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經》這部書的出現使得風水這個概念深入人心、家喻戶曉,也使得各種風水之學、風水之術廣為流傳,綿延千年而不斷,並且一直影響到我們現在的生活,乃至風靡全球。而其完善與注釋者郭璞,則被中國風水界公認為風水學的鼻祖。《葬經》這部書在歷史變遷的過程中幾經增刪、修訂、變化,最終形成我們現在所常見的版本,這也是本書中要講解的版本。在這裡我們不過多的去討論其中文字語句在歷史變化中或者是考古方面的一些問題,而重點研究學習其中的風水知識。風水一詞的明確提出是在《葬經》之中,至此之後各種風水門派逐漸產生,但是無論怎樣變化,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其理論的根源所在,足以說明此書影響力之巨大。《葬經》更多的是從陰宅的角度來講述風水學知識的,這就給很多人造成了一種認識,即風水指的就是陰宅,實際上並非如此。首先陰宅中的很多理論在陽宅中是同樣適用的,陰宅與陽宅只是風水應用中的兩個不同方面而已。其次風水學中的很多知識其實根源於陽宅,為什麼要這樣來說呢?因為在人類不斷進化演變的過程中,會首先注意到有一些地方適合人類的居住,而有一些地方並不適合人類的居住,並且慢慢發現環境與人的關係和影響是存在著一定規律的。在這種情況下,人類率先開始了對居住地的選擇與改造,即陽宅選擇的開端。這種積極選擇與改造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是人類生存與進步中的重要一環,而這種選擇與改造其實就是風水思想的雛形。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發現,有一些地方可以使自己很好的規避各種自然災害,甚至還可以常年風調雨順,進而獲得充足的食物,很好的繁衍後代,這些都會極大的提高人類的生存質量。同時通過對不利環境的改造也可以變不利為有利,進
而形成一個比較好的居住和生存場所。實際上這些就是我們現代風水中所講的安危、財運、健康、子嗣等概念。不過古人的發現還遠不止如此,在長期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以及對生活的體驗與總結中慢慢發現,已故之人對現存之人的影響依然存在。雖然故去之人的形體沒有了,但是其骨胳的埋葬之地同樣可以影響到現存之人,特別是其子孫後代。此時的發現與認知慢慢就產生了陰宅理論與思維。已故之人在埋葬之時同活人一樣,也要選擇一個得天地生氣的好地方,才可以更好的庇佑後人。陰宅與陽宅是陰陽的兩個方面,相互依存,共同影響著人的運氣。這是古人天人合一的一種世界觀,把人的前前後後納到一起理解後的一種發現,也是一種大世界觀,即不片面理解任何一種事物,更是古人慎終追遠的一種倫理觀。所以我們常說中國的風水文化是集倫理、建築、美學、科學、哲學等等於一身的大學問。綜上所述,陰宅與陽宅其實是風水的兩個方面,也是一個人完整運氣的兩種影響,陰陽之間相互依存。因此學好《葬經》中的風水知識,不只是在陰宅之中可以用,在陽宅之中同樣可以用。所謂的穴,在陰宅之中就是墓,在陽宅之中就是宅。然而陰宅與陽宅又有著一些不同,其中所居者一生一死,對於環境的喜好也就不同,所以又需要我們加以區別與指出。本書在詮釋《葬經》的同時,又對其中風水之理的陽宅應用加以指導,點明要點,希望學者能更加全面的理解風水中的陰陽平衡之道,在實際的風水應用之中可以更有信心,更有把握。當然本書重點圍繞《葬經》中所論述到的內容而展開,難免會有不足,也會有未論及之處,歡迎大家一起交流,以使完善。
作者簡介:
趙齊英(網名:微明)
著作:
六爻心法點竅
現代風水闡微錄
葬經與陽宅指要
目錄
前言 002
內篇 013
1、 【原文】葬者,藏也,乘生氣也 013
2、 【原文】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雲,降而為雨,行乎地中,謂之生氣。生氣行乎地中,發而生乎萬物 018
3、 【原文】人受體於父母,本骸得氣,遺體受蔭 024
4、 【原文】經曰:氣感而應,鬼福及人 030
5、 【原文】是以銅山西崩,靈鐘東應 034
6、 【原文】木華於春,粟芽於室 038
7、 【原文】蓋生者,氣之聚,凝結者成骨,死而獨留,
故葬者反氣入骨以蔭所生之法也 041
8、 【原文】丘壟之骨,岡阜之支,氣之所隨 045
9、 【原文】經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 049
10、 【原文】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 052
11、 【原文】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055
12、 【原文】經曰:外氣橫形,內氣止生,蓋言此也 060
13、 【原文】何以言之?氣之盛,雖流行而其餘者猶有止,雖零散而其深者猶有聚 062
14、 【原文】故藏於涸燥者宜深,藏於坦夷者宜淺 066
15、 【原文】經曰:淺深得乘,風水自成 069
16、 【原文】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雲,降而為雨,行乎地中而為生氣 071
17、 【原文】夫土者氣之體,有土斯有氣,氣者水之母,有氣斯有水 074
18、 【原文】經曰:土形氣形,物因以生 078
19、 【原文】夫氣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勢,其聚也,因勢之止 080
20、 【原文】葬者,原其起,乘其止 082
21、 【原文】地勢原脈,山勢原骨,委蛇東西,或為南北 085
22、 【原文】千尺為勢,百尺為形 088
23、 【原文】勢來形止,是謂之全氣,全氣之地,當葬其止 090
24、 【原文】宛委自複,回環重複 094
25、 【原文】若踞而候也,若攬而有也 095
26、 【原文】欲進確退,欲止而深 097
27、 【原文】來積止聚,沖陽和陰 099
28、 【原文】土高水深,郁草茂林 100
29、 【原文】貴若千乘,富如萬金 102
30、 【原文】經曰:形氣止畜,化生萬物,為上地也 103
31、 【原文】地貴平夷,土貴有支 106
32、 【原文】支之所起,氣隨而始;支之所終,氣隨以鐘 110
33、 【原文】觀支之法,隱隱隆隆,微妙玄通,吉在其中 111
34、 【原文】經曰:地有吉氣,土隨而起,支有止氣,水隨而比,勢順形動,回復始終,法葬其中,永吉無凶 113
35、 【原文】山者勢險而有也,法葬其會 117
36、 【原文】乘其所來 122
37、 【原文】審其所廢 126
38、 【原文】擇其所相 131
39、 【原文】避其所害 135
40、 【原文】是以君子奪神功改天命也 139
41、 【原文】禍福不旋日,經曰:葬山之法若呼吸中,言速度也 143
42、 【原文】山之不可葬者五:氣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 150
43、 【原文】氣因形來,而斷山不可葬也 153
44、 【原文】氣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 156
45、 【原文】氣以勢止,而過山不可葬也 159
46、 【原文】氣以龍會,而獨山不可葬也 163
47、 【原文】經曰:童斷石過獨,生新凶而消已福 166
48、 【原文】上地之山,若伏若連,其原自天 168
49、 【原文】若水之波 170
50、 【原文】若馬之馳 173
51、 【原文】其來若奔 175
52、 【原文】其止若屍 176
53、 【原文】若懷萬寶而燕息 178
54、 【原文】若具萬善而潔齋 180
55、 【原文】若橐之鼓 182
56、 【原文】若器之貯 184
57、 【原文】若龍若鸞,或騰或盤 186
58、 【原文】禽伏獸蹲,若萬乘之尊也 188
59、 【原文】天光發新 190
60、 【原文】朝海拱辰 193
61、 【原文】龍虎抱衛,主客相迎 195
62、 【原文】四勢朝明,五害不親 197
63、 【原文】十一不具,是謂其次 199
外篇 203
1、 【原文】夫重岡疊阜,群壟眾支,當擇其特 203
2、 【原文】大則特小,小則特大 205
3、 【原文】參形雜勢,主客同情,所不葬也 207
4、 【原文】夫支欲伏於地中,壟欲峙於地上 209
5、 【原文】支壟之止,平夷如掌 211
6、 【原文】故支葬其巔,壟葬其麓 213
7、 【原文】卜支如首,蔔壟如足 215
8、 【原文】形氣不經,氣脫如逐 217
9、 【原文】夫人之葬,蓋亦難矣。支壟之辯,眩目惑心,禍福之差,侯虜有間 219
10、 【原文】乘金相水,穴土印木 222
11、 【原文】外藏八風,內祕五行 226
12、 【原文】天光下臨,地德上載 228
13、 【原文】陰陽沖和,五上四備 230
14、 【原文】目力之竅,工力之具,趨全避闕,增高益下,微妙在智,觸類而長,玄通陰陽,功奪造化 232
15、 【原文】勢如萬馬,自天而下 234
16、 【原文】形如負扆有壟中峙,法葬其止 236
17、 【原文】經曰:勢止形昂,前澗後岡,龍首之藏 238
18、 【原文】鼻顙吉昌,角目滅亡。耳致侯王,唇死兵傷 240
19、 【原文】宛中而蓄,謂之龍腹,其臍深曲,必後世福,傷其胸脅,朝穴暮哭 243
20、 【原文】夫外氣所以聚內氣,過水所以止來龍 246
21、 【原文】千尺之勢,宛委頓息,外無以聚,內氣散於地中。經曰:不畜之穴,腐骨之藏也 248
22、 【原文】夫噫氣能散生氣,龍虎所以衛區穴,疊疊中阜,左空右缺,前曠後折,生氣散於飄風。經曰:騰陋之穴,敗槨之藏也 250
23、 【原文】夫土欲細而堅,潤而不澤,裁肪切玉,具備五色 253
24、 【原文】夫乾如聚栗 256
25、 【原文】濕如刲肉 257
26、 【原文】水泉砂礫 258
27、 【原文】皆衛凶宅 259
28、 【原文】玄武垂頭 261
29、 【原文】朱雀翔舞 263
30、 【原文】青龍蜿蜒 264
31、 【原文】白虎馴俯 265
32、 【原文】形勢反此,法當破死 268
33、 【原文】故虎蹲,謂之銜屍 269
34、 【原文】龍踞,謂之嫉主 270
35、 【原文】玄武不垂者,拒屍 272
36、 【原文】朱雀不舞者,騰去 273
37、 【原文】夫以支為龍虎者,來止迹乎岡阜,要如肘臂,謂之環抱 275
38、 【原文】以水為朱雀者,衰旺系乎形應,忌乎湍激,謂之悲泣 278
39、 【原文】朱雀源於生氣 280
40、 【原文】派於未盛,朝於大旺 282
41、 【原文】澤其相衰,流於囚謝 286
42、 【原文】以返不絕 288
43、 【原文】法每一折儲而後泄 289
44、 【原文】洋洋悠悠,顧我欲留 291
45、 【原文】其來無源,其去無流 293
46、 【原文】經曰:山來水回,貴壽而財 295
47、 【原文】山囚水流,虜王滅侯 296
雜篇 299
1、 【原文】占山之法,以勢為難,而形次之,方又次之 299
2、 【原文】勢如萬馬,自天而下,其葬王者 302
3、 【原文】勢如巨浪,重嶺疊嶂,千乘之葬 304
4、 【原文】勢如降龍,水繞雲從,爵祿三公 305
5、 【原文】勢如重屋,茂草喬木,開府建國 307
6、 【原文】勢如驚蛇,屈曲徐斜,滅亡家國 308
7、 【原文】勢如矛戈,兵死形囚 310
8、 【原文】勢如流水,生人皆鬼 311
9、 【原文】形如負扆,有壟中峙,法葬其止,王侯崛起 312
10、 【原文】形如燕窠,法葬其凹,胙土分茅 314
11、 【原文】形如側壘,後岡遠來,前應曲回,九棘三槐 315
12、 【原文】形如覆釜,其嶺可富 317
13、 【原文】形如植冠,永昌且歡 319
14、 【原文】形如投算,百事昏亂 321
15、 【原文】形如亂衣,蕩女淫妻 322
16、 【原文】形如灰囊,災舍焚倉 323
17、 【原文】形如覆舟,女病男囚 325
18、 【原文】形如橫幾,子絕孫死 326
19、 【原文】形如臥劍,誅夷逼僭 328
20、 【原文】形如仰刀,凶禍伏逃 329
21、 【原文】牛臥馬馳,鸞舞鳳飛 331
22、 【原文】騰蛇委蛇 332
23、 【原文】黿鼉魚鱉,以水別之 333
24、 【原文】牛富鳳貴 334
25、 【原文】騰蛇凶危 336
26、 【原文】形類百動,葬者非宜,四應前案,法同忌之 338
27、 【原文】夫勢與形順者吉,勢與形逆者凶,勢吉形凶,百(缺)一,勢凶形吉,禍不旋日 340
28、 【原文】經曰:地有四勢,氣從八方。寅申巳亥,四勢也;震離坎兌乾坤艮巽,八方也 342
29、 【原文】是故四勢之山,生八方之龍,四勢行龍,八方施生,一得其宅,吉慶榮貴 344
30、 【原文】土圭測其方位,玉尺度其遠近 346
31、 【原文】夫葬乾者,勢欲起伏而長,形欲闊厚而方。葬坤者,勢欲連辰而不傾,形欲廣厚而長平。葬艮者,勢欲委蛇而順,形欲高峙而峻。葬巽者,勢欲峻而秀,形欲銳而雄。葬震者,勢欲緩而起,形欲聳而峨。葬離者,勢欲馳而窮,形欲起而崇。葬兌者,勢欲天來而坡垂,形欲方廣而平夷。葬坎者,勢欲曲折而長,形欲秀直而昂 348
32、 【原文】蓋穴有三吉,葬有六凶,天光下臨,地德上載 351
33、 【原文】藏神合朔,神迎鬼避,一吉也 352
34、 【原文】陰陽沖和,五土四備,而吉也。目力之巧,工力之具,趨全避缺,增高益下,三吉也 353
35、 【原文】陰陽差錯為一凶,歲時之乘為二凶 354
36、 【原文】力小圖大,為三凶 356
37、 【原文】憑福恃勢,為四凶 359
38、 【原文】僭上逼下,為五凶 362
39、 【原文】變應怪見,為六凶 364
40、 【原文】經曰:穴吉葬凶,與棄屍同 366
前言 002
內篇 013
1、 【原文】葬者,藏也,乘生氣也 013
2、 【原文】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雲,降而為雨,行乎地中,謂之生氣。生氣行乎地中,發而生乎萬物 018
3、 【原文】人受體於父母,本骸得氣,遺體受蔭 024
4、 【原文】經曰:氣感而應,鬼福及人 030
5、 【原文】是以銅山西崩,靈鐘東應 034
6、 【原文】木華於春,粟芽於室 038
7、 【原文】蓋生者,氣之聚,凝結者成骨,死而獨留,
故葬者反氣入骨以蔭所生之法也 041
8、 【原文】丘壟之骨,岡阜之支,氣之所隨 045
9、 【原文】經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