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急著把孩子裝進你認為的「理想小孩模型」中,
認為這是「為他著想」的「正確教育」?
內向焦慮、外向強迫、強勢父母、情緒膨脹、性格標籤化……
父母一不小心就會踏入的「錯誤養育」迷思!
父母不會因為成為了父母,就一下子變得無比強大;
所以你也不該期望孩子照著你的意願成長!
▎從「心理學」看兒童性格塑造
本書全面探討了兒童性格和心理之間的複雜關係。書中首章探討青少年性格的本質與形成,強調性格的變動性和多層次性,並指出孩子的行為往往反映其深層性格。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和行為模式不僅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孩子的性格同樣會影響父母的養育方式。
▎性格與心理的交互影響
第二章深入分析性格和心理的互動,強調性格不僅是心理的反映,心理同樣會影響性格的表現。書中討論了性格標籤化對孩子心理的負面影響,並從心理學角度解釋如何理解和支持孩子獨特的性格。這一章特別指出,快樂和積極的心態對孩子的生產力和成長至關重要。
▎內向與外向的性格分析
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別探討了內向和外向性格的特質。內向性格並非貶義,書中詳細解釋了內向孩子可能面臨的情緒問題和焦慮,而這些焦慮常常是外界強加的。同樣地,外向性格也有其魅力和挑戰,書中探討了外向孩子在應對挫折和建立安全感方面的優勢,同時也提醒父母避免強迫孩子表現出並不真實的外向性格。
▎混合性格與正面性格的培養
第五章探討了大多數孩子身上兼具內向與外向特質的現象,強調環境和自我感覺對性格的影響。第六章則集中於正面性格的定義及其重要性,指出善良、慷慨和勇氣等正向特質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書中強調,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自然成長過程,培養孩子的真實性格,而不是一味追求理想中的完美性格。
▎如何理解和應對孩子的性格問題
最後幾章集中討論了孩子常見的性格問題及其應對策略。第七章到第十章,書中詳細分析了孩子的懶惰、任性、玻璃心等性格問題的根源,並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建議。書中強調尊重和愛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並呼籲父母在理解孩子獨特性格的基礎上,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和關愛,從而幫助孩子發展出自信和自我價值感。這些章節為父母提供了實用的指導,幫助他們在育兒過程中更好地應對挑戰。
【本書特色】:
本書深入探討兒童性格與心理的互動,強調性格的多樣性和變動性。特別關注內向與外向性格,分析其特質及可能面臨的挑戰。透過實例和心理學觀點,書中揭示了性格標籤對孩子的影響,並提供了實用的育兒建議。強調尊重和理解孩子的獨特性,幫助父母培養正向性格,最終讓孩子成為自信且充滿自我價值感的人。
作者簡介:
高寒,心理諮商師。曾在多家媒體平臺發表作品。擅長親子、情感、個人成長類諮商,並對人、心理抱有深厚興趣。
章節試閱
第一節 什麼是性格
人們常說,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他的命運。那麼什麼是性格呢?性格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威力,能對命運產生重要影響呢?
當教師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時,一些孩子聽了頓時覺得人生灰暗,苦惱於辛苦的付出;而另一些孩子聽了卻是按捺不住的激情,興奮於預見的成功。毫無疑問,這兩類孩子有著不同的性格,在生活中也會有迥然不同的表現。
有一種對性格的定義是這樣的:性格是一個人在對現實的穩定態度和習慣化的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徵。
在這個定義中的關鍵詞是態度和行為方式。
性格的靜態結構可以分為態度特徵、意志特徵、情緒特徵和理智特徵四部分。而態度特徵是性格的核心。
觀察上面兩類性格的孩子,也許第一感覺是,一個懶惰,一個勤奮。但如果從性格結構的特徵分析就會發現,懶惰和勤奮——僅僅是一種性格特質的分歧,但會導致在很多方面產生差距。
態度特徵:性格的態度特徵是指一個人如何處理社會各方面的關係,即對社會、對集體、對工作、對勞動、對他人以及對自己的態度的性格特質。
毫無疑問,在對待念書和吃苦這兩件事上,兩類孩子的態度有著天壤之別。一個是消極被迫,巴不得逃避的;另一個是積極主動,恨不得迎戰的。先不說懶惰的孩子,是因為性格懶散才態度消極的,還是因為態度消極才又嬌氣又懶惰的;也不說勤奮的孩子,是因為恰好學習能力強、喜歡念書才態度積極的,還是態度積極才勤奮念書的。單是從態度性質的區別上,就可以看到由這種不同的態度表現會導致不同的命運路徑。
比如,由懶散發展出的逃避態度和由勤奮發展出的主動態度,會在個體的人生道路上產生更多、更複雜的不同的心態、情緒和人生成果。
意志特徵:性格的意志特徵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自覺地進行調節的特徵,其可以從意志品格的四個方面,即意志的自覺性、果斷性、堅韌性和自制性上來考查。
從意志的方面考查,我們會發現懶散孩子在意志上可能更薄弱。他不只是因為教師諄諄教誨學生要勤奮和吃苦,而深感愁苦。如果走進他的生活,你會發現他可能在廁所補過昨天的作業;每次都要在快睡覺之前才寫作業;做事拖拖拉拉,缺乏掌控性;不守時,散散漫漫,經常不是忘了帶這個就是忘了帶那個;也有一顆上進心,一次次暗下決心好好念書,但是玩耍的誘惑太大了。又因為缺乏念書的堅韌性,所以懶散孩子的念書越發顯得艱苦。而同時,和艱苦對比,「玩」的誘惑力更大了。因此,他很容易表現出自制力差的性格特質。
聽到教師的激勵感到很振奮的孩子,你從他的勤奮中也會發現一些意志上的優點。他會抓緊一切時間先完成作業;做事有重點;他可以一遍一遍地練習講一個故事,直到符合自己的要求;他很少三分鐘熱度,對玩耍的誘惑有較持久的自制力。
情緒特徵:性格的情緒特徵是指一個人的情緒對他的活動的影響,以及他對自己情緒的控制能力。
當我們說一個孩子,或者暴躁易怒,或者喜怒無常,或者無精打采,或者悶悶不樂,或者歡快活潑,我們往往無意識中是指性格的情緒特徵。包括我們經常掛在嘴上的——性格內向還是外向,在一定程度上也帶有情緒特徵。
說到情緒,雖然很多時候以負面的含義出現,但事實上,當我們談論一個人的性格,尤其是社交背景下的性格,我們也許更多的是指他性格情緒特徵中的情緒能力。
人們希望兒童能獲得情緒能力。這個概念是用來指兒童處理自己的情緒、理解和應對他人情緒的能力。
也許,在很多時候能夠打破交往壁壘的,恰恰不是性格優勢,而是性格中的情緒交流能力。
理智特徵:性格的理智特徵是指一個人在認知活動中的性格特質。
有些孩子,我們說他很有主見,事事有自己的思想和主意;有些孩子很頑固,抱定了一個觀念就怎麼也不肯放手,哪怕再多相反的證據擺在面前他也視而不見。而觀察在一起玩遊戲的孩子會發現,有些表現出對現實環境、規則的唯一關注和深刻領會;有些則會對更靈性的事物投入興趣,對現實的認知顯得比較遲鈍。
所以,當我們談論一個孩子是有主見,還是沒主見;是頑固不化,還是通情達理;是更機靈,還是更單純,我們其實在談論他性格中的理智特徵:他在認知事物時,是傾向於尊重現實,獨立思考,還是隨大流;是固守自我,還是接受事實;是只關注有用的,還是對無用而有趣的東西也保持關注。
性格之所以被重視,也許就是因為它看似簡單的表象之外,有更深刻的心理背景。性格包括多方面的品格因素,各種特質之間的相互關聯和相互影響,會產生向著正面或負面方向發展的性格趨向、情緒感受、認知態度。而這一切往往直接導致不同的行為方式。
在我們強調性格的重要性時,我們其實強調了一個人在態度上、意志上、情緒上、理智上的諸多特質。而這些特質,相當程度上會決定一個人的行為方式和其帶來的不同後果。一個孩子逐漸成形的態度模式和習慣化的行為模式,從某種方式上說,不就是一幅畫好了的命運圖卷嗎?
第二節 性格的變動性
在《安徒生童話》裡,有一個並不太有名的故事〈踩麵包的女孩〉。乍看起來這好像是教育小孩要知道珍惜、不驕傲、不虛榮、不任性,否則就要受到嚴厲的教訓。但從另一個側面,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個人,一個孩子,他的性格是如何發生變化的。
起初,小女孩英格爾是個無知、單純,甚至有些殘忍的小孩,就像很多小孩在小時候做過的,她會拽下蒼蠅的翅膀,或者把大甲蟲和金龜子紮在大頭針上取樂;她看到母親衣衫襤褸,第一感覺是感到羞恥;她並不珍惜得之不易的大麵包,因為怕弄髒自己的新鞋子,她毫不猶豫地把麵包扔到汙泥裡,當作墊腳石。
作為懲罰,她沉到了黑泥坑裡,身體動彈不得。她在自己的痛苦中,先後體驗了蒼蠅的痛苦、意識到母親的可憐、認知到自己的錯誤,並真心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懺悔。
還是這一個小女孩,在變成小鳥之後,卻萌生出分享之心。她把自己辛辛苦苦找到的麥粒和麵包屑,慷慨地分給其他飢餓的小鳥吃。
這種分享之心和她從前的殘忍自私相比,最核心的變化就是她走出了狹小的自我,能夠看到別人了,能夠看到別人的痛苦了,也能夠看到更廣闊的事物了,而不僅僅是只看到自己。
我們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相似的例子。一個小時候曾傷害過小動物的小孩,長大了也許會發展出一種特別柔軟的性格,你會發現他更有同理心,更容易感受別人的痛苦,善良得出奇。
這是怎麼回事呢?
性格的靜態結構的幾個方面並不是相互分離的,而是彼此關聯、相互制約,有機地組成一個整體。
不難看出,隨著年齡和體驗的增長,一個孩子認知的改變會影響到他性格中的態度特徵。他也許有了痛苦的體驗所以開始思考痛苦,能對別的人、別的痛苦感同身受;他也許透過學習,知道應該尊重所有的生命,所以不再從無知中尋求快樂。
性格中各個特徵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塑造,形成了性格的動態特點。
我們有時會驚訝地發現,小孩長大了之後,性格似乎變了。比如,同樣是好爭辯的小孩,一個長大了以後發展了爭辯的負面特點,成了一個喜歡抬槓的人,附帶著有點憤世嫉俗的情緒特徵和狹窄固執的理智特徵;而另一個小孩長大後卻變得理性平和了許多。但如果追根溯源,你依然能夠看到他身上「好爭辯」的特點,只是這種爭辯的特點朝著更有建設性的方向發展了。在這個長大了的小孩身上,在他的理性、更強的辨別力、更有意識的情緒平衡、更開放的認知態度上,我們仍能感受到「好爭辯」這一性格特點對他的發展影響,但現在幾乎看不出來,是因為他的需求獲得已經不是以爭辯的方式,而或許是以努力工作的方式。
在這兩個好爭辯的小孩身上,是什麼讓他們具備的共同性格特點在成年後有了迥異的表現。他們也許生活環境不同、人生經歷不同,但如果聚焦到他們的性格上,他們的性格在關鍵點上可能存在很大的差異。
在態度上,理性平和者也許比好抬槓者更有上進心;在意志上,前者更有自制力;在理智上,前者對待生活更誠實、更客觀。這些性格特質作用於他「好爭辯」的特點決定了這一性格特點,會以較正面的方式發展。
相比發展了「爭辯」負面特質的孩子,他還具備一個優點,那就是他更新了他表達性格的方式。這個表達,不僅是指口頭表達,還是指一個人表達性格本質的方式。也就是性格以什麼樣的形式表現。如果一個孩子表達性格的方式沒有隨著年齡而更新,這種不合時宜的表達方式就容易為自己帶來挫折感。
反過來,從一個人沒有得到很好發展的性格表達方式,可以推知他的性格在態度、意志、情緒、理智各方面可能存在的深層特徵。他可能始終沒有發展好自制力,從來不想透過讓他人接受的方式獲得認可。他的其他性格特質沒有對他「好爭辯」的性格特點提供更好的加乘效果。
第一節 什麼是性格
人們常說,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他的命運。那麼什麼是性格呢?性格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威力,能對命運產生重要影響呢?
當教師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時,一些孩子聽了頓時覺得人生灰暗,苦惱於辛苦的付出;而另一些孩子聽了卻是按捺不住的激情,興奮於預見的成功。毫無疑問,這兩類孩子有著不同的性格,在生活中也會有迥然不同的表現。
有一種對性格的定義是這樣的:性格是一個人在對現實的穩定態度和習慣化的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徵。
在這個定義中的關鍵詞是態度和行為...
推薦序
前言
為人父母,也許最擔心和最沮喪的事莫過於在未來的某一天,自己費盡心血培養大的孩子對自己說:你知道你對我造成了多少心理陰影嗎?當孩子細數著你對他的傷害時,你除了感到懊悔還能怎樣呢?若你蹚過時間的長河,回到過去,從頭再來,那時候的你也許知道該怎麼對待他,該怎麼幫助他養成更好的性格、更健康的心理。但是時間對誰都不回頭,從孩子已經逐漸定型的性格行為中,你無奈地看到了自己犯下的錯誤,還有曾經執著堅持的錯誤養育方式。
就像電視上一位媽媽和已經成年的女兒的對話。媽媽說:我很抱歉,在你小時候忽視你、打罵你、傷害你。但是,你知道媽媽過得很不容易。女兒說:我知道媽媽過得很不容易,就是因為知道,所以我一直很心疼你。但是,我沒有辦法忘記你說過的話和你對我的傷害。媽媽點了點頭無奈而追悔地說:我盡力了。「我盡力了。」這句話讓人印象深刻,因為它道盡了為人父母者對孩子的深沉的愛;同時,也是對自己在養育孩子過程中,因為缺乏經驗和力量,而對不可避免犯下的錯誤的深感無奈。
在生活中,有時我們也會發自內心地說,要是再給我一個孩子,我再也不會像對待第一個孩子那樣,所有我曾在第一個孩子身上的錯誤做法,我都要糾正過來。不管是因為自己的焦慮、過分的嚴格、刻板的培養理念,還是身為父母的權威心理、輕視心理,父母總是過於隨意地對待孩子的喜、怒、哀、樂。一切不可回頭的錯誤的核心,似乎都在於父母不知道或不屑於去了解自己的孩子,不知道他是怎樣一個有著獨特個性的且獨一無二的孩子,而是忙著讓他變成我們心中理想的樣子。
這是養育邏輯本末倒置——不是先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什麼樣的性格,既包括我們熟悉的、理解的、接受的,也包括他獨有的、我們不了解的,甚至需要時間接受的性格,而是急於把他裝進一個我們事先準備好的理想小孩模型中。在理想小孩的塑造過程中,我們容易忽視他心裡的感受,甚至他的心理發生了扭曲,我們都不知道,因為我們已經不能對他的情緒做出正確的反應和解讀。他的痛苦可能會被理解為矯情;他正常的膽怯退縮,可能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成長空間;他的恐懼也許得到的不是撫慰而是訓斥。多年以後,我們驚訝於精心培養的孩子,為什麼有了性格障礙和心理問題,卻不知道到底是在什麼時候、在哪一個環節上出了問題。
在本書中,對於兒童的性格和心理以及這些性格心理中可能蘊藏的潛力和危機,都結合當下常見的問題做出了盡可能細緻的探討。對正走在培養孩子道路上的父母來說,怎樣才算是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怎樣才能在有益的對照中協調自己培育的步伐,怎樣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正陷入教育的刻板觀念中,怎樣才能避免在多年後聽到孩子抱怨,怎樣才能真正地發揮孩子的性格優勢,讓他成為一個自信、充滿自我價值感的人,本書都著力提供了思考的角度,雖然能力所限,仍真誠地期待給更多人帶來更全面的認知。
孩子的成長是充滿無限可能的,我們對他們的了解也應是開放和不設限的。本書只是意在讓我們試著睜開眼睛,真正學會了解和接受我們的孩子,寫作的過程,也是思考和再認知的過程,期望能和更多的家長共同探討,共同進步。
最後,特別感謝在本書寫作中給予支持和鼓勵的老師!
前言
為人父母,也許最擔心和最沮喪的事莫過於在未來的某一天,自己費盡心血培養大的孩子對自己說:你知道你對我造成了多少心理陰影嗎?當孩子細數著你對他的傷害時,你除了感到懊悔還能怎樣呢?若你蹚過時間的長河,回到過去,從頭再來,那時候的你也許知道該怎麼對待他,該怎麼幫助他養成更好的性格、更健康的心理。但是時間對誰都不回頭,從孩子已經逐漸定型的性格行為中,你無奈地看到了自己犯下的錯誤,還有曾經執著堅持的錯誤養育方式。
就像電視上一位媽媽和已經成年的女兒的對話。媽媽說:我很抱歉,在你小時候忽...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認知性格:性格是天生的嗎
第一節 什麼是性格
第二節 性格的變動性
第三節 什麼是所謂的好性格
第四節 壞性格也有價值
第五節 性格的互動:孩子塑造父母的態度,父母塑造孩子的性格
第六節 性格層次性:孩子的「表面性格」和「深層性格」
第二章 性格和心理:互相成就,還是互相妨礙
第一節 性格反映心理
第二節 心理影響性格表現
第三節 性格和心理的相互作用
第四節 性格標籤化對心理的不良暗示
第五節 從心理角度理解孩子獨特的性格
第六節 力量從心中來:快樂為什麼是最大的生產力
第三章 內向焦慮:撕下「內向」的標籤
第一節 內向是一種貶義嗎
第二節 什麼是一般意義上的內向
第三節 內向的真假之分
第四節 內向孩子的情緒問題
第五節 人為製造的「內向焦慮」
第六節 內向視角:你看不到一個精彩的孩子
第四章 外向:一種更受歡迎的性格特質
第一節 外向是一種褒義嗎
第二節 外向的魅力:情緒感染力
第三節 外向的孩子更容易應對挫折
第四節 外向的孩子內心更有安全感
第五節 外向的優質與劣質
第六節 強行外向:為了外向而外向的心理
第五章 既內向又外向:孩子普遍的性格特質
第一節 孩子性格的求同性
第二節 影響外向感的因素
第三節 影響內向感的因素
第四節 內向還是外向,
部分由環境匹配度決定
第五節 內向還是外向,部分由自我感覺決定
第六節 刻板的性格概念
對孩子性格發展的限制
第六章 正面的性格
第一節 什麼是正面的性格
第二節 心願與掙扎:一個真實的孩子
第三節 善良:一種持續的修正力
第四節 慷慨:不自私的回報
第五節 勇氣:自發的力量
第六節 自然成長的性格
第七章 孩子常見性格的再認知
第一節 孩子喜歡欺負別人:一種有意的傷害
第二節 孩子懶惰:一種失效的個人支配能力
第三節 孩子自由散漫:自我紀律上的鬆弛
第四節 孩子任性:一種情緒膨脹的表現
第五節 孩子玻璃心:一種無意的自私
第六節 孩子固執:源自看不見的內心恐懼
第八章 聽話的孩子和不聽話的孩子
第一節 說孩子是否聽話的潛在意思
第二節 聽話的孩子擁有的性格特質
第三節 不聽話的孩子擁有的性格特質
第四節 孩子聽話與否背後的心理因素
第五節 好漢不吃眼前虧:表面聽話,心裡不聽話
第六節 鴨子煮熟了嘴還硬:心裡聽話,表面不聽話
第九章 辨識孩子的性格假面具
第一節 喬裝自己:戴上性格假面具
第二節 強迫的外向:外向而孤獨
第三節 效仿的積極:內心更加窒息
第四節 假裝的陽光:鬱悶被壓抑
第五節 浮誇的自信:在自卑與自負之間掙扎
第六節 隱藏真性格對心理的潛在危害
第十章 怎麼和孩子的「問題」性格相處
第一節 一個有「性格問題」的孩子
第二節 尊重:最貼心的安全感
第三節 被喜愛的孩子更有自信
第四節 強勢的父母與不服管教的孩子
第五節 紀律的魅力
第六節 正向的關注:成為最好的自己
前言
第一章 認知性格:性格是天生的嗎
第一節 什麼是性格
第二節 性格的變動性
第三節 什麼是所謂的好性格
第四節 壞性格也有價值
第五節 性格的互動:孩子塑造父母的態度,父母塑造孩子的性格
第六節 性格層次性:孩子的「表面性格」和「深層性格」
第二章 性格和心理:互相成就,還是互相妨礙
第一節 性格反映心理
第二節 心理影響性格表現
第三節 性格和心理的相互作用
第四節 性格標籤化對心理的不良暗示
第五節 從心理角度理解孩子獨特的性格
第六節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