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級研經靈修鉅作,最值得收藏!
66卷聖經分冊或合輯陸續推出!
清晨嗎哪到我家,一本滿足您的七大需求:
◆ 是一本讓你享受讀經的書,因為它將幫助你明白聖經的真理。
◆ 是一本讓你明白聖經的書,因為它為你解釋一些聖經的難題。
◆ 是一本讓你與人分享的書,因為它擁有清晰而且明朗的信息。
◆ 是一本讓你信仰生活的書,因為它教你如何把聖經實踐出來。
◆ 是一本讓你學習禱告的書,因為它教你禱告且為哪些事代禱。
◆ 是一本讓你省察生命的書,因為它有許多生命的學習與提醒。
◆ 是一本讓你小組討論的書,因為它提供有條不紊的重點整理。
像這樣的書,您能錯過嗎?
像這樣的書,您不渴望送一本《聖經》,再加上一本《清晨嗎哪到我家》,給您的慕道朋友嗎?
張木泉牧師把牧會三十多來的研究與領受,藉著《清晨嗎哪到我家》呈現出來,讓許多弟兄姊妹更加認識神的心意,使讀經成為一種享受;新朋友不再以讀經為苦差事,因為深入淺出的《清晨嗎哪到我家》讓他們讀經更有亮光。
每一本《清晨嗎哪到我家》包含的內容有:
1 本章大意:該章經文所講述的內容。若你有新的看見,可以把它寫在空白處,作為補充。
2 釋經與亮光:這是作者在讀經時所歸納出來的亮光(含解經),可幫助讀者明白神的心意。你若有其他的亮光,可以把它寫在「我的領受」空白處內。
3 捫心自問:你可以透過這部分來問問自己對真理的回應情形。若它正反應你現在的屬靈光景、生活情況,需要向神認罪,或對你有更深提醒,或付之行動……,你就停下來向神禱告,千萬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
4 禱告回應:期待你能使用這個部分,真心向神禱告(邊看邊讀)。雖然這些是作者自己的感動,你若以為美,只要真心誠意地禱告,神必然垂聽。
5 代禱事項:這些代禱事項是從該章經文所引發出來 的,你也可自加代禱事項在空白處。期待你的禱告不再只是內向的禱告,你當求神擴大你的禱告視野,常常求神的國和義,為別人、教會、所住城市及國家社會的需要代禱,使你成為一個被神所祝福的人。
6 每日金句:你可以從每天所讀的經文中,挑出一段或一節、一句話,成為你今天的座右銘,把它寫在空白處,而後讀它、背它、默想它,使它成為你今天的幫助。
7 我的領受(我的行動):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除了《清晨嗎哪到我家》所提供的資料外,你還有其他的領受,可以把它放在這個位置,不斷提醒自己,使生命得著更新。或是你讀了這章經文後,挑戰自己所要採取的行動(至少一項)。
作者簡介:
張木泉
花蓮博愛浸信會主任牧師。
【神的僕人】
從小被邪靈攪擾,不好照顧,母親禱告求神醫治,而後把他獻給神使用。
【教會牧師】
1986年神的呼召臨到,就讀台灣浸信會神學院;1990年神帶領至花蓮博愛浸信會牧養教會至今,從50人到突破千人。
【婚姻工作者】
年輕時,神就感動要從事婚姻家庭相關服事,透過真理的教導,使婚姻家庭活在基督裡。如今從事婚姻工作30餘年,透過真理的幫助,醫治婚姻、重建婚姻。
【聖經實踐者】
鑒於信徒靈命需要餵養、生命需要更新、服事需要恩膏、人生需要目標,根源在於神話語的建立與紮根。為此,開始撰寫「清晨嗎哪」,一面滿足自己的需要,一面供應信徒的渴望。2022年5月賈社長看到「清晨嗎哪」能對華人基督徒祝福,決定出書,訂名為「清晨嗎哪到我家」。
章節試閱
第十五章
壹、 本章大意
1. 失羊的比喻,表達神在乎教會外的靈魂。
2. 失錢的比喻,表達神在乎教會內的信徒。
3. 兩個兒子的比喻,說明願意悔改的人,父神都願意接納。
貳、 釋經與亮光
【1-10對照太十八12-14節】
眾稅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穌,要聽祂講道(1):「稅吏和罪人」是當時敬虔的猶太人所藐視的一個社會階層。「罪人」是當時法利賽人用的特別稱呼,指那些不遵照法利賽人禮儀規範生活的人。
法利賽人和文士私下議論說:這個人接待罪人,又同他們吃飯(2):「法利賽人」是猶太教中最嚴謹的教派,自誇有高度聖潔的生活、對神敬虔,並具有豐富的聖經知識。「文士」是專門抄寫並教授舊約聖經的人,他們熟悉舊約聖經和古人對律法的解釋。文士大多數屬於法利賽人,但並非所有的文士都是法利賽人。與人一同「吃飯」,表示不止於單純的交往,更表示接納與認可。
耶穌就用比喻說(3):「比喻」是用大家熟悉的事物來表達深刻真理的一種方式。
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7):耶穌這話並非表示祂看重這隻迷羊過於其他99隻正常的羊,而是強調看見自己勞苦的果效,為那死而復活、失而復得的羊所表現出來的歡喜態度。「不用悔改的義人」指已經被稱為義(與神恢復正確關係)的人。
或是一個婦人有十塊錢,若失落一塊,豈不點上燈、打掃屋子、細細的找,直到找著嗎(8):據說古時猶太婦女喜歡在前額戴一串叫作「仙迷蒂」的妝飾品,是用銀幣作成的。這串飾物代表訂婚或結婚的信物,雖然它本身的價值不大,但在佩帶婦女的心中,則視為無價之寶,一旦遺失一個銀幣,一定會仔細的清掃,直到找著為止。「一塊錢」是希臘幣制的基本單位,相當於羅馬的一錢銀子,約為當時工人一天的工資。由於猶太人的房子窗戶細小,屋內光線不足,所以要「點上燈、打掃屋子、細細的找」。
找著了,就請朋友鄰舍來,對他們說:我失落的那塊錢已經找著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吧(9):阿拉伯的丈夫可用一句話,就把太太給休了。被休之妻有權可以擁有她所有穿戴的衣服和飾物。因為這個理由,頭飾上的錢幣、戒指、項鍊在離婚婦女極需要時,便成為她重要的財產。以上所提之物,常是婦女結婚時的嫁妝。此婦女那麼關心那失落的一枚錢幣,可能它就是她的嫁妝之一,也是她被休時的重要財產。
【4-9節】
失羊的比喻是在羊群以外找回他的迷羊,強調向人傳福音的重要性;失錢的比喻是在屋子裡找回她所失的錢,強調教會需要找回所失掉的信徒,直到都找到為止。神不但為那些被找回的迷羊歡喜,也要為那些本屬教會的人被找回來而歡呼。
耶穌用失羊和失錢的比喻,向法利賽人和文士表達神如何在乎靈魂的得救、信徒的尋回,要他們不能輕看任何人。這在在提醒我們:
1. 不要活在信仰的框框裡,更不當定罪別人,當明白神愛的心意,把福音傳給需要的人,使他們離開罪惡的生活,飽得神的憐憫與慈愛。千萬不要效法法利賽人和文士,只會定人的罪(1-2),卻看不到別人的需要。
2. 我們當用別人容易懂的方式來傳講真理、傳揚福音,使人容易領悟和學習。正如耶穌用比喻對法利賽人及文士說話(3)。
3. 每個靈魂主都在乎,我們也當在乎,並且努力把他領回神的家中。正如耶穌所說:「你們中間誰有一百隻羊失去一隻,不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著呢?」(4)
4. 主的慈愛總是大過祂的管教,並且不斷給我們悔改的機會。正如比喻中尋找那隻迷羊的主人一樣:「找著了,就歡歡喜喜地扛在肩上,回到家裡。」(5)主不斷給我們悔改的機會,並且用愛對待我們,我們也當如此對待別人。
5. 我們不但要向外傳福音,也要堅固已信主的信徒,使教會充滿得救的人,更要充滿健康的基督徒。正如耶穌所說失羊和失錢比喻中的那隻羊和那個錢,都要把它找回來。
【11-32節】
小兒子對父親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12):按猶太人的習俗,長子可得兩份家業(申廿一17),故小兒子「應得的家業」約為三分之一。
在那裡任意放蕩、浪費資財(13):「任意放蕩」原文為過奢侈的生活。
於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個人,那人打發他到田裡去放豬(15):「豬」在神的眼中是骯髒不潔的(利十一7),「去放豬」指最卑劣可恥的工作。一般說來,那時猶太人不養豬,因為既不能用來獻祭,也不能作為食物(猶太人不吃豬肉),故那養豬的人家可能是外邦人。
他恨不得拿豬所吃的豆莢充飢,也沒有人給他(16):「豆莢」是巴勒斯坦常見的一種長青樹所結的種子,名為「稻子豆」,可用作牲畜的飼料和貧民的糧食。
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裡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18):猶太人通常不敢直呼神為神,而改以天代表神。
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20):本節對父親的描述極為生動:①「看見」-眼動了;②「動了慈心」-心動了;③「跑去」-腳動了;④「抱著」-手動了;⑤「與他親嘴」-口動了。父親的全人都動了。「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這絕不是偶然發生的,這個父親必定是天天倚門眺望,癡癡地等待兒子回家。這表明不是罪人悔改歸向神,乃是神等候接納悔改的罪人。「就動了慈心」原文為「就有了憐憫」。小兒子尚未說任何一句話之前,父親就已動了慈心。
兒子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21):小兒子在本節所說的話,並沒有把原先預備好的話說完,尚缺一句「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19),表示他的話被父親打斷了。父親沒有等他把話說完,立刻帶出愛的行動。
父親卻吩咐僕人說: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把鞋穿在他腳上,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可以吃喝快樂(22-23):「上好的袍子」是高貴的標記,代表作兒子的地位。「戒指」是權柄的標記,代表作兒子的權柄。「鞋」是自由的標記,代表作兒子的自由,奴隸只能赤腳。「肥牛犢」是猶太人專門養在牛圈中,以備重大喜事和特殊場合(如招待高貴客人)、特別慶典才用。父親為小兒子宰殺肥牛犢,表明父親視他為相當重要的人。
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他們就快樂起來(24):在這位慈父眼中,他的小兒子已經死了。當他願意悔改回家時,就像從死裡復活、失去又得到一樣。同樣地,在神眼中,所有失喪的罪人都是死的。他們得救時,就都與基督一同活過來了(弗二5、西二13)。
我服事你這多年,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你並沒有給我一隻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樂(29):大兒子不但埋怨,還帶著諷刺,因筵席上山羊羔不如綿羊羔有價值,比肥牛犢就更差了,因為只有在特別場合才會宰殺肥牛犢,以款待尊敬且特別的客人。大兒子所要表達的是,小兒子花盡父親所給的財產,是個不孝子,父親還為他宰殺肥牛犢。他盡心盡力服事父親,卻連一隻山羊羔都沒有,當然生氣。大兒子明顯地描繪了文士和法利賽人,他們憤恨耶穌憐憫殘暴的罪人。
耶穌用了兩個兒子的比喻,說明願意悔改的人,父神都願意接納。身為大兒子的人,必須體會神平日的愛待與豐富的供應,千萬不要嫉妒神給別人特別的恩典。這個比喻提醒我們:
1. 我們要懂得珍惜現今所擁有的,更要有眼光經營所擁有的,才能富足久久、享受久久。若像比喻中的小兒子不懂得珍惜,未來只有痛苦而已(15-16)。
2. 當人不願住在神的家中,讓神掌管生命,凡事想要自己作主人,結局就是悲慘。正如比喻中的小兒子一樣(15-16)。
3. 環境常是神用來喚醒良知,使人真心悔改歸向神的機會。我們當從環境中去體會神的心意、敏銳神的帶領,不要錯過神的提醒。正如小兒子窮苦時,他就醒悟過來,回轉歸向他的父親(17-18)。事實上,艱難的環境常是神化妝的祝福。
4. 我們必須先有內在的醒悟,才能有外在行為的改變。正如這個小兒子,「他醒悟過來,就說:……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裡去……。」(17-18)
5. 我們當學習真實謙卑面對神和人,並且承認自己的軟弱與失敗,才能有重新開始的機會。正如比喻中的小兒子:「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裡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18-19)
6. 神對我們的愛是主動的、充滿憐憫、不計算過錯。只要我們肯真心悔改,神會無條件的接納我們。正如這個小兒子悔改回家時,都還沒有說出悔改的話,父親就先用全人的愛迎向他(20)。
7. 我們當活出不一樣的生命,好見證基督的榮美。正如這個父親視小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24)。
8. 提醒自己不要因神特別祝福某人而忿忿不平,因為神在平日已經不斷賜給我們豐富的恩典。這個大兒子因父親為小兒子悔改回家,為他所做的一切而生氣時,父親對他說:「兒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31-32)事實上,像小兒子這樣的人,看起來好像特別被禮遇,其實這個禮遇只有一次(他過去所失去的更多),未來他還必須靠自己努力生活。反觀大兒子的人,表面看來好像沒有得到神特別的禮遇,但是神平日的豐富供應,絕對大過一次特別禮遇的好多倍。千萬不要定睛在一次的特別祝福,當看神平日豐富供應的總和。
參、 捫心自問
1. 當你看到那些作惡、活在罪中、拜偶像的人時,是定他們的罪,還是憐憫他們,甚至為他們禱告,求神拯救他們?
2. 每次跟別人傳福音時,你總是講得讓人一頭霧水,還是清楚明白真理?你總是講一堆理論,讓人感受不到信仰跟生活的直接關聯,還是能說出信仰和生活息息相關的真理?
3. 當別人做錯事時,你常會嚴責對方,還是不斷給他悔改的機會?面對犯錯的人,提醒和責備都是必要的,只是在你的舉動背後所蘊藏的動機相當重要。如果你是以愛相繫,卻是溺愛,那種愛不但不能帶來正面果效,只會害了對方。
4. 你是一個健康的基督徒,還是靈裡常常體弱多病?你是常常需要別人照顧的基督徒,還是可以照顧別人的基督徒?
5. 面對苦難時,你總是怪罪別人、環境,還是從環境中去體會神的心意,真實在神前悔改認罪?一個沒有自省能力的人,將會面臨甚麼後果?
6. 你現今的生命能見證耶穌的美好,進而激勵別人信靠耶穌嗎?如果還不行,你有哪些地方需要調整?
7. 你常因為別人在某事上特別蒙神賜福而向神抱怨嗎?你是否體會平日神已經給你豐富的恩典而感恩?事實上,當你懂得把神平日給的恩典加總起來,可能超過別人好多好多。你應當更多感恩,絕對不要抱怨。
第十五章
壹、 本章大意
1. 失羊的比喻,表達神在乎教會外的靈魂。
2. 失錢的比喻,表達神在乎教會內的信徒。
3. 兩個兒子的比喻,說明願意悔改的人,父神都願意接納。
貳、 釋經與亮光
【1-10對照太十八12-14節】
眾稅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穌,要聽祂講道(1):「稅吏和罪人」是當時敬虔的猶太人所藐視的一個社會階層。「罪人」是當時法利賽人用的特別稱呼,指那些不遵照法利賽人禮儀規範生活的人。
法利賽人和文士私下議論說:這個人接待罪人,又同他們吃飯(2):「法利賽人」是猶太教中最嚴謹的教派,自誇有高度聖潔的生活、對神敬虔...
作者序
牧者的渴望
打從獻身服事主到如今,已有16個年頭。這段日子以來,我不斷地在思想:「為何許多基督徒不喜歡讀聖經,即便有讀,也斷斷續續,甚至只讀自己喜歡的部分。」後來才發現,不是他們不讀,而是讀不懂。即便讀懂,也不知道如何生活運用。
比較好學或是渴慕明白的基督徒會找牧者問個清楚,或查參考書研究一番,但畢竟是少數。事實上,就連傳道人本身懂的也相當有限。如果不是為了講道、教導聖經,面對那些枯燥乏味的解經書,也是件苦差事。
與其為了應付工作上的需要而痛苦地研究聖經,不如轉換心態好好明白神的心意,享受神話語的美好,並且隨時幫助信徒突如其來的求知慾。於是我開始有計畫地研經,逐卷逐節地弄清楚,這樣的研究使我不但明白聖經的意義,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更清楚了解神的心意,並且學習如何生活應用,不但祝福了自己,也幫助自己在講道上更融會貫通,造就信徒靈命得以更新。
當太太鼓勵我把從經文中所得的領受寫下來時,我發現再一次地造就我自己,因為在整理的過程中,我更加得著益處。當我把16年來的研究與領受,藉著《清晨嗎哪到我家》靈修材料呈現出來時,許多弟兄姊妹更加認識神的心意,使讀經成為一種享受;新朋友不再以讀經為苦差事,因為深入淺出的《清晨嗎哪到我家》讓他們讀經更有亮光。
我真期待這本《清晨嗎哪到我家》靈修材料能夠帶給那些渴慕明白神話語的基督徒,更深地進入神的心意,明白真理、運用真理、實踐真理,進而分享真理、教導真理,使自己活在真理中,一生蒙神賜福。
我也期待這本《清晨嗎哪到我家》靈修材料能夠讓那些剛信主的好朋友,心靈被打開,生命潛能被開發,走出過去不堪回首的歲月,進入神榮耀的光輝,學習真理、享受真理、實踐真理,因真理活得自由自在。
張木泉寫於博愛浸信會辦公室
2002/9/19
牧者的渴望
打從獻身服事主到如今,已有16個年頭。這段日子以來,我不斷地在思想:「為何許多基督徒不喜歡讀聖經,即便有讀,也斷斷續續,甚至只讀自己喜歡的部分。」後來才發現,不是他們不讀,而是讀不懂。即便讀懂,也不知道如何生活運用。
比較好學或是渴慕明白的基督徒會找牧者問個清楚,或查參考書研究一番,但畢竟是少數。事實上,就連傳道人本身懂的也相當有限。如果不是為了講道、教導聖經,面對那些枯燥乏味的解經書,也是件苦差事。
與其為了應付工作上的需要而痛苦地研究聖經,不如轉換心態好好明白神的心意,享受神話語的美...
目錄
初心
牧者的渴望
讀者迴響之一
讀者迴響之二
1189天的饗宴
「清晨嗎哪」如何收取
四福音書簡介
路加福音簡介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上)
第二十二章(下)
第二十三章(上)
第二十三章(下)
第二十四章
初心
牧者的渴望
讀者迴響之一
讀者迴響之二
1189天的饗宴
「清晨嗎哪」如何收取
四福音書簡介
路加福音簡介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上)
第二十二章(下)
第二十三章(上)
第二十三章(下)
第二十四章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