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心理學的發展歷程,各個學派間誰也不服誰?
►剖析構造最複雜的器官,大腦如何運作感知世界?
►睡眠與潛意識複雜相連,為什麼夢境總是很真實?
►記得陳年往事卻忘記昨日午餐,遺忘原來有定律?
只要掌握這些簡單的原理,
所有的思維、情感和行為都能被解釋!
▎心理學的起源與演變
心理學探索了人類思維、情感和行為背後的機制。本書以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實例,帶領讀者了解心理學的發展歷程。從早期的科學心理學萌芽,到格式塔心理學的興起,再到精神分析學派的創立,心理學不斷演進,逐步成為一門成熟的科學。書中還探討了機能主義心理學、行為主義及其療法,以及強調尊重人類尊嚴和價值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全面展示了心理學的多樣性和深刻內涵。
▎大腦與感知覺的奧祕
我們的大腦如何工作?我們如何感知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左撇子真的更聰明嗎?第六感是否真實存在?本書深入淺出地解釋了這些有趣的問題,並探討了知覺的世界如何讓我們對周圍環境有更深的理解。此外,藝術與魔術中的感知覺妙用,也讓人驚嘆不已,進一步展示了人類感知能力的奇妙之處。
▎潛意識的探索:睡眠與夢境
睡眠、夢境和催眠是心理學中最具神祕色彩的領域之一。本書帶領讀者探索睡眠的奧祕,解答了長睡不起的原因。夢境與現實之間的重合,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催眠術的真實性又是如何呢?透過生動的案例和科學的解釋,作者揭示了這些現象背後的潛意識活動。讀者將了解到,心理暗示如何以奇蹟般的方式影響潛意識,從而改變人的行為和心態。
▎記憶與遺忘的科學原理
記憶是人類認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遺忘則是記憶的一部分。本書詳細闡述了記憶的不同階段,包括暫態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為什麼我們的記憶容量是7±2?情景記憶又是如何讓我們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書中還介紹了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展示了遺忘的規律性。
▎情緒的管理與掌控
情緒是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影響我們的行為、決策和健康。本書探討了情緒的各個方面,包括情緒調節的方法、情緒的身體語言,以及如何透過改變認知來掌控情緒,強調情緒管理的重要性。現代人面臨的憂鬱情緒和焦慮情緒,也在內文得到了闡述。
本書不僅是一部心理學的科學指南,還是一個探索人類心靈世界的旅程。透過對心理學各個領域的深入介紹,讀者將對自己和他人有更深刻的理解,從而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
〔本書特色〕
本書為心理學入門讀物,透過心理學簡史、感知覺、潛意識、記憶、心理人格、行為、情緒、社會心理學八大主題,幫助讀者在提高心理學素養的同時,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心理學不但可以讓我們更深入地認識自我,還可以應用各種相關技巧解決難題,提升生活的幸福指數。本書通俗易懂,讀者能夠輕鬆學習心理學知識。
作者簡介:
心靈花園,專業心理研究機構,知名心理圖書策劃機構,由知名心理學教授及專業諮商心理師組成,曾策劃出版心理圖書100餘部。代表作有《心理學與人生》、《心理學與九型人格》、《變態心理學》等,深受讀者喜愛。
章節試閱
第一節 為什麼是7±2——暫態、短時與長時記憶
你或許不知道,如今被大眾廣泛了解的記憶,曾經是一個披上神祕色彩的心理學詞彙,吸引了許多古今中外的學者,也引起過全人類的關注。那麼,究竟什麼是記憶呢?《辭海》的解釋為:保持在腦子裡的過去事物的印象,而心理詞典裡是這樣定義的:記憶是過去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
我們所有的學習、工作、掌握知識、開展研究,都要依靠記憶。世界發展到今天,人類能夠記錄漫長而又詳盡的發展史,也是因為人類大腦中存有過去的記憶。相信每一個單獨的個體,也都希望擁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能夠把所見所聞的資訊,都儲存在大腦中。可是,你知道記憶到底是怎樣構成的嗎?
假設,你正站在一條悠閒、雅靜的街道上,注視著周圍的一切活動,大約十秒鐘後,如果讓你閉上眼睛,你能記起什麼?如果問你,穿藍色衣服的小男孩手裡拿著什麼東西?走在前面的小女生在做什麼?街道右邊的婦女,她的雨傘是折疊傘還是長柄傘?要回答這些問題,如果能睜開眼睛再看一眼剛才的場景,你會感覺更輕鬆一些,更容易回答吧。否則的話,街道上的場景,將永遠變成一幅模糊的風景畫,氛圍好像仍然在腦海裡盤旋,細節卻永遠都想不清楚了。
人們之所以回憶不出剛剛看到的一個場景,是因為剛剛啟用的感覺記憶,保持時間太短,外界刺激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裡,瞬現即逝、須臾即忘。你的眼睛和耳朵能感覺到身邊的事物,大腦卻來不及對它們進行加工和重複,因此眼前的一切都在呈現後的一秒鐘內消失,並且永遠不能恢復。
感覺記憶,又稱為暫態記憶,是大腦記憶的一種,另外兩種分別為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這三種記憶,是按照保存時間長短來分類的。其中,短時記憶保存時間在一兩分鐘之內,因此,有人又把短時記憶比作電話號碼式的記憶,好像一個想要打電話的人,他需要先查找號碼,然後心裡默念著號碼,立刻撥號,電話接通之後,號碼隨即忘掉。在日常生活中,短時記憶隨處可見,如學生上課一邊聽課,一邊記筆記;打字員一邊看稿件,一邊打字;同步口譯的人從聽到訊息到翻譯成外語。
長時記憶是保存資訊時間最長的記憶方式,通常從一個小時到一生不等。經過長時記憶加工的資訊,會在頭腦中留下深刻的痕跡,即使有時遺忘,依舊能夠按照線索提示,重新想起來。這些線索可以是一個詞語、一個表情、一個具體的場景或是一個熟悉的動作,當我們想要回憶時,這些線索就像圖書管理員的標識一樣,按照不同的標識,順利地找到放置在不同地方的資訊。
下面,我們重點探索一下短時記憶的奧祕。
如果有人在你面前展示「普通心理學」一詞,你會用什麼樣方式記住它呢?一般情況下,對於心理學者來說,他會看到一個完整的詞彙「普通心理學」,因為這是心理學者必修的一門專業課;對於略懂心理學的人來說,他可能會看成「普通」和「心理學」兩個部分;對於完全不懂心理學,或者剛剛接觸組合詞彙的小學生來說,他可能會看作「普」、「通」、「心」、「理」、「學」五個字的組合體。
至於為何會如此,我們可以先看一下認知心理學家米勒的研究。
雖然人們非常清楚,在這三種記憶中,短時記憶對整個記憶過程非常重要,但是尚且沒有找到更確切的觀點和證據。直到1956年,喬治.米勒發表了一篇名為《神奇的數字7±2:我們資訊加工能力的局限》(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的研究報告,才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
當時,米勒做過一個實驗,他給出一行雜亂無序的數字,要求受試者盡可能多地記住並且默寫出來。實驗的結果顯示,受試者最少能夠默寫出5個數字,最多能默寫出9個數字。為什麼受試者的成績會徘徊在5和9之間?這一結果引起了米勒的興趣。
透過進一步的研究,米勒終於發現,原來5到9之間的任務量,是短時記憶的容量法則。也就是說,在短時記憶內,人們平均只能記住7個項目,無論是7個數字也好,7個地名也好,短時記憶的量都不會繼續增加。這個規律後來被稱作「神奇的7±2法則」。
有趣的是,這7個項目的容量卻是可以無限增大的。比如給出一串無意義的數字:2471530121987。如果單獨記憶這13個數字,按照記憶的容量,人們最多只能記住9個,就會有4個被遺忘。按照「7±2的法則」,我們可以將「24」看成是24小時,將「7」看作是一個星期,「15」看作半個月,「30」看作一個月,「12」看作一年,「1987」則恰好是一個年分,這樣的話,原本的13個記憶任務就變成了6個,記憶容量完全可以承擔,一串數字也就輕鬆記住了。如果「247153」或者「121987」是你的提款卡密碼,記憶起來就更加容易了。
像「24」、「15」、「1987」這種被拆分出來的項目,被米勒命名為「組塊」。它是一個有實際容量的單位,只不過容量的大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記憶項目之間的連繫緊密,甚至可以縮小為一個組塊,每個組塊的容量就會變大,相對應地,數量就會變少。比如:19190504。對於不了解歷史的人,它是一串由8個數字組成的記憶項目,了解歷史的人就會知道,這是五四運動爆發的時間。一瞬間,原本由8個組塊構成的記憶項目就變成了1個,記憶任務也會減輕許多。
米勒這一概念的提出,終結了心理學研究多年來由行為主義統治的局面。心理學家開始重新關注心理過程,也開始關注剛剛興起的認知心理學派。同時,組塊的概念也很快進入人們的生活,尤其是學生的生活,成為幫助學習、提高記憶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
在學生的課業中,背單字應當屬於最令人頭痛的了。幸運的是,利用組塊的方式來記憶卻可以有效地減輕學生識記單字的困難,節省時間和精力。比如:如果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記憶「Mississippi」需要記住11個組塊,但是如果將其分成Mi-ssi-ssi-ppi,則只需要記住4個組塊,大大提高了記憶的效率。
第一節 為什麼是7±2——暫態、短時與長時記憶
你或許不知道,如今被大眾廣泛了解的記憶,曾經是一個披上神祕色彩的心理學詞彙,吸引了許多古今中外的學者,也引起過全人類的關注。那麼,究竟什麼是記憶呢?《辭海》的解釋為:保持在腦子裡的過去事物的印象,而心理詞典裡是這樣定義的:記憶是過去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
我們所有的學習、工作、掌握知識、開展研究,都要依靠記憶。世界發展到今天,人類能夠記錄漫長而又詳盡的發展史,也是因為人類大腦中存有過去的記憶。相信每一個單獨的個體,也都希望擁有過目不忘的記憶...
推薦序
前言
隨著現代人對心理健康的日益關注,心理學逐漸成為熱門,越來越多的人渴望了解心理學,學習心理學知識,掌握心理調適的方法,改善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本書即為心理學的入門讀物,引導讀者走出氾濫的娛樂化心理學迷思,走進科學的心理學。
作為一門科學的心理學從何時起步?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是,科學心理學的起點竟然是萊比錫大學的一間貧困生食堂。科學心理學一旦邁開矯健的步伐,就展現出百花齊放的繁榮局面,流派紛呈,大師輩出,本書為讀者介紹了以精神分析、行為主義和人本主義為代表的心理學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了解心理學,首先要了解人的大腦,因為大腦是心理活動的器官,而感知覺是一切心理活動的起點。睡眠、催眠與夢境則揭示了心理活動的另一個神祕世界——潛意識。真實的催眠術是否如影視劇中演繹得那樣神奇?怎樣對我們的潛意識施加影響,讓我們變得自信、樂觀,勇氣十足地面對生活?書中有您想要的答案。
「人格」是一個日常用語,但心理學意義的人格卻不同於我們平時所說的人格。它包括人的氣質、性格等層面。人格的主要特徵是何時形成的?面對並不完美的人格,我們又該如何調適?作者告訴我們:幽默與昇華的心理防禦機制可以造就更加健全的人格。
除此之外,作者還涉獵了記憶、情緒、需求、動機等心理學問題,並引導我們以心理學的角度來審視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社會心理學的內容同樣值得一看。
前言
隨著現代人對心理健康的日益關注,心理學逐漸成為熱門,越來越多的人渴望了解心理學,學習心理學知識,掌握心理調適的方法,改善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本書即為心理學的入門讀物,引導讀者走出氾濫的娛樂化心理學迷思,走進科學的心理學。
作為一門科學的心理學從何時起步?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是,科學心理學的起點竟然是萊比錫大學的一間貧困生食堂。科學心理學一旦邁開矯健的步伐,就展現出百花齊放的繁榮局面,流派紛呈,大師輩出,本書為讀者介紹了以精神分析、行為主義和人本主義為代表的心理學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作為一門科學的心理學—心理學簡史
第一節 貧困生的食堂—科學心理學從這裡起步
第二節 天上的北斗七星—格式塔心理學與格式塔療法
第三節 打開潛意識的大門—精神分析學派
第四節 意識是適應環境的機能—機能主義心理學
第五節 思維是肌肉的變化—行為主義與行為主義療法
第六節 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人本主義心理學
第二章 感知五彩繽紛的世界—大腦與感知覺
第一節 左撇子更聰明嗎—我們的大腦是如何工作的
第二節 第六感真的存在嗎—神奇的感覺
第三節 感覺的深加工—知覺的世界
第四節 藝術與魔術—感知覺的妙用
第三章 睡眠、催眠與夢—潛意識的甦醒
第一節 長睡不起的人—了解睡眠的奧祕
第二節 夢境與現實重合—夢與白日夢
第三節 神乎其神的催眠—真實的催眠術
第四節 影響潛意識—奇蹟般的心理暗示
第四章 往事歷歷在目—記憶、遺忘與失憶
第一節 為什麼是7±2—暫態、短時與長時記憶
第二節 此情此景似曾相識—情景記憶
第三節 發現遺忘的規律—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第四節 經典的劇情橋段—失憶
第五章 與尊嚴無關—心理學意義的「人格」
第一節 「人格」這件事—人格與氣質
第二節 造就人格的關鍵期—童年與人格形成
第三節 性格不僅僅決定命運—性格與健康
第四節 造就健全的人格—幽默與昇華
第六章 行為的驅動力—需求與動機
第一節 生理、安全與社交需求—初級需求
第二節 尊重與自我實現—高級需求
第三節 我為什麼這麼做—動機與價值觀
第七章 喜、怒、哀、懼—情緒
第一節 心理高潮與低谷—情緒調節
第二節 一顰一笑、舉手投足—情緒的身體語言
第三節 從改變認知開始—掌控情緒
第四節 現代人的心靈殺手—憂鬱情緒
第五節 不安像空氣一樣彌漫—焦慮情緒
第六節 一點就著的炮仗脾氣—情緒暴躁
第八章 用心理學的眼睛看世界—社會心理學
第一節 「三人成虎」的背後—從眾心理
第二節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幸福的比較級
第三節 樂善好施為哪般—利他行為的動機
第四節 圍觀造成的悲劇—旁觀者效應
第五節 找到自己的位置—社會角色
前言
第一章 作為一門科學的心理學—心理學簡史
第一節 貧困生的食堂—科學心理學從這裡起步
第二節 天上的北斗七星—格式塔心理學與格式塔療法
第三節 打開潛意識的大門—精神分析學派
第四節 意識是適應環境的機能—機能主義心理學
第五節 思維是肌肉的變化—行為主義與行為主義療法
第六節 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人本主義心理學
第二章 感知五彩繽紛的世界—大腦與感知覺
第一節 左撇子更聰明嗎—我們的大腦是如何工作的
第二節 第六感真的存在嗎—神奇的感覺
第三節 感覺的...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