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自由恩田陸靈媒媽媽長女病讀冊選讀季暢銷5折起陳思宏吳明益京極夏彥幸福文化66折起節稅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日本的那些鬼怪:從陰陽師、桃太郎到鬼滅之刃,鬼的形象及其變遷

鬼と日本人の歴史

作者:小山聰子

評價
2收藏
2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93 NT$ 353 NT$ 38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購買電子書(流動版型)
75 285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 從羅剎、疫神、桃太郎中的惡鬼、再到二次大戰的鬼畜米英,當代動漫《鬼滅之刃》,近代人不盡信鬼,卻仍愛聽鬼故事!追溯日本「鬼」的系譜,就能一窺日本人的精神世界。
★ 自然災害、傳染病、外國人、忌恨的男女、可恨的敵國,人類世界所有的糟糕事,都能成為鬼的代名詞!


本書的主軸是講述鬼在整個日本歷史上的定位與意涵,從古代中國傳入「鬼怪」的概念談起,一直到現代太平洋戰爭為止,日本鬼怪的意涵融合了中國元素、佛教概念、印度傳說,最後化成和式的鬼怪意象。作者蒐羅爬梳許多歷史記載與話本故事,探究鬼是如何從令人敬畏的存在,轉變為所有恐懼、厭惡事物的代名詞,例如掌瘟疫的「疫神」,也被視同鬼的等級,用種種「追儺」「調伏」儀式,加以驅逐之。

在日本的中世,還相信有「百鬼夜行」日,而避開當晚出行,避免撞鬼以外,當時人也認為人之所以會生病,可能就是被鬼纏上,所以會去找陰陽師、「方相士」(法師)這類擁有異能的人來驅邪,或找和尚來誦經,而不是去找藥師尋求解藥。

此外,鬼的形象也套用在外來的威脅上,如外島的「野人」、海外的異國人士;甚至畸形兒、忌妒的女性,也被比擬成鬼。如在描繪蒙古入侵日本的繪卷上,蒙古人的形象就被畫成皮膚黝黑、怒目猙獰、頭上長角的存在。這點在現代太平洋戰爭中,也看得到同樣的情形,日本就曾經製作過兩部「桃太郎打鬼」的電影,片中的美國與英國士兵頭上都長出了鬼角。也有報紙的諷刺漫畫專欄,把羅斯福和邱吉爾畫成鬼怪。從此處可看出早年社會不乏排外與排擠弱勢者的心態。

當然,鬼除了作為令人畏懼和厭惡的對象,也逐漸成為一種娛樂的題材。不僅出現在小說、繪卷等媒介,近代的報章雜誌也時常刊登與鬼有關的新聞,如有人收藏疑似鬼的骨頭,或是用酒醃漬的鬼乾屍。可知大眾雖不盡信鬼,仍舊以獵奇的心態看待鬼怪。

鬼怪史相當有趣,作者期許,藉由觀察這些黑歷史,可以從中學到教訓,並化為未來的成長。

作者簡介:

小山聰子
1976年出生。1998年筑波大學第二學群日本語.日本文化學類畢業。2003年筑波大學大學院博士課程歷史.人類學研究科修畢,取得博士學位(學術)。現為二松學舍大學文學部教授。專門領域為日本宗教史。
著作有:《親鸞的信仰與咒術──疾病治療與臨終行儀》(吉川弘文館)、《什麼是淨土真宗──親鸞的教義及其系譜》《物怪的日本史──死靈、幽靈、妖怪的1000年》(中公新書)、《臨終的日本史──人是如何迎接死亡?》(春秋社)等。

譯者簡介:

許郁文
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畢業。因對日文有興趣,於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曾擔任日商多媒體編輯、雜誌日文採訪記者,現職為專職譯者。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近期最多人購買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