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K兩本85折節稅陳思宏長女病納瓦爾寶典最透明的故事4月選讀安寧照護矽島民防楊双子小書痴兒童文學音樂療癒人生貓教練二手書現折5%季暢銷5折起三采精選75折起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香港廟宇(上、下卷)

作者:廖迪生編著、華人廟宇委員會策劃

評價
收藏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9 NT$ 2115 NT$ 235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香港廟宇數目眾多,各地方社會修建廟宇,供奉神明,為民間宗教活動之基礎,亦是香港珍貴的文化傳統。華人廟宇委員會聯同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出版《香港廟宇》書冊,中心主任廖迪生教授與其研究團隊着力研究香港一〇八組廟宇,再以深入淺出的文字,配合廟宇及儀式活動照片,介紹及分析多采多姿的香港廟宇及民間宗教活動。

《香港廟宇》共分上下兩卷。上卷以香港一〇八組廟宇為對象,圖文並茂介紹廟宇之歷史、建築結構、供奉神祇及相關風俗節慶活動。香港廟宇分佈於不同社區,各有不一樣的歷史及發展過程,並與地方社會有着密切的關係,讀者可以從中欣賞廟宇之歷史、建築及相關之風俗節慶活動,體會香港廟宇的不同形態。

下卷為分析專論,闡述香港廟宇及民間宗教活動中的基本概念,分析節慶、儀式活動、廟宇營運及其與地方社會的關係,並且探討不同類型之廟宇結構及其藝術元素。讀者可以從基本概念開始,繼而縱觀香港廟宇與地方社會及民間宗教活動的關係。本冊更附有廟宇神祇,廟宇建築、裝飾及圖案詞彙簡介,方便讀者掌握各廟宇基本組成元素。

作者簡介:

廖迪生,文化人類學者,美國匹茲堡大學人類學博士,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副教授、華南研究中心主任。專研香港與華南地方社會文化;研究興趣包括:民間宗教、文化傳承與保育、食物與全球化、族群認同、家庭與親屬關係等。

華南研究中心,於一九九七年成立,設於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旨在推動海內外華南研究工作者和機構間之學術交流、合作及分享研究心得。致力於收集及保存鄉村文書和民間文獻,記錄急速變化中的各種民間活動,並對這些資料加以整理和出版。透過組織田野考察,舉辦學術會議,加深研究者對中國社會的歷史、文化及社會經濟變遷之了解。

華人廟宇委員會(委員會),是根據香港法例第一五三章《華人廟宇條例》於一九二八年成立的法定機構。委員會的主要職能是管理轄下二十四間廟宇,當中大坑蓮花宮、鴨脷洲洪聖古廟、九龍城侯王古廟、大澳楊侯古廟及灣仔玉虛宮(北帝廟)為法定古蹟,另有三間為一級歷史建築,分別為紅磡觀音廟、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及長洲玉虛宮(北帝廟)。此外,還有大眾熟悉的沙田車公廟等。委員會的當然主席為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成員包括東華三院董事局當其時的主席及六名由政府委任的委員及二十多名增補委員。委員會轄下常設五個工作小組,分別為「財務及管理小組」、「工程小組」、「社區服務小組」、「文化及宣傳小組」和「跟進《華人廟宇條例》檢討專責小組」。

作者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近期最多人購買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