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伏藏師的玄奇世界!
16世大寶法王為何堅持祖古‧烏金仁波切給他大圓滿三要的灌頂?
頂果欽哲法王為何會轉世為祖古烏金仁波切的孫子?
做為新伏藏大師秋吉林巴的曾外孫,烏金祖古仁波切一生的所見所聞,
是藏傳佛教密續的珍貴史料也是修行人的活典
故事從老婦人整理行囊開始,她不顧險難要前往遙遠的拉薩去帶回她的喇嘛兒子。這個老婦人不是別人,而是大伏藏師秋吉林巴的女兒,她要去找回她那素負盛名的兒子,回家來整理編纂她父親所發掘出來的珍貴教法「新伏藏」。祖古‧烏金仁波切出身自這樣的伏藏世家,他身邊所環繞的均是證量高深的大修行人與伏藏師。他的所見所聞,對一般人來說也許匪夷所思,但是在修行人之間卻頗為尋常。從他平和不誇張的敘述中緩緩流洩出來的,是一首綿長深遠的靈修史詩;其中有驚心動魄的修行經驗、有風趣幽默的行者風範、有人性的掙扎與轉化、也有靈性的錘鍊與提昇;不可思議的轉世故事讓你屏息、大修行人的特異行逕讓你困惑、弟子對上師的堅定信心讓你感動;當你為書中的一切發生所深深吸引時,請記住,這不是奇幻故事,書中的一切都是你可以去親證的――如果你也踏上求取自性的解脫之路。
祖古・烏金仁波切以其清晰、完整的記憶,親切、直率且饒富趣味的口吻,所生動口述的,關於他所承繼的法脈傳承、薩藏家族、他所認識或聽說的偉大上師們的傳奇故事,以及他生平所經歷的許多不平凡的遭遇。
《大成就者之歌》不只是祖古・烏金仁波切的格人靈修回憶錄,更是近代眾多偉大藏傳佛法大師們以生命應證佛法的非凡成就總集,可說是一部引人入勝的西藏靈性史詩。透過祖古.烏金的眼睛,也讓讀者有幸得與廿世紀西藏最具證量的靈修上師們相遇。
本書由祖古・烏金仁波切的西方弟子艾瑞克.貝瑪.昆桑(Erik Pema Kunsang)與馬西亞.賓德.舒密特(Marcia Binder Schmidt)花費14年時間,記述完成,全書近32萬字,分上冊【法源篇】與下冊【傳承篇】。
在上冊【法源篇】中,祖古.烏金仁波切詳述了八世紀以來,包括松贊.干布、蓮花生大士、密勒日巴尊者、岡波巴等,將佛法帶進西藏的偉大導師與譯師們的傳奇事蹟,也將巴戎噶舉與新伏藏的法脈傳承做了完整的敘述與整理。
在下冊【傳承篇】中,祖古‧烏金仁波切回憶當代重要的禪定大師和教界人物,如十六世大寶法、宗薩‧欽哲仁波切、雪謙‧康楚仁波切、頂果‧欽哲仁波切和敦珠法王等等。透過祖古‧烏金的眼睛,不但展現了這些最具證量的靈修上師的風采,也敘說他們是如何把藏傳佛法傳布到西藏以外的世界。
作者簡介:
【口述】
祖古‧烏金(1920-1996)
稱謂:祖古烏金,藏傳佛教噶舉派領袖噶瑪巴所賜予的名字,意指「一位了證大師的功德」。
傳承:藏傳佛教噶瑪格舉派大圓滿瑜伽士。祖母貢秋.巴炯(Könchok Paldrön)為大伏藏師秋吉林巴之女,婚配給藏薩家族的烏金.確波(Orgyen Chöpel)。
祖古.烏金仁波切也終其一生,全心全意地修持、護持這些教法。許多已經了證的大師都選擇從他那裡領受《新伏藏》灌頂。
轉世:烏金祖古仁波切在蓮花生大師時代,是蓮師二十五成就弟子中,以神通著稱的桑給耶喜(努青巴)。目前的轉世者為涅頓邱林仁波切(印度比爾(Bir)寺廟)之子名為Orgyen Jigme Rabsel。
成就:卓越的大圓滿祕密瑜伽士。在他的荼毘大典上,天空一片晴朗,空氣完全靜止無風。大圓滿密續上說,「上方天空無雲影,下方地上無塵跡」是具有偉大了證次第的行者圓寂時的特徵。
【記錄・整理】
艾瑞克.貝瑪.昆桑(Erik Pema Kunsang)、馬西亞.賓德.舒密特(Marcia Binder Schmidt)──祖古・烏金仁波切的西方弟子。
譯者簡介:
楊書婷
美國北卡大學衛生教育碩士,一九八八年起從事翻譯,譯作有《成佛之道:殊勝證悟道前行法》等多本。
郭淑清
台大經濟系學士,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歐洲研究碩士,曾服務於金融保險相關產業。《大成就者之歌》為其第一本譯作。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
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書》作者):
「慈悲、智慧、虔誠心,以及心的甚深自性──所有這些你都將在本書中讀到。這些故事與回憶意味著靈性上的了證真的有可能發生。這本書不純粹只是一部發生於過往印度與西藏之現象的古代歷史。感謝像祖古.烏金仁波切這樣的上師,佛陀的智慧與靈性覺醒的活生生傳統,才能於此時此刻仍持續不斷,讓各地的人們都隨手可得。」
丹尼爾.高曼(《EQ》作者):
「祖古.烏金仁波切是廿世紀藏傳佛教最偉大的上師之一。他的回憶錄《大成就者之歌》邀請我們和他一同回顧以他為中心點,而富含無比靈性的生平故事。經由他的雙眼,我們遇見了奇特的冥想高手。而透過他覺性之鏡頭,我們得以用一個清新、眼界大開的觀點來看待世界。這是一部內容廣泛的敘述,與讀者們分享著一個神蹟、奧秘與深刻洞悉力蔚然成風的世界──一個透過祖古.烏金開放、清晰的心靈所反映出的世界。」
名人推薦:【推薦】
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書》作者):
「慈悲、智慧、虔誠心,以及心的甚深自性──所有這些你都將在本書中讀到。這些故事與回憶意味著靈性上的了證真的有可能發生。這本書不純粹只是一部發生於過往印度與西藏之現象的古代歷史。感謝像祖古.烏金仁波切這樣的上師,佛陀的智慧與靈性覺醒的活生生傳統,才能於此時此刻仍持續不斷,讓各地的人們都隨手可得。」
丹尼爾.高曼(《EQ》作者):
「祖古.烏金仁波切是廿世紀藏傳佛教最偉大的上師之一。他的回憶錄《大成就者之歌》邀請我們和他一同回顧以他為中心點,而...
章節試閱
序幕
既然你們已經請求了這麼多次,我就說一點關於我生平的事。在我們西藏傳統裡,要講述一個人的生平故事時,會先回溯他的家族根源。我的家族姓氏為「倉薩」,由於我被視為一位瑜伽士的轉世,因此我另外的名字是確旺.祖古。
我出生於中藏,卻被帶到康區,所以在這兩個地方來回好幾次。我逃離中共之後,到了錫金,最後搬到尼泊爾,也就是我這個老頭現在居住的地方。這就是我簡單的一生,我還未成就任何豐功偉業,大部分只是一起接著一起的悲哀事件。
我講故事的時候,總是避免誇大與詆毀這兩項缺失,也就是既不增添某人所沒有的任何德行,也不拒絕承認那確實存在的德行。由於我並非那種記得確切日期的人,所以別期望這裡會有清楚的年代順序。
但是,我可以告訴你一些我所聽到的故事,其中許多都是從我祖母那兒聽來的。
第一部 靈性的源頭
第1章 祖母的任務
我祖母貢秋.巴炯(Könchok Paldrön)為了從康區(Kham)到拉薩(Lhasa)這趟長途跋涉的旅程,督促著將行李馱上她的犛牛,她急著要趕路。她已經是個老婦人了,距上次跟兒子見面,已過了好長一段時間。她的兒子住在兩個月路程外的中藏,她執意啟程去找尋他。
祖母非常明確地表達了她的感受,她悲歎道:「我父親秋吉.林巴(Chokgyur Lingpa)是位偉大的伏藏法發掘者,不論他走到哪兒,人們都聚集在他身邊,就像鐵屑吸附在磁鐵上一樣。在我父親短暫的人生當中,他的名氣與光芒、影響力與弟子人數,似乎都超越了尊貴的噶瑪巴(Karmapa)。儘管如此,他仍拋下他的肉身,留下我一人。」
「接著我的母親與哥哥也過世了。我愛的每個人都離我而去,還有誰會比我這樣孤苦伶仃的人更悲慘呢?連我最小的孩子德喜祖古(Tersey Tulku)也棄我於不顧,到中藏追隨他德高望重的上師了。人們說,他正在拉薩的貴族間開展四種佛行事業,連不丹(Bhutan)國王也對他唯命是從,還給了我的德喜很多禮物,需要五十匹馱獸才能載得動。他培養了八百名弟子,卻留下我────他的母親一人孤單地待在康區。」
「我父親秋吉.林巴所到之處,就像風浪席捲大地般,每個人都為之風靡而跟隨他,不管是多麼博學或有成就的人都一樣。不管哪個教派,跟他同時代的大師也都領受過他的教法。親眼見識過這些了不起的事蹟之後,我怎麼可能還會對最近發生的任何事大驚小怪呢?我聽到各式各樣關於所謂『德喜祖古的偉大行誼』,但跟他外祖父的佛行事業相較,那些似乎也不過是水上泡沫罷了!」
「現在,我────秋吉.林巴唯一還存活在世間的孩子────在這兒形單影隻。我終日以淚洗面,連枕頭都被淚水濡濕了。對我而言,所有美好與光明的事情,也不過如秋日草原的花朵般,雖然絢爛迷人,卻難以持久。」
是什麼事情導致我祖母情緒潰堤呢?德喜叔叔(Uncle Tersey)對她父親,也就是秋吉.林巴所發掘出的《新伏藏》(New Treasures)法四十部厚書的傳承知之甚詳。很年輕的時候,德喜就已經有過多次淨觀(vision)經驗,也獲得不少預示(prophecies),但身為一名絕不誇耀自己成就或證果的「秘密瑜伽士」(hidden yogi),他很少提及那些事情。
有一天,德喜叔叔離開康區去朝聖。他是個非常強壯的男人,不同於大部分行走在西藏陡峭山地的旅人,他將自己所需的物品扛在背上,沒有任何馱獸,只有兩名也背著自己背包的親信侍者。他們四處旅行,甚至遠行到印度聖地。就是在這趟朝聖旅途中,他成為德高望重的夏迦.師利(Shakya Shri)的弟子。
流言傳回康區:「大鬍子德喜祖古過著喇嘛──瑜伽士(lama-yogi)無憂無慮的生活。」那些故事都相當令人神往,但這些可唬不了我祖母,她對這類消息總是回應說:「終究那會成為往事!」
她開始擔憂起她最小的兒子,「只要他仍在中藏輾轉閒晃,我就難以高枕無憂。」她說:「我必須把他找回來。他是我最小的兒子,也是我早逝哥哥的轉世(reincarnation)。德喜已經在中藏待太久了,如果他不回到秋吉.林巴的法座,繼承佛行事業,我就要自己去把他帶回來。」因為不放心讓年邁的母親獨自長途旅行到中藏,所以三名年長的兒子也準備行囊,陪她一起出發。
我們家人最後在基布(Kyipuk)找到德喜叔叔,夏迦.師利就住在那兒教學。當家人要德喜叔叔一起回康區的時候,他回答:「我一定會回去,不過我得先結束我的朝聖之旅。」五年之後,他們才終於回到康區的家。我就是在這趟旅程中出生的。
我祖母是個非常有自信的女性,我就是從她那兒聽到大部分我在此所要講述的故事。我的伯父桑天.嘉措(Samten Gyatso)曾經說過好幾次這樣的話:「母親有非常多的故事可以說。」她真的說了很多故事!
這位不可思議的女士從不曾忘記任何事情,她能討論久遠以前的事情,宛如才剛剛發生一般。大家都常感到疑惑,年紀這麼大的老太太,頭腦何以能這麼清楚⁈任何引起我興趣的話題,她都能給予詳盡的解釋,而她所知引人入勝的傳奇故事,多到令人難以置信。
我非常喜歡和她一起消磨時間,尤其喜歡聽她說她父親秋吉.林巴的故事,很多故事從來都沒有寫入他正式的傳記中。她陪著這位伏藏師(tertön)父親到過很多地方旅行,親眼看見所有發生的事情。她也知道他的許多淨觀經驗,並親眼目睹許多伏藏(termas)被發掘出來的過程。她近乎完美無瑕的記憶,讓她能對完整事件做出無懈可擊的見證說明。每當她講故事的時候,聽起來就好像她還在現場一樣。
第2章 旭日初昇佛國淨土
由於得到古代一個王室家族的護持,佛陀的教法得以傳播到西藏民間。據說,有一位來自邦嘉比(Punjabi)皇族的半人半神者,從天而降,且往北飛入喜瑪拉雅山。最後,出現在高山上,並進入西藏的雅魯區(Yarlung region)。當地人相信他是從天而降的神奇生命體,所以將牛軛扛在肩上,讓他坐在上面,且尊他為第一任國王。於是,他成為納崔王(King Nyatri),意即「在牛軛上加冕」的國王。
這些國王依著世襲制,毫無間斷地統治了卅五代之後,第一批佛教經典奇蹟似地來到了雪域。在當時,百姓全都不識字,國王為此滿懷憂傷。他熱切地祈禱能終止人民的無知。由於諸佛的加持,三本佛典從天而降,掉落在他皇宮的屋頂上。雖然沒有人能閱讀這些經典,但僅只是這些聖典的出現,就已經讓環境改變了,農作物豐收,王國裡邪惡的力量也多少平息了。似乎黎明的第一道曙光已經劃破了深沉的黑夜。
又歷經五代國王的統治,松贊.干布(Songtsen Gampo)繼位,並邀請了第一批佛學教師來到西藏。由於松贊功德廣大,因而成功求得了佇立於佛陀成道處的印度菩提迦耶(Bod-hgaya)寺裡,三尊主要佛像的其中兩尊。這兩尊佛像是由與他成婚的兩位外邦公主帶至西藏的嫁妝,第一尊隨著中國皇帝的女兒一起來到,第二尊則由尼泊爾國王的女兒帶來。繼續打比喻的話,松贊.干布統治時期就好像旭日初昇時,照亮晨空的第一道光芒。佛法開始傳布於整個雪域。
赤松德贊王和桑耶寺的興建
又歷經了五代國王,到了赤松.德贊王(King Trisong Deutsen)的時候,他立下宏誓要讓整個西藏都信奉佛教,就像太陽最後高掛天空一樣。赤松.德贊王統治期間,從不同國家,主要是印度,邀集了一○八位偉大的大師來到西藏。那時候,靈性導師、教師與大師都稱為「班智達」(panditas),意即「博學多聞的學者」。而那些領受了教法,並將之翻譯成藏文的人,則稱為「婁擦瓦」(lotsawa),意即「大譯師」。
這段期間,第一位被邀請到西藏的重量級大師就是著名的堪布菩薩(Khenpo Bodhisattva),也稱為寂護大師(Shantarakshita)。國王懷著要在中藏興建一群廟宇的宏偉計畫,而這群建築就是現今的桑耶寺(Samye)。但當時一位具有威力的龍眾(naga)憎惡菩薩卻說道:「如果這群印度人開始將佛教帶進這裡,我們將會受苦。讓我們團結起來,找他們麻煩!」天龍八部(eight classes of spirits)一致同意將用盡一切方法阻撓桑耶寺的興建,以阻止佛教在西藏傳布。因此,不論白天蓋了什麼東西,到了晚上,當地鬼神就會將其摧毀。
寂護大師是位擁有無比慈愛與祥和心胸的偉大菩薩,但正因為他本性平和,所以無法降伏桑耶寺附近的靈體。眼看著寂護大師似乎無法達成任務,不見進展的國王變得愈來愈沮喪。
寂護大師對國王說道:「我只是個菩薩,無法對付這地區所有威力強大的靈體,但不要絕望,有個方法。那就是在印度有位與眾不同的聖者,他甚至不是自母親的子宮出生,名叫蓮花生大士(Padmasambhava),意即『生於蓮花』。任何反對真實教法的鬼神,只要聽聞他的名字,就會極為畏懼而失去威力。把他請到西藏來,就可以解決我們的問題。」
「我們要如何邀請他來呢?」國王問道。
來自印度的寂護大師答道:「在前世的時候,你、蓮花生大士與我三人是兄弟,我們有著共同的誓願,曾協助建造位於尼泊爾博達(Boudha)的大白佛塔。既然當時我們曾立誓要將佛教傳到北方,蓮花生大士一定會接受我們的邀請,我們只需開口請他來就行了。」
蓮師入藏與譯師傳法
蓮花生大士具有無與倫比的威力,足以降伏所有邪惡的力量;他是諸佛佛行事業的總集化身,能夠使西藏這個黑暗國家的弟子咸皆歸順,也能降伏所有敵對的勢力。由於他不可思議的神力,桑耶寺的整體建築終於興建完成了。
協助佛法在西藏確立的其他傳奇大師,包括了無垢友尊者(Vimalamitra),據說他已證得殊勝的「無死金剛虹身」,出離於生死。還有一位西藏譯師毗盧遮那(Vairotsana),他本身就是佛的化身。一○八位班智達全都抵達西藏了。
由於這段期間有非常多西藏人都受教成為譯師,所以整體佛法教授,包括為數甚多、詳述全部靈修之道的儀軌(sadhana)修持,也都譯成了藏文,且正確無誤地編纂成冊。
赤松.德贊統治期間,吉祥的因緣都發生在西藏。因為這位國王本身就是大菩薩文殊師利(Manjushri)的化身,而他的一些大臣、應邀到西藏的大師與班智達,甚至是當時的譯師,據說也都是神聖的化身。由於這些不可思議的善緣,這位國王得以實現在西藏確立佛教的誓言。
流傳自那個非凡時期的教法,就是現在所稱的「寧瑪」(Nyingma),或稱「舊譯派」(the Old Schools of the Early Translations),相對於隨後幾世紀自印度引進的教法,後者稱為「薩瑪」(Sarma),或稱「新譯派」(the New Schools of the Later Translations)。
佛法廣弘於藏地
但並非一切都如此順利。赤松.德贊王過世後不久,邪惡的暴君朗達瑪(Langdarma)繼位為王,開始了一段宗教迫害時期,差一點就將佛教剷除殆盡。但隨後佛教又再度復興,並預告了薩瑪派的崛起。薩瑪派主要是由大譯師仁千.奘波(Rinchen Zangpo)與馬爾巴(Marpa)這兩位大譯師所引進。除了這兩位之外,還有許多偉大的導師,也都長途跋涉到印度,領受當地佛教上師的教導,並將那些教導帶回西藏。這期間初期的一位國王,同時也是偉大的宗教領袖,名叫惹巴千(Ralpachen),他是赤松.德贊的孫子,也邀請了多位大師到西藏來。
當時有兩個僧團,一個是由剃度出家的僧人所組成,以剃髮與法袍作為辨識;另一個是由瑜伽士(ngakpa)所組成,他們是密續的(tantric)修行人,以長髮辮、白裙子,以及條紋披肩為標記。國王為了表達對這兩群僧眾深厚的感謝,會將自己的兩條長髮辮攤開在地上,讓受人敬重的修行人走過,並坐在他的頭髮上;他甚至會將修行人腳下的小石頭撿起來,放在頭頂的皇冠上,以表敬意。王室的贊助,加上國王對教法的尊崇,創造了佛教在西藏生根與繁盛的環境。
最後,佛法普及全國各地。幾世紀以來,由於這麼多虔誠國王的支持,以及所有大師與譯師的努力,譯自印度經典,八種不同傳承的教法全都興盛於西藏。這八個教派無一不是佛陀的教法,每個教派都教授包含小乘(Hinayana)與大乘(Mahayana)的經部(Sutra system),以及續部(system of Tantra),也就是金剛乘(Vajrayana),無任何相互牴觸之處。
在佛法初次興盛於西藏的這兩個時期,上師與弟子,甚至弟子的弟子,都獲致深刻的了悟,有些人展現出他們成就的殊勝徵象,譬如像鳥一般,成群飛翔於空中。無論他們於何處起飛、何處降落,都會在堅硬的石頭上留下腳掌的痕跡。這不只是過去的傳說,這些印記到現在都還看得到,所以你可以自己去看看。
這就是我出生的國家。
序幕
既然你們已經請求了這麼多次,我就說一點關於我生平的事。在我們西藏傳統裡,要講述一個人的生平故事時,會先回溯他的家族根源。我的家族姓氏為「倉薩」,由於我被視為一位瑜伽士的轉世,因此我另外的名字是確旺.祖古。
我出生於中藏,卻被帶到康區,所以在這兩個地方來回好幾次。我逃離中共之後,到了錫金,最後搬到尼泊爾,也就是我這個老頭現在居住的地方。這就是我簡單的一生,我還未成就任何豐功偉業,大部分只是一起接著一起的悲哀事件。
我講故事的時候,總是避免誇大與詆毀這兩項缺失,也就是既不增添某人所沒有的...
作者序
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書》作者
在這本書中,你將讀到一位慈悲、領悟與氣度都超越凡人標準的卓越禪修大師與佛陀法教提倡者,還有一個與我們今日周遭所鼓吹的價值迥異,對於人類所能成就之事,看法也極為不同的世界。儘管如此,你卻無法在這些書頁中,知道太多關於這本回憶錄的作者,即西藏大師怙主.祖古.烏金仁波切(Kyabje Tulku Urgyen Rinpoche)的事蹟。這情況不足為奇,因為他總是謙遜而謹慎。然而,他卻是這本書的中心人物,不僅因為這些令人稱奇的事件是經由他的眼睛所目睹、透過他的聲音所訴說,並藉由他的心靈為我們抽絲剝繭,也由於他所具有的功德,正與他所描述的那些卓越的人們一模一樣;他完全繼承了他們的智慧,也體現了他們不可思議的德行。
事實上,祖古.烏金仁波切是廿世紀最偉大的禪修大師之一,也是藏傳佛教傳統核心────大圓滿與大手印教法最傑出且饒富創造性的上師之一。
我第一次見到祖古.烏金仁波切,是在我非常年幼的時候,因為就如他在書中所敘述的,他曾多次來向我的上師宗薩.欽哲,也就是蔣揚.欽哲.確吉.羅卓(Jamyang Khyentse Chökyi Lodrö)領受法教。多年之後,當我向祖古.烏金仁波切請求法教時,他回想起總是看到我待在蔣揚.欽哲身旁,也因為親近這位偉大上師,我們彼此之間產生了一種深厚的親密感。
在藏傳佛教的寧瑪派與噶舉派中,祖古.烏金仁波切是一位極具重要性的傳承上師,他也是第十六世大寶法王(Gyalwang Karmapa)的老師與代表,並將這個傳承傳給了寧瑪傳統偉大的喇嘛────怙主.敦珠仁波切(Kyabje Dudjom Rinpoche)與怙主.頂果.欽哲仁波切(Kyabje Dilgo Khyentse Rinpoche)。他們兩人,還有紐舒.堪布.蔣揚.多傑(NyoshulKhenpo Jamyang Dorje),以及其他多位偉大的法教持有者,都對祖古.烏金仁波切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視他為完全了證竹巴千波(Dzogpachenpo,即大圓滿法)見地的修持人。
祖古.烏金仁波切是一位獨一無二,比大多數老師都出色的老師。有件事讓人印象深刻,那就是不論他教導的內容為何,都充滿了大圓滿的風味。他精熟佛法(Buddhadharma)的各個面向,尤其專精於極度精準且具確實性的金剛乘教法。他從四歲就開始禪修,一生當中,有超過二十年時間都在閉關。許多偉大的上師遇到法教上的困難疑點時,都會向他尋求極為珍貴的闡釋,他因此而著名。
談及根本、甚深的心性時,祖古.烏金仁波切更是無可匹敵。我記得在尼泊爾納吉貢巴時,每當有人請求開示,他總會給予直指心性的教授,將心性介紹給人們認識────無論他們是學習佛法的學生,或是探訪喜瑪拉雅山區的登山客。當人們請求直指心性的教授時,他總有辦法在一堂課中,就將完整教法的所有內容都授予他們。即使面對一大群人也是如此,他會滔滔不絕地引介心性,直到所有人都瞭解為止。這實在是不可思議!祖古.烏金仁波切將佛法介紹給數以千計的人們瞭解,就算只是靈光一閃,也讓他們得以經驗自己甚深的心性。
當他們與他會面過後,離去時,都懷著對修持的熱切靈感,並踏上佛法之道,開始追尋內心新生萌發的這份領悟。
當祖古.烏金仁波切於一九八○至一九八一年間巡迴世界期間,也給了我在倫敦的學生們珍貴的教授。而在一九八八年,對於遠行至尼泊爾,前來拜見他和怙主.頂果.欽哲仁波切的一個大型參訪團,他也給予了直指心性的教授。在那之後,我每年冬天都盡可能回到納吉貢巴向他領受教法。我認為自己是個超乎尋常有福報的人,才能夠這麼做。他那簡直令人歎為觀止的教授,直探我的心坎,並對我的教學風格產生了深刻而有力的影響。
我仍清楚記得他所給我的鼓舞。實際上,他也正是那位以多種方式向我指出,我打算如何在西方教導佛法這件事有多重要的人。在尼泊爾,每個認識他的人────從地位最崇高的喇嘛,到身分最平凡的民眾────都在談論祖古.烏金仁波切的仁慈、性格,以及他與人來往的情形,他確實不折不扣地實踐了《入菩薩行論》(The Way of the Bodhisattvas,藏文為Bodhicaryavatara)的精神。他具有一位卓越大圓滿瑜伽士自然不造作、簡樸與自在的所有特質,我相信稱他為「大成就者」(mahasiddha,即「當代聖者」之意),絕非誇大之辭。在他的荼毘大典上,天空一片晴朗,土地上方的空氣則完全靜止無風,大圓滿密續將此標示為某個具有最偉大了證次第之人圓寂時的特徵,而他的修持即是「無表徵」(without attributes),也就如密續上所說,其徵兆為「上方天空無雲影,下方地上無塵跡」。祖古.烏金仁波切的教學風格清新、不矯柔造作,且具有影響力。人們會因為他的溫和、直率與誠懇,而卸下所有的防衛;似乎他在周遭所變幻出的氛圍,以及他用來勸誘你的方式,都能引領你一步步進入心的自性經驗;他會從每個可能的角度為你揭露心性,幾乎就是一再地向你灌輸,直到你瞥見它為止。由於他的話語都直接出自於他的體驗與智慧心,所以他每次給予的直指心性教授,都不會有所重複。
我經常思惟,當祖古.烏金仁波切這樣一位上師以他無比的人性慈愛與善意給予你直指心性的教授時,他向你引介的,已無異於諸佛的智慧心,他親自讓你與所有上師的智慧相連結。這也正是我們所說上師超凡入聖的「加持」,及其「無與倫比的慈悲」的涵意。所有該說的都說了,該做的也都做了,還有什麼比這樣更慈悲呢?上師將真理的人性樣貌轉向你,如同你甚深自性的體現一般。以祖古.烏金仁波切來說,明顯可以看出,他的存在傳達了教法精髓的一切。我覺得單只是遇見像他那樣的上師,就表示你的珍貴人身並未白白浪費,而且已經達成了它的意義與真正目的。
慈悲、智慧、虔誠心,以及心的甚深自性────所有的這一切,你都會在這本書中讀到。畢竟,佛法是由它們所組成,也是我們大家渴望能體會、掌握與領悟的一切。不過,它們在我們眼前展現得最完美、最人性、最直接的地方,就是在上師,在像祖古.烏金仁波切這樣的一位上師身上。每當我想起祖古.烏金仁波切的時候,就會讓我領悟到蔣揚.欽哲在他關於什麼是真正上師的動人描述中所言:
並非只在當下這一刻、在目前,嚓威喇嘛(tsawélama,即根本上師)才與我們同在。在他全然的仁慈裡,從我們無始以來的生生世世,他就未曾與我們分開過,因為他是我們的心的真實本性示現;他以各式各樣的裝扮現身於外,包括清淨的與不清淨的,就是為了要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來幫助我們。目前,由於我們過去生所累積的所有功德,他現身為我們的善知識,而且由於這股強而有力的業力連結,讓我們得以遇見他,而他給了我們既深奧又廣博的教授之甘露,並以他無比的仁慈包容我們。也從此刻開始,直至成佛為止,他連須臾之時都不會與我們分離。
偉大的上師祖古.烏金仁波切已經離世,我們或許會感到難以言喻的哀傷,然而,我們卻也愈來愈感到喜悅,不只因為他仍活在我們心中,深刻地存在我們內心深處,「連須臾之時,都不會與我們分離」,也由於他成功確保了他的遺產,也就是他體現得如此完整的教法能連綿不絕。他的兒子確吉.尼瑪仁波切、慈克.秋林仁波切、珠旺.措尼仁波切,以及詠給.明就.多傑仁波切,都是他的傳承與願景的全然具格持有者;每一位都展現了各自獨特的德行,各不相同,卻又超凡入聖;每一位也都具有祖古.烏金仁波切的特質;就像他一樣,他們對心性的熟悉度猶如水面下不斷蔓延的沸騰氣泡,隨時會湧現而出。祖古.烏金仁波切還有多位傑出的西方學生,包括科學家與佛學老師,全都積極地要將佛法呈現給現代世界。他摯愛的學生艾瑞克與馬西亞,多年來一直以撰寫書籍────譬如本書────帶給許多人源源不絕的喜樂泉源,我祈禱他們能毫無障礙地繼續下去。
最後,你將於本書中發現的所有故事與回憶,到底意味著什麼呢?兩件事────第一件,只要我們懷著毅力與熱誠,全心全意地投入,靈性上的了證,或者說成佛,事實上真的可能發生;第二件,這本書不純粹只是發生於過去印度與西藏的古代歷史現象。感謝像祖古.烏金仁波切這樣的上師與其弟子們,此一智慧與靈性覺醒的活生生傳統此刻仍持續不墜;也感謝他們以珍貴的口訣指引,讓各地人們隨手可得這些佛陀的教法。
我祈求祖古.烏金仁波切所有的抱負都能實現,願他的化身到來,即使沒能更出色,也能像他一樣令人讚歎,並且強而有力,以迎接這個時代的挑戰;願他的兒子與弟子們都能繼續推動他的佛行事業,絲毫沒有障礙;願他想要喚醒無量眾生,並指引他們認出自己真實自性,亦即心的根本自性的恢弘願景能夠實現!
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書》作者
在這本書中,你將讀到一位慈悲、領悟與氣度都超越凡人標準的卓越禪修大師與佛陀法教提倡者,還有一個與我們今日周遭所鼓吹的價值迥異,對於人類所能成就之事,看法也極為不同的世界。儘管如此,你卻無法在這些書頁中,知道太多關於這本回憶錄的作者,即西藏大師怙主.祖古.烏金仁波切(Kyabje Tulku Urgyen Rinpoche)的事蹟。這情況不足為奇,因為他總是謙遜而謹慎。然而,他卻是這本書的中心人物,不僅因為這些令人稱奇的事件是經由他的眼睛所目睹、透過他的聲音所訴說,並藉由他的心靈為我們抽絲剝繭...
目錄
前言 索甲仁波切序
導讀 丹尼爾.高曼
序言
序幕
第一章〈祖母的任務〉
第二章〈西藏──佛國淨土〉
第三章〈岡波巴與早期的巴戎噶舉上師〉
第四章〈蓮師伏藏〉
第五章〈我的曾祖父──伏藏大師〉
第六章〈兩位卓越的大師〉─欽哲、康楚
第七章〈佛行事業之主──第十五世噶瑪巴〉
第八章〈靈修之子〉─噶美堪布、旺秋.多傑、哲旺.諾布
第九章〈我珍貴的祖母〉
第十章〈我的上師桑天.嘉措〉
第十一章〈我父親──展現神妙的人〉
第十二章〈兩位殊勝的叔叔與他們的老師〉──桑拿叔叔、德喜祖古
第十三章〈夏迦.師利──成就者之王〉
第十四章〈大師兼學者噶陀.錫度〉
致謝辭
附錄一:《新伏藏》的傳承
附錄二:秋林族譜
附錄三:秋林傳承簡史
名詞解釋
祖古.烏金仁波切傳承相關的活動與資訊
前言 索甲仁波切序
導讀 丹尼爾.高曼
序言
序幕
第一章〈祖母的任務〉
第二章〈西藏──佛國淨土〉
第三章〈岡波巴與早期的巴戎噶舉上師〉
第四章〈蓮師伏藏〉
第五章〈我的曾祖父──伏藏大師〉
第六章〈兩位卓越的大師〉─欽哲、康楚
第七章〈佛行事業之主──第十五世噶瑪巴〉
第八章〈靈修之子〉─噶美堪布、旺秋.多傑、哲旺.諾布
第九章〈我珍貴的祖母〉
第十章〈我的上師桑天.嘉措〉
第十一章〈我父親──展現神妙的人〉
第十二章〈兩位殊勝的叔叔與他們的老師〉──桑拿叔叔、德喜祖古
第十三章〈夏迦.師利...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