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試閱
前言
現在是早上7 點45 分,鳥兒們已經在我的一天中簽到了:吃早餐時,庭院裡大山雀的鳴聲和喜鵲嗒嗒嗒的機關槍聲;同時,我樓上的書桌旁,銀鷗的嗚咽聲飄過窗外。我在城裡工作的地方肯定算不上是個鳥類保護區,然而在一個普通的上班日,包含午休在公園閒晃的時間,我通常會看到或聽到差不多25 種鳥。再加上從書脊到各種刺青,勢必會看到的大量鳥類形象──很顯然我們離不開鳥類。 有鑑於鳥類的數量之龐大,至今分類學家們仍在辯論確切的物種數量也不足為奇。奠基於DNA 的新分類系統推翻了傳統的形態學分類系統,但目前廣泛接受的總數超過11,000 種,與6,400 種哺乳類以及1 萬種爬行類相比,鳥類可能是所有脊椎動物中最多樣化的一個綱(class)。
當然,這些物種並不會均勻分布。物種最豐富的鳥類棲地是熱帶雨林,這解釋了為何世界上鳥類最多的國家前十名中,有六名都在南美洲北部;其中哥倫比亞(超過1,950 種鳥的家)高居第一。然而,找不到任何一個地方沒有鳥類棲息,鳥類這個群體有著卓越的多樣性,讓牠們能夠征服地表最惡劣的環境,從沙漠和高山到冰帽和開闊的海洋。飛行能力讓牠們能夠到達地球的每個角落──並且簡單地藉由遷徙到新的棲地來躲避嚴冬或季節性的食物短缺。
不僅僅只是數量,當大部分的哺乳類都是小型夜行性動物,而大部分爬行類都躲在岩石或落葉堆下時,喧鬧、色彩繽紛的鳥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個面向便有著強烈的存在感。身為一個在英國小鎮長大的小孩,我的想像力可能曾經被生活在遙遠國度的蟒蛇和北極熊吸引,但實際上本地的鳥類才是我能親眼看到的,因此瞥見我的第一隻翠鳥或倉鴞(barn owl)才更有可能引誘我走入自然,並且啟發我一生對於自然世界的熱愛。
鳥類是如此無所不在,或許解釋了為何比起其他動物,牠們幾個世紀以來引發了更多研究並且激發更多藝術創作。從科學的角度,鳥類是我們了解演化等基礎概念的途徑(想想達爾文的雀鳥)。在文化方面,牠們造就了無盡的音樂、藝術和文學,並且成為從軍事力量到靈魂昇華等各種事物的象徵。從諾亞的鴿子到阿茲特克神聖的咬鵑,所有文化都將某種鳥視為自身價值觀和信仰的映射。
本書講述80 種鳥類的故事,每一種都對某個國家或地區具有特殊意義。鳥種的選擇旨在展現鳥類世界的多樣性,包括人氣明星鳥、海上漂泊的鳥、令人敬畏的猛禽以及熱帶美鳥。本書與其說是一個鳥類辨識指南或擺在咖啡桌上的畫冊,更著墨在鳥類對我們的意義;每個物種不僅有自然史的描述,也介紹了牠們與人類之間不論是文化、歷史或科學上的關係。
將我的選擇削減至80 種是一個棘手的挑戰,我本可以輕易地選出另外80 種──你可能會感到困惑或失望,因為遊隼和孔雀這些家喻戶曉的鳥類沒有入選,或是我沒有為任何一種鷺或啄木鳥保留位置,但我希望我的左右為難能夠強調出鳥類豐富的程度。
綜觀這個清單,我們總是顯而易見地被某些特質吸引目光。首先當然是基本的視覺衝擊,以鳳冠孔雀雉來說,我們很簡單地被牠華美的羽毛所震懾,許多鳥類以戲劇化的方式展現牠們的華麗裝飾:安地斯動冠傘鳥與華美天堂鳥在這方面確實當仁不讓。而且我們很常被怪異的事物吸引,就像被美麗的事物吸引一樣:例如艾草松雞展示的充氣囊或劍喙蜂鳥那長槍般荒謬的鳥喙。
但是視覺效果並不是鳥類唯一的魅力,牠們還有聲音能同時刺激我們的聽覺和想像力,促使我們為聲音賦予自己的意義。普通夜鶯的複雜旋律充滿了抒情的浪漫,而渡鴉嘶啞的嘎嘎聲則讓人聯想到死亡。沒有什麼像鳥類的叫聲一樣,能夠如此生動地喚起關於某地的記憶──不論是普通潛鳥顫抖的嚎哭聲所體現的加拿大荒野,或是在笑翠鳥狂笑聲中呼喚的塵土飛揚的澳洲內陸。
鳥類非比尋常的行為同樣地啟發我們。我們為縫葉鶯縫製葉子搖籃的技巧或是群居織巢鳥集體建造乾草堆公寓而鼓掌;我們對在泡沫飛濺的安地斯大瀑布中撫育雛鳥的湍鴨或黑喉嚮蜜鴷引導蜂蜜採集者找到蜂巢的情景感到驚艷;而對於皇帝企鵝雄鳥在南極寒冰上用腳孵蛋;或者是普通雨燕能夠飛在空中一年以上不落地,我們則感到難以置信。
在這驚人的多樣性之中,有些鳥種已經與我們的生活緊密交織,包括那些我們當作資源捕獲的鳥類;不論是為了牠們的肉、蛋還是羽毛,或是經過大規模馴化利用的鳥類──以家雞為最大宗,牠們的野外祖先紅原雞仍然徜徉在亞洲南部的森林中。其中還包括那些適應了人造環境的物種:例如聚集在瑞士滑雪勝地的黃嘴山鴉;以及美國人家後院裡,住進多層巢箱的紫崖燕。
在所有的物種之中,最廣為人知的是那些被我們提升為文化象徵的種類,牠們被賦予擬人化的特質,例如美麗、力量或智慧,因此差異甚大的物種比如紫冠蕉鵑(史瓦帝尼)和栗鳶(印度),在各自的地區與王室有關聯,甚至有著神聖的地位。而其他物種像是鷸鴕和白頭海鵰則廣泛的被認為是國家的象徵,承載著整個國家的驕傲。
有一些鳥類被選入本書是因為另一項比較令人擔憂的因素:牠們的稀有性。對於本書選出的80 種鳥類中的每一種,我都加上了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所評估的保育狀態,從無危(LC)到極危(CR)。許多鳥是如此接近滅絕邊緣以至於因此聞名,例如泰國八色鶇和鴞鸚鵡,凸顯了人類對全球鳥類災難性的影響。在過去的500 年間,我們已經將至少150 種鳥類推向滅絕,而如今有八分之一的鳥類處於瀕危狀態,原因涵蓋了從迫害到貿易等各種原因。最重要的是,鳥類一直遭受我們持續破壞牠們的自然棲息地,不論是森林砍伐、農業開發、都市化、汙染、外來入侵種,或很可能是最具毀滅性的威脅──氣候變遷。
如今保育工作正在一點一滴的努力進行,而社會大眾日漸提高的關注度代表著至少有行動的意願。正如鄉村裡備受喜愛的物種的消失,或海灘上全身沾滿油污的海鳥觸動許多人的心;鳥類引人注目的特性意味著人們很難忽視牠們的困境。這也代表鳥類常常是更大規模危機來臨前的第一個警告。舉例來說,在1960 年代,是遊隼的數量下降警告科學家食物鏈裡的殺蟲劑DDT 造成的毀滅。藉由保護鳥類,我們從而保護了所有生物賴以為生的自然環境──包括我們自己。
鳥類也提供了無形的但同等重要的功能:例如陪伴、愉悅以及增進心理健康。我開始寫這本書時,正值Covid-19 疫情陰霾壟罩全球,在我這個世界的一角,充斥著隨之而來的恐懼和混亂,對於幾百萬個困在家裡無法去工作、旅遊或跟愛人見面的人來說,鳥類迅速成他們安慰和解脫的來源,人們開始在保持社交距離的散步時光中仰望天空,或傾聽那些填補了新的寂靜的聲音。對許多人來說,這些快樂是一種啟示,我們現在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不要忘了身體力行,支持地球上鳥類的未來,鳥類需要我們,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鳥類。
前言
現在是早上7 點45 分,鳥兒們已經在我的一天中簽到了:吃早餐時,庭院裡大山雀的鳴聲和喜鵲嗒嗒嗒的機關槍聲;同時,我樓上的書桌旁,銀鷗的嗚咽聲飄過窗外。我在城裡工作的地方肯定算不上是個鳥類保護區,然而在一個普通的上班日,包含午休在公園閒晃的時間,我通常會看到或聽到差不多25 種鳥。再加上從書脊到各種刺青,勢必會看到的大量鳥類形象──很顯然我們離不開鳥類。 有鑑於鳥類的數量之龐大,至今分類學家們仍在辯論確切的物種數量也不足為奇。奠基於DNA 的新分類系統推翻了傳統的形態學分類系統,但目前廣泛接受的總數超...
推薦序
本書作者麥可精挑細選出世界各地極具代表性的鳥類,要從全世界11,000種鳥類中選出80種不是件容易的事,我相信作者心裡肯定有非常多掙扎和取捨。這些入選者們有些與人類文化有深厚的淵源,有些擁有華麗的外表,有些則身懷絕技。認識鳥類的同時一邊環遊世界是一種很有趣的方式,除了能夠一窺當地的文化,了解不同民族是如何看待鳥類,還可以感受到周圍的地景隨之改變,從濕地到沙漠,從高山到海島,不同的環境棲息著各式各樣的鳥類,而牠們面對環境的挑戰時也演化出特殊的適應,讓人不禁讚嘆大自然的奧妙。
鳥類是一種不可思議的生物,牠們的存在感極其強大,走在山林間甚至城市街道時,鳥類往往是最吸引目光的動物,也難怪人們喜愛鳥類到可以把牠們當作國徽。以台灣來說,最融入生活的不外乎是千元紙鈔上的帝雉,你也一定聽過大名鼎鼎的國鳥台灣藍鵲。台灣的原住民也與鳥類有著深厚連結,例如布農族尊敬紅嘴黑鵯,因為牠為族人啣回火種,而熊鷹是排灣族和魯凱族的聖鳥,其羽毛傳統上只有頭目才能配戴。
身為譯者,並不是每種鳥我從一開始就認識,在閱讀文字和搜索資料的過程中逐漸了解該鳥的同時,一股憂慮感也隨之而來,害怕讀到後面發現這一種瀕臨絕種的鳥,因此每當我看到保育狀態是無危(LC)時往往有鬆一口氣的感覺。除了特有種之外,鳥類的分布是跨越國界的,許多候鳥更是每年進行跨洲旅行,因此保育工作更需要各國間的協力合作。閱讀本書時可以發現,除了直接捕獵之外,每種鳥面臨最大的生存威脅就是棲地破壞,在全民拚經濟,要建設要發展的環境下,很容易就會犧牲掉鳥類,以及其他野生動植物賴以為生的家園,一旦一個物種滅絕了,就沒有機會再復育了,因此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珍惜現在擁有的美麗生物們。
我目前居住在澳洲,與來自台灣的同鄉聊天時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在談到澳洲與台灣的環境差異時,曾經有不只一個人說過,澳洲隨處可見各種五顏六色的鸚鵡,生態環境比台灣好。這種說法對錯參半,首先,台灣沒有原生的鸚鵡,當然看不到鸚鵡,但台灣確實在都市的綠化程度較低,較難吸引鳥類棲息,然而台灣其實是個鳥類資源非常豐富的地方。
台灣的地理環境得天獨厚,從沿海平原到3000公尺的高山只需要開車2小時,因此擁有多樣的氣候型態和環境,孕育許多特有種動植物,同時位於東亞澳遷徙路線(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的中心,吸引了大量候鳥。我曾在學校期間與學長姐組隊參加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舉辦的2017年臺灣國際觀鳥馬拉松,顧名思義,這場比賽就是以雲嘉南為範圍,在24小時內上山下海,竭盡所能地紀錄最多鳥種。我當時主要擔任司機,搜尋和辨識鳥種由經驗豐富的學長姐負責。比賽從早上開始,我們在沿海的魚塭、濕地找尋水鳥,也在市區的公園找尋都市型的鳥類,並在夜色下沿著蜿蜒的公路開上阿里山,尋找夜行性鳥類,隔天清晨則是發現許多森林鳥類的好時機。最終我們的隊伍有幸獲得大會冠軍,總共記錄到162種鳥,這相當於台灣有紀錄鳥種的四分之一,其豐富程度可見一斑。
如同本書最後所說,想要認識鳥類最好的方法就是走出戶外,要欣賞鳥類一點都不困難,只需要善加利用我們與生俱來的感官,觀察牠的色彩、行為、姿態和聲音,你甚至不必知道眼前的鳥叫什麼名字。在看過書中爭奇鬥艷的鳥兒之後,不妨轉頭看看窗外,或許可以從那些習以為常的小鳥身上發現新的美。
本書作者麥可精挑細選出世界各地極具代表性的鳥類,要從全世界11,000種鳥類中選出80種不是件容易的事,我相信作者心裡肯定有非常多掙扎和取捨。這些入選者們有些與人類文化有深厚的淵源,有些擁有華麗的外表,有些則身懷絕技。認識鳥類的同時一邊環遊世界是一種很有趣的方式,除了能夠一窺當地的文化,了解不同民族是如何看待鳥類,還可以感受到周圍的地景隨之改變,從濕地到沙漠,從高山到海島,不同的環境棲息著各式各樣的鳥類,而牠們面對環境的挑戰時也演化出特殊的適應,讓人不禁讚嘆大自然的奧妙。
鳥類是一種不可思議的生物,牠們...
目錄
譯序
前言
非洲
烏干達/鯨頭鸛/Shoebill, Balaeniceps rex
坦尚尼亞/黃嘴牛椋鳥/Yellow-billed Oxpecker, Buphagus africanus
尚比亞/黑喉嚮蜜鴷/Greater Honeyguide, Indicator indicator
納米比亞/群居織巢鳥/Sociable Weaver, Philetairus socius
史瓦帝尼/紫冠蕉鵑/Purple-crested Turaco, Tauraco porphyreolophus
辛巴威/短尾鵰/Bateleur Eagle, Terathopius ecaudatus
甘比亞/棕櫚鷲/Palm-nut Vulture, Gypohierax angolensis
獅子山/白頸岩鶥/White-necked Picathartes, Picathartes gymnocephalus
肯亞/小紅鸛/Lesser Flamingo, Phoeniconaias minor
波札那/普通鴕鳥/Common Ostrich, Struthio camelus
南非/開普食蜜鳥/Cape Sugarbird, Promerops cafer
馬達加斯加/盔鉤嘴鵙/Helmet Vanga, Euryceros prevostii
歐亞大陸
法國/普通夜鶯/Common Nightingale, Luscinia megarhynchos
英國/普通雨燕/Common Swift, Apus apus
英國/歐亞鴝/European Robin, Erithacus rubecula
奧地利/家燕/Barn Swallow, Hirundo rustica
德國/大杜鵑/Common Cuckoo, Cuculus canorus
德國/白鸛/White Stork, Ciconia ciconia
芬蘭/普通渡鴉/Common Raven, Corvus corax
冰島/歐絨鴨/Common Eider, Somateria mollissima
冰島/北極海鸚/Atlantic Puffin, Fratercula arctica
希臘/縱紋腹小鴞/Little Owl, Athene noctua
瑞士/黃嘴山鴉/Alpine Chough, Pyrrhocorax graculus
西班牙/胡兀鷲/Bearded Vulture, Gypaetus barbatus
義大利/戴勝/Hoopoe, Upupa epops
挪威/北極燕鷗/Arctic Tern, Sterna paradisaea
俄羅斯/虎頭海鵰/Steller's Sea-eagle, Haliaeetus pelagicus
蒙古/金鵰/Golden Eagle, Aquila chrysaetos
中國/斑頭雁/Bar-headed Goose, Anser indicus
中國/紅腹錦雞/Golden Pheasant, Chrysolophus pictus
日本/丹頂鶴/Japanese Crane, Grus japonensis
北美洲
美國/小嘲鶇/Northern Mockingbird, Mimus polyglottos
美國/白頭海鵰/Bald Eagle, Haliaeetus leucocephalus
美國/艾草松雞/Greater Sage Grouse, Centrocercus urophasianus
美國/紫崖燕/Purple Martin, Progne subis
美國/野火雞/Wild Turkey, Meleagris gallopavo
加拿大/普通潛鳥/Common Loon, Gavia immer
加拿大/雪雁/Snow Goose, Anser caerulescens
加拿大/烏林鴞/Great Grey Owl, Strix nebulosa
墨西哥/走鵑/Greater Roadrunner, Geococcyx californianus
墨西哥/鳳頭卡拉鷹/Crested Caracara, Caracara cheriway
墨西哥/綠藍鴉/Green Jay, Cyanocorax yncas
中南美洲
蓋亞那/麝雉/Hoatzin, Opisthocomus hoazin
巴西/紫藍金剛鸚鵡/Hyacinth Macaw, Anodorhynchus hyacinthinus
秘魯/安地斯動冠傘鳥/Andean Cock-of-the-rock, Rupicola peruvianus
瓜地馬拉/鳳尾綠咬鵑/Resplendent Quetzal, Pharomachrus mocinno
智利/安地斯神鷹/Andean Condor, Vultur gryphus
玻利維亞/湍鴨/Torrent Duck, Merganetta armata
厄瓜多/劍喙蜂鳥/Sword-billed Hummingbird, Ensifera ensifera
哥倫比亞/跳舞蟻鶇/Tororoi Bailador, Grallaricula sp.
巴拿馬/角鵰/Harpy Eagle, Harpia harpyja
委內瑞拉/油鴟/Oilbird, Steatornis caripensis
千里達/美洲紅䴉/Scarlet Ibis, Eudocimus ruber
阿根廷/棕灶鳥/Rufous Hornero, Furnarius rufus
南亞與東南亞
緬甸/泰國八色鶇/Gurney's Pitta, Hydrornis gurneyi
印尼/盔犀鳥/Helmeted Hornbill, Rhinoplax vigil
斯里蘭卡/斯里蘭卡藍鵲/Sri Lanka Blue Magpie, Urocissa ornate
泰國/紅原雞/Red Junglefowl, Gallus gallus
印度/大盤尾/Greater Racket-tailed Drongo, Dicrurus paradiseus
印度/栗鳶/Brahminy Kite, Haliastur Indus
印度/長尾縫葉鶯/Common Tailorbird, Orthotomus sutorius
柬埔寨/赤頸鶴/Sarus Crane, Antigone antigone
馬來西亞/鳳冠孔雀雉/Malayan Peacock-pheasant, Polyplectron malacense
尼科巴群島/綠簑鴿/Nicobar Pigeon, Caloenas nicobarica
菲律賓/菲律賓鷹/Philippine Eagle, Pithecophaga jefferyi
澳大拉西亞
澳大利亞/南方鶴鵝/Southern Cassowary, Casuarius casuarius
澳大利亞/緞藍亭鳥/Satin Bowerbird, Ptilonorhynchus violaceus
澳大利亞/虎皮鸚鵡/Budgerigar, Melopsittacus undulates
澳大利亞/笑翠鳥/Laughing Kookaburra, Dacelo novaeguineae
紐西蘭/鴞鸚鵡/Kakapo, Strigops habroptila
紐西蘭/北島褐鷸鵕/North Island Brown Kiwi, Apteryx mantelli
巴布亞紐幾內亞/華美天堂鳥/Superb Bird-of-paradise, Lophorina superb
海洋與島嶼
南極洲/皇帝企鵝/Emperor Penguin, Aptenodytes forsteri
南喬治亞/漂泊信天翁/Wandering Albatross, Diomedea exulans
南昔德蘭群島/黃蹼洋海燕/Wilson's Storm-petrel, Oceanites oceanicus
加勒比/麗色軍艦鳥/Magnificent Frigatebird, Fregata magnificens
巴別島/短尾水薙鳥/Short-tailed Shearwater, Ardenna tenuirostris
塞席爾/白玄鷗/White tern, Gygis alba
加拉巴哥群島/藍腳鰹鳥/Blue-footed Booby, Sula nebouxii
福克蘭群島/褐賊鷗/Brown Skua, Stercorarius antarcticus
進一步探索
索引
關於插畫家
作者謝辭
譯序
前言
非洲
烏干達/鯨頭鸛/Shoebill, Balaeniceps rex
坦尚尼亞/黃嘴牛椋鳥/Yellow-billed Oxpecker, Buphagus africanus
尚比亞/黑喉嚮蜜鴷/Greater Honeyguide, Indicator indicator
納米比亞/群居織巢鳥/Sociable Weaver, Philetairus socius
史瓦帝尼/紫冠蕉鵑/Purple-crested Turaco, Tauraco porphyreolophus
辛巴威/短尾鵰/Bateleur Eagle, Terathopius ecaudatus
甘比亞/棕櫚鷲/Palm-nut Vulture, Gypohierax angolensis
獅子山/白頸岩鶥/White-necked Picathartes, Picathartes gymnocephalus
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