的父親是北周皇帝宇文贇,母親是隋文帝的女兒,也就是當時北周的皇后楊麗華。然而,這位身分顯貴的公主這次也沒能逃脫「謀反」的罪名,和李家人一起被抓進了監獄。
詭計多端的宇文述決定讓李家人自己「承認」自己的謀反之罪,他對宇文娥英說:「李家一門謀反之事已經查實,當今皇上是你的親舅舅,只要你肯如實地交待出事情的始末,他肯定會念在血肉至親的份上放你們一條生路的。倘若不然,李家一旦被滅,你也逃不過一死。」
這位公主可能是遠離政治圈太久,竟然聽信了宇文述的一派胡言,她不知道,李家幾十口人的性命就掌握在她的一念之間。在宇文述的「好言勸說」下,原本不知所措的宇文娥英似乎看到了一線生機,於是按照宇文述的指示,宇文娥英承認了李渾和李敏曾經謀劃過叛亂,並商量廢掉楊廣、擁立李敏登上帝位。
拿到宇文娥英親手寫下的證詞之後,隋煬帝大怒不止,當即下令滅了李氏一族。主動坦白的宇文娥英也沒有逃過一劫,幾個月後便被毒酒賜死。李氏一族覆滅後,這件血案的始作俑者宇文述也沒有得到什麼好下場,雖然隋煬帝因為此事而被宇文述的「忠心不二」深深感動,但不久之後宇文述就死在了宇文家族之人的手中。
曾經赫一時的李穆一族就這樣被滅了門,這件事也讓天下人震動不已。這場災難讓李渾一家命喪黃泉,卻讓天下人更清楚地認識到了隋煬帝的昏庸無道。此時,身在外地的李淵身為李姓之人也在「楊氏將滅,李氏將興」的流言中感覺到了不安,對隋煬帝的警惕心也提高了不少。
「半仙」的力量
和隋煬帝楊廣一樣,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也是北周貴族出身。他於北周武帝天和元年(西元五六六年)出生於長安,祖父李虎是北周的八柱國之一。當年李虎和宇文泰等人一手創建了北周的天下,後被追封為唐國公,可謂是榮寵集於一身,為世人所欽羨。
李氏一支到了唐高宗時期超越了原來所認定的祖先漢朝名將李廣,而直接追溯到了老子李耳的身上,這顯然是李唐王朝的統治者為了給自己尋求一個更加高貴的出身,刻意附會而來。事實上,在李淵的身上流淌著鮮卑族的血液,這股少數民族血液來自他的母親,也就是北周貴族獨孤信的女兒獨孤氏。
李淵幼年喪父,七歲時,他便承襲了父親唐國公的爵位。由於父親去世得早,年幼的李淵從小就養成了一種較為獨立的性格,和其他的貴族子弟相比,他為人「倜儻豁達,任性真率,寬仁容眾,無貴賤咸得其歡心」,更沒有沾染上貴族子弟的惡習。當時有個叫史世良的人,十分善於摸骨相面。他曾在給李淵相面之後,對他說道:「公骨法非常,必為人主。願自愛,勿忘鄙言。」李淵聽了之後大喜過望,從此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
楊家的地位在北周時期原本不如李家,但如今楊家成了帝王之家,再加上李淵父親早逝,李家的地位就逐漸衰落了下來。隋文帝代周建隋之後,年輕的李淵得以進入宮廷擔任隋煬帝的近侍,即當時所說的千牛備身,任務是保護隋文帝的安全。
隋文帝為人十分勤勉,常常為了朝政耽誤了休息的時間。作為他的侍衛,李淵的工作看似輕鬆,其實卻十分辛苦。隋文帝的獨孤皇后與李淵的母親是親姐妹,因此她對這個侄子十分喜愛。李淵雖然幼年喪父,但姨媽獨孤皇后對他關懷備至,因此李淵和楊氏家族的感情很深。憑藉著和隋朝皇室的深厚關係和自身擁有的才華,李淵的仕途一直都走得比較順利,並很快就得到了朝廷的器重。
在擔任千牛備身的幾年時間內,李淵的表現尚佳,於是隋文帝決定派他到地方去歷練歷練,以便增長自己的才幹,更好地為國家效力。離開了京城的李淵先後擔任過譙州刺史、隴州刺史和岐州刺史等官職。李淵性格豁達,對人也十分和善,他為官所到之處,百姓都交口稱讚。他又喜歡廣交朋友,結納豪傑,因此朝野上下都對他讚歎不已。
在李淵外放為官的期間內,晉王楊廣憑藉他的狼子野心順利地排擠掉了自己的哥哥太子楊勇,繼承了隋文帝的帝位。隋煬帝即位之初,李淵正在樓煩郡擔任太守,後又被隋煬帝召回朝中任殿內少監一職。在這段時間內,隋煬帝可以說對李淵還是比較信任的。
隋煬帝在出征高麗之時,還將督運糧草的重擔交給了時任衛尉少卿的李淵。隋煬帝二征高麗時,楊玄感在黎陽起兵叛亂,李淵遂奉命在弘化郡擔任留守並掌管著關右諸軍,此時的他也開始逐漸掌握了一些兵權。
連年的暴政使得隋末農民起義爆發,天下大亂,隋煬帝對自己的統治越來越力不從心。再加上年齡的增長和四起的流言,他的猜忌心越來越重。李渾一家被滅之後,隋煬帝的目光便轉移到了其他的李姓貴族身上,這中間,當然包括了在外地做官的李淵。
隋煬帝對於李淵的猜忌甚至一度達到了希望除之而後快的程度。據說一次,隋煬帝急召李淵去他的行宮覲見,李淵懼怕隋煬帝,因此稱病沒有前去。隋煬帝對於李淵的推脫十分不滿,馬上召來在宮中為嬪的李淵的外甥女王氏前來詢問。隋煬帝問王氏道:「你舅舅為何遲遲不肯入宮呢?」王氏低頭回答道:「舅舅因為得了病所以沒能前來。」隋煬帝聽言,說道:「病了怎麼還沒有死?」
其實,李淵也逐漸感覺到了隋煬帝對自己的猜忌。為了打消隋煬帝心中的懷疑,他開始縱情聲色,酗酒、受賄、遊蕩於青樓楚館之間,竭力地掩蓋自己的真實行為。不僅如此,李淵還收集了許多的錢財和珍貴的玩物,不停地向隋煬帝進獻。自穢這一保命的招數在歷朝歷代已經屢見不鮮,但隋煬帝還是被眼前的景象迷惑了。他開始認為李淵不過就是個酒色之徒,根本不會對自己造成多大的威脅,不必太過擔心。
順利逃過一劫的李淵從此迎來了他的春天,因為隋煬帝對他的懷疑慢慢變淡,他的官運更加亨通。大業十一年(西元六一五年),李淵奉朝廷之命前往山西鎮壓當地的農民起義。隋朝的平叛大軍在李淵的率領下抵達龍門之時,受到了農民起義軍首領毋端兒的猛烈攻擊。李淵當即率兵迎戰,將毋端兒打得落荒而逃,他也因此官至右驍衛大將軍並太原道撫慰大使。
李淵在隋朝末年為穩定河東的局勢有著非常大的貢獻,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當時在山西境內聚集著一群人數多達十萬的農民起義軍,這支起義軍的首領名叫魏刀兒,又有個名號叫做歷山飛。來到山西的李淵馬上率軍前去征討,但隋軍只有區區五六千人,如何與歷山飛龐大的起義部隊相抗衡呢?
不出所料,兩軍在河西雀鼠谷口相遇了,為了以少勝多,李淵心生一計。他下令隋軍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精銳的騎兵,由李淵本人親自率領,埋伏在部隊兩側;一部分是老弱病殘的將士,由他們舉著旗幟,負責運送糧草和輜重在中間緩緩前行。農民起義軍畢竟不是正規軍隊,看見中間部隊旌旗飄揚,馬上就中計了,遂對其發起進攻。
一切都在李淵的掌握之中。老弱部隊馬上不敵強橫的農民軍,紛紛敗下陣來,農民軍見隋軍丟下輜重,頓時蜂擁而上,相互爭奪,局勢一片混亂。時機已經成熟,李淵即率精銳部隊從左右兩翼圍攻上去,大敗歷山飛的農民軍。面對強大的李淵,歷山飛再無力抗爭,數萬人被收編。這一戰,以少勝多,從此也可以看出唐高祖李淵卓越的軍事才能。
大業十三年(西元六一七年),這一年可以說是李家和楊家命運開始逐漸發生逆轉的年份。就是在這一年,李淵被任命為太原留守。而此時,農民起義的戰火已經在各地點燃,各地的有識之士都紛紛舉起大旗反抗隋煬帝的暴虐統治,隋朝的統治已經是日薄西山。而李淵,也即將在隋末的歷史上翻開屬於自己的一頁,在這亂世風雲中煥發出奪目的光彩。
起兵,只是時間問題
可以說,李淵作為唐朝的開國之君在歷史上得到的評價是很低的,《資治通鑑》中甚至有言:「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所有的功勞都是李世民的。至今很多人都認為李淵才華平平,甚至是李建成、李元吉等人都是這場驚天動地的起義中的配角,只有秦王李世民才是真正的王者。所謂「成者王,敗者寇」,雖然李淵拉開了唐朝盛世的帷幕,但還是在玄武門之變中輸給了自己的兒子李世民,所以夾在千古暴君隋煬帝和古今一帝唐太宗之間的李淵在歷史上得到這樣的評價也就不奇怪了。
事實上,在楊玄感起兵反隋的時候,就有人勸過李淵,讓他趁此機會奪取天下。李淵來到太原之後,當時的鷹揚府司馬許世緒也曾經對李淵說:「天下盛言,楊氏將滅,李氏將興,唐公你手握太原郡、馬邑郡、樓煩郡等五郡的兵馬,如果起兵,定能成就大業!」
據說,早在大業十一年(西元六一五年)李渾一家被滅門之後,李淵的好友,當時的河東撫慰副使夏侯端就對他說過:「天下方亂,能安之者,其在明公。但主上曉察,情多猜忍,切忌諸,強者先誅,金才既死,明公豈非其次?」意思是李渾已死,下一個被懷疑的對象或許就是李淵,因此讓他早做準備。
對於這一點,李淵心裡也是十分贊同的,但他認為時機尚未成熟,遲遲都沒有起兵。夏侯端還對他說過,經過他的觀察,如今帝星不穩,晉陽上空卻有異像,對應的就是李淵。聽了夏侯端的話,李淵雖然十分心動,但起兵畢竟是件大事,一旦失敗,楊玄感一家就是個血淋淋的例子。再加上自己的一切都是隋朝的皇室所給予的,所以說,李淵對隋室,對楊家的感情是非常複雜和微妙的,這或許也是他一直都沒下定決心的原因之一。
認清局勢後的李淵在接下來的幾年內,一直都韜光養晦,甚至用自穢的方法掩藏自己的行為,以此來獲得隋煬帝的信任,為起義爭取時間。他也曾經對雄心勃勃的李世民說:「依我看來,楊家的氣數已盡,覆滅只是遲早的事。我之所以一直沒有起兵,是因為你們兄弟都未齊,而且時機也尚未成熟。」
所以說,李淵對於起兵反隋一直都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不如《新唐書‧太宗本紀》中所記載:「高祖起太原,非其本意,而事出太宗」,是被李世民和裴寂所逼迫的。然而,晉陽起兵李淵雖是總領全域者,劉文靜、裴寂、李世民、李建成等人也都是重要的參與者,其中李世民起到的作用尤為大,這一點,也是毋庸置疑的。
晉陽起兵的濫觴開始於一次在大牢中的深夜密談,談話雙方分別是唐國公李淵的次子李世民和當時的晉陽令劉文靜。
劉文靜,字肇仁,出生於官宦世家,祖父做過刺史,父親因為為隋朝作戰而死於沙場,後被追授了開府儀同三司的頭銜。父親死後,劉文靜便因襲了父親的職位,直到五十歲才當上晉陽令。隋末天下大亂,群雄四起,時為晉陽令的劉文靜也因為被李密在瓦崗造反的事所牽連被捕入獄。
第一卷 高祖開國——旭日初升的曙光
第一章 代隋立唐,從唐公到唐皇
楊花謝了李花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在隋末這個群雄四起,英雄輩出的年代,多少人匆匆地來又匆匆去,甚至沒能來得及留下屬於自己的篇章就被歷史的洪流淹沒。從隋煬帝登基實施他的暴政,大起義揭開序幕開始,隋朝末年的這段歷史就猶如一團亂麻。撥開歷史的迷霧,透過歷史的塵埃,或許可以在這段混亂的歷史中理出一條主線,這條主線就是兩個家族的興衰榮辱,一個是大隋皇室楊氏家族,一個是後來的大唐皇室李氏家族。
「桃李子,莫浪語,黃鵠繞山飛...
目錄
前言
第一卷 高祖開國——旭日初升的曙光
第一章 代隋立唐,從唐公到唐皇
第二章 玄武門變,兄弟之血鋪就登基之路
第三章 貞觀之治,光照百代的盛世牡丹
第二卷 女主臨朝——波瀾起伏中成長
第一章 二聖爭鋒,從尼姑到皇后的心路歷程
第二章 一代女皇,日月當空
第三章 李武之爭,女皇的困境與努力
第四章 韋后亂政,攪亂盛世間的空隙
第五章 玄宗即位,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的戰爭
第三卷 盛極而衰——驚心動魄的轉折點
第一章 開元盛世,登上大唐王朝的巔峰
第二章 奸臣當道,巔峰背面的陡坡
第三章 多情賈禍,愛江山又愛美人
第四章 長恨悲歌,此恨綿綿無絕期
第五章 亂世登基,走出戰亂的艱辛之路
第四卷 夕陽西下——無可挽回的衰敗
第一章 曇花一現,再建盛世的努力
第二章 永貞革新,烏雲正在逼近
第三章 元和中興,朝廷對藩鎮的短暫勝利
第四章 穆敬二朝,國運在兒戲中傾頹
第五章 甘露之變,掃除宦官的失敗努力
第六章 會昌中興,在困局之中異軍突起
第七章 宣宗之治,最後的希望之光
第八章 盛世末路,起義蜂起的亂局
第九章 日落長安,眾叛親離的大唐殘照
前言
第一卷 高祖開國——旭日初升的曙光
第一章 代隋立唐,從唐公到唐皇
第二章 玄武門變,兄弟之血鋪就登基之路
第三章 貞觀之治,光照百代的盛世牡丹
第二卷 女主臨朝——波瀾起伏中成長
第一章 二聖爭鋒,從尼姑到皇后的心路歷程
第二章 一代女皇,日月當空
第三章 李武之爭,女皇的困境與努力
第四章 韋后亂政,攪亂盛世間的空隙
第五章 玄宗即位,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的戰爭
第三卷 盛極而衰——驚心動魄的轉折點
第一章 開元盛世,登上大唐王朝的巔峰
第二章 奸臣當道,巔峰背面的陡坡
第三章 多情賈禍...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