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嘩巨變的時代,
楊照招魂那位講故事的人,
重整金庸筆下的山河歲月。
「對於江湖新鮮人,這是一部金庸導讀;對於早已熟讀金庸者,這更是一本知音之書。」
楊照說,紀念金庸最有意義的方式,是將他的武俠小說按照創作時間先後,認真重讀一次,那是過去與現在、傳統與創新的一番奇妙對話。
從唐傳奇、《水滸傳》《三俠五義》,到平江不肖生打造了江湖概念,武俠小說系譜形塑了一個「集體世界」,而金庸的成就,在於既承繼又跳出了這種創作規則;甚至,武俠小說的終結,是因為江湖這個舞臺被金庸和古龍拆完了……
楊過是從《阿Q正傳》化身出來的俠?「射鵰」的來歷可追溯到《史記.李將軍列傳》?《書劍恩仇錄》的天山異域,讓我們看到武功的限制?袁承志的抉擇,反映了金庸的心境?而金庸自己,到底又最像作品裡的哪個角色?
楊照從金庸的生平與時代出發,追索小說與人生的微妙交錯;繼而逐部細究小說,從風格布局到角色創造,整理出金庸珍貴的寫作技藝。
這是我們的武俠夢,是我們曾經的江湖!
經典重讀.四大看點
◎從金庸的生平探看金庸小說的創作背景
◎從武俠小說系譜探看金庸寫作技法的突破與新意
◎從「俠」文化的歷史源流探看金庸的人物創造
◎一種既在金庸之內又在金庸之外的閱讀樂趣
「金庸的武林」系列──《曾經江湖》《流轉江湖》《再會江湖》
◎繼倪匡之後,完整評析金庸十四部小說的誠意之作
◎歷史的、文學的切入視角,帶你讀「懂」金庸
◎封面視覺出自香港知名畫家李志清水墨金庸繪作
◎2024為「金庸百年」,重讀金庸的起點
──新世代認識金庸的起點,可能是影視作品、改編漫畫,甚至手機遊戲,但文字仍是「起點的起點」。透過文本的帶領重讀,探索「武俠」對當代華人的情感意義,揭密金庸小說足以創造下一個百年的技藝內涵。
作者簡介:
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曾為哈佛大學史學博士候選人。
擅長將繁複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寫作經常旁徵博引,在學院經典與新聞掌故間左右逢源,字裡行間洋溢人文精神,並流露其文學情懷。近年來累積大量評論文字,以公共態度探討公共議題,樹立公共知識分子的形象與標竿。
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文化基金會」董事長,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臺北電台「楊照說書」節目主持人,並固定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及「藝集講堂」開設長期課程。著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散文、文學文化評論集、現代經典細讀等著作數十冊。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知音推薦
宇文正 作家
宋偉杰 學者、美國羅格斯大學亞洲語言文化系
祁立峰 《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
邱健恩 金學研究者
張大春 作家
陳怡蓁 趨勢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暨執行長
馮翊綱 相聲瓦舍創辦人
詩,可以興,觀,群,怨,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讀金庸小說也可以的。年輕時,它甚至是我的交友寶典,辨識人格、性情,確認「理想型」男友的測驗題庫。重讀金庸,似乎隨時隨地,可從任一冊、任一段落開始。但是楊照的重讀金庸,是沿著著作的時間軸,有脈絡的,慢讀金庸。對於江湖新鮮人,這是一部極好的金庸導讀;而對於早已熟讀金庸者,更是一部可默默與之對話、切磋,不時擊節,啊,茅塞頓開!或很想要擊掌的知音之書。
──作家宇文正
金庸百年,江湖再現。楊照新著重讀金庸武俠作品,不忘回首青少年時快速、隨意的亂翻書,此際更現身說法,逐章示範如何平心靜氣讀金庸——全面、系統、反思、比較式的細察慢讀。作者融會貫通文本分析,歷史地理,人物傳記,報業傳奇,影視改編,考據評論。在儼然構架、精妙文字中,全書再訪江湖武林,細說人情世故,辨析敘事譜系,探詢經典形成。在喧嘩巨變的時代,楊照招魂那位講故事的人,重整金庸筆下的山河歲月。
──學者、美國羅格斯大學亞洲語言文化系宋偉杰
什麼叫俠?「群」、「我」之辨。
那些為了自身武功、地位、名聲、財富而去騙、爭、搶、奪的人,不俠。
蕭峯願以一人之死換取眾人之生,這般決斷叫「俠」。
郭靖畢竟為堅守襄陽而死,這回終局叫「俠」。
張無忌為調解明教與各派舊隙,將殺親之仇撇到一旁,這個判別叫「俠」。
令狐冲對尼姑避之唯恐不及,卻能在困難中扛起恆山掌門,這樣挺身叫「俠」。
韋小寶明辨小玄子能行王道,能為群體謀福,這片認知叫「俠」。
謝遜、鳩摩智、金輪法王終究覺醒悔改,這場徹悟叫「俠」。
楊照老師傳遞俠情,這套書寫叫「俠」。
──相聲瓦舍創辦人馮翊綱
名人推薦:知音推薦
宇文正 作家
宋偉杰 學者、美國羅格斯大學亞洲語言文化系
祁立峰 《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
邱健恩 金學研究者
張大春 作家
陳怡蓁 趨勢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暨執行長
馮翊綱 相聲瓦舍創辦人
詩,可以興,觀,群,怨,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讀金庸小說也可以的。年輕時,它甚至是我的交友寶典,辨識人格、性情,確認「理想型」男友的測驗題庫。重讀金庸,似乎隨時隨地,可從任一冊、任一段落開始。但是楊照的重讀金庸,是沿著著作的時間軸,有脈絡的,慢讀金庸。對於江湖新鮮人,這是一部極好的金庸導讀;而...
章節試閱
〈金庸最像自己作品裡的哪個角色?〉
金庸寫武俠小說,非常重要的一項成就,就是創造了令人難忘的角色。這些角色既鮮明,而且多,從寫小說的角度來看,非常不容易。光是寫出鮮明的性格,寫了一兩個,這沒問題,但是他要寫那麼多個。這麼多的角色都能讓我們在閱讀小說的時候,不只看到了、感受到了,而且會記得,會難忘。
這樣的一項成就,於是在金迷之間刺激出一種特殊的遊戲。我相信很多喜歡金庸的人都玩過這個遊戲,就是你會去分析自己,或朋友,或名人(新聞上甚至歷史上的名人),並問這樣一個問題:他(她)最像金庸筆下的哪一個角色?當然,一定也有人問過、想過,如果套用在金庸本人──寫出這些角色的小說家──身上,他又最像自己筆下的哪個角色呢?
我也認真想過這個問題,而且找到了答案。當然,我的答案可能跟大部分讀者所得到、想到的答案都不太一樣。不過,我有我的道理。
第一條道理是,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破除理所當然的偏見,也就是想到「金庸像誰」的時候,不必然要先從小說中的男主角裡去找。金庸當然寫過很多精彩的男主角,從陳家洛開始,到袁承志,到郭靖,到楊過,到張無忌,到蕭峯,到令狐冲,一直到韋小寶等等。如果你想問金庸最像誰?千萬不能一下子就限縮在這些男主角身上。金庸之所以了不起,是因為他寫了很多配角,這些配角在人物個性上和主角同等精彩。同時,金庸的武俠小說和龐大的武俠小說傳統最不同的地方,就是他擅長寫女性,還寫了好多個令人難忘的女性角色。
另一條道理,則牽涉到我對小說寫作的基本認識,也就是我們該如何理解作者和他所創造出來的角色之間的關係。
什麼樣的角色對作者來說最難寫,而且雖然最難寫,但他還是寫了?意思是,有一些角色,作者本身如果沒有那樣的個性,或者沒有那樣的知識,或者沒有那樣的興趣,或者沒有那樣的品味,他就寫不出這種角色。
從這個角度看,那最像金庸本人的角色,應該是最難寫的。先讓我們用排除法,比如腦海裡馬上想到一個,絕對不會是最難寫的,那就是郭靖。郭靖很容易寫,老實說我也會寫,就是把他寫得笨笨的,但是因為笨,反而認真努力;又因為他那麼認真、那麼努力,所以天道好還,經常會有好的事情、好的運氣掉在他頭上。這就是郭靖。
也絕對不會是楊過。楊過很清楚就是一個偏執的人,只要掌握了他那種偏執個性,包括他對小龍女那一心一意、激烈昂揚的愛情,就可以寫得出來。是的,我也會寫,我覺得我也可以寫得出小龍女。
張無忌的難度高一點,因為張無忌初時非常天真,一路誤打誤撞才成為明教教主。但後來他開始一點一滴地學習,什麼叫做人情,什麼叫做勢利,什麼叫做世故。只是張無忌還是不能跟另一個最難的角色相提並論,也就是我的答案。
金庸最像誰?如果我們從「他沒有那樣的個性就寫不出那樣的角色」的道理來看,那一定是黃蓉。
黃蓉是最難寫的,如果金庸沒有那樣的特質,是無從去捏造、假裝出來的。黃蓉身上所具備的第一個特性是豐富的學識,還有興趣,尤其她的學識和興趣是連在一起的。第二個特性是她的調皮、她的狡猾,以及雖然狡猾卻不討人厭的那種幽默感。沒有這種個性的人,很難憑空去想像出來。
先講第一個特性,黃蓉的學識與興趣。《射鵰英雄傳》裡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情節,就是郭靖和黃蓉遇到了瑛姑。這一段情節在講什麼?竟然是數學!(當你看武俠小說的時候,心裡應該不會想到,竟然能讀到艱難的數學題?)
黃蓉遇到瑛姑,見到一個老太太正全神貫注地盯著地上一堆竹片,竹片大概四寸長、兩分寬,黃蓉一看就知道這是拿來算數用的,被排成商、實、法、借算四行。黃蓉瞧了一下,已知這個老太太正在計算五萬五千二百二十五的平方根。這個數學題目我們都學過。答案是多少?黃蓉心算一下,脫口而出「二百三十五」。老太太嚇了一跳,不理她,繼續去撥她的算子,果然算出了二百三十五。
瑛姑臉有怒容,似乎在說,這麼一個小姑娘,不過是湊巧猜中,別在這裡打擾我。她又做下一道算術,這次題目是什麼呢?三千四百零一萬二千二百二十四的立方根。瑛姑剛把算子排好,才算出一個「三」,黃蓉就把答案給了她:「三百二十四」。瑛姑布算好久才得出答案,果真是三百二十四。
直到郭靖、黃蓉準備離開,瑛姑得知黃蓉是桃花島主的女兒,而她苦習算術就是要闖桃花島救人,於是就想動手。黃蓉也瞭解到眼前這人是爹爹的仇人。
黃蓉用什麼方式報復、修理瑛姑呢?這個劇情安排也太有趣了。本來想吵架的,但黃蓉靈活的腦袋馬上想出一個更惡毒的方法,她用竹杖在地下細沙寫了三道算題,第一道叫做「七曜九執天竺筆算」,第二題是「立方招兵支銀給米題」,第三題叫做「鬼谷算題」,說現在有個東西,不知道數量多少,只知道三個三個數剩下二,五個五個數剩下三,七個七個數剩下二,問這個東西有多少個?
瑛姑不由得呆呆出神。等到郭靖、黃蓉出了林子安全了,郭靖才問黃蓉,沙上畫了些什麼?
黃蓉笑道:「我出三道題目給她。哼,半年之內,她必計算不出,叫她的花白頭髮全都白了。誰教她這等無禮?」
這是黃蓉發洩怒氣的方式。但如果金庸不是對數學有興趣,如果不曾鑽研過中國古代的數學,他怎麼寫這一段?還不止如此,靖蓉二人得到瑛姑的三個錦囊,有機會尋得段皇爺,但必須先經過「漁樵耕讀」四個關卡。
第一關很難過,又有瀑布急湍,又有金娃娃魚,要靠著郭靖使出千斤墜和降龍十八掌,好不容易才過這一關。到了第二關,想必也非常困難。卻見一個樵子做什麼呢?在唱歌,唱的是〈山坡羊〉的曲兒:「城池俱壞,英雄安在?雲龍幾度相交代?想興衰,苦為懷。唐家才起隋家敗,世態有如雲變改。疾,也是天地差!遲,也是天地差!」小說還向讀者解釋,這是宋末流傳於民間的調子,曲詞隨人而做,很顯然是樵子自己作的詞。
這時黃蓉心裡轉著念頭,其實是發愁的。樵子後來又唱了兩首,黃蓉忍不住喝了聲采,樵子轉頭問說好在哪裡?
黃蓉欲待相答,忽想:「他愛唱曲,我也來唱個『山坡羊』答他。」當下微微一笑,低頭唱道:「青山相待,白雲相愛。夢不到紫羅袍共黃金帶。一茅齋,野花開,管甚誰家興廢誰成敗?陋巷單瓢亦樂哉。貧,氣不改!達,志不改!」
她料定這樵子是個隨南帝歸隱的將軍,昔日必曾手綰兵符,顯赫一時,是以她唱的這首曲中極讚糞土功名、山林野居之樂……
黃蓉能在片刻之間做出這樣一首曲子,其實不是她真的聰明至斯,而是在桃花島時曾聽父親唱過。樵子聽得心中大樂,往山邊一指,就讓他們兩人上峯。這一關就用這種方式過了。
這一關很有意思。如果從武俠、武鬥的角度看,這一關根本沒打起來。但是換另一個角度,這一段情節在武俠故事中是最難寫的,因為不能只寫武功的本事,需要的是另一種本事,而這種本事在過去的武俠作品中,我們很難看得到。
黃蓉為什麼難寫?因為黃蓉身上具備許許多多本來不屬於武林的文化素質、文化成分,這是屬於傳統士大夫的東西,比如數學,比如詩詞。金庸運用這種方法,實質上改造了傳統的武俠小說。
武俠小說之所以存在,本就是因為士大夫的大傳統瓦解了,所以人們才回到小傳統──民間的武林、江湖,尋求虛構的想像與安慰。金庸卻把這種幫助華人在戰亂時期得以逃避和安慰的小傳統,也就是武俠故事,和士大夫大傳統的內容套接上。他所選擇最重要的連接點,就是黃蓉這個角色。
所以,黃蓉代表的就是金庸自己的文化底蘊與文化興趣,不然他怎麼可能寫得出這樣的黃蓉來?這樣的黃蓉,代表的是金庸本身的知識性好奇,以及他在知識上所做過的努力與能夠掌握的高度。再換另一個角度,黃蓉性格上的那種調皮、狡猾,還有幽默感,以及在危急時候總能繞一個彎,從別人想不到的地方去解決問題,這一部分應該也是金庸自己的性格,以及他的為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金庸最像自己作品裡的哪個角色?〉
金庸寫武俠小說,非常重要的一項成就,就是創造了令人難忘的角色。這些角色既鮮明,而且多,從寫小說的角度來看,非常不容易。光是寫出鮮明的性格,寫了一兩個,這沒問題,但是他要寫那麼多個。這麼多的角色都能讓我們在閱讀小說的時候,不只看到了、感受到了,而且會記得,會難忘。
這樣的一項成就,於是在金迷之間刺激出一種特殊的遊戲。我相信很多喜歡金庸的人都玩過這個遊戲,就是你會去分析自己,或朋友,或名人(新聞上甚至歷史上的名人),並問這樣一個問題:他(她)最像金庸筆下的哪一個角...
作者序
〈重讀金庸的奇異旅程〉
金庸是好幾代人的共同記憶,雖然提到金庸,每個人心頭浮上的印象或畫面可能很不一樣。有人立即想到的是古墓裡睡在一根繩子上的小龍女,有人眼前出現了瘋瘋癲癲、左手和右手打架的周伯通,有人則為了喬峯和中原群豪飲酒絕交的氣概而情緒激動……
有些人透過文字閱讀來認識金庸,可能有更多人是透過觀看影劇作品。如果是從影劇而來的經驗,又會牽涉到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不同改編劇情、不同演員形象、不同武打表現方式……
這些都是金庸,更準確地說,都是來自金庸所創作的武俠小說。對大部分讀者來說,金庸的主要身分是武俠小說作者,但必須特別強調的是──金庸不是一般的武俠小說家。
在金庸之前,武俠小說早已存在。武俠小說是帶有高度娛樂性質的「類型小說」,吸引了龐大的寫作隊伍投身其中,寫出了數量驚人的眾多作品。金庸寫武俠小說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到他寫完《鹿鼎記》封筆後,武俠小說這種類型創作也還在,又出現了許多作品。然而,在金庸之前的武俠小說,大部分沒有讀者了,作者和其作品幾乎被遺忘了;在金庸之後,照理說那些離我們更近的武俠小說,也紛紛從大眾的注目眼光中消失了,只有金庸還在。
小學時,我就開始在報紙副刊上讀連載的武俠小說,中學有了一點零用錢,就到租書店搬更多武俠小說來讀,相對地,要更晚些,上了高中之後,才有機會讀到金庸的作品。那時候,我甚至不知道那些小說是金庸寫的。戒嚴時期的台灣,金庸被歸為「左派報人」、「左派文人」,他寫的書要被查禁,於是讀到的都是盜版書,封面上隨便放了別的作者名字,用以規避檢查。
當時我已讀過不少的武俠小說,立即感受到這幾部作品很不一樣。那時候說不出、也說不清到底哪裡不一樣,正因為太熟悉武俠小說的表現套路,一下子就對不同於套路的金庸小說寫法感到著迷。
這個衝擊印象在我心中擱放了將近四十年,一直到二○一八年,那一年金庸去世,掀起了一陣討論風潮。我相信許多人都受到召喚,不只重溫記憶,還會想要重讀金庸的作品。我也有一股衝動想要重讀,而且我讓這份衝動實現了,不只如此,我還懷抱著強烈的問題意識,開展了這次的重讀。
我的問題是:第一,過去我對金庸的著迷,有多少是來自年少時的環境與閱讀經驗?這點令人忐忑不安,我想要認真檢視一下,經過多年閱讀小說、詮釋小說,甚至評論小說的視野累積,對於小說寫作的看法必然比以前成熟許多,我還會覺得金庸小說是好小說,具有擺脫武俠類型的開創性,甚至恆久價值嗎?還有第二,如果金庸真的不一樣,又是如何不一樣?
從一九七二年之後,四十多年的時間裡,金庸沒有再寫過任何一部武俠小說,然而二○一八年他去世時,竟然在華文世界形成了討論熱度最高的話題現象。我不得不打心底問:為什麼金庸沒有被遺忘?為什麼他在五、六十年前創作的小說,到今天還如此火熱?更重要的,金庸小說真的經得起時代變遷帶來的考驗,繼續存在下去嗎?
容我先簡單地總結這次重讀金庸的體會:金庸的武俠小說真的不一樣,真的寫得好,不只是好看,而且經得起仔細推敲,是有基底、有厚度、有設計、有技巧的好。之所以能得到這樣的結論,那是因為我有意識地採取了不同於以往的閱讀方式。
*
以前讀金庸,逃不過三種態度,那就是「少」、「快」、「亂」,而這三者又彼此連動,互相影響。最核心的因素是「少」,年少的「少」。我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就接觸、著迷於武俠小說,然後又遇到了金庸的作品。那時候,包括金庸作品在內的所有武俠小說,都被當作消閒書,不只是課外讀物,還是觸犯學校規定、不被師長允許的「毒物」。在這種情況下,不可能好好端坐著讀,經常需要躲躲藏藏。書能到手的管道也不穩定,環境充滿了禁制,於是拿到一本算一本,在被發現、沒收之前,能讀多少算多少。
在同學、朋友手上流傳的小說,或是在租書店裡按日計費租來的小說,也沒得計較,不可能有什麼閱讀計畫,想著可以先讀哪本、後讀哪本。一部小說往往分成好多冊,都不見得能夠從第一冊讀到最後一冊,拿到哪冊就看哪冊吧!
那真是「亂」,而且是亂到荒唐的地步。像是金庸的「射鵰三部曲」──《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在我們的閱讀經驗中,很多人非但不是照這個次序讀的,甚至從來沒弄清楚過角色和情節的前後關連。
「少」、「快」、「亂」的閱讀方式,不單是我自己有過的經驗,毋寧是武俠小說流行時代的共同印記。離開了這樣的因素,我們會從金庸小說裡讀到什麼?
這一次,我刻意逆反原本的習慣,盡量放掉過去的印象,以「老」──帶著世故認知和對小說的純熟理解──的態度,來重讀金庸。從前看得「快」,這次反而有意放「慢」速度,不只仔細地讀,同時帶著分析思考的強烈動機來讀。以往「亂」讀一氣,得到某種恣意的快感,這次卻要有系統地讀。最簡單的系統,就是按照金庸小說創作的先後順序讀下來,從一九五六年完成的《書劍恩仇錄》開始,一路讀到最後的《鹿鼎記》。
與「亂」相反的,還有在事先蒐羅了許多相關資料,關於金庸其人、他的寫作經歷、他所處的環境,以及在他之前就已經存在的武俠小說系譜,乃至他停筆之後,武俠小說的後續變化。將金庸的十四部小說放入這個脈絡中,予以對應查考,以求讀出更立體、更豐富的內涵。
世故、仔細、有系統地將金庸小說完整地讀過一遍,先告訴大家我最強烈、最深刻的感受──這趟閱讀旅程太有收穫了,金庸小說比我原先認定、想像的還更了不起。
*
金庸在十七年的時間裡,創作出八百多萬字的武俠小說,光是量就很驚人了。如此快速寫作完成的過程中,竟然還能不斷突破,創造了自己之前作品寫不出的新技巧、新層次、新境界、新意義。
例如在相對篇幅較小的作品《雪山飛狐》中,金庸動用了類似舞台劇的技法,讓一個個角色次第說話,他們的對話圍繞著一個綽號叫「雪山飛狐」的人,講述他的身世、猜測他前來尋釁的動機,一起等待著他的出現。這裡的戲劇效果是眾聲相應,彼此補充又互相更正,在講述、討論、猜測乃至爭辯之後,「雪山飛狐」胡斐才上場。胡斐當然是主角,只是他上場沒多久,小說就結束了。
我們不只沒有在其他武俠小說中看過這種寫法,也不曾在金庸自己以往的作品中看過類似的形式。
又例如,金庸寫了那麼多讓人印象深刻的女性角色,黃蓉那麼嬌巧、小龍女那麼癡、周芷若那麼有心機。可是對於周芷若的心機,讀者不會因此討厭她,而是能夠理解她、甚至同情她。金庸小說裡的女性角色各有各的個性,各有各的千迴百轉的感情與心思。就是靠著寫出這些不一樣的女角,原本以男性為主要閱讀對象的武俠小說,才能爭取到大量的女性讀者。
更值得注意與敬佩的,不論如何突破、創新,金庸總有辦法讓他的小說抓住讀者的胃口,讓讀者喜愛。過去,我們在「快讀」中得到巨大的娛樂消遣;現在,我可以負責任地向大家保證:不妨「慢讀」金庸,當作文學作品來讀,也能找到其中獨特的、原創的價值。
從前的武俠小說慣常以連載方式來發表與創作,一部大長篇故事每天只寫一小段,天天寫,一段一段連接起來,可能要一兩年才寫得完。邊寫邊連載的過程中,很多作者照顧不到讓故事情節前後統一,更不必提要如何設計、推進小說架構了。可是金庸的許多作品卻呈現了井然的結構,讓你不得不相信,在動筆之前,金庸已經將未來兩年內要寫的內容,都想得清清楚楚了,然後以近乎不可思議的耐心與毅力,執行、實現那份設計藍圖。
《倚天屠龍記》當然是大長篇,在結構上明明白白地分為前、後半部。前半部以金毛獅王謝遜奪取屠龍刀為軸線,寫到張無忌在冰火島出生,再到張無忌隨父母回武當。從結構角度看,漫長的前半部是一步一步、小心緊密地鋪陳,幾乎沒有浪費任何事件,也沒有矛盾之處,全都導引向「六大派圍攻光明頂」,合理地讓中原六大門派聯合起來,又合理地讓張無忌一個人代表明教,對抗並戰勝了六大門派。
到了下半部,張無忌已經是明教教主,也練就了絕世神功,小說還能寫什麼呢?於是金庸轉換了重點,讓趙敏上場,主題變成了張無忌如何完成他的情感教育。他要學會什麼是人情、什麼是世故,這是武功蓋世的張無忌必須面對的人生考驗。
再進一步,如果將「射鵰三部曲」連貫起來,從大架構上看,某種主題就會浮現出來,那就是:何謂「正邪」?「正」與「邪」究竟要以什麼標準來劃分?一般的標準真的能說服我們嗎?其中碰觸到社會評斷機制,展開了關於正義觀念的堅實討論。
在這套書裡,我將依照金庸的創作順序,為金庸十四部小說做逐一評析,讓大家明瞭:金庸小說為何經得起文學方法的探究,以及金庸龐大且驚人的創造力,是如何落實在他的武俠作品中。藉由這種方式,我們或許可以體會,為何讀過金庸小說之後,很難再從其他的武俠作品中得到滿足?以及,為什麼金庸寫完《鹿鼎記》已過了五十年,卻一直沒有見到能超越金庸、超越《鹿鼎記》的其他武俠作品?
讓我們好好地重新認識金庸和他的武俠小說。
〈重讀金庸的奇異旅程〉
金庸是好幾代人的共同記憶,雖然提到金庸,每個人心頭浮上的印象或畫面可能很不一樣。有人立即想到的是古墓裡睡在一根繩子上的小龍女,有人眼前出現了瘋瘋癲癲、左手和右手打架的周伯通,有人則為了喬峯和中原群豪飲酒絕交的氣概而情緒激動……
有些人透過文字閱讀來認識金庸,可能有更多人是透過觀看影劇作品。如果是從影劇而來的經驗,又會牽涉到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不同改編劇情、不同演員形象、不同武打表現方式……
這些都是金庸,更準確地說,都是來自金庸所創作的武俠小說。對大部分讀者來說,金庸的主要...
目錄
序言:重讀金庸的奇異旅程
第一章金庸為武俠小說而生的人
01少年金庸,戰爭中的求學
02風雲變幻,報業生涯的開端
03從報人到報業老闆
04無可避免的時代投射
第二章武俠小說系譜集體的江湖世界
01武俠小說:作為類型小說的一種
02平江不肖生的奇俠「傳」
03武俠「隱世界」的集體性格
04跳出「集體創作」的金庸
05逝去的連載小說時代
06難以躋身文學行列的連載小說
07古龍的「個性」和「非江湖」
08武俠小說的「終結」
第三章《書劍恩仇錄》歷史武俠的嘗試
01「如果」傳說是真的……
02考據學的繼承者
03群戲的能耐
04突破時代禁忌的兩性關係描寫
05武功的限制在哪裡?
06少林寺最難過的關
07失敗的故事是令人回味的
第四章《碧血劍》復仇與抉擇
01複式的時間敘事
02復仇故事裡的現實投射
03歷史武俠無法擺脫真實「結局」
第五章《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
01暗含禁忌的「射鵰英雄」
02金庸最像自己作品裡的哪個角色?
03黃蓉之巧:懂吃、懂詞、懂救命
04正邪之間的曖昧角色
05武功與感情的偏執
06香港新武俠:似電影、若戲劇
07連載小說的技藝錘鍊
第六章《神鵰俠侶》問世間情是何物
01難民潮背景下的《明報》
02筆戰與重生
03在海嘯來襲的時候,築一道牆
04楊過:從《阿Q正傳》跑出來的俠
05私情比公義迷人
06問世間,情是何物?
07感情上的畸人
08唯「武」不再獨尊
09忘記腳下的高峯
序言:重讀金庸的奇異旅程
第一章金庸為武俠小說而生的人
01少年金庸,戰爭中的求學
02風雲變幻,報業生涯的開端
03從報人到報業老闆
04無可避免的時代投射
第二章武俠小說系譜集體的江湖世界
01武俠小說:作為類型小說的一種
02平江不肖生的奇俠「傳」
03武俠「隱世界」的集體性格
04跳出「集體創作」的金庸
05逝去的連載小說時代
06難以躋身文學行列的連載小說
07古龍的「個性」和「非江湖」
08武俠小說的「終結」
第三章《書劍恩仇錄》歷史武俠的嘗試
01「如果」傳說是真的……
02考據學的繼承者
03群戲的能...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