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一場隱蔽戰爭在香港拉開大幕。9月12日,沈鈞儒、譚平山、章伯鈞、蔡廷鍇等一行6人秘密登上 「波爾塔瓦」號蘇聯貨船,經台灣海峽北上解放區,拉開了民主人士北上的序幕。到1949年9月,共有20多批、350多位民主人士以及各界人士共計1000餘人,避開港英和國民黨特務的監視、跟蹤,北上共商建立新中國的大計……
作者簡介:
李紅梅,畢業於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獲法學碩士學位;先後在全國政協辦公廳秘書局、聯絡局、中國政協雜志社、人民政協報社、專委三局、中國政協文史館工作,曾任中國政協雜志社社長、人民政協報社社長;合著《人民政協誕生實錄》,發表二十多篇黨史、政協理論研究文章。
劉仰東,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清史研究所,獲歷史學博士學位。長期從事政協文史資料編研工作,現為中國政協文史館研究員。發表過多部歷史研究專著和多篇歷史研究文章,合著《人民政協誕生實錄》。
作者序
楔 子
1948 年前後,國共兩黨戰場上勝負日漸分曉。建立一個天下歸心的政權,已成為中國共產黨重要的建國方略。此時的香港,還有大批民主黨派領袖和各界代表人士。天玄地黃之際,對於一度游離於國共兩黨間的這些民主人士來說,面臨着政治上的最終抉擇:或北上解放區,堅定地與共產黨在一起;或割捨對故土刻骨銘心的眷戀,流亡他鄉。這種抉擇不僅關乎個人命運的變遷,也彰顯新政權的人心向背。得人心者得天下。最終,如眾星拱辰,民主人士紛紛從香港、從海外北上解放區,走向人民的懷抱。
北上,不是一段一般意義上的旅程,看似沒有硝煙但同樣佈滿風險,可謂波瀾曲折;北上,象徵着一種精神,一種情懷,記載了新型政黨制度的初心和使命,譜寫了建立新中國這部宏大交響曲的重要樂章。北上的故事,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在中共黨史、新中國史上值得濃墨重彩、大書特書。這段故事,還要追溯到中國抗戰勝利之後。
1945 年8 月,經過十幾年的浴血奮戰,中國人民終於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從浸滿悲愴和苦難中掙扎出來的中國人民是何等地渴望和平!為順應民意,毛澤東親赴重慶,與國民黨談判,達成召開各黨派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等協議。
各民主黨派在抗戰勝利前後,已形成一種政治力量。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後更名為「中國農工民主黨」,簡稱農工黨)、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後更名為「中國人民救國會」)、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後更名為「中國民主同盟」,簡稱民盟)、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簡稱民聯)、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簡稱民促)、九三學社、中國民主建國會(簡稱民建)、中國民主促進會(簡稱民進)等民主黨派和政治團體相繼成立,其政綱或有不同,但追求民主、呼籲和平等基本面是一致的。在此期間,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黃炎培、馮玉祥、郭沫若、沈鈞儒、何香凝等一些社會地位高、活動力強的代表人物活躍在政治舞台上。他們人數不多,但對政局起着積極的作用,並影響着所聯繫的一批有影響力的人。
召開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實現民主聯合政府、和平建國的重要步驟。1946 年1 月10 日至31 日,由國民黨、共產黨、民盟、青年党、社會賢達五個方面參加的政協會議在重慶召開。經過反覆磋商,會議達成五項決議。但政協會議之後的和平太過短暫。協議墨跡未乾就變成一紙空文。國民黨軍隊於6 月26日悍然向中原解放區大舉進攻,發動了全面內戰。同時,國民黨加強對國統區的統治,7 月中旬製造了駭人聽聞的李公樸、聞一多血案。周恩來在記者會上指出:這是「和平民主運動中一種反動的逆流,想以這種最卑鄙的手段來嚇退民主人士」。民主人士沒有後退,仍在為和平奔波。當聽聞蔣介石10 月11 日攻佔張家口的訊息後,民盟祕書長梁漱溟不由一聲長歎:「一覺醒來,和平已經死了。」
是年11 月15 日,國民黨召開制憲國民大會。共產黨、民盟斥責國大違背政協決議精神,拒絕參加。各民主黨派也都發表聲明,聲援中共、民盟的正義立場。民主黨派在關鍵時刻,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只有青年党、民主社會黨脫離民盟追隨國民黨。重慶政治協商會議及通過的一系列決議,儘管遭到了蔣介石集團的破壞,但政協精神深入人心,成為中國人民爭取和平民主的希望。全面內戰爆發後,解放區軍民被迫自衞,先後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並於1947 年七、八月間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12 月25 日至28 日,在陝北米脂縣楊家溝召開的中共中央擴大會議(史稱十二月會議)上,毛澤東對形勢作出一個極其重要的判斷:中國革命已經到了一個新的歷史轉折點。經過一年多的內戰,國民黨的腐敗無能更加明顯地體現出來。這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滿和反抗,國民黨統治區的愛國民主運動不斷高漲,形成與人民解放戰爭互相配合的第二條戰線。
為挽救困局,國民黨決定實行全國總動員和黨政改革,進一步強化白色恐怖,加劇迫害民主黨派和民主人士,1947 年11 月6日宣佈民盟為「非法團體」。隨之,民建、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等其他民主黨派也被迫轉入地下開展活動。大多民主黨派總部及主要領導人祕密前往香港,繼續進行反蔣鬥爭。1948 年1 月1日,國民黨內的民主派在香港成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一些進步的文化、教育、產業界人士也紛紛避居香港。一時間,香港成為民主力量聚集之地。
1948 年的春天太不尋常。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正以催枯拉朽之勢,直搗蔣家王朝。形勢的發展太快了。胡喬木形象地說:「不要說我們的敵人對此感到震驚,甚至目瞪口呆,就連我們的朋友,我們黨內的許多幹部,對此也十分驚訝,出乎意外。」中共中央審時度勢頒佈「五一口號」,呼籲「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並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口號得到各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的熱烈響應。
待到楓葉紅了的時候,人民解放軍已穿過山海關,向國民黨統治區縱進。紅旗插遍了中國西北、華北和東北大部分地區。當時在香港文委工作的周而復編輯《北方文叢》時曾這樣說:「三北─西北、華北和東北,實際上是代表解放區的稱謂。平常談論時,有人問北方的形勢怎麼樣,意即解放區的形勢怎麼樣。讀者很容易理解『北方』的含義的。」
戰略決戰將要拉開序幕,革命成功在即。籌建新政協、創立新政權,已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新生的中國,如噴薄而出的曙光,從海平面冉冉升起。將民主黨派主要領導人和社會各界代表護送到解放區,成為中共中央與指揮前線作戰同等重要的政治任務。但是,此時的香港表面上繁華熱鬧,實則波譎雲詭,暗流湧動。各種政治力量交織混雜,警察、密探、特務、幫會無處不在。內地的戰爭也如火如荼。要排除港英當局的百般阻撓,衝破國民黨軍隊的重重封鎖,祕密、安全地實現北上,難度之大、風險之高,可以想見。
在毛澤東、周恩來的直接領導下,中共香港分局和華潤公司等機構經過精心策劃,選擇跨越台灣海峽的海上路線,組織護送李濟深、沈鈞儒、黃炎培、郭沫若、陳叔通、何香凝、馬敘倫、沈雁冰、馬寅初、陳嘉庚、司徒美堂、蔡廷鍇、彭澤民、章伯鈞、許廣平、譚平山、柳亞子、葉聖陶、章乃器、朱蘊山等民主人士和各界代表,一批又一批北上,航向解放區。他們代表各民主黨派和社會各界,參與籌建新政協、創立新中國這一前無古人的歷史偉業,見證了莊嚴的開國大典。
民主人士從香港北上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偉大壯舉。這段故事可歌可泣!
楔 子
1948 年前後,國共兩黨戰場上勝負日漸分曉。建立一個天下歸心的政權,已成為中國共產黨重要的建國方略。此時的香港,還有大批民主黨派領袖和各界代表人士。天玄地黃之際,對於一度游離於國共兩黨間的這些民主人士來說,面臨着政治上的最終抉擇:或北上解放區,堅定地與共產黨在一起;或割捨對故土刻骨銘心的眷戀,流亡他鄉。這種抉擇不僅關乎個人命運的變遷,也彰顯新政權的人心向背。得人心者得天下。最終,如眾星拱辰,民主人士紛紛從香港、從海外北上解放區,走向人民的懷抱。
北上,不是一段一般意義上的旅程,看似沒有硝煙但同樣...
目錄
楔 子 v
第一章 香江潮湧
未雨綢繆 2
風雲再起 5
「五一口號」發佈 13
為新政協催生 20
第二章 準備北上
中共中央的邀請名單 28
周恩來坐鎮一線 34
「興奮與擔心交併」 41
開闢一條特殊的通道 48
「須注意絕對祕密」 53
第三章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兩次祕密準備會 60
「粉墨」登船 68
海上15 天 76
抵達哈爾濱 82
第四章 「萬里赴鵬程」
「華中輪」的乘客 86
出行之前—心態與動態 92
「華中輪」上的幾道景致 98
新瀋陽的第一批貴客 110
一段插曲 114
第五章 「為了一件大事」
一個焦點人物 118
李濟深為什麼推遲行期 121
聖誕節上演「金蟬脫殼」 127
舟中雜談與雜記 131
船抵大連港 141
第六章 「知北游」
「華中輪」再起航 146
暢飲、和詩、開晚會 153
穿行山東解放區(一) 160
穿行山東解放區(二) 168
第七章 黃炎培的南下北上
看到一條新路 181
民盟解散了 186
上了黑名單 191
永安公司脫險記 197
南下和北上 200
第八章 且行且歌的旅程
交替「接力棒」 206
熱鬧的「寶通號」 208
「岳州輪」上的歡聲 214
第九章 涓涓細流歸海
王紹鏊一行 224
張曼筠、周穎一行 225
李章達、千家駒一行 228
謝雪紅、吳耀宗一行 230
胡風一行 234
巨贊法師一行 236
薩空了一行 237
何香凝一行 237
章士釗、李任仁一行 242
王國興一行 246
黃紹竑、劉斐一行 247
胡子昂、司馬文森一行 249
第十章 海外歸來
「心通勝於言通」 254
洪門耆老壯心不已 262
錢昌照西游又北歸 270
第十一章 心嚮往之
傳奇將軍魂繞中華 276
帶「黑框」的政協代表 284
「此路走不通,去找毛澤東」 290
第十二章 共襄偉業
解放區的拳拳盛意 296
協商新政協「諸問題」 305
從合作到接受中共領導 317
鐫刻在共和國的記憶裏 323
主要參考資料 335
後 記 339
楔 子 v
第一章 香江潮湧
未雨綢繆 2
風雲再起 5
「五一口號」發佈 13
為新政協催生 20
第二章 準備北上
中共中央的邀請名單 28
周恩來坐鎮一線 34
「興奮與擔心交併」 41
開闢一條特殊的通道 48
「須注意絕對祕密」 53
第三章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兩次祕密準備會 60
「粉墨」登船 68
海上15 天 76
抵達哈爾濱 82
第四章 「萬里赴鵬程」
「華中輪」的乘客 86
出行之前—心態與動態 92
「華中輪」上的幾道景致 98
新瀋陽的第一批貴客 110
一段插曲 114
第五章 「為了一件大事」
一個焦點人物 118
李濟深為什麼推遲行期 121
聖誕節上演「金...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