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縮10年廣達「設計學習」計畫成果,突破師生的教與學,讓孩子渴望學習!
文藻外語大學講座教授 蔡清華
國家教育研究院院長 鄭淵全
新北市教育局局長 張明文
臺南市教育局局長 鄭新輝
──魔力推薦
好的學校不是沒有問題的學校,好的設計不是完美的設計,
而是不斷發現問題,在解決問題中重新學習的歷程。
教不等於學,如何讓期待的學習結果在每位學生身上發生,讓學生樂在學習,改變課室風景?一位曾接受廣達「設計學習」計畫培訓的教師說:「參與設計本位學習培訓,我不僅帶走豐富的知識,最重要的是我帶著一種信念離開,那就是我可以改變世界!」
連改變世界都可以,顛覆教與學,轉動課堂學習文化,有什麼不行呢?來吧!「二分之一魔法教室」的大門已經打開,這裡面搭建了「老師一半,學生一半」的介面:
──鷹架:老師設計架構,學生建構行動,重新發現學習的樂趣。
──留白:老師掌握概念,學生詮釋觀點,進行有主體性的探究。
──空間:老師營造情境,學生打開視野,促發有使命感的學習。
邀請教室裡的大小朋友一起來玩「設計學習」,感受前所未有的學習魅力!
關於本書:
「為了給孩子最好的,廣達設計學習陪伴一群誠懇踏實的教師,跳出舒適圈,嘗試改變。十年來,師生們嘗試挑戰上百個任務,關心的議題從在地歷史文化到面對全球化的未來挑戰。我們的目的不是什麼突破性的遠大目標,而是引發孩子對知識與生活經驗的強烈好奇心,深刻參與生活中各層面,團隊合作關切社會與環境議題,成為勇敢、快樂的學習者,懂得生活,簡單卻重要!」──廣達文教基金會
在這本書裡,您將看到已推行超過十年的廣達「設計學習」計畫,如何以「Project-Based Learning」任務導向學習、「Design Thinking」設計思考為理論,轉化為「設計一個任務導向」的學習方法,協助老師進行有使命感的學習任務設計,引導學生成為一位自主的終身學習者,培養思辨、溝通、合作、創意新思考的4C核心素養能力,徹底轉變教與學,翻轉課室風景。
廣達文教基金會十多年來投入創新教育的具體實踐。現在,我們想要將這樣的工具及案例分享給您。邀請您一起加入「設計學習」的行列!
師生好評:
考試最多100分,參與設計學習的孩子不只100分。
──嘉義市港坪國小 郭明聰校長
每前進一步,就是令人期待的開始!設計學習,讓我看到學生從被動化為主動,開始會思考任務,會創新發表,會欣賞校園,會敢於接受挑戰!
──新北市漳和國中 劉貴雯老師
策展歷程,猶如一面鏡子,我看到孩子的成長與改變,也督促著自己要精進,提升專業能力,並與夥伴教師群進行跨領域合作。
──雲林縣新生國小 羅惠美老師
老師願意在課程與教學上嘗試改變,將看到學生在最終策展爆發超能力。你可能想不到,才跨出小小一步,竟能帶來大大的感動。
──新竹縣興隆國小 李宜芳老師
參與這次計畫的不同與改變就是──忍耐力。「忍」住對孩子的指導;「耐」住衝動給予空間;協「力」合作創造機會。
──臺南市篤加國小 郭詔維老師
根本就是老師變學生,學生變老師了。
──臺北市南湖國小 李昀儒同學
我的點子越來越多,臨場反應也變比較好,最重要的是,老師上課時,我更能準確抓到重點,上台報告不會像以前那麼緊張,做事有效率且更快速。
──嘉義縣柳林國小 黃冠予同學
「設計學習」比較活化,要一直思考,想出新的創意,還要懂得交流想法,分工合作,動手做出自己所想的東西。
──新北市漳和國中 高愷臨同學
結合別人和自己的點子,合起來就是「團結力量大」。一起動腦,一起思考,解決問題就像開門一樣,門一扇一扇的打開。
──高雄市東光國小 林訓得同學
在點子實驗室,跳脫課本的框架,從生活中找問題,激發我們的頭腦,創造新的點子。
──臺南市篤加國小 詹佳祐同學
作者簡介:
廣達文教基金會
廣達文教基金會成立於1999年,秉持教育為根,藝術為本,科技為用,創意為法的宗旨,推行各項計畫。
廣達《游於藝》計畫豐富孩子藝術美感涵養;廣達「設計學習」計畫用創意思維反轉教師傳統單向教育方式,引導孩子開啟探索世界的心;廣達《游於智》計畫讓科技教育向下紮根,增進臺灣孩子的世界競爭力。透過「美感」、「科技」及「創新」教育的方法,可以讓教育不一樣。每項計畫皆為致力追求「文化均富」、「科技均享」的方向發展;而廣達文教基金會更時時秉持著「教育創新促進者」與「古今中外文化橋樑」為努力的方向。
■廣達文教基金會網站:www.quanta-edu.org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為什麼要做「設計學習」?
/廣達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徐繪珈/
2013年是我加入基金會第二年,正是翻轉教育如火如荼在教育現場執行之際。為什麼要翻轉教育?就是希望在知識爆炸的年代,在傳統教學模式之外,可以有夠多的學習模式,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讓孩子們可以被看到學科表現以外不同的亮點。因此,「設計學習計畫」在與同事不斷討論和塑形中推出,並找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呂金燮教授團隊為顧問,一起把創新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落實在教育現場。
── ◆ ──
在計畫執行10年後,累積了豐碩的成果,我們希望將這些成果分享給關心教育的大眾。《二分之一的魔法教室》這本書,以任務導向學習(PBL)和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為核心指導原則,不僅是一個教育理念的倡議,更是一個經過十年實踐的成果,包含了眾多成功案例和寶貴的經驗教訓。期待帶給教育現場一個實踐的指南,透過教學方式的轉變,提供學生一個生動而有意義的學習場域。
設計學習目標是讓學生執行一個真實的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解決生活中真實問題,不僅獲得知識,更重要是培養他們的4C核心素養能力:溝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創造力(Creativity)和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透過這個「設計學習計畫」,我們不再將學生視為被動接收知識的容器,而是激發他們的主動學習意識,讓他們成為問題解決者和創新者。
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提供了一個具體的框架,幫助老師們從慣用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以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最終目標為中心,設計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這意味著老師們需要從傳統的講授角色,轉變為引導者和啟發者,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
我們的教育使命是培育具有創造力、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未來領袖。通過「設計學習計畫」,我們期許能幫助老師,啟發一代又一代的學生,成為能夠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蓬勃發展的個體,為社會進步和人類福祉做出貢獻。讓我們一起走向這個嶄新的教育未來,為孩子們打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名人推薦:為什麼要做「設計學習」?
/廣達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徐繪珈/
2013年是我加入基金會第二年,正是翻轉教育如火如荼在教育現場執行之際。為什麼要翻轉教育?就是希望在知識爆炸的年代,在傳統教學模式之外,可以有夠多的學習模式,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讓孩子們可以被看到學科表現以外不同的亮點。因此,「設計學習計畫」在與同事不斷討論和塑形中推出,並找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呂金燮教授團隊為顧問,一起把創新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落實在教育現場。
── ◆ ──
在計畫執行10年後,累積了豐碩的成果,我們希望將這些...
章節試閱
▏寫在本文之前▕
1/2的魔法教室:從PBL為起點,走向「設計本位學習」
近年來,108課綱中素養導向的倡導,推動PBL成為現在臺灣教育現場熱門的教學模式,首先,PBL的縮寫本身有三種意思(Problem-Based Learning、Project-Based Learning、Phenomenon-Based Learning),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Project-Based Learning有很多種課程運作模式,融入「設計思考」思維方式,就是「Design-Based Learning設計本位學習」(簡稱DBL)。
DBL在引導學習時更具有意識性及方向性。DBL的Design-based是教師以各種議題出發,去設計學生學習的架構,學生則在老師設計的學習架構,從各種真實的議題中,養成以人為本,找到創新方式的思維模式。
而國內一般提到Project-Based Learning通常較為強調跨領域的整合,雖然它一樣鼓勵學生有創意,但相較而言,DBL強調讓學生能實際動手做,將想法打造出來的「原型嘗試」(Prototyping),以及思考歷程與具創意獨特性的「前所未見」(Never-Before-Seen, NBS),再搭配如規準等評量工具的輔助,所以它能很有意識性、目的性的鼓勵4C的培養(Critical Thinking, Communication, Collaboration, Creativity)。
── ◆ ◆ ◆ ──
「PBL學生的學習成果,跟嘉大附小在民國91至92年就開始推動的資訊素養,或者是專題探究很像。只要探究的主題類似,不同組別或不同屆學生發表內容幾乎相似,大多都是系統的報告、事實性的答案,就是這樣而已。所以發展上PBL似乎就容易停住,看不出學生創意的差異。」從一開始就參與設計學習計畫,後來成為教練團夥伴的嘉大附小沈桂枝校長這麼說。
「PBL融入設計思考就進入DBL,我覺得很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獨特的創造性。在DBL歷程當中,學生所展現的創意,總是可以在相同過程中,每個學生又有不同的獨特觀點,甚至能用不同方式去展現他想要表達的,擴展學習的可能性。
「孩子在之前PBL的作品,跟他後來在DBL的作品比較,我看到層次上的不同。以探究為基礎,孩子需要超越表面邏輯,提出個人的理解與詮釋,才會讓課程、教學或學生的學習,有各式各樣突破的潛力,那就是DBL與眾不同的地方。而且DBL跟PBL的差異性,除了創意的部分,還有原型嘗試、點子實驗室、經營關鍵概念,或者以藝術做為語言⋯⋯,DBL的1/2真的很多地方不一樣。
「對於一位剛接觸的老師,確實會去思考『PBL跟DBL的關聯』,藉此比較兩者相同和相異之處,來釐清什麼是DBL覺得重要的?經過這十年的參與後,我更願意往DBL的方向去推展,因為DBL有它NBS獨特的地方。」
── ◆ ◆ ◆ ──
這「真的」不一樣的地方,讓許多參與過設計學習的老師,在提到學生作品的創意展現時,時常會用不停、一再嘗試等字眼,在最終發表時間到之前,學生會主動想要一修再修,甚至在發表後仍想持續精進。
現在看到小朋友的成果,其實他們在各個階段是一直在做變化,一直在改變,每個作品是一直在精進的,不是只有你現在看到的。(臺北/建奇老師/國小)
學生在解決問題之外,超越原本老師所設定的框架,可以想得更多,想得更好,且所展現創意不僅只是單點的創意,而是包括了他對於整個問題、任務情境的深刻理解,並能夠和自己的生活、經驗相連結。最終產生個人化的理解,還有個人化的獨特觀點,可以說設計學習所達到前所未見的創意,是知識、技能跟經驗的重整。
而這超乎期待的創意破框,孩子們所展現的NBS前所未見,也成為老師們教學轉變上最大的能量。
設計學習很燒腦力,但是一切從孩子出發,讓孩子去討論和實際操作,真的很不同!孩子很願意去學習,也因為對他們來說,大部分課程都是從無到有,需要花時間去思考和討論,課堂進行就沒有發呆時間。孩子都忙碌於內容上,學習態度就改變很多,而一旦態度改變,學科學習上都會很順利!(新竹/力瑋老師/國小)
不僅在DBL的學習歷程,學生參與程度高,也可以看到老師跟學生之間,在執行任務的歷程中產生許多互動,整個歷程不會只看老師單向的課程設計結果。老師會因為看到學生在任務歷程中有什麼反應、遇到什麼困境,所以去做一些什麼調整,提供一些協助,與學生一起討論⋯⋯。這個共構學習的歷程,也是DBL相當不一樣的地方,而老師也表示因此有了跟學生一起學習的寶貴經驗。DBL這種師生共構的參與式學習文化特色,在本書的第3部中會有更多詳細的說明。
「設計學習」計畫,讓學生可以學到除了知識以外的能力,包括:蒐集與統整資料、創意發想、小組分工與合作、簡報製作、程式撰寫、表達(上台發表)的能力⋯⋯等,而這些將能成為孩子們帶得走的能力,也是他們面對未來最需要具備的核心素養。
學生的學習從被動變成主動,老師的工作也從填鴨者變成開發者,開發孩子們對學習的熱情與渴望,如此一來,學習和教學都變得更有趣了!(臺北/佩育老師/國小)
── ◆ ◆ ◆ ──
在DBL設計本位學習當中,為了讓學生能自主且積極的持續參與,教師必須成為學習的促進者與協同者,並且有意識地切換為設計師般的思維模式,以終為始,思考希望學生學到的是什麼?是能帶著走的能力嗎?換句話說,教師從教學設計轉型為學習設計者。
關於PBL與DBL,臺北教育大學呂金燮教授提到:「因為DBL是PBL結合設計思考,它是設計思考文化的概念,但它不直接講設計思考的技巧,而是在於培養設計思考的文化思維方式,應該說培植的概念,而不是直接輸入技巧。DBL的理念是在培養一個設計思考者,而不僅是在學習運用設計思考的技巧。
「只要願意按著DBL的歷程形塑,老師可以習得這樣的思維模式,學生也會習得這種思維模式。DBL的歷程,並非要你把它當成一種教學策略、工具,這是一種學習思維的轉向。」
── ◆ ◆ ◆ ──
廣達文教基金會近年一直在思考,面對劇變的社會,如何在科技的浪潮中,培養學生勇於面對變化與未知的不確定性?而這也成為全球教育工作者戮力以赴的目標。
這幾年生成式AI橫空出世,為大眾帶來震撼,也更加突顯時代變化的速度更趨劇烈,科技前進的速度早已經超越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能想像的範圍之外。
這樣的時代,更加讓我們對於教育及下一代面對無法想像的未來感到焦慮。如何培養學生更具韌性、彈性、適應性,來面對難以想像的AI時代挑戰,成為自許教育創新促進者的廣達文教基金會思考重點。
《二分之一的魔法教室》整理了多個實踐案例,以設計本位學習做為培養PBL任務導向學習及設計思考的學習文化。相信這本書對於現場教師或教育工作者來說,將是一本極具參考價值的書籍。在現實生活、在教學現場,永遠有各種變因,每個人本來就不應該只是一套方法去應對,而是有好幾套辦法去應對。更重要的是,運用教師本身的專長與在地的資源,化身為學習的設計師,展現1/2的魔法。希望這本集結成冊的實踐案例及教學創意,能夠協助任何一位想嘗試不同學習模式的教育工作者。學習方法沒有最完美、最好,只有更適合、更好。
▏寫在本文之前▕
1/2的魔法教室:從PBL為起點,走向「設計本位學習」
近年來,108課綱中素養導向的倡導,推動PBL成為現在臺灣教育現場熱門的教學模式,首先,PBL的縮寫本身有三種意思(Problem-Based Learning、Project-Based Learning、Phenomenon-Based Learning),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Project-Based Learning有很多種課程運作模式,融入「設計思考」思維方式,就是「Design-Based Learning設計本位學習」(簡稱DBL)。
DBL在引導學習時更具有意識性及方向性。DBL的Design-based是教師以各種議題出發,去設計學生學習的架構,學...
目錄
執行長序:為什麼要做「設計學習」?
寫在本文之前:1/2的魔法教室:從PBL為起點,走向「設計本位學習」
第1部 任務探究結合原型設計,轉動參與式學習的文化
第1章|學習是人的天性,為什麼需要設計? 12
〔學生案例〕你就去想!設計東西本來就是要想! 17
第2章|參與式學習,重新看待學習與教學的關係 25
〔學生案例〕能跨出專案的一整個學習 33
第3章|原型的設計,支持師生轉化參與式學習的角色 43
第4章|學習的原型設計,協力同行 46
〔學生案例〕謝謝以前的自己,因為我還是願意去改變 50
第5章|原型的1/2魔法,看見NBS的學習魅力 61
〔學生案例〕這個舞台,讓我認識不一樣的自己 67
第2部 設計本位學習(DBL)轉動教與學
第6章|PBL融入「設計思考」,讓學生展開自主學習 78
第7章|DBL的發展背景與設計理念 82
第8章|DBL學習設計 - 61/2步驟 87
˙步驟1 ──什麼是我要教的? 88
˙步驟2 ──界定一個問題 91
˙步驟21/2 ──提出一個前所未見的挑戰任務 92
˙步驟3 ──設定評量規準 95
˙步驟4 ──讓學生嘗試 98
˙步驟5 ──引導課程教學 100
˙步驟6 ──學生調整設計 102
第3部 二分之一魔法教室的實踐
第 9 章|嘉義縣美林國小 ──〔策展〕家鄉達人味 106
第10章|嘉義縣柳林國小 ──〔策展〕微美拾光 129
第11章|新竹縣興隆國小 ──〔策展〕師父重出江湖 162
第12章|臺北市光復國小 ──〔數位〕時光音樂寶盒 199
結語:與教師一起同行 231
參考文獻 239
延伸閱讀 243
執行長序:為什麼要做「設計學習」?
寫在本文之前:1/2的魔法教室:從PBL為起點,走向「設計本位學習」
第1部 任務探究結合原型設計,轉動參與式學習的文化
第1章|學習是人的天性,為什麼需要設計? 12
〔學生案例〕你就去想!設計東西本來就是要想! 17
第2章|參與式學習,重新看待學習與教學的關係 25
〔學生案例〕能跨出專案的一整個學習 33
第3章|原型的設計,支持師生轉化參與式學習的角色 43
第4章|學習的原型設計,協力同行 46
〔學生案例〕謝謝以前的自己,因為我還是願意去改變 50
第...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